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伤寒论辨脉法与平脉法的比较分析
伤寒论辨脉法与平脉法的比较分析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医学经典之一,详细记载了伤寒病的病因、病理、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在伤寒论中,辨脉法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
辨脉法在伤寒证的诊断和辨证施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还提出了两种辨脉法,即脉法和平脉法。
脉法是指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通过脉象的变化来判断患者体内脉管的状况及病情的变化。
脉法的特点是思维直观,诊断准确,可以根据脉搏的变化来判断病情的危重程度。
脉法在伤寒证的诊断和辨证施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脉法可以通过不同的脉象变化来判断疾病的不同类型,如寒热虚实等。
通过脉法可以判断出患者病情的虚实程度,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平脉法是指触诊患者的脉搏时,要求力度适中,平稳有力,不过度用力或稍微用力都不可以,要力度适中,均匀有力。
平脉法是一种触诊脉搏的方法,也是脉法的一种。
平脉法较为温和,对患者的身体无刺激,适用于年老体弱、孕妇及儿童等特殊群体。
通过比较这两种辨脉法的特点与使用场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分析:首先,脉法在伤寒证的辨证施治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通过脉搏的变化来判断病情变化的脉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判断疾病的类型、虚实程度等。
这对于准确地确定治疗方案和预测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平脉法则注重对脉搏的力度和稳定性要求,对特殊患者(如年老体弱、孕妇及儿童等)比较适用,也更为温和。
其次,脉法的操作难度相对较高,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准确的触诊技术。
脉法要求医生能准确地触摸患者的脉搏,并能判断出不同的脉象变化,进而进行疾病分类和辨证施治。
平脉法相对简单,主要是通过掌握适当的力度和稳定的节奏来接触患者的脉搏,相对容易掌握。
此外,脉法的诊断准确性受到医生个体技术水平和经验的影响较大。
脉搏象对不同医生来说可能有不同的诠释,对于没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来说,可能会出现误判的情况。
而平脉法则相对较为客观,较不容易受到个体技术水平和经验的影响。
徐汝奇漫谈仲景脉法的学习与应用()
徐汝奇漫谈仲景脉法的学习与应用()漫谈仲景脉法的学习与应用(徐汝奇)学习经方,选择的教材是否完善非常重要。
我学习《伤寒杂病论》几十年,也走了不少弯路。
自1997年遇到我的先师陈瑞春先生,才知道当一个会治病的医生,要读好《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两本书。
但在读书的过程当中,疑惑不少,觉得伤寒之学太难了。
但在四年前,我拿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宋版《伤寒论》、《金匮要略》白文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进入伤寒之学的大门,是一个小门,窄窄的,努力了只能挤进去一点点。
当把这套书翻破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伤寒杂病论》当由若干部分构成:一、六经之所辨,乃远古而来;二、伤寒、杂病之运用,是仲景推广;三、问曰、师曰,为师徒授受的临证实录;四、兼有叔和编次此书的心得;五、有唐宋人的经验补充。
等等。
虽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却也感到经方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学。
今晚在此,我把自己学习张仲景学术思想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从宋版《伤寒论》、《金匮要略》与后世流传版本的不同理解王叔和编著《脉经》的目的《伤寒杂病论》成书于战乱频仍的东汉末年,成书不久即散秩乱简,《伤寒杂病论》经过魏晋太医令王叔和编次,流传至今二千余年,张仲景原著固然不可见,甚至王叔和编次了的原著也不可见,在唐宋之期,又分别经历了孙思邈、孙奇、林亿等医家之手重新校定,即便如此,唐宋校订本在当代也是弥足珍贵的。
弄清《伤寒杂病论》的版本源流,是正确解读张仲景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
宋本《伤寒论序》载:“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可伦拟。
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
’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 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
”这段话让我们了解了《伤寒论》的来龙去脉,也为后人正确理解张仲景学术思想指引了方向,让后人去找王叔和。
《伤寒论》脉法心得与分享
《伤寒论》脉法心得(2011-11-04 19:52:11)转载▼标签:杂谈关于张仲景的脉法心得,我觉得只是学习到了一点皮毛,自己曾整理了一点,今天在找书时,突然看到了,已经搁置了很长时间了,今天有点时间,顺便整理一下,即可作为加深自己的记忆,也为了防止丢失,特记于此。
内容很多,需要逐步整理,因此需要一点一点的加入。
学习伤寒论的脉法,主要还得要结合我编写的“伤寒论本旨新解”总结一篇,以及我画出的哪个图,不然到后面不容易理解了。
1.脉象的阴阳定位我们都知道,人的脉象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左右手两个,那么是如何来分阴阳,分部位的。
在这里就用到我画的那个图了,至于在这个图上的理解方式,与我们平时教科书上的是一样的,只是在理解思路上有点不同。
那个图上画的是个圆形的,而在我们身体上表现的确是分开的,分就分在左右手上,为什么左右手分阴阳,我们先把定位明确了,在说阴阳。
左手-----肾==肝==心从下向上,肾位于下,肝位于中,心位于上,从中基上来看,水能生木,木能生火,形成了从下向上的生长关系。
他的运行也合乎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完美结合。
自然界中,水在地下,肝木输运水液上升而布散,上达与心包,制约了心阳之热,在这输运过程中,体现了人体津液由下向上升发的过程。
也就是表现了人体阴的升发,或者说,难道只有阴的升发,没有阳的生长,那肯定是有的,只不过阳的生长时由少到多的,所以脉外的气又称为少阳。
右手------肺==胃==肾(命门)右手的定位则是从上向下,肺位于上,胃位于中,肾位于下,在自然界中,空气中的水由上而下,由上而外,最终到达于肾。
这再看我画的那个图,肺卫运行从上下达于肾,内行于阳明之里。
在右手的脉象中,体现了人体心阳的布散运行情况,表现了阳气从心肺出,布散于全身,最终到达于肾的整个过程。
注:在这里没有提到脾,那是因为脾的作用表现在左手的功能上。
我们在后面再说。
以上是我对脉象的大致定位,可能与教科书上不一样。
不这样理解,那张仲景在伤寒论书中提到的脉象就不会很好的来分析与理解了。
伤寒论中的脉法解读
伤寒论中的脉法解读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伤寒论中最为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经典医学著作,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伤寒论中的脉法入手,解读其中的脉象、脉理及诊断意义。
1. 脉象的分类在伤寒论中,脉象被分为六类:浮脉、沉脉、弦脉、缓脉、数脉和实脉。
这些脉象的特点反映了人体疾病的不同情况。
- 浮脉:指脉搏波动明显,触之有弹性,一般表现为脉细而数。
在伤寒论中,浮脉常常是表证的表现,例如表热、表寒等。
- 沉脉:指脉搏波动不明显,触之不太有弹性,一般表现为脉滑而缓。
沉脉常见于里证(内伤)或寒证。
- 弦脉:指脉搏有力而紧绷,触之如弦。
弦脉在伤寒论中常见于气滞或血瘀之证。
- 缓脉:指脉搏波动缓慢,触之较弱。
缓脉常见于脾胃虚弱或气血不足等证。
- 数脉:指脉搏频繁而快速,触之较急。
数脉常见于热证或阳盛之候。
- 实脉:指脉搏有力,触之实实有力。
实脉常见于实证或实证转太。
脉象的变化可用来判断病情的寒热、表里、虚实等情况,为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 脉理的解读伤寒论中的脉理主要指的是脉搏的特点和变化,根据脉象的不同,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进展等。
- 摇脉:摇脉指脉搏在诊脉者手指下颤动。
在伤寒论中,摇脉常见于阴阳不和或阴阳交争之病。
- 倾脉:倾脉指脉搏斜向一侧。
在伤寒论中,倾脉常出现在气虚或阴虚等病证中。
- 遇脉:遇脉指脉搏与呼吸相似。
在伤寒论中,遇脉常见于气闭、痰阻等疾病。
- 止脉:止脉指脉搏突然间停止不跳动。
在伤寒论中,止脉多见于重症疾病或生命垂危的情况。
脉理的解读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变化趋势,判断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脉法的诊断意义伤寒论中的脉法诊断主要通过观察脉象和解读脉理,进而推断出疾病的类型、病位、虚实等情况,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按诊:按诊是指用手指轻轻按压患者的脉搏,并观察其脉象的变化。
按诊的目的是判断脉搏的凹陷或迟缓、有无疼痛等情况。
伤寒论辨脉法与平脉法比较分析
伤寒论辨脉法与平脉法比较分析伤寒论是古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一本内科学经典,对于伤寒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其中,辨脉法和平脉法作为张仲景辨识疾病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本文将对这两种脉搏检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它们的异同点。
辨脉法是指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观察脉象的变化来判断病情的方法。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将脉搏分为数种类型,如浮脉、沉脉、细脉、滑脉、数脉等。
他通过对脉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够判断病情的轻重、寒热的质量、邪正的强弱等。
辨脉法的优点在于对于初步判断病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然而,辨脉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于某些隐匿性疾病或少见病例的判断可能不够准确。
平脉法是指通过测量患者的脉搏频率、节律、力度等参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
它相对于辨脉法来说更加客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对于不同症候下的脉搏表现也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如阳明病时脉数、滑,太阳病时脉沉而紧等。
平脉法的优点在于对于脉搏的测量较为准确,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脉搏数据。
然而,平脉法仅仅根据脉搏参数来判断病情,有时可能会忽略脉搏的质地和其他特征,从而对病情判断可能不够全面。
综上所述,辨脉法和平脉法在伤寒论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辨脉法对于初步判断病情以及指导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而平脉法对于脉搏的测量和数据记录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
两者相辅相成,可以在中医临床中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辨脉法和平脉法仅仅是中医诊断方法中的一部分,对于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症状、体征等因素。
另外,中医诊断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医生或者不同患者在观察和判断脉象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结合自身经验和临床实际进行判断,避免片面和武断的诊断结果。
总之,伤寒论中的辨脉法和平脉法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诊断方法。
辨脉法通过观察脉象的变化,提供对病情的初步判断;平脉法通过测量脉搏参数,提供脉搏的详细数据。
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定位与解读
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定位与解读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定位与解读《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在这部医学经典中,脉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脉象作为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病人的脉搏变化来诊断疾病,可以说是中医的基石之一。
本文将探讨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定位与解读,力求准确满足任务要求。
首先,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定位是不可忽视的。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中最早系统论述发热病的著作之一,共分为100篇。
在全书中,张仲景详细描述了各种类型的疾病、病因、病机、病证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而在这些病证的描述中,患者的脉象变化是常常被提及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论是寒热病、湿热病还是痰瘀病等不同类型的疾病,《伤寒论》中都详细阐述了相应病证下的脉搏表现。
因此,了解脉法在《伤寒论》中的描述是理解这部经典的关键。
其次,脉法在《伤寒论》中的解读需要从脉象的种类、特点和变化规律三个方面来理解。
脉象的种类主要包括浮、沉、细、数、滑、涩等,每种脉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对应的疾病。
脉象的特点是指脉象的性质和表现形式,比如浮脉是指脉搏比较强且表浅的脉象,多见于阳病、表病;沉脉是指脉搏比较弱且反映深的脉象,多见于阴病、里病。
脉象的变化规律是指在疾病进展过程中脉象的变化趋势,不同的疾病会有不同的脉象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发展情况。
在理解脉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伤寒论》中脉法的应用。
一是根据脉象分型来诊断疾病。
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
比如,《伤寒论》中提到的伤寒病,其脉象的特点多为细数滑,这种脉象通常与感染性疾病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脉象来判断是否患有伤寒病。
二是根据脉象变化来判断病情的进展和预后。
脉象的变化规律可以反映疾病的发展情况,通过观察脉象的变化,医生可以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是根据脉象指导治疗。
根据《伤寒论》中对脉象变化的描述,医生可以针对不同的脉象特点来制定治疗方案,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悟道张仲景之脉沉解读
悟道张仲景之脉沉解读(一)脉沉《平脉法》谓:“缓迟相抟,名曰沉”。
《脉经》释:“举之有不足,按之有余”,为病在里之象,属阴脉。
又,《平脉法》云:“肾沉心洪”,心统领一身之阳,其脉当洪;肾统领一身之阴,其脉当沉。
阳宜升、阴宜降。
故脉沉在尺,是肾气潜藏的常态脉。
《平脉法》:“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
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肥胖之人血管受脂肪挤压的影响,其常态脉为沉,故病态脉当从浮象推寻。
瘦弱之人则恰好相反,当从脉浮之象中分别脉沉。
仲景以此提示脉象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
1、脉沉,示病在里,主少阴病。
脉法:《辨脉法》:“其脉沉者,荣气微也”;“沉为在里”。
《伤寒例》:“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
”相关经文: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
四逆汤方。
”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
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
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
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
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218条:“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323天:“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解读:脉沉为病在里,主阳虚阴盛,故凡脉沉者皆当辨为少阴病。
从三关定位,唯有尺、寸俱沉,才可辨为少阴病。
若脉沉与它脉兼见,则为合病,当脉证合参,宜细加分别。
如148条举例:“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
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
”强调了平脉辨证的灵活性。
2、脉沉,示病在里,主水气病脉法:《平脉法》:“沉潜水滀”相关经文:《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张仲景伤寒金匮的脉象总结
张仲景伤寒金匮的脉象总结摘要:一、张仲景简介二、伤寒金匮概述三、张仲景伤寒金匮的脉象总结1.太阳病脉象2.阳明病脉象3.少阳病脉象4.太阴病脉象5.少阴病脉象6.厥阴病脉象四、现代临床应用及启示五、总结正文:一、张仲景简介张仲景(150-219年),字仲景,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被誉为“医圣”。
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外感热病的专著,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伤寒金匮概述《伤寒杂病论》共10卷,分为伤寒和金匮两部分。
伤寒部分主要论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金匮部分主要论述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的诊治方法。
三、张仲景伤寒金匮的脉象总结1.太阳病脉象:太阳病主脉为浮紧,浮数为表热证,浮缓为表虚证。
2.阳明病脉象:阳明病主脉为洪大,滑数为里热证,沉迟为里寒证。
3.少阳病脉象:少阳病主脉为弦细,弦数为热证,弦迟为寒证。
4.太阴病脉象:太阴病主脉为沉缓,沉细为寒证,沉数为热证。
5.少阴病脉象:少阴病主脉为沉微,沉细数为阴虚证,沉迟为阳虚证。
6.厥阴病脉象:厥阴病主脉为弦紧,弦数为热证,弦迟为寒证。
四、现代临床应用及启示张仲景所总结的脉象诊断方法在现代临床中仍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通过对脉象的细致观察,有助于中医师准确判断病情,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同时,现代医学研究也在不断证实,脉象与脏腑功能、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进一步揭示了张仲景伤寒金匮脉象总结的科学性。
五、总结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系统地总结了各种疾病的脉象特点,为后世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伤寒金匮的脉象总结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在现代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伤寒论中的脉法分类及应用探析
伤寒论中的脉法分类及应用探析《伤寒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张仲景编著。
其中关于脉法的分类及应用,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伤寒论》中的脉法分类和脉法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脉法的分类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对脉法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根据脉搏的特点和脉象的变化,他将脉法划分为数种类型,包括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滑脉等。
这些分类旨在通过脉搏的变化来反映人体脏腑的健康状况,从而作出正确的辨证施治。
1. 浮脉:浮脉是一种脉搏跳动较快、脉象较显著的脉象。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将浮脉分为浮大脉和浮小脉两类。
浮大脉多见于阳气亢盛,如太阳病初起之时;浮小脉多见于阴阳亏虚,如病程较长或劳倦过度。
2. 沉脉:沉脉是一种脉搏跳动较缓、脉象不显著的脉象。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将沉脉分为沉实脉和沉虚脉两类。
沉实脉多见于病邪留于体内,如邪气内束;沉虚脉多见于气血亏虚,如阴阳失调。
3. 迟脉:迟脉是一种脉搏跳动较慢、脉象呈迟缓状态的脉象。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将迟脉分为迟数脉和迟滑脉两类。
迟数脉多见于邪热内盛,如病情较重;迟滑脉多见于气血运行迟缓,如病程较长或虚损较甚。
4. 数脉:数脉是指脉搏跳动非常频繁、脉象呈数数不定状态的脉象。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将数脉分为数急脉和数滑脉两类。
数急脉多见于实热内盛,如病情较重;数滑脉多见于阴阳亏虚,如劳倦过度或失血过多。
5. 滑脉:滑脉是一种脉搏跳动顺畅、脉象滑利的脉象。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将滑脉分为滑数脉和滑大脉两类。
滑数脉多见于实热内盛;滑大脉多见于阴虚阳亢,如病情较重或失血过多。
二、脉法的应用《伤寒论》中的脉法分类不仅仅是对脉搏的观察和记录,更重要的是为医生提供了指导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根据不同类型的脉象,医生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轻重,并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
1. 脉法的辨证:《伤寒论》中的脉法分类对于中医的辨证十分重要。
通过观察和判断脉象的变化,医生可以确定疾病的病机、病邪的性质,从而对病情作出准确的辨证。
张仲景把脉的四个部位:寸口、人迎、趺阳、太溪
张仲景把脉的四个部位:寸口、人迎、趺阳、太溪《伤寒论》记载医圣张仲景把脉主要有四个部位:寸口、人迎、趺阳、太溪。
具体位置和判断方法,范英志老师化繁为简告诉你。
中医给病人看诊搜集信息主要有三个要素:舌、脉、证。
❍舌,看舌苔、舌质。
❍脉,主要有几个部位来检查,第一是寸口(左上图),在手腕处平时中医把脉的位置,就是挠骨的桡动脉。
第二是人迎(右上图),在脖子,俗称颈动脉;第三是趺阳(左下图),在足背动脉;还有一个位置叫太溪脉(右下图),也就是肾脉,在太溪的位置。
寸口和人迎这两个部位,是我们检查疾病特别重要的位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从左到右分别为寸口,人迎,趺阳,太溪。
❍第三个要素是证。
中医的辩证,是很多个症状比如口苦、咽干、腹泻、腹痛、腰痛等一系列的症状结合起来,得出一个诊断的结论,这就叫做辩证的证。
可以理解为证是一系列症状的集合。
脉分阴阳首先来看脉这个要素里边的两个部位,一是人迎,一是寸口。
在《灵枢经》里,反复探讨人迎和寸口之间的关系。
从人体解剖结构的角度来看,这两个位置也极其重要。
医圣张仲景把脉主要有四部,寸口、人迎、趺阳、太溪。
《黄帝内经》篇篇都是经典,仲景当年著书的时候就反复参考了内经的文章。
概括起来仲景借鉴的就是四个字,「阴阳」与「五行」。
阴阳极为重要,仲景用阴阳转换出了三阴三阳。
内经里边不断地讲人迎与寸口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讲阴与阳的关系。
我们左手和右手的寸口是不一样的,它的阴阳属性完全不同。
左手的阴阳属性为阳,右手为阴,即左手为阳手,右手为阴手。
观察心脏的血管布局,就能够判断出来为什么左手是阳手,右手是阴手。
人体的结构本身就是天地的设计。
左手主要是看人体的阳气。
比如说见到一个患者,他得的是热症,那通过左手就可以判断这个热,出自哪一个部分,出自于哪一个脏腑等等。
寸、关、尺❍传统上「寸口脉」分寸脉、关脉和尺脉。
寸脉离手掌近,尺脉离手掌最远。
左寸对应心,心为火,它的阳气是很足的,因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心脏始终在跳动的。
张仲景:最简单的脉诊法(把脉简易法)
张仲景:最简单的脉诊法(把脉简易法)每晚9点准时免费更新——以下是正文——摸脉和针灸,是人们心目中的中医学里最神奇的两门学问。
三根手指搭在手腕处,便知身患何病,小小银针扎一扎,便手到病除,你说神奇不神奇?《伤寒杂病论》里把脉象分为两大类:太过和不及。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第1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
”伤寒大家胡希恕进一步解释说:“太过、不及皆是脉病,凡病脉不出此二类,出此则为平脉,故诊察之时,当细察太过、不及。
”胡希恕对脉象,有精致见解:平脉与病脉:在《伤寒杂病论》里,把无病健康人之脉称为平脉。
平,即平正无偏。
人若有病,脉失其平,即为病脉。
我们平常所说的浮、沉、迟、数、大、细等脉,皆为病病。
脉象分两大类:人体有病千变万化,如以阴阳属性来分,则不外阴阳两类。
同理,脉象虽极复杂多变,但概而言之,则不外太过和不及两类。
太过者,较平脉为太过也;不及者,较平脉为不及也,如浮、数、滑、大等,即属太过的一类脉,沉、迟、细、涩等,即属不及的一类(本人注:太过与不及,总以平脉为标准作参考)。
脉象的三个方面:脉动、脉体、血行脉有来自脉动方面者,如数、迟是也;脉有来自脉体方面者,如大、细是也;脉有来自血行方面者,如滑涩是也。
经络技巧公众号提示脉动、脉体、血行即脉象来自的三个方面,与上述之脉象两大类别,合之则为脉象生成的根源。
一、脉象的两大类:太过和不及1、太过脉:浮、数、实、动、促、大、长、弦、紧、滑、急、洪;共12种。
2、不足脉:沉、迟、虚、结、代、短、细、弱、缓、涩、伏、微、芤、革;共14种。
二、脉象的三个方面:(一)来自脉动方面的脉象:浮沉、迟数、虚实、结代、动促。
(二)来自脉体方面的脉象:长短、强弱、紧缓。
(三)来自血行方面的脉象:滑涩另外,还有复合脉(兼脉),如浮而数、沉而大、浮而大、沉而细等(如六经辨证中的太阳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合病等,属于兼病),具体为:急脉(数之甚)、伏脉(沉之甚)、洪脉(大而实)、微脉(细而虚)、芤脉(浮大虚涩)、革脉(芤而弦)。
精于脉理,熟于脉法——张仲景
精于脉理,熟于脉法——张仲景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阴散其精华,化生气血,游溢经络,现于气口,是为脉。
气口,即手太阴肺经之动脉,在太渊之分。
气血周流,内而灌溉五脏六腑,外而煦濡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皮肉毛发。
所以五脏六腑之坚脆,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之刚柔,皮肉毛发之荣枯,无不形之于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此乃至理明言。
天地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人与天地相应,所以人之脉象与四季相应,随四季气候之变化而变化。
阳气主生长,故脉见升浮,所以春之脉升,夏之脉浮;阴气主收藏,故脉见沉降,所以秋之脉降,冬之脉沉。
升降浮沉,随时令而变化,毫发不爽。
故《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天地之变,阴阳相应……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
”仲景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亦然。
弦者,浮升之象;洪者,浮之极;浮者,金气方收,微有降意,而未遂沉;沉者,降之极概而言之,春脉沉而微浮,夏脉全浮,秋脉浮而微沉,冬脉全沉。
脉主气而朝百脉,故十二经之气,皆受之于肺。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故气口为脉之大会,十二经气血之盛衰,悉见于此,所以独取气口,可察五脏六腑。
故《灵枢·经脉篇》云: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所以气口独为五脏主也。
气口即寸口,分寸、关、尺三部。
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关为阴阳之中气。
心与小肠,候于左寸;肺与大肠,候于右寸;肝与胆,候于左关;脾与胃,候于右关;肾与膀胱,候于两尺;三焦、心包,均属相火,随水下蛰,所以亦候于两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五脏属阴在里,六腑属阳在表,属性不同,故脉象亦异。
浮取而得之者为腑脉,多见数象;沉取而得之者为脏脉,多见迟象。
所以然者,阳外而阴内也。
仲景曰:“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即是此意。
脉法在伤寒论中的作用与意义
脉法在伤寒论中的作用与意义伤寒论是中医学家张仲景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涉及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其中,脉诊在诊断伤寒病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脉法所揭示的信息对于临床治疗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脉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
根据《伤寒论》中的记载,张仲景将脉象分为浮、沉、迟、数、滑、故、洪、细等八种类型,这些脉象与不同的疾病有着明确的关联。
通过观察病人的脉象,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出疾病的类型,从而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其次,脉法可以反映病理变化与病程发展。
《伤寒论》中详细描述了脉象的各种变化及其与疾病病理性质的关系。
例如,脉象滑而无力,往往与中阶阴证相关;脉象洪大,多见于病程较长者。
这些脉象变化反映了病理的状态与病程的发展,为医生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脉法还可以指导中医药治疗的进行。
根据《伤寒论》中的记载,不同的脉象与其它临床表现常常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为中医药治疗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例如,脉象滑而数的病人,常伴有口渴、心烦等症状,此时可用甘温解表的方药治疗;脉象迟而沉的病人,常伴有神疲乏力、畏寒等症状,此时可用温补法进行治疗。
通过合理运用脉法,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选择适应性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此外,脉法还可以对疾病的预后进行评估。
根据《伤寒论》中脉象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联,医生可以预测病人的康复情况和恢复速度。
例如,对于伤寒病的治疗,如果脉象逐渐恢复正常,说明病人的康复情况良好;而如果脉象出现异常变化或持续不稳定,可能意味着病情复杂或进展不佳。
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脉法在伤寒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脉诊,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类型、反映病理变化与病程发展、指导中医药治疗的进行以及评估疾病的预后情况。
因此,掌握脉法对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医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伤寒论辨脉法平脉法讲义
伤寒论辨脉法平脉法讲义一、引言《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其中关于辨别脉象的方法在中医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讲义主要介绍了《伤寒论》中有关脉象辨识的两种方法:辨脉法和平脉法。
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二、辨脉法辨脉法是通过观察脉象的形态、节律、力度等特征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根据《伤寒论》的记载,辨脉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脉象形态脉象形态是指脉搏的形状。
《伤寒论》中将脉搏形态分为浮、沉、长、短、细、数、滑、涩等多种类型。
通过观察脉搏的形态,可以初步判断患者体内的病理变化。
2. 脉象节律脉象节律是指脉搏的跳动规律。
正常人的脉象应为等距等速,如有不规则跳动,则可能反映患者体内的病变。
《伤寒论》中还提到了脉象跳动的速度快慢与昼夜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医生进行辨识。
3. 脉象力度脉象力度是指脉搏的强弱程度。
正常人的脉搏应有一定的力度,如果脉搏过弱或过强,则可能反映患者体内的病理变化。
《伤寒论》中将脉象力度分为弦、细、滑、虚等多种类型。
三、平脉法平脉法是指将双手掌贴在患者两个脉点上,观察和感受脉搏的情况。
平脉法重点在于医生与患者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平脉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脉象特点,从而作出准确的诊断。
平脉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洗手消毒:在进行平脉法之前,医生首先要洗手并进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2.摸脉:医生用手掌贴在患者的两个脉点上,感受脉象的情况。
在摸脉的过程中,医生要注重观察脉搏的形态、节律和力度等方面的变化。
3.询问病情:在摸脉的同时,医生可以向患者询问相关信息,如患者的症状、疾病史等。
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4.分析判断:医生根据摸脉的结果和患者的病情表述,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患者的病因、病位和病势,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四、总结《伤寒论》中的辨脉法和平脉法是传统中医诊断中常用的方法。
辨脉法通过观察脉象的形态、节律和力度等特征,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
伤寒论与现代医学中的脉法比较分析
伤寒论与现代医学中的脉法比较分析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的一篇,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它详细介绍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脉法是中医诊断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触摸患者脉搏的脉搏形态、节律和力度等特征来判断患者身体的异常情况。
伤寒论中对脉搏的描述十分详细,根据脉搏的变化可以判断出病情的轻重和进展情况。
张仲景在书中提出了四诊法,其中包括了对脉搏的观察。
他认为脉搏的性质可以反映人体阴阳气血的盛衰,通过脉搏的观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体质的阴阳平衡情况以及病情的轻重。
现代医学中,脉搏的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诊断手段。
医生通过触摸患者的动脉脉搏,可以获取到许多有关患者生理状况的信息。
例如,脉率可以反映心脏的跳动频率,脉压可以反映心脏泵血功能和血管弹性,脉搏的节律和力度可以反映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态等。
虽然伤寒论和现代医学中的脉法在理论基础和应用方法上有所差异,但二者都认为脉搏可以反映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况。
而且,伤寒论和现代医学中的脉法在实践中都是密切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的。
然而,尽管两者都致力于通过脉搏的观察来辅助诊断和治疗,但现代医学中的脉法更加精细和详细。
现代医学中的仪器技术也使得脉搏的观察更加客观和准确。
例如,电脉图可以记录下患者脉搏的波形和频率,通过计算机分析可以更加精确地诊断。
此外,现代医学还结合了许多其他检查手段,如血液学、影像学等,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
然而,伤寒论中的脉法对于中医诊断仍然有着独特的意义。
伤寒论强调了脉搏的节律变化以及感应反应的作用。
感应反应是指人体的脉搏可以感应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和身体发生的异常情况,从而及早诊断出疾病的趋势。
这种观察方法对于早期诊断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现代医学中所缺少的。
总体上看,伤寒论和现代医学中的脉法都具有寻找脉搏异常情况来辅助诊断的共同点。
虽然现代医学中的技术更加精确和准确,但伤寒论中的脉法在一些方面具备独特的意义。
脉络一通,百病无踪!名医张仲景的千古“通脉方”通血通脉通全身
脉络一通,百病无踪!名医张仲景的千古“通脉方”通血通脉
通全身
很多人会出现身体疼痛,比如关节痛,胳膊痛,颈椎痛,肩膀痛,甚至有的人还会出现肢体麻木,胳膊,腿僵硬等现象,如果你也有这种情况的话,那你就要注意了,这种情况在中医上讲多见是由于身体的脉络不通所导致。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中医上讲,脉络是我们一身气机和血液流通的管道,如果脉络被一些寒邪之气侵袭,就会出现淤堵,这时体内的血液就无法在脉络里顺畅流通,而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需要血液的荣养才会健康,当血液无法流通顺畅就会瘀滞在脉络里,就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疼痛,而我们的筋骨也是需要血液的滋养,脉络不通的时候,筋骨就会失养,从而就会出现肢体麻木,筋骨酸软,肢体僵硬等现象。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张仲景的千古“通脉方”,叫做当归四逆汤,方子是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这七味药材组成。
方中以当归来温肝补血,其味甘性温,气轻而辛,既能甘温补血养血,又能辛散活血,调经止痛,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良药。
桂枝以温通血脉,其性质辛温,可助阳通脉,适用于阳虚阴盛,经脉不通引起的各种疼痛,并且还能改善气血不足,心脉不振,心动悸,脉结代等症候。
白芍以养血和营,其味甘酸性微寒,入肝经,能养血柔肝,调经止痛,为养血调经之要药。
细辛以通血脉,散寒邪,其辛温善走窜,可散表里寒邪以温经,活血通脉以止痛,适用于阳虚血弱,寒伤经络,气血凝滞所致的手足厥寒,腰、股、腿、足疼痛等症候。
木通以利水湿,通血脉,最后加入大枣和甘草来补脾益气而调诸药。
全方药材相合,使得气血温煦,经络畅通,共奏养血通脉,温补
脉络之功,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观看。
平脉法在伤寒论中的运用
平脉法在伤寒论中的运用平脉法在《伤寒论》中的运用《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经典医学著作,被誉为中医临床诊治的指南。
其中,平脉法是《伤寒论》中重要的一种诊断方法,用来观察脉搏的平和与否,以辅助医生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重点探讨平脉法在《伤寒论》中的运用。
平脉法是指观察脉搏时,脉象起伏平稳,节律有序,不见异常或突然变异。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通过对病人脉搏的细致观察,不仅了解病情,还对疾病的预后进行了判断。
首先,平脉法用于判断病情的轻重,进而决定医治策略。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利用平脉法来确定病人的病情是轻微还是严重。
例如,在第二篇《附翳风论》中,他指出:“夫以脉象和脉泽见之,为有风。
”通过观察脉象的平稳程度,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感受了“风”,从而作出相应的治疗决策。
其次,平脉法被用于判断疾病的变化趋势。
《伤寒论》中许多篇章都提到了脉搏的变化特征,并由此推测出疾病的发展趋势。
例如,在第十四篇《病机》中,张仲景写道:“夫脉数而动者,为病方饮产生之中。
”他观察到脉搏的频率加快,推断出病人可能患有“方饮”,并相应地给予了治疗建议。
此外,平脉法还能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好转或恶化。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有时会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脉搏情况,以推断病情的变化。
例如,在第三十三篇《病机》中,他记载了患者的脉搏变化:“二七日脉微绝者死。
”通过观察脉搏的平稳程度,张仲景得出了死亡的预后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平脉法并不是独立的诊断方法,而是与其他诊断方法相互配合使用的。
在《伤寒论》中,除了平脉法,张仲景还运用了望、闻、问、切等多种诊断方法,以全面了解病情。
例如,在第六篇《解颊红腫聲鼻中臭有熱象》中,他结合脉搏观察、症状询问和舌诊等多种方法,确诊患者患有“病入血厥”,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总结起来,平脉法作为《伤寒论》中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为医生提供了观察脉搏以判断病情的有效手段。
通过平稳的脉搏节律,医生能够初步判断病情轻重,并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以及预后判断。
伤寒论中的脉法分类与特点
伤寒论中的脉法分类与特点《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一部中医经典,它总结了当时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对于理解和治疗伤寒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脉诊作为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伤寒论》中也有详细的阐述。
本文将根据你所提供的任务名称,对《伤寒论》中的脉法分类与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伤寒论》中的脉法分类主要基于脉搏的性质和脉泽的变化来划分,主要有六类脉象,分别是浮脉、沉脉、弦脉、钩脉、紧脉和涩脉。
下面我们逐一介绍每一类脉象的特点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
1. 浮脉:浮脉是指舌下脉,脉诊时可触到的脉搏感较显著。
浮脉通常表示表邪初表、阳气盛或者阴虚等病理情况。
当出现发热、头痛、口渴等表邪症状时,常常伴随有浮脉,此时可考虑使用辛凉清热的药物进行治疗。
2. 沉脉:沉脉是指深入舌下而不容易触摸到的脉搏感。
沉脉通常表示里邪或阴盛的病理情况,如内伤、阳虚等。
当出现身体困倦、食欲不振等里邪症状时,常常伴随有沉脉,此时可选择温补的药物进行治疗。
3. 弦脉:弦脉是指脉搏感有弦紧的弹性。
弦脉通常表示肝郁气滞,阻滞了气血运行,常伴有胸胁胀痛等症状。
针对肝气不畅的情况,可选用舒肝理气的中药进行治疗。
4. 钩脉:钩脉是指脉搏感有像钩一样的曲折弯曲。
钩脉通常表示肺热病变,如咳嗽、咯痰等症状。
对于肺热的情况,可选用清肺热的药物进行治疗。
5. 紧脉:紧脉是指脉搏感紧绷有力。
紧脉通常表示阳气盛或阴血不足的情况,如心悸、失眠等症状。
针对气血不和的病理情况,可以选择调和气血的中药进行治疗。
6. 涩脉:涩脉是指脉搏感紧绷有力,但又不畅通的脉象。
涩脉通常表示寒邪或湿邪内阻,症状包括腹痛、腹泻等。
治疗上可以使用温中散寒的药物进行治疗。
根据上述介绍可以看出,《伤寒论》中对脉法的分类和特点主要是以脉搏的性质和脉泽变化为基础,结合临床表现,帮助中医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这些脉法分类的特点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寒热虚实,从而指导用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脉法分类虽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病人其他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
伤寒论脉法---抓独脉
伤寒论脉法---抓独脉张仲景眼中的脉,主要指寸、关、尺左右三部的独脉表现。
《伤寒论》关于脉诊的原文共有146条,约占全文的1/3强,脉法涉及到二十多种脉象及50多种兼脉,虽然有趺阳脉法的应用,但绝大多数都与寸口诊脉法的寸、关、尺三部相关。
《伤寒论·平脉法》对脉法应用有一段精彩文字:“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
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
随时动作,效象形容。
春弦秋浮,冬沉夏洪。
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
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乘错,或存或亡。
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
愿为具陈,令得分明。
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
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
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
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
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滀,支饮急弦。
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
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
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
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
”这段文字短短268个字,把脉法原理、脉象规律、脉法应用的常与变、脉法应用的最高境界包揽无余,细心领会个中含义,自然会对各篇章条文的理解、三阴三阳六经病辨证体系的构建、以及方证的应用产生全新的感悟。
此独脉即“设有不应,知变所缘。
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
邪不空见,终必有奸”的表现。
“独处藏奸”是独脉法运用的最好诠释。
独脉法“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要在可以简便的“知病之所在”,当是脉法应用的最高境界。
《伤寒杂病论》中随处可见的寸口脉的指谓,绝大多数情况下仅指左右寸、关、尺三部之中寸部独一处的太过或不及异常脉象。
例《伤寒论》129条:“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仲景脉法的运用1脉法概要《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
《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
《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
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
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
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
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
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
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
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
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
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
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
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
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
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2) 脉与四时相应。
四时气候之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一定的影响,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容之一。
《经》对此论述甚为详尽,在《伤寒杂病论》中,因时辨脉的思想也是有论述。
如《平脉法》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又云:“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肺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秋死。
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秋死。
他皆仿此。
”从而体现了应时辨脉的特点。
由于中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故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亦可察见。
四时脉象有微小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微沉。
反之,若脉与四时不相应,有太过不及或相克脉象则为病脉,并可根据脉象以判断疾病之轻重和预后之吉凶。
如春见纯弦无胃气之脉,为太过,是肝之真气伤,故预后不良,夏脉来微弱,脉去反大,为正气不足,邪气反胜,其病在里。
凡此,皆说明五脏正常脉象受四时之气的影响。
因此,无论外感或伤病对脉象的判断,理应考虑四时不同气候对脉象产生的影响。
(3) 脉与体质相关。
由于人的体质素有肥瘦之殊,对脉象也有一定影响,故要因人辨脉。
如《平脉法》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
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天反沉,故责之。
”又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曰:“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可见人的体质肥瘦和脉有一定关系。
肥盛之人,肌肉丰厚,其脉不易显露,故一般为沉脉;体质消瘦之人,肌肉浅薄,脉象易于显露,故一般多为浮脉,此乃正常现象。
若肥盛之体,反见浮脉,消瘦之体,反见沉脉,皆属异常之象。
但体质肥盛者,脉虽沉而气血充盛,其脉当沉而有力,如出现涩小或微涩之脉,亦为气血不足之象,每易感外邪而发历节痛。
(4) 脉与证治并举。
《伤寒论》以“辨XX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以“XX病脉证并治”为每篇命题,说明仲景诊疾论病是以脉、证、治三者相互结合的。
原文中包括有病因、症状、脉象和治法,说明仲景脉法的特点在于平脉辨证,以定治则。
如《伤寒论》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等,即论述了桂枝汤和麻黄汤的脉证和治法,又可见两者脉、证之异。
一属表虚证,一属表实证,故一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一以麻黄汤解表发汗,从而说明脉象对指导辨证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有时脉、证、治并非皆在一条原文论述,故需要前后互相参照。
如《伤寒论》35条重在论太阳伤寒之证治,而第3条则明确指出“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金匮要略》的论述亦与此类同。
因此可以说《伤寒杂病论》之脉法是以脉、证、治并举为特点,其所论脉比《经》重在理论上的论述有所发展,也与后世脉学论脉有所差异,平脉辨证是其特长。
(5) 诊脉部位多样。
《伤寒杂病论》的脉法,是继承了《经》和《难经》之脉法而又有所发展。
在《经》,有遍诊法(上中下,天地人)、人迎寸口对比诊脉法、少阴诊脉法、独取寸口诊脉法等不同,而《伤寒杂病论》则对独寸口诊脉有很大发展,在诊脉中占有绝大部分,并发展了寸尺脉对比诊脉法、寸口趺阳对比诊脉法以及尺脉趺阳对比诊脉法等,也有单独诊趺阳脉或少阴脉的方法,这以指导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2、仲景诊脉法归类(1)寸口诊脉法。
独取寸口诊脉法出于《素问。
五脏别论》。
在《伤寒杂病论》中,凡提到寸口脉或单提脉象者,皆属于诊寸口之脉法。
其中不但在脉象上有充分的发挥(如提到20种脉象及50多种兼脉),而且在诊脉方法上,亦进一步突出了寸、关、尺三部及浮、中、沉九候取脉法。
如〈〈平脉法〉〉曰:“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营卫气血,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
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
”此段突出了寸口脉的诊法及其意义,反映了五脏六腑、上中下三焦之病变。
这种诊法取脉方便,颇为实用。
(2)趺阳诊脉法。
趺阳为足阳明胃脉,在足背冲阳穴处。
胃为后天之本,诊趺阳脉可以候知脾胃之气。
《伤寒杂病论》中应用趺阳诊脉法者甚多,常见脉象有十三种,即浮、数、浮数、浮芤、浮涩、沉数滑、滑紧、微紧、紧数、微弦、伏、伏涩等。
不同脉象,主病各异,如《金匮。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曰:“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而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又如《伤寒论》247条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棒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平脉法〉〉曰:“趺阳脉滑而紧,滑者吸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以上趺阳脉的不同表现,直接反映出了脾胃疾患的病理变化。
(3)少阴诊脉半。
少阴脉指足少阴肾脉,位于太溪穴处。
少阴肾为阴阳气血之本,《问素。
三部九候论》中有“下部地,足少阴也”之论。
但亦有指手少阴心脉者,其位在神门穴,脉之可候心气盛衰,《问素。
三部九候论》有“中部人,手少阴也”之谓。
少阴脉常见有细、紧、沉、滑数、弱涩、浮弱等6种脉象,甚者则现其脉不至。
少阴心肾,为人体生命之根,病则精气虚损,如《金匮。
水气病脉证治》曰:“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
又如《平脉法》曰:“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
”可见诊少阴脉象,可辨心肾之气的盛衰。
(4)寸口趺阳诊法。
寸口主五脏,为脉之大会;趺阳主脾胃,以候中焦。
故曰寸口和趺阳脉合诊,即可诊断五脏之候,特别是心肺之气血的有余与不足和脾胃之气的强弱。
二者合参,更为全面,辨证亦更准确。
如《金匮。
水气病脉证并治》曰:“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
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
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
腹满肠鸣。
”。
可见心肺俱虚,气血不足,则寸口脉迟而涩;脾胃气衰,则趺阳脉微而迟,又感于寒,阳不外达,则手足逆冷,阴寒盛则腹满肠鸣,甚者影响膀胱而小便不利。
(5)趺阳少阴诊脉法。
趺阳主脾胃,少阴主心肾。
趺阳与少阴脉对比诊脉法,可察后天之本与先天之根的强弱。
如《辨脉法》曰:“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
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虚也。
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
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
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
本段说明趺阳脉浮而涩,是脾胃气虚,故见下利之证,若是浮而大,当为有热,故应鉴别。
同时少阴脉正常,为下焦无病。
如果少阴脉出现滑而数之象,为下焦湿热伤及血络,故见下利脓血,自非中焦有热所致。
(6)寸部尺部对比诊脉法。
寸口脉又分为寸关尺三部,因寸关尺三部脉象所主脏腑不同,故寸部与尺部相对比,对分别脏腑的不同病证,亦具有一定的意义。
常见的脉象主病有数种,如寸尺脉平为缓,《辨脉法》曰:“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日缓也。
”寸为阳尺为阴。
寸尺相等,无大无小,脉来和缓,不疾不躁,故为缓脉,即正常之象。
又如有寸微尺弱,寸浮数尺涩,寸尺俱浮,寸微尺紧,寸浮尺涩,寸沉尺微,以及寸尺脉独见等不同的情况,各自反映五脏六腑表里、寒热、虚实不同的病变,从而指导着辨证论治。
(7)诊尺脉法。
单诊尺脉多候下焦疾病,特别是对肾及妊娠等的病理反映,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如《金匮。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有对尺脉小弱的论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
育龄妇女,身无大病,但见呕吐,不欲饮食,无寒热见症,为妊娠恶阻,即所谓“身有病而无邪脉。
”只见尺脉小弱为妇人胎气始成,经血养胎,胎气未盛之故,宜以桂枝汤化气调营,使脾胃和,胎气自安。
妊娠多见滑数之脉,此处尺脉弱,乃妊娠恶阻之征。
(8)尺脉趺阳诊脉法。
尺脉主下焦,主候肾;趺阳主中焦,候脾胃。
故以尺脉与趺阳对比,可诊断脾胃及紧的疾患。
如《金匮。
黄疸病脉证并治》篇曰:“尺脉浮则伤肾,趺阳脉紧则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
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破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黄疸”。
尺脉浮为肾虚有热;趺阳脉紧为寒盛伤脾,脾湿停,湿热相搏,则为黄疸。
(9)诊关脉法。
关脉主中焦脾胃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伤寒论》154条曰:“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关脉以候脾胃,浮脉又主阳热,故法以清热主治。
又如《金匮。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