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案07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3. 理解会计的职能和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的职能6.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
3. 讲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4. 讲解会计等式,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5. 讲解会计的职能。
6. 讲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的职能6.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章节二: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3. 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账户的设置和管理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1. 引入: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3. 讲解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4. 讲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章节三:会计分录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3. 理解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3. 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
2.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编制会计分录,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3.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
4. 掌握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基本操作。
5. 了解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3. 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4. 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基本操作5. 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定,以及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方法。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编制。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基础会计》2. 讲义:详细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定,以及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方法。
3. 会计软件:用于实践操作。
4. 案例材料:用于案例分析。
五、教学进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3. 课堂练习: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讲解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
2. 学生动手操作:编制试算平衡表。
3. 课堂练习:分析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关系。
第三课时:1. 讲解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基本操作。
2. 学生动手操作:编制会计凭证和账簿。
3. 课堂练习: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
第四课时:1. 复习前三节课的内容,讲解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分析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3. 课堂讨论: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business decision-making. 第五课时:2. 课堂测试:测试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会计分录、试算平衡表和会计报表的编制。
六、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定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会计分录、试算平衡表、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编制的掌握程度。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使学生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帮助学生熟悉会计凭证、账簿的种类和用途。
4、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简单的账务处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会计要素的分类和特点。
(2)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2、难点(1)理解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
(2)正确编制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3、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企业经营场景,如一家小型商店的日常收支,引出会计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1)讲解会计的定义,强调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旨在提供财务信息。
(2)阐述会计的基本职能,即核算和监督。
核算包括记录、计算和报告经济业务;监督则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3)明确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3、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1)详细介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举例说明每个要素的含义和特点,如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
(2)解释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恒等关系。
(3)讲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常见的会计科目。
4、会计凭证(1)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如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2)展示各种原始凭证的样式,如发票、收据、支票等,并讲解其填制要求。
(3)重点讲解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和审核要点。
5、账簿(1)介绍账簿的种类,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2)讲解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规则,包括如何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如何进行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6、借贷记账法(1)讲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基础会计教案—会计账簿
第七章会计账簿【教学重点、难点】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具准备:各种账簿、凭证。
导入新课:首先,请大家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帐簿的登记,然后进行讲解。
新课讲授:第一节会计账簿的概述一、会计账簿的概念(重点会计账簿是由一定格式的帐页组成,并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序时地、充分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方法之一,是整个会计工作的中心。
二、会计账簿的作用1、账簿记录可以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
在会计核算中,通过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能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执行和完成情况,但是根据每笔经济业务填制的会计凭证对经济业务的反映是零散的、片面的,不能系统、完整的反映经济活动的变化和结果。
通过设置账簿,可以将会计凭证所提供的大量分散的核算资料,加以归类整理,以便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情况。
2、账簿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通过设置和登记账簿,可以将分散的会计凭证归类汇总,既能提供各类经济业务的总括核算资料,又能提供某类经济业务的明细核算资料;既能提供动态的核算资料,又能提供静态的核算资料。
3、账簿记录是重要的经济档案,账簿是各单位会计档案的主要资料,也是经济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4、账簿记录可以为经济监督提供依据。
三、会计账簿的分类(重点)序时账簿(日记账簿)⒈会计账簿按用途分类分类账簿备查账簿①序时账簿:序时账簿,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先后顺序逐笔逐日连续登记的账簿。
目前,我国企业等单位设置的日记账一般有: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②分类账:分类账簿是对各项经济业务按照他所涉及的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分类账簿按其提供的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不同,又可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两种。
总分类账簿是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的账户,用来分类登记全部经济业务,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
明细分类账是根据总账科目设置,按其所属的二级或明细科目设置的账户,用来分类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
基础会计教案(7).ppt
我国的会计虽然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在近代却发展缓慢,逐渐拉大 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自19世纪中叶起,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与这种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会计上出现了“中式会计”和“西 式会计”并存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 本的变化。为了适应国家有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国会计主管 部门先后制定出多种统一的会计制度,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
(四)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 能可以概括为核算和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 量、记录、计算、报告,为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核算主要 是从数量方面反映企业已经发生和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它是会 计最基础的工作。日常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只是执行事后核算职 能的主要形式。会计的核算职能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和事后核算。
(二)会计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 与反映。
连续,就是指在会计核算时应按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 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
系统,就是指从开始记录经济业务到最后编制财务会 计报告的整个核算程中,通过使用分类、汇总、加工、整 理等会计方法,逐步把会计资料加以系统化,以取得完整 的会计信息。
三、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生产过程简单,人们对生产活动 数量方面的记录仅凭记忆或“结绳记事”、“刻木记事”。据记载,我 国的会计一职最早出现在西周,当时称为司会,负责掌管王朝的财务收 支。以后历代王朝都设有会计一职,并逐步发展到民间。古时的会计既 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整合计算,通过日积月累到岁终的核算, 达到正确反映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我国古代官厅会计所用的记账 方法是单式记账法,到了唐朝,出现了“四柱清算”,使我国会计技术 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所谓“四柱”,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相 当于现在的上期结存、本期收人、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四柱之间存在 着数量上的平衡关系,即旧管(期初结存)+新收(本期收人)一开除 (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存)。按照这种平衡关系编制的报告,就 称为“四柱清册”。四柱清算法在当时是世界上较先进的会计技术,以 后逐步传人民间。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会计知识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定义、会计的目的和作用、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2. 会计基本原则:会计信息质量原则、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
3. 会计基本方法:会计科目和账户、记账方法、会计分录、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经济业务,引导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基础会计》教科书。
2. 教学辅助材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实物或模拟材料。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投影屏幕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引起学生对会计的兴趣和重视。
2. 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讲解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原则。
3. 讲解会计基本原则:讲解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
4. 讲解会计基本方法:讲解会计科目和账户、记账方法、会计分录、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经济业务,引导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7. 总结和复习: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包括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3. 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会计知识的准确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一、课程内容《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
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
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本课程的总要求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学会编制会计凭证;3.掌握会计的账簿核算方法;4.熟悉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1.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3.会计的账簿核算方法;4.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三、教学重点:1.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3.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四、教学难点:1.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2.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五、教学方法:1.组织讲授;2.互动探究;3.案例分析。
六、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材原文、参考资料;3.教学实例和案例。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45分钟)1.简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习会计的基本原则和伦理道德要求。
3.分析实际案例,讨论会计的基本原则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45分钟)1.学习会计凭证的基本要素和编制原则。
2.案例分析:根据给定的交易情况,编制相应的会计凭证。
第三课时:会计的账簿核算方法(45分钟)1.学习会计的账簿分类和核算方法。
2.组件分析:根据给定的交易情况,编制相应的会计账簿。
第四课时: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45分钟)1.学习会计报表的分类和编制方法。
2.分析实际案例,讨论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第五课时:综合训练和复习(6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2.对学生进行知识检测,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总结本学期的学习成果,展望下学期的学习计划。
八、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际操作的情况。
2.学生的表现: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按时完成作业,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4.学生的成绩: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的综合评定。
九、教学资源:1.教材原文和教学课件;2.相关的案例分析和试题。
十、教学反思:1.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
3. 介绍会计的基本要素。
4. 推导和解释会计等式。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章节二: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2. 会计科目的作用3. 账户的设置4. 账户的管理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
2. 介绍会计科目的作用。
3. 讲解账户的设置。
4. 讲解账户的管理。
板书设计:1. 会计科目的分类2. 会计科目的作用3. 账户的设置4. 账户的管理章节三:会计记账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
2. 了解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审核。
教学内容:1. 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2. 会计凭证的编制3. 会计凭证的审核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
2. 讲解会计凭证的编制。
3. 讲解会计凭证的审核。
板书设计:1. 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2. 会计凭证的编制3. 会计凭证的审核章节四:会计账簿与财务报表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2. 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教学内容:1. 会计账簿的设置2. 会计账簿的登记3. 财务报表的编制4. 财务报表的分析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账簿的设置。
2. 讲解会计账簿的登记。
3. 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
4. 讲解财务报表的分析。
板书设计:1. 会计账簿的设置2. 会计账簿的登记3. 财务报表的编制4. 财务报表的分析章节五: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使学生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 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进行日常记账、编制财务报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与职能2. 会计目标3. 会计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科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目标、要素、等式和科目。
2. 教学难点: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目标、要素、等式和科目。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会计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知识。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会计知识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基础会计》2. 教案3. 投影仪4. 会计案例资料5. 练习题【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实例,如商家买卖商品的过程,引发学生对会计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知识讲解】1. 会计的基本概念与职能(1)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通过对经济业务的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为决策提供信息。
(2)会计的职能:反映、监督、控制、预测和决策。
2. 会计目标(1)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2)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3. 会计要素(1)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2)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权益。
(4)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4.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5. 会计科目(1)资产类科目: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2)负债类科目:如应付账款、应付工资、负债等。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如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
(4)收入类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5)费用类科目:如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会计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基础会计的概念和原理。
2.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操作。
3.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会计记录和报告。
教学内容:第一章:会计的概念和目标1.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会计的基本目标和原则第二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1.资产的定义和分类2.负债的定义和分类3.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和分类第三章:记账和账户1.记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借贷记账的概念和规则3.账户的定义和分类第四章:会计方程和账户的增减变化1.会计方程的概念和作用2.会计方程的基本公式和推导3.账户的增减变化和影响因素第五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1.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和作用2.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和要素3.利润表的定义和作用4.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和要素第六章: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1.现金流量表的定义和作用2.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和要素3.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定义和作用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基本结构和要素教学方法:1.综合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基础会计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操作。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会计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基础会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讨论互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和答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教学评价:1.课堂练习:通过布置一些简单的会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知识测试:定期进行考试,测试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3.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质量和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资源:1.教材:《基础会计(第四版)》2.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会计原理、账户的增减变化等概念和操作过程。
3.实际会计案例:准备一些实际的会计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解决。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会计的概念和目标1.介绍会计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2.讲解会计的基本目标和原则,包括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等原则。
3.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会计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具体操作过程。
《基础会计》教案(第七章)
1.全面清查:是指对单位的实物资产、货币资产,以及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彻底的盘点与核对。全面清查内容多、范围广、投入人力多、耗费时间长。主要包括:
(1)实物资产:固定资产、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2)货币资金:库存现金、各种存款等;
(2)单位撤销、合并和改变隶属关系时,应进行全面清查。
(3)单位更换主要负责人时,应进行全面清查。
(4)单位改制等需要进行资产评估时,应进行全面清查。
2.局部清查:指对单位流动性较强、易发生损耗及较贵重的资产进行的盘点与核对。局部清查范围小、内容少,但专业性比较强,因而其清查的主要对象一般是流动性较大又易于损坏的物资,具体包括:
2.可以充分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提高其利用率和使用效果。
通过财产清查,查明各种物资的储存和利用情况。一方面及时处理超储积压和呆滞物资,腾出资金;另一方面根据库存情况及时调整采购计划,避免新的库存积压,达到充分挖掘财产物资潜力,提高物资利用效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获利能力的目的。
3.可以强化物资管理,促进企业健全规章制度,保护财产的安全与完整。
(3)债权债务: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票据等。
(4)其他资产:包括企业的在途货币资金、在途材料、对外投资、委托其他单位加工或保管的各项财产、受托代管的各项财产等。
通过全面清查可以达到全面了解企业财产状况的目的。
那么哪些情况需要进行全面清查呢?
(1)年度终了决算前,为保证年度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应进行一次全面清查。
周数
讲授时间
章、节
备注
19
4学时
第七章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3. 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教学步骤:1. 引入会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会计的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介绍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章节二:会计记录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
2. 学会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
3. 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内容: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2. 会计科目和账户3.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教学步骤:1. 介绍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如凭证、账簿和报表。
2. 讲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3. 解释借贷记账法的原理,通过实例演示其应用。
板书设计: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2. 会计科目和账户3.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章节三: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教学目标:1.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
2. 理解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
3. 掌握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
教学内容:1. 会计分录的编制2. 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3.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区分借方和贷方。
2. 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解释其重要性。
3. 演示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通过实例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1. 会计分录的编制2. 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3.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章节四:资产的核算教学目标:1. 掌握资产的分类和特点。
2. 学会使用账户对资产进行核算。
3. 理解资产的计量和披露。
教学内容:1. 资产的分类和特点2. 账户的设置和使用3. 资产的计量和披露教学步骤:1. 介绍资产的分类和特点,如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 讲解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方法,区分借方和贷方。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课题:银行存款清查时间:2009.11地点:高三07(3)班教学目的:1.了解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未达账项的含义;2.理解未达账项四种情况及其影响;3.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原理和方法;重点难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原理和方法教具:多媒体教者:张海兵教学方法:启发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复习提问1.库存现金清查的方法是什么?2.库存现金清查是什么与什么的核对?3.库存现金清查的帐务处理是怎样的?4.货币资金包括哪些内容?自学提示1.银行存款的清查采用什么方法,如何进行?2.引起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两者之间不一致原因有哪些?3.什么是未达帐项,有哪几种情况?新课讲授一、清查的方法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
即将本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的账面记录进行逐笔核对。
二、账单不符的原因双方余额不等:1.账务差错(双方账面记录存在差错)2.未达账项(双方账面记录都正确无误)三、未达账项(一)概念未达账项:指由于企业与银行间对于同一项业务,由于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而一方已登记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会计事项。
(二)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及其对日记账和对账单余额的影响日记账余额影响对账单余额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三)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调节原理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款项=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款项(四)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年月日单位:(五)举例:企业3月份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的资料如下:要求:找出未达账项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年月日单位:(六)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说明1.调节后的余额不等,则说明记账肯定有差错:如存款余额相等,则说明一般无差错。
基础会计(财政第七版)教案:第7章 登记账簿.doc
方法
本节教学方法主要是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方法。
参考
文献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2011年);
小企业会计准则释义(2011年);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
课外
作业
及
要求
后记
内容
第七章 登记会计账簿
第二节 登记账簿的规则
课时:2学时
教学
目的
及
要求
教学目的:
内容
第七章 登记会计账簿
第一节 登记账簿的含义及分类
课时:1学时
教学
目的
及
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账簿的含义及种类。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中以实务展示为主,配合PPT,了解认知常见的各种会计账簿。
重点
难点
及其
处理
重点及难点:
会计账簿的分类;
通过会计账簿的实物展示,在了解认知了各种账簿的同时解决本节的重点及难点。
教学
目的
及
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账、错账更正和结账。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中以仿真会计实务操作、案例教学为主,配合PPT,学会对账、错账更正和结账。
重点
难点
及其
处理
重点及难点:
对账、结账;
难点:
错账更正
通过仿真会计实务操作,学会对账和结账,不断巩固练习各种错账更正方法,解决本节的重点及难点。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2011年);
小企业会计准则释义(2011年);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
基础会计教案(5篇)
基础会计教案(5篇)基础会计教案(5篇)基础会计教案范文第1篇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校;基础会计1基础会计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基础会计课程是讨论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和编制财务报告的一门应用性管理学科,它是高等财经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1]。
通过开设基础会计课程,使同学理解会计核算原理,系统把握企业会计处理的方法,培育同学具有较强的会计处理、分析、推断的力量。
在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基础会计属于核心课程。
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尚未得到广泛推广。
而基础会计作为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的有用性专业课程,承载着培育适应时展要求、具有较高实践力量的高级特地人才的重任。
但是,“老师讲,同学听;老师考,同学背”的刻板的教学方式仍旧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不利于会计专业人才力量的培育。
因此,如何结合基础会计专业教学实践,汲取国内外优秀案例教学的阅历,推动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值得高校同仁深化争论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主要通过重现或者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景,让同学身临其境,通过分析和争论来开展学习的教学方式,主要用在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如今在临床医学教学中也有广泛应用。
教学中既可以采纳比较和分析,讨论各类胜利的和失败的管理阅历,从中提取出某些普遍性的管理原理或管理结论,也可以让同学独立思索或借鉴他人的成果来开拓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专业学问。
案例教学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月,由美国哈佛商学院首次采纳,当时是运用一种很特殊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来源于商业管理的真实大事或情景,通过这样方式,提高了同学参加课堂争论的主动性,实施之后,教学效果良好[2]。
始终到了上世纪八十年月,案例教学法才被教育界所重视,美国卡内基小组在1986年公开出版的《预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老师》著作中,高度赞扬了案例教学法在培育课程方面的价值,充分确定其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的价值和成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掌握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1.2 教学内容会计的定义和职能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1.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案例材料:相关会计案例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会计等式练习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记账和账务处理理解会计分录和会计账簿的作用2.2 教学内容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记账和账务处理会计分录和会计账簿的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的实践操作2.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软件:用于实践操作2.5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学生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的练习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会计记录方法练习第三章:账户体系与会计科目3.1 教学目标掌握账户体系和会计科目的概念理解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和运用3.2 教学内容账户体系和会计科目的概念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和运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账户体系和会计科目的概念分类法:分析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和运用3.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账户体系和会计科目资料:相关资料和案例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和运用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账户体系和会计科目练习第四章:财务报表4.1 教学目标掌握财务报表的定义和作用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4.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的定义和作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务报表的定义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4.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财务报表案例材料:相关案例和数据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财务报表练习第五章:会计循环5.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理解会计循环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5.2 教学内容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会计循环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会计循环的实践操作5.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会计循环实践操作软件:用于实践操作5.5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学生进行会计循环的练习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会计循环练习第六章: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6.1 教学目标掌握货币资金的分类和核算理解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价学会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审计方法货币资金的分类和核算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价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审计方法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货币资金的分类和核算,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价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审计方法6.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案例材料:相关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案例6.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审计方法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练习第七章:存货与成本计算7.1 教学目标掌握存货的分类和计价方法理解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存货和成本计算的审计方法7.2 教学内容存货的分类和计价方法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存货和成本计算的审计方法讲授法:讲解存货的分类和计价方法,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存货和成本计算的审计方法7.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案例材料:相关存货和成本计算案例7.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存货和成本计算的审计方法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存货和成本计算练习第八章:固定资产与折旧8.1 教学目标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理解折旧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学会固定资产和折旧的审计方法8.2 教学内容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折旧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固定资产和折旧的审计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折旧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固定资产和折旧的审计方法8.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案例材料:相关固定资产和折旧案例8.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固定资产和折旧的审计方法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固定资产和折旧练习第九章:投资与融资活动9.1 教学目标掌握投资的分类和核算理解融资活动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处理学会投资和融资活动的审计方法9.2 教学内容投资的分类和核算融资活动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处理投资和融资活动的审计方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投资的分类和核算,融资活动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处理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投资和融资活动的审计方法9.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案例材料:相关投资和融资活动案例9.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投资和融资活动的审计方法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投资和融资活动练习第十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10.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政策的定义和选择理解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学会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审计方法10.2 教学内容会计政策的定义和选择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审计方法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政策的定义和选择,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审计方法10.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案例材料:相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案例10.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会计政策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会计的定义和职能会计的定义和职能是理解会计基础的关键。
《基础会计》教案 第七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法的应用(5节)
借:应收账款——光明商店 677 42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76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7 920
银行存款 3500
三、主营业务成本的核算
“主营业务成本”账户,该账户的性质是损益类。是用来核算企业经营主营业务而发生的实际成本及其结转情况的账户。其借方登记主营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主营业务成本。经过结转之后,该账户期末没有余额。
周数
讲授时间
章学目的
产品销售过程费用的归集和销售收入的确认、计量、记录
重点内容
销售收入的确认、计量、记录
难点
销售收入的确认、计量、记录
讲授内容
第五节销售过程业务
一、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借:银行存款 76 986
贷:其他业务收入 65 8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 186
例京连股份公司向某单位转让商标的使用权,获得收入38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38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80 000
例京连股份公司出租一批包装物,收到租金28080元存入银行。
基础会计 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教案标题:基础会计教案目标:1. 了解基础会计的概念和原则。
2. 掌握基本的会计术语和概念。
3. 理解会计方程式和会计记录的基本原理。
4. 能够进行简单的会计记录和编制财务报表。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基础会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提问学生对会计的理解和认识。
二、概念和原则(15分钟)1. 解释基础会计的概念和作用。
2. 介绍会计的基本原则,如货币计量、业务实体、会计周期等。
3. 讲解会计的基本假设,如持续经营、会计实体等。
三、会计术语和概念(20分钟)1. 解释常用的会计术语,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
2. 介绍会计方程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 讲解会计记录的基本原理,包括借贷记账法和会计凭证的使用。
四、会计记录与财务报表(25分钟)1. 演示如何进行简单的会计记录,包括借贷记账和编制会计凭证。
2. 介绍常见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3. 解释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五、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会计记录和编制财务报表的练习。
2. 答疑解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2. 提出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的建议,如阅读相关教材或参加实践活动。
教案评估:1. 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练习题评估:检查学生对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编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堂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对基础会计概念和原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案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企业的财务部门,了解实际会计工作的流程和应用。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参考相关的会计案例和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3.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要求他们编制一个简单的财务报表,并进行口头报告和展示。
教案指导:1. 确保教案内容简明扼要,并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水平。
2. 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课程授课教案№: 7
20 15 10
2.短期借款
账户是负债类账户。
3.长期借款
账户是负债类账户。
三、增值税原理
四、所有者投入资金的核算
例1、企业收到国家投资35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银行存款(资产)增加借方
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增加贷方
借:银行存款350 000
贷:实收资本350 000
例2、企业收到甲公司作为投资投入的新设备一台,该项设备确认
的价值为80 000元,增值税为13 600元。
固定资产(资产)增加借方
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应交增值税减少,借方
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增加货方
借:固定资产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 600
贷:实收资本93 600
五、向债权人借入资金的核算
例3、企业12月4日从银行取得借款60 000元,期限为6个月,
年利率为6%,利息每季结算一次,所得借款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60 000
贷:短期借款60 000
例4、企业12月9日从银行取得借款160 000元,期限为18个月,
年利率为8%,借款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160000
讲解
讲解+举例
图示
讲解+举例
讲解+举例纱厂增值50 布厂增值50 服装厂增值100
纱厂应交增值税= 50 ×17% = 8.5
或= 25.5 –17 = 8.5
应纳增值税= 本期销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