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记“一村一名大学生”陈学江创业事迹
·新人谱·陈学锋:回归本真做有情怀的农业梦
今日农村·新人谱·新农村2018.12吃到自家地里种的蔬果,总会一脸陶醉,这是小时候的味道!那些完全由阳光雨露孕育的农产品,难道只存在记忆中吗?如今,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惠民街道,就有这样一位“农场主”,他有个遵循自然的“农业梦”。
“我热爱这块滋养我的土地”嘉兴易久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惠民街道新润村20亩的连栋大棚里,满目翠绿,生机勃勃。
“对热带水果来说,现在的温度刚刚好!”新晋“农场主”陈学锋正在树藤下忙活,种植基地里的百香果正值销售旺季,近期销售成绩不错。
“只要付出心血,土地总会给你惊喜。
”在创业初,陈学锋并未和父辈一样选择扎根土地。
25岁之前,他做了七八年泥工,也养过蝎子、黄鳝、荷兰鼠……1993年猪价最低的时候,他买进了一批母猪,学会了杀猪卖肉。
两年后猪价飙升,他在行情最好的时候全部卖掉,赚进了第一桶金。
“养猪过于粗放,对农村环境影响非常大。
”陈学锋始终觉得,农业发展不该是这样子。
接下来的十几年,他承包过畜牧场,开了水泥制品厂,也做工程。
效益很不错,但他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2013年,嘉善县启动了生猪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工作,陈学锋成了这股退养热潮的引领者。
“我是农民的孩子,我热爱这块滋养我的土地。
”有了不错的资本积累后,怀着这份深厚的感情和心中的梦想,陈学锋流转了土地,开始种植芦笋等经济作物。
“让土地效益倍增,让农民增收”“看着农民劳作一年,辛辛苦苦却挣不了多少钱,心里总不是滋味。
”要让土地效益倍增,带领农民增收致富,陈学锋又开始了一段崭新的征程。
在朋友的推荐下,陈学锋把目光瞄向了热带水果种植。
“如果能将热带水果引种到本地,不仅能让本地市民尝到新鲜的异国风味,经济效益也是很可观的。
”2016年,陈学锋在惠民街道成立了嘉兴易久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流转近千亩土地,开启了现代农业种植。
随后,他相继去了广州、海南等地考察,最终选择了黑玫瑰大樱桃、嘉宝果、芭乐、释迦、莲雾、长桑葚、芒果以及百香果等十多个品种。
一个大学生的创业经
一个大学生的创业经
一个大学生的创业经眼下又到了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即将跨出校门的毕业生开始奔跑于各类招聘会,寻找合适的买家。
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如果你也正奔波于就业的道路上,不管你心目中的买家是谁,不妨听听下面三位已就业大学生的经验之谈。
土地也能让人发光发热有发挥的余地,每天都活得很充实。
说起现在的生活,封其兵十分满意。
2007年,他毕业于徐州工程学院。
7月19日,他成为江苏省第一批大学生村官的一员,来到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
封其兵参与销售的生态米垫湖仙米远卖上海,价格从最初的每斤5元升到现在的18元,让不少村民受益。
土地也能让人发光发热。
封其兵说。
2007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44.9%,中国仍然有广袤的农村。
近期,在国务院提出的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政策中,发展农村经济也被列为其一。
十七届三中全会又为市场、资金等农村生产发展要素松绑,可以说农村将大有作为。
从2008年开始,我国每年选聘2万名大学生村官,未来5年,我国将有10余万名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
2007年年初,封其兵也像现在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做简历、参加招聘会、面试。
在村官工作中,封其兵面临的难题也是一个接着一个。
在建造垫湖仙米厂房时,正好赶上农忙季节,全村都在抢收小麦,而工期又十分紧张,最后封其兵好不容易劝来村民两班倒建厂房,而在那20多天,他每天只睡3个小时。
他笑着说: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会碰到困难,但最关键的是要勇于面对。
我想让垫湖村有更。
返乡创业好青年事迹材料范文
返乡创业好青年事迹材料范文返乡创业好青年事迹材料1姚海定、男、布依族、1976年10月5日出生、中共党员、蔗香镇蔗香村计生协会会长、蔗香镇创业致富带头人。
每当火龙果开花挂果季节,蔗香公路低码头渡口,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沿路水泥桩上红、黄、白花相争艳,鳞形果球红沿线,这就是蔗香火龙果。
蔗香渡口路口100亩的火龙果是姚海定于2011年2月份引进种植示范基地。
据了解姚海定1997年和村里的青年,一起南下广东打工,在东莞街口一家玩具厂打工,当时工厂效益不太好,薪水少,家里有老有小需要照顾,他寻思着打工不是他的出路,1999年他结束了打工生涯。
两年后返乡,接着龙滩库区移民开始,家乡的拆迁有序地开展,几年后移民建房建好,家人安居乐业。
他就开始寻思找发展致富路子,正当他寻思无路之时,恰逢省农科院到蔗香调研,并组织培训亚热带水果种植技术,姚海定第一个踊先报名,在培训期间认真学习,不耻下问,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决定在码头路口处实施100亩火龙果种植示范。
培训结束,他就带着家人所有劳动力上山,砍草、挖坑整地,联系果苗,他坚信“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按老师教的种植技术程序逐一进行,经过几个月的努力,100亩的火龙果示范基地现在人们的眼前。
不知情的过路人,看到码头公路上下,栽有整齐序的一根根水泥柱,不知有人在干啥?后经了解,才知道是蔗香姚海定在栽火龙果。
俗话说“种庄稼、三分种七分管“,为了确保示范成功,姚海定在地头建一个临时工棚,在果园内认真抓好管理,种耕除草,浇水施肥。
夜间又作人工授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终于在2013年6月火龙果熟了,蔗香第一家火龙果开始上市。
在当地,他的举动传为佳话。
从那时起,他带动村里的几家农户栽起了火龙果,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扶持越来越好,罗甸县有人来蔗香投资种植火龙果,有人在成立火龙果种植合作社,也有单户种植,他知道这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好机会,他坚定:只要肯学、肯想、肯干,致富小康不会是梦。
返乡农民成功创业案例
返乡农民成功创业案例大学生回乡种田2000亩年收入280万今年28岁的陈林嶓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在杭州工作了三年。
“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很好,水稻田里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陈林嶓说,当他说出要回到家帮助父亲经营家庭农场的想法后,同样是大学毕业的妻子姜雅萍表示了赞同,与他一同辞去了杭州的工作。
两位80后年轻人,告别都市,回到农村,这让许多同龄人不解。
“既然选择远离都市的喧嚣,那就安心在农村好好经营自己的事业。
”陈林嶓花了20万元购置的农用植保飞行器,一次可携带32斤农药,一天可喷洒300多亩稻田。
“用机械代替人工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陈林嶓说。
农场近年来不断引进犁田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多种农用机械来替代人工,见效十分显著。
去年农场1300多亩稻田共收获了稻谷100多万斤,销售额达到280多万元。
陈林嶓能吃苦,要不是鼻梁上架着的眼镜和一股书卷气,人群中的陈林嶓经验老道的样子还真看不出是个走出象牙塔不久的大学生。
回到农场后,夫妻俩一同跟着父亲和农场的农民下地,熟悉机械操作和农事管理;省下逛街、上网的时间去听当地农业局给农民上的农技课;书架上各种农技、农机书籍逐渐多了起来……知识、经验在日积月累中变得更为丰富。
图为陈林嶓喷花剿灭农田旁的一枝黄花。
如今,小两口已经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大学生农民。
经过一年的发展,农场也从原来的1300多亩扩增到2100多亩。
农场近年来还引进智能玻璃温室、烘干机等多种农用机械来替代人工。
陈林嶓一有空就学习农技、农机、管理市场等知识。
“农技、农机、管理、市场……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对于未来,陈林嶓有着新的谋划:扩大种植面积、选新品种、搞绿色循环农业……未来创业的路还很长,陈林嶓希望每一步都走得实实在在。
对家庭农场的未来,陈林嶓信心满满。
西双版纳种香蕉赚钱年入千万元■人物姜东海?男,29岁,重庆合川人。
9年前只身来到西双版纳种植香蕉,如今已是有名的香蕉种植老板,年进账千万元。
大学生的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大学生的乡村振兴案例分析乡村振兴是中国近年来的重要发展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重要人才群体,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案例为例,分析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贡献。
案例一:湖北省A村的农产品电商平台湖北省A村位于山区,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
一位在北京读书的大学生回乡后发现,当地优质的农产品难以进入市场,于是他决心创办了一个农产品电商平台。
他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当地农产品与消费者进行连接,提供便捷的购买渠道。
通过他的努力,A村的农产品销售额大幅增长,农民收入提高,乡村经济得到发展。
案例二:河南省B镇的创业示范园河南省B镇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小镇,但传统农业模式的单一和效益低下使得当地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
一位从上海归乡创业的大学生看到了农业创新的机会,他与镇政府合作,建设了一个农业创业示范园。
该示范园提供创业培训、技术支持和场地租赁等服务,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回乡创业。
通过大学生的努力,B镇的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乡村发展步入了新的轨道。
案例三:山东省C县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山东省C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但因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农民的收入水平一直较低。
一位农业专业的大学生回到家乡后,他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创建了一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该基地引进了最新的农业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通过培训农民、示范种植等方式,帮助当地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基地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周边地区的借鉴,不仅带动了C县的农业发展,也为农村 modern farming pathways 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以上案例只是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众多案例之一。
大学生通过运用他们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知识,结合实际需求,为农村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大学生的乡村振兴案例分析表明,在乡村振兴中,大学生的参与是不可忽视的。
陈学谦:为果农搭建致富平台
植 业 专 家 的调 研 和 认 可后 . 得 到 了省 农 委 的 资助—— 为创 业园拨 款6 0 万 元 作农 村 发 展 现 代 农业 的启 动 资 金 . 省 、市 有 关 部 门 也给 予 了配 套 扶 持 。 南此 . 一 个 特色 农业 创业 园初 具雏 形 陈 学 谦 发 起 成 立 了 全 罔 首个 高 转 变 成 高 效 农 业 的实 践 者 “ 农 业 创 校 村 官组 织— — 扬 州大 学 村 官 联 盟 . 科 研 成 果 引 入 农 业 园 白创 办 3 年 多来 . 一 个 贫 困 村 已 将 高 校 的科 学 技 术 、 逐 步 摆脱 贫 困帽 子 . 村 民 逐渐 走 上 共 村 每 年 . 陈 学 谦 专 门 请 扬 州 大 学 的 同富 裕之 路 ” 农 业 专家 到村 里 进 行农 业 技 术 指 导 . 陈学谦 2 0 1 0 年 毕 业 于 扬 州 大 学 还 与 太 湖 常绿 果 树 研 究所 、 安 徽 六 安 广 陵 学 院环 境 工 程 专业 . 到金 坛 市 直 市 果树 研 究 所 等 进行 产 学 研 对 接 . 引 溪 镇溪 滨 村 担 任 村 主 任 助理 虽 说 学 入 “ 白玉 ” 、 “ 冠玉” 等桃 、 杏、 李 果 树 竹 的是 环境 1 二 程. 但 对 于从 小 生长 在 农 式 栽 培 方 法 村 的陈学谦来说 . 对 果 树 情 有 独 钟 果子成熟 了 . 如 何 销 去 . 义 成 2 0 1 1 年初 . 他借资3 万元 . 在 村 里 试 种 了村 民们 面 临 的一 道难 题 他 一 家 家 了5 亩枇 杷 谁知 。 种 下 的 枇杷 非 但 没 跑 超 市 、 跑 门店 . 让 果 品 与 消 费 者 见
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智慧 , 点亮心灯。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十佳创新创业先锋”汪继生线上线下美景
向他们看齐2003年,地处婺源县北部的大鄣山乡开始发展旅游业,管辖下的通源村是国家4A级景区——灵岩洞景区所在地,也是秋季赏枫的好地方。
通源村位于卧龙山谷中,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气候和地势利于茶叶和油茶树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福地。
村书记汪继生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通过网络推广村里美景,推销村里的特产,并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因地制宜 成立专业合作社2011年,事业有成的汪继生回到家乡,当选通源村村委会主任。
在此之前,他在上饶做建材批发生意,还开办了一家袜子生产工厂,成为通源村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
当选村委会主任后,汪继生的肩上多了一份责任,他不仅是工厂老板,还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随着近些年游客的增多,村里办起了农家乐,村民家中多余的茶叶、茶油、干笋等纯天然特产深得游客喜爱。
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管理,村民出售的农副产品价格不一,质量也参差不齐,经常会导致各种纠纷和矛盾,如何结合当地优势,既能让老百姓手中的优特农产品更加经济效益化,又能让游客玩得开心成了汪继生上任后的当务之急。
为改善灵岩景区的旅游环境,提高景区的服务水平,让游客来灵岩景区玩得舒心,2012年,汪继生凭借自己多年的经商经验,成立了婺源县灵岩春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动员百姓参与入股,实行基地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运行模式,带动百姓增收,汪继生还把自家的屋子空出来,作为合作社产品专卖店。
让更多人了解通源村,并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是汪继生的心愿。
虽然村里开起办了特产专卖店,但到通源村旅游的游客数量毕竟有限,为了让乡亲们增收,汪继生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网络便利,通过自费建设村级网站,注册微信公众号、开淘宝店、开通微博等平台宣传物产丰富的家乡,让当地的旅游资源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也让当地高山绿茶、优质茶油、土蜂蜜和干菜等特产通过这些渠道走出了大山,销往全国各地。
除了多渠道宣传当地特产,汪继生还注册商标,推进“灵岩春”农产品品牌建设,有了自己的品牌,农户的收入至少能提高20%。
大学生返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大学生返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大学生返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养鸡场的主人黄一晨是一名大学毕业生,他自豪地告诉笔者:“我这里存栏15000多只散养土鸡,大的养了足足有一年,小的也养了3至5个多月。
”笔者了解到,从2003年至今,这家养鸡场已散养两万多只生态土鸡,直供南宁市场。
黄一晨创立的澄泰乡新联村博艺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吸收15个贫困户,以贫困户入股股金的10%每年支付分红,蓝锦学等多名贫困劳动力长期在合作社务工,月工资不低于2800元。
创业,超越自我黄一晨是广西大学水产畜牧专业2004年的本科毕业生,曾在政府部门当过一年聘任干部,到移动公司综合业务管理岗位上干了7年。
2011年,公司领导将他调到后台管理岗位,在同事看来,这可是个轻闲的“肥缺”职位。
但这时,他却做出辞职决定——“我学的'是水产畜牧专业,该干我的老本行,才更能体现人生价值!”就这样,黄一晨前往澄泰乡新联村弄矿山里开始艰难的创业。
山弄里,他自己动手搭建羊舍,顺便先养600只土鸡。
没有想到的是,羊舍未搭好,土鸡渐渐地长大了,杀一只鸡品尝时,他惊奇地发现这种鸡肉质柔韧而富有嚼劲。
他当时就下定决心,先养好土鸡再说。
知识,就是力量2014年10月,黄一晨从南宁购进了3000只鸡苗,没几天小鸡就开始病倒了,鸡苗扎堆死去。
他急忙把病鸡送到畜牧机构检疫,确认是“支原体十禽霍乱”的交叉感染。
他带着家人通宵达旦给病鸡注射阿莫西林,可病鸡仍然一只只死去。
黄一晨把死鸡解剖察看,发现肝脏肿大,这是典型的药物中毒!西药治疗不行了,怎么办?眼看10万元投资就要打水漂,黄一晨想到学过的知识,决定自配中草药来治。
他就地取材采来了野菊花、艾草等慢慢熬好一锅药水,让病鸡自己喝。
果然,喝下药水的病鸡,第二天症状减轻了很多,再也没有病死的了。
到第三天,病鸡就神奇地康复了。
去年夏季,邻庄何大叔的300只鸡长到1斤多的时候,突然染上鸡瘟,每天死掉三五只,何大叔先后喂了各种药也无济于事。
大学生实现共同富裕的经典案例
大学生实现共同富裕的经典案例一走进瑞安陶山镇的农户家里,一群大学生就忙活开了。
放置摄像架、安置灯光和收音器,核对拍摄脚本……没错,这是一场在农房里进行的直播,只不过带货主播是当地朴实的农民。
一场直播结束,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认识了温州陶山甘蔗。
“让农民成为带货主播,将自己的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区。
”这是理工学院大学生冯雨x和她的伙伴们的梦想。
他们将这样的梦想展示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舞台上,最终斩获了全国银奖。
她的创业梦是帮助他人创业冯雨x是杭州市临安区人,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
由于家境贫困,父亲又是患有眼疾的残疾人,这位年轻漂亮的女孩的肩膀上有着不一样的责任。
她不得不在课余时间身兼数职来减轻家庭供她上学的负担。
她尝试过这样的兼职:婚礼督导、餐饮业员工、电影售票员、平面模特等。
但有一次,她为一家企业做直播兼职,随后产生了新的想法。
“那一次的直播令我注意到,农产品带货虽然表面上获利不菲,但最终农民能够拿到手的收益实在不高。
于是我想,是不是可以真正帮助到农民,让他们成为直播浪潮的真正受益者。
”冯雨x 说,一场关于公益型助农直播的想法在她的脑海中形成了。
她想要教会农民直播,让这些真正了解农产品的人站到台前来。
由于父亲患有眼疾,从小她就能够切身体会残疾人的生活和心理,深切了解残疾人群体也想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金钱收入和社会尊重。
所以,她想要开启一个属于自己的创业梦,并用她的梦来实现农民和残疾人的创业梦。
团队成乡村农特产品助推器在自己不断摸索学习相关知识的道路上。
冯雨x有幸遇到了与她志同道合的导师和团队。
2019年9月,由冯雨x主导的“易启播”团队正式成立,团队致力于打造一条将互联网基因与传统产业结合的新兴产业生态链,并成为乡村农特产品的助推器。
在社会各界的协助下,“易启播”团队帮助农二代实现自主营销,让农民真正实现对接客户的理想。
2020年“双十二”,与国家供销社合作举办“助农带货,助力乡村振兴”直播活动,两小时累计观看人次14.1万;与温州市老干部局等合作,通过“乡贤直播助农”直播带货,当天成交额达到150万元;在温州文博会直播期间,“易启播”直播间的四川、新疆特殊农产品销售销量突破30万,成交量达2100单。
刘祁连山下播绿人——记全国绿色小康户陈学军同志先进事迹
面对 未来 , 学 军 激情 满 怀 。他 说 : 争 在 三年 陈 力 内, 在巩 固现 有林 地 基 础上 , 全村 退 耕 还 林 基 地建 使
设 有一 个更 大 的发 展 ,在质 量 和效 益上 再有 新 突破 :
利 用丰 富 的优质 牧 草 资源 和便 利 的加工 条件 , 一 步 进
于是 他 开 始 了忙碌 的 田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 工 作 。树 苗被 风 吹倒
了, 他及 时 的一棵 棵扶起 ; 苗缺 水 了 , 用水 桶一 棵 树 他
课 的浇灌 。为了营 造这 片生 态林 , 用尽 了多 年 的积 他
亲 也 劝他 不要 犯 傻 , 要为 妻 子 儿女 着 想 , 安稳 稳 过 安 日子 。面对 乡邻们 的 反对 和父亲 的忠告 , 陈学 军 还是
往 , 从来 没有 离 开 过脚 下 这 片深 爱 的热 土 , 有离 他 没
学 习别 人 的先进 经验 , 把林 业 专家请 进 自己的 田间地
头, 虚心请教 。 当地 的基 层党 委 、 府 和相关部 门积极 政
开他 那 间简陋 的窝棚 。 天有不 测风云 , 当年 , 由于严 重 干 旱 , 亲手 种植 的 30多亩粮 食作 物基 本绝 收 。他 他 0
恒
起 天地 之 圆和人 生之 圆 , 想起 为 人处 事 的一些 经 历 和
道 理 。这便 能理 解梧 桐 为什 么也 是 最感性 的树 , 为什
么入 秋 的第 一 片飘零 多 半是 它 的落叶 。 乌桕 树 的叶子
的 田块 , 乎都 是用 一 些 简单 的点 线 面连 接 和堆砌 而 几
辛 酸 的泪水 。 静下来 以后 , 冷 他苦 苦思索 , 终于找 到 了 失 败 的根 源 : 这里 恶 劣 的 自然条 件 下 , 植传 统 粮 在 种 食 作 物是 没 有 出路 的 , 必须 要 调 整种 植 结构 , 种植 林
90后大学生当农民创业故事
90后大学生当农民创业故事大学生当农民,这事情放以前的时代是被人笑掉大牙的,而今,有这么一些优秀的年轻人,他们选择将农村当做自己的创业开始点。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90后大学生当农民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90后大学生当农民创业故事1农村创业故事案例之90后大学生彭雨回乡养鸡一对90后大学生情侣,一个放弃保研机会,一个放弃留学法国,回到家乡四川中江县富兴镇山间的小农场里养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农村创业故事案例吧!楚天金报讯图为:90后情侣正在给鸡喂食一对90后大学生情侣,一个放弃保研机会,一个放弃留学法国,回到家乡四川中江县富兴镇山间的小农场里养鸡。
两人共投资50多万元,办起养鸡场。
他们去年11月开始售卖产品,3个月销售额已达50多万元。
放弃深造机会携手回乡养鸡在富兴镇,从德中公路下坡走100米左右,这里便是两人开设的养鸡场。
“这些鸡已经被别人买下了。
”彭雨指着一群正在来回踱步的鸡,大约有100只,奇怪的是有一些鸡的眼睛前还戴着一个红色的挡板。
“那是给鸡戴的眼镜,因为它们喜欢打架。
”与土鸡做邻居的是野鸡,见到有人进入它们领地,它们当中的一些扑棱扑棱地飞了起来,如果不是上面盖了一个天网,肯定全部飞出去了。
除此之外,鸡场里面还有贵妃鸡等,一共有3000多只,最多的时候饲养了6000多只(/),而饲养这些鸡的是一对90后的大学生情侣,一个刚毕业,一个还是在校大学生。
“我是西南大学动物科学系的学生,去年毕业。
她是四川外语学院南译学法语的,今年六月毕业。
”彭雨说,他们俩都是德阳人,是高中同学,为了爱情就都去了重庆上学。
为了毕业在一起,自己放弃了保研,而她也放弃了留学法国的机会。
“我们班上一共28人,其中有三个人可以去法国留学,其中就有我一个,但是一想到又要分开几年,双方都很舍不得,所以商量之后决定回到家乡养鸡,家里人也很支持,把辛苦攒下给我留学的钱给了我们创业。
”戴滢说,养鸡场取名为爱苜生态农场,取自于法语词Amour,是爱的意思,并且还种了大量苜蓿草,给鸡食用。
乡村振兴好青年事迹
乡村振兴好青年事迹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推进农村全面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许多青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以下是一些好青年的事迹:
1. 陈维洲:来自江西省永丰县的陈维洲,毕业后放弃了城市生活,回到家乡创办了永丰红叶农业观光园。
他利用当地丰富的红叶资源,建起了独具特色的农业观光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 张世杰:来自河南省新密市的张世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了农村电商培训,帮助当地农民学习电商知识,开设网络销售渠道。
同时,他还组织农民合作社,提供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3. 赵雨薇:来自山东省临沂市的赵雨薇,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家乡发展农业产业。
她通过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理念,发展了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4. 杨泽宇:来自四川省绵阳市的杨泽宇,利用家乡丰富的土特产资源,创办了农产品加工企业。
他开展了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增收和就业。
以上只是一些乡村振兴好青年的事迹,他们的贡献代表了众多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努力和奉献精神。
他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
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学生真实创业故事成功案例及启示
大学生创业案例及启示一陈慧超的8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他,1987年12月出生于浙江湖州,本科学历,来澄创业初期,一个外乡还未毕业的大学生,在此无依无靠,白手起家,面对人们的不信任,他用自己的坚毅和执着,渐渐感动着周围的人,并逐渐成长为一位在行业内小有名气的标志者,他就是江阴市极地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慧超。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慧超所走过的创业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相反,充满了荆棘,但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他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发挥自身价值的事业平台。
一、艰苦童年,生活磨砺不屈性格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陈慧超的创业故事和他艰苦的童年生活是分不开的。
十多岁时因为家庭经济的变故,便开始承担起生活的担子。
大三那年,在一次野外生存训练中被户外拓展这个行业深深吸引,于是独自一人跑到了江西南昌拜师。
同年下半年,正直大四的他放弃了中石化的实习机会,揣着从同学那借来的8000元钱去了北京,学习并考取了国家级拓展培训师(中级)证书,还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
在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后,他带着满怀激情来澄创业。
然而由于资金有限、经验不足,他到处碰壁,多次穷途末路,几乎到了饭都吃不上的境地。
出于生活压力,他不得不暂时放下创业梦想从事销售工作。
靠着用心加勤奋,他的业绩经常是公司第一。
当资金开始有所积累,社会经验也日益丰富,不屈的他在参加完江阴SYB创业培训后,毅然辞职,在租住的卧室里踏上了第二次创业征程。
二、踏实实干,辛苦付出崭露头角创立公司之初,没有团队、资金不足、市场无序是他面临的三大问题。
陈慧超透过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并通过自己的所学和之前的工作经验,从基层、管理层等多方面为企业量身制定有效的拓展训练课程,获得了企事业单位的认可,并从一定程度上开创了江阴拓展训练的新局面,在江阴不论是极地营品牌还是陈慧超本人都已成为行业新锐。
而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从无锡、常州,甚至是杭州、湖州、烟台等地慕名而来,加入到极地营的品牌旗下。
强村富民的“领头雁”——记江都市陈行村党支部书记吴彧
村 ,一家家商铺 沿街排开 ,
一
榭
园昌 匹盈
责任 编 辑 : 亚 军 罗 花 卉 5 0万 盆 。 同 时利 用 土 地 0
j.进江苏江都市仙女镇陈行 一
幢 幢 小 楼 错 落 有 致 .清 澈 的 河
空 间 , 树 万 余 株 . 造 成 片林 植 打
1. 66 7公 顷 . 花 卉 盆 景 园 区 6 . 7 公 顷 . 展 养 猪 大 户 4户 . 出 发 年 栏 生 猪 5 0头 吴 或 还 积极 鼓 0 励 农 民从 事 三产 服 务 业 和 外 出 劳 务 . 村 务 工 年 创 收 l0 全 6 o万
便 民服 务 中心 10 5 0多 平 方 米 .并 为 1 2 户低保 户实行低 收入保 障 . 2名 重 残 人
员 办 理 重 残 补 助 . 扶 特 困 户 刘 忠喜 等 帮 建 起 了窗 明几 净 的 砖 瓦 房
吴或坚持走农 业可持续发 展道路 . 执 行 相 关 优 惠 政 策 . 大 力 调 整 农 业 结 构 . 用本村 千亩 农场 资源 , 引 扬州 利 招
破 万元 大 关 。囵
( 苏 江 都 市 委 江
万只 、 色无公 害绿壳鸡蛋 3 绿 0吨 、 贵 名
农 村 工 作 办 公 室 2 5 0 石 方 志 220
一
1一 8
来 . 充 满 了信 心 他 目前 正 规 划 整 合 天
一
畜禽 、 尔 牧 业 两 大 户 资 源 . 鉴 “ 威 借 公
司+ 户 + 场 ” 生 态 农 业 综 合 开 发 模 农 市
式 。 一 步拓 宽 村 民 的增 收 渠 道 。 力 争 进 到 20 0 9年 底 . 全 村 农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突
大学生创业简短的真实小故事
大学生创业简短的真实小故事大学生创业简短的真实小故事1王学集出生于浙江温州,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
大学时和2位同学一起创业,大三时正式发布phpwind论坛程序,20xx年大学毕业的王学集成立公司,公司亦命名为phpwind,中文名“杭州德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门提供大型社区建站的解决方案。
目前,phpwind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社区软件与方案供应商,PW6.3.2版本的推出更在社区软件领域树立起一个极高的技术壁垒,phpwind8.0系列版本则推动了社区门户化。
phpwind于20xx年5月被阿里巴巴以约5000万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现在隶属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为阿里云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于20xx年5月被阿里巴巴以约5000万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现在隶属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为阿里云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大学生创业简短的真实小故事2康盛创想创始人戴志康是无数互联网人的偶像,他创建的“Discuz!”开源模板与“Wordpress”并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开源网站模板,被数以百万级的站长使用,深刻的改变了中国互联网,而戴志康也是一位大学生创业者。
戴志康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亲属中也有很多人是老师。
据说,因为这种家庭背景,戴志康小时候开始就一直接触电脑。
在计算机性能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他的编程技术也日益提高。
戴志康从小学刚毕业后的1995 年开始初步尝试编制软件。
初中、高中时期,他几乎席卷了各类计算机大赛。
戴志康20xx年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20xx年便在校外创业,他在外面找到一间月租300块的房子,一天差不多15个小时都泡在电脑前面,最终他创造的“Discuz!”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建站开源模板,“Discuz!”于20xx年被腾讯以6000万美金的价格收购。
大学生创业简短的真实小故事3舒义19岁就开始创业,读大一时就是国内最早的web2.0创业者之一,创办过国内第一批博客网站Blogku,Bolgmedia,还创建了一个高校SNS和一家校园电子商务公司。
成功创业者事迹
成功创业者事迹想要做成功的创业者,就要多看看那些创业者成功的事迹,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成功创业者事迹,欢迎大家阅读!被人看不起的“乡下人”,如今创办3家上市公司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出生是无法改变的。
但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却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
被誉为“创业教父”的季琦,曾经经常被别人嘲笑是“乡下人”。
但是,他却通过自己的打拼,连续创办3家百亿级别公司,从而收获了无数的赞誉。
季琦出生于南通市如东县,管辖下的一个农村家庭。
出身穷苦的季琦,在念书之余,还会帮助家里干农活。
不过,他的学业极为优秀。
通过辛苦的学习,他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
进入大学后,季琦一度感到无所适从。
同学讨论的话题,他根本不了解。
在物质上,他和同学也无法相比。
因此,他经常被调侃是“乡下人”。
面对先天的差异性,季琦选择坦然面对。
但是,对于未来的发展,他却能够拼搏一下。
于是,季琦开始扎堆于书本中,阅读了400余本文史哲书籍。
大量的阅读,不仅充实了他的学识,还培养了他的价值观。
在1994年,季琦前往美国打拼。
这个时候的季琦,只能找到涮盘子、洗厕所等基础性的工作。
虽然工作内容很简单,但是,在工作之余,季琦却在寻找着市场机会。
直至接触到互联网行业,厚积薄发的他,终于找到了改变的契机。
在1999年,季琦回国创业,做起了互联网业务。
一开始的时候,他从事的是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成业务。
此时恰逢我国互联网崛起阶段,在市场的趋势下,季琦赚到了数百万的财富。
有了资本后,他转变了思路,准备做平台业务。
季琦和梁建章是好友,两人商议了创业项目后,找到了沈南鹏,一起创办了携程网。
为了让企业稳定发展,他们又挖来了懂行的范敏。
自此之后,携程四君子的模式,正式起航。
值得一提的是,在携程的起步阶段。
由于企业规格较小,一直是季琦全职运用。
至于其他三人,则是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和季琦一起探讨企业发展。
靠着这样的运营模式,携程网逐渐走上了正轨。
大学生村官创业:在乡村绽放青春!
大学生村官创业:在乡村绽放青春!1自2004年招考大学生村官以来,微山县大学生村官已达308名,占济宁市的近一半。
县里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富民。
他们的创业故事各有酸甜苦辣,触动人心。
俯拾几例,一起感受他们绽放的美丽青春。
23陈镇:不要面子45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的陈镇,2009年通过考试,回到出生地夏镇街道薛庄村当了村党支部副书记。
但出乎乡亲们意料的是,陈镇却养起了猪,让父母觉得很没面子。
67我是农民的儿子,要给农村带来财富。
陈镇丢开面子,坚持养猪。
没有养殖经验,他就购买了养猪的书籍,边学边卖。
经过学习思考,他发现生猪自繁自育可降低养殖风险和成本,他便引进了母猪养殖。
89由于受疫病影响,去年养猪亏损了,陈镇又从银行贷款6万元买猪仔。
现在养殖场已拥有母猪10头,育肥猪120余头,年出栏量400余头。
1011最让陈镇欣慰的是,现在已有3户村民跟着他学养猪。
1213点评:从象牙塔到农村,很多大学生村官有诸多不适应,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上不适应做点小事、干点脏活累活就觉得没面子、大材小用。
干任何事情只有放平心态、铺下身子,才能有所为,就像陈镇这样。
1415董珩:在农村扎下深根1617高楼乡盐店村是微山湖畔一个养鱼专业村,但养的多是鲤鱼。
2004年10月,董珩考上微山县首批大学生村官,并到盐店村任村党支部副书记。
1819董珩通过考察,发现养殖河蟹、鳜鱼等效益更高,就动员村内几家养殖大户,合资试养河蟹、鳜鱼,当年便赢利8万元。
第二年,他在全村宣传名、优、特、新的科学养殖模式,并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教育系统下载养殖技术课件,向养殖户宣讲。
目前,全村养殖面积扩大到4000亩,年产值1200万元。
2021董珩还带领村民尝试种植浅水藕,引进美人红等优质品种,全村种植浅水藕达2000余亩。
为了让藕卖个好价钱,他又动员种植户建立了合作社,与寿光、苍山等地的多家经销商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
今年,董珩、刘明旭、张广军等种藕大户合资成立了湖产品加工公司,搞浅水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9月底就可投产运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化。经过几年的发展 , 辛凤娟的水稻年产量达到 3O O 吨以上,
f 】 镇赉是十年九旱的地方 , 大面积地种植水稻, 村民都说她“ 犯 每年纯收入都超过 2 多万元。
傻”得赔个“ , 底朝天” 可辛凤娟不信邪 , 是要找到适宜生长的 关键 辛凤娟种植水稻成功了. 但她富裕不忘众乡亲。 她鼓励动员周 品种。为了选准优质水稻品种, 她多次参加 乡、 村组织的水稻培训 围的姐妹要抓住百万亩水田开发的有利契机,通过种植水稻发家 班, 又去镇赉几家大型种子商店咨询。 并在网上查看, 最后在水稻 致富。她把 自己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需要的姐 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选定 了适合白城地 区生长的高产优 良稻 妹 , 累积借给贫困户生产资金 5 两年 万余元 , 3 多户贫困妇女 使 0
●刘文博 张雪 飞 梦南
辛凤娟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 可提起她 . 在镇赉县嘎什根乡 学施肥。 在田间管理上, 辛凤娟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 七八月 周围十里八村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在镇赉这块干旱的土地上, 她 周. 雨水多, 气温低, 是稻瘟病多发期 , 她根据苗情长势, 采用不同 有效控制了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付出终有 凭着勤劳的双手、 聪明的头脑 , 科学种植水稻, 不但自己富裕了, 而 的防治措施和管理方式, 且还带动身边 3 多名姐妹共同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 。 ( ) 回报 , 年下来, 1 辛凤娟纯收入 1 多万元, 【 ) 水稻单产提高了 2%这 0 周圊的村民服气了。 辛凤娟采用传统方法种稻多年, 产量一直不高. 收入也没有明 下, 显增加。 经过反复摸索和实验, 她认识到, 想增产增收 , 必须选择优 20 年, 0 7 镇赉县开展百万亩水田的开发战略, 这更坚定了辛凤 质品种, 科学种田。 想发家致富, 必须进行大面积种植。 为了提高水 娟扩大种植规模的信心。当年 , 她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达到 稻种植面积 , 0 年, 2 6 在家人的支持下. 0 她向银行贷款, 承包了 30 40亩。 0 0 同时, 投入近 2 万元买了收割机 、 0 拖拉机, 完全实现了种植
及 导员郭正旭 等许多老 师的赏识和 教诲 。他充分利 用大学 这个知识平 台 , 经常 到图书馆查 阅资料 , 充 自己缺 乏的 知 补 识。通过 两年时 间 , 系统学 习了《 食用 菌栽培 学》 《 药 、 菌物 学 》 《 用菌病虫害》 《 、食 、 菌种生产技 术》 《 、 市场营销 学》 等药 食 用菌专业知识 并顺利 完成 了全部学 业 。由于在校期 间成 绩优 异 , 作积极 努力 , 工 陈学江 被吉林 农业 大学评 为“ 秀 优 毕业学 员” 。
种。 有了稻种, 还要进行机械化种植。 买种子的同时, 辛凤娟噘便买 依靠种植水稻走上了富裕道路。
了手扶式水稻插秧机。 这是嘎什根娟这几天特别忙碌. 选种子、
年, 辛凤娟在全村第~个采用机械化插秧, 既加快了插秧速度 , 又 化肥和各种生产资料。“ 今年力争通过科学种田,使产量再提高 避免了水稻缓苗, 提高了成活率。同时, 辛凤娟还在县农业技术推 1 0 %。” 辛凤娟说 , 再经过~两年的发展, 将建立一个自己的稻米加 广中心的指导下, 对承包的土地进行了测土配方 , 根据土质进行科 工 业 。
】 继续深造 。 陈学江而言 , 高校 对 这是难得 的圆 梦机 作 , 很多年轻人吃 不了这个苦 。他认准 了这个项 目 , 下定 决
』 这个消息后 , 他高 兴极 了 , 上全身心投 入到了 复 心要把木耳 栽培项 目发展壮 大起来 。为了抓 时问赶进度 , 马 他 每天凌晨 两点就起床 对菌袋进 行灭 菌消毒 ,从 外地雇 了四 年 9月,通过敦化 市公开选拔 考试 ,他 被正式 录 名工 人 , 同家人 不分昼夜 地生 产 , 连 早饭推到 中午吃 , 饭 午 言 农业大学的~名 大学生 。当拿 到录取通知书 的 常常晚 上吃 ; 了吃 块饼干 , 了喝 口凉 水 , 林 饿 褐 每天的 睡眠 不 也 _的眼泪劈 里啪啦往 下掉 , 喜悦 、 有 有激动 , 多的 足 5 更 个小时 。经过不懈 的努力 , 他的黑 木耳菌袋 当年发 展到 政策 的感恩。那时他 已经是一名预 备党 员 . 在心底 了 1 万余段 , 1 收入达 到 1 5万元 , 为全村有名 的木耳种植 成 心, 一定要 学有所成 , 一名现 代农村新 人才 , 做 回 大户。 : 老多亲。在学校里 , 艮 父 他励志刻苦学 习 , 不但努 力
花。 由于创业带 富搞得好 ,09 7月 , 20 年 陈学江 被敦化市委 授予“ 致富先锋党 员标 兵” 荣誉称号。 做 爱民亲民村官 . 积极为群众谋 富创利
他 常想 , 既然选择 了“ 官” 就 是选择 了责任 , 上担 村 , 肩 的是人民群 众和党委 、 政府 赋予 的神 圣使命 , 干一 行 , 要 就 爱一行 , 就要干好一行 。 干部的无论什么时侯都要把 心放 做
学成 回乡创 业 。 用所学知识 闯出一片新天 地
毕业返 乡后 ,陈 学江被 敦化市黄 泥河镇党 委任命 为村 :, 江 现任敦化市黄泥河镇双泉村党支部 书记 、 村委会 长助 理 , 行重点培 养 , 进 并通 过组织 考验 . 20 年 , 为 于 06 成 颐几年 的创业之路, 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村干部, 酸 了一名光荣 的中匡共产党 员。他决心扎根 农村 , 自己所 学 用 落 慨万千。他是生活中最普通 、 最平凡的人 , 太多的人 知识开辟 一片新天地 。通过 反复、 深入 的调查研 究 , 觉得 地 任、 鼓励和支持 , 这也是他勇敢面对困难 , 努力迎接挑 栽黑木耳 是~项周期短 , 见效快 , 投资 少, 回报高 , 生产方 式
由于木耳 产业发展 出色 , 工作 努力认 真 , 的踏实和 r 他 F
l8 7
时代先锋 IHAIFG I1NN S X E DA
擅户家及村部 .为耳农讲解 地栽木耳 下地栽培 的各个环节 和 注意的问题 , 并细 心指导。当年 , 耳农都 获得 了大丰收 , 卖 上了好价钱。接下来 , 他潜 心钻研 , 悉心研究 , 利用所学知识 积极 推广养菌新技术 , 即菌棒式发 酵法 , 利用食品 叉扩 大栽 培段 袋料呼吸 口, 让菌种直接接到扩 大的孔洞 里 . 种方式 这 大 大降低了污染 率, 而且发菌时 间短 , 活率高 。他 对广大 成 耳农进 行了耐心讲解 和动员 . 多耳 农都采用 了这种方式 , 很 效益得到 了大幅度提升。 为了让木耳 产业不断做 大做强 . 高木耳 质量和产量 . 提 保障耳 农的收益 ,08年 6月 6日, 20 他带领 大家成 立了“ 黄 泥河镇双泉村木耳产 销专业合作社 ” ,带动了全村 9%以上 8 的农户种植黑木耳 。同时 , 在黄泥河镇党 委 、 府的扶持下 , 政 双 泉村建起 了总面积 为 18 顷全州最 大的 “ 0公 标准 化黑木 耳 栽培园区” 园区 内可摆放黑木耳 2 0 袋 , , 00万 年产 黑木耳 10 吨 , 0 0 可实现产 值 40 50多 万元。园区 采用地下净 水和天 然 山泉水作为木耳生 产用水 , 行“ 实 绿色生产 . 绿色管理 , 绿 色产 品” 三绿 策略。双 泉村实现了 “ 农户 +基 地 +合作社 ” 的现代农业产业模 式 , 打造了双泉 的自主品牌。合作社现 处
公里的村道 , 他每天 不知道要跑多少遍 。 频繁 出入于木耳种 百姓 喝上了放心 无污染水 ; 为美化 环境 , 改变 村容村貌投 资
8 8I
S AAE 时代先锋 H I NN I IX FG DI
科 学 种 田 女 能 人 “ 月入" 艾 ∈
记镇赉县嘎什根乡种稻能手辛凤娟
在发展初 期,陈学江利 用所学知识 主要对耳农 进行技术服 务和信息服 务 ,并结 合职务 的便 捷为耳农 排忧解难 。20 08 年 ,双泉村种植黑木耳 共计 10 万段 ,仅 此一项就实现农 50 村经济收入达 2 0 70多万 元。20 0 9年 , 泉村黑木耳 种植数 双
已近 20 万段 ,并实现 人均收入 1 00 万元左右 。双 泉村的黑 木耳产业辐射了 周边 的村屯 , 并随着全镇规 模的扩大 , 带动
S AIFGI H I NN 时代先锋 IX E D A
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记“ 一村一名大学生” 陈学江创业事迹
● 江 雪
学习专业 知识 , 抓住每 ~次和教授 沟通 的机 会 , 还虚 心向 同 学们学 习。那时他担任 着药食 用菌班 的团支部 书记和篮球
队队长 , 学习中得到 了菌物研 究所李晓博 士 、 在 刘晓 龙老师
) 年 3月 , 0 5 吉林省委 、 省政府为 了促进农村经 济发 农村人 才相对匮 乏的现 状 , 养农村 实用人 才 , 培 在
一
地栽黑 木耳 的种植工序复杂 、 要求标准高 。他严 格按照 “ 黑木耳标 准化生产模式 ”分批分期进行 二级菌的生 产培
村~ 名优秀青 年素 质提升 目, 项 选拔 农村 优 养 ,保证 了木耳生长 的正常 周期 。这 是一项 又脏 又累 的工
正, 有好 事多想着群众 , 正人先 正己。在任村主任期间 , 积极 } 调上级领 导为村集体和百姓谋福利 。 办 先后修整村路 85 公
里, 解决 了村民出行难 的问题 ; 黑木耳 生产季节全 村用电量 劲儿得 到了村民的认可。 0 8 3月, 20 年 陈学江被选为黄泥河 非常大 ,他积极 协调农 电分局先后为双 泉村更换 3台变压 镇双泉村村委 会主任。为了推广木耳产 业的发展范围 , 带领 器 , 增容 7 0千瓦 , 改造线 路 8 0 00延长米 ; 通河道 9公里 , 疏 大家早 日共同致富 ,他每 天骑着摩托车 穿梭于村屯之 间 . 争取饮 用水净化器 一台 , 打机井 一眼 , 8 新 建机井房 一所 , 让
业后 , 结束 了学业在家务农 , 上大 学从此就 成了他 大难题摆在 了他的面前 : 一是建造 养菌室 的木料 问题 . 二是 】 的一个梦想 。务农 期间 , 他勤 于劳作 , 踏实做 事 , 并 木耳 段下地 栽培 的场地 问题。镇党 委、 政府 了解了情 况后 . j 自己学习到的知 识帮助 ~些弱势 人群 ,村 里人常 多方沟通协 调, 帮助解 决了木料 问题 , 建成了 20多平米 的 0 : 大学太 可惜了 ,他 也常常 渴望着能 再有机会 走进 培 养室 . 为发展木耳 产业奠定了坚 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