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置探讨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改革刍议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改革刍议[摘要]休闲产业的崛起进一步拓展了传统旅游业的内涵和外延。
目前,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已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要拓展休闲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的教育,将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改造成为旅游与休闲管理专业,打造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独树一帜的高职高专旅游与休闲管理教育品牌。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拓展改造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群消费能力的不断增长,我国已融入整个国际休闲文化的大背景中。
如今闲暇的需求远非散步、聊天、打牌、下棋等平常居家活动所能满足的,创新休闲方式、追求休闲质量和变化休闲理念正在人们身边悄然发生。
休闲产业的崛起进一步拓展了传统旅游业的内涵和外延。
基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亟待加强对旅游与休闲产业的关注、研究和人才培养。
一、理论依据及现实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群消费能力的增长,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进入“休闲时代”。
在中国都市地区和旅游城市,休闲也成为一种主流时尚文化,并相应产生了多种市场需求,在旅游业和娱乐业基础上发展起休闲经济,形成了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旅游休闲进入了一个急剧扩张的时期。
其中,“假日经济”就是一种突出表现。
目前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每年有法定假日114天,即每年有1/3的法定闲暇时间,这表明我国已融入整个国际休闲文化的大背景中。
与此同时,旅游产业的传统模式开始发生变化,旅游活动内容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方向发展,假日休闲、周末度假、旅游度假、会议休闲、运动健康休闲等度假方式日益兴盛;旅游组织方式由团队旅游为主向散客自助旅游为主转变,自驾车旅游、老年旅游度假、康体养生旅游发展迅速。
很多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由依靠制造业转向依靠旅游与休闲业及其相关产业。
一门具有深层整合性的新学科——休闲学亦应运而生。
在休闲模式中,各类休闲会所、高尔夫等休闲体育运动、温泉度假等康体养生保健、自驾车等自助休闲旅游以及分时度假酒店、第二居所等旅游休闲房地产的迅速兴起尤为引人注目。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项目课程结构优化及模式选择
【 关键 词】高职 教 育 ; 游 管理 ; 程 结 构 ; 式 旅 课 模
[ 中图 分类 号 ] 5 06 F9.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7 — 86 2 1 )4 0 7 — 文 6 14 0 (00 0 — 0 4 0 4
无 锡 商业 职 业技 术学 院旅 游管 理 系 在进 行 高
丁 宗胜
( 锡 商业 职 业 技术 学 院 无 旅 游 管理 系 , 苏 无 锡 2 4 5 ) 江 113
【 摘
要】 打破 学科 体 系 , 建立 基 于 工作 岗位 的课 程 体 系, 当前 职 业教 育课 程 改 革的 基 本取 向。20 年 底 无 是 08
锡 商业 职 业技 术 学 院旅 游 管理 专 业 被 立 项为 江 苏省 示 范性 高职 院校 建设 单 位 重 点 建 设 专 业 。在 华 东师 范 大 学职 业 教 育 与成 人 教 育研 究 所 专 家的 全 程指 导下 . 以项 目课 程 开发 理 论 为 指 导 . 过 深 入 的 专 业调 研 和 岗位 职 业 能 力 通 分 析 . 建 了基 于工 作 岗位 的 高职 旅 游 管理 专业 项 目课 程 体 系 . 构 并进 行 了 岗位 核 心课 程标 准 的 研 制 和教 学项 目设 计 。 文章 根 据 高职 项 目课 程 开 发 实践 对 课程 结构 优化 及 模 式 选择 进 行 了探 讨 。
2 0年 8月 01
无锡 商 业 职 业技 术 学 院学 报
J u n lo x I si t f mme c o r a fWu i n t ue o t Co re
Au .201 g 0
第 1 0卷
第 4期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
而根据调查,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旅游业的发展形势很不相称,现行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方面也进行过一些探索,并为旅游行业输送了一批批质量较高的毕业生,但这离用人单位所提出的新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为此,湖南女子大学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更好地适应我国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基本思路一、改革的背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已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大国的转变。
但根据调查,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很不相称。
根据湖南女子大学近几年来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调查:用人单位希望我们的毕业生必须达到以下要求:(1)要爱岗敬业,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强,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和奉献精神;(2)要求学生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3)熟悉导游服务和酒店服务的技能技巧,适岗应岗能力强;(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更好地适应我国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改革的基本思路1按岗位群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安排,要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并形成相对独立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
其中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导游服务能力、旅行社管理能力、饭店服务和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旅游应用文写作能力、英语会话和翻译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课程的设置,应打破传统的按学科体系设置的做法,以培养基本素质和上述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考虑课程的设置问题。
按照这一思路,我们通过删、组、增、选,对原设35门课程及其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首先,对培养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作用不大的课程,如其主要内容已包含在其他必开课程内,或学生已基本具备这方面知识,或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就可以掌握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予以删除或与其他课程合并。
关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l _ 师 队伍 3教
师资建设力度不大 , 现有 教师 的资格认定 管理不到位。 随着 学院的升格 , 教师也应提高学 历和学术水平 , 而他 们肩负着繁重的教学工作 , 这是高职 院校应 该认 真思 考 的重 要问题 之一 。 因为教师的素质决定着 学生的培养质量 ,学生 质量的高低则关 系到整个学 院的生存和发展 。 2对高职 院校旅游 管理专业 教学改革措施 21 始终把 转变教育 思想观念 贯彻于教 .要 学改革的全过程 教学改革 必须 以转 变教育 思想 观念 为先 导, 逐步明确 高等 职业教育 的基本特征 , 树立具 有高职特色的人 才观、 量观和教学观 , 质 树立 以 学生为主体 的现代教学 观。教 师运用现代教育 规律 , 运用最新教育成果 , 现和创造 新的教学 发 模式 ,创 建更 加适 应社会 发 展需要 的教学 活 动。 22旅游管理专业改革 的具体措施 。 2 . 充分体现旅游高等职业教育 的特色 .1 2
合 当 育; 游管理; 学改革 旅 教
游企业一线的高 级技术应用 性人才 为 目标 , 以 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 ,既要注重学生 服务 技能的提高 ,又突出对本专业 中基层 管理人 员 应具备 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就是要 办出 特色, 走出一条与普通高等教育不一样 的路 子。 在教学过程中 , 以知识必需够用为度 , 应 以强化 应用和技能为重 点 , 以技能立业 。 b突破传统 教育局 限 , . 大胆 进行 教育模式 探索 理。 教学重点从 “ 以传授理 论知识 为中心” 转 234在教学手段上 , .. 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 变为“ 以提高学 生素质、 培养职业能力” 课程教 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技术等 。 学生通 过网络 、 : 让 录 学 内容 体 系 突 出 “ 践 应 用 ” 实 的主 旨 : 学 方 法 像、 教 图片 、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了解旅游企业规范化 提倡角色扮 演、 案例分析、 课堂讨论 、 操作示范 、 服务与管理 ,了解国 内外旅游企业的最新发展 管理游戏和实 习锻炼 ,培养学 生的实际操作能 动态 ,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提高教学 的形象 力和处理实 际问题 的能力 。 如我院建立起“ 专业 性 和 直 观 性 。 知识学习一岗位 认知 一再学 习一实训 实习一就 235 践教学 体系的健全上 , ._实 应当根据旅 业工作” 学 习一实践 ” 的“ 相互交叉 的教育 模式 , 游行业发展的需要 , 制定实训课教学大纲 , 完善 教学效果显著提 高。 实训报告和实习管理 制度 ,加强实验室特别是 程体 系、 教材体系和教学 内容, 教学计划存 在太 c以培养 职业综 合能力 为核心 , . 并将它 分 实习基地建设 , 同时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 把教 多不定性 , 知识结构 不符合市场需求 。 专业 二是 解成不 同能力模块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 改 学现场 从教 室向实 洲现场 ,由校内 向校外 延 学科理论的内容结构 、逻辑顺序与 岗位实践 的 革 以一定的“ 识” 素质 ” 知 和“ 为前提 , 以培养学 伸 。 渐进过程不一致 ;三是理论课程多 ,实践课程 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 , 突破传统体系 , 把学 2 .在课程考试考核上 , 尽可能 多地进 .6 3 要 少。 生应具有的知识 、素质和能力分解成基本素质 行 口试 和实际操作检测 ,考试 内容 上 要根据 专 12 .. 2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表面层 次。 校企合 与 能 力 、专 业 核 心 能 力 和 其 他 必 要 能 力 三大 模 业特性 及其实际需要 ,倡导形式与方式 的多样 作在实际操作 中形式单一 ,并没有实现深度的 块 ,并针对 以上三种能力模块 分别对 应不同的 化 , 引导督促学生既掌握扎实 的理论。 叉掌握过 合作。 目前 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 是学生到企业 课程组合和专业 训练。 硬 的技 能 。 进 行 实 习 , 双 方 在 专 业 设 置 、 程 设 置 、 题 而 课 课 222推 行“ .. 双证 书” 制度 , 化证 书导向 强 237针对 教 学 内 容 重 复 的 问 题 , 一方 面 . .. 研究 、 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不多。同时 , 资 政府 “ 双证 书”制度是指高 职学生在 校学习期 可采取集中各课的方式 ,或利用信 息和通讯技 也缺乏有力 的财政 、政策支持 以及 对校企 双方 间应取得学 历证 书和技术学 习活动 ,此种教学 术 , 以网络 为平 台 , 强教学交 流 , 加 合理切 分教 的规范、 协调, 没有使双方建立一个健全 的合作 活动体现在两个方 面: 一是教师 的创造性地 教; 学 内容 ; 另一方面 , 当制订科学 的教学 大纲 , 应 机制。 二 是学 生 创 造 性 地 学 。使 学 生 由知 识 技 能 的 被 以 规 范 教学 内 容 。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旨在通过推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领域之一,需要培养大量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职旅游专业人才。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教育机构应加强理论教学,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旅游知识和技能培训。
学校还应积极与乡村旅游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亲身参与实际工作,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他们不仅要具备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强的管理、营销、创新等能力。
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应强调跨学科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育机构可以设计交叉学科的课程,引入管理、经济、市场营销等相关学科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全面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
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实践教育的质量提升。
实践教育是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升实践教育的质量,教育机构可以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购置必要的设备和工具,搭建实训基地,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
学校还可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让他们能够亲身参与真实项目,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他们能够不断创新,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教育机构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创新和创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竞赛和创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创业精神。
2021-旅游管理专业调研报告
2021年度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调研报告一、专业现有基础我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于2003年9月,2019年9月开设技工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本专业在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办学规模取得一定的进展,学生数量有一定的增长。
始终秉承“立德尚能”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勇于创新,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旅游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人。
硕士及以上学历5人;双师型教师4人;中级导游2名;旅游经济师1名。
教师年富力强,年龄职称结构配置合理,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丰富,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二、调研的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一)调研背景深入了解其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教学安排情况,为我们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
本次调研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1.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能否满足当前旅游行业的用人需求。
找准定位,技工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要明显有别于高职人才培养的规格。
2.制订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标准。
社会在发展,新业态对人才的需要在变化,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也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
3.进一步确定旅游企业用人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学校人才培养不能脱离社会需要,要根据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4.更为合理的安排实习实训、定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
技工教育重在实践,实践环节安排合理,学生就能得到较好的技能训练。
5.进一步了解行业企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
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礼貌礼仪知识、攻关交际知识对旅游人才来说也会很重要。
(二)总体目标通过调研,了解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前沿和专业发展动态,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办学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面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一线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具体目标1.通过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行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情况调研,希望获得旅游行业企业对旅游人才需求情况等信息,主要用于确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
边 疆经 济与 文化
THE BORDER E CONOMY AND C TURE UL
N 7 2 0 m . 0 9
G n r1 N 7 e ea. n 6
【 育纵 横 】 教
刘 晓 杰 ,刘春 霞
(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 术学院 ,哈尔滨 10 8 ) 50 6
环境 。三是没 有企业 工作 经验的青年 专业 教师每 年 利用假期 至少 到 对 口企 业 工作 2 0天 以上 ,以增 强
摘
要 :黑龙江旅 游职业技 术学院 坚持 “以就业 为导向 ,以服 务地 方 经济为立足 点” ,根据 就业 岗位 和
工作任务的需求 ,整合专业课 程、改革教 学方法、开发 校企合 作教材 、加强 师资队伍 建设、完善 实践教 学条 件 ,从而深化 了旅游管理专业改革和加强 了专业建设。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旅 游管理 ;专业建设
统性 ;以职 业技 能训 练 为主线 ,增设综 合实训 周课 程 ,全 面开 展课 内、实训 周 、顶 岗实 习三个层 次 的 实训 。课 程实 践通 过深 人旅游 企业 调研 、邀 请旅 游 业 专业 人士 参与 讨论 ,对 实训大 纲 、内容 、形 式进
行 论证 研 究 ,保 证 实 训 的针对 性 和实 效 性 。同 时 , 将 职业 资 格 证 书 考 试 纳 入 1 教 学 ,结 合 五 大 模 3常 块 ,构 建 符合 旅游 企业 员工上 岗标 准和 国家职业 标
1 .无 缝对 接 的课 程 体 系 重 构 。在 对 旅 游 行 业
重点 企业 业务 分析 整理 的基 础上 ,结合旅 游企业 对
游资源。近年来 ,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 旅 游产 业规模 不 断扩大 ,连续 多年 成 为全 国旅游 发 展 最快 的省 份之 一 。作 为具 有培养 以服务地 方 经济 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与当地主导产业紧 密结合 ,已成为 特色优 势旅 游产业 的驱动力 量 和智
新形势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国的高职旅游教育迅速发展,但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当依据新形势下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结合相关政府部门国家职业标准的理念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适应旅游行业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1.课程体系构成不太科学,拼装色彩较为突出。
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由于专业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不明确,从而导致课程体系是由旅游类、饭店类和技术类等课程融合而成,有时课程结构不尽合理,大而全,重点不突出,内容交叉重复。
同时,由于公共课总课时比重过高,不符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较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的要求,所以部分专业课和实践课的课时数缩水。
此外,有些高职院校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行业需求联系不紧密,缺乏反映社会发展新趋势,面向我国旅游行业新要求的新兴课程。
2.技能培养与能力培养不明显。
从相关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调查分析数据来看,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么是重视岗位技能、轻综合素质,要么是重视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教学内容片面化,特别是培养的学生与行业、社会实际脱节现象严重。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较强的操作性特点要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必须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
3.教学实践环节不突出。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计划中都设置了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课时,但由于实践教学学时不足、实践课程开设目的不明确、实践课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4.缺乏针对旅游行业职业意识训练的课程设置。
旅游行业的职业特色非常明显,突发事件多,客人需求复杂多变,从业人员仅有简单的操作技能无法提供令客人满意的服务。
因此,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较高。
同时,针对旅游行业需要开设职业意识训练的专业课程及相关内容很有必要性。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建议1.明确细化培养目标,突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色。
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需要紧跟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将探讨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目标、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以期为相关教育机构提供参考。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的关键性文件。
它明确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制定合理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旅游服务技能和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具体而言,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3、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5、具备持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具体课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服务基础知识:包括旅游发展史、旅游地理、旅游文化等方面的知识;2、旅游服务技能:包括导游服务技能、酒店服务技能、旅游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技能;3、旅游市场营销:包括旅游市场分析、营销策略、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知识;4、旅游政策法规:包括国家有关旅游业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等方面的知识;5、实践课程:包括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旅游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为例
系, 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英语应用 能力 的培养 。 关键 词 : 色专 业建 设 ; 职旅 游管理专业 ; 学结合 ; 特 高 工 专业建设方案
中图分 类号 :6 2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03 2 1 )4— 05— l lo 2 9 ( 02 0 0 7 0 4
建设特色专业要积极 主动适应市场经 济的要求 , 密 培养模式、 课程体 系、 师资 队伍、 校内实训环境和校 切注意市场对人才类别 、 数量和质量上的具体要求。 外实习实训基 地的建设 , 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建成 将 立足企业需求 , 建设一支 相对稳定 的高水 平 的专业 办学理念先进 、 工学结合 紧密 、 教学体 系完善 、 课程 师 资队伍 , 置 完 善 的 校 内外 实 训基 地 。在 培 养 目 配 设置合理 、 教学条件优 良、 教学 管理规 范高效、 特色 标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的设计上要能适应市场对人才 鲜 明 、 内领 先 、 省 具有 较 大 影 Ⅱ力 的高 等职 业 教 育专 向 规格 的变化 , 培养 出为企业 、 为社会需要 的, 就业 能 业 , 形成示 范 效应 。
2 我校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 目标
教育部《 关于全 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若 出实践能力培养 ” 。我们深刻认识 到当前和今后一 千意见》 指出“ 中, 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 , 增强
段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的重点就是工学结合 学生的职业能力” “ ,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 突出实践 能 背景 下 的专 业 建设 。 力培养 ” 。我校 明确 了专业 建设指 导思想 : 新体 创 制, 以职业 能力 培 养为 核 心 , 以就 业 为 导 向 , “ 企 走 校
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发展调研报告
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发展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的需求和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为深入研究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调研了多个省市的高职高专院校和旅游企业,并将调研结果整理如下。
一、现状1.学科设置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设置情况丰富多样,多数省市均拥有此类专业。
其中,较为普遍的专业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等。
2.招生情况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全国各地的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同时,各高校在招生时也开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多数学校采用多元化的招考方式,如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独立考试等。
3.优势专业据多数调研对象反映,在众多的旅游管理类专业中,酒店管理和旅游策划与实务是当前就业前景最好的专业。
原因在于,这两个专业涉及项目较多,操作性强,受到用人单位青睐。
4.实习与就业多数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明确了实习环节,且学生在实践中成长的成效明显。
就业情况方面,随着旅游业的普及,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
学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旅游企业、酒店、景区、旅游事务所等。
二、问题与挑战1.师资力量不足在多数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中,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教师缺乏行业经验和动态知识,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课程设置不完善多数学校的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和内容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无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素质。
3.就业配套不完善大学的职业拓展和就业服务相对较少,学生就业难度大。
同时,当前一些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需求相脱离,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建议与措施1.拓展教师培训学校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师培训,拓宽教师思路和实践经验。
建议学校开展行业研究、承担实践项目,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术与实践平台,以提高师资素质。
2.优化课程体系学校应该优化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目前,太多的课堂为单项知识教授而缺乏实操实践,我们建议学校探索拓展实践环节,加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发展调研报告
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发展调研报告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调研报告数据来自国家旅游局、教育部相关网站(主要来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工作平台),举办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相关院校的网站和教指委委员单位所承担的各专业调研资料。
其中“2007年各地旅游总收入情况”资料来源为人民网(仅供参考)。
本调研报告目的在于为教育部、教指委及相关院校提供专业建设决策或工作参考。
一、旅游产业发展背景情况由于2008年我国遭遇了雪灾、“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对旅游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为使统计数据同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更为接近,本调研报告采用2007年的统计数据来反映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
(一)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境外游客接待情况、旅游总收入情况,来反映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同时也反映各地区旅游产业市场培育和发育程度的情况。
我国旅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到2007年底,全国旅游总收入已达到26511.5亿元,其中,国内游客16.04亿人次,入境游达1.32亿人次(含港、澳、台同胞节假日入境0.73亿人次),出境游达0.41亿人次。
旅游产业已被我国所有的省、区、市确定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全国旅游产业每年在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
其中,入境过夜游客将达到1.37亿人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将超过1亿人次,占全球出境旅游市场份额的6.2%。
由此可见,我国涉外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1、各地接待境外游客情况排序地区接待人数(人次)排序地区接待人数(人次)排序地区接待人数(人次)2、各地旅游总收入情况排序 地区 旅游总收入(亿元) 排序 地区 旅游总收入(亿元) 排序 地区 旅游总收入(亿元) 1 江苏 2826.9 12 湖南 732.71 23 广西 424 2 广东 2454 13 湖北 640.87 24 内蒙古 390.77 3 北京市 2103 14 山西 581.57 25 吉林 350 4 上海 2074.8 15 河北 580.17 26 新疆 205.27 5 浙江 2016 16 安徽 575.99 27 海南 171.37 6 山东 1652.1 17 贵州 512 28 甘肃 114 7 河南 1352 18 陕西 504 29 西藏 48.52 8 辽宁 1307 19 云南 500 30 青海 47.38 9 四川 1217.31 20 重庆 465.88 31宁夏31.610 福建 1003 21 江西 460合计:26511.5亿元11天津739.2922黑龙江430(二)旅游产业人力资源和人才需求情况2007年底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1200多万人,间接从业人员5100多万1 广 东 246086662 上 海 5200981 12 内蒙古 1494505 23 山 西 737888 3 江 苏 5125489 13 黑龙江 1414187 24 江 西 664686 4 浙 江 5111789 14 湖 北131817925 吉 林 543602 5 北 京 4354774 15 陕 西 1231298 26 新 疆4384366 福 建 2687453 16 湖 南120571327 贵 州 430021 7 山 东 2496437 17 安 徽 1064296 28 西 藏3653708 云 南 2219030 18 天 津 1032268 29 甘 肃 331238 9 广 西 2055188 19 河 南 880885 30 青 海 50010 10 辽 宁 2000867 20 河 北81759931宁 夏 937321重 庆 761676 合计:73113756 人次人。
浅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
件下 , 为避免课程 内容问重复且培养学生具备“ 一专多能” 的知识结构 , 高职旅游 专业学生培养 目 的定位作如下 陈述 : 标 培养面 向全 国各旅游 景 区, 旅行 社 , 旅游酒店等企 业或行业 , 能够 在上述企业或行业一 线对 客服务和二线从事旅游服务接待 , 旅游景 区规划设计 , 并涉及旅游产品 设计与 营销 , 特色旅游 开发 , 景区景点讲解 管理的初级职能 管理工作 ,
科技信息.
博士 ・ 专
大庆职 业 学院 伊 锋 张 吉立
[ 摘 要] 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 , 游产业 已经成为 了综合性 产业, 游形式呈现 出多样化 的特点 , 旅 旅 这便对旅 游从 业人 员的知识结构 提 出了新 的要 求。为 了适应 市场的 变化 , 高职旅游 管理 专业人 才培养模式 以及课程设 置必须进 行必要的改革 。笔 者详 细分析 了本 专业毕业生应掌握 5 项基本技 能, 依据不 同技能所对应的工作过程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 , 最后对课程按照模块化分类设置 , 并提 出课 程 实施的具体方式, 以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目标。 [ 关键 词] 高职 旅游管理 课 程体 系 建设与 实施
一
践, 旅游项 目 评估与分析 , 生态旅游学等课程。 特色旅 游与导游模块 。本模块重 在培养 学生从 事导游工作以及提 供 特色旅游 服务 的技能 。限选 课程 主要设置旅 导游基础 , 游地理及 旅 礼仪 , 城市生态旅游 , 农业生态旅游基础 , 森林景观植物 5 门课程 3 6 1 学 时 。动态课 程设 置旅游服务英语 , 导游实训 , 景观生态学 , 物造景理 植
论, 旅游服务学 , 农业生态学 , 生态农业基础 , 观赏动植物学 , 插花艺术 , 景观美学。 旅游市场营销与旅 游酒店管理模 块。本模块注重学生对旅游市场 的开发 , 营销能力 , 同时具备旅游酒店管理的基本知识 。限选课程主要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构想
高职高专《 旅游管理》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构想
舒 晶
( 武汉商业服务 学院 , 湖北 武 汉
4 05 ) 30 6
摘 要 : 游 管理 专业 具有 明确 的行 业 指 向性 , 一个 应 用性 极 强的 专业 , 该专 业 中推行 “ 旅 是 在 双证 ” 制度 就 是要 求根 据 人 才培 养模 式 定位 , 职 业资 格鉴 定 与 培训 纳入 教 学计 划 , 学设 置 和优 化 课程 体 将 科
进入新世纪我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
一
内容差别较大。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 尚有
的支柱行业 ,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强大 的拉动作 定差距。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 用。 目前 , 中国正 由亚洲 旅游 强 国和世界旅 游资 源大 课程体系建设滞后无疑是其 中最主要的原 因之一 。 国向世界 旅游 强 国迈进 。 2 0 年 的北 京奥运 会和 目前我 国高 职 院校旅游 管理 专业 的教 育 无论 在 专业 而 08 设置 、 课程安排 , 还是在培养 目标 、 培养方法等许 多 所未 有 的机遇 。 在旅游 业 快速 发展 的今天 , 人才需 求 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问题 ,与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也呈 现 出 了同步扩 张 的势 头 ,表 现 出与其 它行业 不 不 相 匹配 , 主要表现 在 : 是 课 程 设 置 缺 少 统 一 的 指 导 思 想 和设 置 原 同的糕 点。 作为人才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 旅游 人才是构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素 , 是 则 ; 缺乏规范 , 科学 、 系统的理论依据。 在职业 、 应用、 旅游 企业 竞争 的核 心 和关键 。 只有拥 有一流 的人 才 , 创新 等方 面脱 离行 业需 求 ,课程 设置 没有 充 分结 合
旅游专业建设方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带头人:叶鸣蜂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旅游行业实际工作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能够胜任旅游行业相关岗位工作的实用型、技能型乃至基层管理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在校的能力目标为:掌握并能够讲解省内知名景点,要求学生通过国家导游员资格考试,取得国导证;要求学生通过地导(天柱山讲解员)考试,取得地导证;要求学生通过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国家中级餐饮员、中级导游员资格考试。
本专业毕业生上岗后,能够很快成为合格的国家导游员、地方讲解员,或者旅行社工作人员,四星级以上酒店餐饮与客房服务的实用型及管理型人才。
二、专业职业规划与就业岗位群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安徽省重点建设专业,取得两项省级精品课程立项资格。
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办学分为三种类型,即三年制就业班,三年制应用型高考班和五年制大专班(与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其中应用型高考班毕业生通过高考后可以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五年制大专班前三年在我校就读,后两年直接升入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期满颁发大专毕业证书;三年制就业班毕业生通过两年学习后能够成为合格的国家导游员、地方讲解员、星级酒店餐饮和客房服务员等旅游企事业单位应用型初中级专门人才,优秀毕业生还可以在旅行社、旅游车船公司、四星级以上酒店、会展中心等单位工作,很快就能成长为领班、主管、经理等管理岗位的管理型人才.三、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一)技能就业班教学计划表二:(二)对口高考班教学计划鉴于我校旅游专业历年对口高考佳绩连连,课程开设合理,目前不宜作变动,学生可自主参加校选修课目。
四、专业教师队伍建设1、目前学校旅游专业组共有专业教师8人,在编教师5人,聘用3人,实训指导教师1人,双师型教师2人(叶鸣蜂、储茜娟)。
根据学校旅游专业建设需要仍需配备至少3名旅游专业教师,其中理论课教师2名,实训指导教师1名。
2、学校加大力度培养2—3名骨干教师.着重要在课程开发、校企合作和专业理论知识更新等方面组织培训和进修,使骨干教师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骨干作用.3、派遣专任教师到旅游企业锻炼或到外校交流,每年每人不低于两周的时间,使其综合素质与实践教学能力有大幅度提高。
旅游服务与管理调研报告
四川省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关于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1、调研背景调研对象为旅游专业2008年以来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或预就业顶岗实习学生共256名,其中09年毕业人数为116人、10年毕业生人数为78人、11年毕业生人数为42人,调研地域范围限于四川省,调研企业主要集中于四川省内区域机场、酒店、旅游景区、旅游开发公司、旅行社和其他行业的企业。
调研企业为近三年来旅游专业就业中的企业分别为剑阁县旅游公司、剑阁宾馆、剑门关景区。
2、调研目标与对象调研目标1近三年毕业生当年年平均就业率、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岗位稳定率、毕业生成长探求,调研主体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针对08年以后的毕业生和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
调研对象2: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需要与专业课程教学优化调研,调研范围为10届旅游服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和正在顶岗实习的09级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3、调研原始材料《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服务与课程优化改革调查问卷》、《近3年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台帐》4、对调研结果深入研究与分析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从2008年开始算起,三年来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在酒店餐饮行业就业的人数平均维持在73.6%。
并且有继续开拓的潜力;在旅游服务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5.1%,近2年来旅行社行业吸纳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空间在稳定增加;08年以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在航空服务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共103人,占四年来毕业生人数的30.8%,08年和10年航空服务业吸纳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人数和比率都比较高,近2年来在航空服务行业参加工作和顶岗实习的人数为零,近2年来选择自主择业和到其他行业就业的人数在不断下降。
总体上来讲,按照《国际旅游产业分类标准》计算,08年以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为90.1%。
二、毕业生旅游行业各部门就业调研分析1、酒店餐饮业就业概况四年来选择酒店餐饮业就业79人,占23.6%,从纵向的时间上来看,选择酒店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在08年是0人、09年58人。
增设专业论证会议记录
***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专家论证会会议纪要一、时间:20**年5月21日14:30-17:00二、地点:中山楼5楼会议室三、主题: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专家论证四、参会人员:**(教学副院长)、**(教务处长)、**(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旅游局副局长)、**(**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大酒店人力资源总监)、**(江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五、会议主持人:**六、会议议程:1、主持人介绍与会专家及领导;2、主持人就**技工学校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和主动服务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情况;所具备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等方面情况进行专题汇报;3、休闲观光系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就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涉及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业面向、主干课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等情况进行简要说明;4、各位专家领导提出宝贵意见5、罗时龙副院长总结发言七、专家意见:**:**市这两年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急需要各个层次的旅游从业人员,**学院已经有了近20年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经验,相信技工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也会建设的很好,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建议明确区分高职和技工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市旅游业的人才需要。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建议加大酒店类的专业课程,实习实训比例要尽可能增加。
**:要将开设的专业课程和考取导游证的科目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导游证通过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文字运用能力都需要进一步的加大的培养力度。
**:**技工学校的办学基础扎实,旅游管理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发展势头好,校内外实训条件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课程体系合理,建议进一步加大加深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形成常态化实习。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师资条件完全符合要求,专业课与公共课教师比例适当,实践指导老师的素质和数量也能满足教学需要,专业课教师均持有专业证件。
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成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首要任务。
本文分析了传统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92-02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成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首要任务。
北京作为拥有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的城市向世界旅游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其旅游业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其旅游热也快速升温,全市高校纷纷开办了旅游管理专业,尤其以高职高专层次占多数。
这是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打造世界旅游城市的号召,立足于高校办学实际,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为旅游城市经济服务。
但在急剧升温的高校“旅游热”后面,我们发现旅游高等教育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因为市场经济背景下旅游高等教育专业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新课题,并由此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现象,难以迅速适应企业和市场对现代旅游人才的迫切需要。
由此,如何解决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接轨问题,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分析了传统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思路,结合笔者的市场调查和旅游教学实际,围绕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一、以实践为指导,以素质为核心,优化课程设计以实践为指导规划高职课程,既是由职业教育的目的决定的,也是为了满足受教育者职业发展的需要,所以高职课程中的实践操作课程要占一定比例。
以素质为核心,培养能够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旅游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进行旅游企业管理与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和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就决定了高职高专学生未来就业的主要岗位群:即旅行酒店及相关服务业的基层服务与管理人员,如旅行社经理助理、导游、文员、酒店客房、前厅、康乐、餐饮等部门的服务员、领班、主管以及高级文员等职务。
浅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一体化
、
高职旅 游管理 专业教学 、 科研和社 会服务 一
体化 的必要性
高职 院校是大 学 的一 种类 型 , 有大学 教育 的高等 具 性 和职业教 育 的职业性 等双重 特性 ,主要 培养 “ 高技能
型” 应用人才。 高职院校属于“ 教学” 型大学, 教学、 科研和
【 词】 高职 院校 ; 关键 旅游专业 ; 教学 ; 一体化 ; 教学质量 ; ; 现状 策略
【 中图分类号】 F9 5
一
【 文献标识码】 B 重点掌握饭店、 旅行社、 景区等各岗位的一线服务与管理
技能 , 在此基 础上 培养 良好 的团 队合 作等勾 通合作 能力 。 教学 功能重在 通过课 堂与 实践教 学等 方式 “ 培养 ” 学生能 力 , 偏 重研 究 “ 什 么 ” 这样 教育 培养 学生 能力 以 科研 为 要 及“ 何” 如 使学 生 能力 更强 , 而社 会 服务 旨在实 践 “ 核” 考
科 研 和 社 会 服 务 的 一 体 化 方 面还 存 在 一 些 问题 。 高职 院 校 应 做 好加 强教 学 与 科 研 的 互 动 。 重视 教 学 与 相 关 社 会 服 务 的 衔
接 , 强旅 游管理 专业师生相 关社会服 务的研 究 , 加 提供教 学、 科研和社会服务一体化 的制度 保障等方 面工作 , 从而使 高职旅 游旅 游管理专业的教学、 科研 和社会服 务必须相互融为一体 , 同为培养“ 共 高技能 型” 旅游应用人才服务 。
第 21 年第 6 02 期 ( 第 40 ) 总 0期
商 业 经 济
S ANG I G I H YE J N 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置探讨
【摘要】论述旅游高职院校开设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必要性,并就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知识结构及要求与能力结构及要求、课程设置原则与方案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旅游高职院校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置
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市场需求推动下,在农业发展亟须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相应的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也日益强烈,但迄今为此,尚未见高职院校开设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的报道。
在旅游高职院校开设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可以为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培养大批急需的、具有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满足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对相应人才的需求。
这对提升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层次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旅游高职院校开设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必要性,并对该专业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课程设置原则与方案等进行探讨。
一、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一)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需要
我国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对
资源从简单利用到综合利用再到深入开发三个阶段,实现了乡村旅游产品从简单农家乐到休闲度假游的提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据统计,在我国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选择中,选择乡村旅游的旅游者占70%以上。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5.3万个村庄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数量达150多万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园区超过2万家,从业人员达2600万人,年接待旅游者超过6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达到1500亿元,带动了1500多万农民就业。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也专门强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随着《全国休闲农业“十二五”规划》和《国民休闲旅游纲要》的出台,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持续蓬勃发展,成为各地旅游产业的新亮点。
而《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还专门提及乡村旅游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问题。
可见,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乡村旅游将得到快速发展,对乡村旅游人才的需求量将迅速增加,而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一线管理和服务人才严重缺乏。
因此,在相关院校开设这一专业,培养乡村旅游服务及一线管理的适用型人才极为必要。
(二)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的需要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还处于以乡村观光、农家乐、农产品采摘为主的较低层次,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据笔者对广西桂林、柳州、
南宁等7市27个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调查,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129人,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60%;高职高专毕业者358人,占7.22%;具有高中学历者2222人,占44.79%;而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者达2252人,占45.39%。
同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常规性的培训机制,在所调查的27个乡村旅游点中,只有18个点的从业人员接受过一次以上的从业培训,占65.4%;接受过乡村旅游相关培训的人数为3079人,占调查总数的62.06%;到院校进修过旅游相关内容的人数为131人,占总人数的2.64%;参加过3天以上(含3天)乡村旅游培训的642人,也仅占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总数的12.94%。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在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引入了多种城市产业要素,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
譬如,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向集约化转变,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向企业化转变,乡村旅游开发资金来源多元化等。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和产业转型升级。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乡村旅游企业急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充实到从业者队伍中。
因此,在旅游高职院校开设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我国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的需要。
二、专业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培养目标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
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必须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这一指导意见,高职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旅游经营管理理念和服务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市场洞察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乡村旅游服务和一线管理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在乡村旅游景区(点)从事策划、营销、一线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范围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需求,参考国家职业分类、旅游行业岗位规范及职业技术等级资格等国家相关标准,确定本专业的职业领域范围和主要就业岗位,详见表1。
三、知识结构及要求与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及要求
高职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除要具备国家规定的职业教育文化基础知识外,还需掌握本专业的专门知识,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
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拓展知识等,详见表2。
(二)能力结构及要求
业务能力是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一种综合能力,其组成不仅包括基本职业素质和基本职业技能,还应包括各岗位对应的知识和技能的特殊要求。
高职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旅游专业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有乡村旅游企业具体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
根据高职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业务范围、职业岗位分析和专业培养目标,学生毕业时达到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
具体要求详见表3。
四、课程设置原则与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设置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树立以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理念,以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本专业特点和自身优势,培养出能主动适应地方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旅游人才。
这一指导思想也是高职乡
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
2.设置原则。
一是突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原则。
高职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相对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
二是体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
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在教学内容、时间和运行上保持协调连贯。
三是强调理论“必需、够用”,彰显专业特色的原则。
理论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开设适应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技能性和过程性特色课程。
四是职业性与高教性兼顾的原则。
兼顾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特点,在大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不能落入单纯性的职业技能训练的窠臼。
五是坚持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的原则。
加强与行业和企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合作,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置方案
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建构问题。
可依据本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知识结构——模块课程体系。
这一课程体系由四个知识结构、三大能力和九大模块课程构成。
四个知识结构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拓展知识;三大能力为:专业素养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九大课程模块为:基础知识课程
模块、核心知识课程模块、核心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职(下转第87页)(上接第58页)业考证模块、职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过程性特色课程模块、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课程模块(见表4)。
综上所述,当前在旅游高职院校开设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十分必要,它对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乡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一个新专业的设置不仅需要院校的努力,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和旅游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
我们相信,通过政府部门、旅游高职院校和旅游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这一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专业一定能顺利开设,它将为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培养大量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小润,邱玥.农家乐:如何“乐”在其中[N].光明日报,2012-07-26 [2]丁妍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N].中国旅游报,2012-08-01 [3]国务院办公厅.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EB/OL].(2013-02-19)[2013-03-20]./.
[4]潘善环,粟维斌.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探析[J].广西教育,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