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实验报告模板
单片机实训报告模板
![单片机实训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26a753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9.png)
单片机实训报告模板单片机实训报告模板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单片机实训报告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单片机实训报告篇1这周我们进行了单片机实训,一周中我们通过七个项目1:P1口输入/输出2:继电器控制3音频控制4:子程序设计5:字符碰头程序设计6:外部中断7:急救车与交通信号灯,练习编写了子程序、熟悉了人工会汇编方法、设计和调试方法。
学习了P1口、I/O端口、外部中断技术的基本的使用方法及输入/输出端口控制方法。
而且初步掌握了大型程序的调试方法。
实训中首先对MCS—51单片机开发试验系统键盘监控操作、使用及配套的仿真软件的应用进行了熟悉和了解。
该实验仪提供了许多基本实验电路和实验插孔,对于基本的实验只需要少量连线就可以进行,减少了繁琐的实验连线过程,以减轻工作量,突出实验的内涵,达到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对实验电路的理解。
通过本实验仪器进一步了解了单片机存储器的组织结构、单片机片内片外数据存储器读写方法、工作寄存器的应用、单片机对简单编程及调试方法进一步的掌握了调试软件的操作方法和编程环境。
编写并调试完成一个实验项目总概括起来有五大步骤:1、立项目;2、查找数据;3、画流程图;4根据流程图进行编程;5、编完后进行修改、调试、编译等。
最终要达到会写、会做、会说,编写开始几个项目的程序还比较顺利,到了编写LED灯碰头程序、字符碰头程序、急救车与交通灯呈程序时遇到了好多困难,本来还以为编程会很简单的,等到实际操作起来才知道它的复杂性,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得心应手,理解流程是有思维的前提。
不过经过我们最后在全组人竭尽全力,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花费的时间与精力终于没有白费,效果渐渐地出现了。
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享受我们成果之时,不得不感慨单片机的重要性与高难度性,所以为期一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没有浪费,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58003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a.png)
单片机实验报告第一篇:单片机实验报告单片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练使用Keil、Protues两款软件2.通过上机操作,增强个人动手实践能力3.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4.培养运用汇编语言进行初步编写程序的能力二、实验内容1.将片外RAM3050-306FH中数据转移至片内70-8FH中。
要求:可以从Keil或Protues上看到RAM的数据转移结果。
2.设计一个外部中断触发流水灯系统:当外部中断来临时,启动流水灯,即令P2口的LED轮流循环点亮。
要求:开发板或Prrotues演示3.将片内存储器80H中存放的BCD码转换为ASCII码,要求使用表格查询技术。
要求:在Keil或Protues上看到数据转换结果。
4.各使用中断方式和查询方式设计一个方波发生器,频率为50HZ。
要求:Protues使软件间示波器显示方波。
三、实验程序1.将片外RAM3050-306FH中数据转移至片内70-8FH中ORG 0000H AJMP MAIN 上电,转向主程序ORG 0030H 主程序入口MAIN: MOV DPTR,#3050H 数据指针指向地址3050H MOV A,#04H 将立即数04H送A寄存器MOV R0,#20H NEXT: MOVX @DPTR,A INC DPTR 数据指针DPTR自加一DJNZ R0,NEXT 判断是否跳转到NEXT或继续向下执行MOV DPTR,#3050H MOV R0,#70H MOV R2,#20H NEXT1: MOVX A,@DPTR MOV @R0,A INC DPTR INC R0 DJNZ R2,NEXT1SJMP $ 等待END 2.设计一个外部中断触发流水灯系统:当外部中断来临时,启动流水灯,即令P2口的LED轮流循环点亮ORG 0000H SJMP MAIN 上电,转向主程序ORG 0003H 外部中断0向量入口AJMP INSER ORG 0030H 主程序入口MAIN: SETB EX0 SETB IT0SETB EA CPUHERE: SJMP HERE ORG 0200H INSER: MOV R2,#08H MOV A,#01H NEXT: MOV P2,A LCALL DELAY RL A DJNZ R2,NEXT NEXT或继续向下执行RETI DELAY: MOV R3,#0FFH DEL2: MOV R4,#0FFH DEL1: NOP 允许外部中断0中断选择边沿触发方式开中断等待中断设置循环次数赋初值,设置高电平亮将初值送往P2口延时左移一位判断循环次数,是否跳转到中断返回延时程序DJNZ R4,DEL1 DJNZ R3,DEL2 RET END 3.将片内存储器80H中存放的BCD码转换为ASCII码,要求使用表格查询技术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30H主程序起始地址 MAIN: MOV 80H,#05H 将立即数50H转送内存单元80H MOV A,80H 将内存单元80H中的内容送寄存器A MOV DPTR,#TAB MOVC A,@A+DPTR A寄存器内容加指针偏移量后送A寄存器 MOV 80H,A RET TAB: DB 30H,31H,32H,33H,34H DB 35H,36H,37H,38H,39H 4.1中断方式产生50HZ方波ORG 0000HAJMP MAINORG 0030H 主程序入口 MAIN: MOV TMOD,#10H 设置定时器工作模式为模式1 MOV TH1,#0D8H 装入T1计数初值MOV TL1,#0F0HSETB ET1 开中断SETB EA CPU开中断SETB TR1 启动定时器T1 HERE: SJMP HERE 等待中断ORG 001BH T1中断向量地址CLR TF1 将TF1清零CPL P2.0 P2.0取反输出MOV TH1,#0D8H 重装初值MOV TH0,#0F0HRETI;中断返回END 4.2 查询方式产生50HZ方波ORG 0000HAJMP MAINORG 0030H 主程序入口MAIN: MOV TMOD,#10H 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为模式1 SETB TR1 启动定时器T1 LOOP: MOV TH1,#0D8H 装入T1计数初值MOV TH0,#0F0H JNB TF1,$ T1没有溢出则等待CLR TF1产生溢出,清标志位CPL P2.0 P2.0取反输出SJMP LOOP 循环END四、实验结果截图1.23.4.14.2第二篇:单片机实验报告实验四、中断交通灯实验林立强1000850116一、实验目的1、了解MCS-51单片机的组成、中断原理,中断处理过程、外部中断的中断方式。
单片机实验一-加法器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一-加法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f7883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6.png)
单片机实验一-加法器实验报告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实验一单片机软件实验—1至100求和(一)实验目的1.掌握51单片机Keil软件集成开发环境。
2.学习使用汇编语言编写应用程序。
(二)设计要求熟悉51单片机的Keil软件集成开发环境,使用汇编语言编写“1+2+3+…+100”的程序。
(三)实验原理类似C语言里的循环语句,从1开始加,利用CJNE判断是否已加到100,从而进行循环计数。
(四)实验设备装有Keil4的电脑一台(五)实验结果计算结果高8位r3为0x13,低8位r4为0xba,即0x13ba,十进制数5050。
(六)结果讨论与心得体会实验结果和预期结果一致。
以前就用过Keil编程C51,所以使用起来没有什么障碍。
第一次自己编汇编程序,感觉汇编和C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有很多思想和方法可以借鉴。
(七)附录:实验源代码ORG 0000H ;程序运行入口LJMP M AIN ;跳向主程序MAINORG 0030H ;主程序入口MAIN: MOV R2,#01H ;给R2赋初值1,从1开始加MOV R3,#00H ;R3用于存放最终结果的高8位MOV R4,#00H ;R4用于存放最终结果的低8位START: CLR C;Cy位清零CJNE R2,#65H,LOOP ;判断R2是否等于101,如果不相等,就跳到LOOPSJMP RESULT ;R2等于101时,表示已经完成1加到100的运算,跳转到RESULT LOOP: MOV A,R2 ;将R2的值移入累加器ADD A,R4 ;将R4的值加到累加器里MOV R4,A ;将累加器的值移入R4,作为相加后结果的低8位MOV A,R3 ;将R3的值移入累加器ADDC A,#00H ;累加器加0,并且带进位相加,这样做就把低8位进位加上去了MOV R3,A ;将累加器的值移入R3,作为相加后结果的高8位INC R2 ;R2的值加1,递增,作为下一个加数SJMP START ;跳转到START,继续相加RESULT: SJMP RESULT ;显示结果END ;结束。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3235d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2.png)
单片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单片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编程,深入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掌握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调试方法,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1、单片机开发板2、计算机3、编程软件(如 Keil)4、下载器5、示波器6、万用表三、实验内容1、点亮 LED 灯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控制单片机的引脚输出高低电平,从而点亮或熄灭连接在该引脚上的 LED 灯。
这是单片机最基础的操作之一,旨在熟悉单片机的编程环境和引脚控制方式。
2、数码管显示利用单片机驱动数码管,实现数字的显示。
需要了解数码管的工作原理和驱动方式,通过编程控制数码管的段选和位选信号,显示不同的数字。
3、按键输入设计按键电路,通过读取按键的状态,实现对单片机系统的输入控制。
例如,通过按键切换不同的显示模式或控制其他外部设备。
4、定时器/计数器应用使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功能,实现定时、计数等操作。
例如,设计一个定时闪烁的 LED 灯,或者通过计数器统计外部脉冲的个数。
5、串口通信实现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串口通信,将单片机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计算机上进行显示和处理,或者接收计算机发送的指令对单片机系统进行控制。
四、实验原理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单片机通常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包括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I/O 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部分组成。
2、编程语言本次实验采用 C 语言进行编程。
C 语言具有简洁、高效、可移植性强等优点,非常适合单片机的开发。
3、引脚功能单片机的引脚分为电源引脚、时钟引脚、复位引脚、I/O 引脚等。
通过对这些引脚的合理配置和控制,可以实现各种功能。
4、数码管驱动原理数码管分为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类型。
通过控制数码管的段选和位选信号,可以使数码管显示不同的数字和字符。
5、按键检测原理按键通常采用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的方式连接到单片机的I/O 引脚。
最新单片机实验报告
![最新单片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978d05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f.png)
最新单片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熟悉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单片机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的使用。
3. 通过实验加深对单片机控制逻辑的理解。
4. 实现简单的单片机控制项目,提高动手能力。
实验设备和材料:1. 单片机开发板一套(包含单片机芯片、电源模块、接口电路等)。
2. 连接线若干。
3. LED灯、蜂鸣器、按键开关等外围设备。
4. 电脑一台,安装有单片机编程软件。
实验步骤:1. 首先,连接单片机开发板到电脑,确保电源模块和接口电路正确无误。
2. 安装并打开单片机编程软件,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3. 编写程序代码,实现LED灯的闪烁功能。
代码中需要定义LED灯所连接的端口和控制逻辑。
4. 将编写好的程序通过编程软件下载到单片机芯片中。
5. 测试程序是否按预期工作,即LED灯能够进行闪烁。
6. 在原有程序基础上,增加蜂鸣器的控制代码,实现按键控制蜂鸣器响铃的功能。
7. 再次下载并测试程序,确保所有功能正常运行。
实验结果:1. 成功编写并下载了控制LED灯闪烁的程序,LED灯能够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闪烁。
2. 在程序中增加了蜂鸣器的控制逻辑,通过按键开关能够控制蜂鸣器的启动和停止。
3. 所有编写的功能均能稳定运行,达到了实验的目的。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单片机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程序下载不成功、LED灯不闪烁等,但通过检查电路连接和程序代码,我们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实验让我们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也提高了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建议:1. 在编写程序时,应该注意代码的规范性和可读性,便于后续的检查和修改。
2. 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养成记录和备份程序代码的习惯,防止数据丢失。
3. 可以尝试更复杂的控制项目,比如温度控制、电机驱动等,以提高对单片机的掌握程度。
中南大学单片机实验报告模板
![中南大学单片机实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4d349c808a1284ac8504316.png)
中南大学实验报告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电子信息1x02班学号:09091x****姓名:********时间:2014实验一:单片机IO口应用实验(P3.3输入P1输出)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P3口、P1口简单使用。
2、学习延时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1)实验原理:1、P1口是准双向口,它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由准双向口结构可知:当P1口作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高电平,使内部MOS管截止,因内部上拉电阻是20KΩ—40KΩ,故不会对外部输入产生影响。
若不先对它置高,且原来是低电平,则MOS管导通,读入的数据不正确。
2、延时子程序的延时计算。
对于延时的程序DELAY :MOV R6,#00HDELAY1:MOV R7,#80HDJNZ R7,$DJNZ R6,DELAY1查指令表可知MOV、DJNZ指令均需用两个机器周期,而一个机器周期时间长度为12/ 6.0MHZ,所以该段指令执行时间为:(((128+1)×256)+1)×2×(12÷6000000)=132.1ms。
实验原理图如下:(2)实验内容:1、P3.3口做输入口,外接一脉冲,每输入一个脉冲,P1口按十六进制加一输出。
2、P1口做输出口,编写程序,使P1口接的8个发光二极管L0—L7按16进制加一的方式点亮发光二极管。
三、实验步骤:1、P3.3用插针连至K1,JU2(P1.0~P1.7)用8芯线连至JL(L0~L7)。
2、调试、运行程序test1中的MCUIO.ASM。
3、开关K1每拨动一次,L0~L7发光二极管按16进制方式加一点亮。
四、实验数据和结果:由实验的当开关K1每拨动一次,L0~L7发光二极管按16进制方式加一点亮。
五、实验总结:P1口是准双向口,它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由准双向口结构可知:当P1口作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高电平,使内部MOS管截止,因内部上拉电阻是20KΩ—40KΩ,故不会对外部输入产生影响。
单片机实验报告_电子琴
![单片机实验报告_电子琴](https://img.taocdn.com/s3/m/175e93e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1.png)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技术已成为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分支。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单片机编程及应用,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琴。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一个简易电子琴,让学生深入了解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2. 学会使用定时器、中断、键盘扫描等技术。
3. 了解电子琴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STC12C5A32S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通过定时器产生方波信号,驱动蜂鸣器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实现电子琴的演奏功能。
具体原理如下:1. 单片机原理:STC12C5A32S2单片机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单片机,具有丰富的片上资源,如定时器、中断、串口等。
2. 定时器:定时器用于产生固定频率的方波信号,驱动蜂鸣器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
通过调整定时器的计数值,可以改变方波信号的频率,从而改变音调。
3. 中断:中断技术用于实现按键扫描功能。
当按键被按下时,单片机响应中断,读取按键状态,并产生相应的音调。
4. 键盘扫描:键盘扫描技术用于检测按键状态。
通过扫描键盘矩阵,可以判断哪个按键被按下,并产生相应的音调。
四、实验内容1. 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蜂鸣器、键盘、电阻、电容等元器件。
将元器件按照电路图连接,形成电子琴的硬件电路。
2. 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按键扫描程序等。
通过Keil C编程,实现电子琴的演奏功能。
3. 调试与测试:对电子琴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1. 搭建电路:按照电路图连接元器件,形成电子琴的硬件电路。
2. 编写程序:使用Keil C编写主程序、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按键扫描程序等。
3. 编译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编译成HEX文件。
4. 烧录程序:将编译好的HEX文件烧录到单片机中。
5. 调试与测试: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并对程序进行调试,确保电子琴能够正常演奏。
单片机实验报告模板1
![单片机实验报告模板1](https://img.taocdn.com/s3/m/5d6d1425dd36a32d737581d2.png)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计算机系实验报告实验题目:转移运行40xxH单元中的内容“x ”专业年级:09电子信息工程2班学号:09x03020xx姓名:李路指导老师:罗志聪转移运行40xxH单元中的内容“x ”一、实验目的掌握程序散转的方法,实现程序的多分支转移。
二、实验内容编制程序,根据送入的数据转移运行。
三、实验程序框图四、实验步骤联机模式:(1)在4000H单元写入00,01,……09中任一个数,按下MON键,返回P状态。
(2)在PC机和实验系统联机状态下,运行该实验程序,可用鼠标左键单击菜单栏“文件”或工具栏“打开图标”,弹出“打开文件”的对话框,然后打开8kAsm 文件夹,点击S9.ASM文件,单击“确定”即可装入源文件,再单击工具栏中编译,即可完成源文件自动编译、装载目标代码功能,再单击“调试”中“连续运行”或工具图标运行,即开始运行程序。
(3)数码管应根据4000H单元中内容作不同的循环显示。
脱机模式:1、在P.态下,按SCAL键。
2、在4000H单元分别写入00,01,……09,在P.态下,输入2F40,按EXEC 键,数码管应根据4000H单元中内容作不同的循环显示。
五、实验程序清单CODE SEGMENT ;S9.ASMASSUME CS:CODE ;this is a program of 9 way jmpORG 2F40H ;[4000H]=0,1,2,3....9; disp:0,1,2,3. 0START: JMP START0ADDR DW DP0,DP1,DP2,DP3,DP4,DP5,DP6,DP7,DP8,DP9START0: MOV SI,40xx HMOV AL, [SI]SUB AH,AHSHL AL,1MOV BX,OFFSET ADDRADD BX,AxJMP [BX]DP0: mov bl,0c0h ;DISP "0"jmp dispDP1: mov bl,0f9h ;DISP "1"jmp dispDP2: mov bl,0a4h ;DISP "2"jmp dispDP3: mov bl,0b0h ;DISP "3"jmp dispDP4: mov bl,99h ;DISP "4"jmp dispDP5: mov bl,92h ;DISP "5"jmp dispDP6: mov bl,82h ;DISP "6"jmp dispDP7: mov bl,0f8h ;DISP "7"jmp dispDP8: mov bl,80h ;DISP "8"jmp dispDP9: mov bl,90h ;DISP "9"jmp disp;----------------------------------------disp: mov ah,0DFh disp0: mov dx,0ff22h mov al,blOUT DX,ALmov dx,0ff21h mov al,ahOUT DX,ALCALL DLYror ah,01hjmp disp0 DLY: mov cx,0001h dly1: push cxmov cx,0ffffh disp1: loop disp1pop cxoop dly1retCODE NDSEND START 六、实验结果七、实验总结。
【报告】南邮单片机实验报告
![【报告】南邮单片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2758d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06.png)
【报告】南邮单片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南邮单片机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深入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实现。
通过完成一系列实验任务,提高我们对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调试能力,为今后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设备1、单片机开发板2、计算机3、编程软件(如 Keil C51)4、下载器5、示波器6、万用表三、实验内容(一)点亮 LED 灯1、原理通过控制单片机的引脚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连接在引脚上的 LED 灯的亮灭。
2、编程实现使用 C 语言编写程序,设置相应引脚为输出模式,并通过循环语句实现 LED 灯的闪烁效果。
3、调试与观察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观察 LED 灯的闪烁情况,使用示波器测量引脚的电平变化,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二)数码管显示1、原理数码管由多个发光二极管组成,通过控制不同段的发光二极管的亮灭,可以显示不同的数字和字符。
2、编程实现编写程序,实现数码管的动态扫描显示,将需要显示的数字或字符转换为对应的段码,并通过定时中断实现动态刷新。
3、调试与观察下载程序后,观察数码管的显示效果,检查是否能够正确显示预定的数字和字符。
(三)按键控制1、原理按键连接到单片机的引脚,当按键按下时,引脚的电平发生变化,通过检测引脚电平的变化来实现按键的识别和响应。
2、编程实现设置引脚为输入模式,采用查询或中断的方式检测按键状态,根据按键的不同操作执行相应的功能。
3、调试与观察按下不同的按键,观察系统的响应是否符合预期,如 LED 灯的状态改变、数码管显示内容的变化等。
(四)温度传感器采集与显示1、原理使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如 DS18B20)采集环境温度,传感器将温度转换为数字信号,单片机通过特定的通信协议读取温度数据。
2、编程实现编写驱动程序,实现与温度传感器的通信,读取温度值,并将其转换为合适的显示格式。
3、调试与观察将传感器置于不同的温度环境中,观察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温度值是否准确。
单片机课程实验报告模板
![单片机课程实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605405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6a.png)
微控制器课程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单灯闪烁 (3)实验目的 (3)实验设备 (3)软件程序 (3)效果说明 (6)操作截图 (6)实验二:炮马灯设计 (9)实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效果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截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单灯闪烁目的1.熟悉单片机I/O接口的线路连接。
2.了解如何使用模拟器。
3、学习单片机I/O接口的控制方法。
实验设备一个470欧电阻,一个二极管,一个+5V电源,一个AT89C51。
实验原理一个470欧电阻,一个二极管,一个+5V电源,一个AT89C51,Keil uVision2软件,ISIS 7 专业软件。
软件项目组织机构0000H启动P1.0阿卡德莱_SETB P1.0呼叫延迟AJMP 开始延迟:MOV R5,#4D1:MOV R6,#200D2:移动R7,#123无DJNZ R7,$DJNZ R6, D2DJNZ R5, D1RET结尾硬件电路效果说明单片机的P1.0控制1个LED灯实现其亮灭的变化,时间间隔为0.2s。
单片机实验报告4
![单片机实验报告4](https://img.taocdn.com/s3/m/8c59470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0.png)
单片机实验报告4第一篇:单片机实验报告4单片机实验报告(实验一)一、实验目的: 1.掌握stm8的时钟切换。
2.熟悉汇编语言的指令系统。
3.加深对stm8功能的理解,掌握去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stm8s105c6单片机、杜邦线、单片机开发试验仪、三、实验内容:1、步骤:1)2)3)按照正确的方法将单片机与电脑连接。
通过转接板将单片机与单片机试验仪连接,用一根杜邦线将PB0与一个LED连接起来创建工程文件,编写代码,编译运行,如果程序没有错误,就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里,观察LED的状态。
2、主程序(要有注释):intel;系统复位后,时钟为内部RC振荡器,16Mhz,8分频,实为2Mhz.;LD1闪烁10次ld a,#10;10次bset PB_DDR,#0 bset PB_CR1,#0 bres PB_CR2,#0 ;初始化PB 口,将其定义为推挽输出next1 bres PB_ODR,#0 call delay bset PB_ODR,#0 call delay dec a jrne next1;修改时钟为外部16Mhz时钟.;LD1闪烁10次mov CLK_ECKR,#01h;允许外部高速振荡器工作 wait_hse_ready ld a,CLK_ECKR and a,#02h jreq wait_hse_ready;等待外部高速振荡器准备好bset CLK_CSSR,#0;CSEEN<-1,时钟安全系统使能mov CLK_SWCR,#02h;SWEN <-1mov CLK_SWR,#0b4h;选择芯片外部的高速振荡器为主时钟wait_clk_switch ld a,CLK_SWCR and a,#08h jreq wait_clk_switch;等待切换成功next2 bres PD_ODR,#0 call delay bset PD_ODR,#0 call delay dec a jrne next2jra $;;定义一个延时函数 delaypush ccldw y,#10 loop1 ldw x,#0ffffh loop decw xjrne loopdecw yjrne loop1pop ccret3、注意事项:1)2)注意线路的连接是否正确。
单片机实验报告模板参考模板
![单片机实验报告模板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a4ef3def111f18582d05ae4.png)
名称
型号
单数量
单片机
STC89C52
1
单片机座
40P
1
电解电容
10uf
6
电阻
470欧
1
晶振
11.0592
2
瓷片电容
30pf
2
自锁开关
1
串口头(公弯)
1
IC
max232
1
底座
16p
1
小按键
1
led红
5mm
1
USB电源线转
1
电源头
1
PCB板带各种接口
1
usb转串口线
HL340
1
2.布局PCB
实验步骤与实验结果:
1.清点器件清单。
2.规划电路板基本布局。
3.搭建和调整电路。
4.编写及编译程序,最后下载到系统中。
5.运行系统,观察效果。
1.器件清单:
名称
型号
单数量
DS18B20
1
2.布局PCB
好的布局pcb掌握以下两条原则:
a)器件布局紧凑
b)以单片机为中心
3.焊接电路
a)插入器件
b)引脚焊接
4.焊接电路
a)插入器件
b)引脚焊接
c)使用导线连接
5.编写程序并下载
流水灯电路原理图:
数码管电路原理图:
流水灯的程序流程图
数码管的程序流程图
关键程序:
实验编号:
实验日期:2011.4.13
实验地点:创新基地
实验名称:矩阵键盘电路设计及使用
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按键的结构、分类,按键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按键组成独立键盘和矩阵键盘。熟悉独立键盘和矩阵键盘的程序设计和调试
单片机实验报告(完整版)
![单片机实验报告(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5e0b8002d276a200292e6b.png)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学院(部):专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最终评定成绩:实验一存储器读写一、实验目的:1、掌握寄存器、存储器读写等汇编指令;2、掌握编程软件编辑、编译、调试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仪器设备1.PC机,1台2.WAVE软件开发系统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将下面的汇编程序输入到W A VE集成开发软件中ORG 0000HSJMP STARTORG 0030HSTART:MOV R0,#07HMOV 70H,#08HMOV R1,#70HMOV DPTR,#2000HLOOP:MOVX A,@R1MOVX A,@DPTRINC R1INC ADJNZ R7,LOOPSJMP $END2、选择菜单“仿真器”→“仿真器设置”,按下图所示完成软件初始设置。
3、选择菜单“项目”下“编译”,编译通过后,选择“单步运行”,观察记录寄存器(R0、R1)、累加器(A)、程序状态字(PSW)、外部存储器(2000H单元)、I/O端口(P1)的数据变化。
四、源程序源程序:ORG 0000H ;定义起始地址SJMP STARTORG 0030HSTART:MOV R0,#07HMOV 70H,#08H ;给内部RAM的70H单元赋初值MOV R1,#70H ;使R1指向内部70H单元MOV DPTR,#2000H ;定义外部存储器开始单元LOOP:MOVX A,@R1 ;将R1所指向的70H的内容赋给AMOVX @DPTR,A;将A的内容赋给外部存储器单元INC R1 ;内部RAM地址加1INC DPTR ;外部存储器地址加1DJNZ R7,LOOP ;循环,直到RAM中70H~7FH;单元的内容全部相应赋给;外部2000H~2007H单元SJMP $END3、记录下程序单步运行时,寄存器(R0、R1)、累加器(A)、程序状态字(PSW)、外部存储器(2000H单元)、I/O端口(P1)的数据变化。
五、仿真效果图实验二I/O端口操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I/O端口读写等基本汇编指令;2、掌握单片机最小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及仿真软件PROTEUS仿真、调试等基本操作方法。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a006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f.png)
一、实验目的1、熟练单片机的结构组成及原理;2、软硬兼施,采用硬件电路的焊接搭建和软件的设计调试、下载,亲自动手,对硬件系统加深了解的同时,软件编程也能得心应手;3、了解如何从硬件和软件上分析问题,排除故障。
二、实验内容MCS-51/MCS-52单片机的跑马灯硬软件设计、键盘控制及键号显示电路的软硬件设计、直流电机转速电路的软硬件设计、转速计数控制电路的软硬件设计、步进电机转速的硬软件设计三、实验器材与工具实验器材:多功能电路板、AT89S52单片机、电解电容、瓷片电容、电阻、二极管、集成芯片、插槽、八段共阴数码管、发光二极管、三极管、12MHz晶振、小按钮开关、光电开关、直流电机、步进电机主要工具PC机、下载器、电烙铁、焊锡丝、导线、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数字万用表、透明胶带等。
四、实验原理1-1 MCS-51/MCS-52单片机的跑马灯的硬软件设计1 MCS-51/MCS-52单片机跑马灯的硬件电路的设计。
如图1-1是一个利用51单片机设计的跑马灯电路,51单片机的第9引脚为复位电路,单片机上电之初,使用C-R充电过程使得第9脚保持10ms以上的高电位,使机器复位。
复位开关K可使之做到随机复位。
51单片机的第18,19引脚为外接晶振,接一个12M的晶振,同51单片机内部电路配合,上电后产生12兆的晶振频率和1兆的机器周期频率。
因为89S52机片内含8K程序存储器,机器运行程序将下载其中,故89S51的引脚EA接电源VCC。
51单片机第32—39引脚为P0口,分别对应P0.7—P0.0,P0口外接10KΩ的上拉排阻。
P0口的P0.0—P0.7与74HC573的D0—D7一一对应相连,74HC573的Q0—Q7为输出,分别经220Ω电阻后接于发光二极管(跑马灯)的D0—D7上。
74HC573为8位锁存器,其1脚为输出使能端OE,低电平有效。
本电路将其接地,所以74HC573的8位Q端为直通输出。
最新单片机实习报告~完整版
![最新单片机实习报告~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adf96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e.png)
关于单片机应用实习的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加深对MCS-51单片机的理解,初步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掌握常用接口芯片的正确使用方法;强化单片机应用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在单片机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实现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至用的原则。
二、设计题目: 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三、功能描述1.实时采集0-5V的电压信号;2.将采集的0-5V的电压信号实时显示;3.可以轮流采集8路通道,或指定通道数据;4.可以设定报警上下限,并报警。
四、方案设计4.1系统分析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可将系统组成结构分成四大部分。
单片机控制中心、键盘接口。
其中,单片机控制中心是核心。
MCU根据按键输入,可切换不同的显示模式或设置不同的参数。
数码显示管第2至4位将实时采集的0~5V电压,数码管第1位显示指定通道数。
通过按键可切换到设定电压上下限报警的模式。
由于我组单片机实验板缺少烽鸣器,因此利用LED 灯来报警。
以下是系统组成结构图:图1 系统组成结构图五、硬件电路设计5.1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最小系统包括CPU 时钟与复位电路,其原理图如下:图2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5.2 显示电路设计数 码 管 显 示 显示上下限报警电压 实时显示采集的电压信号 LED 灯 报 警 单片机控制中心键盘接口数码管主要是用于数字的显示,图中采用共阴极。
电源+5V通过470欧的电阻直接给数码管的7个段位供电,P0.0-P0.7对应了两个接数码管的a,b,c,d,e,f,g和小数点位p,P1.0,P1.1,P1.2,P1.3接位选码。
其原理图如下:图3 显示电路设计5.3 按键电路设计其原理图如下:图4 按键电路设计5.4 A/D转换电路设计其原理图如下:图5 A/D转换电路设计5.5 电源电路设计单片机工作电压为5V。
一般使用USB接口供电,直接从USB接口获取5V电源。
其原理如下图。
单片机实训实验报告模板
![单片机实训实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ee9175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7.png)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单片机实训实验,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组成、工作方式以及程序设计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单片机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单片机开发板(如STC89C52、51单片机等)2. 电阻、电容、二极管、LED灯等电子元器件3. 示波器、万用表等测试仪器4. 编译器(如Keil uVision、IAR Embedded Workbench等)5. 连接线三、实验内容以下以LED流水灯实验为例,详细说明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实验步骤1. 电路连接(1)根据实验要求,设计LED流水灯电路图,包括单片机的I/O口连接、LED 灯连接、电阻限流等。
(2)将电路图上的元器件按照要求连接到单片机开发板上。
2. 程序编写(1)在Keil uVision或IAR Embedded Workbench等编译器中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2)编写LED流水灯程序,主要包括初始化程序、主循环程序、延时函数等。
(3)编译程序,生成可执行文件。
3. 程序烧录(1)将可执行文件烧录到单片机中。
(2)上电,观察LED灯流水效果。
4. 调试与优化(1)观察LED灯流水效果,分析程序是否存在问题。
(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程序参数,优化流水灯效果。
五、实验报告内容1. 实验名称2. 实验目的3. 实验器材4. 实验原理(1)简要介绍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说明LED流水灯实验的原理和程序设计方法。
5. 实验步骤(1)详细描述实验步骤,包括电路连接、程序编写、程序烧录、调试与优化等。
(2)说明每一步骤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
6. 实验结果与分析(1)描述实验结果,如LED灯流水效果、程序运行情况等。
(2)分析实验结果,解释程序设计思路和实验现象。
7. 实验心得与体会(1)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提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六、实验报告格式1. 标题实验报告的标题应简洁明了,如“单片机LED流水灯实验报告”。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ef265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d.png)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其内部结构及工作流程。
2. 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程序编写。
3. 帮助学生了解单片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新技术、新领域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单片机进行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在实验过程中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单片机及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单片机对国家科技发展的意义。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侧重于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
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通过实验深入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面向高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掌握了基本的电子技术和编程知识,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但学生在单片机应用方面的实践经验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程加强实践锻炼。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知识:- 单片机原理与结构- 单片机内部资源及功能- 单片机编程语言(汇编语言、C语言)2. 单片机编程与实验:- 基本输入输出编程- 定时器、中断编程- 模数转换、串行通信编程3. 单片机应用案例:- 实例分析:温度控制器、智能小车等- 创新设计: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单片机应用项目4. 实验操作与调试:- 实验步骤与方法- 常用工具与仪器的使用- 故障分析与调试技巧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单片机基础知识学习,包括原理、结构、编程语言等第二周:基本输入输出编程,实验一:LED灯控制第三周:定时器、中断编程,实验二:简易电子时钟第四周:模数转换、串行通信编程,实验三: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第五周:单片机应用案例分析,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单片机应用项目第六周:实验操作与调试,完成设计项目,撰写实验报告教材章节关联:教学内容与教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相关章节紧密关联,具体包括:- 第一章:单片机概述- 第二章: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 第三章:单片机编程语言- 第四章:单片机内部资源及应用- 第五章:单片机实验与调试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课程实验报告模板单片机课程实验报告班级:电子1011学号:10304133姓名:杨杏杏指导老师:陈杰目录实验一:单灯闪烁 (4)实验目的 (4)实验器材 (4)软件程序 (4)效果描述 (6)操作截图 (6)实验二:炮马灯设计 (9)实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器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效果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截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单灯闪烁实验目的1.熟悉单片机I/O接口的线路连接。
2.学习仿真器的使用方法。
3.学习单片机I/O接口的控制方法。
实验器材一个470欧姆的电阻,一个二极管,一个+5V电源,一个AT89C51。
实验原理一个470欧姆的电阻,一个二极管,一个+5V电源,一个AT89C51,Keil uVision2软件,ISIS 7 Professional软件。
软件程序ORG 0000HSTART P1.0ACALL DELAYSETB P1.0ACALL DELAYAJMP STARTDELAY: MOV R5,#4D1: MOV R6,#200D2: MOV R7,#123NOPDJNZ R7,$DJNZ R6,D2DJNZ R5,D1RETEND硬件电路效果描述单片机的P1.0控制1只LED灯,实现其亮灭的变化,间隔0.2s.操作截图操作截图实验体会通过这次实验可以我们可以知道:(1)这是通过指令来实现的,如果使用了某条指令,CPU在执行该指令时就会完成相应的操作,通过指令能实现对单片机I/O接口或其他外部设备的控制。
计入,P1.0表示从P1.0引脚输出高电平“1”,CLR P1.0表示从P1.0引脚输出低电平“0”.(2)随着电阻值的增大,灯泡变暗(3)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能拖延,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实验二:炮马灯设计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单片机I/O接口的线路连接。
2.学习数据传送指令和位移指令的应用。
3.学习单片机输出口的控制。
4.进一步熟悉仿真器的使用方法。
5.学习程序固化及系统脱机运行的方法。
实验器材一个+5V电源,八个二极管,八个470欧姆的电阻,一个AT89C51,Keil uVision2软件,ISIS 7 Professional软件。
实验原理1. 用单片机的P1口控制8只LED灯,每次点亮两只,完成P1.0P1.1→P1.2P1.3→P1.4P1.5→P1.6P1.7→P1.0P1.1的循环闪烁,时间间隔0.2s。
软件程序ORGSTART:MOV A,#3FH MAIN:RL ARL,AMOV P1,AACALL DELAY AJMP MAIN DELAY:MOV R5,#4 D1:MOV R6,#200 D2:MOV R7,#123 NOPDJNZ R7,$ DJNZ R6,D2 DJNZ R5,D1 RETEND硬件电路效果描述1.单片机的P1口控制8只LED灯,每次点亮两只,完成P1.0P1.1→P1.2P1.3→P1.4P1.5→P1.6P1.7→P1.0P1.1的循环闪烁,时间间隔0.2s。
操作截图实验体会1.通过本次试验可以知道:只要保证每次从P1口送出的数据中有两个保持电平,就可以将相应的灯点亮。
2.单片机的P1口控制8只LED灯,每次点亮两只,完成P1.0P1.1→P1.2P1.3→P1.4P1.5→P1.6P1.7→P1.0P1.1计进一步加深了。
实验三:以循环方式实现流水灯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单片机I/O接口的线路连接。
2.学习循环的编程技术。
实验器材一个+5V电源,八个二极管,八个470欧姆的电阻,一个AT89C5,Keil uVision2软件, ISIS 7 Professional软件1。
实验原理实验要求用单片机的P1口控制8只LED灯,每次点亮两只,完成P1.0→P1.1→P1.2→P1.3→P1.4→P1.5→P1.6→P1.7的一次单灯点亮,间隔0.2s,接下来8只LED灯全灭一次,间隔0.2s;接着做P1.7→P1.6→P1.5→P1.4→P1.3→P1.2→P1.1→P1.0的一次点亮,间隔0.2s,接下来0000H灭一次,间隔0.2s,再从开始状态循环,8只LED灯呈现出流水灯的状态。
软件程序ORG 0000HSTART: MOV A,#0FFHMOV R0,#8CLR CLOOP1: RLC AMOV P1,AACALL DELAYDJNZ R0, LOOP1MOV A,#0FFHMOV P1,AACALL DELAYMOV A,#0FFH MOV R0,#8CLR CLOOP2: RRC AMOV P1,AACALL DELAYDJNZ R0,LOOP2 MOV A,#0FFH MOV P1,AACALL DELAYAJMP START DELAY: MOV R5,#4D1: MOV R6,#200 D2: MOV R7,#123 NOPDJNZ R7,$DJNZ R6,D2DJNZ R5,D1RETEND硬件电路效果描述单片机的P1口控制8只LED灯,每次点亮两只,完成P1.0→P1.1→P1.2→P1.3→P1.4→P1.5→P1.6→P1.7的一次单灯点亮,间隔0.2s,接下来8只LED灯全灭一次,间隔0.2s;接着做P1.7→P1.6→P1.5→P1.4→P1.3→P1.2→P1.1→P1.0的一次点亮,间隔0.2s,接下来8只LED灯全灭一次,间隔0.2s,再从开始状态循环,8只LED 灯呈现出流水灯的状态。
操作截图实验体会1.通过本次试验我更加熟悉了I/O接口的线路连接。
2.学会了制作灯的循环点亮。
3.我对本次实验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实验四:中断控制流水灯实验目的1.学习外部中断的基本方法。
2.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制方法。
3.实验器材一个+5V电源,八个二极管,八个470欧姆的电阻,一个AT89C51,Keil uVision2软件,ISIS 7 Professional软件。
实验原理在程序正常运行时,P1口的8个LED灯座单灯左移8次之后单灯右移7次,如此循环;中断时(即I/N/T/O/)按键按下)P1口的8个LED灯闪烁3次(即全亮,全灭3次)。
软件程序ORG 0000HLJMP STARTORG 0003HLJMP INT_0ORG 0100HSTART: MOV SP,#60HMOV IE,#81HSETB IT0L1: MOV A,#0FFHMOV R0,#8CLR CL2: RLC AMOV P1,AACALL DELAY DJNZ R0,L2 MOV R0,#7L3: RRC AMOV P1,AACALL DELAY DJNZ R0,L3 AJMP L1 DELAY: MOV R5,#4 D1: MOV R6,#200 D2: MOV R7,#123 NOPDJNZ R7,$DJNZ R6,D2 DJNZ R5,D1 RETINT_0: PUSH PSWPUSH ACCSETB RS0MOV A,#00HMOV R2,#6L4: MOV P1,ALCALL DELAYCPL ADJNZ R2,L4POP ACCPOP PSWRETIEND硬件电路效果描述程序正常运行后,P1口德8个LED灯做单灯左移8次,之后再做右移7次,如此循环;中断时即按下开关,P1的8个LED灯闪烁3次,即全亮全灭。
操作截图实验体会1.中断控制流水灯的主要任务是8个LED灯循环左移,右移;在终端服务程序中完成的功能是8个灯闪烁3次。
2.中控制流水灯的闪烁后,我对流水灯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对实训有了更大的兴趣。
实验五:音乐门铃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终端与定时/技术中和程序的设计方法。
2.学习音乐门铃的设计过程。
实验器材一个+5V电源,一个喇叭,一个LM386,五个接地电源,一个470欧姆电阻和一个10K欧姆电阻,一个0.0047uF二极管,一个0.1uF 二极管,一个10uF二极管,一个47uF二极管和一个AT89C51,Keil uVision2软件,ISIS 7 Professional软件。
实验原理利用程序来控制单片机某个口线的高电平或低电平,则在该口上就能产生一定频率的方波,接上喇叭就能发出一定频率的声音,若再利用延时程序控制干低电平的持续时间,就能改变输出频率,从而改变音调。
软件程序ORG 0000HLJMP MAINORG 001BHLJMP TIM1ORG 0100HMAIN:MOV TMOD,#10HMOV IE,#88HMAIN1:MOV 60H,#00H NEXT:MOV A,60HMOV DPTR,#TABLE MOVC A,@A+DPTRMOV R1,AJZ STOPANL A,#0FHMOV R6,AMOV A,R1SWAP AANL A,#0FHJNZ SINGCLR TR1AJMP DTSING:DEC AMOV 22H,ARL AMOV DPTR,#TABLE1 MOV TH1,AMOV 21H,AMOV A,22HRL AINC AMOVC A,@A+DPTR MOV TL1,AMOV 20H,ASETB TR1 DT: LCALL DELAY INC 60HAJMP NEXT STOP:CLR TR1AJMP MAIN1 TIM1:PUSH ACCPUSH PSWMOV TH1,21H MOV TL1,20H CPL P1.0POP PSWPOP ACCRETIDELAY:MOV R5,#2D2: MOV R4,#187D3: MOV R3,#248DJNZ R3,$DJNZ R4,D3DJNZ R5,D2DJNZ R6,DELAYRETTABLE1:DW 64260,64400,64524,64580 DW 64684,64777,64820,64898 DW 64968,65030,65058,65110 DW 65157,65178,65217 TABLE:;1DB 82H,01H,81H,94H,84HDB 0B4H,0A4H,04HDB 82H,01H,81H,94H,84HDB 0C4H,0B4H,04H;2DB 82H,01H,81H,0F44H,0D4H DB 0B4H,0A4H,94HDB 0E2H,01H,0E1H,0D4H,0B4H DB 0C4H,0B4H,04HDB 00END 硬件电路效果描述按下开关,即可弹奏出美妙的“生日快乐“歌曲。
操作截图实验体会1.通过本次试验,我掌握了中断定时/技术综合程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