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氧气实验步骤
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https://img.taocdn.com/s3/m/97dbd944fe4733687e21aaca.png)
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操作步骤
(1)按要求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以3:1比例混合均 匀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皮塞塞紧试管口;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5)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开始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6)将导管移离水面 (7)熄灭酒精灯,整理好仪器。
C.氧化汞
加热
二氧化碳+水
汞+氧气 氧化镁
D.镁+氧气
点燃
7.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 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B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 管 C.使用该装置来观测是 b 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 氧气输出的速率
a
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
2H2O2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MnO2
=
2H2O + O2↑
催化剂
催化剂的概念: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 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 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 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的特点: 一变:化学反应速率变; 二不变: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的作用: 用高效催化剂生产汽油、煤油等; 在汽车尾气处理中促进有害气体的化; 用于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固固要 加热型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气体收集装置
适用范围
不易或难溶解于水的气体
优点
(1)易于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缺点
(1)收集的气体较潮湿 (2)不如排空气法方便
排水法收集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适用范围
制取氧气实验步骤
![制取氧气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e6d783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4.png)
制取氧气实验步骤实验材料:1.氢氧化钠(NaOH)固体2.按摩器3.烧杯4.水5.水槽6.两个气球7.水银(Hg)8.铜丝(Cu)9.火柴10.镊子11.磁力搅拌器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在操作台上准备一个水槽,并将水装满,用于收集气体。
2.制备氢氧化钠溶液:a)在烧杯中添加适量的水,并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搅拌溶解直到固体完全溶解。
制备的浓溶液需保持透明度。
3.填充按摩器:a)将按摩器连接到瓶身上,并使用长颈漏斗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按摩器中。
小心不要将气泡引入按摩器。
4.准备两个气球:a)取两个气球,并用手指捏住一个气球的口。
5.收集氧气:a)将捏住口的气球的开口伸入水槽中并松开。
气球将充满水,然后通过排除水的方法,将氧气收集到气球中。
重复此步骤收集氧气到另一个气球中。
6.直接制取氧气:a)准备一个装满水的烧杯,在其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用水银密封烧杯。
通过牛顿砂的原理,允许水银从烧杯中流入水槽中。
b)将铜丝用镊子拿起,点燃铜丝末端,然后放入装有氧气的烧杯中。
铜丝会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焰。
7.使用磁力搅拌器制取氧气:a)准备一个装满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并将磁力搅拌器放入其中。
b)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溶液,使氧气从溶液中逸出。
8.注意安全措施:a)进行实验时,要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以防止气体积聚导致爆炸。
b)制取氧气时,要小心处理火源,并确保远离易燃物质。
c)操作时要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以避免溶液飞溅引起伤害。
总结: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包括准备氢氧化钠溶液、填充按摩器、准备气球、收集氧气、直接制取氧气以及使用磁力搅拌器制取氧气。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措施,并小心处理可能的火源。
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可以帮助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https://img.taocdn.com/s3/m/30baf8ada8956bec0875e336.png)
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室制O2固+固Δ气(O2,NH3,CH4)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Δ(此外,2H2O2MnO22H2O+O2↑也是实验室制方法之一)一、用MnO2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有时闻到有氯气的气味,并看到有白烟产生。
这是为什么?1、KClO3热分解反应较复杂KClO3晶体单独加热到368°C时熔融,约在395℃时生成KClO4、KCl和O2,此时发生两个放热反应:4KClO3→3KClO4+KCl…①,KClO3熔化后进行;2KClO3→2KCl+3O2↑…②,反应慢;此时仅有少量KCl和O2等生成:继续加热至400℃以上时,KClO4分解为KCl和O2.~500°C发生的化学反应是KClO4→KCl+2O2,771°CKCl熔融。
单独加热MnO2在808K也能分解,3MnO2→Mn3O4 +O2↑,此反应是吸热反应。
利用酒精灯加热,不易达到这个温度,∴MnO2不会分解。
*相关链接:KClO4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
白色结晶粉末或无色斜方系晶体, 熔点610℃,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2KClO4=2KClO+O2,Δr=-16.36kJ/mol;完全燃烧时的分解反应为:2KClO4→2KCl +4O2,Δr m=-71。
10 kJ/mol;当有氯化钾、溴化钾、碘化钾、铜、铁等存在时,分解反应加剧.基于这一性质(高氯酸盐均具有此性质),高氯酸钾用作火箭及喷气推进器的助燃剂、潜艇等的供氧剂,在炸药、照相、化学试剂方面也得到应用。
∴单独加热KClO3实验,在加热到400~500℃时分解放出氧气。
2、MnO2作催化剂,KClO3受热分解2KClO3MnO2△2KCl+3O2,约70°C开始反应,至100°C剧烈,分解温度至150°C,在实验室制时O2,控制在200℃左右(150℃~240℃)。
产物中除KCl和O2外,还有高达3%的ClO2、Cl2等。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9ee8f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2.png)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有化学法和物理法。
化学法制取氧气的步骤如下:1.准备原料:准备氢氧化钠(NaOH)和高纯度的双氧水(H2O2)。
2.混合反应物: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解于适量的双氧水中,并搅拌均匀。
3.收集氧气:将混合液倒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并用一根漏斗将混合液缓慢滴入容器的底部,使氧气逐渐释放出来。
氧气会在容器的顶部形成气泡,可以用一个空气袋或气体收集瓶收集氧气。
4.除杂:氧气在制取的过程中可能伴随有一些杂质,可以使用吸附剂或过滤器进行净化,以去除杂质。
5.存储氧气:将净化后的氧气存放在密闭的容器中,以免被其他气体或杂质污染。
在进行化学法制取氧气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安全操作:实验中使用的氢氧化钠和双氧水都是腐蚀性的物质,操作时需要戴上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实验室操作时应注意其他安全操作规程。
2.操作环境:制取氧气的实验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以避免氧气积聚导致的安全隐患。
3.反应速度:在滴加混合液时要注意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氧气的生成。
应该控制滴入速度,保持适量的混合液进入容器。
4.收集器具:收集氧气的装置应该选择具有较高密封性的器具,以免氧气泄漏或被其他气体污染。
5.净化氧气:制取的氧气可能伴随有一些杂质,需要进行净化处理,以保证气体的纯度。
另外,物理法制取氧气的步骤如下:1.准备原料:准备一定质量的高纯度双氧水。
2.加热分解:将双氧水加热至其沸点以上的温度(约150℃),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方程式如下:2H2O2->2H2O+O2↑3.收集氧气:将产生的氧气收集在一个收集瓶或气囊中。
4.除杂:同样,由于制取氧气时可能伴随有一些杂质,需要使用吸附剂或过滤器进行净化。
物理法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如下:1.安全操作:实验中使用的高纯度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所以在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烧伤和有毒物质产生等安全问题。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7901753c1ec5da50e27093.png)
● 制取气体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药品状态 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二氧化锰[MnO 2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酸钾[KClO 3白色晶体] 、二氧化锰高锰酸钾[KMnO 4 紫黑色晶体]反应条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优点:安全简便,节能环保 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H 2O 2H 2O + O 2氯酸钾MnO 2△氯化钾 + 氧气 KClO 3 MnO 2 △ KCl + O 2 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KMnO 4△K 2MnO 4 + MnO 2 +O 2气体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2、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查: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两手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将药品装入试管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加热 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 收:收集气体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离: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验满方法:(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操作注意事项:1.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的原因是什么?答: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2、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答: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3、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呢?答:导气管太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4、实验前,为什么要先给试管预热?答:为了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防止破裂。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随气流进入导气管。
实验室制氧气的五条实验步骤
![实验室制氧气的五条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852e6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1.png)
实验室制氧气的五条实验步骤
实验室制氧气的五条实验步骤如下: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实验装置没有漏气,从而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装入药品。
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装入适量的药品,如高锰酸钾等。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这一步是为了使试管在加热过程中保持稳定,防止药品洒出或试管破裂。
4.给试管加热。
这一步是为了使药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
加热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和加热时间,以防止药品燃烧或产生其他不必要的副产物。
5.收集气体。
当药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时,需要通过适当的装置收集氧气。
常见的收集方法有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等。
以上就是实验室制氧气的五条实验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全操作规范,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同时,实验结束后需要及时清理实验现场,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制表:审核:批准:。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4f115b844769eae009edf1.png)
● 制取气体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药品状态 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二氧化锰[MnO 2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酸钾[KClO 3白色晶体] 、二氧化锰高锰酸钾[KMnO 4 紫黑色晶体]反应条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优点:安全简便,节能环保 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H 2O 2H 2O + O 2氯酸钾MnO 2△氯化钾 + 氧气 KClO 3 MnO 2 △ KCl + O 2 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KMnO 4△K 2MnO 4 + MnO 2 +O 2气体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2、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查: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两手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将药品装入试管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加热 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 收:收集气体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离: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验满方法:(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操作注意事项:1.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的原因是什么?答: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2、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答: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3、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呢?答:导气管太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4、实验前,为什么要先给试管预热?答:为了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防止破裂。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随气流进入导气管。
制取氧气的6种方法
![制取氧气的6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51d22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d.png)
制取氧气的六种方法
1.物理法(工业法)
氧气的工业制法,它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出氧气。
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空气净化除去杂质等,然后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使空气液化,控制温度蒸发液态氮气,沸点较低的氮气先蒸发出来,余下的便是沸点较高的淡蓝色液态氧气,将其加压贮存在钢瓶中备用即可。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与氧气
2 KClO
3 ===加热MnO2 === 2 KCl + 3 O2↑,该方法也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之一。
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与二氧化锰与氧气
2 KMnO4 =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4.水通电生成氢气与氧气
2 H2O==通电==2 H2+O2↑
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与氧气
2 H2O2 = MnO2 = 2 H2O + O2↑
6.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2 Na2O2 + 2 CO2 = 2Na2CO
3 + O2。
实验室制氧气实验步骤
![实验室制氧气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1071d5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2.png)
实验室制氧气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包括盛装氧气的容器、实验装置、燃料等。
-确认实验场所通风良好,以确保安全。
-穿戴适当的实验防护用具,如实验手套、眼镜等。
2.准备制氧气所需的原料和试剂:-准备一定数量的氧化剂,如过氧化钾或者过氧化氢。
-准备一种可燃燃料,如碳粉或者氢气。
-准备一种催化剂,如二氧化锰或者白金。
3.确定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根据所选用的氧化剂和燃料,确定适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确保反应是可控制的,以便安全操作。
4.设置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制氧气的实验装置。
一般来说,该装置由反应容器、催化剂、冷却装置和收集装置组成。
-反应容器通常为玻璃瓶,可以选择适当大小的瓶子。
-催化剂一般置于反应容器的底部,以提供反应所需的活性位点。
-冷却装置用于冷却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使用冷却水或者冰水。
5.开始制氧气的实验:-将预先称好的氧化剂和燃料分别放入反应容器中,注意不要混合。
-将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确保催化剂均匀分布在反应物中。
-将冷却装置连接到反应容器上,并将冷却水或冰水流过冷却装置。
-准备好收集装置,可以使用气封瓶或者气球。
将收集装置置于反应容器的出口处。
6.引燃燃料开始反应:-用点燃棒或者喷火器将燃料进行点燃,开始反应。
-注意安全,迅速移动离开燃料点燃的位置。
7.收集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氧气会进入收集装置中,它会逐渐排出并充满收集容器。
-如果使用气封瓶,可以通过液体封闭气体。
8.结束实验:-当收集容器中的氧气达到预期的量时,关闭燃烧和氧气收集装置。
-将收集容器与收集装置分离,并将收集容器封闭。
9.实验后处理:-将制得的氧气使用或保存。
-清洗和储存使用过的实验器材。
以上即为实验室制氧气实验的步骤。
在进行实验时,请务必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安全操作。
实验室制氧气方法
![实验室制氧气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66cacb284ac850ac024209.png)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当集气瓶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装置选择: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装置反应类型: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固加热型)用过氧化氢制氧气装置反应类型:液体与固体常温下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液常温型)一、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A 、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 、原理: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表达式:氯酸钾氯化钾 + 氧气方程式:2KClO 3 MnO 2△ 2KCl + 3O 2 ↑注意:MnO 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② 加热高锰酸钾:表达式: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方程式: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1.发生装置:酒精灯,试管,铁架台2.收集装置:导管,水槽,集气瓶3.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药品(药品平铺试管底部,增大受热面积)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固定在试管中上部)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注意:一律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热不均炸裂试管)收----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离----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此步骤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导管在盖上玻片)熄----熄灭酒精灯4.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炸裂试管;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先预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便于试管预热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做氯酸钾加热实验不塞棉花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⑦实验结束时,先移走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氧气实验室制法七个步骤及简化
![氧气实验室制法七个步骤及简化](https://img.taocdn.com/s3/m/281290d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3.png)
氧气实验室制法七个步骤及简化一、实验室准备二、制备硝酸钠溶液三、制备氯化铁溶液四、制备过氧化氢溶液五、制备氧气六、收集氧气七、安全注意事项一、实验室准备在进行氧气实验室制法之前,需要做好实验室的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实验室内通风良好,以防止氧气积聚导致火灾或爆炸。
其次,检查实验室的氧气供应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准备好必要的实验器材,如试管、烧杯、搅拌棒等。
二、制备硝酸钠溶液硝酸钠溶液是制备氯化铁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的重要原料。
制备硝酸钠溶液的步骤如下:1. 取一定质量的硝酸钠固体,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三、制备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溶液是制备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
制备氯化铁溶液的步骤如下:1. 取适量的氯化铁固体,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四、制备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是制备氧气的重要原料。
制备过氧化氢溶液的步骤如下:1. 取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固体,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五、制备氧气制备氧气的步骤如下:1. 在实验室中设置一个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将烧杯放在架子上。
2.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铁溶液,作为催化剂。
3. 将一根玻璃吸管的一端插入烧杯中,确保吸管的另一端露出烧杯外。
4. 将烧杯加热,可以用酒精灯或其他加热装置,加热时需要保持烧杯底部均匀受热。
5. 观察烧杯中的气泡,随着加热的进行,氧气会逐渐生成,从吸管中冒出。
6.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烧杯中的气泡停止产生,表示氧气已经制备完成。
六、收集氧气制备完成的氧气需要进行收集。
收集氧气的步骤如下:1. 在实验室中准备一个干净的试管,并将试管的一端放在水中。
2. 将试管的另一端对准吸管冒出的氧气,使氧气进入试管。
3. 等待一段时间,待试管中的氧气充分收集后,将试管封闭。
4. 将试管倒置,保持封闭状态,即可得到收集好的氧气。
七、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氧气实验室制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实验室必须保持通风良好,以防止氧气积聚导致火灾或爆炸。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191b947c1cfad6185fa751.png)
制取气体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药品状态 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二氧化锰[MnO 2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酸钾[KClO 3白色晶体] 、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KMnO 4 紫黑色晶体]反应条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优点:安全简便,节能环保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H 2O 2H 2O + O 2氯酸钾MnO 2△氯化钾 + 氧气 KClO 3 MnO 2 △ KCl + O 2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气体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收集装置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2、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查: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两手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将药品装入试管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加热 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收:收集气体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离: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二氧化锰,验满方法:(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操作注意事项:1.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的原因是什么·答: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2、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答: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3、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呢答:导气管太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4、实验前,为什么要先给试管预热答:为了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防止破裂。
氧气的制取(知识点)
![氧气的制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12a09631b765ce050814f7.png)
氧气的制取方法一: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法制取氧气(1)实验原理:加热高锰酸钾,生产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同时放出气体。
(2)发生装置的选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3)收集装置的选择(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a排水集气法:如图E(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如图F(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4)操作步骤:①检验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口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装置不漏气。
②检查过气密性之后,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入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向下固定在铁架台上。
③定:连接并固定装置④点: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⑤收:用排水法收集⑥离:把导管移出水面⑦熄:停止加热★可简单归纳为:查庄定点收利息!【注意事项】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倒流,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②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其均匀受热后在局部加热。
③试管内的导管稍伸出胶塞即可,便于气体导出。
④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气泡时再开始收集,因开始排出的气体含有装置内的空气。
⑥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沿导管倒流入热的试管中而使试管炸裂。
⑦盛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正放可减少气体的逸散。
(5)气体的检验与验满①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气体是氧气。
②验满方法a排水集气法: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来,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方法二: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法制取氧气(1)探究:①在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②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制取氧气实验步骤
![制取氧气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3bd356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5.png)
制取氧气实验步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准备实验用品和设备1.准备氢氧化钠固体、氢过氧化物溶液和蒸馏水。
2.准备两个干净的试管和两个试管塞。
3.准备一个净化瓶和一个燃烧器。
4.准备一个百分表和两个橡胶软管。
步骤二:制备氢氧化钠溶液1.在一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2.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
3.用试管塞将试管密封。
步骤三:制备氢过氧化物溶液1.在另一个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氢过氧化物溶液。
2.用试管塞将试管密封。
步骤四:连接净化瓶和燃烧器1.将一个橡胶软管连接到净化瓶和百分表之间的连接处。
2.将另一个橡胶软管连接到净化瓶和燃烧器之间的连接处。
步骤五:净化瓶中的制氧反应1.将氢氧化钠试管插入净化瓶中,确保试管的底部接触到瓶底。
2.打开净化瓶的活塞,将净化瓶中水平有氧化钠溶液。
3.缓慢且稳定地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净化瓶中。
4.注意观察气泡生成情况,确保净化瓶中的氧气生成。
步骤六:燃烧器中的制氧反应1.将氢过氧化物试管插入燃烧器中,确保试管的底部接触到燃烧器底部。
2.打开燃烧器的活塞,将燃烧器中注满氢过氧化物溶液。
3.缓慢且稳定地将氢过氧化物溶液倒入燃烧器中。
4.注意观察气泡生成情况,确保燃烧器中的氧气生成。
步骤七:氧气的收集1.用水填满水槽,准备好收集气体的容器,如试管或气球。
2.将收集气体的容器倒置放入水中,确保没有气泡泄漏。
3.将净化瓶和燃烧器中的气体通过橡胶软管导入水中的容器。
4.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容器内充满了氧气。
步骤八:检验氧气1.关闭气源装置,断开连接。
2.将收集的氧气移出水槽。
3.用一根火柴或点燃的棉花球将氧气点燃,观察火焰状况。
步骤九:清洗设备1.将实验设备清洗干净,防止污染实验室。
2.将试管、试管塞和橡胶软管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以上是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氧气泄漏和火灾等危险情况的发生,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https://img.taocdn.com/s3/m/c7aacc520975f46527d3e1fb.png)
等气泡连续 均匀的冒出 时,才收集
导管只能伸 于集气瓶口
3、操作步骤 ①查 ②装 ③定 ④点 ⑤收 ⑥离 ⑦熄
②装:将药品装入干燥的试管(药品平铺:增大受热面积),并在试管口放一 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然后把盛满水的集气瓶和玻璃片一起倒放在盛水的水槽内;
注意: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5、验满方法
①排水法: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放出时,
证明已收集满
验
②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
满
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6、注意事项
夹持在距管口 约三分之一处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药品平铺
若用高锰酸钾制 氧气应在管口塞 一团棉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外焰加热 且先预热 再集中加 热
导管伸出橡皮塞 约0.5cm,过长
3、操作步骤 ①查 ②装 ③定 ④点 ⑤收 ⑥离 ⑦熄
③定 :固定装置-连接好导管和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注意: ①组装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②试管口应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回流而使试管炸裂。
③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
3、操作步骤 ①查 ②装 ③定 ④点 ⑤收 ⑥离 ⑦熄
④点: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 加热;
实验2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学习目标
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及操作.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利用含氧物质的分解来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
1、原理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2-5)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步骤
![实验室制取氧气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e1a051a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5.png)
实验室制取氧气步骤简介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是一项常见的实验操作,该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所需材料。
所需材料1.氢氧化钠(NaOH)2.过滤纸3.玻璃棒4.密封容器(如烧瓶)5.水槽或水盆6.导管或塑料管道7.集气瓶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需材料准备齐全,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整洁。
•检查所有仪器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确保自身安全。
2. 制备过滤纸筛选装置•取一块过滤纸,将其对折两次,形成一个小三角形。
•将小三角形的顶端剪掉一小段,使其成为一个小孔。
•将过滤纸固定在玻璃棒上,确保小孔在下方。
3. 制备氢氧化钠溶液•取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搅拌溶解。
•溶解后的氢氧化钠溶液应呈现无色或微黄色。
4. 实验操作•将制备好的过滤纸筛选装置插入密封容器中(如烧瓶),确保小孔位于容器底部。
•将密封容器放置在水槽或水盆中,并加入足够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浸没。
•连接导管或塑料管道,将一端插入密封容器中,另一端连接到集气瓶。
•确保导管或管道连接牢固,并没有漏气现象。
5. 分离氧气•打开实验室供应的空气源(如空压机、空气泵等),将空气通过导管或管道送入密封容器中。
•密封容器内的空气经过过滤纸筛选装置时,会被过滤纸上的小孔分成两部分。
较轻的部分为富含氧气的空气,会通过小孔进入集气瓶中。
•密封容器内的较重部分为富含其他气体的空气,会在密封容器中逐渐聚集。
6. 收集氧气•在集气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其与水平面保持平衡。
•当集气瓶中的水开始上升时,说明其中已经收集到了一定量的氧气。
•当集气瓶中收集到足够的氧气时,关闭空气源,并将导管或管道从密封容器中取出。
7.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实验开始时和结束时集气瓶中水的初始高度和最终高度。
•根据水位差计算出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化学品或实验装置造成伤害。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1345114028915f804dc2f8.png)
● 制取气体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药品状态 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二氧化锰[MnO 2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酸钾[KClO 3白色晶体] 、二氧化锰高锰酸钾[KMnO 4紫黑色晶体]反应条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优点:安全简便,节能环保 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H 2O 2H 2O + O 2氯酸钾MnO 2△氯化钾 + 氧气 KClO 3 MnO 2 △ KCl +O 2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KMnO 4△K 2MnO 4 + MnO 2 +O 2气体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2、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查: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两手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将药品装入试管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加热 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 收:收集气体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离: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验满方法:(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操作注意事项:1.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的原因是什么?答: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2、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答: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3、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呢?答:导气管太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4、实验前,为什么要先给试管预热?答:为了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防止破裂。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随气流进入导气管。
实验室制氧气的五条实验步骤
![实验室制氧气的五条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8b0bb5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4.png)
实验室制氧气的五条实验步骤
实验室里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概括如下:
1. 装置准备与检查气密性:
-准备好实验装置,包括带有单孔橡皮塞的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以及集气瓶等。
-连接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确保无气体泄漏。
2. 装入药品:
-将试管保持水平位置,约在试管口1/3处加入适量高锰酸钾固体,并用干净的镊子将其平铺在试管底部。
3. 装配与固定试管:
-将试管略微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至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破裂。
-在试管口塞入带有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并确保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的水中,且集气瓶预先已装满水以待收集氧气。
-将装配好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通常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约1/3处。
4. 加热与气体收集:
-点燃酒精灯,先对试管进行均匀预热,避免局部过热导致试管炸裂。
-然后将酒精灯火焰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集中加热。
-当导管口开始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表明排出的气体较为纯净,此时开始收集氧气(常用排水法收集)。
5. 停止加热与清理:
-收集到所需氧气后,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待试管冷却后,再拆卸装置,清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
总结起来就是:“查(气密性)—装(药品)—定(试管位置并固定)—点(加热)—收(收集气体)—离(移除导管)—熄(熄灭酒精灯)”。
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https://img.taocdn.com/s3/m/0384800dbed5b9f3f90f1cae.png)
对于某些指定的化学反应,没有催化剂并不意味着 该反应不能进行,只是速率不一样而已。
③催化剂并不具有通用性,如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 分解制取氧气时,能够起催化作用,是催化剂,但 对于其他反应就不一定了。 ④同一化学反应可有多种催化剂。如双氧水分解制取 氧气时,既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也可用硫酸铜 溶液做催化剂。
第四步
点燃酒精灯(先预热)
⑤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加热时先要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 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第五步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注意:⑥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 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 伸到瓶口处即可; 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 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便于排出空气)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空气 C.氯酸钾
C
D.氯化铜溶液
3、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4、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 A.质量减少 B.在化学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质量增加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要正立 放在桌面上?
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倒放
会使氧气从瓶口与玻璃片的缝隙中逸散。
O2
O2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暗紫色固体) (绿色固体)(黑色粉末) KMnO4 K2MnO4 MnO2 O2
检验与验满
说明瓶内装的是氧气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木条复燃, 验满: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木条复燃,
注意:⑦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实验室制氧气
2KMnO4加热=K2 MnO4 + MnO2 + 02
(2)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选甲装置: 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固加热型)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选乙装置: 液体与固体不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液不加热型)
(3)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A.(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a、步骤:组一查一装一定一点一收一离一熄(组,茶庄定点收利息)
组-- 现组装好仪器
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 装药品
定-- 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点-- 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注意:一律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
热不均炸裂试管)
收-- 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法)
离-- 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法,此步骤基本不需要,
但是最好先取出导管在盖上玻片)
熄-- 熄灭酒精灯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在管口冷凝水倒流回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不过还要不时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 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治气体无法较好排出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B.(以过氧化氢制氧气为例)
a. 步骤: 查--- 装--- 收
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夹子把导管夹上(应使用两节导管,中间用较短橡皮管连接,便于检查),然后往长颈漏斗中加水, 长颈漏斗的颈部中的水柱如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装--- 装药品,先装固体,后装液体(防止液体飞溅)
收--- 收集气体(同上高锰酸钾收集法)
b、注意点
①长颈漏斗的颈部应在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泄露,可用分液漏斗
代替(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以及反应的速度)
②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4)氧气的检验与验满
排气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满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
排水法:当集气瓶瓶口冒气泡时(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是纯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