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 中药方
骨科常用中药方剂
骨科常用中药方剂(31首)1、身痛逐瘀汤秦艽9g 羌活12g 香附9g 川芎15 桃仁12g红花9g 当归9g 没药9g 牛膝12g 地龙6g甘草6g功用: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主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臂、腰、腿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2、参苓白术散人参10g 茯苓15g 白术10g 山药12g 陈皮10g薏苡仁10 莲子8g 砂仁3g 桔梗6 甘草8g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虚湿盛证引起的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
3、左归丸熟地20g 山药山15g 茱萸12g 枸杞12g 牛膝15g茯苓12g 鹿角胶12g 龟甲胶12g 兔丝子12g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损伤日久或骨疾病后,肝肾精血亏损,骨折修复期,肾阴虚引起的骨关节炎及腰椎间盘突出症。
4、右归丸熟地20g 附子9g 肉桂6g 山药15 山茱萸12g枸杞12g 杜仲12 兔丝子12g 鹿角胶12g 补骨脂20g牛膝6g功用:温补肾阳主治:骨及软骨损伤后期,肾阳不足、精血亏损而致神疲气怯,筋骨连接延迟或下肢浮肿者。
5、独活寄生汤独活9g 桑寄生18g 秦艽9g 防风9g 细辛3g当归12g 芍药9g 川芎6g 地黄15g 杜仲9g牛膝9g 党参12g 茯苓12g 甘草6g 肉桂6g功用: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主治:腰脊损伤后期,肝肾两亏,风湿痛及腿足屈伸不利者。
6、四妙散苍术20g 黄柏10g 苡仁30g 牛膝15g功用:清热利湿主治:湿热下注所致骨性关节炎或者湿热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7、十全大补汤炙黄芪20g 肉桂9g 人参9g 白术12g 茯苓12g川芎15g 当归15g 白芍15g 熟地15g 炙甘草6g功用:气血双补主治:损伤后期,气血虚弱所致的骨性关节炎。
8、桃红四物汤桃仁6g 红花6g 川芎12g 当归15g 生地12g赤当12g功用:活血祛瘀主治:伤后瘀血作痛者。
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120首方剂
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120首方剂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120首方剂1、十灰散《十药神书》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草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等分(各9克)2、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大黄120克川芒消甘草陈皮红花当归苏木本通各6O克枳壳120克厚朴少许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金银花三钱(20克) 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各10克)4、四生丸(《妇人良方》)白僵蚕(炒去丝)地龙(去土)白附子(生)五灵脂草乌(去皮、尖)各等分5、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乌药(10g)缩砂(10g)木香(10g)延胡索(10g)香附(10g)甘草(5g)6、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甘草、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当归三钱(9克) 生地三钱(9克)桃仁四钱(12克)红花三钱(9克) 枳壳二钱(6克) 赤芍二钱(6克) 柴胡一钱(3克) 甘草二钱(6克) 桔梗一钱半(4、5克) 川芎一钱半(4、5克)牛膝三钱(9克)8、当归补血汤(金·《内外伤辨惑论》)黄芪(30克) 当归(6克)9、鸡鸣散(清·《伤科补要》)槟榔1、3、陈皮1、3、木瓜1、3、吴茱萸0、4、紫苏0、4、桔梗0、7、生姜0、710.金铃子散(《圣惠方》)金铃子、玄胡索各一两11.抵当汤(《伤寒论》)水蛭(熬)30个,虻虫30个(去翅足,熬),桃仁20个(去皮尖),大黄3两(酒洗)。
12.活血止痛汤(《伤科大成》)当归2钱,苏木末2钱,落得打2钱,川芎6分,红花5分,乳香1钱,没药1钱,三七1钱,炒赤芍药1钱,陈皮1钱,地鳖虫3钱,紫荆藤3钱。
13.独参汤(《景岳全书》)人参30克14.顺气活血汤(《伤科大成》)苏梗1钱,厚朴1钱,枳壳1钱,砂仁5分,归尾2钱,红花5分,木香4分,炒赤芍1钱,桃仁3钱,苏木末2钱,香附1钱。
15.复元通气散(《正体类要》)木香、茴香、青皮、川山甲(炙酥)、陈皮、白芷、甘草、漏芦、贝母(去心,姜制)各等分。
骨伤科方剂
当归、川芎、乳香、没药、苏木、红花、地鳖虫、紫荆滕、三七、赤芍、陈皮、落得打 人参 苏梗、厚朴、枳壳、香附、炒赤芍、砂仁、红花、当归尾、苏木、木香、桃仁 木香、茴香、青皮、穿山甲、陈皮、白芷、甘草、漏芦、贝母 柴胡、瓜蒌根、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大黄、桃仁、 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 桃核、大黄、桂枝、甘草、芒硝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
适应症 伤致呕、吐、咯血,渗血,舌红脉数有力 伤致瘀血蓄血 附骨疽初起、创面感染初期:红肿热痛 伤出血、血热妄行,吐、紐血 伤后气滞疼痛 骨痈初期 伤后气滞血瘀
损伤、金疮、久伤气血损伤 伤致胸腹蓄血 伤后心腹胸胁痛、时发时止
伤致瘀血肿痛 失血后气血虚衰 伤后气滞血瘀诸痛 气滞血瘀:胀痛走窜不定 伤后瘀血停于胁下 伤后气滞作痛,寒热往来 伤后瘀血停聚 伤后瘀血作痛者
方名 十灰散(《十药神书》) 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四生丸(《妇人良方》) 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 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当归补血汤(金·《内外伤辨惑论 》) 鸡鸣散(清·《伤科补要》) 金铃子散(《圣惠方》) 抵当汤(《伤寒论》) 活血止痛汤(《伤科大成》) 独参汤(《景岳全书》) 顺气活血汤(《伤科大成》) 复元通气散(《正体类要》)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柴胡舒肝散(《景岳全书》) 桃仁承气汤(《瘟疫论》) 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 方) 清营汤(《温病条辨》) 普济消毒饮(《东垣十书》) 犀角地黄汤(《千金方》)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黎洞丸(《医宗金鉴》) 七厘散(《良方集腋》) 八厘散(《医宗金鉴》) 生血补髓汤(《伤科补要》) 正骨紫金丹(《医宗金鉴》) 壮筋养血汤(《伤科补头汤(《金匮要略》) 五加皮汤(《医宗金鉴》)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归脾汤(《济生方》) 左归丸(《景岳全书》) 右归丸(《景岳全书》)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防风根汤(《杂病源流犀烛》) 补中益气汤(《东垣十书》) 补肾壮筋汤(《伤科补要》) 补肾活血汤(《伤科大成》) 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健步虎潜丸(《伤科补要》) 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骨科方剂50首
骨科方剂50首.(一)内服方.大成汤(理作续断方)组成:大黄20g,芒硝10g(冲服),当归lOg,木通lOg,枳壳20g,厚朴10g,苏木10g,川红花10g,陈皮10g,甘草10g,水煎服。
药后得下即停。
正骨紫金丹(医宗金鉴)组成:丁香6g,木香6g,瓜儿血竭log,儿茶10g,熟大黄20g,红花lOg,当归头、莲肉、白茯苓、白芍各15g,丹皮10g,甘草6g,水煎服。
治跌打扑坠闪错损伤,并一切疼痛,瘀血凝聚。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组成:柴胡15g,天花粉10g,当归尾log,红花6g,穿山甲10g,酒浸大黄30g,酒浸桃仁12g,水煎,分2次服。
如服完第一次后,泻下大便,得利痛减,即停服;如6个小时之后,仍无泻下者,则服下第二次,以利为度。
润肠丸(正体类要)组成:大黄(煨)15g,归尾15g,羌活15g,桃仁(去皮尖)30g,麻子仁30g,皂角15g,秦艽15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三五十丸,空心开水送服。
桃仁四物汤(中国医学大辞典)组成:桃仁25粒,川芎3g,当归3g,赤芍3g,生地黄2g,红花2g,牡丹皮3g,制香附3g,玄胡索3g,水煎服。
复元通气散(活法机要)组成:木香、茴香(炒)、青皮、穿山甲(炙)、陈皮、白芷、甘草、漏芦、贝母各等分。
共研细末,每次服36g,温酒调下。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当归9g,川芎6g,赤芍9g,桃仁9g,红花6g,枳壳5g,丹皮9g,香附9g,延胡索12g,乌药9g,五灵脂9g,甘草5g,水煎服。
精品.清心药(证治准绳)组成:当归、丹皮、川芎、赤芍、生地黄、黄芩、黄连、连翘、栀子、桃仁、甘草,水煎服。
十灰散(十药神书)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草根、大黄、山栀、棕榈皮、牡丹皮,以上各药等量。
各烧灰存性,研极细末保存待用。
每服1015g,用鲜藕汁或鲜萝卜汁调服。
五昧消毒饮(医宗金鉴)组成:金银花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10g,水煎服,每日l3剂。
中医骨伤科医院常用方剂
医院常用方剂手册一、协定方骨一方【来源】本院【组成】白芍 15g 防风 10g 羌活10g 钩藤 15g 白芷 10g 伏神15g 远志 10g 当归10g 川芎 10g 生地 10g 木通 10g 甘草 6g【方歌】骨1羌防芷钩藤,芎归芍地与茯神;远志木通甘草用,头伤震荡应如神。
【用法】内服。
【功用】化瘀通窍,祛风安神。
【主治】外伤所致之头痛、眩晕症。
【方解】方内羌活、防风、白芷祛风;远志、茯神通窍安神;配以钩藤解痉;赤芍、生地、当归活血去瘀;助木通利尿而解除颅内压增高达到治疗头部外伤引起的眩晕。
【现代应用】脑震荡。
骨二方【来源】本院【组成】红花3g 防风10g 连翘10g 枳壳10g 桃仁10 赤芍10 桔梗10g 栀子10g 香附10g 五灵脂12g 田七9g【方歌】骨2红花五灵脂,防翘枳桃并山栀;赤芍津梗香附用,清热凉血跌打施。
【用法】内服。
【功用】活血化瘀,祛风定痛。
【主治】跌打损伤,骨折初起之瘀血肿痛。
【方解】方内由红花、桃仁、栀子、赤芍、五灵脂破血消瘀(其中灵脂能行血中之气,气中之血,并有止痛,缓解平滑肌痉弯的作用)配连翘清肌表之热;防风解表祛风;助香附理气止痛,津梗开胸宣肺。
本方治疗跌打初起,骨折初期均可选用。
【现代应用】骨折、关节挫伤及外伤性坐骨神经痛等。
骨三方【来源】本院【组成】台乌10g 郁金12g 蒌仁10g 桃仁10g 素馨针10g 枳壳10g 生地15 栀子10g 青皮10g 前胡10g 田七6g【方歌】骨3蒌桃乌青皮,郁栀枳壳与生地;前胡素馨延胡索,和营止痛调血气。
【用法】内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方解】方内用郁金、青皮、枳壳理气解郁;素馨舒肝行气;助山栀子、生地、桃仁活血祛瘀;配前胡、蒌仁宣肺祛痰。
本方对胸部挫伤,气滞胸翳,壳达和营止痛,行气活血之效。
【现代应用】肋软骨炎,胸部软组织挫伤等。
骨四方【来源】本院【组成】银花15g 当归10g 天花粉10g 五灵脂12g 浙贝15g 防风10g 陈皮10g 蒲黄10g 白芷10g 角刺10g 甘草6g【方歌】骨4银防归白芷,粉甲角刺五灵脂;陈皮甘草蒲黄具,仙方活命加减治。
骨伤科(协定方)
骨伤科1骨关节疼痛1.1风湿骨痛药组成:当归30g,防风30g,麻黄30g,秦艽20g,独活20g,续断20g,羌活20g,鸡血藤20g,川芎20g,牛膝10g,木瓜10g,生杜仲10g,土鳖虫10g,白芷10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紫草10g。
功能: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主治:因受风寒引起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风湿麻痹、伤筋折骨。
用法:每日一剂,一日两次。
2关节炎2.1痰瘀阻络汤组成:牛蒡子9g,土鳖虫9g,僵蚕9g,独活6g,白芷4.5g,半夏9g,丹参12g,制天南星9g,蒺藜9g。
功能:豁痰逐瘀,祛风通络。
主治:痰瘀阻络型增生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术后关节黏连症、滑囊炎等。
用法: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2.2补益风湿汤组成:盐菟丝子10g,烫狗脊10g,炒杜仲10g,续断10g,熟地黄15g,牛膝10g,肉桂5g,党参10g,麸炒白术10g,当归10g,酒白芍10g,制川乌6g,细辛6g,独活6g,防风6g,威灵仙10g。
功能:温补肝肾,益气养血,佐以祛风散寒燥湿。
主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痛,风湿肌肉痛、腰痛、坐骨神经痛。
用法:每日一剂,温服两次。
2.3通痹汤组成:羌活15g,秦艽15g,细辛3g,川芎15g,当归15g,杜仲20g,赤芍20g,萆薢10g,木瓜10g,茯苓20g,牛膝20g,乳香10g。
功能: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主治:风湿类关节炎、类风湿类关节炎所见关节肿胀、疼痛,筋脉拘急,活动不利等。
用法:每日一剂,日服两次。
3骨质增生3.1益肾坚骨汤组成:黄芪30g,补骨脂15g,骨碎补12g,菟丝子12g,狗脊12g,川断12g,枸杞子12g,干地黄20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12g,鸡血藤30g,葛根12g。
功能:益肾养血,和络止痛。
主治:颈椎、胸椎、腰椎增生,上肢麻痛,脊柱活动欠利者。
用法:每日一剂。
4椎间盘突出症4.1腰舒汤组成:党参10g,当归10g,狗脊20g,丹参10g,川牛膝10g,制川乌6g(先煎一小时),桑寄生10g,熟地10g,全蝎粉3g(装胶囊用药汁分三次吞服)。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资料类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资料类关键信息项:1、中药方剂名称2、方剂组成3、功效主治4、用法用量5、注意事项11 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的相关信息,为医疗实践、学术研究及患者用药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资料。
111 适用范围本协议适用于骨伤科领域的医疗专业人员、研究人员以及相关医疗机构。
112 协议有效期本协议自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具体时长。
21 中药方剂名称以下列出骨伤科常用的中药方剂名称:211 接骨紫金丹212 活血止痛汤213 续骨活血汤214 新伤续断汤215 跌打养营汤22 方剂组成221 接骨紫金丹:土鳖虫、乳香、没药、自然铜、骨碎补、大黄、血竭、硼砂、当归。
222 活血止痛汤:当归、川芎、乳香、苏木、红花、没药、地鳖虫、三七、赤芍、陈皮、落得打、紫荆藤。
223 续骨活血汤:当归尾、赤芍、白芍、生地、红花、地鳖虫、骨碎补、煅自然铜、川续断、落得打、乳香、没药。
224 新伤续断汤:当归尾、地鳖虫、丹参、苏木、桃仁、泽兰、炙乳香、炙没药、骨碎补、煅自然铜、续断、延胡索。
225 跌打养营汤:西洋参、黄芪、当归、川芎、熟地、白芍、枸杞、淮山药、续断、砂仁、三七、补骨脂、骨碎补、木瓜、甘草。
23 功效主治231 接骨紫金丹:具有活血祛瘀、接骨续筋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骨折筋断等。
232 活血止痛汤:有活血止痛、祛瘀消肿的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233 续骨活血汤:能祛瘀止血、接骨续筋,用于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中后期。
234 新伤续断汤:主要功效为活血祛瘀、止痛接骨,用于新伤骨折。
235 跌打养营汤:具有补气血、养肝肾、壮筋骨的作用,用于骨折后期气血虚弱、肝肾不足。
24 用法用量241 接骨紫金丹:口服,每次具体剂量,每日次数。
242 活血止痛汤: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次数服用。
243 续骨活血汤:用水煎服,一剂分次数服。
244 新伤续断汤:水煎,每日一剂,分次数温服。
245 跌打养营汤:水煎,每日一剂,分次数服。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在骨伤科的治疗中,中药方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具有独特的疗效。
以下是一些骨伤科常用的中药方剂。
一、活血化瘀类1、桃红四物汤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
功效: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常用于跌打损伤初期,瘀血肿痛。
方解: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为君药;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养血和血,共为臣佐药。
2、血府逐瘀汤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生地、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枳壳、柴胡、甘草。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适用于损伤后瘀血内阻,胸痛头痛等症。
方解: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牛膝引血下行;桔梗、枳壳一升一降,行气宽胸;柴胡疏肝解郁;生地清热凉血;甘草调和诸药。
3、复元活血汤组成:柴胡、瓜蒌根、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大黄、桃仁。
功效: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多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疼痛不已。
方解:柴胡疏肝理气;当归、红花、桃仁活血化瘀;瓜蒌根润燥消瘀;穿山甲破瘀通络;大黄荡涤凝瘀败血;甘草调和诸药。
二、接骨续筋类1、续骨活血汤组成:当归、赤芍、白芍、生地、红花、地鳖虫、骨碎补、煅自然铜、川续断、落得打、乳香、没药。
功效:祛瘀止血,活血续骨。
用于骨折中期,瘀肿渐消而未尽,疼痛减轻。
方解:当归、赤芍、白芍、生地、红花活血养血;地鳖虫、骨碎补、煅自然铜、川续断、落得打接骨续筋;乳香、没药消肿止痛。
2、新伤续断汤组成:当归尾、地鳖虫、丹参、乳香、没药、骨碎补、泽兰叶、延胡索、苏木、续断、桃仁、桑枝。
功效:活血祛瘀,止痛接骨。
适用于新伤骨折,筋脉损伤。
方解:当归尾、桃仁、丹参、地鳖虫、苏木活血化瘀;乳香、没药、延胡索活血止痛;骨碎补、续断接骨续筋;泽兰叶活血利水;桑枝通经络。
3、接骨紫金丹组成:土鳖虫、乳香、没药、自然铜、骨碎补、大黄、血竭、硼砂、当归。
功效:接骨续筋,活血止痛。
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断。
方解:土鳖虫、自然铜接骨续筋;乳香、没药、血竭、当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大黄逐瘀通经;硼砂清热解毒。
中医医院骨科常用方剂
中医医院骨科常用方剂1、十灰散(《十药神书》)大蓟9g 小蓟9g 荷叶9g 侧柏叶9g茅根9g 茜根9g 山栀9g 大黄9g牡丹皮9g 棕榈皮9g功用:凉血止血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
呕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等,血色鲜红,来势急暴,舌红,脉数。
用法:各药烧炭存性,为末,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适量,调服9~15g;亦可作剂,水煎服。
2、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别名:大成气汤大成汤1大黄120g 川芒硝60g 甘草60g 陈皮60g红花60g 当归60g 苏木60g 木通60g枳壳120g 厚朴(少许)功效主治:主受伤甚重,瘀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
大成汤2大黄12g 川芒硝6g 甘草6g 陈皮6g红花6g 当归6g 苏木6g 木通6g枳壳12g 厚朴(少许)功效主治:通下瘀血。
主男子伤重,瘀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
用法:每服6克。
用水225毫升,煎10~15分钟,去滓温服。
不拘时。
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金银花30g 野菊花12g 蒲公英12g 紫花地丁12g天葵子12g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主治:火毒结聚之疔疮。
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似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疡疔肿,局部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用法:水二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
渣如法再煎服,被盖出汗为度。
现代用法:水煎服,加酒一二匙和服,取汗。
4、四生丸(《妇人良方》)生荷叶9g 生艾叶9g 生柏叶9g 生地黄9g 功用:凉血止血主治:血热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舌红或者绛,脉弦数。
用法:共研,丸如鸡子大,每服一丸,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无时候。
5、加味乌药丸(《济阴纲目》)乌药15g 香附12g 木香10g 砂仁10g元胡索10g 甘草3g功用: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主治:肝郁气滞之痛经。
月经煎或月经初行时,少腹胀痛,胀甚于痛,或连胸胁,乳房胀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骨伤科中药方剂
骨伤科中药方剂1.顺气通便汤:桃仁12g 生大黄12g 厚朴15g 枳实12g桂枝15g 土鳖12g 川芎12g 芒硝12g(冲服)当归15g 乳香6g 没药6g 泽兰15g川牛膝15g 茯苓15g 甘草6g2.肩周炎: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5g 羌活15g 牛膝15g 肉桂15g细辛6g 秦艽15g 桑寄生15g 当归15g薏苡仁15g 赤芍15g 生地黄15g 茯苓15g伸筋草15g 玄参15g 甘草6g3.肋软骨炎:羌活12g 防己12g 牡丹皮30g 白术12g防风12g 赤小豆30g 栀子15g 甘草6g柴胡12g 白芍20g 当归12g 茯苓15g4.骨髓炎:当归15g 生地黄15g 川芎15g 赤芍12g党参20g 白术12g 茯苓20g 黄芩30g黄连10g 大黄10g 栀子15g 蒲公英15g紫花地丁20g5.坐骨神经痛:制川乌5g 制草乌5g 乳香6g 没药6g桑寄生25g 当归12g 丹参15g 延胡索12g蜈蚣5条全蝎30g 乌梢蛇30g 杜仲20g木香10g 防风10g 独活10g6. 1号熏洗药组成:川红花60克赤芍60克血通60克合欢皮40克松节40克香附40克威灵仙40克三七根20克木瓜20克生川乌15克生草乌15克生南星15克功用:活血散瘀,解痉止痛。
主治:用于陈旧性损伤局部冷痛,酸痛,肌肉萎缩,骨折,脱位后关节功能受限。
用法:以上各药切片,混合均匀,分装成袋,每袋重70克。
水煎,外用熏洗患处。
每日熏洗2~3次。
2号熏洗药组成:通桂45克吴茱萸45克甘松45克独活45克土茯苓45克威灵仙45克••陈皮30克血通30克川芎30克藁本30克骨碎补30克钻地风30克苍术15克细辛15克功用:行气,通经络,散寒,暖筋骨。
主治:用于筋骨冷痛,腿脚麻木,胀痛,风湿性关节痛。
用法:同1号熏洗药。
郑氏3号熏洗药组成:生南星45克白蔹45克赤芍45克川红花30克川芎30克王不留行30克木鳖子30克泽兰30克川木香30克海桐皮30克土茯苓30克鸡血藤30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生川乌20克生草乌20克木瓜20克穿山甲15克功用:活血通经,软坚散瘀积,解痉挛。
【骨伤科验方】十三则
【骨伤科验方】十三则1、【化筋散】【成份】】:当归1000克、木瓜1000克、赤芍1000克、乳香1000克、土虫1000克、苏木500克、红花500克、血竭60克、公丁香500克、芙蓉叶1500克、金果榄1500克、没药400克、自然铜90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化瘀散结、软坚止痛。
【主治】:陈旧性软组织损伤、筋聚筋疆。
【用法】:用醋谰外敷。
【规格包装】:散荆。
2、【接骨散】【成份】:石斛500克、巴戟天500克、五加皮500克、怀牛膝500克、杜仲炭250克土鳖虫500克、没药500克、续断500克、自然铜500克、大黄500克、白芨500克、桑寄生50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播血祛瘀、续骨止痛。
【主治】:骨折。
【用珐】:酒调外敷。
【规格包装】:散剂。
【禁忌】:有皮肤破伤者慎用。
3、【消肿化瘀散】【成份】:赤芍500克、当归500克、生地黄500克、元胡索500克、乳香500克、红花500克、生大黄500克、姜黄500克、炙鳖甲500克、白茄根500克、红曲500克、赤小豆500克、血竭8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软组织损伤,初期肿胀疼痛。
【用法】:醋调敷患处。
【规格包装】:每袋50克。
【禁忌】:有皮肤破伤者慎用。
4、【腾洗药】【成份】: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汉防己、炙附子、千年见、成灵仙、桂枝、秦艽、羌活、独活、路路通、生麻黄、红花、川椒、苍术、炙草乌各等分【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舒筋活血、散风话络止痛。
【主治】:软组织损伤后期。
【用法】:将药物、粗末装入布口袋内,用水煮沸腾,洗患处。
【规格包装】:每袋150克。
5、【接骨新药】【成份】:乳香150克、红花150克、土鳖虫150克、苏木150克、地龙150克、续断150克、骨碎补150克、蜈蚣10条、蜗牛100克、没药150克、金毛狗150克、自然铜15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i。
骨伤科常用方剂
中医方药1.十灰散《十药神书》【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9克【功效及适应证】凉血止血。
主治损伤所至呕吐血、咯血、创面渗血2.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组成】大黄20克芒硝10克当归10克木通10克枳壳20克厚朴10克苏木10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川红花10克【功效及适应证】攻下逐瘀。
治跌扑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或腰椎损伤后,伴肠麻痹、腹胀者。
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组成】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10克【功效及适应证】清热解毒。
治创伤感染初期4.四生丸《妇人良方》【组成】生地黄12克生艾叶10克生侧柏叶10克生荷叶10克【功效及适应证】凉血止血。
治损伤出血,血热妄行,或吐血,衄血5.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组成】乌药砂仁木香元胡香附甘草【功效及适应证】理气止痛用于损伤后气滞疼痛。
6.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组成】炮穿山甲天花粉甘草乳香白芷赤勺贝母防风没药皂角刺归尾各3克陈皮10克金银花10克【功效及适应证】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治骨痈初期。
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当归10克生地1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枳壳6克赤勺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5克川芎5克牛膝10克【功效及适应证】活血逐瘀,通络止痛。
治淤血内阻,血行不畅,经脉闭塞疼痛。
8.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辩惑论》【组成】黄芪15~30克当归3~6克【功效及适应证】补血生血。
治血虚发热,以及大出血后,脉芤,重按无力,气血两虚等证。
9.鸡鸣散《伤科补要》【组成】归尾桃仁大黄【功效及适应证】攻下逐淤。
治胸腹部挫伤,疼痛难忍,并见大便秘结者。
10.金铃子散《圣惠方》【组成】金铃子延胡索各等量【功效及适应证】理气止痛。
治跌扑损伤后心腹胸胁疼痛,时发时止,或流窜不定者。
11.抵挡汤《伤寒论》【组成】水蛭芒虫桃仁大黄【功效及适应证】攻下逐淤,通经活络。
治淤浊内阻,经脉闭塞,二便不通,挤压综合症等。
骨科用药处方
临床科室建设-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方剂1、十灰散(《十药神书》)【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草、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
吐血、咯血、嗽血、衄血。
【歌诀】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
二蓟栀黄各炒黑,上部出血势能摧。
2、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组成】大黄、芒硝、当归、木通、枳壳、厚朴、苏木、川红花、陈皮、甘草【功效】攻下逐瘀。
【主治】跌仆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者,或腰椎损伤后伴发肠麻痹,腹胀。
【歌诀】仙授理伤大成汤,木通枳朴归硝黄;苏木红花陈皮草,攻下逐瘀二便畅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治骨关节感染初期。
【歌诀】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4.四生丸(《妇人良方》)【组成】鲜荷叶、鲜艾叶、侧柏叶、生地【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损伤出血,血热妄行,或吐血,衄血【歌诀】四生丸用三般叶,鲜荷鲜艾侧柏叶,生地共捣如泥煎,吐衄妄行因血热。
5.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组成】乌药砂仁木香元胡香附甘草【功效】理气止痛。
【主治】用于损伤后气滞疼痛。
【歌诀】加味乌药汤砂仁,香附木香乌草伦,配入玄胡共六味,经前胀痛效堪珍。
6. 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组成】金银花、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皂角刺、穿山甲、防风、白芷、贝母、天花粉、甘草、白酒【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
【歌诀】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7.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生地、当归、枳壳、柴胡、桔梗、甘草【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歌诀】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草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28. 当归补血汤(金·《内外伤辨惑论》)【组成】黄芪、当归【功效】补气生血。
中医骨伤科方剂
中医骨伤科方剂初期:活血化瘀:1肢伤一方:【组成】:当归、芍药、桃仁、红花、黄柏、防风、川木通、生地、甘草【功效及适应症】:行气活血,祛痰止痛。
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四肢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初起者【歌诀】肢伤一方当芍桃红柏防通生地草加入乳香活气血用于初期跌打好2桃红四物汤:【组成】:当归9g 川芎6g 白芍9g 生地黄12g 桃仁10 g、红花6 g【功效及适应症】:活血化淤,用于骨折脱位损伤初期之瘀血未消者。
【歌诀】:四物汤中桃红入,活血行血又逐瘀。
3大成汤、【组成】:木通、枳壳、厚朴、当归、芒硝、大黄、苏木、红花、陈皮、甘草【功效及适应症】:攻下遂瘀,治跌打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腹胀等症。
【歌诀】仙授理伤大成汤木通枳朴归硝黄苏木红花陈皮草攻下逐瘀二便畅4复元活血汤、【组成】:柴胡15g 、瓜蒌根9g 、当归9 g 、红花6 g 、甘草6 g 、穿山甲6 g 、大黄30 g 、桃仁15 g 【功效及适应症】: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
胁肋瘀肿,痛不可忍。
【歌诀】复元活血主桃红花粉柴胡黄草充益以当归炮山甲损伤瘀血酒煎攻5鸡鸣散:【组成】:归尾桃仁大黄【功效及适应症】:攻下逐瘀。
治骨折损伤初期淤血停滞,疼痛难忍,并见大便秘结者。
【歌诀】鸡鸣散中用大黄,归尾桃仁酒煎汤,胸腹挫伤痛难忍,攻下逐瘀是良方。
6大承气汤:【组成】:大黄12g 厚朴15g 枳实12g 芒硝9g【功效及适应症】:活血化瘀,行气导滞。
治疗脊柱骨折后腹胀痛、便秘,陈伤血瘀、创伤腹膜血肿,脑震荡。
【歌诀】: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7柴胡疏肝散【组成】:柴胡芍药枳壳甘草川芎香附【功效及适应症】:疏肝理气止痛,治胸胁损伤。
【歌诀】: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8膈下逐瘀汤、【组成】:五灵脂6 g 、当归9 g 、川芎6 g 、桃仁9 g 、丹皮6 g 、赤芍6 g 、乌药6 g 、延胡索3 g 、甘草9 g 、香附4.5 g 、红花9 g 、枳壳4.5 g 【功效及适应症】: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骨伤科(协定方)
骨伤科1骨关节疼痛1.1风湿骨痛药组成:当归30g,防风30g,麻黄30g,秦艽20g,独活20g,续断20g,羌活20g,鸡血藤20g,川芎20g,牛膝10g,木瓜10g,生杜仲10g,土鳖虫10g,白芷10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紫草10g。
功能: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主治:因受风寒引起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风湿麻痹、伤筋折骨。
用法:每日一剂,一日两次。
2关节炎2.1痰瘀阻络汤组成:牛蒡子9g,土鳖虫9g,僵蚕9g,独活6g,白芷4.5g,半夏9g,丹参12g,制天南星9g,蒺藜9g。
功能:豁痰逐瘀,祛风通络。
主治:痰瘀阻络型增生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术后关节黏连症、滑囊炎等。
用法: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2.2补益风湿汤组成:盐菟丝子10g,烫狗脊10g,炒杜仲10g,续断10g,熟地黄15g,牛膝10g,肉桂5g,党参10g,麸炒白术10g,当归10g,酒白芍10g,制川乌6g,细辛6g,独活6g,防风6g,威灵仙10g。
功能:温补肝肾,益气养血,佐以祛风散寒燥湿。
主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痛,风湿肌肉痛、腰痛、坐骨神经痛。
用法:每日一剂,温服两次。
2.3通痹汤组成:羌活15g,秦艽15g,细辛3g,川芎15g,当归15g,杜仲20g,赤芍20g,萆薢10g,木瓜10g,茯苓20g,牛膝20g,乳香10g。
功能: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主治:风湿类关节炎、类风湿类关节炎所见关节肿胀、疼痛,筋脉拘急,活动不利等。
用法:每日一剂,日服两次。
3骨质增生3.1益肾坚骨汤组成:黄芪30g,补骨脂15g,骨碎补12g,菟丝子12g,狗脊12g,川断12g,枸杞子12g,干地黄20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12g,鸡血藤30g,葛根12g。
功能:益肾养血,和络止痛。
主治:颈椎、胸椎、腰椎增生,上肢麻痛,脊柱活动欠利者。
用法:每日一剂。
4椎间盘突出症4.1腰舒汤组成:党参10g,当归10g,狗脊20g,丹参10g,川牛膝10g,制川乌6g(先煎一小时),桑寄生10g,熟地10g,全蝎粉3g(装胶囊用药汁分三次吞服)。
中医骨科医生常用的骨伤科20个方子
中医骨科医生常用的骨伤科20个方子需要掌握的骨伤科20个方1 桃红四物汤桃仁9 g 红花6g 当归 9g 白芍9 g 川芎6g 生地黄12g2 独活寄生汤独活10g 桑寄生12g 杜仲9 g牛膝9 g细辛3g 秦芁9 g茯苓12g肉桂3 g防风10 g川芎 9g当归 6g白芍9g熟地12g3 乌头汤制川乌(先煎)10g制草乌(先煎)10g 桂枝 15g甘草10g 黄芪20g天麻 10g防风15 g赤芍9g 当归25 g 海桐皮15g4 六味地黄丸熟地24 g 山茱萸12g 山药12g 泽泻9g 丹皮 9g茯苓 9g5 续骨活血汤当归10g 赤芍10 g 生地15g 红花5g 地鳖虫6g 骨碎补12g 锻自然铜(先煎)15 g 川断12g 落得打10g 乳香6g 没药6 g 白芍10g6 八珍汤党参15g 白术10 g茯苓10 g炙甘草5g 川芎9g 当归10 g熟地30g 白芍10 g7 金匱肾气丸熟地30 g淮山药12 g 茯苓9g 泽泻15g 萸肉12 g丹皮 10g肉桂 3g附子(先煎)6g8 身痛逐瘀汤桃仁9 g 红花9g 川芎6g 当归9g 白芍 9g 没药6 g五灵脂6g 秦芁3 g 香附3 g羌活3 g 地龙6g 牛膝9g 甘草6g9 右归丸熟地9g 山药12 g 山茱萸9 g枸杞子9 g菟丝子9g 鹿角胶12 g 杜仲12g 肉桂3 g当归9g 制附子(先煎)6g10 左归丸熟地15g 山药 12g 山茱萸 10g 枸杞子10g 菟丝子15 g鹿角胶12g 龟板胶15g 川牛膝9g11 大秦芁汤秦芁15g 当归12 g甘草6g羌活12g 防风9 g白芷12g 熟地10g 茯苓9 g石膏30 g 川芎9g 白芍12 g 独活9g黄芩12g 生地12g 白术12g 细辛3g12 薏苡仁汤薏苡仁30g 川芎9 g当归 12 g麻黄9g 桂枝12g 羌活12g 独活9g 防风 9g 制川乌(先煎)6g苍术12g 甘草6g 生姜6g13 尫痹汤生地12g 熟地10g 川断15g 制附子5g(先煎)独活9 g骨碎补12g 桂枝12g 仙灵脾12g防风9 g 威灵仙6g 皂刺 9g 白芍12 g 狗脊10g 知母6g 伸筋草9g 红花6 g14 身痛逐瘀汤桃仁9g 红花6g 川芎6g 没药6g 五灵脂6g 秦芁3 g 香附3 g羌活3 g地龙6g 当归6 g牛膝9g 甘草6 g15 荆芥细辛汤熟地30g 细辛6g 荆芥9g 蜈蚣3条徐长卿12g 桑寄生10g 独活10g白术10g 制狗脊10 g 生黄芪30g 当归15g16 复元活血汤柴胡15g 天花粉15 g当归尾15g红花6g穿山甲10g 酒大黄30g 酒浸桃仁12g 川朴9 g枳壳9g 生地12g 狗脊9g 泽兰9g17 补肾壮筋汤当归g 川断g熟地g 白芍g杜仲g 淮牛膝g 青皮g 茯苓g 萸肉g 五加皮g18 五味消毒饮金银花15g 野菊花6g蒲公英6g 紫花地丁6g 紫背天葵6g19 补阳还五汤生黄芪125g 归尾6g 赤芍6g 地龙6g 川芎6g 红花6g 桃仁6g20 壮筋续骨汤当归15g 川芎9g 白芍12g 熟地15g 杜仲12g 川断9g 五加皮9g骨碎补15g 桂枝9 g 三七15g 黄芪20g 狗脊12g 补骨脂12g。
骨伤科常用活血疗伤中药饮片图谱
骨伤科常用活血疗伤中药饮片图谱
骨碎补
功效:破血续伤,补肾强骨。
主治病证:
1.跌打损伤或创伤,筋骨损伤,瘀滞肿痛。
为伤科要药。
2.肾虚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泻。
3.斑秃、白癜风。
土鳖虫
性能:咸,寒。
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应用:
1.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
2.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积聚痞块。
自然铜
功效: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苏木
功效:活血疗伤,祛瘀通经。
应用:
1.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滞疼痛。
2.血瘀所致的经闭,痛经,产后腹痛,痈肿疮毒。
血竭
功效: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
应用:
1.跌打损伤,瘀滞心腹疼痛。
2.外伤出血。
3。
疮疡不敛,褥疮。
用法用量:内服:多入丸、散,研末服,每次1~2g;外用适量,研末外敷。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资料类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资料类关键信息项:1、协议名称: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资料类2、中药方剂分类:__________________3、方剂组成:__________________4、方剂功效:__________________5、适用病症:__________________6、用法用量:__________________7、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11 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的相关信息,为医疗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11 背景骨伤科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中药方剂在其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和整理骨伤科常用的中药方剂,特制定本协议。
112 范围本协议涵盖了一系列骨伤科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但不限于治疗骨折、脱位、筋伤、骨病等方面的方剂。
12 中药方剂分类121 接骨续筋类方剂此类方剂主要用于促进骨折愈合,如续骨活血汤、接骨紫金丹等。
122 活血化瘀类方剂用于消除骨伤后的瘀血凝滞,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
123 舒筋活络类方剂适用于缓解筋伤后的拘挛疼痛,如舒筋活血汤、独活寄生汤等。
124 补肝肾强筋骨类方剂有助于增强筋骨的力量,改善骨质,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13 方剂组成131 详细列出每一方剂所包含的中药成分,包括药材名称和用量比例。
132 对于一些特殊的药材炮制方法和要求进行说明。
14 方剂功效141 准确描述每个方剂的主要治疗作用和辅助功效。
142 解释方剂中各成分相互作用产生的综合疗效。
15 适用病症151 明确每个方剂所针对的具体骨伤科病症,如骨折的不同阶段、特定类型的筋伤等。
152 说明在何种病情下应优先选择使用该方剂。
16 用法用量161 规定方剂的服用方法,如口服、外用、煎汤等。
162 详细说明每日的用药次数和剂量。
17 注意事项171 提醒可能存在的药物禁忌,如过敏反应、孕妇禁用等。
172 说明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骨伤科方剂
骨伤科方剂骨伤科方剂如意金黄散《外科正宗》【组成】天花粉(上白)十斤(5kg),黄柏(色重者),大黄、姜黄、白芷各五斤(2.5kg),紫厚朴、陈皮、甘草、苍术、天南星各二斤(1kg)。
【用法】以上共为咀片,晒极干燥,用大驴磨连磨3次,方用密绢罗筛出,磁器收贮,勿令泄气。
凡遇红赤肿痛,发热未成脓者,及夏月火令时,俱用茶汤同蜜调敷;如微热微肿及大疮已成,欲作脓者,俱用葱汤同蜜调敷;如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湿痰流毒,附骨痈疽,鹤膝风等病,俱用葱酒煎调;如风热恶毒所生,患必皮肤亢热,红色光亮,形状游走不定者,俱用蜜水调敷;如天泡、火丹、赤游丹、黄水漆疮、恶血攻注等症,俱用大蓝根叶捣汁调敷,加蜜即可;汤泼火烧,皮肤破烂,麻油调敷。
具此诸引理取寒热温凉制之。
又在临用之际,顺合天时,洞窥病势,使引为当也(现代【用法】共研细末,可用酒、油、花露、丝瓜叶或生葱等捣汁调敷。
或用凡士林3份、药散2份调制成膏外敷。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痈疽疔疮,跌打损伤,热毒瘀滞。
症见肌表局部红、肿、热、痛,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象弦数者。
【方解】本方所治痈疽疗疮,乃湿热壅滞于血脉,气血为之不畅,积而瘀热内蕴,则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热壅肉腐,脓肿疼痛;或是跌打损伤,经脉破损,瘀热内积,气滞血瘀,则肿痛难忍;由于郁而化热,则舌红苔黄,尿赤便秘,脉数而弦。
两者病证虽异,但病机则皆由气血壅滞,热毒内结而成。
治当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行气燥湿之法。
所不同者,诚如清·吴师机的《理瀹骈文》所说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方中重用天花粉既可清热生津,消肿排脓,又能消损瘀血,以续绝伤;配以大黄、姜黄.白芷、黄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与主药合用,共治瘀热;活血还须行气,气行血行,气化湿化,湿化则肿毒消解,故以厚朴、陈皮理气消滞;苍术、天南星燥湿消肿;合甘草则能解毒散结止痛。
诸药合用,可使热清毒解,气行血活,则肿消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