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库汇编之食品常用杀菌方法
食品高温杀菌工艺
食品高温杀菌工艺
1、热水循环式杀菌:
杀菌时锅内食品全部被热水浸泡,这种方式热分布比较均匀。
2、蒸汽式杀菌:
食品装到锅里后不是先加水,而是直接进蒸汽升温,由于在杀菌过程中锅内存在空气会出现冷点,所以这种方式热分布不是最均匀。
3、淋水式杀菌:
这种方式是采用喷嘴或喷淋管将热水喷到食品上,杀菌过程是通过装设在杀菌锅内两侧或顶部的喷嘴中,喷射出雾状的波浪型热水至食品表面,所以不但温度均匀无死角,而且升温和冷却速度迅速,能全面、快速、稳定的对锅内产品进行杀菌,特别适合软包装食品的杀菌。
4、水汽混合式杀菌:
这种方式杀菌由法国推出,巧妙的把蒸汽式和水淋式相结合,锅内加入少量的水以满足循环喷淋使用,蒸汽直接进入国内,真正实现短时高效、节能环保并适合特殊产品的杀菌。
常用食品杀菌方法
在食品中常用杀菌方法(1)超高压杀菌技术:食品超高压杀菌(高静水压杀菌)就是食品物料以某种方式包装完好后,放人液体介质(通常是食用油、甘油、油与水的乳液)中,100~1000 MPa压力下作用一定时间后,使之达到灭菌的要求。
其灭菌的基本原理就是压力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膜抑制酶的活性和影响D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来实现的。
在400~600 MPa的压力下,可以杀灭细菌、酵母菌、霉菌,避免了一般高温杀菌带来的不良变化,因此,能更好地保持食品固有的色、香、味,达到延长保存期的效果。
(2)低温杀菌:低温杀菌是对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进行部分杀菌的加热方法。
通常使用100℃以下的温度。
由于低温杀菌后,食品中的菌残存较多,为了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再使用冷藏、发酵、加入添加剂、脱氧等加工技术。
该法主要适用于pH 4.5以下的酸性食品及采用较强加热处理会明显导致品质降低的食品。
在近几年,对牛奶及保存期较短的商品也采用该法。
(3)巴氏杀菌法:巴氏杀菌是指温度比较低的热处理方式,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
它是一门古老的技术,由19世纪法国医生巴斯德首创,至今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巴氏杀菌是最早的杀菌方法,利用热水作为传热介质。
杀菌条件为61~63 ℃,30 min,或72~75 ℃,10~15 min。
加热时应注意物料表面温度较内部温度低4~5 ℃;此外,当表面产生气泡时,泡沫部分难以达到杀菌要求。
这种杀菌方法,由于所需时间长,生产过程不连续,长时间受热容易使某些热敏成分变化,杀菌也不够理想。
目前在大中型食品厂中已很少采用。
(4)超高温瞬间杀菌:超高温杀菌简称UHT杀菌。
一般加热温度为125~150 ℃,加热时间2~8 s,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要求的杀菌过程称为UHT杀菌。
这种杀菌方法,能在瞬间达到杀菌目的,杀菌效果特别好,几乎可以达到或接近灭菌要求,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很小。
它具有提高处理能力、节约能源、缩小设备体积、稳定产品质量,并可实行设备原地无拆卸循环清洗。
食品常用杀菌方法
食品常用杀菌方法(1)超高压杀菌技术:食品超高压杀菌(高静水压杀菌)就是食品物料以某种方式包装完好后,放人液体介质(通常是食用油、甘油、油与水的乳液)中,100~1000 MPa压力下作用一定时间后,使之达到灭菌的要求。
其灭菌的基本原理就是压力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膜抑制酶的活性和影响D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来实现的。
在400~600 MPa的压力下,可以杀灭细菌、酵母菌、霉菌,避免了一般高温杀菌带来的不良变化,因此,能更好地保持食品固有的色、香、味,达到延长保存期的效果。
(2)低温杀菌:低温杀菌是对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进行部分杀菌的加热方法。
通常使用100℃以下的温度。
由于低温杀菌后,食品中的菌残存较多,为了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再使用冷藏、发酵、加入添加剂、脱氧等加工技术。
该法主要适用于pH 4.5以下的酸性食品及采用较强加热处理会明显导致品质降低的食品。
在近几年,对牛奶及保存期较短的商品也采用该法。
(3)巴氏杀菌法:巴氏杀菌是指温度比较低的热处理方式,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
它是一门古老的技术,由19世纪法国医生巴斯德首创,至今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巴氏杀菌是最早的杀菌方法,利用热水作为传热介质。
杀菌条件为61~63 ℃,30 min,或72~75 ℃,10~15 min。
加热时应注意物料表面温度较内部温度低4~5 ℃;此外,当表面产生气泡时,泡沫部分难以达到杀菌要求。
这种杀菌方法,由于所需时间长,生产过程不连续,长时间受热容易使某些热敏成分变化,杀菌也不够理想。
目前在大中型食品厂中已很少采用。
(4)超高温瞬间杀菌:超高温杀菌简称UHT杀菌。
一般加热温度为125~150 ℃,加热时间2~8 s,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要求的杀菌过程称为UHT 杀菌。
这种杀菌方法,能在瞬间达到杀菌目的,杀菌效果特别好,几乎可以达到或接近灭菌要求,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很小。
它具有提高处理能力、节约能源、缩小设备体积、稳定产品质量,并可实行设备原地无拆卸循环清洗。
简述食品工业中常用的灭菌方法
简述食品工业中常用的灭菌方法灭菌是指将食品中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全部杀死或去除,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食品工业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温灭菌、低温灭菌、化学灭菌、辐射灭菌等。
下面将分别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一、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是指利用高温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常见的高温灭菌方法有煮沸法、蒸汽法和干热法。
1. 煮沸法煮沸法是指将食品放入开水中进行加热处理,使其中的微生物被彻底杀死。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易于消化的食品,如蔬菜等。
2. 蒸汽法蒸汽法是指利用蒸汽对食品进行加热处理,使其中的微生物被彻底杀死。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含水量较多的食品,如肉类、豆类等。
3. 干热法干热法是指利用干烤或干燥对食品进行加热处理,使其中的微生物被彻底杀死。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含水量较少的食品,如坚果、饼干等。
二、低温灭菌低温灭菌是指利用低温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常见的低温灭菌方法有冷冻法和冷藏法。
1. 冷冻法冷冻法是指将食品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处理,使其中的微生物被彻底杀死。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易于保存的食品,如肉类、鱼类等。
2. 冷藏法冷藏法是指将食品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处理,使其中的微生物得到抑制或被彻底杀死。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易于变质的食品,如乳制品、蛋类等。
三、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灭菌药剂有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
1. 过氧乙酸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灭菌药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够有效地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
但是过氧乙酸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
2. 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也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灭菌药剂,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地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
但是次氯酸钠使用时需要注意控制浓度和时间,以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四、辐射灭菌辐射灭菌是指利用电离辐射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常见的辐射灭菌方法有紫外线辐射、X射线辐射、γ射线辐射等。
食品杀菌技术大全
食品杀菌技术大全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包括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延长产品的贮藏期。
随着消费者对美味、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食品杀菌技术被用于食品工业。
本文介绍了主要的杀菌方式,包括热力杀菌、物理杀菌、化学杀菌和生物杀菌。
1.热力杀菌微生物是具有细胞构造的生命体,加热会使它的蛋白质变性、直至死亡,利用该原理的杀菌技术就是加热杀菌技术,主要包括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种方式。
在食品加工与保藏中常见的三种加热杀菌方法有:①低温杀菌,是指杀菌温度低于100℃的杀菌方法,如巴氏杀菌。
②高温杀菌,指的是食品经100℃以上的杀菌处理,主要应用于pH>4.5的低酸性食品的杀菌。
③超高温瞬时杀菌,其杀菌温度在135~150℃之间,保温时间为2~8s。
2.物理杀菌2.1 超高压杀菌技术超高压杀菌是指在常温或低温条件下通过对食品施加100-1000MPa的压力达到杀菌效果。
一般认为,其机理与加热杀菌类似,高压使食物中微生物细胞内的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立体结构(四级结构)崩溃,失活变性从而死亡。
超高压杀菌技术避免了热处理导致的食品品质改变及营养成分破坏,可以较好的保持食品的原有风味和营养价值。
2.2 辐照杀菌技术,也称电离辐射、冷杀菌辐照是指将电子加速器(0.2MeV~10MeV)产生的电子线(β射线)或放射性同位素(Cs-137或Co-60)产生的γ射线的能量转移给被辐照物质,电离辐射作用到被辐照的物质上,产生电离和激发,形成自由基,通过控制辐射条件,而使生物体(微生物等)受到不可恢复的损失和破坏,有效地杀灭害虫、虫卵、病菌等。
2.3 紫外线杀菌紫外线是一种波长范围为136-390nm的不可见光线,在波长为240-290nm时具有杀菌作用,尤其以波长为253.7nm杀菌作用最强。
徽生物受紫外线照射时会抑制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从而导致受伤甚至死灭。
2.4 膜过滤除菌膜过滤除菌是利用物理阻留方法,截留住食品中的微生物从而达到除菌的作用。
食品常用杀菌方法
食品时常使用杀菌要收之阳早格格创做(1)超下压杀菌技能:食品超下压杀菌(下静火压杀菌)便是食品物料以某种办法包拆完佳后,搁人液体介量(常常是食用油、苦油、油与火的乳液)中,100~1000 MPa压力下效用一定时间后,使之达到灭菌的央供.其灭菌的基根源基本理便是压力对于微死物的致死效用,主假如通过益害细胞膜压造酶的活性战效用DNA等遗传物量的复造去真止的.正在400~600 MPa的压力下,不妨杀灭细菌、酵母菌、霉菌,预防了普遍下温杀菌戴去的不良变更,果此,能更佳天脆持食品固有的色、香、味,达到延少保存期的效验.(2)矮温杀菌:矮温杀菌是对于食品中存留的微死物举止部分杀菌的加热要收.常常使用100℃以下的温度.由于矮温杀菌后,食品中的菌残存较多,为了延少产品的货架期,再使用热躲、收酵、加进增加剂、脱氧等加工技能.该法主要适用于pH 4.5以下的酸性食品及采与较强加热处剖析明隐引导本量落矮的食品.正在近几年,对于牛奶及保存期较短的商品也采与该法.(3)巴氏杀菌法:巴氏杀菌是指温度比较矮的热处理办法,普遍正在矮于火沸面温度下举止.它是一门陈腐的技能,由19世纪法国医死巴斯德尾创,于今仍有一定的应用价格.巴氏杀菌是最早的杀菌要收,利用热火动做传热介量.杀菌条件为61~63 ℃,30 min,或者72~75 ℃,10~15 min.加热时应注意物料表面温度较里里温度矮4~5 ℃;别的,当表面爆收气泡时,泡沫部分易以达到杀菌央供.那种杀菌要收,由于所需时间少,死产历程不连绝,万古间受热简单使某些热敏身分变更,杀菌也不敷理念.暂时正在大中型食品厂中已很少采与.(4)超下温瞬间杀菌:超下温杀菌简称UHT杀菌.普遍加热温度为125~150 ℃,加热时间2~8 s,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央供的杀菌历程称为UHT杀菌.那种杀菌要收,能正在瞬间达到杀菌脚法,杀菌效验特天佳,险些不妨达到或者交近灭菌央供,而引起的化教变更很小.它具备普及处理本收、俭朴能源、缩小设备体积、宁静产品本量,并可真止设备本天无拆置循环荡涤.(5)微波杀菌:微波杀菌便是将食品经微波处理后,使食品中的微死物丧得活力或者牺牲,进而达到延少保存期的脚法.一圆里,当微波进人食品里里时,食品中的极性分子,如火分子等不竭改变极性目标,引导食品的温度慢遽降下而达到杀菌的效验.另一圆里,微波能的非热效力正在杀菌中起到了惯例物理杀菌所不的特殊效用,细菌细胞正在一定强度微波场效用下,改变了它们的死物性排列拉拢状态及疏通顺序,共时吸支微波能降温,使体内蛋黑量共时受到无极性热疏通战极性转化二圆里的效用,使其空间结构爆收变更或者益害,引导蛋黑量变性,最后得去死物活性.果此,微波杀菌主假如正在微波热效力战非热效力的效用下,使微死物体内的蛋黑量战死理活性物量爆收变同战益害,进而引导细胞的牺牲.(6)紫中线杀菌:紫中线的杀菌效用正在于督促细胞量的变性.当微死物细胞吸进紫中线后,由于爆收光化教效用引起细胞内身分特天是核酸、本浆蛋黑等爆收化教变更,使细胞量变性.更加是压造DNA的复造战细胞团结,使微死物细胞受伤以至死灭.波少为250~260 nm的紫中线杀菌效验最强.(7)臭氧杀菌:臭氧是一种正在室温战热冻温度下存留的浓紫色的、有特殊鱼腥味的气体,它正在火中部分溶解,且随着温度的落矮而溶解度减少;正在常温下能自止落解爆收洪量的自由基,最隐著的是氢氧根自由基,果而具备强氧化性的特性.食品杀菌技能按杀(除)菌办法普遍可分为加热杀菌技能、化教药剂杀菌技能、辐射杀菌技能(γ-射线、微波、黑中线等)、过滤除菌法以及加热与其余脚法相分离的杀菌技能等.其中食品热力杀菌可分为矮温杀菌法(巴氏杀菌)、下温短时杀菌法战超下温瞬时杀菌法.前二种要收,现时还广大用正在百般罐躲食品、饮料、酒类、药品、乳品的死产中.后一种要收,由于其特殊的便宜,已死少为一种下新食品杀菌技能. 电阻加热杀菌也喊欧姆杀菌,是一种新式热杀菌要收,它借通进的电流使食品里里爆收热量而达到杀菌的脚法,是酸性战矮酸性食品战戴颗粒(粒径小于25mm)食品举止连绝杀菌的一种新技能.电阻加热已乐成天用于百般包罗大颗粒的食品战片状食品的杀菌,如马铃薯、胡萝卜、蘑菇、牛肉、鸡肉、片状苹果、菠萝、桃等 .臭氧杀菌技能具备下效、赶快、仄安、廉价等便宜,自1785年创造此后,广大应用于食品加工、输送与贮存及自去火、杂洁火死产等范畴.辐照杀菌技能利用本子辐射技能举止食品杀菌保陈.辐照便是利用X射线、γ射线或者加速电子射线(最为罕睹的是Co60战Cs137的γ射线)对于食品的脱透力以达到杀死食品中微死物战虫害的一种热灭菌消毒要收.微波杀菌具备脱透力强、俭朴能源、加热效用下、适用范畴广等特性,而且微波杀菌便于统造,加热匀称,食品的营养身分及色、香、味正在杀菌后仍交近食物的天然本量.微波杀菌暂时主要用于肉、鱼、豆造品、牛乳、火果及啤酒等的杀菌.近黑中线杀菌技能近黑中加热杀菌不需要传媒,热曲交由物体表面渗透到里里,果此不但是可用于普遍的粉状战块状食品的杀菌,而且还可用于脆果类食品如咖啡豆、花死战谷物的杀菌与灭霉以及袋拆食品的曲交杀菌.紫中线杀菌技能广大用于气氛、火及食品表面、食品包拆资料、食品加工车间、设备、器具、处事台的灭菌处理.磁力杀菌是把需消毒杀菌的食品搁于磁场中,正在一定磁场强度效用下,使食品正在常温下起到杀菌效用.由于那种杀菌办法不需加热,具备广谱杀菌效用,经处理后的食品,其风味战本量不受效用,主要适用于百般饮料、流量食品、调味品及其余百般包拆的固体食品.下压电场脉冲杀菌是将食品置于二个电极间爆收的瞬间下压电场中,由于下压电脉冲(HEEP)能益害细菌的细胞膜,改变其通透性,进而杀死细胞.可达到商业无菌的央供,特天适用于热敏性食品,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超声波杀菌技能以酱油为灭菌对于象,博得了良佳的效验. 脉冲强光杀菌技能是采与热烈黑光闪照的要收举止灭菌,该技能由于只处理食品的表面,进而对于食品的风味战营养身分效用很小,可用于延少以透明资料包拆的食品及新陈食品的货架期.超下压杀菌技能最大劣良性正在于它对于食品中的风味物量、维死素C、色素等不效用,营养身分益坏很少,特天适用于果汁、果酱类食品的杀菌. 膜过滤除菌技能已正在食品、死物造药等工业死产中得到广大应用,比圆死化物量的提与、杂火的造备、果汁的浓缩等.食品工程中的杀菌技能还很多,如:二氧化氯杀菌技能、氯气杀菌技能、电子灭菌技能、加热与加压并用杀菌技能、加热与化教药剂并用杀菌技能、加热与辐射并用杀菌技能、静电杀菌技能等.那些技能正正在得以钻研战应用.。
常用食品杀菌方法
在食品中常用杀菌方法(1)超高压杀菌技术:食品超高压杀菌(高静水压杀菌)就是食品物料以某种方式包装完好后,放人液体介质(通常是食用油、甘油、油与水的乳液)中,100~1000 MPa压力下作用一定时间后,使之达到灭菌的要求。
其灭菌的基本原理就是压力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膜抑制酶的活性和影响D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来实现的。
在400~600 MPa的压力下,可以杀灭细菌、酵母菌、霉菌,避免了一般高温杀菌带来的不良变化,因此,能更好地保持食品固有的色、香、味,达到延长保存期的效果。
(2)低温杀菌:低温杀菌是对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进行部分杀菌的加热方法。
通常使用100℃以下的温度。
由于低温杀菌后,食品中的菌残存较多,为了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再使用冷藏、发酵、加入添加剂、脱氧等加工技术。
该法主要适用于pH 以下的酸性食品及采用较强加热处理会明显导致品质降低的食品。
在近几年,对牛奶及保存期较短的商品也采用该法。
(3)巴氏杀菌法:巴氏杀菌是指温度比较低的热处理方式,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
它是一门古老的技术,由19世纪法国医生巴斯德首创,至今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巴氏杀菌是最早的杀菌方法,利用热水作为传热介质。
杀菌条件为61~63 ℃,30 min,或72~75 ℃,10~15 min。
加热时应注意物料表面温度较内部温度低4~5 ℃;此外,当表面产生气泡时,泡沫部分难以达到杀菌要求。
这种杀菌方法,由于所需时间长,生产过程不连续,长时间受热容易使某些热敏成分变化,杀菌也不够理想。
目前在大中型食品厂中已很少采用。
(4)超高温瞬间杀菌:超高温杀菌简称UHT杀菌。
一般加热温度为125~150 ℃,加热时间2~8 s,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要求的杀菌过程称为UHT杀菌。
这种杀菌方法,能在瞬间达到杀菌目的,杀菌效果特别好,几乎可以达到或接近灭菌要求,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很小。
它具有提高处理能力、节约能源、缩小设备体积、稳定产品质量,并可实行设备原地无拆卸循环清洗。
食品企业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
食品企业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清洗、消毒方法(一)物理消毒法:使用物理方法杀灭法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称为物理消毒法。
常用的有:1、机械除菌:是用机械的方法从生产经营场所和机械设备、容器具、管道等除去污染的有害微生物,减少食品被污染的机会。
常用的方法有干式或湿式清洗,通过冲洗、刷、擦、抹、扫、铲除、通风、过滤等达到清除有害微生物和去污目的。
具有简单、方便、实用廉价的优点。
2、热力消毒:热力消毒是一种应用最早,效果取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包括煮沸、流通蒸汽、巴氏低温消毒(62~65℃,30min)、红外线消毒等。
3、辐射消毒:包括紫外线消毒和电离辐射消毒。
(1)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5电伏)的电磁辐射波,在短波段(240.0-280.0mm)附近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力。
目前紫外线杀菌多用253.7nm紫外线波长进行杀菌。
利用紫外线杀菌是用人工制造的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的。
(2)电离辐射消毒:电离辐射消毒是指利用r射线电子辐射能穿透物品,杀死其中的微生物所进行的低温灭菌方法,因为该消毒方法不升高被照射物品的温度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而称之为“冷”灭菌。
电子辐射能穿爱被辐射物品,不受物品包装、形态的限制,因此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二)化学消毒法: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称为化学消毒法。
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可在较低温度下应用,不易受酸、碱、有机物等因素影响,无色、无味、消毒后易于除去残留药物,毒性低,使用无危险,价格低廉,对物品无腐蚀性等条件,目前应用于食品加工经营的消毒剂主要有以下几种:1、含氯化合物:用于消毒的含氯化合物种类很多,有:漂白粉、次氯酸钙、二氯异氰尿酸钠等。
2、醇类:75%乙醇消毒。
3、酸类:常用的有乳酸。
4、过氧化物类: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和臭氧等。
常用灭菌方法汇总
常用杀菌方式汇总1、超高压杀菌技术食品超高压杀菌(高静水压杀菌)就是食品物料以某种方式包装完好后,放入液体介质(通常是食用油、甘油、油与水的乳液)中,100~1000MPa压力下作用一定时间后,使之达到灭菌的要求。
其灭菌的基本原理就是压力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膜抑制酶的活性和影响D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来实现的。
在400~600MPa的压力下,可以杀灭细菌、酵母菌、霉菌,避免了一般高温杀菌带来的不良变化,因此,能更好地保持食品固有的色、香、味,达到延长保存期的效果。
2、低温杀菌低温杀菌是对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进行部分杀菌的加热方法。
通常使用100℃以下的温度。
由于低温杀菌后,食品中的菌残存较多,为了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再使用冷藏、发酵、加入添加剂、脱氧等加工技术。
该法主要适用于pH4.5以下的酸性食品及采用较强加热处理会明显导致品质降低的食品。
在近几年,对牛奶及保存期较短的商品也采用该法。
3、巴氏杀菌法巴氏杀菌是指温度比较低的热处理方式,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
它是一门古老的技术,由19世纪法国医生巴斯德首创,至今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巴氏杀菌是最早的杀菌方法,利用热水作为传热介质。
杀菌条件为61~63℃,30min,或72~75℃,10~15min。
加热时应注意物料表面温度较内部温度低4~5℃;此外,当表面产生气泡时,泡沫部分难以达到杀菌要求。
这种杀菌方法,由于所需时间长,生产过程不连续,长时间受热容易使某些热敏成分变化,杀菌也不够理想。
目前在大中型食品厂中已很少采用。
4、超高温瞬间杀菌超高温杀菌简称UHT杀菌。
一般加热温度为125~150℃,加热时间2~8s,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要求的杀菌过程称为UHT杀菌。
这种杀菌方法,能在瞬间达到杀菌目的,杀菌效果特别好,几乎可以达到或接近灭菌要求,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很小。
它具有提高处理能力、节约能源、缩小设备体积、稳定产品质量,并可实行设备原地无拆卸循环清洗。
常见的十种食品杀菌消毒方法
采用0.6特的磁力强度,将食品置于磁场的南、北两极之间,通过摇动来不断改变磁力的方向,可达到100%的杀菌效果,并对食品的风味和营养不产生破坏。
5.电子射线杀菌
电子射线源或白热丝在真空下加热,阴极产生电子,由于电子通过真空电场时速度加快,能量高,穿透力强,可达到杀菌的效果。这种技术具有杀菌效率高、杀菌速度快、无需附属设备等优点。
7.盐渍和腌制
微生物检测
只在高浓度(15%--25%)时有效,盐腌不能杀死所有微生物,而仅能抑制它们。
8.浸酒保藏
乙醇能阻碍微生物的生长,能起保护作用的乙醇最低浓度为14%(体积比)。
9.糖渍
大量的糖对水有结合效应,能使食品的含水量降低到多数细菌和真菌能生长的限度之下,糖量为40%--65%。
6.臭氧杀菌
臭氧的分子量为48,是由三个氧原子以共振结构存在,是一种强氧化剂及强力的杀菌消毒剂,O3 ? O2+(O) (O)+H2O ? 2HO,其氧化力为自然界物质中仅次氟的强烈氧化剂,臭氧对水的溶解度为氧的13倍,能在短时间内大量融入水中,杀菌力可达氯的3000倍,使水中重生菌数显著降低,澄清水质,故臭氧可用来净化水质。
常见的十种食品杀菌消毒方法
常见的十种食品杀菌消毒方法
食品杀菌消毒就是以食品原料、加工品为对象,通过对食品变质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的杀菌及除菌,达到食品品质的稳定化,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因此降低食品中有害细菌在存活数量,避免活菌的摄入引起人体(通常是肠道)感染或预先在食品中产生的细菌毒素导致人类中毒。食品杀菌消毒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1.紫外线辐射
300nm,它适用于表面及透明物质常使用汞蒸汽低压灯,波长范围在240—
(水和空气)的消毒,因为紫外线没有足够的穿透力,它主要用于贮藏区和水的消毒。
常用6种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6种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6种灭菌方法包括:热灭菌、干热灭菌、化学灭菌、紫外线灭菌、过滤灭菌和辐射灭菌。
这些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制药等领域,以有效杀灭或去除微生物,确保产品的无菌状态。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以及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灭菌方法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判断。
1. 热灭菌:利用高温杀灭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湿热灭菌(如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如烘箱灭菌)。
2. 干热灭菌:采用高温烘烤的方法,达到灭菌效果。
常用于灭菌金属器械和玻璃制品。
3. 化学灭菌:使用化学物质(如乙醛、过氧化氢等)进行灭菌,常用于灭菌实验室器具、医疗设备等。
4. 紫外线灭菌:利用紫外线的照射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常用于灭菌水和空气。
5. 过滤灭菌:利用微孔过滤器将微生物隔离,常用于灭菌药物、生物制品等。
6. 辐射灭菌:利用电离辐射(如γ射线、β射线)或无电离辐
射(如紫外线)来杀灭微生物,常用于灭菌一次性医疗用品和食品。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灭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会有不同的操作要求和适用范围。
正确选择和使用合适的灭菌方法,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食品常用杀菌方法
食品常用杀菌方法(1)超高压杀菌技术:食品超高压杀菌(高静水压杀菌)就是食品物料以某种方式包装完好后,放人液体介质(通常是食用油、甘油、油与水的乳液)中,100~1000 MPa压力下作用一定时间后,使之达到灭菌的要求。
其灭菌的基本原理就是压力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膜抑制酶的活性和影响D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来实现的。
在400~600 MPa的压力下,可以杀灭细菌、酵母菌、霉菌,避免了一般高温杀菌带来的不良变化,因此,能更好地保持食品固有的色、香、味,达到延长保存期的效果。
(2)低温杀菌:低温杀菌是对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进行部分杀菌的加热方法。
通常使用100℃以下的温度。
由于低温杀菌后,食品中的菌残存较多,为了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再使用冷藏、发酵、加入添加剂、脱氧等加工技术。
该法主要适用于pH 4.5以下的酸性食品及采用较强加热处理会明显导致品质降低的食品。
在近几年,对牛奶及保存期较短的商品也采用该法。
(3)巴氏杀菌法:巴氏杀菌是指温度比较低的热处理方式,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
它是一门古老的技术,由19世纪法国医生巴斯德首创,至今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巴氏杀菌是最早的杀菌方法,利用热水作为传热介质。
杀菌条件为61~63 ℃,30 min,或72~75 ℃,10~15 min。
加热时应注意物料表面温度较内部温度低4~5 ℃;此外,当表面产生气泡时,泡沫部分难以达到杀菌要求。
这种杀菌方法,由于所需时间长,生产过程不连续,长时间受热容易使某些热敏成分变化,杀菌也不够理想。
目前在大中型食品厂中已很少采用。
(4)超高温瞬间杀菌:超高温杀菌简称UHT杀菌。
一般加热温度为125~150 ℃,加热时间2~8 s,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要求的杀菌过程称为UHT 杀菌。
这种杀菌方法,能在瞬间达到杀菌目的,杀菌效果特别好,几乎可以达到或接近灭菌要求,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很小。
它具有提高处理能力、节约能源、缩小设备体积、稳定产品质量,并可实行设备原地无拆卸循环清洗。
食品杀菌方式有几种,设备有多少种
食品杀菌方式有几种,设备有多少种食品的杀菌方式一般有7种,分别为微波杀菌、基因杀菌、电子射线杀菌、磁力杀菌、电阻加热杀菌、巴氏杀菌、超高温瞬时杀菌。
电阻加热杀菌:利用电阻加热装置,让电流通过食品,由电阻产生热量达到杀菌的效果。
巴氏杀菌:将食物包装好并填充在包装容器中,然后保持100°C以下的温度,经过一段时间后即可杀死里面的细菌。
一、食品杀菌方式有几种1、微波杀菌让微波的能量均匀分布在食品上,加热到72-85°C,保持数分钟,然后将食物放入温度只有15°C的贮藏室中。
主要针对巴氏菌,适用于包装好的面包片,果酱,香肠等食品,保质期在6个月以上。
2、基因杀菌主要针对假单铜绿菌。
原理:从假单铜绿菌中分离出一种基因,专门制造一种物质,负责在细菌中传递信息,阻止细菌形成生物膜集合体。
3、电子射线杀菌利用电子射线源/白热丝在真空下加热,阴极产生电子,然后电子通过真空电场时,速度加快,穿透力增强,达到杀菌的效果。
4、磁力杀菌使用0.6特的磁力强度,然后把食物放置在磁场的南北两极,通过不断摇动改变磁力方向,实现杀菌。
5、电阻加热杀菌利用电阻加热装置,让电流通过食品,由电阻产生热量达到杀菌的效果。
主要适用于水果类杀菌以及食品加工,保质期在1年以上。
6、巴氏灭菌将食物包装好后,填充在包装容器中,然后保持100°C以下的温度一定时间,杀死里面的细菌(61-63°C持续30分钟,72-75°C持续15-20分钟)。
主要适用于柑橘、苹果汁饮料食品的杀菌。
7、超高温瞬时灭菌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
其中直接加热是使用高压蒸汽喷射食品,让食品迅速达到140-160°C,持续数秒钟,然后在真空室内去除水分,最后用无菌冷却剂冷却至室温。
间接加热是根据食品的粘度以及颗粒大小选择使用板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刮板式换热器进行杀菌。
二、食品杀菌设备有多少种1、高压电场杀菌设备:利用强电场脉冲的介电阻断原理进行杀菌。
四种灭菌方法
四种灭菌方法摘要:一、引言二、四种灭菌方法的介绍1.高温灭菌2.化学灭菌3.紫外线灭菌4.辐射灭菌三、各种灭菌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四、适用场景及注意事项五、总结正文:一、引言在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和卫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确保食品的安全,灭菌处理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为您介绍四种常见的灭菌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选择适合的灭菌方式。
二、四种灭菌方法的介绍1.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是通过将食品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凝固,从而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适用于各种食品的灭菌处理。
常见的应用有巴氏灭菌法和超高温瞬时灭菌法。
2.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利用化学物质对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灭菌剂有甲醛、酒精、过氧化氢等。
这种方法速度快、效果好,但需要注意化学物质的用量和残留,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3.紫外线灭菌紫外线灭菌是通过紫外线照射,破坏微生物DNA结构,使其失去繁殖能力的方法。
这种方法对空气、表面和水都有良好的灭菌效果,且无化学残留。
但紫外线灭菌对环境温度和湿度有一定要求,且无法灭菌体积较大的物体。
4.辐射灭菌辐射灭菌是利用核辐射对食品进行照射,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杀灭效果好、无化学残留等优点,但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需谨慎使用。
三、各种灭菌方法的优缺点对比1.高温灭菌:优点——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缺点——对某些耐高温的微生物效果较差。
2.化学灭菌:优点——速度快、效果好;缺点——需注意化学物质用量和残留。
3.紫外线灭菌:优点——无化学残留、对空气和表面灭菌效果好;缺点——对大型物体灭菌效果较差,对环境和湿度有要求。
4.辐射灭菌:优点——杀灭效果好、无化学残留;缺点——辐射对人体有一定危害,需谨慎使用。
四、适用场景及注意事项1.高温灭菌:适用于家庭和工业生产的食品灭菌,如牛奶、果汁等。
2.化学灭菌:适用于食品工业、医药行业等,注意化学物质的选用和安全使用。
食品常用杀菌方法
食品常用杀菌方法(1)超高压杀菌技术:食品超高压杀菌(高静水压杀菌)就就是食品物料以某种方式包装完好后,放人液体介质(通常就是食用油、甘油、油与水得乳液)中,100~1000 MPa压力下作用一定时间后,使之达到灭菌得要求、其灭菌得基本原理就就是压力对微生物得致死作用,主要就是通过破坏细胞膜抑制酶得活性与影响DNA等遗传物质得复制来实现得、在400~600 MPa得压力下,可以杀灭细菌、酵母菌、霉菌,避免了一般高温杀菌带来得不良变化,因此,能更好地保持食品固有得色、香、味,达到延长保存期得效果、(2)低温杀菌:低温杀菌就是对食品中存在得微生物进行部分杀菌得加热方法。
通常使用100℃以下得温度。
由于低温杀菌后,食品中得菌残存较多,为了延长产品得货架期,再使用冷藏、发酵、加入添加剂、脱氧等加工技术。
该法主要适用于pH 4、5以下得酸性食品及采用较强加热处理会明显导致品质降低得食品、在近几年,对牛奶及保存期较短得商品也采用该法。
(3)巴氏杀菌法:巴氏杀菌就是指温度比较低得热处理方式,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
它就是一门古老得技术,由19世纪法国医生巴斯德首创,至今仍有一定得应用价值。
巴氏杀菌就是最早得杀菌方法,利用热水作为传热介质。
杀菌条件为61~63℃,30 min,或72~75 ℃,10~15 min、加热时应注意物料表面温度较内部温度低4~5 ℃;此外,当表面产生气泡时,泡沫部分难以达到杀菌要求。
这种杀菌方法,由于所需时间长,生产过程不连续,长时间受热容易使某些热敏成分变化,杀菌也不够理想。
目前在大中型食品厂中已很少采用。
(4)超高温瞬间杀菌:超高温杀菌简称UHT杀菌。
一般加热温度为125~150 ℃,加热时间2~8 s,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要求得杀菌过程称为UHT杀菌、这种杀菌方法,能在瞬间达到杀菌目得,杀菌效果特别好,几乎可以达到或接近灭菌要求,而引起得化学变化很小。
它具有提高处理能力、节约能源、缩小设备体积、稳定产品质量,并可实行设备原地无拆卸循环清洗。
常用食品杀菌方法
在食品中常用杀菌方法(1)超高压杀菌技术:食品超高压杀菌(高静水压杀菌)就是食品物料以某种方式包装完好后,放人液体介质(通常是食用油、甘油、油与水的乳液)中,100~1000 MPa压力下作用一定时间后,使之达到灭菌的要求。
其灭菌的基本原理就是压力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膜抑制酶的活性和影响D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来实现的。
在400~600 MPa的压力下,可以杀灭细菌、酵母菌、霉菌,避免了一般高温杀菌带来的不良变化,因此,能更好地保持食品固有的色、香、味,达到延长保存期的效果。
(2)低温杀菌:低温杀菌是对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进行部分杀菌的加热方法。
通常使用100℃以下的温度。
由于低温杀菌后,食品中的菌残存较多,为了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再使用冷藏、发酵、加入添加剂、脱氧等加工技术。
该法主要适用于pH 4.5以下的酸性食品及采用较强加热处理会明显导致品质降低的食品。
在近几年,对牛奶及保存期较短的商品也采用该法。
(3)巴氏杀菌法:巴氏杀菌是指温度比较低的热处理方式,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
它是一门古老的技术,由19世纪法国医生巴斯德首创,至今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巴氏杀菌是最早的杀菌方法,利用热水作为传热介质。
杀菌条件为61~63 ℃,30 min,或72~75 ℃,10~15 min。
加热时应注意物料表面温度较内部温度低4~5 ℃;此外,当表面产生气泡时,泡沫部分难以达到杀菌要求。
这种杀菌方法,由于所需时间长,生产过程不连续,长时间受热容易使某些热敏成分变化,杀菌也不够理想。
目前在大中型食品厂中已很少采用。
(4)超高温瞬间杀菌:超高温杀菌简称UHT杀菌。
一般加热温度为125~150 ℃,加热时间2~8 s,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要求的杀菌过程称为UHT杀菌。
这种杀菌方法,能在瞬间达到杀菌目的,杀菌效果特别好,几乎可以达到或接近灭菌要求,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很小。
它具有提高处理能力、节约能源、缩小设备体积、稳定产品质量,并可实行设备原地无拆卸循环清洗。
食品杀菌技术种类汇总
食品杀菌技术种类汇总巴氏灭菌采用较低温度(一般在60~82℃),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食品进行加热处理,达到杀死微生物营养体的目的,是一种既能达到消毒目的又不损害食品品质的方法。
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而得名。
巴氏杀菌热处理程度比较低,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加热,加热的介质为热水。
巴氏杀菌热处理程度比较低,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加热,加热的介质为热水。
不同的食品采用巴氏杀菌,有着不同的目的。
某些食品,特别是牛乳、全蛋、蛋清和蛋黄,巴氏杀菌主要是破坏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如结核杆菌和沙门氏菌。
另外,大多数食品,如啤酒、果酒(葡萄酒)和果汁等采用巴氏杀菌的目的是从微生物和酶的角度来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
一般经过巴氏杀菌的食品仍会含有许多能够生长的微生物,通常每毫升或每克中有几千个活菌,比商业杀菌的产品的贮藏期有所缩短。
巴氏杀菌技术除用于液态食品(果汁、牛乳)、酸性食品和果酱罐头等外,还向其他领域渗透,如处理带壳牡蛎时用蒸汽处理法会降低牡蛎的含菌数。
它的优点就是在较低温度、较短时间内处理食品,最大限度地使食品的色、香、味以及营养成分免受高温长时间处理的破坏。
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UHT)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可分为间接杀菌和直接杀菌两大类,它是使物料迅速升温至130℃以上。
然后保持几秒钟而实现对料液瞬间杀菌的目的。
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的杀菌效果特别好,几乎可以达到或接近灭菌的要求,而且杀菌时间短,物料中营养物质破坏少,成分保持率达92%以上,大大优越于传统的巴氏杀菌、高温短时杀菌。
配合食品无菌包装技术的超高温式杀菌装备在国内外发展很快,目前这种杀菌技术已广泛用于灭菌乳、果汁及各种饮料、豆乳、酒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超高压杀菌技术超高压技术是将100~1000 MPa的静态液体压力施加于液态或固态食品、生物制品等物料并保持一定时间,从而起到杀菌、破坏酶及改善物料结构和特性的作用。
在超高压处理过程中,压力快速、均匀地传递到整个食品,处理温度远低于热处理温度,不仅可以防止食品中热敏性成分遭到破坏、抑制褐变反应的发生,还可以延长食品货架期,较大程度地保持食品的原有风味、色泽和营养价值。
常用食品杀菌方法
常用食品杀菌方法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想要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就必须对食品进行杀菌处理。
食品杀菌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防止食品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对人体造成危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食品杀菌方法。
一、高温热处理高温热处理是最常见的杀菌方法之一。
通过将食品加热至一定温度,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常见的高温热处理方法包括煮沸、蒸煮、蒸酿和烘烤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各种食品,如蔬菜、肉类、乳制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加热温度和时间应根据不同的食品和需要达到的杀菌效果而定,过高的温度和长时间的加热可能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
二、辐射消毒辐射消毒是一种利用电离辐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常见的辐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辐射和电子束辐射。
紫外线辐射主要用于表面杀菌,适用于水果、蔬菜、肉类等食品的表面消菌。
电子束辐射适用于各种食品的整体消菌,能够穿透食品杀灭内部的微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束流能量应调节到适宜的水平,以免破坏食品的质量和营养成分。
三、低温保鲜低温保鲜是一种通过低温储存来延缓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低温能够降低微生物的活动和生长速度,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藏期。
常见的低温保鲜方法包括冷藏和冷冻。
冷藏适用于牛奶、鸡蛋、蔬菜等耐低温的食品,而冷冻则适用于各种食品,如肉类、海鲜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低温保鲜过程中,尽量避免食品与空气直接接触,以免造成细菌污染。
四、乳酸发酵乳酸发酵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杀菌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来降低食品的PH值,从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常见的乳酸发酵食品包括酸奶、酸菜、酸豆等。
乳酸发酵不仅能够杀菌,还能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适宜消费者口味。
总结起来,食品杀菌方法有很多种,选择适合的方法需要考虑食品的种类、储藏时间和消费者的需求等因素。
高温热处理、辐射消毒、低温保鲜和乳酸发酵都是常见且有效的杀菌方法。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食品的特点和杀菌的需求合理选择,并正确操作杀菌设备,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食品工业常用杀菌方式及效率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物品中污染的微生物残存概率下降至一定水平使之达到无菌保障水平。
无菌生产常使用商业无菌,即经过灭菌之后,一般是几个对数LCR (Logarithmic count reduction)或D (Decimal)值的细菌总数减少,残留的细菌,通常是芽孢,仍会对产品引起腐败,腐败产品占总生产产品的数量比一般称之为微生物腐败率(spoilage rate)。
食品工业常用的商业灭菌方法有臭氧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微波灭菌法、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法、UHP (Ultra high pressure)超高压灭菌法、HVE(High voltage filed) 高压电场灭菌法、双氧水灭菌法、Plasma等离子灭菌法、pulsed light 脉冲光灭菌、60Co-y辐照灭菌法、ECS (Electron curtain sterilization)电子帘灭菌和过滤灭菌等。
1.臭氧灭菌臭氧灭菌能完全将粉料包括药品粉剂处理到接近无菌状态,安全,高效、无残余污染。
缺点:臭氧穿透力弱,不及60Co-y和双氧水等,其温度,湿度也影响其杀菌效果。
通常,温度低,湿度大杀菌效果好。
当湿度小于45%时,臭氧对空气中悬浮物几乎没有杀灭性,湿度大于60%时,杀灭效果逐渐增强,湿度大于90%时,达最佳灭菌效果。
臭氧具强氧化性,对设备等器具都有不同程度损害。
臭氧的杀菌能力一般用MAC(Microbial avoiding capability)表示,计算方法为CT值,如浓度为5ppm,作用时间为10秒,则CT值为5ppm*10s=50ppms。
亦即杀灭指标菌1D所需要的作用浓度和时间。
要达到5个D的杀菌效率,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一般需要1600个CT值,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般需要30个CT值,霉菌和杆菌一般需要5个CT值,球菌需要1.5个CT值,酵母菌、假单胞菌和沙门氏菌一般0. 3个CT值就足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座殿角*
作品编号48877446331144215458
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
实用文库汇编之食品常用杀菌方法
(1)超高压杀菌技术:食品超高压杀菌(高静水压杀菌)就是食品物料以某种方式包装完好后,放人液体介质(通常是食用油、甘油、油与水的乳液)中,100~1000 MPa压力下作用一定时间后,使之达到灭菌的要求。
其灭菌的基本原理就是压力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膜抑制酶的活性和影响D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来实现的。
在400~600 MPa的压力下,可以杀灭细菌、酵母菌、霉菌,避免了一般高温杀菌带来的不良变化,因此,能更好地保持食品固有的色、香、味,达到延长保存期的效果。
(2)低温杀菌:低温杀菌是对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进行部分杀菌的加热方法。
通常使用100℃以下的温度。
由于低温杀菌后,食品中的菌残存较多,为了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再使用冷藏、发酵、加入添加剂、脱氧等加工技术。
该法主要适用于pH 4.5以下的酸性食品及采用较强加热处理会明显导致品质降低的食品。
在近几年,对牛奶及保存期较短的商品也采用该法。
(3)巴氏杀菌法:巴氏杀菌是指温度比较低的热处理方式,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
它是一门古老的技术,由19世纪法国医生巴斯德首创,至今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巴氏杀菌是最早的杀菌方法,利用热水作为传热介质。
杀菌条件为61~63 ℃,30 min,或72~75 ℃,10~15 min。
加热时应注意物料表面温度较内部温度低4~5 ℃;此外,当表面产生气泡时,泡沫部分难以达到杀菌要求。
这种杀菌方法,由于所需时间长,生产过程不连续,长时间受热容易使某些热敏成分变化,杀菌也不够理想。
目前在大中型食品厂中已很少采用。
(4)超高温瞬间杀菌:超高温杀菌简称UHT杀菌。
一般加热温度为125~150 ℃,加热时间2~8 s,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要求的杀菌过程称为UHT杀菌。
这种杀菌方法,能在瞬间达到杀菌目的,杀菌效果特别好,几乎可以达到或接近灭菌要求,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很小。
它具有提高处理能力、节约能源、缩小设备体积、稳定产品质量,并可实行设备原地无拆卸循环清洗。
(5)微波杀菌:微波杀菌就是将食品经微波处理后,使食品中的微生物丧失活力或死亡,从而达到延长保存期的目的。
一方面,当微波进人食品内部时,食品中的极性
分子,如水分子等不断改变极性方向,导致食品的温度急剧升高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另一方面,微波能的非热效应在杀菌中起到了常规物理杀菌所没有的特殊作用,细菌细胞在一定强度微波场作用下,改变了它们的生物性排列组合状态及运动规律,同时吸收微波能升温,使体内蛋白质同时受到无极性热运动和极性转动两方面的作用,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或破坏,导致蛋白质变性,最终失去生物活性。
因此,微波杀菌主要是在微波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的作用下,使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和生理活性物质发生变异和破坏,从而导致细胞的死亡。
(6)紫外线杀菌: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在于促使细胞质的变性。
当微生物细胞吸入紫外线后,由于产生光化学作用引起细胞内成分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等发生化学变化,使细胞质变性。
尤其是抑制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使微生物细胞受伤甚至死灭。
波长为250~260 nm的紫外线杀菌效果最强。
(7)臭氧杀菌:臭氧是一种在室温和冷冻温度下存在的淡紫色的、有特殊鱼腥味的气体,它在水中部分溶解,且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溶解度增加;在常温下能自行降解产生大量的自由基,最显著的是氢氧根自由基,因而具有强氧化性的特点。
食品杀菌技术按杀(除)菌方式一般可分为加热杀菌技术、化学药剂杀菌技术、辐射杀菌技术(γ-射线、微波、红外线等)、过滤除菌法以及加热与其他手段相结合的杀菌技术等。
其中食品热力杀菌可分为低温杀菌法(巴氏杀菌)、高温短时杀菌法和超高温瞬时杀菌法。
前两种方法,现今还广泛用在各类罐藏食品、饮料、酒类、药品、乳品的生产中。
后一种方法,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已发展为一种高新食品杀菌技术。
电阻加热杀菌也叫欧姆杀菌,是一种新型热杀菌方法,它借通入的电流使食品内部产生热量而达到杀菌的目的,是酸性和低酸性食品和带颗粒(粒径小于25mm)食品进行连续杀菌的一种新技术。
电阻加热已成功地用于各种包含大颗粒的食品和片状食品的杀菌,如马铃薯、胡萝卜、蘑菇、牛肉、鸡肉、片状苹果、菠萝、桃等。
臭氧杀菌技术具有高效、快速、安全、便宜等优点,自1785年发现以来,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运输与贮存及自来水、纯净水生产等领域。
辐照杀菌技术利用原子辐射技术进行食品杀菌保鲜。
辐照就是利用X射线、γ射线或加速电子射线(最为常见的是Co60和Cs137的γ射线)对食品的穿透力以达到杀死食
品中微生物和虫害的一种冷灭菌消毒方法。
微波杀菌具有穿透力强、节约能源、加热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而且微波杀菌便于控制,加热均匀,食品的营养成分及色、香、味在杀菌后仍接近食物的天然品质。
微波杀菌目前主要用于肉、鱼、豆制品、牛乳、水果及啤酒等的杀菌。
远红外线杀菌技术远红外加热杀菌不需要传媒,热直接由物体表面渗透到内部,因此不仅可用于一般的粉状和块状食品的杀菌,而且还可用于坚果类食品如咖啡豆、花生和谷物的杀菌与灭霉以及袋装食品的直接杀菌。
紫外线杀菌技术广泛用于空气、水及食品表面、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加工车间、设备、器具、工作台的灭菌处理。
磁力杀菌是把需消毒杀菌的食品放于磁场中,在一定磁场强度作用下,使食品在常温下起到杀菌作用。
由于这种杀菌方式不需加热,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经处理后的食品,其风味和品质不受影响,主要适用于各种饮料、流质食品、调味品及其他各种包装的固体食品。
高压电场脉冲杀菌是将食品置于两个电极间产生的瞬间高压电场中,由于高压电脉冲(HEEP)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改变其通透性,从而杀死细胞。
可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特别适用于热敏性食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声
波杀菌技术以酱油为灭菌对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脉冲强光杀菌技术是采用强烈白光闪照的方法进行灭菌,该技术由于只处理食品的表面,从而对食品的风味和营养成分影响很小,可用于延长以透明材料包装的食品及新鲜食品的货架期。
超高压杀菌技术最大优越性在于它对食品中的风味物质、维生素C、色素等没有影响,营养成分损失很少,特别适用于果汁、果酱类食品的杀菌。
膜过滤除菌技术已在食品、生物制药等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生化物质的提取、纯水的制备、果汁的浓缩等。
食品工程中的杀菌技术还很多,如:二氧化氯杀菌技术、氯气杀菌技术、电子灭菌技术、加热与加压并用杀菌技术、加热与化学药剂并用杀菌技术、加热与辐射并用杀菌技术、静电杀菌技术等。
这些技术正在得以研究和应用。
作者:座殿角
作品编号48877446331144215458
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