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放飞蜻蜓》之一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9《 放飞蜻蜓》(有各类组词、近义词反义词、《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答案)
táo陶(陶行知)(陶器)(陶瓷)(彩陶) cí 慈(慈爱)(慈母)(慈祥)(慈悲) shé舌(七嘴八舌)(舌头) qiǎng抢(抢先)(抢占)(抢救)(抢险) yí ng蝇(苍蝇 ) wén蚊(蚊子)(蚊虫)(蚊帐) wò握(掌握 )(握紧)(把握)(握手) jù据(据说)(根据)(据为己有)(据理力争) gòu构(结构)(构造)(构思)(虚构) fù复(复杂)(复习)(反复)(收复)
⑥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gěng上, 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yí ng、蚊 wén子、水里的孑jié 孓jué ,它都吃。 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⑦孩子们点点头。陶行知从翠贞手里 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 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juē一撅的。 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 谁知道?” ⑧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⑨“尾巴是掌握wò飞行方向的。”
fù复
上下结构 部首:丿
扩词 复(复杂) (复习) (反复) (收复) (周而复始) 同音字 付(付出) 形近字组词 夏(夏天)
结
多音字 jiē 结巴 结实 jié 结束 了结
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慈祥( 慈爱 ) 维持(保持 ) 构造( 结构)
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凶狠(慈爱 ) 马虎( 小心 ) 简单(复杂)
táo
cí shé qiǎng
zhēn
陶行知
慈爱
翠贞
gěng
七嘴八舌
yí ng wén
抢着
jiéjué
田埂
juē
苍蝇
掌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蚊子
据说
孑孓
gòu
一撅一撅
fù
wò jù
结构
复杂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9放飞蜻蜓_苏教版-word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9放飞蜻蜓苏教版今天公开课,我讲的是放飞蜻蜓,讲课结束后,感受颇多,反思如下: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
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惊奇进行思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放飞蜻蜓》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讲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里,首先要使儿童善于思考,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寻根究底地探索真理,在认识的世界里漫游。
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
教学《放飞蜻蜓》,我首先抓住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以及从陶行知的话语中了解蜻蜓的一些特点。
于是,在简单介绍陶行知后,文中的陶行知是个怎样的人呢?引导学生回忆蜻蜓的样子。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一个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对色彩鲜艳夺目、活动的东西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接着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蜻蜓飞舞的画面接着提出问题:我们的好朋友——蜻蜓有哪些特点呢?认真读课文你就能了解陶老先生,更能知道蜻蜓的特点。
愿意读课文吗?孩子们阅读愿望之火被点燃,他们读得非常认真,不时围绕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在书上圈圈画画。
在学生自主反馈中陶先生关爱儿童、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闪光点浮现在孩子面前,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情绪,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
对于蜻蜓眼睛与尾巴的特点,孩子也从品读陶行知的话语中了解得很透彻。
知识丰富的你还知道蜻蜓的其它特点吗?学生们畅所欲言,蜻蜓点水等知识在教师传播,孩子们理解了课本以外的好多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要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保持儿童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是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
”在阅读课上,围绕文本提出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唤起儿童对知识和书籍的浓厚兴趣,从而对文本有深刻的感悟。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放飞蜻蜓课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放飞蜻蜓》课文原文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
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
”“吃露水。
”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
”“吃树叶。
”“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
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
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孩子们点点头。
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
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
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
”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孩子们入神地听着。
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
翠贞看着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放飞蜻蜓》课文内容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孩子们放飞的是蜻蜓,其实也是在放飞童稚,放飞爱心,放飞希望。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诲。
三年级下册语文19 放飞蜻蜓
陶行知(1891—1946) 中国教育家。原 名文濬,安徽人。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 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 东南大学教育科主任。积极参加抗日民
主运动。先后创办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著作编为《陶行知全集》(六卷)、《普 及教育》(三集)等。
1.通过比较孩子们对蜻蜓的前后不同的 态度(课文的开头在捉蜻蜓,课文最后放飞蜻 蜓),感受陶行知先生高超的教育艺术。
词语导学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嘴杂。造句:老师刚提 出问题,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类似 的形容多而杂的词语有杂乱无章、鱼龙混杂 等。
【保持】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文中 指蜻蜓用尾巴维持平衡。造句:今年的成绩不 错,但是我们不能松懈,要继续保持,争取明年更 上一层楼!
词语导学
【结构】各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文中指 蜻蜓眼睛的搭配和排列。造句:这篇文章结 构严谨,语言生动,是一篇考场佳作。 【复杂】(事物的种类、头绪等)多而杂。文 中指蜻蜓的眼睛结构杂。造句:这件事很复 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你就别问了。
翠贞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小伙伴们,大家异 口同声地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 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 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孩子们在陶 行知的谆谆教导下,自觉行动起来,放飞 了蜻蜓。】
放 陶行知:引导 启发 开导 飞
蜻 蜓 孩子们:认识蜻蜓 了解蜻蜓 放飞蜻蜓
本文讲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 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 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tiáo〕 整方向。据(jù)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 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
来。”【这句话写蜻蜓尾巴的特点和作 用。特点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功 能是“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人教版小学语文19-放飞蜻蜓(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19-放飞蜻蜓(说课稿)《放飞蜻蜓》是小学语文国标本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讲述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
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通过人物具体明白的对话,推进故事的发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中了解有关科学知识,受到教育,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代的谆谆教导。
是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的好教材。
根据新课标对中年段孩子的要求以及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了解他们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培养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
其中目标1、2是教学的重点,目标3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蜻蜓的资料,为上课做好准备。
我预设用2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我安排三个环节,首先我直接板题,让学生读完课题根据课题质疑。
第二个环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完成 1.标好自然段2.画出文中到生字的词语3.把课文读通顺读熟练。
在检查自读情况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们自己评价点评,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指导学生读准确这些字的读音:前鼻音“贞、蚊”后鼻音“舌、蝇、抢”,调整的tiao,露水的lu。
在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后,用质疑讨论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知道课文讲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简单介绍陶行知)见到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事。
第三个环节,最后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布置作业:1.完成本课的习字册2.读课文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本课时我将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安排复习回顾、探究自悟、拓展延伸三个环节以期达到让学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培养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的目标。
19 放飞蜻蜓
19 放飞蜻蜓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孩子们放飞的是蜻蜓,其实也是在放飞童稚,放飞爱心,放飞希望。
《放飞蜻蜓》,从内容和体裁看,它是一篇记叙文,文本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可读性强。
值得注意的是,课文是关于“人与动物”的故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以此为视角反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
从全册的角度看,本组课文带有较强的思辩性、科学性,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不仅可以带来快乐、舒畅的情感体验,还能启迪我们去理性地思考某个问题,明白道理,获得真知。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在读文的基础上了解关于蜻蜓的知识,明白道理。
2、学习多种途径收集、处理资料。
3、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蜻蜓的习性、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法学法1、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以“读悟”为主线,加强说写等训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2、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互动,积极交流。
3、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提高学生的认识,感受课文内容的内涵。
注重复述,因课设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启发猜想:出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2、导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
不过,这个和小朋友们说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课文吧!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 19《放飞蜻蜓》
朗读感悟
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一 个名叫翠贞的女孩儿的头,说: “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 “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 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 们的好朋友?”
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 “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 把蜻蜓还给翠贞。
拓展训练
在陶行知先生的启发下,孩子们 放飞了手中的蜻蜓,让蜻蜓重新享 受大自然的乐趣。如果你是这只蜻 蜓,你想说些什么?
“蜻蜓点水” 实际上是 蜻蜓在水 中产卵。
有感情朗读
“你看,它的尾巴是一节 一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 巴保持平衡,调整飞行方向。 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 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 以后又会由成千上万的 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 四面八方的虫子……”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说一说: 你觉得陶行知先生是个 什么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 来的?
我会读:
陶行知 慈爱 七嘴八舌 饥饿 平衡 田埂 结构 抚摸 口吻 掌握 复杂
我知道:
课文主要讲了陶行知先 捉蜻蜓 生看见一群孩子 ,就引 蜻蜓是人类的朋友 导他们认识 , 放飞蜻蜓 最后孩子们 。
自由阅读课文2——6自然段,探讨问 题:
“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答案, 并用“﹏”画出来。
“苍蝇、蚊子、水里的
孑孓(jiéjué),它都吃。”
孑 孓(jié jué)
大声朗读7——11自然段, 小组合作探讨:
从陶行知先生和孩子们的对话中, 你了解到蜻蜓的那些信息?
蜻蜓的尾巴是一节 一节的,又细又长。 它用尾巴保持平衡, 调整飞行方向。
“它的眼睛很大,结 构很复杂,是由成千 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 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 虫子 …… ”
《放飞蜻蜓》教材解读一
《放飞蜻蜓》教材解读一《放飞蜻蜓》一课看起来文字浅显,学生一读就懂。
其实不然。
就课题提问,可以提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两个问题:谁放飞蜻蜓?为什么要放飞蜻蜓?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回答。
第二个问题就复杂一点了。
从课文的第一到第六自然段可以看出: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
这可以成为放飞蜻蜓的理由之一。
那放飞蜻蜓还有哪些理由呢?有老师认为:因为蜻蜓尾巴的作用很大,所以放飞蜻蜓;因为蜻蜓眼睛的本领大,所以放飞蜻蜓。
我认为这两点很牵强。
为什么会谈到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呢?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很重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孩子们点点头。
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陶行知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从这一自然段引出了陶行知对蜻蜓尾巴和眼睛的介绍。
那么对蜻蜓眼睛和尾巴的介绍,对放飞蜻蜓有什么关系呢?我很久都没想明白。
我认为最后四个自然段和放飞蜻蜓关系不大,只是表现出陶行知先生关爱孩子,慈爱而已。
突然有一天,我想出来了!最后四段和放飞蜻蜓是有关系的。
在旧中国的乡村,玩蜻蜓是孩子们最常见的游戏。
那时候孩子也没有什么玩具,捉蜻蜓给他们带来一些乐趣。
陶行知先生和孩子们聊天,和孩子们讲蜻蜓的作用,先讲了蜻蜓吃苍蝇、蚊蝇和水中的孑孓,是我们的好朋友,接着讲了蜻蜓尾巴和眼睛的作用,给孩子们增加了知识。
书上说:孩子们入神地听着。
这说明陶行知的话把孩子们深深地吸引住了。
陶行知和孩子们说话时,是慈爱的语气,是商量的口吻,是循循善诱的讲解。
当他和孩子们商量,把他放了好不好?没有自作主张,放掉蜻蜓,而是把蜻蜓还给翠贞。
这反映出陶行知先生对孩子的尊重和平等相待。
为什么会放飞蜻蜓?除了是因为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外,我认为第二个理由是因为亲其师,信其道,陶行知先生的谆谆教导影响了孩子们,所以当翠贞看看小伙伴们,不知道是放是留时,是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他回家去。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9 放飞蜻蜓课件(更新)》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 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 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 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 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 会长出来。”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 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 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 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返 回
下一页
拓展延伸
陶 行 知 的 作品
手脑相长歌
人 生 两 个 宝, 双 手 与 大 脑。 用 脑 不 用 手, 快 要 被 打 倒。 用 手 不 用 脑, 饭 也 吃 不 饱。 手 脑 都 会 用, 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返 回
下一页
拓展延伸
陶行知的名言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 教育是立国之本。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会填:
(捉 )蜻蜓 (谈 )蜻蜓 (放 )蜻蜓
第一自然段
2---10自然段
11自然段
tá o
陶行知
wé n
tá o
陶瓷
zhǎng
cí 慈爱
ju 据说
gò u
yí ng 苍蝇
zhēn
蚊子
fù 复杂
掌握 shé 七嘴八舌
忠贞
Jiéjué
结构
孑孓
gěng 田埂
qiǎng 抢着
返 回 下一页
· 读一读,认一认 慈爱 抚摸 保持 调整 口吻 复杂 掌握 结构 蚊子 入神 田埂 平衡 商量 孑孓
知识殿堂
“蜻蜓点水” 实际上是蜻蜓 在水中产卵。
返 回
下一页
仔细品读2-11段:
画出描写陶行知 神态、动作、语言的词 句,体会先生是什么样 的人?用词语概括,并 写在旁边。
19、《放飞蜻蜓》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夏日午后,一只只如直升机般的蜻蜓 轻盈地飞来。它们姿态优雅,动作利落, 时而盘旋,时而俯冲,尾尖在水面上轻轻 一点,水面就泛起圈圈涟漪。也许是飞累 了,有一只蜻蜓落在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上。那透明的翅膀在阳光下微微垂着,像 是进入了梦乡,又像是陷入了沉思。好一 派诗情画意的景象!
问题二: “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 谁知道?”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身去, 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 是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 持平衡,调整飞行方向。据说,它饿极 了的时侯,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 不过,以后还会长出来的。”接着,他 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 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 万只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 的虫子……”
课文写了( 一群孩子在( 到蜻蜓是( 子们(
)看见 ),通过与 ),最后孩
孩子们谈蜻蜓,引导他们认识
)的故事。
陶慈舌抢蝇 蚊握据构复
陶
(táo) (陶瓷) 慈
(cí )(慈祥)
舌 (shé)(舌头) 抢(qiǎng) (抢夺)
蝇 (yīng)(苍蝇) 蚊 (wén) (蚊子)
朋 (péng)(朋友) 握 (wò) (握手)
构 (gòu) (结构) 复 (fù) (复习)
贞 (zhēn)(贞节) 埂 (gěng)(田埂) 衡 (héng)(平衡)
据 (jù) (根据)
易错提示
《19放飞蜻蜓》
1﹑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子…… 2﹑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 3﹑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4﹑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 5﹑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 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
4.陶行知先生为什么用“商量的口 吻”说话呢? 从中可以看出陶先生怎 么样的性格特点? 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话 是对晚辈的尊重和爱护。从中可以 看出陶行知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 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一节节的 ,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 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
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
2.从陶行知和小朋友的对话中, 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
(1)蜻蜓的尾巴特点是“一节一节的,又细 又长”。据说被吃掉后“又会长出来”,功 能是“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2)蜻蜓的眼睛特点是“很大,结构很复杂, 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功能是“可 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一( 二( 三(
)捉蜻蜓 )谈蜻蜓 )放蜻蜓
一(
1
)捉蜻蜓
二(2— 10)谈蜻蜓 三( 11 )放蜻蜓
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 都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较:
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 。
陶慈舌抢蝇 蚊握据构复
知识殿堂
蜻蜓的尾巴一节一 节的。飞行的时候, 用尾巴来保持平衡, 调整飞行的方向。
孑孓
陶
(táo) (陶瓷) 慈
(cí )(慈祥)
舌 (shé)(舌头) 抢(qiǎng) (抢夺)
蝇 (yīng)(苍蝇) 蚊 (wén) (蚊子)
朋 (péng)(朋友) 握 (wò) (握手)
《放飞蜻蜓》课文原文
《放飞蜻蜓》课文原文
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
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
”
“吃露水。
”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
”“吃树叶。
”“吃泥土。
”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
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
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孩子们点点头。
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
“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
”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
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
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
”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
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
翠贞看着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三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19放飞蜻蜓
三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19放飞蜻蜓蜻蜓,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蜻蜓目,差翅亚目,分蜻科和蜓科。
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明白。
视觉极为聪明,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品味式口器。
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
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
幼虫(稚虫)在水中发育,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
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
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音jié jué指蚊子的幼虫)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
成虫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捕食飞虫。
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等对人有害的昆虫,实为益虫,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
蜻蜓的已知种类超过5,000种。
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
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据着头的绝大部分,有三个单眼,复眼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它们的视力极好,而且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转头。
此外,它们的复眼还能测速。
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个“小眼”依次产生出反响,议决加工就能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
这使得它们成为昆虫界的捕虫高手。
其品味式口器发达,强盛有力。
蜻蜓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明白,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忽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
休息时,双翅平展两侧,或直立于背上。
前翅和后翅不相似,后翅常大于前翅。
翅的前缘,近翅顶处,各有1个翅痣,呈长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动纪律性,并可防备因震颤而折伤。
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动。
足靠近头部(以便于捕食)。
腹部细长。
成虫的布局虽颇一致,但巨细差别悬殊,翅展一般为5公分。
从最小的1.8公分(0.7吋)到最大的19.3公分(7.5吋)。
蜻蜓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
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
雄虫交配器位于腹部二、三节腹板上。
放飞蜻蜓课文主要内容
放飞蜻蜓课文主要内容放飞蜻蜓课文主要内容《放飞蜻蜓》讲述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引导他们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体现了陶行知先生良好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放飞蜻蜓课文主要内容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放飞蜻蜓》课文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
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
”“吃露水。
”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
”“吃树叶。
”“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
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
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孩子们点点头。
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
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
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
”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孩子们入神地听着。
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
翠贞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小伙伴们,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放飞蜻蜓》课文教案设计说明:课文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富有启迪意义。
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逐渐深入探究。
2.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导向深入探究。
三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19放飞蜻蜓
放飞蜻蜓蓝天白云,微风轻拂,春的阳光洒满大地。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的小朋友们正在放飞一只只可爱的蜻蜓。
今天,大家来到了学校的操场上,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参加一项有趣的活动,放飞蜻蜓。
小朋友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心情格外愉快。
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只小蜻蜓。
小蜻蜓身姿苗条,翅膀透明晶莹,闪着微光。
它们像一艘船儿,承载着我们的梦想,飞向了天空。
在放飞蜻蜓之前,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蜻蜓的一些知识。
蜻蜓是昆虫的一种,它的翅膀有两对,呈长条形,前后翅膀的大小相近。
蜻蜓从幼虫变成成虫有一个过程,叫做蜕皮。
真正成熟后的蜻蜓会在水边的树枝或草叶上产卵,蜻蜓的寿命很长,有好几个月或者一年之久。
小蜻蜓在我们的手上,仿佛在跳跃着。
我仔细观察着它,它的眼睛大而圆,像两颗小珍珠,发出晶莹的光。
它的翅膀轻轻地扇动着,发出沙沙的声音。
我小心翼翼地将蜻蜓轻轻放在风筝线上,我走开一些,在微风中,小蜻蜓顺着风筝线向上飞去。
“哇,蜻蜓飞得好高、好快啊!”我望着小蜻蜓飞得越来越远,心中感到十分的激动。
小蜻蜓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蓝天中,它飞向了自己的天空,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小蜻蜓飞行的姿态优美,它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和美丽。
我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迹和灵动。
放飞蜻蜓的过程虽然短暂,但对我们来说却有着深远的意义。
它寓意着我们要有胸怀和追求,要像蜻蜓一样,志存高远,飞得更高更远,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蜻蜓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抓住当下。
蜻蜓在它的短暂一生中,用心感受美丽的大自然,用翅膀奔向蓝天。
我们也要像蜻蜓一样,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用努力去追求梦想。
放飞蜻蜓是一次美丽而神奇的体验,它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希望每一个小蜻蜓都能飞向自己向往的地方,实现自己的夙愿。
而我们,要像蜻蜓一样,勇敢追求,努力前行,飞向理想的蓝天。
三年级下册19放飞蜻蜓备课
●单元及主题: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9.放飞蜻蜓●共 2 课时主备人潘渡镇李杭小学张秋菊第一课时上课日期●教材解读: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孩子们放飞的是蜻蜓,其实也是在放飞童稚,放飞爱心,放飞希望。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具准备:词典●教学过程自我修改此处使用手写一、展示画面,激趣引出课题1、展示蜻蜓飞舞的画面,师导入2、师:同学们,这些忙忙碌碌的小精灵是谁呢?(板书:蜻蜓)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小蜻蜓。
(可爱的,美丽的)你们喜欢吗?对呀,有个孩子叫翠贞,她就抓到了这样一只小蜻蜓,喜爱极了,爱不释手,但最后却把小蜻蜓放了。
(板书:放飞蜻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
3、揭示课题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学思考:(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划划圈圈。
(2)文中共有几个自然段,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按怎样的顺序写的?(3)感知主要内容。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语陶行知慈爱七嘴八舌抢着说苍蝇蚊子饥饿结构复杂翠贞田埂孑孓掌握平衡抚摸保持入神成千上万一撅一撅(2)指名学生读,正音前鼻音:贞蚊后鼻音:埂衡蝇抢翘舌音:舌(多种形式练读、巩固)(3)质疑,有哪些词你不理解,讨论后交流慈爱---仁慈怜爱。
孑孓---蚊子的幼虫。
一撅一撅---一翘一翘的(动作演示)。
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争着发表自己意见。
陶行知---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请了解的学生说说,教师小结)。
19放飞蜻蜓
蜻蜓补充资料1:
各种小形飞虫都是蜻蜓的美味佳 肴,蚊、蝇、叶蝉、小形蛾子、蝴蝶 等来者不拒。据说,一只马大头蜻蜓 一天内能吃近1000个小飞虫。一只蜻 蜓能在l小时内吃掉40只苍蝇或840只 蚊子。一只蜻蜓幼虫一年能吃3000多 只蚊子的幼虫。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 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 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 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 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 会长出来。”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 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 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 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点点头。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 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 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 出来。”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 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 翠贞看着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 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快速默读课文2-11 节,把描写陶先生说话 时的神态、动作的词语 圈出来,体会一下他是 怎样的一位教育家?
2
6
7
陶行知先生
10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抚摸: 抚摩。
田埂: 田间的埂子,用来分界并蓄水。
孑孓: 蚊子的幼虫,是蚊子的卵在水中孵 化出来的,通称跟头虫。
平衡: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各个力 互相抵消,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绕轴匀速转动状态。 四面八方: 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
1.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1)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反问句)
作用
读课文的第七至十自然段。
1、陶行知给小朋友讲了蜻蜓的哪些身
体部位的特点和功能,你能总结一下吗? 尾巴 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 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眼睛
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 看清四面八方
蜻蜓补充资料2:
蜻蜓的姿式好奇怪,它的尾部 回弯过来,好象在吃自己的尾巴。 原来,那是一只雄虫,它在繁殖后 代前要先作准备工作,就是把遗传 细胞转移到体外。于是就出现了它 似乎在“吃自己尾巴”的现象。
2. 你觉得陶行知是怎样的一个人, 从哪儿看出来的? 陶行知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从“慈爱”、“抚摸”、“拉着” 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3.从陶行知和小朋友的对话中, 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
(1)蜻蜓的尾巴特点是“一节一节的,又细 又长”。据说被吃掉后“又会长出来”,功 能是“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2)蜻蜓的眼睛特点是“很大,结构很复杂, 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功能是“可 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5.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 先生的谆谆教导,自觉地将之化作了行 动,不禁让我们为这群孩子们拍手叫好, 同学们,如果当你也像陶行知那样看到 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会采取 哪些方法劝阻或进行社会宣传和呼吁呢?
陶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 下”。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 物,反对把生物弄死来做标本, 把生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 世间最伟大的爱。推广这样的 爱,可以教导人们不再互相残 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除了书上所说的这些,你还对 蜻蜓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交流课前预 习的资料。 蜻蜓的尾巴点水,实际上是蜻蜓妈 妈在生儿育女;蜻蜓的大复眼,几乎占 了整个头部的一半,在疾飞中,能正确 清晰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 虫的各个部分,还能看见在千米以外飞 行的同类等。
4.陶行知先生为什么用“商量的口 吻”说话呢? 从中可以看出陶先生怎 么样的性格特点? 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话 是对晚辈的尊重和爱护。从中可以 看出陶行知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它的尾巴是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
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飞行方向。据
说,它饿极了的时候,会将自己的尾巴
吃去一截。不过,以后还会长出来的。
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
上万只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
方的虫子······
尾巴 特点
眼睛
一节节的 又细又长 保持平衡 调整方向
很大 结构复杂
看清四面八 方的虫子
(2)请把它改成陈述句,带有句号的句 子,使其意思不变? (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
蜻蜓补充资料1:
各种小形飞虫都是蜻蜓的美味佳 肴,蚊、蝇、叶蝉、小形蛾子、蝴蝶 等来者不拒。据说,一只马大头蜻蜓 一天内能吃近1000个小飞虫。一只蜻 蜓能在l小时内吃掉40只苍蝇或840只 蚊子。一只蜻蜓幼虫一年能吃3000多 只蚊子的幼虫。
翅,捕食蚊子等小飞虫,能高飞。它们 的头部有很多复眼,触角短小,腹部细 长,四只窄长有网状脉的翅膀,颚粗壮, 足适于握住猎物,成虫取食飞翔捉到的 昆虫并消灭大量蝇蚋与蚊虫,而水生若 虫捕食消灭蚊虫幼虫。生活在水边,对 人完全无害而属于最有用的益虫。
孑孓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讲的是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 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 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 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昆虫是人 类的好朋友?它们有什么特点?为 什么说蜻蜓是“除害飞行家”?它 还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蜻蜓饿极时 真的会吃掉自己的尾巴吗?……
七嘴八舌
一清二楚 接二连三 四面八方 五湖四海 七上八下 十拿九稳 千方百计 万紫千红 说三道四 五颜六色 九牛一毛 万水千山
小
池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梅子金黄杏子肥,
树阴照水爱晴柔。 麦花雪白菜花稀。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日长篱落无人过,
早有蜻蜓立上头。 唯有蜻蜓蛱蝶飞。
(jiá)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 重点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 谆教诲,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 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同学们保护有 益动物的情感。
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册单元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 月18日生于安徽歙(shè)县。 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 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 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 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 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蜻蜓:昆虫名,身体细小,有两对
课文写了( 一群孩子在( 到蜻蜓是( 子们(
)看见 ),通过与 ),最后孩
孩子们谈蜻蜓,引导他们认识
)的故事。
一( — 二( 三( — —
)捉蜻蜓 )谈蜻蜓 )放蜻蜓
一( 1— 6 )捉蜻蜓 二( 7 — 10)谈蜻蜓 三( 11 )放蜻蜓
陶
(táo) (陶瓷) 慈
(cí (慈祥) )
舌 (shé)(舌头) (qiǎng) 抢 (抢夺)
蝇 (yīng)(苍蝇 (wò) (握手) 握
构 (gòu) (结构) (fù) (复习) 复
贞 (zhēn)(贞节) 埂 (gěng)(田埂) 衡 (héng)(平衡)
据 (jù) (根据)
陶慈舌抢蝇 蚊握据构复
慈爱: (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