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六经病证的分类2014-08-16模拟试题
新整理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六经辨证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六经辨证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六经辨证【中医是怎样通过六经来辨证的】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辨证纲领。
《伤寒论》包括多种热性病。
书中除将一些病证的表现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种类型,并以此进行辨证外,又说明了有关病证的传变关系。
此外,它还用八纲分析病情,如认为六经中的三阳证多属热证、实证的阳性病证;三阴证多为寒证、虚证的阴性病证。
六经与八纲的相互配合,不仅扩大了六经的适应范围,也在辨证用药上有了较明确的准则。
那么,中医是怎样通过六经来辨证的呢?【太阳证】太阳证可分为经证、腑证两种。
(1)太阳经证的主要证候:如为太阳中风证,则有头痛、发热、出汗、恶风,脉浮缓等表现;若病人恶寒发热、头身痛、骨节疼痛、腰痛、无汗或有咳喘、脉浮紧,则为太阳伤寒证。
(2)太阳腑证的主要证候:①蓄水证:发热、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进水则呕,小便不通畅,脉浮。
②蓄血证:下腹硬满或急起板结,情绪躁动如要发狂,小便通畅。
【阳明证】阳明证也可分为经证、腑证两种。
(1)阳明经证的主要证候:身热、出汗,口渴喜喝水,心烦,苔黄而干燥,脉洪大。
(2)阴明腑证的主要证候;身热,日晡(午后)潮热,汗出连绵,便秘,腹胀满,疼痛拒按,烦躁,或胡言乱语,甚则神志不清,精神恍惚,苔黄燥,脉实有力。
【少阳证】少阳证主要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胀满,不思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喉干,眼花,舌苔白滑,脉多弦象。
【太阴证】太阴证主要表现为腹胀满,呕吐,食欲不好,腹泻时疼痛,受热或触按时则感舒适,口不渴,舌淡红,苔白,脉迟或缓。
【少阴证】少阴证主要表现因寒化与热化而有不同。
(一)寒化证(向寒证转化):恶寒,不发热、身倦,想睡,手足清冷,小便清长通畅,口不渴,腹痛,四肢沉重疼痛,脉微细或沉。
(二)热化证(向热证转化):心烦、失眠,脉沉细数。
【厥阴证】厥阴证主要表现为手足清冷,消渴,气往上窜,心中发热而痛,虽饥而不欲食,腹冷腹泻,呕吐,甚或呕出蛔虫。
六经病辩证要点
六经病辩证要点一、导言在中医理论中,病证辨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六经病辨证,更是需要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分析。
本文将从六经病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六经病辩证要点进行探讨。
二、六经病的基本概念六经即包括三阴三阳的经络系统,它们分别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和厥阴。
在中医理论中,每个经络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调节作用。
六经病即指与六经相关的疾病。
根据中医理论,疾病发生时会影响到相应的经络系统,从而导致身体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
因此,对于六经病的辨证十分重要。
三、六经病辩证要点1. 太阳•太阳属于寒凉之性,主外感寒邪。
•其特点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等。
•辨证时需注意寒邪侵袭程度以及体表症状的表现。
2. 少阳•少阳属于温热之性,主外感温邪。
•其特点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等。
•辨证时需注意温邪侵袭程度以及体表症状的表现。
3. 阳明•阳明属于燥热之性,主内有实邪。
•其特点为高热、口渴、大便秘结等。
•辨证时需注意实邪程度以及腹部和舌苔等的变化。
4. 太阴•太阴属于寒湿之性,主内有寒湿邪。
•其特点为发热、恶寒、腹胀等。
•辨证时需注意寒湿侵袭程度以及体表和腹部的变化。
5. 少阴•少阴属于阴寒之性,主内有虚邪。
•其特点为潮热、盗汗、口干等。
•辨证时需注意虚邪程度以及舌苔和脉象的变化。
6. 厥阴•厥阴属于风寒之性,主内有风寒邪。
•其特点为寒热往来、胸胁满闷等。
•辨证时需注意风寒侵袭程度以及胸腹部的变化。
四、六经病辩证方法在对六经病进行辩证时,中医师会运用以下方法:1.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以判断病情所在。
2.闻诊:通过闻气味,了解患者体内湿气、臭气等的情况。
3.问诊:与患者进行详细的交流,了解其症状、感受等,以帮助确定辨证要点。
4.切诊:通过按摩患者的穴位或经络,以判断其是否存在异常反应。
以上四种方法相互结合,可以更准确地辨别出六经病的具体类型和性质。
五、六经病辨证案例分析案例一:太阳经风寒感冒•症状:发热、恶寒、头项强痛。
中医“六经辨证”(建议收藏)
中医“六经辨证”(建议收藏)中医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从而为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
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分析,据感邪时间长短、病邪轻重、正气强弱等情况,将外感病大致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揭示了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病机变化及传变规律。
六经辨证也可用于外感兼内伤以及内伤杂病的辨证。
六经辨证为汉代张仲景所创立,论述见于他所撰著的《伤寒论》。
该辨证方法是在《内经》中《素问·热论》关于外感疾病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经脉病机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临床特点,加以命名并发展而来的。
它把疾病过程分为阴阳两类,即三阳和三阴。
三阳病证----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
三阴病证----即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
凡邪盛正气未衰,多属三阳病证,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凡正气虚衰,多属三阴病证,治疗当以扶正为主。
六经病证中,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即少阳为邪气由阳入阴之枢),太阴、少阴、厥阴统属于里。
不仅如此,六经病证又是经络、脏腑病机变化的反映,其中太阳、阳明、少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太阴、少阴、厥阴病证则以五脏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实际上基本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临床上当结合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运用。
但由于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分析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此与也针对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尚有不同。
太阳病证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而人体卫气具有抗御病邪侵袭的功能。
外邪始袭人体,则正邪相争于表,导致营卫失调,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表证,治当解表。
但由于患者体质有强弱不同,病邪性质和感邪轻重有所差异,故太阳病证尚须进一步辨别是太阳中风(表虚),还是太阳伤寒(表实),主要凭据恶风或恶寒,脉浮缓或浮紧,尤其是有汗或无汗加以区别。
表虚证有汗,主要是由于患者伤于风邪,卫表受伤,腠理疏松,卫不护营,营阴外泄而汗出,治宜疏风解表、调和营卫,代表方为桂枝汤。
中医如何区分六经辨证
中医如何区分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证候,以阴阳为总纲,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两大类,分别从邪正斗争关系、病变部位、病势进退缓急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并作为指导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博粹堂中医讲。
六经辨证论治方法,是东汉张仲景在《素问·热论》所谓"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的认识基础上,并结合外感病的临床病变特点而总结出来的,为中医临床辨证之首创,为后世种种辨证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六经辨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伤寒病的发生,是人体感受六淫之中风寒之邪,始从皮毛、肌腠,渐循经络,由表及里,进而传至脏腑。
因此,它的病理变化,当病邪浅在肌表经络,则表现为表证;若寒邪入里化热,则转为里实热证;而在正虚阳衰的情况下,寒邪多易侵犯三阴经,出现一系列阳虚里寒的病理变化。
六经病证的临床表现,均以经络、脏腑病变为其病理基础,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因此,六经辨证的应用,不限于外感热病,也用于内伤杂病,但其重点在于分析外感风寒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此又不能完全等于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
2017年湖北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肺与大肠病辨证2014-08-16模拟试题
2017年湖北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肺与大肠病辨证2014-08-16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导致渴不多饮()A.阴虚B.湿热C.寒湿D.痰饮E.瘀血2、重症肌无力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A.骨骼肌无力,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B.起病隐袭,最早受累的肌群为眼外肌C.本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重症肌无力危象D.新斯的明试验阴性E.AchR抗体滴度明显增高,对本病诊断有特征性意义3、TIA最需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A.脑出血B.面神经炎C.局限性癫痫D.脑血栓E.脑栓塞4、患者,女,28岁,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孕前或孕期,面目、四肢浮肿,下肢尤甚,按之没指,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
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疗首选的方剂是____A.白术散B.金匮肾气丸C.右归丸D.寿胎丸E.真武汤5、急性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是A.局灶—节段性病变B.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炎C.硬化性肾炎D.致密沉积物肾炎E.弥漫性渗出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患女48岁,已婚。
月经紊乱1年,停经40天后突然阴道大量出血3天,经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洪数。
妇科检查未见异常,子宫内膜为腺囊型增生过长。
应首先考虑的是A.无排卵型DUB虚热证B.无排卵型DUB实热证C.无排卵型DUB 血瘀证D.排卵型月经过多虚热证E.排卵型月经过多血瘀证7、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异性最高的检查是A.超声心动图B.血常规及血沉C.天冬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D.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E.同工酶CPK-MB和LDH18、白,咳嗽痰稀,舌淡苔白,脉弱。
其诊断是A.哮证缓解期,肺虚B.哮证缓解期,脾虚C.哮证缓解期,肾虚D.虚喘,肺虚E.虚喘,肾虚9、患者,男,29岁。
患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半个月,排尿不爽,淋沥不尽,热涩刺痛,尿道口红而分泌物多,小腹拘急,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疗应首选A.萆薢渗湿汤B.龙胆泻肝汤C.五神汤D.三妙丸E.萆薢化毒汤10、患儿,女,6个月。
【精华考点】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精华考点】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1.太阳病证太阳经证是指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所表现的证候。
(1)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证是指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卫强营弱所表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辨证要点:本证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2)太阳伤寒证太阳伤寒证是指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辨证要点:本证以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3)太阳腑证(太阳蓄水证、太阳蓄血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太阳腑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循经内传太阳之腑所表现的证候。
(4)太阳蓄水证太阳蓄水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气内传太阳膀胱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司,水液停蓄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小腹满,小便不利,口渴,或水入则吐,脉浮或浮数。
辨证要点:本证以小腹满、小便不利与太阳经证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
(5)太阳蓄血证太阳蓄血证是指太阳经证未解,邪热内传,邪热与瘀血互结于少腹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辨证要点:本证以少腹急硬、小便自利、便黑为辨证要点。
2.阳明病证阳明病证指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病邪内传阳明,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候。
阳明病证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1)阳明经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阳明经证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而肠中糟粕尚未结成燥屎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大热,汗出,口渴引饮,或心烦躁扰,气粗似喘,面赤,苔黄燥,脉洪大。
辨证要点:本证以壮热、汗出、口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2)阳明腑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阳明腑证指邪热内炽阳明之腑,并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阻滞肠道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胀满硬痛而拒按,大便秘结不通,甚则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陕西省2017年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六经病证的分类2015-10-19试题
陕西省2017年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六经病证的分类2015-10-19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是A.《内经》B.《金匮要略》C.《妇人大全良方》D.《产宝》E.《胎产书》2、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最主要的特点是A.鼻翼扇动B.发绀明显C.哮鸣音D.呼吸加深加快E.三凹征3、某男,27岁,浴后感寒,全身不适,次晨发现嘴角右斜,自感面部肌肤麻木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苔白,脉浮。
治宜A.水沟、十二井、劳宫B.地仓、颊车、合谷C.太溪、照海、鱼际D.肝俞、脾俞、肾俞E.颊车、中极、地机4、下列各项,不属内伤咳嗽的是()A.痰热咳嗽B.痰湿咳嗽C.气虚咳嗽D.阴虚咳嗽E.风热咳嗽5、休克情况下。
提示暂不补钾的尿量指标是____A.40ml/h B.60ml/h C.80ml/h D.100ml/h E.120ml/h6、某男,35岁。
身热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当首选A.清营汤B.凉膈散C.犀角地黄汤D.黄连解毒汤E.败毒散7、患儿,3个月。
易激惹,烦躁多哭,夜寐不安,多汗,摇头擦枕,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同。
X线骨骼检查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清总钙及血磷偏低,钙磷乘积30,碱性磷酸酶稍有增高。
初步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其分期是A.活动早期B.活动期C.恢复期D.后遗症期E.以上均非8、小儿急惊风的主要病机是A.外感风邪B.肝阳上亢C.痰热生风D.土虚木亢E.阴虚风动9、患者神疲思睡,动则心悸,常自汗出,纳差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脉沉细无力。
其证型是____A.气虚B.气陷C.气逆D.气脱E.气滞10、某男,50岁。
曾有腰部扭伤史,近日腰部两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劳累、久坐则加重。
针灸治疗宜取A.阿是穴、大肠俞、委中、腰阳关、肾俞B.阿是穴、大肠俞、肾俞、命门、志室C.阿是穴、大肠俞、委中、内关、膈俞D.阿是穴、大肠俞、委中、膈俞、申脉E.阿是穴、大肠俞、后溪、委中、肾俞11、胡黄连除能清湿热外,还具有的功用是A.清泄肺热B.清热凉血C.泻肝火D.除疳热E.清心热12、本病例诊断为A.痛风B.类风湿性关节炎C.系统性红斑狼疮D.急性肾小球肾炎E.过敏性紫癜肾炎13、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A.肺细小动脉痉挛B.肺血管玻璃样改变C.血容量增加D.右心室肥大E.左心衰竭14、下列疾病中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一定联系的是A.肝结核B.细菌感染C.乙肝D.肝脓肿E.肝血管瘤15、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程至少应大于A.3个月B.半年C.1年D.2年E.2年半16、厥证的基本病机是A.气虚下陷,清阳不升B.气机逆乱,生降乖戾C.痰随气升,上蒙清窍D.失血过多,气随血脱E.气血凝滞,脉络瘀阻17、下列各项,属宫颈癌中病理类型所占比例最多的是A.腺癌B.鳞状细胞癌C.鳞腺癌D.黏液腺癌E.宫颈恶性腺癌18、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表现____A.甲状腺肿大B.情绪激动C.周围血管体征D.肝脏肿大E.心动过缓19、患者男性,46岁。
六经辩证列表
六经辩证列表六经辨证是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的辨证方法,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
以下是六经辨证的列表:1.太阳病证治•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
•病理机制:邪袭太阳经,卫阳受遏,营卫失和。
•治则方药:辛温发汗,麻黄汤或桂枝汤等。
2.阳明病证治•临床表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
•病理机制:邪入阳明经,里热炽盛,伤津耗液。
•治则方药:清泻阳明,白虎汤或承气汤等。
3.少阳病证治•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脉弦等。
•病理机制:邪入少阳经,枢机不利,正邪相争。
•治则方药:和解少阳,小柴胡汤等。
4.太阴病证治•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脉缓弱等。
•病理机制:邪犯太阴经,脾胃受损,运化失职。
•治则方药:温中散寒,理中汤或四逆汤等。
5.少阴病证治•临床表现:脉微细、但欲寐、身热不恶寒、神疲欲寐、口干咽燥等。
•病理机制:邪入少阴经,心肾受损,阴阳失调。
•治则方药:扶阳救逆,真武汤或附子汤等。
6.厥阴病证治•临床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脉微欲绝等。
•病理机制:邪入厥阴经,阴阳错杂,气血逆乱。
•治则方药:温阳散寒,乌梅丸等。
请注意,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和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
六经辩证理解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六经辩证理解伤寒论六经辨证、辨证二、《伤寒论》六经提纲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二:“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5)三:“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4)四:“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五:“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81)六:“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26)三、伤寒六经诊断标准1、从太阳证诊断标准(1)恶寒或恶风发热;(2)头或头项僵痛,身痛关节痛;(3)身痒、颜面浮肿,脉浮。
2、从阳明证诊断标准(1)发热而不恶寒;(2)便干;(3)口干渴;(4)脉滑或数有力。
3,从少阳证诊断标准(1)口苦、咽干、目眩;(2)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3)诸孔窍疾患,如:眼、耳、鼻、头、咽;(4)脉弦。
4、从太阴证诊断标准(1)大便偏稀;(2)胃脘胀满或腹痛;(3)畏寒喜热、食不下,呕吐;(4)脉沉弱。
5、从少阴证诊断标准或问诊内容寒化证:(1)脉微细,但欲寐;(2)怕冷、四肢厥逆;(3)周身关节疼痛。
热化证:(1)心烦失眠;(2)口干渴;(3)舌红无苔;(4)脉沉细数。
6、从厥阴证诊断标准(1)消渴;(2)气上冲心;(3)心中痛热;(4)饥饿但不想吃;(5)三阳之一与太阴合病,寒热错杂。
四、伤寒六经问诊顺序与技巧在问时,要做到如下几点,这几点是针对六经的证问的,病人自述后,我一般都是从太阳证逐一地往下问。
但又不可过分机械的从太阳来问,第一,从太阳证开始问(1)头痛不痛;(2)脖子痛不痛;(3)腰痛不痛;(4)恶不恶寒。
第二,从阳明证开始问(1)吃的怎么样;(2)大便怎么样;(3)是一天几次,还是几天一次。
第三,从少阳证开始问(1)口苦不苦;(2)咽干不干;(3)耳呜不呜;(4)目昡不眩。
第四,从太阴证开始问(1)有没有想吐的意思;(2)有没有下泻的感觉;(3)有没有腹痛表现;(4)有没有饥又吃不下现象。
中医的六经辨证
中医的六经辨证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六种证候分类名称,又称为“六经病”。
是外感辨证方法之一。
六经辨证内容有:太阳病主要症状有恶寒、头痛而兼项强、脉浮,这是因感受风寒,营卫失调所致。
有头痛、恶寒、脉浮症状的,属太阳经表证,有表实和表虚二种证型。
表实,无汗,脉浮紧;表虚,有汗,脉浮缓。
阳明病主要症状是身热、不恶寒而恶热、汗出烦渴、脉洪大有力。
腑实证的主症有腹痛拒按、大便秘闭、潮热、甚则谵语、脉沉实有力。
这是因热盛津伤,热结胃肠所致。
属实热里证。
少阳病主要症状为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满闷、心烦喜呕、不欲食、脉弦等。
该型的特点是往来寒热,既非发热恶寒、全身疼痛的表证,又非发热不恶寒、大便燥结的里证,而且胁下硬满等症状,说明病邪已不在太阳之表,但也未入阳明之里,故把少阳病称为“半表半里”证。
太阴病大多由三阳病传变而来,一般的特点是没有发热。
太阴病常见腹满、呕吐、泄泻、口不渴、食不下、脉缓弱等症状,与阳明病同为里证,但性质相反,阳明属实热,太阴属虚寒;阳明是胃肠燥热,太阴是脾胃寒湿。
少阴病主要症状是精神不振,嗜睡(似睡非睡)、脉微细。
是因心肾两伤,阴阳气血俱虚所致。
临床上以阳虚为多见,故有恶寒肢厥、下利等症的出现,属阳虚里寒证。
若肾阴受伤较甚,则可见心烦失眠的虚热证。
厥阴病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同时也是比较严重的阴经病,其特点是寒热错杂、厥热胜复。
主要症状为四肢厥冷、厥多热少或厥少热多、神识昏乱、口渴、咽干、气上冲心、心中觉得疼痛而有热感、饥不欲食等。
六经病常见并病或合病:指一经的证候未愈,又出现另一经证候,简述如下:太阳与少阳合病临床表现既有太阳病的头痛、发热,又有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
如里热偏盛,热迫于下则下利后重,迫于上则见呕逆。
太阳与阳明合病临床表现既有太阳病的头痛、项强,又有阳明病的身热、口渴、下利黄色粪水、肛门灼热等里热症状。
阳明与少阳合病一则偏重于少阳经,虽有阳明腑实证又见口苦、胸胁满闷的症状比较明显;一则是偏重阳明经,虽有少阳病症状,但身热口渴显著,还出现下利热臭粪水,脉滑数。
浙江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六经病证的分类2014-08-16考试试题
浙江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六经病证的分类2014-08-16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患儿,女,10岁。
因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半月就诊。
现症见: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局部红肿,灼热,发热不退,头重身困,心悸气短,疲乏无力,心界扩大,心脏杂音,纳呆泛恶,舌苔腻,脉濡滑。
其首选方剂是A.桂枝芍药知母汤B.炙甘草汤C.大秦艽汤D.补阳还五汤E.蠲痹汤2、下述胃镜检查所见,哪项发现对诊断浅表性胃炎有意义A.胃粘膜变厚,皱襞变细平坦B.粘膜苍白变平,粘膜下血管可透见C.出血,大面积糜烂D.胃粘膜变薄,失去正常颜色E.粘膜充血、水肿,粗糙不平3、张某,男性,24岁。
2天前出现尿频,尿急,伴有小便后疼痛,腰痛,时有发热,肾区叩击痛阳性,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8/HP,红细胞4~6/HP,B超检查未见异常。
其诊断是A.前列腺炎B.膀胱炎C.肾小球肾炎D.肾盂肾炎E.肾结石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受盛B.传化糟粕C.化物D.泌别清浊E.通行元气5、小儿鹅口疮的病原是A.腺病毒B.白色念珠菌C.单纯疱疹病毒D.链球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6、月经后子宫内膜的增生起于____A.子宫肌层B.致密层C.功能层D.海绵层E.基底层7、慢性急性发作期,应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控制感染B.祛痰镇咳C.解痉平喘D.止咳E.氧疗8、何项检查对癫痫最有辅助诊断意义A.头颅CTB.脑电图C.脑电地形图D.脑血流图E.核磁共振9、下列除哪项外,均是气血不足证的常见脉象A.虚B.细C.弱D.微E.结10、微脉的主病是A.气虚血少B.气虚有湿C.阴阳气血俱虚D.诸虚诸湿E.阳气有余11、破伤风的潜伏期一般是A.5~10天B.6~12天C.7~12天D.4~8天E.3~10天12、舌体强硬,语言謇涩可见于__A.气血亏虚B.心脾热盛C.中风先兆D.热邪炽盛E.热人心包13、男性,4岁。
认识六经辨证
认识六经辨证
简单地说,所谓六经辩证就是将疾病的病位分为表里(含半表半里),将病性分为阴阳。
病位在体表的阳性病,就是表阳证,即六经辩证之太阳病;病位在体表的阴性病,就是表阴证,即六经辩证之少阴病;病位在体内的阳性病,就是里阳证,即六经辩证之阳明病;病位在体内的阴性病,就是里阴证,即六经辩证之太阴病;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阳性病,就是半表半里阳证,即六经辩证之少阳证;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阴性病,就是半表半里阴证,即厥阴病。
也可以这样理解,中医把所有的病都分为阴阳两种:
阳性病包括:
表阳证-太阳病;
里阳证-阳明病;
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
阴性病包括:
表阴证-少阴病;
里阴证-太阴病;
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
这就是所谓的六经辩证,简明扼要,很容易理解。
当然,临床应用中会有各种复杂情况,比如太阳病阳明病同时存在,少阴病少阳病同时存在等等。
这些复杂的情况,我们后面慢慢地分析。
什么是中医六经六经辨证?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什么是中医六经六经辨证?
东汉名医张仲景曾经编写了一本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后人选取其中的外感热病部分,重新编成《伤寒论》。
《伤寒论》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染风寒以后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以及如何进行辩证治疗的方法。
其中,张仲景根据《周易》中的八卦,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合称为“六经”。
六经分布在手足的不同位置,又可分为十二经。
《灵枢·百病始生》中曰:“六经不通,四肢节痛,腰脊乃强。
”
阳明经多血多气,太阳经多血少气,少阳经多气少血,太阴经多血少气,厥阴经多血少气。
少阴经多气少血。
所以在针刺治疗时,阳明经宜出气出血;太阳经宜出血,不宜出气:少阳经宜出气不宜出血:太阴经宜出血不宜出气;厥阴经只可出血,不可出气;少阴经只可出气,不宜出血。
什么是六经辨证?
汉代名医张仲景编撰的《伤寒论》,对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病症进行综合、归纳、分析,并且根据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因素,依据《周易》八卦,将各种病症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病症。
六经辨证就是以六经病症作为诊断的纲领,根据不同病症在人体内脏器官、经络、气血的不同反映,说明病变部位、疾病性质、体内正邪两气的盛衰、病情可能发生的变化等情况,并提出适合的治疗方法。
辨证施治的主要要点包括:辨别疾病的部位、辨别疚病的性质、辨别疾病的“病邪”等。
疾病总是发生在人体的某一部位,如在气、血,或在某一脏腑。
一定部位的疾病也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症候。
脏腑辨证就是通过分析症候,来辨别疾病出现在人体的哪一部位。
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1、六经辨证的概念: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具有普遍性的症候,从病理上加以概括,并以阴阳为纲,分为两大类病证,并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变特点,在阴阳两纲的基础上,又分为六个证型;即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合称为三阳证;太阴证、少阴证、厥阴证,合称为三阴证。
2、六经辨证的意义:六经辨证主要适用于外感病辨证。
通过六经分证,可以了解正邪盛衰及病势的进退缓急情况,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3、六经病证候:分三阳经证和三阴经证。
4、六经病证的传变规律:合病、并病、传经与直中。
一、六经病证(一) 太阳病证[临床表现]主脉主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证型有二种:太阳中风证:发热恶风,有汗,脉浮缓。
太阳伤寒证: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
[证候分析]太阳病为正邪亢奋,交争肌表所致。
太阳中风主要病机,风邪伤卫,营卫失调所致。
阳气浮越,则发热,营阴失守;则汗出,汗出肌腠疏松,故恶风。
此属表虚证(与太阳伤寒表实相对而言)。
太阳伤寒主要病机:寒邪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致。
寒邪伤阳则恶寒,阳气被郁则发热;寒为阴邪,凝涩营卫,故见诸痛;寒主收引,闭塞皮毛,故无汗;外寒内舍于肺,肺气失宣,故作喘;寒邪盛实,故脉紧。
此证属太阳伤寒表实证。
(二) 阳明病证[临床表现]阳明经证:身大热、汗大出、大渴引饮、面赤心烦、舌苔黄燥、脉洪大。
阳明腑证: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或腹中矢气频转,甚者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边尖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
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证候分析]阳明经证主要病机,邪热弥漫全身,充斥阳明经脉,但尚未与肠中糟粕互结成燥屎,腑气尚通之证。
邪热内盛,则发热面赤;热盛津伤,故汗出口渴;热扰神志不宁,故心烦。
舌、脉均为里实热之证。
阳明腑证主要病机,邪热传里,与肠中糟粕相搏,形成燥屎内结,腑气不行之证。
邪热传里,津液大伤,里热炽盛,故燥屎阻结于内而变生诸症;阳明经气旺于日晡,腑中实热,弥漫于经,则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邪热与糟粕结而不通,充斥肠间,则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燥矢内结,结而不通,气从下失,故腹中矢气频转;邪热炽盛上蒸而熏灼心宫,则谵语,狂乱,不得眠;热盛而津劫故舌苔干燥,起芒刺,甚或焦黑燥裂;燥热内结于肠,脉道壅滞而邪热迫急,故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何为六经辨证
何为六经辨证选择中医→中医把人体由内向外分为三阴三阳共六个层次,称为六经。
外面的是阳经,包括太阳、阳明、少阳三个层次,里面的是阴经,包括太阴、少阴、厥阴三个层次。
按照六经去辨证论治是非常高明的学问,它不仅可治疗外感病,还能治疗瘟疫病,更能治疗各种杂病。
六经就像生病的六个层次,理解了六经,也就理解了病所在的层次。
医生要明白病在何经,病人也要明白这个道理。
01太阳病证。
太阳代表手足太阳经,包括肺、膀胱、小肠等脏腑,为一身之藩篱,它是人体表的第一个层次,也是邪气进入身体的第一道大门。
这个门是由阳气所控制的,阳气足了,门才能正常地开关。
治疗太阳病,发汗是最重要的方法。
毛孔一开,汗泻了出去,邪气也跟着出去了。
但发汗需要机体的阳气鼓动。
因此,治太阳病,不外乎扶阳与解表发汗。
一般像感冒、咳嗽、发烧、急性肾炎、颈腰椎病、腰痛等都可能是太阳病。
02阳明病证。
阳明代表手足阳明经,包括胃与大肠。
太阳病没有治好,邪气继续向内,则会传入阳明经,这个层次属于阳经的里层。
此时外感之风寒邪气会化成热邪,邪热内盛则导致高烧、面红、口渴、心烦,大量喝凉水,甚至大便干结等症状。
此时的治法就是清热、通大便。
一般像脑炎、脑膜炎、大叶性肺炎、脑溢血急性期等都可能是阳明病。
03少阳病证。
少阳代表手足少阳经,包括三焦、胆。
这是一个枢纽,居于半表半里,邪气侵入到少阳,就会影响这个枢纽的正常作用,出现口苦、咽干、眼花、心烦、喜呕、胸胁苦满、寒热往来等症状。
这个层次是关键,往往一枢转,邪气就出来了,病也就减轻了。
否则,邪气容易进入三阴经的层次。
一般像肝炎、胃炎、疟疾、感冒后期等都可能是少阳病。
04太阴病证。
太阴代表足太阴经,主要指脾。
邪气经过三阳经后继续深入,此时必然是因为机体阳气非常虚弱,三阳经阳气不足以祛邪,邪乃得进入阴经。
进入太阴经的多为寒湿邪气,会损伤脾阳,导致太阴病证,出现腹满、全身沉重、腹泻、腹痛、不欲饮食、喜温喜按等虚寒症状。
这个层次邪在三阴,其治疗的关键是要扶助中焦阳气。
中医诊断学如何运用六经辨证诊断疾病
中医诊断学如何运用六经辨证诊断疾病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六经辨证则是中医诊断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六经辨证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理论体系之一。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六经辨证是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综合归纳为六经所属的证候,以说明病变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病势趋向以及六经之间的传变关系,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太阳病。
太阳病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病邪多在体表。
其主要症状包括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
太阳病又分为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
太阳中风证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太阳伤寒证则表现为恶寒、无汗、体痛、脉浮紧。
比如,一个人在吹风受凉后出现了头痛、发热、怕冷、身上没有汗,而且脉搏跳动比较紧,这就很可能是太阳伤寒证。
通过这些症状的辨别,可以判断病邪在太阳经,治疗上多采用发汗解表的方法。
阳明病多为外感病的极期阶段,病邪多在胃肠。
主要症状有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等。
阳明病又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阳明经证表现为身大热、大汗出、大渴、脉洪大;阳明腑证则表现为潮热、谵语、腹满痛、大便秘结等。
例如,一个人高热不退,大汗淋漓,极度口渴,脉搏洪大有力,这可能是阳明经证。
而如果一个人午后定时发热,胡言乱语,肚子胀满疼痛,大便不通,那可能是阳明腑证。
治疗阳明病,经证多采用清热生津的方法,腑证则多采用攻下泻热的方法。
少阳病处于半表半里之间,症状较为复杂。
常见的有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等。
比如,一个人一会儿觉得冷,一会儿觉得热,嘴里发苦,咽喉干燥,头晕目眩,两侧胁肋部胀满不适,没有食欲,心情烦躁,容易恶心呕吐,脉搏弦细,这可能就是少阳病。
治疗少阳病,多采用和解少阳的方法。
太阴病多为脾胃虚寒证,表现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沉缓而弱等。
六经病的诊断标准
六经病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种疾病分类方法,将外感疾病按照病邪侵入的深浅程度和病变的部位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
以下是六经病的诊断标准:
1. 太阳病: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浮等症状。
病变主要在体表,即外感邪气尚未深入。
2. 阳明病:主要表现为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等症状。
病变主要在阳明经络,即外感邪气已经侵入肌肉。
3. 少阳病: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交替、胸胁苦满、口不渴等症状。
病变主要在少阳经络,即外感邪气介于表里之间。
4. 太阴病:主要表现为腹满、泄泻、不思饮食等症状。
病变主要在脾胃,即外感邪气已经侵入脏腑。
5. 少阴病:主要表现为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脉微细等症状。
病变主要在肾经,即外感邪气已经侵入肾脏。
6. 厥阴病:主要表现为寒热交替、心悸气短、脉微细等症状。
病变主要在心脏,即外感邪气已经侵入心脏。
需要注意的是,六经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脉象等因素,不能仅凭一两个症状就做出判断。
同时,六经病的治疗方法也因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017年上半年海南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六经病证的分类2015-10-19考试题
2017年上半年海南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六经病证的分类2015-10-19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许多疾病均可引起白细胞明显升高,但除了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异位妊娠破裂后C.系统性红斑狼疮D.肺炎E.肾脏移植出现排异反应2、中医学认为引起高血压病的病机关键是A.肝肾阴阳失调B.肝脾疏泄失调C.肺肾吐纳失调D.心肾交济失调E.心肺相辅失凋3、下列各项,不是阿托品化指标的是A.抽搐消失B.颜面潮红C.瞳孔较前增大D.心率增快E.口干、皮肤干燥4、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应首选的是____A.免疫抑制剂B.输新鲜血液C.脾切除D.抗生素E.糖皮质激素5、记录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每多获效的医书是A.《医林改错》B.《景岳全书》C.《医学正传》D.《丹溪心法》E.《伤寒明理论》6、QRS波群代表A.心室肌除极过程B.心房肌除极过程C.心室肌复极过程D.心房肌复极过程E.房室交界区的兴奋性7、男性,出生7天。
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黯精神差,吮乳少,四肢欠温,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腻,指纹色淡。
其诊断是A.新生儿黄疸湿热熏蒸证B.新生儿黄疸寒湿阻滞证C.新生儿黄疸瘀积发黄证D.新生儿生理性黄疸E.以上均非8、患者素有冠心病10年,近日稍有活动后即感心悸,胸闷痛,今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检查:脉搏及血压测不到,心音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除其他抢救措施外,用药应首选A.阿托品B.肾上腺素C.利多卡因D.去甲肾上腺素E.异丙肾上腺素9、只有当哪对脑神经和小脑前庭束完整无损时,才能发生晕动病A.第2对B.第4对C.第6对D.第8对E.第10对10、下列哪项,不是太阳蓄水证临床表现的是A.发热恶寒B.小腹满C.口渴D.水入即吐E.小便自利11、旋覆花、代赭石在旋复代赭汤中的配伍意义是A.温胃化痰止呕B.平冲降逆止呕C.祛痰降逆和胃D.镇冲逆除噫气E.化痰消食和胃12、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病因是A.七情所伤B.饮食不节C.禀赋不足D.劳倦体虚E.感受外邪13、男性,8岁。
中医诊断学中的六经辨证有何特点
中医诊断学中的六经辨证有何特点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六经辨证则是其中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重要价值的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源于《伤寒论》,由张仲景所创立,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发展,已成为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理论工具。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六经辨证是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综合归纳为六经所属的证候类型,进而分析其病变部位、病势轻重、病邪性质以及正气强弱等,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其一,六经辨证具有系统性的特点。
它将人体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非孤立的局部。
六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疾病演变体系。
例如,太阳病不解,可以内传阳明或少阳;阳明病过盛,也可能损伤少阴等。
这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使得医生在诊断时能够全面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而非仅仅关注局部症状。
其二,六经辨证体现了动态性。
疾病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六经辨证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一特点。
从疾病初起的太阳病,到病邪入里的阳明病、少阳病,再到病邪深入三阴的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辨证清晰地展现了疾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变化规律。
医生可以根据疾病所处的阶段,准确判断病情的进展和预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三,六经辨证注重病邪与正气的关系。
在六经辨证中,不仅关注病邪的性质和侵袭部位,还充分考虑到人体正气的强弱。
例如,太阳病多为正气尚足,能与病邪抗争;而少阴病则往往是正气亏虚,无力抗邪。
这种对病邪与正气关系的把握,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加合理的扶正祛邪策略,提高治疗效果。
其四,六经辨证的诊断方法具有多样性。
通过对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象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来判断所属的六经病证。
比如,太阳病常见脉浮、头项强痛;阳明病多有高热、大汗、脉洪大等;少阳病则表现为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脉弦等。
同时,六经辨证还注重对症状的鉴别诊断,如太阳病与少阴病的恶寒、阳明病与太阴病的腹满等,通过细致的辨别,明确诊断,为精准治疗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河南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六经病证的分类
2014-08-16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女性,24岁。
停经67天,腹痛伴阴道出血3天。
妇科检查:宫口见有胚胎样组织物堵塞,子宫孕9周大小。
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先兆流产B.难免流产C.不全流产D.过期流产E.流产感染
2、某女,21岁。
持续发热10天,面部出现水肿性皮损,膝关节疼痛,下肢浮肿。
血沉70mm/h,血红蛋白75g/L,网织红细胞0.10(10%),Coombs试验(+),血小板40×109/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8-12/HP。
最可能的诊断是A.类风湿性关节炎B.风湿热C.自身免疫性溶血D.急性肾小球肾炎E.系统性红斑狼疮
3、患者小便极少,甚至无尿,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神志昏蒙,恶心呕吐,四肢欠温,痰壅盛,苔白腻,脉沉缓,其治则是
A.豁痰降浊,滋补肝肾B.豁痰降浊,辛温开窍C.清热化湿,温补脾肾D.豁痰降浊,平肝熄风E.以上都不是
4、折返激动的病理基础是
A.生理性干扰B.一条通道发生单向阻滞C.传导阻滞D.心肌兴奋性降低E.心肌兴奋性增高
5、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不包括
A.前期有轻重不等的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史B.可有头晕,疲倦乏方C.重症者可见肝大D.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E.反复发作心衰者,心脏明显扩大
6、脑复苏的主要治疗措施不包括__
A.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B.巴比妥类药物治疗
C.低温-脱水疗法
D.钙离子拮抗药治疗
E.高压氧治疗
7、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
A.气为血母B.气能摄血C.气能行血D.血为气母E.气能生血
8、某男,外伤后意识丧失,呼吸困难,急救时人工呼吸吹气量一般是
A.不少于600ml B.不少于1000ml C.不超过1000ml D.不超过800ml E.不少于800ml
9、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表现____
A.甲状腺肿大B.情绪激动C.周围血管体征D.肝脏肿大E.心动过缓
10、肾性骨病的早期诊断依靠
A.患者临床表现B.X线C.B超D.骨活检E.血液生化
11、某女,28岁,经行狂躁不安,头痛失眠,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舌红
苔黄,脉滑数,治疗最佳选方是
A.生铁落饮
B.龙胆泻肝汤
C.安宫牛黄丸
D.天麻钩藤汤
E.苍附导痰汤
12、患女在分娩时突发呼吸困难,其后咯血而死。
尸检发现肺小血管内有胎脂及角化上皮。
其死因可能是
A.气体栓塞B.脂肪栓塞C.羊水栓塞D.血栓栓塞E.癌细胞栓塞
13、某男,65岁。
突感上腹部剧烈疼痛,有濒死感,面色苍白,出冷汗,含服硝酸甘油,未能缓解。
应首先考虑的是
A.胃痉挛B.胃穿孔C.急性胰腺炎D.心绞痛E.心肌梗死14、女性,32岁。
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
颈前肿胀,烦躁易怒,易饥多食,恶热多汗,心悸头晕,大便秘结,失眠,舌红,苔黄,脉弦数。
其中医治法是A.疏肝理气,化痰散结B.清肝泻火,消瘿散结C.滋阴降火,消瘿散结D.益气养阴,消瘿散结E.清肝泻火,益气养阴
15、某男,27岁,浴后感寒,全身不适,次晨发现嘴角右斜,自感面部肌肤麻木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苔白,脉浮。
治宜
A.水沟、十二井、劳宫B.地仓、颊车、合谷C.太溪、照海、鱼际D.肝俞、脾俞、肾俞E.颊车、中极、地机
16、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受盛B.传化糟粕C.化物D.泌别清浊E.通行元气17、对于糖尿病病人,其大手术前血糖应维持在多少mmol/L左右
A.6 B.7 C.8 D.9 E.10
18、面神经炎的特点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A.临床特征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
B.常为单侧
C.20~50岁最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D.贝耳征阳性
E.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
19、治疗震颤麻痹目前较接近病因治疗的药物是
A.心得安B.左旋多巴C.溴隐亭D.安坦E.氯硝安定
20、治疗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脉弦者,应选用
A.干姜B.花椒C.吴茱萸D.高良姜E.小茴香
21、某女,26岁,停经56天后阴道出血10天。
检查:子宫正常大小,质软,宫颈粘液见典型羊齿状结晶。
应考虑为
A.黄体萎缩不全所致的出血B.无排卵型功血C.先兆流产D.异位妊娠E.卵巢性闭经
二、多项选择题
1、寒邪客于胞中,阻碍胞脉胞络,以致冲任壅阻,血气运行不畅,因而出现经、带、胎、产诸疾,下列哪一常见病证是错误的
A.痛经B.不孕症C.闭经D.妊娠腹痛E.阴痒
2、晕动病治疗常用的药物,不包括
A.晕海宁B.异丙嗪C.东莨菪碱D.地西泮E.苯妥英钠
3、男,10岁。
阵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痛2小时,向右肩放射,伴呕吐并吐出蛔虫一条,体检: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Murphy征(-)。
最可能的诊断是A.胃、十二指肠穿孔
B.胆道蛔虫症
C.急性胃炎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肠梗阻
4、不属于麻子仁丸组成药物的是
A.芍药
B.杏仁
C.大黄
D.厚朴
E.甘草
5、异烟肼与利福平合用治疗结核病,应定期检查
A.心电图
B.肾功能
C.肝功能
D.血象
E.以上均非
6、患者突然大汗淋漓,汗出如油,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舌卷少津,脉大无力,应选用
A.生脉散B.参附汤C.归脾汤D.补中益气汤E.独参汤
7、某女,63岁。
心脏骤停,面色苍白,神经反射消失,紧急抢救同时进行药物治疗。
最有效的药物是
A.阿托品B.多巴胺C.利多卡因D.碳酸氢钠E.肾上腺素8、某男,13岁。
感冒1周后出现皮肤淤点,血小板检查为40×109/L,骨髓象示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
曾服用药物治疗,反复发作,症状时轻时重,就诊时斑色暗淡,多散在出现,时起时消,过劳则加重,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弱。
应诊为A.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证B.过敏性紫癜,阴虚火旺证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不摄血证D.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妄行证
9、张某,女,50岁,大便秘结半月余,伴面色不华,失眠多梦,头晕目弦,心悸,唇舌色淡,脉细,治宜
A.滋阴通便B.温阳通便C.养血通便D.补气润肠E.泄热通便
10、治疗青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
A.多巴胺B.肾上腺素C.麻黄碱D.去甲肾上腺素E.异丙肾上腺素
11、中医学认为引起高血压病的病机关键是
A.肝肾阴阳失调B.肝脾疏泄失调C.肺肾吐纳失调D.心肾交济失调E.心肺相辅失调
12、患者,女,26岁。
症见皮肤蚀烂,越腐越痒,黄水淋漓,多属____
A.虫淫B.风胜C.寒胜D.热胜E.湿胜
13、医德规范是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
A.技术规程B.技术标准C.行为准则D.思想准则E.思想和行为准则
14、X线钡餐检查显示“皮革胃”,多见于
A.浅表性胃炎B.萎缩性胃炎C.肿块型胃癌D.溃疡型胃癌E.浸润型胃癌
15、患者,女,30岁。
贫血原因不明。
试服铁剂治疗第6天复查血象,网织红细胞上升达5%,但未见血红蛋白增加,镜检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且中心淡染区扩大。
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巨幼细胞性贫血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E.再生障碍性贫血
16、下列哪项不是腹水的表现
A.蛙状腹
B.移动性浊音
C.波动感
D.振水音
E.直立时下腹饱满
17、癫痫发作最严重的类型为
A.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
B.失神发作
C.癫痫持续状态
D.复杂部分性发作
E.精神性发作
18、治疗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脉弦者,应选用
A.干姜B.花椒C.吴茱萸D.高良姜E.小茴香
19、男性,55岁。
Graves病史10年,间断治疗,近因合并心律失常被诊断为甲亢性心脏病,其最可能发生的心律失常是
A.房室传导阻滞
B.房室交界性早搏
C.室性早搏
D.心房颤动
E.心房扑动
20、按照国际抗癌联盟的TNM分期法,MO表示
A.未发现远处转移
B.表示有远处转移
C.未发现原发肿瘤
D.无法明确肿瘤体积
E.未发现区域性淋巴结
21、臌胀的病机特点是
A.以虚为主B.以实为主C.本虚标实D.寒热错杂E.以上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