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中小学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策略

中小学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策略
自于 自身的教学实 践 ,不是将教 育与研究 搞成两 张 : 稿件 的录用率 , 了保证 文章本身 的质量外 , 除 还要讲
问题 , 中小学教 师很有必要 深入思考 : 在做 好教学 的 ‘ 很 多教 师经 过潜 心钻研 , 提起笔来整理研究 的收
同时, 怎样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本文主要针对 I 总结出一些成果, 获, 经过几次推敲、 修改 , 便投向了 中小学教师在提高科研能力方面急需解决的几个问 I 有关期刊, 经过苦苦的期盼和等待, 始终见不到文章
除非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 新方法, 并且效果更 I 学的相互作用下, 产生新的知识 、 新的思想, 提高新的
该 文为淄博 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 教学改革重点项 目( oG 0 ) 1J 0 2 阶段 性成果

6 ・ 0
董京峰 : 中小学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策略
能力 )就要靠科研 的推动 。 , 1 试图 向各类期刊提供个人研究成果 , 通过发表达 到交 流和提升科研素质 的 目的。 但也有很多教师感 到发表 中小学科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 在于改进 、 解决 J 文章 困难很大 , 屡次投稿都石沉 大海 , 因此 , 为了提高 教育的实际问题, 也就是很多研究问题或项 目都应来 I
的。尚未发现的教学规律 , 有待人们在教学实践 中 ・ 还 推动科研创新也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但是 , 顺利
大胆摸索,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强科学研究 , 晋职或晋级后, I 科研也就相应地到了尽头的现象确实 不仅完全可以做到, 而且具有亲身参加实践的独特优 I 存在, 急功近利, 缺乏持久的研究热情 , 也就不会推出
还有的教师一提到科学研究 , 产生 一种神秘 { 就会 有做好 , 问也 荒疏了 , 学 这是一个很 大 的误 区。… …

提升中小学数学教师科研能力的策略刍探

提升中小学数学教师科研能力的策略刍探

提升中小学数学教师科研能力的策略刍探中小学数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中小学数学教师在科研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为了提升中小学数学教师的科研能力,下面将探讨一些策略。

建立积极的科研氛围是提升中小学数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关键。

学校应该给予教师进行科研的支持和鼓励,例如提供科研经费、奖励科研成果等,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科研活动,如学科研讨会、科研交流会等,让教师有机会分享和交流自己的科研成果。

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培训。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给教师进行科研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科研文献的查找和阅读,科研课题的选取和设计等。

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一些科研团队或研究基地,与其他教师一起进行合作研究,从而提高科研能力。

提供资源支持是提升中小学数学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方面。

学校应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科研设备、科研文献等,让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科研活动。

学校还可以建立科研团队,通过共享资源和互相合作,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加强评价和激励机制也能够有效提升中小学数学教师的科研能力。

学校可以建立科研评价体系,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价和奖励,给予积极的激励和鼓励,从而提高教师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

学校还应该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使科研能力能够真正惠及学生。

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也是提升中小学数学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策略。

学校应该积极开展与其他学校、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的交流和合作,例如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访问、接受外界专家的指导等,借鉴和吸收外界的先进经验和成果,从而推动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提升中小学数学教师科研能力的策略包括建立积极的科研氛围、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培训、提供资源支持、加强评价与激励机制以及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等。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相信中小学数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将得到有效的提升,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进展。

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路径研究

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路径研究

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路径研究近年来,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备受关注。

无论是在教育教学合理化的推进,还是对新知识的发现与应用,教师的科研能力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如何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出发,探讨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路径。

1. 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自身的素养提升。

教师应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深化教育理论知识,拓宽学科研究领域。

此外,教师还应培养良好的习惯,比如阅读、写作、思考、践行等,以提高自己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2. 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研讨学术交流和研讨是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交流学习、分享经验,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育理论。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校内部的学术交流活动,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学术创新。

3. 科研机构的支持与引导教育科研机构的支持和引导对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提供课题研究的经费、平台和资源。

同时,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两个方向的结合也是科研机构在指导教师科研工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4. 建立科研团队和合作网络建立科研团队和合作网络是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组建相互合作的研究小组,在互相支持和鼓励的氛围下共同攻克科研难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加入学科教研组、教师培训机构等组织,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5. 重视实践与调研环节教育科研不能仅停留在理论阐释和数据分析的层面,实践与调研环节同样不可或缺。

教师应密切关注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有意识地深入实践,在实际工作中获取研究的素材和灵感。

同时,调研也是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分析问题,形成科研成果。

6. 注重科研成果应用与推广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是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不仅需要注重科研成果的实用性,还应寻找适当的机会将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并通过发表论文、撰写教材等方式进行推广,以使科研成果能够造福更多的教师和学生。

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路径探索

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路径探索

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路径探索教师的科研能力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存在一些困惑和挑战。

为了推动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我们需要探索一条路径,通过培养教师科研意识、提供科研资源、激励教师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努力来帮助教师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一、培养教师科研意识教师科研意识是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基础。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科研意识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向教师传递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可以将科研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为教师提供相关的科研理论和方法的培训。

同时,学校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分享科研成果。

二、提供科研资源教师在进行科研实践时需要充分利用科研资源。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大对科研资源的投入,提供科研经费和设备支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此外,可以建设科研团队,组织教师进行合作研究,促进交流和学习,提高科研能力。

三、激励教师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是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有力推动力量。

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建立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将科研成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研奖励制度,对取得突出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

这样可以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活力,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四、开展教师科研培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理论和方法的知识。

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组织教师科研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培训和讲座,传授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同时,可以邀请优秀科研人员来学校进行科研交流和指导,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

五、促进教师科研交流教师之间的科研交流对于提高科研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科研交流会议、研讨会等活动,提供一个交流讨论的平台,让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此外,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与其他学校、地区的教师进行交流,开阔视野,提高科研水平。

六、注重实践环节科研不能脱离实践,教师需要在实践中进行科研探索。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
未来提高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挑战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小学教师教育研 究能力的要求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未来提高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策略
通过加强个性化培训、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等多种策略,进一步提高 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研究方法的实施能力
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实施各种研究方法的能力。
开展教育研究实践
确定研究问题
小学教师需要关注教学中的实际问 题,从实践中寻找研究问题。
设计研究方案
根据研究问题,设计合理的研究方 案,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 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实施研究方案
按照研究方案进行教育研究实践, 认真记录研究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 。
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能够运用教育研究方法,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增强专业素养
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可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扩展专业知识和技能。
提升职业竞争力
具备教育研究能力的教师在招聘和职业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理解教育政策
教师参与教育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政策,为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研究,可以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01
提高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
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现状及问题
02
当前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存在缺乏研究意识

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策略

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策略

科研是教育生命的源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是教师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呢?一、树立教育科研意识。

只有在思想上对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才能自觉地、主动地进行教育研究。

二、坚持终身学习态度。

教师坚持终身学习,努力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之最高境界,就是在于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学艺术,自成一脉。

我们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教学艺术。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1、把握好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阵地,它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最好平台。

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思想利用课堂这个平台充分展示出来。

2、要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我们还要有让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的理念。

学生是一个个个体,他们之间肯定存在差异。

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们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找到自信。

学生的成功就是教师正确教育理念的展示。

3、深入教育一线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梳理、分析、提炼、升华——即调查研究,这是教育科研必需的也是基本的内容和方法。

四、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首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尽快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程序化的教学模式,摒弃相对滞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其次要切实转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让教师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以学生为主,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关注体验性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

五、加大自我反思力度。

反思是以自己的职业活动做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然而,教改的进程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也迫切需要中小学教师具备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

因此,本文将探讨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重要性1.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

教育科研能力是中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职业素养,它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并促进教师思维方式和理论框架的不断升级,从而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从而给学生提供更为科学、简明、实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简明的教育教学理念。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可以使中小学教师更为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从而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3.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中小学教师通过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前沿技术和理念,不断更新知识和精神,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增强了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和敬业精神,进而提高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对策1.建立完善的教育科研机制。

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时,建立健全的教育科研机制至关重要。

教育科研机制主要包括教育科研项目申报、研究成果评选、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中小学教师可通过科研项目申报获得资金支持,提高研究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教育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研究成果评选制度,鼓励中小学教师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教育科研中,以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2.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关键因素。

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常常会面对各种教育教学问题,如学生不喜欢学习、作业繁重、课堂效果不佳等。

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信息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加强教育科研知识的培训。

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与方法

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与方法
数据可视化
运用图表、图像等工具,将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便于理 解和呈现。
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
实证研究成果
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得出结论和建议,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
案例分析成果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
04
研究结果
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路径
深化专业发展意识
通过参与专业培训、学术会议和研 讨会,提高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 认识,激发科研动力。
骨干教师
提供高级培训,提高科研水平;鼓励参与学术交流,提 升影响力。
校级领导
加强领导力培训,提升战略眼光;鼓励主持重大课题研 究,发挥引领作用。
科研能力提升的实践案例及效果评估
案例一
某小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教师掌握了合作学习理论和 实践技巧,并在教学中成功应用,提高了学生成绩和教师科研能力。
已有研究中的提升路径与方法
路径与方法整 体描述
已有研究中,针对中小 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 路径与方法主要包括: 强化专业培训、搭建交 流平台、项目带动实践 、反思性教学等。
专业培训
交流平台
项目带动实践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科 研培训班、讲座、研讨 会等,提高中小学教师 的科研知识和技能水平 。
建立科研协作网、教育 论坛等平台,促进中小 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 作,共享科研资源,提 高科研能力。
本研究结果的启示与局限性
研究结果总结
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和结论,包括教师科研 能力提升的路径、影响 因素及策略等。
实践启示
根据研究结果,为中小 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提 供具体的实践启示和建 议。
研究局限性
分析本研究的局限性, 包括研究方法、样本选 择、研究结论的普适性 等方面,为后续研究提 供改进方向。

浅谈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作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一直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因为教育科研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许多中小学教师常常因为缺乏科研能力而陷入困境,不知道如何开展科研工作。

本文将从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科研需掌握的基本技能、开展科研工作的方法等方面,浅谈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一、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教育科研工作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育适应性和灵活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科研工作,教师可以了解教育前沿、了解教育改革政策并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在进行教育科研的同时,教师还能够发现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教育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二、科研需掌握的基本技能自主学习是教育科研的基础。

首先,需要具备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阅读时应该给予大量时间的,每一个字都要看懂,每句话都要明白它所表达的含义。

同时遇到不懂的概念,可以进行查阅来完善自己的相关知识。

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快速捕捉构思,设定清晰的研究方向。

文献资料的整理和阅读是教育科研的基础,而科研的方法则是对已有的材料进行综合利用,追求创新,升华出原创性的想法和理论。

三、开展科研工作的方法1、学会选题选题是科研的第一步,选题应根据教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具体需求来选择。

教师可从所授课程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或者又从新的教学方向,新的教育需求来选择。

因此,选择一个具体问题和方向,明确研究的目的,这样才能够有一个具体的思路开展科研工作。

2、多方面观察教师可以从真实的教育实践中汲取灵感,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问题,并从教育部门的要求中开拓思路。

多方面观察可以搜集,整理和利用信息和材料来支撑教师的科研工作,可加深对自身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理解,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

3、不断跟进与思考在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跟进相关研究成果的发表,及时了解到前沿研究方向,注重与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组织交流,以加大自己的研究深度。

提高小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关键要素和方法

提高小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关键要素和方法

提高小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关键要素和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然而,许多小学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不足。

本文将探讨提高小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关键要素和方法。

首先,小学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储备。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对所教授的学科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学科知识,教师才能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小学教师应该注重自身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更新,通过参加学科培训、阅读专业书籍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

其次,小学教师要具备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小学教师应该培养科研意识,关注教育前沿动态,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活动。

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科研能力,包括问题提出能力、资料收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

通过科研活动,教师能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小学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实践。

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只是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一部分,真正的提高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验证。

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践,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四,小学教师要善于合作和交流。

教学研究是一个集体活动,小学教师应该主动与同事展开合作和交流。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教师能够获取更多的教学经验和启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教研活动、学科组会议等方式,与同行分享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从而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建议。

最后,小学教师要不断反思和自我提升。

教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小学教师应该保持持续的学习和反思的态度。

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小学老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小学老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学老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小学老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一、研究问题及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日益受到关注。

良好的科研能力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对于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存在着小学老师科研能力较低、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活动不积极等问题。

因此,如何培养和提升小学老师的科研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方案与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探索和实施:1. 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阅读,对目前小学老师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2. 调查问卷:设计一份针对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多个学校和不同地区的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和统计,在横向和纵向上全面了解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现状。

3. 培训与指导:结合调查结果,设计科研培训课程并组织开展,通过培训和指导活动,提高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科研方法、论文写作技巧、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等。

4. 实践教学:组织小学教师进行科研实践活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教师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反馈和总结不断改进。

5. 数据收集与分析:采集小学教师的科研数据,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通过统计和比较等方法,评估培训与指导的效果,以及科研能力的提升情况。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发现目前小学老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普遍较低。

他们对科研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科研的动力和热情。

培训和指导活动的实施后,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调研结果显示,参与培训的教师们对科学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提高了科研水平。

四、结论与讨论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科研能力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

浅谈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教育科研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教育科研是群众性的应用性研究,主要是立足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

教师的教育科研不在于建立新的教学理论,而在于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笔者认为,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应重点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意识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的、有生命力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探索教学规律,对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学情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钻研,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教育、教学的方法,这就是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

多年来,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绝大多数教师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大多数人头脑中存在诸如“教育科研神秘观”、“教育科研无用论” 等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还有些教师则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章、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因此,青年教师必须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在观念上进行转变和更新,树立全新意识。

仅仅会教书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增强科研意识,要求教师及时更新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

比如教师要转变对前人成就的继承和传递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人与做事相结合的教育观念等。

教师要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尤其是不断创新的观念。

教师通过参加教育科研培训,同时阅读大量有关教育科研的书籍并结合教师教育的教学实践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才能提高和水平范运灵。

二、增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勇气教师的教育科研必须立足于学科教学,把教学活动作为教师教育科研的切入点,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去贪大求全。

学科教学是教育科研的动力和认识来源。

教师的学科教学实践是教育科研的认识来源,同时也是教师教育科研的内在动力。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任玉军【摘要】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是一个很具现实价值和理论价值的课题。

通过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来探究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深层次因素及相应的提升策略,结果发现,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科研素养、科研实践、社会参照规范、情境结构,而且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

提升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主要策略包括提高科研素养、积极参加科研实践、加强教师科研知识培训、构建良好社会参照规范、变革科研情境结构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扎根理论【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4-0034-05【作者简介】任玉军,中共汕头市委党校(广东汕头,515000)讲师。

基础教育教师具备教育科研能力,能够从事教育科研活动,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素质要求。

但当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离这一要求尚有距离。

因此,立足于实践,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究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策略,对促进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一)研究方法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是一个情境性、实践性非常强的问题。

如同美国学者肖恩所说,任何课题化情境总是复杂的、独特的,实践者不能指望应用他头脑里储存好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它,这些解决办法只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发展出来。

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就是研究者脚踏实地地去教育现场进行实地研究、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和提升资料的一种研究方式”[1]。

它是通过对经验资料进行不断的归类组*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重点项目“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策略: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研究———以清远市为例”(课题编号:2013ZQJK019)的阶段性成果。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制约瓶颈与应对策略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制约瓶颈与应对策略

题等环节,确保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成果推广
03
பைடு நூலகம்
积极推广课题研究成果,促进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
转化,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
06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反思与展望
对当前教育科研的反思
01
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脱节
当前教育科研往往过于注重理论构建和学术研究,而忽视了对教学实践
的关注,导致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教学应用。
教师为主体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发挥他们的实践 经验和创新精神,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
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不断改 进教育教学实践,促进学校发展。
合作式科研模式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
借助高校的理论优势和科 研资源,与中小学合作开 展教育科研,实现理论与 实践的有机结合。
教师之间合作
献的评价。
03
制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瓶颈
时间与精力不足
教学任务繁重
中小学教师通常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包括备课、上课 、批改作业等,这使得他们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教育 科研。
管理工作琐碎
除了教学任务外,中小学教师还需要参与各种管理工作, 如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学校活动等,这些琐碎的工作进 一步分散了他们的精力。
培养教师的科研素养
加强教师的科研方法、科研伦理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其科研素养和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
3
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 支持和指导,让教师在实践中提升科研能力。
加强科研指导和培训
建立科研导师制度
为中小学教师配备专业的科研导师,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促进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成长。

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进展和深化,教育科研的作用与功能日益凸显,部分老师开头意识到提升自身科研素养与力量的重要性,并能够乐观参加和投身教育教学讨论,努力使自己成为讨论型、创新型的老师。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性,目前仍旧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科研意识淡薄,教育科研的乐观性不高,科研力量不够强。

当前,很多中学校老师(尤其是县级和农村中学校),他们的教学工作或许能达到一个令人满足的程度,他们在同学的眼里是一位学问渊博、教学阅历丰富、深受大家欢迎的好老师。

但是这些教学阅历丰富的老师却十年甚至几十年也没有一两篇属于自己的科研论文或一两项属于自己的科研成果,因此他们不能对自己的教学阅历反思,不能把自己珍贵的教育教学阅历进一步的提炼和升华。

长此以往肯定是不利于老师的成长,教育科研力量的培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的。

二、教育科研力量是中学校老师专业进展的需要教育科研力量就是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力量,它是指讨论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而系统的方法对教育问题进行讨论,以探究教育规律、促进教育改革与进展的力量。

(一)时代的进展要求老师具有科研力量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社会和学问经济的飞速进展,促进了教育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这对老师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中学校老师只有具备较强科研力量,才有可能面对新状况、新要求,创新和探究教育方法,迎接挑战,实现超越。

在贯彻《新课标》的过程中,老师们日益感到老师自身素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课程标准不仅对课程内涵做出了新的阐述,而且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及教育的组织形式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一名老师在关注“育人”的同时更应关注“育已”。

单纯地把老师当作自己的职业,定位在学问的传播者、传递者的层面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教育教学要求。

老师必需由职业化转向专业化。

走专业化的道路就要求老师成为教育实践行为的讨论者,把老师工作定位为“教学、科研双肩挑”的专业岗位因而我认为中学校老师参加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的。

小学教育科研研究报告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策略探讨

小学教育科研研究报告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策略探讨

小学教育科研研究报告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策略探讨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教师作为教育科研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其教育科研素养的提升对于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策略,以期为小学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一、加强教师科研意识的培养教师从业人员应该树立科研意识,认识到教育科研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将科研作为一项重要的职业发展方向。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开设相关的教育科研培训课程,提高教师对科研的认知和理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育科研,增强其科研的积极性。

二、加强科研方法和技能的培训教师在参与教育科研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和技能。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科研方法和技能的培训班,教授教师科研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的科研技能,如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和科研报告撰写等。

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增强其进行科研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建立科研团队和交流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组织科研团队开展研究,提供优质的科研资源和支持。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科研交流平台,如举办教育科研论坛、研讨会等,为教师提供展示研究成果和分享科研成果的机会,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四、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教师科研工作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和特点,选取合适的科研方向和内容,开展科研实践。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结合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促进自身科研素养的提升。

五、倡导教师科研文化的培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倡导教师科研文化的培养,将科研活动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可以通过设立相关的科研奖励机制,提供科研资源和经费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增强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和实际应用效果,提高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

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路径探讨

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路径探讨

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路径探讨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薄弱是影响农村小学教育迅速发展与提高和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

结合教学研究实践经验,从教研有效性提升的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索,以期对该问题的研究探索与路径分析有所裨益。

一、问题的提出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制约农村小学师资水平提高、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薄弱是影响农村小学教育迅速发展与提高和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

作为一种基于教师自身教学行为与实践意义上的实效性研究,农村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为教育教学实际服务。

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的其有效性,明确路径,可有效发挥农村小学现在资源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提高专业水平,使农村小学在其他教育资源一时无法得到较大补充的情况下得以快速发展,缩小与城市小学的差距,对于促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有效性提升的制约因素据了解和调查,大多农村小学教师虽有科研意识但缺乏正确的认识。

教师对于进行科研活动的态度和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搞科研是一大负担,农村办学条件条差,小学教师没有必要搞科研,搞科研也只是为了职称评聘。

也有一些教师安于现状,不愿接受新知识或费力研究新成果,没有看到教育科研在教育发展中到底起什么作用,不能自覺探索和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经验,使科研不能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有效性提升的路径分析与探索1.强化行为路径,更新科研观念教学研究是对教师自己是教学进行思考和探究,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的根本途径。

要通过宣传和教育,要改变“研究将挤占教学时间”的观念,进一步更新科研理念,解放思想,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

让教师明确认识到,教育科研服务教育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要引导教师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增强教育科研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探索和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经验,强化行为路径,自觉走教育科研之路,使教育科研以更有效的方式开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作者:任玉军来源:《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20年第02期【摘要】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是一个很具现实价值和理论价值的课题。

通过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来探究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深层次因素及相应的提升策略,结果发现,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科研素养、科研实践、社会参照规范、情境结构,而且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

提升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主要策略包括提高科研素养、积极参加科研实践、加强教师科研知识培训、构建良好社会参照规范、变革科研情境结构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扎根理论【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4-0034-05【作者简介】任玉军,中共汕头市委党校(广东汕头,515000)讲师。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野十二五冶规划2013年度研究重点项目野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策略院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研究要要要以清远市为例冶渊课题编号院2013ZQJK019冤的阶段性成果遥基础教育教师具备教育科研能力,能够从事教育科研活动,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素质要求。

但当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离这一要求尚有距离。

因此,立足于实践,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究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策略,对促进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是一个情境性、实践性非常强的问题。

如同美国学者肖恩所说,任何课题化情境总是复杂的、独特的,实践者不能指望应用他头脑里储存好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它,这些解决办法只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发展出来。

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就是研究者脚踏实地地去教育现场进行实地研究、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和提升资料的一种研究方式”[1]。

它是通过对经验资料进行不断的归类组合概括来建构实质理论的研究方法,非常适合用于实践性、情境性明显的问题的研究。

因此,本课题选择了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以愿不愿、能不能、可不可三个问题构成理论分析框架。

愿不愿是指影响中小学教师科研的动力因素,能不能是指能力因素,可不可是指条件因素。

按照理论抽样的办法、理论饱和原则,直到抽取的样本不再提供新的重要信息为止,最终选取了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和教师构成的27位访谈对象。

以个别访谈和小组访谈的方式分别组织访谈活动。

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及学校科研管理人员,采取的是个别访谈方式。

对教研员和教师,采取的是小组访谈方式。

(二)资料分析根据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原则(即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和核心编码),对收集到的访谈文字资料进行编码,从资料中发现初始概念和范畴,通过分析范畴间的关联发现主范畴,再从主范畴中挖掘出核心范畴,从而梳理出中小學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

开放式编码是“研究者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分析,赋予各种概念类属”[2]。

为了减少研究人员的主观影响,在开放式编码过程中,先是对访谈对象的原话进行逐句分析,从中概括出初始概念。

然后再对初始概念进行分类组合,进行范畴化处理,最终提炼得到18个范畴。

(见表1)关联式编码的任务在于“进一步合并前面业已形成的概念类属,并发现这些概念类属之间的相互关系”[3]。

根据不同范畴在概念层次上的相互关系和逻辑次序对已经获得的范畴进行归类,共归纳出4个主范畴:科研素养、科研实践、社会参照规范、情境结构。

(见表2)核心编码是通过对主范畴的分析研究来发现核心范畴,然后分析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及其他范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完成整个理论的建构。

本研究中,主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构见表2。

基于主范畴间的逻辑关系结构,最后确定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这一核心范畴。

核心范畴和主范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概括为:科研素养、科研实践、社会参照规范、情境结构4个主范畴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存在明显影响。

科研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科研实践是影响教师科研能力发展决定性的因素;社会参照规范是影响教师科研能力的社会因素,它通过改变教师的科研认知,进而对教师科研实践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教师科研能力;情境结构通过影响教师科研实践的成本收益及便利性等,进而影响教师科研实践,并最终影响教师科研能力。

通过核心范畴和主范畴内在逻辑的分析研究,最后形成了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

(如图1所示)(一)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1.科研素养。

科研素养是指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所具备的素质,包括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理论、科研精神等因素,它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前提和基础。

许多教师因为缺乏必要的科研理论知识和技能,不会或不敢从事课题研究。

科研意识是对科研意义、作用或重要性等的认知。

通过访谈发现,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的有无、强弱,对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研精神是指勇于探索、刻苦钻研、团结合作、不断创新等精神动力,它对教师科研能力发展亦有很大影响。

2.科研实践。

科研能力作为一种特殊能力,既表现在科研实践中,又发展于科研实践中。

科研实践对科研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教师获得新知、真知和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科研认知,磨炼科研意志,培养科研精神的重要途径。

3.社会参照规范。

社会参照规范是影响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社会因素,它包括科研氛围、榜样示范、领导重视、科研制度等因素。

诚如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人正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才创造了环境条件,而这些环境条件又以交互的方式对他们的行为发生影响”“人们很少在他们从未看到别人行为的自然条件下学习行为”[4]。

社会参照规范通过环境习染、榜样示范、制度压力等来推动教师去自觉学习、寻求培训及参加科研活动,从而提升自身科研能力。

其中,科研氛围、榜样标杆通过给教师提供一个科研实践可资参考的群体规范或标准从而对教师的科研意识产生影响。

处于主导地位的学校领导的思想观点及代表学校科研发展要求的科研制度,对教师科研实践的参照意义也非常明显,年轻人对这一影响相对更为敏感。

4.情境结构。

这里的情境结构是指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科研经费、科研条件、科研平台等因素,它是通过影响教师科研活动的成本收益、便利性等情境条件来推动教师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办法来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

缺乏科研激励机制主要表现在:没有经费支持、制度支持或经费、奖励太少。

大多数中小学没有把教师的科研成绩纳入教师考评、绩效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基本条件。

少数学校虽然有纳入,但科研成绩所占比重太小。

物质利益及其他利益激励的缺乏,对教师科研的影响虽不是绝对性的,但却是普遍性的———无论是有较强科研意识的教师还是科研意识不强的教师都会受到影响。

另外,科研条件、科研平台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影响也不容小视。

下面,具体阐释对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策略的建议。

1.提高教师自身科研素养。

根据教师科研素养的内容结构,提高自身科研素养。

第一,充分认识科研对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认识到中小学教师科研的优势所在,克服恐惧感、神秘感,名利观、无用观等错误认识,提高科研意识。

第二,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生管理理论、教学教法理论等的学习,打牢教育科研的理论基础。

第三,加强对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根据自身情况和学校科研条件,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教育科研方法,比如经验观察、访谈、行动研究、扎根理论等实践性比较强的科研方法。

第四,要与时俱进,通过学习及各种科研交流活动,及时把握教育科研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激发创新意识。

2.积极推进教师科研实践。

“决定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社会实践”[5],教师科研能力只有通过实践的锻炼才能形成。

因此,教师首先要养成在平时工作中观察、总结、反思的习惯,及时总结经验,反思问题,然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或探索性研究。

其次要积极地大胆地推进科研实践,申报科研课题,勇于承担科研任务,主动参与课题研究。

第三,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忌为了科研而科研。

科研的目的不是科研本身。

只有通过科研解决了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才能真正体验到科研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树立起正确的科研意识。

第四,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教师一开始做科研,不要贪大求全、好高骛远。

可以从观察现象、总结经验、反思问题、探索解决办法等做起;课题研究也应从参与一些自己关心的领域或问题的小型课题开始,随着科研能力的提升,再申请一些力所能及的课题研究。

3.加强教师科研知识培训。

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科研培训体系,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知识理论水平。

一是可以把科研培训纳入继续教育、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必修项目,利用校本科研资源,加强校本科研培训。

二是可以与高师院校建立科研培训合作关系,搭建教师深度科研培训平台。

三是开办科研讲座,开展学习交流、经验交流、学术交流等活动,支持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交流,以促进教师的相互学习,拓寬教师视野。

四是加强对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的专项培训。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经验的教研员、教师,为研究经验不足的课题组提供全程指导。

基于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教科研管理人力不足、素质不高的现实情况,可以尝试从各学校遴选指导老师,建立导师制,把课题经费中的管理费用作指导老师的工作补贴。

另外,教师科研培训要注重实效性,选择更为适合的培训方式,根据不同群体教师特点组织内容、方式不同的培训等。

4.构建良好社会参照规范。

构建良好社会参照规范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以下办法来构建良好的教师科研社会参照规范:一是要充分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思想观念,把提升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推动中小学科研发展摆到重要的位置上来。

二是加强地区和学校科研发展长远规划,加强有利于促进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的制度体系建设。

三是通过定期举办省、市、区县、学校等各级科研成果评选,科研先进学校、先进团队、先进个人评选,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会、经验交流会、优秀科研成果展等,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四是加强对教师科研伦理道德的教育宣传,端正教师科研动机,规范教师科研行为,对教师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依法依规给予严肃处理,以此来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风气。

同时,要加强科研管理,特别是对立项课题的管理,建立追踪、检查、督促机制。

五是加强科研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以科研带头人为核心建立科研团队,以带动更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科研实践。

5.变革科研情境结构。

根据情境结构对教师科研能力影响的特点,变革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情境结构应主要围绕提高教师科研的成本收益和便利性来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