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合集下载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内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张仲景伤寒论耕脉法第一

张仲景伤寒论耕脉法第一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六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一云秋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脉(一云夏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一云阴气)衰也。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

名曰促(一作纵)。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

医圣张仲景诊脉先辨阴阳,技巧在这里

医圣张仲景诊脉先辨阴阳,技巧在这里

医圣张仲景诊脉先辨阴阳,技巧在这里

在《伤寒论》中十分重要的一句话:“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阴阳盛衰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屡次出现,可见它在仲景医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通过脉诊分阴阳?怎么用脉诊分阴阳才能够完美对应这个大法呢?通过多年临床探索实践,给出了准确快捷地诊断阴阳盛衰的方法——

张仲景的脉法是以阴阳为辨脉总纲,仲景脉法里面的阴阳内涵很丰富,包括从脉象分阴阳、从诊脉部位分阴阳、从气血营卫分阴阳、从浮沉分阴阳等。#慢病防治知识##健康科普大赛#

一从脉象分阴阳

仲景书正文第一句就是讲以脉象分阴阳。《伤寒论·辨脉法》第一句:“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按照这样区分阴阳,阳盛的脉诊表现就是脉更加的大、浮、数、动、滑,还算顺畅。阴盛的脉诊表现呢?就应该是沉、涩、弱、弦、微更加“盛”?这于理不通。另外,阳虚用这样的脉象界定,也没有道理,因此,绝不是按照脉象分的阴阳,更无法据此判断阴阳的盛衰。

二从诊脉部位分阴阳

这个方法初看起来是最简单直接的。《伤寒论·辨脉法》中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这里明确提示是讲“阴脉”“阳脉”,这不就是脉分阴阳吗!此外还讲“阴脉不足”“阳脉不足”,岂不就是在讲阴阳盛衰的脉?加之原文明确提示,寸口脉微就是阳不足,尺脉弱就是阴不足,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就是以尺寸脉分阴阳,寸脉候阳,尺脉候阴。这就是以寸口脉的尺寸分阴阳。此外,《伤寒论》第12条,讲桂枝汤的脉

医圣张仲景最重视的“脉法口诀”

医圣张仲景最重视的“脉法口诀”

医圣张仲景最重视的“脉法口诀”

小编导读

读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粉丝们一定都注意到过,医圣张仲景在篇章命名时常加上“xx病脉证并治”这样的后缀。在正文中,张仲景也时刻将脉诊结果作为指导治疗的重要因素,“脉xx者,法当xxx”是他阐释疾病诊疗策略的常见句式。那么,医圣张仲景用脉诊指导疾病诊疗的思想体系和治疗模式是什么?陈建国老师通过多年临床对此总结了深刻实用的经验。

我们先从两个病例谈起。

第一个患者:

2019年11月,一位中年女性求诊,主诉是反复发作头痛多年。表现为头胀痛,伴有眼睛疼痛,羞光流泪,大约数小时发作一次,闭目休息会稍有缓解。多年来遍求中医名家屡治而无寸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邀余处方。

脉诊后我处以越婢加半夏汤:

生麻黄15g,生石膏45g,清半夏9g,生姜10g,甘草6g,大枣15g。5剂,水煎服。

数日后患者主动发来信息,告知“我就吃了一剂药就好了”“一天就好了”。

第二个患者:

患者,男,25岁,2019年12月4日初诊,反复发作头痛10余年。患者从上小学四年级时开始出现反复发作性头痛,主要表现为偏头痛,发作频繁,自诉“每年有300天以上都会出现头痛”,受凉后会加重,睡眠多了或少了都会加重,多看手机也会加重,头痛严重时会影响睡眠,每年需口服2~3瓶咖啡因控制,时有胃脘痞满,余无他症。

脉诊后我处以吴茱萸汤:

吴茱萸15g,北沙参15g,生姜15g,大枣20g。7剂,水煎服。

2019年12月18日复诊,诉服上方后头痛发作仅一次。

脉诊后调方7剂后症已。

需要说明,作为一名中医临床医生,在诊治的大量患者中,大部分患者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是应该的,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主要目标,绝不可由于几个疗效满意的病例就沾沾自喜。头痛是常见病,之所以先举出这样两个都是头痛的病例,目的是要强调一个道理。

十年伤寒,经文倒背如流,怎奈疗效平平!难为亲们不知道张仲景写在伤寒论的三种脉法啊!

十年伤寒,经文倒背如流,怎奈疗效平平!难为亲们不知道张仲景写在伤寒论的三种脉法啊!

十年伤寒,经文倒背如流,怎奈疗效平平!难为亲们不知道张

仲景写在伤寒论的三种脉法啊!

至少整整三年时间,不说日思夜想,至少两三天惦记一回,张仲景到底在干什么。那种求天天不应,环顾四周,孑然一身,白莽莽的迷茫。不少人在这种压力下,失去方向,干脆什么也不想了,苦练套路。天天背条文,以为背十年能把张仲景的心法背到梦里来。

口苦,咽干,眼睛痛,再加脉有点弦,小柴胡走起来。这样走了小半年,再没遇到一个能套路的。当时有些师兄师姐在三甲医院,流量充足,还有资本继续走,现在都还走得挺开心。毕竟小柴胡加减也是一个流派。就拿我爷爷来说,一生游走在银翘散、桑菊饮之间,成仙之后还有不少人惦记。人各有命,羡慕不来,被逼无奈学着摸脉。

以上算煽情,感谢苦难。

煽情是祖师爷留下的传统。

“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这个行业有点乱啊,不仅这个行业乱,大汉王朝都乱得很啊!)

煽着煽着露点干货。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

这点干货并不十分干,但至少让我们知道了祖师爷的两种诊脉方式。

先讲“三部不参”。

“三部”这个概念出自《素问·三部九侯论篇第二十》。

“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

三部九候诊脉法的临床操作,就是摸九处动脉。

这里要提一下,在《内经》中还有一种“十二经诊脉法”,顾名思义就是比三部九侯还要多摸三处动脉。两种脉法的核心思想说得直白一点,全身上下能摸得着的动脉都摸一遍,简称全身摸遍法。

徐汝奇漫谈仲景脉法的学习与应用()

徐汝奇漫谈仲景脉法的学习与应用()

徐汝奇漫谈仲景脉法的学习与应用()

漫谈仲景脉法的学习与应用(徐汝奇)

学习经方,选择的教材是否完善非常重要。我学习《伤寒杂病论》几十年,也走了不少弯路。自1997年遇到我的先师陈瑞春先生,才知道当一个会治病的医生,要读好《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两本书。但在读书的过程当中,疑惑不少,觉得伤寒之学太难了。但在四年前,我拿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宋版《伤寒论》、《金匮要略》白文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进入伤寒之学的大门,是一个小门,窄窄的,努力了只能挤进去一点点。当把这套书翻破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伤寒杂病论》当由若干部分构成:一、六经之所辨,乃远古而来;二、伤寒、杂病之运用,是仲景推广;三、问曰、师曰,为师徒授受的临证实录;四、兼有叔和编次此书的心得;五、有唐宋人的经验补充。等等。虽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却也感到经方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学。今晚在此,我把自己学习张仲景学术思想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从宋版《伤寒论》、《金匮要略》与后世流传版本的不同理解王叔和编著《脉经》的目的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战乱频仍的东汉末年,成书不久即散秩乱简,《伤寒杂病论》经过魏晋太医令王叔和编次,流传至今二千余年,张仲景原著固然不可见,甚至王叔和编次了的原著也不可见,在唐宋之期,又分别经历了孙思邈、孙奇、林亿等医家之手重新校定,即便如此,唐宋校订本在当代也是弥足珍贵的。弄清《伤寒杂病论》的版本源流,是正确解读张仲景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

宋本《伤寒论序》载: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可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白话全解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白话全解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白话全解

一、概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作者是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张仲景。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主要论述了伤寒和杂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二、六经辨证

《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即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表现,将疾病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厥阴病和少阴病六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通过辨析疾病的六经归属,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为治疗提供依据。

三、脉法

《伤寒杂病论》中详细论述了脉法的运用,包括脉象的分类、主病和鉴别等。张仲景认为,脉象的变化是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切脉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和程度,从而为治疗提供指导。

四、病治原则

《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张仲景认为,人体内部的正气与邪气相互作用,如果邪气胜过正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扶助正气、祛

除邪气,使人体恢复阴阳平衡。具体治疗方法包括发汗、吐、下、和等四种方法,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五、方剂

《伤寒杂病论》中收录了许多经典的方剂,如小柴胡汤、大承气汤、桂枝汤等。这些方剂都是经过临床实践验证的有效方剂,对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伤寒杂病论》中还详细介绍了方剂的组成、用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六、用药原则

《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药性平和”的用药原则。张仲景认为,用药应当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使用过于峻猛的药物,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药物的使用应当适度,不得过量或不足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此外,《伤寒杂病论》中还介绍了药物的炮制、配伍等方面的知识。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十大常见症状的经方脉诊+方证乃辨证之尖端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十大常见症状的经方脉诊+方证乃辨证之尖端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十大常见症状的经方脉诊+方证乃辨证

之尖端

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所创立的辨证施治中,虽然不直接讲述脉法,但脉学确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并多次提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如“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表,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而愈,宜桂枝汤。”这是凭脉用药的具体运用。中医特别是经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平脉辨证,通过脉诊判断患者的病机,然后通过病机推导出患者的症候群,再根据症候群来选择处方,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这些年来,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临床疗效显著,下面我就谈一下我个人对脉诊的一点体会。

脉诊,又称切脉、按脉,属切诊范畴,是中医诊察疾病,收集病情资料的重要方法之一。仲景十分重视脉诊的地位及作用,几乎在各篇目均冠以“脉证并治”字样,提出了脉证合参的诊断原则,而且也在《伤寒论》自序中即责怪了那些“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出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等忽视脉诊的医生。

现在有不少人对中医的脉诊“云里雾里”,我想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是脉诊部位的对应关系不清,二是复合脉诊的综合分析不明,

一、脉诊部位

《伤寒论》中的脉法与《中医诊断学》以及《脉经》是有差别的,左右手的寸关尺对应部位是不一样的,《中医诊断学》中寸关尺对应的是“右侧肺脾命,左侧心肝肾”,而《伤寒论》中寸关尺对应的是“上焦、下焦、中焦,”并没有出现具体脏腑对应的关系。

平脉法的应用于伤寒论的意义

平脉法的应用于伤寒论的意义

平脉法的应用于伤寒论的意义平脉法的应用在《伤寒论》中的意义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一本治病经典,它是中医学领域中最

重要的经典之一。在《伤寒论》中,平脉法作为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介绍平脉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并探讨其在《伤寒论》中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平脉法的定义和特点。平脉法是中医辨识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体内的病理变化。与其他脉象方法相比,平脉法更加注重脉搏的整体感觉和整体特点。平脉法认为脉搏是一个生命体的综合反映,它包含了脏腑脉搏、脉象的形态、脉搏的节律和脉搏的变化等。平脉法的特点是准确、简捷、可靠,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广泛地运用了平脉法,并给予了它重要的地位。这体

现了平脉法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伤寒论》中,张仲景通过平脉法来描绘疾病的特点,为后人提供了

临床诊断的基础。他详细描述了疾病的脉象特点,如阳明病的脉象较洪大,太阴病的脉象较弱等。这些描述有助于医生们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而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

其次,张仲景通过平脉法来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病人的脉搏变化,张仲

景辨别疾病的寒热虚实,并在治疗上针对这些病理变化进行了调节。举个例子,对于脉象偏舌尖、呼吸急促的病人,张仲景推测其体内有实热之邪,因此应选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平脉法还可以用于判断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在《伤寒论》中,张仲景通

过脉搏的变化来判断病情的好转或恶化。他指出,脉搏的变化可以反映体内的病理

伤寒论中的脉法解读

伤寒论中的脉法解读

伤寒论中的脉法解读

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伤寒论中最为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伤

寒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经典医学著作,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伤寒论中的脉法入手,解读其中的脉象、脉理及诊断意义。

1. 脉象的分类

在伤寒论中,脉象被分为六类:浮脉、沉脉、弦脉、缓脉、数脉和实脉。这些

脉象的特点反映了人体疾病的不同情况。

- 浮脉:指脉搏波动明显,触之有弹性,一般表现为脉细而数。在伤寒论中,

浮脉常常是表证的表现,例如表热、表寒等。

- 沉脉:指脉搏波动不明显,触之不太有弹性,一般表现为脉滑而缓。沉脉常

见于里证(内伤)或寒证。

- 弦脉:指脉搏有力而紧绷,触之如弦。弦脉在伤寒论中常见于气滞或血瘀之证。

- 缓脉:指脉搏波动缓慢,触之较弱。缓脉常见于脾胃虚弱或气血不足等证。

- 数脉:指脉搏频繁而快速,触之较急。数脉常见于热证或阳盛之候。

- 实脉:指脉搏有力,触之实实有力。实脉常见于实证或实证转太。

脉象的变化可用来判断病情的寒热、表里、虚实等情况,为病的诊断和治疗提

供重要依据。

2. 脉理的解读

伤寒论中的脉理主要指的是脉搏的特点和变化,根据脉象的不同,可以判断病

情的轻重、进展等。

- 摇脉:摇脉指脉搏在诊脉者手指下颤动。在伤寒论中,摇脉常见于阴阳不和

或阴阳交争之病。

- 倾脉:倾脉指脉搏斜向一侧。在伤寒论中,倾脉常出现在气虚或阴虚等病证中。

- 遇脉:遇脉指脉搏与呼吸相似。在伤寒论中,遇脉常见于气闭、痰阻等疾病。

- 止脉:止脉指脉搏突然间停止不跳动。在伤寒论中,止脉多见于重症疾病或

生命垂危的情况。

张仲景脉法与《黄帝内经》脉法

张仲景脉法与《黄帝内经》脉法

张仲景脉法与《黄帝内经》脉法

张仲景脉法与《黄帝内经》脉法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问曰:张仲景常用的诊脉方法有哪些?其与《黄帝内经》所用的诊脉方法有何不同?张仲景的诊脉方法有什么样的临床意义?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仲景取脉,以寸口、趺阳为多用,另有少阳、少阴、阳明取脉法散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而不见太阳、厥阴、太阴持脉法的相关条文,未知是经文散落还是另有原因。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寸口脉”的诊法是通过脉势、脉形、脉位、频率、节律来推测疾病,如“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等,即以脉定病。不若《脉经》以寸口脉之浮沉定脏腑、后世以寸口脉之寸关尺分属脏腑。张仲景将寸口脉分为三部更多的是对应人身的部位而不是脏腑。若将整个人体分为三部,大致是以寸口候人的上部,关上候人的中部,尺中候人的下部,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对脉候积病的描述较为全面地体现了这点。又有《伤寒论》166条“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此为胸上有寒痰留滞,所以寸脉会浮起;120条“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吐后胃气伤,所以在关部出现了细数脉;另有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在胃脘部的痞证其在关部出现了浮脉;《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清脓血为大肠下血,大肠位于人体下部,涩脉会出现在尺部。我们要清楚,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言及寸脉时绝大部分实指寸口,而非寸口脉。如《伤寒论》128条“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附方“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

伤寒论辨脉法与平脉法比较分析

伤寒论辨脉法与平脉法比较分析

伤寒论辨脉法与平脉法比较分析

伤寒论是古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一本内科学经典,对于伤寒病的诊断、治疗提

供了重要的指导。其中,辨脉法和平脉法作为张仲景辨识疾病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本文将对这两种脉搏检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它们的异同点。

辨脉法是指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观察脉象的变化来判断病情的方法。在伤寒

论中,张仲景将脉搏分为数种类型,如浮脉、沉脉、细脉、滑脉、数脉等。他通过对脉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够判断病情的轻重、寒热的质量、邪正的强弱等。辨脉法的优点在于对于初步判断病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然而,辨脉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于某些隐匿性疾病或少见病例的判断可能不够准确。

平脉法是指通过测量患者的脉搏频率、节律、力度等参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

它相对于辨脉法来说更加客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对于不同症候下的脉搏表现也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如阳明病时脉数、滑,太阳病时脉沉而紧等。平脉法的优点在于对于脉搏的测量较为准确,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脉搏数据。然而,平脉法仅仅根据脉搏参数来判断病情,有时可能会忽略脉搏的质地和其他特征,从而对病情判断可能不够全面。

综上所述,辨脉法和平脉法在伤寒论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辨脉法对于

初步判断病情以及指导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而平脉法对于脉搏的测量和数据记录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两者相辅相成,可以在中医临床中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辨脉法和平脉法仅仅是中医诊断方法中的一部分,对于

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症状、体征等因素。另外,中医诊断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医生或者不同患者在观察和判断脉象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结合自身经验和临床实际进行判断,避免片面和武断的诊断结果。

《伤寒论》脉篇总结张仲景提出,脉以胃气为根,知生脉才知死病脉

《伤寒论》脉篇总结张仲景提出,脉以胃气为根,知生脉才知死病脉

《伤寒论》脉篇总结张仲景提出,脉以胃气为根,知生脉才知

死病脉

“濡弱何以反应十一头?师日:五脏六腑

相乘,故令十一。”

这一条讲胃脉,很重要。脉得有胃气,所以胃为五脏六腑之根本。有胃气则生,无胃则死。

这是从生理上讲,五脏六腑皆秉气于胃,反应于脉,脉以胃气为本。胃气脉濡弱,濡者软也,很冲和。薄弱和缓的脉就是有胃气的脉。

所以问“濡弱何以反应十一头?”十一头,就是十一个。濡弱之脉为有胃气之脉,适应于十一脏。

这十一个脏腑都得要有胃气,脉都得见有濡弱之脉。平脉篇张仲景提出脉以胃气为根本。脉有胃神根,得要体会,他说的这些话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玄学。

因为人的思想往往有惰性,但在学习时得研究,得体会,下功夫,人得会学习,但要时习之。

在临床实践,就得实践。

所以有胃气之脉,还有胃气之色,比如脾有胃气之色,比如雄黄外包白丝。

所以知道生脉才知道死脉和病脉。

生脉,就是有胃气则生。如果有胃气,则是人病脉不病,如果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但脉无胃气,叫脉病人不病,日行尸。

所以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腑为阳,脏为阳,这个关系就是生克制化,但是在这些问题,首先看脉是不是有胃气。

如果有胃气就好。没有就不好。所以脉以胃气为根。所以渚濡弱,可以识十一脏的脉气。

“问日,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日:

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阳迟涩为乘脏也。”

这一条,论病邪乘脏乘腑的问题,从脉法上加以说明。

这一条,跟五脏六腑十一头是边续而言的。因为五脏六腑有相乘之力。

病在脏腑之间谁加于谁?诸阳浮数,是阳脉,故入腑,诸阴迟涩,是阴脉,故入脏。

邪气是加于六腑还是五脏,要从脉的阴阳上看。

《伤寒论》脉法心得与分享

《伤寒论》脉法心得与分享

《伤寒论》脉法心得

(2011-11-04 19:52:11)

转载▼

标签:

杂谈

关于张仲景的脉法心得,我觉得只是学习到了一点皮毛,自己曾整理了一点,今天在找书时,突然看到了,已经搁置了很长时间了,今天有点时间,顺便整理一下,即可作为加深自己的记忆,也为了防止丢失,特记于此。

内容很多,需要逐步整理,因此需要一点一点的加入。

学习伤寒论的脉法,主要还得要结合我编写的“伤寒论本旨新解”总结一篇,以及我画出的哪个图,不然到后面不容易理解了。

1.脉象的阴阳定位

我们都知道,人的脉象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左右手两个,那么是如何来分阴阳,分部位的。在这里就用到我画的那个图了,至于在这个图上的理解方式,与我们平时教科书上的是一样的,只是在理解思路上有点不同。那个图上画的是个圆形的,而在我们身体上表现的确是分开的,分就分在左右手上,为什么左右手分阴阳,我们先把定位明确了,在说阴阳。

左手-----肾==肝==心

从下向上,肾位于下,肝位于中,心位于上,从中基上来看,水能生木,木能生火,形成了从下向上的生长关系。他的运行也合乎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完美结合。自然界中,水在地下,肝木输运水液上升而布散,上达与心包,制约了心阳之热,在这输运过程中,体现了

人体津液由下向上升发的过程。也就是表现了人体阴的升发,或者说,难道只有阴的升发,没有阳的生长,那肯定是有的,只不过阳的生长时由少到多的,所以脉外的气又称为少阳。

右手------肺==胃==肾(命门)

右手的定位则是从上向下,肺位于上,胃位于中,肾位于下,在自然界中,空气中的水由上而下,由上而外,最终到达于肾。这再看我画的那个图,肺卫运行从上下达于肾,内行于阳明之里。在右手的脉象中,体现了人体心阳的布散运行情况,表现了阳气从心肺出,布散于全身,最终到达于肾的整个过程。

张仲景:最简单的脉诊法(把脉简易法)

张仲景:最简单的脉诊法(把脉简易法)

张仲景:最简单的脉诊法(把脉简易法)

每晚9点准时免费更新

——以下是正文——

摸脉和针灸,是人们心目中的中医学里最神奇的两门学问。三根手指搭在手腕处,便知身患何病,小小银针扎一扎,便手到病除,你说神奇不神奇?

《伤寒杂病论》里把脉象分为两大类:太过和不及。《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第1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

伤寒大家胡希恕进一步解释说:“太过、不及皆是脉病,凡病脉不出此二类,出此则为平脉,故诊察之时,当细察太过、不及。”

胡希恕对脉象,有精致见解:

平脉与病脉:在《伤寒杂病论》里,把无病健康人之脉称为平脉。平,即平正无偏。人若有病,脉失其平,即为病脉。我们平常所说的浮、沉、迟、数、大、细等脉,皆为病病。

脉象分两大类:人体有病千变万化,如以阴阳属性来分,则不外阴阳两类。同理,脉象虽极复杂多变,但概而言之,则不外太过和不及两类。太过者,较平脉为太过也;不及者,较平脉为不及也,如浮、数、滑、大等,即属太过的一类脉,沉、迟、细、涩等,即属不及的一类(本人注:太过与不及,总以平脉为标准作参考)。

脉象的三个方面:脉动、脉体、血行

脉有来自脉动方面者,如数、迟是也;

脉有来自脉体方面者,如大、细是也;

脉有来自血行方面者,如滑涩是也。

经络技巧公众号提示脉动、脉体、血行即脉象来自的三个方面,与上述之脉象两大类别,合之则为脉象生成的根源。

一、脉象的两大类:太过和不及

1、太过脉:浮、数、实、动、促、大、长、弦、紧、滑、急、洪;共12种。

2、不足脉:沉、迟、虚、结、代、短、细、弱、缓、涩、伏、微、

芤、革;共14种。

精于脉理,熟于脉法——张仲景

精于脉理,熟于脉法——张仲景

精于脉理,熟于脉法——张仲景

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阴散其精华,化生气血,游溢经络,现于气口,是为脉。气口,即手太阴肺经之动脉,在太渊之分。

气血周流,内而灌溉五脏六腑,外而煦濡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皮肉毛发。所以五脏六腑之坚脆,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之刚柔,皮肉毛发之荣枯,无不形之于脉。《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此乃至理明言。

天地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与天地相应,所以人之脉象与四季相应,随四季气候之变化而变化。阳气主生长,故脉见升浮,所以春之脉升,夏之脉浮;阴气主收藏,故脉见沉降,所以秋之脉降,冬之脉沉。升降浮沉,随时令而变化,毫发不爽。故《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天地之变,阴阳相应……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仲景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亦然。弦者,浮升之象;洪者,浮之极;浮者,金气方收,微有降意,而未遂沉;沉者,降之极概而言之,春脉沉而微浮,夏脉全浮,秋脉浮而微沉,冬脉全沉。

脉主气而朝百脉,故十二经之气,皆受之于肺。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故气口为脉之大会,十二经气血之盛衰,悉见于此,所以独取

气口,可察五脏六腑。故《灵枢·经脉篇》云: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所以气口独为五脏主也。

气口即寸口,分寸、关、尺三部。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关为阴阳之中气。心与小肠,候于左寸;肺与大肠,候于右寸;肝与胆,候于左关;脾与胃,候于右关;肾与膀胱,候于两尺;三焦、心包,均属相火,随水下蛰,所以亦候于两尺。

伤寒论脉法概述

伤寒论脉法概述

伤寒论脉法概述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该书是以太

阳病(伤寒)的临床经验为基础,总结了中医学的脉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后世医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对《伤寒论》中的脉法进行概述,包括脉诊的背景、基本原理以及常用脉象的解读等方面。

1. 脉诊的背景

脉诊是中医学中一项重要的诊断方法,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来辨别疾病的性质、病位和病程等信息。《伤寒论》中的脉法是在具体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对脉象的系统分类和解析。

2. 基本原理

脉搏是人体脉管中血液搏动的反映,不同的脉搏特征可以揭示不同的病理变化。《伤寒论》根据脉象的弦、钩、涩、滑、芤、缓等特征,对疾病的判断和预后进行分析。

3. 常用脉象

《伤寒论》中提及的脉象较为丰富,以下为常见脉象的解读:

3.1 弦脉:指脉搏有力、有节奏,类似琴弦的振动感。弦脉常见于实证疾病,

如肝实、胸胁痞满等。

3.2 钩脉:指脉搏有力,但突然停顿再奔,类似钩子的形状。钩脉常见于痰热

郁结、胸痹等病症。

3.3 涩脉:指脉搏有力,但似乎受阻,如有颗粒感。涩脉常见于寒邪内结、阳

气不达等病症。

3.4 滑脉:指脉搏弱而滑利,类似丝绸般滑动的感觉。滑脉常见于寒邪外袭、寒湿内阻等病症。

3.5 芤脉:指脉搏有力,但感觉较滑而略有沙粒感。芤脉常见于痰热郁结等病症。

3.6 缓脉:指脉搏缓慢而无力,类似行至河滩的慢水流动的感觉。缓脉常见于气血亏虚、阳气不振等病症。

以上只是《伤寒论》中部分常见脉象的解读,还有其他脉象需要结合具体病情来判断。在实际临床中,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体征、症状和个人病史,结合脉象分析,来做出准确的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仲景脉法的运用

1脉法概要

《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

脉。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2)   脉与四时相应。四时气候之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一定的影响,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容之一。《经》对此论述甚为详尽,在《伤寒杂病论》中,因时辨脉的思想也是有论述。如《平脉法》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又云:“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肺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秋死。他皆仿此。”从而体现了应时辨脉的特点。

由于中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故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亦可察见。四时脉象有微小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微沉。

反之,若脉与四时不相应,有太过不及或相克脉象则为病脉,并可根据脉象以判断疾病之轻重和预后之吉凶。如春见纯弦无胃气之脉,为太过,是肝之真气伤,故预后不良,夏脉来微弱,脉去反大,为正气不足,邪气反胜,其病在里。凡此,皆说明五脏正常脉象受四时之气的影响。因此,无论外感或伤病对脉象的判断,理应考虑四时不同气候对脉象产生的影响。

(3)   脉与体质相关。由于人的体质素有肥瘦之殊,对脉象也有一定影响,故要因人辨脉。如《平脉法》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天反沉,故责之。”又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曰:“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可见人的体质肥瘦和脉有一定关系。肥盛之人,肌肉丰厚,其脉不易显露,故一般为沉脉;体质消瘦之人,肌肉浅薄,脉象易于显露,故一般多为浮脉,此乃正常现象。若肥盛之体,反见浮脉,消瘦之体,反见沉脉,皆属异常之象。但体质肥盛者,脉虽沉而气血充盛,其脉当沉而有力,如出现涩小或微涩之脉,亦为气血不足之象,每易感外邪而发历节痛。

(4)   脉与证治并举。《伤寒论》以“辨XX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以“XX病脉证并治”为每篇命题,说明仲景诊疾论病是以脉、证、治三者相互结合的。原文中包括有病因、症状、脉象和治法,说明仲景脉法的特点在于平脉辨证,以定治则。如《伤寒论》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等,即论述了桂枝汤和麻黄汤的脉证和治

法,又可见两者脉、证之异。一属表虚证,一属表实证,故一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一以麻黄汤解表发汗,从而说明脉象对指导辨证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有时脉、证、治并非皆在一条原文论述,故需要前后互相参照。如《伤寒论》35条重在论太阳伤寒之证治,而第3条则明确指出“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金匮要略》的论述亦与此类同。因此可以说《伤寒杂病论》之脉法是以脉、证、治并举为特点,其所论脉比《经》重在理论上的论述有所发展,也与后世脉学论脉有所差异,平脉辨证是其特长。

(5)   诊脉部位多样。《伤寒杂病论》的脉法,是继承了《经》和《难经》之脉法而又有所发展。在《经》,有遍诊法(上中下,天地人)、人迎寸口对比诊脉法、少阴诊脉法、独取寸口诊脉法等不同,而《伤寒杂病论》则对独寸口诊脉有很大发展,在诊脉中占有绝大部分,并发展了寸尺脉对比诊脉法、寸口趺阳对比诊脉法以及尺脉趺阳对比诊脉法等,也有单独诊趺阳脉或少阴脉的方法,这以指导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2、仲景诊脉法归类

(1)寸口诊脉法。独取寸口诊脉法出于《素问。五脏别论》。在《伤寒杂病论》中,凡提到寸口脉或单提脉象者,皆属于诊寸口之脉法。其中不但在脉象上有充分的发挥(如提到20种脉象及50多种兼脉),而且在诊脉方法上,亦进一步突出了寸、关、尺三部及浮、中、沉九候取脉法。如〈〈平脉法〉〉曰:“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营卫气血,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

形容。。。。。。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此段突出了寸口脉的诊法及其意义,反映了五脏六腑、上中下三焦之病变。这种诊法取脉方便,颇为实用。

(2)趺阳诊脉法。趺阳为足阳明胃脉,在足背冲阳穴处。胃为后天之本,诊趺阳脉可以候知脾胃之气。《伤寒杂病论》中应用趺阳诊脉法者甚多,常见脉象有十三种,即浮、数、浮数、浮芤、浮涩、沉数滑、滑紧、微紧、紧数、微弦、伏、伏涩等。不同脉象,主病各异,如《金匮。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曰:“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而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又如《伤寒论》247条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棒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平脉法〉〉曰:“趺阳脉滑而紧,滑者吸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以上趺阳脉的不同表现,直接反映出了脾胃疾患的病理变化。(3)少阴诊脉半。少阴脉指足少阴肾脉,位于太溪穴处。少阴肾为阴阳气血之本,《问素。三部九候论》中有“下部地,足少阴也”之论。但亦有指手少阴心脉者,其位在神门穴,脉之可候心气盛衰,《问素。三部九候论》有“中部人,手少阴也”之谓。少阴脉常见有细、紧、沉、滑数、弱涩、浮弱等6种脉象,甚者则现其脉不至。少阴心肾,为人体生命之根,病则精气虚损,如《金匮。水气病脉证治》曰:“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又如《平脉法》曰:“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