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垣清燥汤为主治疗干燥综合征

合集下载

《韩氏医通》【明】韩懋

《韩氏医通》【明】韩懋

《韩氏医通》【明】韩懋<目录> <篇名>自序属性:《医通》草成,几欲焚去。

今年家兄命谓:先君序集有效方手泽,岂容勿传。

乃补葺分九章,凡九十五则,厘为上、下二卷。

读且数过,心动颜汗,向兄不能语者久之,而后语曰:人有定寿,医善折之,圣智不能加多也。

病有气机,医每失之,造化不容有凿也。

兄谓弟诚能医乎哉!夫孔门学农圃者小之,而老氏妄言罔象,又奚医之为也。

是编聊为医之彻上彻下语而已尔。

(嘉靖改元壬午六月朔飞霞子韩天爵自序)<目录>卷上<篇名>绪论章第一属性:(凡一十一则)飞霞子曰:天地万物,气成形也。

不位不育,病之时也。

人之养气践形而致中和者,医之道也。

失而至于针砭、药饵,第二义矣。

《易·无妄·九五》曰: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孔子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此最上义也。

得医之最上义者,气之冲,神之化,皆此身之真息以踵也。

卢扁指竖子,华佗剖肠腑,白玉蟾呵臀痈,药饵云乎哉?针砭云乎哉?土为冲气,脾胃为谷气。

冲气寄旺,谷气辅运,无一刻之停,此所谓真息也,而以踵焉。

至虚之地,气之枢而神之舍也。

故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夫然后知医之造化裁成,胥此焉出矣。

《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神农尝百草,虽非经见,理或有之。

轩岐、尹咸多古书,要难尽信。

《周礼》大司巫掌医卜,则医之为道也,技焉尔矣!秦汉以前,有说无方,故《内经》诸书,郑重缕,亦多累世附会窜杂之言。

汉魏而下,有方无说,非无说也,言愈多而理愈晦也。

自张、刘、戴、李诸君子出,立法分类,原病处方。

而后经旨灿然。

丹溪朱彦修乃能集名医之大成,尊《素》《难》如六经,以诸子为羽翼,医之为技,庶乎其显著矣!今之日,诸书充栋,学人望洋,安得起群公而就正,删述一番。

有经、有传、有史,俾医道不沦于远泥,而有以达中和极致之功,然后为快耶!人在气交中,如鱼在水,气能令人病不病,如水能令鱼嘉与馁也。

故医运化机,天地且不能违矣。

“散、润、清、补”四法辨治干燥综合征思路撷要

“散、润、清、补”四法辨治干燥综合征思路撷要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主要累及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

临床除口干、眼干等症外,尚可累及其他脏器造成多系统损害。

现代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改善外分泌腺体功能以及免疫调节等,但尚无可以根治本病的方法[1],而中医药在该病的诊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

我们临证时以“散、润、清、补”四法为辨治本病之大法,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散法:散邪宣肺、理气活血1.1 辛散表邪,宣肺布津 “肺为水之上源”,津液需靠肺“通调水道”之功,方可敷布濡养全身。

若外感燥邪,客于肺卫,肺气失于宣发肃降,津液不得敷布到皮毛孔窍、四肢百骸,故致口眼干燥等症[2]。

燥邪客于肌腠,致使肢体筋脉失于濡养,多见关节疼痛等症。

诚如《类证治裁》所言:“燥有外因、有内因。

因乎外者,天气肃而燥……津液不腾。

”可见,此燥乃因于燥邪外袭,“津液不腾”,而非津液不足。

故其治当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言:“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以辛散燥邪、宣肺布津之法治燥。

临证若见患者咽干鼻燥、干咳少痰,苔薄黄或白、质偏干,脉浮弦有力,而非舌面光剥、裂纹纵横、脉细无力等阴液大亏之象时,可据燥邪温凉之不同而辨证选用杏苏散、桑杏汤等辛散透表之剂,并加用紫菀、款冬花、桔梗等以达宣肺布津之效。

关节疼痛明显者,尚可予威灵仙、桑枝等祛风通络之品。

1.2 理气燥湿,助脾散精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津液外达布散于毫毛孔窍,除肺气布津之外,尚有“脾气散精”之功。

倘若中焦气机郁滞,水液运化不利,输布障碍,则聚而生水湿痰浊之邪。

水湿痰浊又进一步阻碍中焦气机,困束脾胃,二者互为因果,终致脾胃之气失其条畅,不得“以灌四傍”,四肢孔窍失于荣养,故临床可见口眼干燥、脘腹胀满、嗳气便溏、苔白腻脉弦滑等症。

此时若仍因其燥而投以阴柔滋腻之物,则更助水湿之邪,气机郁阻更盛,致“塞而壅之”之弊也。

论干燥综合征久必燥胜成毒

论干燥综合征久必燥胜成毒

论干燥综合征久必燥胜成毒马武开【摘要】根据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可见"燥"是干燥综合征的病理基础,久病必燥胜成毒.毒蕴血瘀是干燥综合征病程迁延,病变广泛,顽固难愈之本,治疗宜采用解毒润燥、活血生津为法,毒清、瘀去则不渴.【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0(042)010【总页数】2页(P6-7)【关键词】干燥综合征;燥毒;血瘀【作者】马武开【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贵阳5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9干燥综合征(SS)在中医学文献中无相似的病名记载,但其复杂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在许多古典医籍中皆有类似描述。

无论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还是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因其往往伴有许多脏腑病变,因此很难明确其属于某一病证。

有人认为本病宜归属中医学“燥证”的范畴;有人认为因其可累及全身故称为“周痹”;关节疼痛者尽属“痹证”;有脏腑损害者如肾、肝、肺等受损,称为“脏腑痹”;有的医家根据干燥综合征的发病特点认为其燥非一般的燥症可比,而是由特殊燥气所致,因而将其称为“燥毒”;近年来全国中医痹病专业委员会所著《痹病论治学》称本病为“燥痹”。

根据临床实践,我们亦认为“燥痹”、“燥毒”更能概括和反应本病的临床特点。

1 燥是干燥综合征的病理基础在中医文献里很早就有关于燥邪为病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曾指出燥邪为病的病变特点是“燥胜则干”。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燥邪为病的治疗原则是“燥者濡之”,并提出燥邪侵犯人体“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病机以伤津液为特征。

金元时期,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中对燥证颇有发挥,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的病机,指出了燥病的特点,并说:“涩枯者,气衰血少,不荣于皮肉,气不通利,故皮肤皱揭而涩也,及甚则麻痹不仁。

”有的从感邪方面进行阐述,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云:“阳明司天,燥气下临,肝气上从,苍起木用而立,土乃眚。

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方

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方

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方干燥综合症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

准确及时的诊断有助于患者的后期康复。

中医对干燥综合症的病因认为乃因素体阴虚,或感染邪毒而致津液生化不足、清窍、关节失其濡养致口燥、及涩痛,异物感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性疾病。

中医认为干燥综合症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阴虚津枯,清窍失养素体肾、肝、肺之阴虚,阴虚内燥,津液干枯,津不上承,清窍失于濡养,则目干涩、口咽干燥,等症经久不去。

2、内外燥邪,毒邪蕴结素体阴虚内燥,若外受燥(热)之邪侵袭,内外燥合邪上攻,攻于目则目干涩、赤肿,;攻于鼻则鼻干燥,;攻于口则口咽干燥,频欲饮而不能止干,咽痒不适;犯于肺,肺失清肃,则,,咳嗽少。

且合邪致病,内外邪气胶着,不易速去,日久致毒邪蕴结而发为舌下、颌下结肿等症。

3、阴虚津枯,痹邪阻络阴虚津枯,筋骨失于濡养,筋脉失于濡养,痹邪乘虚入侵,阻滞经络、筋骨、关节致骨节、,活动不利。

上述内容阐述了中医对干燥综合症的认知,本病性质属虚,以肾、肝、肺之阴虚为主,病程中出现因虚致实或邪气外袭之证候;病位以五官清窍,尤其是目、口为主,病情日久,五脏均可发病。

少数病人阴损及阳而成虚劳。

干燥综合症属中医“燥证”范畴,以泪液、唾液分泌减少为特征。

专家认为,临床使用中药治疗干燥综合症要抓住主要症状,以调整脏腑、益气养血、滋阴润燥为主,分证分期辨证治疗。

中药治疗干燥综合症——心肝,筋脉失荣证表现为面色无华,语声低怯,咽干,目干少泪,易惊,心烦急躁,,胸胁不适,脘满,,肌肉关节隐隐作痛,舌质淡,苔薄。

治以益气养血,滋阴通络。

药方用四逆散、四物汤、补肝汤加减。

◆四逆散方药: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四物汤方药:川芎2克,白芍6克(炒),人参、当归各4克,生3片,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补肝汤方药:甘草、桂心、山茱萸各3克,桃仁、柏子仁、茯苓、细辛、防风各6克,大枣24枚。

孟如教授辨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孟如教授辨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21 年第 3 卷第 1 期 00 1 2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 7
孟 如 教授 辨治 干 燥 综 合 征 经 验
杨坤 . 寻 ( 南省 陆 良县 中医 医院,云 南 陆 良 6 5 0 ) 云 5 6 0
关键词 : 孟如 ; 医药 疗 法 ; 燥 综 合 征 中 干
1 ( 5g 烊化H ) E 枣皮 1 ,I 子 1 。随证加减 : 5g 川 楝 5g 内热甚者 加
身关节疼痛 、 心悸 、 不欲食 , 上腹胀满 , 左 时有肠鸣腹 痛 , 可、 纳
症见 : 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稠 、 以咯 出, 干 难 口 眠差 , 便 2次 / l 先 干 后 溏 , 痛 则 便 , 干 红 、 干 黯 红 、 大 E, 腹 唇 舌
2 1 燥 邪 伤肺 .
干咽燥 , 常伴发热恶 寒、 节肿痛 等症 , 关 舌质 红 、 苔薄 黄而 干, 脉浮数 。治则 : 清肺 润 燥 止 咳。方 药 : 清燥 救 肺 汤 化裁 。组 成: 桑叶 1 , 5g 杏仁 1 , 2g 石膏 1 , 5 银花 1 , g 2g 连翘 1 , 5g 沙参
地 骨 皮 1 , 蒿 2 。 5g 青 0g 2 4 脾 胃 阴虚 . 症 见 : 干 咽 燥 , 干 不 欲 多 饮 、 干 、 脘 口 口 眼 胃
中 图分 类 号 : 5 . R24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O 7 3 92 1 )2 O 7 2 1¨ —2 4 ( 0 0 1 一O 2 —0 0
外邪入里化热 , 使阴津耗伤而发本病 。 总之 , 本病为阴津亏虚 , 病位在 口、 眼等 清窍 , 亦可 累及全 身, 与肺 、 胃)肝 、 脾( 、 肾密 切相关 、 则可 累及皮 肤 、 肉、 甚 肌 关

干燥综合症治疗及饮食

干燥综合症治疗及饮食

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干燥综合征患者出现口干、眼干,关节疼痛,部分患者出现牙齿脱落,肺纤维化,肝硬化等,危机患者生命,张大夫祖传“张氏特效玄麦养阴降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纯中药治疗,标本兼治,没有任何副作用。

临床统计,显效率100%,康复率高,不住院,费用低,见效快愈后不复发,是你健康的选择。

干燥综合征在中医属“燥证”范畴,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肺胃阴虚在先,肝肾阴虚在后,阴虚不复,燥热自内而生,病理关键在于阴虚燥热,轻则肺胃阴伤,重则肝肾阴虚,皆因阴虚在先,燥热自内而生,治疗重点当滋阴救液,清燥生津.故滋阴药当属改善病理的首要药物,通过滋阴改善体内阴阳失衡之关键,增加体内物质之基础-津液的来源,以此改善口鼻眼腺体的分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干燥综合征的起因及症状。

由于干燥综合症的症状的隐秘性及治疗难度程度深,所以目前还没有最佳的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方式,因此,干燥综合征患者一直处在症状带来的困惑之中。

其实,我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例子,向大家说说我的干燥综合征的治疗心得。

在患者仔细阅读后,发现自己以前治疗干燥综合征是走了很多不必要的弯路,同时也能够找到正确的治疗方式。

首先来认识一下干燥综合征会出现的症状,只有认清的干燥综合征的症状之后,才能够对每一个症状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一个一个的治疗。

1、口腔干燥。

患者常常觉得口中没什么唾液、口干,有时觉得口中发粘,在吃东西的时候都难以下咽,味觉功能也受到影响,慢慢减退等。

以前我口干的时候会夜间因口干而致醒。

2、眼干。

给我的感觉就是“欲哭无泪”,特别难受。

眼干严重的时候会出现疼痛,面对这种症状,心中生出了恐惧之心,害怕眼睛瞎掉。

3、干燥性角、结膜炎。

病人常有眼内异物感、灼热感、眼痒。

在早期常出现泪液过多,随着病情加重,视物逐渐模糊、眼红、眼痛,晨起时睁眼困难,以后在异物刺激或情绪激动时,也不能产生泪液。

4、关节疼痛。

多数病人可有关节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少数有关节腔积液,有时也可出现关节周围肌肉疼痛与肌肉萎缩。

名老中医治干燥综合症医案

名老中医治干燥综合症医案

名老中医治干燥综合症医案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变化,干燥综合症成为了一个越来越普遍的健康问题。

干燥综合症是指身体内部和外部的水分不足,导致皮肤干燥、口干舌燥、眼干等症状。

虽然这些症状看起来并不严重,但是它们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引起一些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治疗干燥综合症非常重要。

在中医中,治疗干燥综合症的方法非常丰富。

以下是一些名老中医的治疗干燥综合症的医案,供大家参考。

医案一:刘老中医的玉屏风汤刘老中医是一位有着50年经验的老中医,他的玉屏风汤是治疗干燥综合症的经典方剂。

这个方剂由玉屏风、杏仁、生地黄、天冬、麦冬和甘草等草药组成。

这些草药的功效是滋阴润燥、清热生津、益气补血等。

这个方剂可以缓解干燥综合症的各种症状,使人感觉舒适。

医案二:张老中医的蜜汁炙甘草张老中医是一位有着30年经验的老中医,他的蜜汁炙甘草是治疗干燥综合症的经典方剂。

这个方剂由甘草、蜂蜜和水组成。

这个方剂的作用是滋阴润燥、清热生津、止咳化痰等。

这个方剂可以缓解干燥综合症的咳嗽、口干舌燥等症状。

医案三:王老中医的麦冬桂枝汤王老中医是一位有着40年经验的老中医,他的麦冬桂枝汤是治疗干燥综合症的经典方剂。

这个方剂由麦冬、桂枝、黄芩、甘草、生姜和大枣等草药组成。

这些草药的功效是清热解毒、益气生津、调理脾胃等。

这个方剂可以缓解干燥综合症的各种症状,使人感觉舒适。

以上这些医案都是治疗干燥综合症非常有效的方法。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以避免干燥综合症的发生。

例如,我们可以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房间的湿度等。

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预防干燥综合症的发生。

总之,治疗干燥综合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我们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来治疗干燥综合症,也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预防干燥综合症的发生。

只要我们重视这个问题,就可以保持健康、舒适的生活。

吴斌主任医师从燥热阴虚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吴斌主任医师从燥热阴虚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吴斌主任医师从燥热阴虚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吴斌主任医师是一位中医内科专业的临床医师,他在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根据他的经验,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燥热阴虚,因此,治疗的关键是滋阴清热、润燥生津。

下面是吴斌主任医师从燥热阴虚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一、辨证论治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病症,不同的人体质和不同的病情表现需要针对性的辨证论治。

临床中,吴斌主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特征、症状表现、舌脉象等进行具体辨证,灵活运用多种中药组合进行治疗。

二、滋阴清热
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主要手段是滋阴清热。

中医认为,燥热伤阴是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病机。

因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首要目的是滋阴清热,调节体内阴阳平衡。

吴斌主任医师常用的滋阴清热的中药有当归、熟地黄、黄芪、枸杞子等。

这些中药有明显的滋阴清热的功效,能够有效地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缓解干燥症状。

三、润燥生津
四、辅助治疗
在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过程中,吴斌主任医师也会采取一些辅助治疗措施,如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过度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辅助治疗措施能够减轻干燥症状,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综上所述,吴斌主任医师从燥热阴虚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采取滋阴清热和润燥生津的中药组合进行治疗。

通过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干燥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清燥汤方剂配方

清燥汤方剂配方

清燥汤方剂配方
清燥汤【方剂名】清燥汤,出自元·《兰室秘藏》。

【组成】黄芪一钱五分(4.5克),陈皮、白术、泽泻各半钱(各1.5克),茯苓、升麻三分(0.9克),炙甘草、麦门冬、当归、生地、黄神曲、猪苓各二分(各0.6克),柴胡、黄柏、黄连、苍术各一分(各0.3克)。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每服15克,水煎服。

亦可改用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补肾益气,清燥利湿。

【主治】肾亏湿热痿厥,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行步不正,两足欹侧,舌淡苔黄腻,脉滑。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干燥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病症。

1.干燥综合征(个案):干燥综合征按症状应属于中医“煤症”范畴,“润燥”当为其正治之法,本方相关应用见于个案临床报道。

(《中医药学刊》2006年第1期)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本方联合甲钴胺治疗44例,对照组44例予甲钴胺治疗,疗效标准以四肢症状和四肢的神经反射及触觉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学评分主要方面,以多伦多临床评分为标准。

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0.91%,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2.73%。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第8期)
【方解】本方用于治疗痿证、厥证。

方用补气之黄芪,益肾固本之地黄,配以滋阴养血润燥之麦门冬、当归,化湿之茯苓、泽泻、白术、苍术、猪苓等。

临床应用以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行步不正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临床研究通过经络针灸、舒经活络推拿结合清燥汤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一定临床疗效。

【方歌】清燥二术与黄芪,猪泽升柴五味曲,参芩连柏草陈皮,麦冬归地痿方推。

李东垣《脾胃论》第一方,调理一切虚劳的基本方

李东垣《脾胃论》第一方,调理一切虚劳的基本方

李东垣《脾胃论》第一方,调理一切虚劳的基本方金元时期,中医的学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百家争鸣时期,刘河间、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四位名医并称“金元四大家”,其中尤以李东垣的《脾胃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其深远。

李东垣宗法《黄帝内经》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学术思想,提出了“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著名脾胃学说论断,并由此创立了“脾胃学派”(又称补土派),并创立了诸多奇效良方,其中“补中益气汤”还被列为“中医十大名方”之一。

如果没有仔细阅读《脾胃论》,还以为“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的第一个方子,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脾胃论》中,第一个方子名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简称升阳汤。

这个方子由“柴胡一两五钱,炙甘草、黄芪、苍术、羌活各一两,升麻八钱,人参、黄芩各七钱,黄连(去须,酒炒)五钱,石膏少许”组成,煎服方法是水煎,“早饭后、午饭前,间日服”。

这个方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李东垣认为,“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这种情况下,使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就比较合适。

李东垣强调,“人之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所以这个方子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四味中药补脾胃;李东垣认为,“脾胃一伤,阳气日损”,所以用羌活、升麻、柴胡三味中药升阳气;李东垣指出,“脾胃之清气下陷,浊阴之火得以上乘”,所以用石膏、黄芩、黄连三味中药泻阴火。

表面上看,似乎平淡无奇,实则暗藏玄机。

全方十味药,实则是一个圆运动周流图。

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四味补益脾胃的中药居于中土;而左边以羌活、升麻、柴胡升腾阳气的中药形成左旋之势;而右边以石膏、黄连、黄芩三味清泻阴火的中药形成右降之态,正如李东垣所说“调理脾胃治验治法用药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损”,而这个方子,却能很好的进行升降浮沉,使得“阴不病阳气伸”,则诸证可愈。

脾胃虚弱,劳倦内伤,其实就是一切虚劳的根源,而这个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可以说是调理一切虚劳的基础方。

为什么这么说呢?李东垣认为,“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在调理虚劳的时候,首先要用温法,在李东垣的眼中,“人参、黄芪、炙甘草之甘温,益元气而泻阴火”,再加白术健脾益气,四味药起到了“甘温除热”和“甘温补虚”的妙用。

王书臣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

王书臣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

王书臣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罗海丽;王书臣【摘要】目的:介绍王书臣教授诊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方法:跟师临床,总结其临床心得.结论:王书臣教授认为治疗此类疾病不能只从滋阴润燥着手,应当审明病因、辨证论治,指出临床上部分患者往往表现为湿热证,运用理气化湿,活血通痹法治疗干燥综合征患者往往收到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0(031)003【总页数】2页(P333-334)【关键词】干燥综合征/中医药疗法;中医师;王书臣【作者】罗海丽;王书臣【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北京10009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干燥综合征又称舍格林综合征(sjogren syndrom,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好发于中年女性,占 SS病人总数的90%。

现代医学主要用免疫调节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其疗效欠佳且副作用大,中医药治疗本病,能有效改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导师王书臣教授在临床上辨证论治,运用理气化湿、活血通痹法治疗干燥综合征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其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对病名的认识干燥综合征在中医文献中无相似的病名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大多数医家将此病归为“燥证”范畴,也有人将其命名为“燥痹”、“虚劳”、“痹证”、“燥毒证”等。

金◦刘河间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中云:“涩枯者,气衰血少,不荣于皮肉,气不通利,故皮肤皲揭而涩也,及甚则麻痹不仁。

”故以其可能累及周身亦称之为“周痹”。

王师认为燥证分外燥和内燥,干燥综合征当属内燥,是由内脏功能失调致津液不足或不能上承所致,治疗以调理脏腑功能为要,而外燥是由燥热之邪耗津伤阴所致,治宜清燥、养阴。

根据干燥综合征发展阶段的不同,病名亦有所区别,早期以阴津不足、孔窍失润为主,属于“燥证”,随着疾病的发展,燥毒、血瘀互结,以经络阻滞不通为主要表现,称之为“燥痹”或“周痹”。

老年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辩证论治(一)

老年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辩证论治(一)

老年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辩证论治(一)【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辩证论治;药物筛选干燥综合征(简称SS)是一种累及全身外分泌腺功能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唾液腺和泪腺分泌减少,出现口眼干燥等症状,严重时还可累及肝、肾、胃肠道、淋巴等其他器官和组织而产生多种临床表现。

近年来,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人群中发病率为0.29%~0.77%〔1〕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本病多发于>40岁中老年妇女,男女比例为1∶9~17,90%以上的患者为女性。

老年人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但由于SS的病因、发病机制至今不明,涉及医学中多个学科,对SS的治疗到目前为止仍无重大突破,尚无疗效确切且毒副作用小的药物问世。

中医在治疗SS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特殊衰老体质,很多医家在常规的养阴除燥治法以外,提出了化痰消瘀的观点和理论,提高了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文就老年SS的中医辩证论治做一综述。

1中医对SS的病名诊断认识中国古代文献中虽未提及这一单独的疾病,但对其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有一些类似的描述。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从该病发展的全过程来观察它的征候表现及其演变,并进一步从病机上探索形成SS各种征候的原因和条件,并对诊断病名进行了探讨。

当代中医临床学家路志正〔2〕教授根据SS的病因病机,结合其多年临床经验,首创“燥痹”病名,并认为其意成因有三:①气运太过,暴气横逆,感而受之;②过用火热辛燥之品,燥邪耗伤津液,筋脉失濡;③素体肝肾亏虚,阴津不足,筋脉关节失养,不荣而痛。

主要病机是阴血亏虚,津液枯涸。

治疗当以滋阴润燥为急。

1983年,南京市中医院已故全国名老中医傅宗翰为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全国首先提出以“燥毒症”作为本病的中医病名,这一病名已经得到了国内不少专家的认同。

其依据是:干燥综合征既归“燥”之范畴,临床必有“燥”的表现,故其临床征候总以一派干燥征象为其特征,然而无论从其燥的程度还是燥之源,又非一般常见燥证(外燥或内燥)可比。

培土健脾法在治疗干燥综合征中的运用

培土健脾法在治疗干燥综合征中的运用

关 。唐容川在 《 腑病 机论》 中指出 : “ 脏 脾称 湿土 ,土 湿
则滋生万物 ,脾润则长养百脏” 。脾得水谷之精徽而化 生阴 液 ,以旁溉四肢百骸 五脏六 腑 ,是人 体后 天阴液产 生 的源
笔者在临床 中,所 遇干燥 综合征 患者 ,以脾 功能失 调 为多 ,故在治疗 中常用各 种培土健 脾法 ,试举两例 ,如下 :

病理过程 中 ,脾 的转 输功能 失常 至关重 要。 因此 ,脾 胃
虚弱 ,脾失健运 ,不 能布津 ,加之脾 气 下陷 ,不 能上达 清 巧 ,清巧失养 ,致 眼 目干涩 。李东 垣所 谓 “胃气一 虚 ,耳 目口鼻俱为之病” 者是也 。临床上 可见 长期慢性 腹泻 的病 人或慢性 胃病 的病人 出现 眼干燥症 ;因此 ,培 土健脾法 具 有重要的临床治疗 意义和价值。
赵剑锋 孟动玲 刘品莉
1 .山西省 中医院 ,山西 太原 00 1 30 2;2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 太原 0 0 2 304
【 摘
要】 :笔者认为干燥综合征根据其 临床表现 当属中医 “ 燥证 ”范畴 ,从中医角度讲 ,和脾 胃关系很大 ,尤其是 和脾的关系 ,多表
现 为脾 胃功能失调 ຫໍສະໝຸດ 因此通过益气健脾 、燥湿健脾、补脾益 阴等培土健脾法达到治疗干燥综合征 的 目的。认为培土健脾法 不失为治疗干燥
泉 。《 素问 ・ 经脉 别论》 日 :“ 饮入 于 胃,游溢 精气 ,上 输
0 2 % 一0 7 % lJ .9 .7 1

且 发病 率近 年有增 高 的趋势 。由于 原
目前 西医治疗 干燥 综合 征 尚无 理想 的治疗 方法 ,其 治 疗主要包 括局 部治疗 ( 1干、眼干 以及其他部位 的干燥 ) 如5 1 和系统性 治疗 ( 出现血管 炎和神 经系统病 变或 出现其 中 如 之一 ) 。局部治疗 如眼干的人工泪液和泪点封闭 ;口干 的刺 激 唾液腺分泌 的治疗 ;皮肤 及 阴道干燥 的润 滑剂 的使用及 保湿 剂的使用 ,局部 治疗虽 在一定 程度 上缓解 了症状 ,减 轻 了病人 的痛 苦 ,但长 期使 用都有 相应 的副作 用 ;全身治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完整版)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完整版)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完整版)(一)辨证分型治疗1.燥邪犯肺证:主症:口鼻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不易咯出。

常伴有胸痛、发热头痛,周身不爽等,舌红苔薄黄而干或舌干苔薄白,脉细数或浮数。

治法:清燥润肺止咳。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

桑叶10g,石膏20g,甘草10g,人参须10g,火麻仁15g,阿胶10g,麦冬20g,杏仁10g,枇杷叶10g,茯苓20g,南沙参、北沙参各10g。

加减:兼有风热表证者,宜疏风润肺,方用桑杏汤。

2.阴虚内燥证:主症:口干咽燥,目涩而干,咽部胀梗,头昏且痛,耳鸣耳聋,形弱体倦,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腰膝关节疼痛,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或光剥质于,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燥,补肝益肾。

方药:一贯煎合杞菊地黄汤加减。

生地黄15g,沙参12g,麦冬12g,枸杞子12g,川楝子10g,当归15g,山药12g,山茱萸12g,牡丹皮12g,泽泻10g,茯苓12g。

加减:若关节痛者可加秦艽、独活、寄生以祛风胜湿,舒筋活络。

3.气阴两虚证:主症:口唇干燥,声音嘶哑,双目干痒,视物模糊,鼻干不适,面色无华,少气乏力,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舌淡红苔少质干,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六味地黄汤合四君子汤。

熟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12g,牡丹皮10g,泽泻10g,茯苓10g,党参15g,白术12g,甘草10g。

加减:若症见低热持续不退,可加银柴胡、鳖甲、青蒿、胡黄连、地骨皮等以清退虚热。

4.血虚生燥证:主症:头晕目涩,面色无华,唇淡舌干,皮肤干燥,经血稀少,心烦不寐,脉细数。

治法:养血润燥。

方药:四物汤加减。

熟地黄15g,当归10g,白芍20g,川芎10g,枸杞子15g,百合20g,阿胶15g,莲子15g,炒枣仁10g,甘草5g。

加减:眼干涩,视物模糊者,加石斛;口燥咽干甚者酌加芦根、乌梅等。

5.气滞血瘀证:主症:口干舌燥,双目异物感,胁肋胀满,刺痛阵发,面色晦暗,皮肤可见紫红色斑丘疹,按之不褪色,关节疼痛麻木,腹部不适或可触及症积包块,腹满而胀,时而作痛。

干燥综合征的偏方

干燥综合征的偏方

干燥综合征的偏方干燥综合征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其实临床表现多样,有各种各样的症状,入口干燥症,干燥性角膜炎,还有皮肤出现过敏性皮癣,或者关节疼痛等等问题,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不分年龄和性别,很多人都可能会受到这些疾病的影响,下面来了解一下治疗的偏方。

1 燥热犯肺证证候特点:眼干少泪,口干唇燥,唾液量少,饮水不解,鼻咽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难以咯出,常伴有发热、目赤多眵、面红烘热、头身疼痛、关节隐痛、溲赤便结等,舌红苔薄黄而干或有裂纹,或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浮。

治法:养阴清肺润燥。

方药:清燥救肺汤、一贯煎加减。

桑叶、石膏、甘草、人参须、火麻仁、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云苓、南北沙参加减:兼有风热表证者,加用栀子、淡豆豉、大贝母等。

咯血、鼻衄者加侧柏叶、仙鹤草。

咳嗽者加桔梗、桑白皮、浙贝母。

便秘者加瓜蒌仁、麻仁。

关节痛者加虎杖、鹿衔草等。

中成药:可服用羚羊清肺丸、养阴清肺膏(口服液)。

2 脾胃阴虚证证候特点:舌干口燥,干呕呃逆,进硬食需用水送下,或饥不欲食,或胃脘隐痛,或牙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

治法:健脾益胃,养阴生津。

方药:益胃汤、玉女煎、增液汤加减。

沙参、麦冬、玄参、石斛、生地、玉竹、白芍、知母、当归、黄精、甘草加减:兼有便秘者,除加用生大黄、麻子仁、肉苁蓉、枳实、厚朴等润肠通便药物外,依据肺与大肠相表里原则,酌情加用蝉衣、葛根、升麻等宣利肺气,养阴润肺。

腹胀纳差者加焦三仙、白扁豆、莱菔子。

咽干口燥者加花粉、芦根。

中成药:可服用养胃舒颗粒。

3.肺肾阴虚证证候特点: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咳嗽少痰,心烦少寐,骨蒸潮热,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清肺益肾,滋阴生津。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

生地、熟地、麦冬、玄参、百合、沙参、青果、阿胶、桔梗、贝母、知母、山药加减:口咽干燥甚者,可加芦根、甜柿霜、乌梅。

阴虚内热者加地骨皮、鳖甲。

中成药:可服用麦味地黄丸、百合固金口服液等。

干燥综合征中西医医治进展

干燥综合征中西医医治进展

干燥综合征中西医医治进展【摘要】本文介绍了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治干燥综合征的方式,总结了最近几年来医治本病的进展,结论西医医治的副作用较大,而中医医治辨证分型尚未统一,疗效不一,中西医结合医治本病各方面报导成效良好,值得推行和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西医医治中医医治中西医结合医治1 西医医治进展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和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且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点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

临床表现不一,以口、眼干燥为常见病症,但多数情形下常伴有多系统损害并显现多种临床表现。

有报导称SS在我国发病率为%~%[1]。

本病多起病隐匿,病情不同较大,但临床发病要紧可分为外分泌腺受累表现和系统病变致使的血管炎表现。

故西医在医治上常以医治外分泌腺如口干燥症、眼干燥症及归并系统损伤而有所偏重。

干眼症的医治常规医治干眼的药物种类较多,如入口的人工泪液,国产的视黄酸,以甲基纤维素、硫酸软骨素和复合维生素为要紧成份的干眼滴剂等,均有必然疗效。

其医治在必然程度上减缓了病人痛楚,但基础疾病未取得有效操纵,医治价值有待商议。

同时长期利用该类药物致使外分泌腺体依托性增加,药物的疗效减低。

除外用药物之外,近几年来,口服药物也慢慢为临床所应用。

如拟胆碱药匹鲁卡品(PilocarpineNitrate)能明显改善口干、眼干和其他干燥病症,且用药后耐受性好。

最新应用于临床的西维美林(cevimeline)属胆碱酯能受体的激活剂,与匹罗卡品相较较,对M3受体的选择性高10倍,半衰期长8倍,副作用也更少,临床应用说明其对口干、眼干都有作用。

Fife等[2]通过双盲、随机对如实验报导了患者利用西维美林后能够专门好地耐受而且口干病症显著减轻。

系统损伤的医治 SS是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性病变,一旦明确诊断,其临床病症都已经较明显,应考虑利用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医治,这有助于提高体内多种腺体的分泌功能,改善病情,延缓病程进展,同时操纵炎症。

干燥综合症治疗偏方

干燥综合症治疗偏方

干燥综合症治疗偏方1、菊花粥:菊花50克煎汤,再与粳米100克同煮粥,具有清暑热、散风热、清肝火、明眼目的作用,对风热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一定效果。

2、麦门冬粥:用麦门冬20--30克,煎汤取汁,再以粳米100克煮粥待半熟,加入麦门冬汁和冰糖适量同煮。

麦门冬可养阴生津,对肺燥、干咳、少痰等症效果较好。

3、梨子粥:取梨2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煮粥。

该粥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可用做秋季保健食品。

4、芝麻粥:将黑芝麻适量淘洗干净,晒干后炒熟研碎,每次取3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

芝麻可润五脏、补虚气。

5、花生粥:连衣花生45克,梗米60克,冰糖适量,将花生连衣捣碎,与粳米、冰糖一同入砂锅,加水适量煮粥,每日晨起空腹食用,可健脾润肺。

6、木耳粥:将白木耳5--10克浸泡发涨,加粳米100克,大枣3--5枚同煮粥。

白木耳味甘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作用。

7、红花山楂糕:红花15克,山楂500克,冰糖500克,将红花煮汤取汁,加入去核山楂与冰糖,煮烂,冷却后凝结成块,即可食用。

可活血生津。

8、杏仁露:取甜杏仁10克,藕粉50克。

将甜杏仁炒熟研粉,加入藕粉,开水冲成糊状即可。

随时食用,可清肺润燥。

9、凉拌荸荠萝卜丝:荸荠100克,白萝卜100克,白萝卜去皮切丝,用盐渍10分钟,冷开水冲洗。

荸荠去皮切丝,与白萝卜丝、调料生拌食用。

佐餐食用,可清热润肺。

10、菠菜鸭蛋汤:取菠菜50克,鸭蛋2只,将锅中加水煮沸放入搅匀的鸭蛋,等蛋白凝固时,放入洗净的菠菜,稍煮,淋上麻油调味即可。

佐餐食用,可清热润肺。

11、菊花罗汉果饮:取白菊花9克,罗汉果1只。

将上二物放茶杯中,以沸水冲泡代茶饮。

每日1服,不拘时频饮,可清热润肺明目。

提示:偏方不能代替药物治疗,但是长期使用对缓解干燥综合症的症状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如果效果不好,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主的清燥汤治疗 , 疗效肯定 , 更证 明了脾 的生津 、 津, 升 肺的布 津功能障碍是本病 的根 本病 机。 关键词 : 东垣 清燥 汤; 干燥综合征 ; 脾主升 津 中图分类号 : 42 8 R 4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9— 2 6 20 ) 1 0 6 10 5 7 ( 0 6 0 — 12—0 1 燥有余 , 干因津液不足 。 且脾 开窍 于 1 1 干涎少 , ” 3, 3 纳谷 为 之逊 色 , 肺司呼 吸 , 燥热 伤津 , 咳为 其特 征 , 是 泾渭 分 呛 也 明。故一寒一热 , 一干一渴 , 一涉及饮食 , 一关系呼吸 , 当可 分辨之。可见本病 虽属燥 症 , 但并 非 一般燥 热伤 津 的内燥
收 稿 日期 :0 5—0 2o 7—1 8
征, 而是脾气虚之人 , 湿代谢障碍 , 水 湿邪阻碍气机 , 升降失 常, 脾失转输之职 引起 的机 体水 液代谢与输布 , 饮食精微转 输与利用的障碍, 这就造成尽管有常量或超量饮食摄人体 内但不能正常利用而成本病 。 东垣清燥汤本为湿 热犯肺 之方 , 而其 成份却 是 以健脾 升 阳, 清热燥 湿为主 , 可见肺 受湿热 也需从脾 论 治 , 一者达 肺润燥平焚之物需从脾 的转 输升 清 而来 ; 者湿为脾 生之 二 物, 犯肺则碍肺 , 使肺 津不布 而燥渴 生 , 治脾既 可断生湿 之 源, 又可复升津之主 。
2 方剂组成及应 用 2 1 方 药组成 黄芪 、 . 人参 、 五味子 、 胡、 柴 升麻 、 白术 、 苍
术、 泽泻 、 猪苓 、 茯苓 、 陈皮 、 甘草 、 曲、 神 黄连 、 黄柏 、 当归、 生 地 、 门冬 。 麦 2 2 加减 l证 时 , 般原方 加葛 根一 味 , . } 缶 一 根据 身体状 况 重在剂量增减 , 有瘀血征象或病 程过长 者 , 加活血化瘀药。 2 3 方义 . 本方 由生脉散 、 四君子 汤 、 中益气汤 和四苓 补 散加味组成 : 以健脾 升 阳为主 , 益气 利湿 为辅 , 以滋阴清 佐 热, 共奏补泻兼施 , 润燥 同用之 方 ; 苍术 、 黄连 、 黄柏合 四苓
J n .20 06 a
东垣 清 燥 汤 为 主 治 疗 干 燥 综 合 征
李荣峰
( 义市李荣峰 中医诊所 , 孝 山西 孝义 0 20 ) 33 0

要: 干燥综合征人们一般认为属于中医的“ 燥证” 范畴, 临床上纯属 中医燥证者并不多见, 但 而苔白、 身
倦等湿象的存在, 体现了水液代谢与输布; 饮食精微转榆与利I障碍者, 1 十有八九; 笔者用健脾燥湿升清行津之法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 , 尤其是唾液腺 和泪腺
中 医


学 刊
为主的系统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按症 状中医应属 于“ 燥症 ” 范畴 ,润燥” “ 当为其 正治之 法。然 而在临床 上被 现代 医学 确诊后 的干燥综合征患者除有典 型的干燥症状外 , 大多伴有 苔白、 身倦 等湿象的存在 , 不符合单纯 润燥 的条件 。笔 者结 合“ 气机升 降理论 ”“ 主升清”“ ,脾 ,脾为 胃 行其津液 ” 和脾在 水液代谢 等方面作用的理论 , 认为这种病理现象的出现主要 是 由于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 、 饮食精微转输与利用的紊乱及 不平衡状态所致 , 在这 一病理过程 中, 脾的转输 功 能失 常至 关重要 , 近几年来 , 笔者用健脾燥湿升清行 津之法 为主的东 垣清燥汤治疗收到 了较好效果 , 现探讨如下 。 1 东垣清燥汤治疗千燥综合征的理论依据 脾主升清, 乃脾之特性, 古今书籍对“ 之诠释, 清” 皆指 精微物 质而言。所 谓“ , 升” 即上 升之 意 , 所谓 “ ” 是指水 清 , 谷 精微 营养 物质 , 升清” 而“ 即指 精微物质( 含水 津 ) 的上升 布散。经过脾 、 胃和小肠 等消化后 生成 的精微物 质 是在脾 的升清作用下 , 输 于肺 , 通过 心 肺 , 上 并 分布 到 周 身各 处。 因此 , 的升清功 能正常 , 脾 则各脏腑 组织 器官得到足够 的水 津滋润和物质 营养 , 能活 动才能 强健 。《 问 ・ 脉 别 功 素 经 论 篇》 “ 日: 饮入于 胃, 游溢精气 , 输于脾 , 上 脾气 散精 , 上归 于肺……水津 四布 , 五经并 行” 。说明在 水津 代谢 过 程 中 脾有生津 、 升津 的作 用 , 肺有布津的功能。气机升降 出入 协 调 , 的转输功 能正常 , 脾 则入 胃之水 源源而 至 , 达肺 之津续 续 而来 。 然肺津 可布而燥 渴 自 。若 升降出入 障碍 , 失 自 止 脾 转输之 职 , 能生 津、 不 升津 , 而饮入 之水 虽多 , 以达肺 润燥 无 平 焚之 用 , 反成 滋湿碍脾之 弊 , 以升降 出入 障碍 , 的转 所 脾 输 功能失常引起 的水谷津液输布和利用上的不平 衡及代谢 紊乱是本病 的根本原 因。 1为脾之窍 , 3 涎为脾之液 , 之迎 3 1 粮纳谷 , 唾液之消化 , 津之上荣 于1 , 液之得分泌 , 需 水 3涎 实 皆脾之升津所为 。且 涕 , 泪皆属津液 , 也赖 脾之 升 津敷 布 , 始能达其所 , 溢其窍 , 可见脾气 升清关 系到水津 之 上荣 , 故 脾主升津也 。东垣 日 :气少则津 液不行 ” 脾 气不 升 , “ , 水津 不得上承 , 口无津液之滋润 , 涎无津液之来源 , 口干作燥 , 则 甚 则口无涎 , 涕泪 皆少 , 乃脾不升 津之燥象表现 。肺为水 此 之上源 , 脏之华盖 , 故脾虚气少 , 津不 上承 的燥 症 当与 肺 阴 不足, 肺燥 之证相鉴别 。脾燥 之 由源 于 阳虚 , 虚 津少 , 脾 3 1 干涎少 是其主症 , 肺燥邪热 , 渴 咽燥 为其证候 。 1干 1渴 3 1 3 3 之情迥 异 ; 诚如 张景岳 日: 3干 口渴 , “1 大有不 同 , 盖渴 因火
维普资讯
第2 4卷
第 1期
中 医



Vo _ 4 No 1 l2 .
2006年 1 月
CHI SE AR I S OF T AD T ONA CHI SE ME CI E NE CH VE R II L NE DI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