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介绍1
适合生物做的校本课程
适合生物做的校本课程一、植物的奥秘1. 课程目标- 了解常见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 探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 认识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学习内容- 植物的细胞结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有关于植物细胞结构的基础知识,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可以使用教材中的图片、实验(如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结构)来辅助学习。
- 植物的器官- 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详细介绍了根的结构(根尖的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等)和功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根的形态观察实验,如观察不同植物的根系(直根系和须根系)。
- 植物的生长发育- 种子的结构与萌发: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有关于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对比学习,以及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可以让学生进行种子萌发的实验观察,记录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变化。
- 植物的开花结果:教材中介绍了花的结构(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植物的开花情况,制作花的结构模型等。
-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产者的角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教材中有相关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简单介绍,可以结合实际的生态系统案例,如校园中的花园生态系统,分析植物在其中的重要性。
- 保持水土、调节气候:课外资料如一些环保类书籍中提到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等。
3.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讲解植物学的基础知识。
- 实验教学:如上述提到的各种植物相关的实验。
- 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到校园内或植物园观察植物的形态、生长环境等。
二、动物的行为与生态1. 课程目标- 认识动物的行为类型及其意义。
- 了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 探究动物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2. 学习内容- 动物的行为类型- 学习行为:教材中提到动物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等。
校本课程系列一
校本课程系列一中国对联文化编者:崔亚红目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安排表课程实施纲要第一讲汉字与对联第二讲对联定义、类别第三讲对联的美学价值(上)第四讲对联的美学价值(下)第五讲对联句式第六讲对联句法、结构第七讲对联鉴赏与创作(一)第八讲对联鉴赏与创作(二)第九讲对联鉴赏与创作(三)第十讲对联鉴赏与创作(四)第十一讲对联收集与交流(一)第十二讲对联收集与交流(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安排表《中国对联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纲要课程名称:《中国对联文化》课程来源:原创授课教师:崔雅鸿教学材料:①自编教学讲义(教师用)②自编《中国对联文化》(学生用)课程类型:中国传统文化学授课时间:由学校教务处安排授课对象:高一学生、高二学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名为“中国对联文化”。
设置本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了解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课程为任意选修课,适合高中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选修。
本课程需用10~12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对联与对联文学1汉字与对联2对联定义、类别3对联史话【基本要求】了解对联的历史;掌握对联的价值。
第二章对联的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1对联的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2对联结构是声律结构3对联、律诗、骈文句式4最佳对联的句法、结构5长短联的划分【基本要求】掌握对联的基本结构、句式。
第三章对联鉴赏与创作的基本要求1平仄合律2对仗工整3文意切题【基本要求】继续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了解对联创作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名联鉴赏1大量使用重字2两字颠倒自重自对3在三七结构4用韵联5哀感顽艳的挽联6李调元题北京四川会馆7何绍基题岳阳楼联8郑板桥六十自寿联9昆明大观楼长联【基本要求】鉴赏对联,介绍历史上有名的对联,更深入感受对联的魅力。
四、主要参考书目余德泉《对联格律》;余子衡《对联平仄的宽严》;王永龙《谈谈对句》;罗琛原《对联写作基本知识》;李岫春《楹联大全》;裴国昌《中国楹联大辞典》理论篇;梁羽生《楹联的各自为对格》五、课外学习要求课外通过网络查找有关资料,如有条件,参观名胜古迹,或观看有亲影音资料,加深对对联的认识和直观感受。
语文校本课程(1)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一、课程名称:阅读•写作
二、课程简介
1.引领学生遨游书海,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品味,欣赏语文世界的无限风光。
2.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细心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并积极探索祖国语言文字的奥秘。
3.提升学生写作能力,通晓写作事理,促成学生成功地自我表达和社会交流,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课程目标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积累同学们的写作素材,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思维、审美、创造能力。
四、课程内容
最有料的阅读、最有趣的阅读、最有用的阅读。
热读、悦读、博览、品读、个性化写作
1、经典诵读:以经典文学名著为主,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打下扎实的古文底子。
2、文学欣赏:推荐一些优美的古今中外的名篇,学会欣赏其中的意境,学习其表达方法。
3、指导阅读:相比大阅读而言,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建立精美的读书笔记本,经此带动班级的读书活动。
指导他们读书方法和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的方法。
4、写作指导:指导练笔,掌握片段写法;掌握开头、结尾的方法;学会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等文体的写作方法;学会段落划分,写出一篇篇有主题的文章。
5、社会实践: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从社会实践中寻找源泉。
五、课程开设对象:七——九年级学生
六、具体安排。
小学生生涯规划活动课校本课程介绍
小学生生涯规划活动课校本课程介绍佟楼中学校本课程介绍科技类:航模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
对学生学习航空知识、增长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积极作用,是贯彻实施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极好途径和载体。
电脑设计为培养学生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实践运用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推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自创办以来,社团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计算机竞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电脑课程主要学习电脑绘画、电子报刊的制作。
文学类:国学致力于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
书法本门课旨在增长知识,提高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增长书法知识,弘扬传统文化。
我们将充分发挥课堂资源,给广大热爱书法的同学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学科类:经纬链接致力于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活环境和地球环境,培养他们关爱家乡、关爱地球家园、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通过合作与探究,增强学生间凝聚力。
趣味生物为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调动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情,给生物爱好者们提供施展自己才华和增加交友范围的平台,开拓视野,释放创意,汲取知识……在多姿多彩丰富趣味的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国画通过国画课的开设,使学生的国画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国画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水墨洞天的精彩。
西画本着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让喜欢西画的同学在这里可以提高西画技能,通过绘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生活趣味类:蜡染扎染介绍蜡染、扎染技术及其优秀的蜡染、扎染作品,在感受蜡染、扎染艺术魅力的同时,体验蜡染和扎染的制作乐趣,提高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的概念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自主设计、制定、实施、评估的课程。
校本课程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需求为依托,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依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由学校教育工作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形式和过程而设计制定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校领导层密切合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估。
首先,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制定的课程。
校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贴近学校实际,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以满足学校的实际教学需求为出发点;二是重视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三是强调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特点,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四是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条件进行个性化设计和灵活调整。
其次,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工作者密切合作,共同完成。
首先,要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包括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需求,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
然后,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教学安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评价方式等。
最后,进行校本课程的实施和评估,不断完善和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
再次,校本课程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一方面,校本课程可以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提高学生成绩和学校声誉。
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可以增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知名度,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同时,校本课程还可以促进学校内部管理的完善和提升,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校本课程的发展趋势和对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校本课程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注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注重校本课程的与社会的结合,体现学校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三是注重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率;四是注重协同育人,鼓励学科间的融合和跨学科的发展。
校本课程1
课题:第一节自行车中的力、热、电、光等知识山林一中沈红利【教学目标】:1、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2、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培养学生解决较难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对自行车这一熟悉的交通工具,提出开放性试题,进行讨论和解答,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力、热、电、光等知识的能力【课时】:1【教学过程】:导入: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它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但看似简单的自行车却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包括杠杆、轮轴、摩擦、压强、能量的转化等力学、热学及光学知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来分析。
新课教学出示课题:自行车中的力、热、电、光等知识首先请同学们讨论自行车有关的力学知识:(引导提问学生发言、讨论)然后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一、力学知识1、摩擦方面(1)自行车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一些花纹,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2)车轴处经常上一些润滑油,以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3)所有车轴处均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转动方便。
(4)刹车时,需要纂紧刹车把,以增大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5)紧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自行车靠惯性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这两个力均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
2、压强方面(1)一般情况下,充足气的自行车轮胎着地面积大约为S=2×10Cm×5cm=100×cm2,当一普通的成年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F=(500N+150N)=650N,可以计算出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6。
5×104Pa。
(2)在车轴拧螺母处要加一个垫圈,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压强。
(3)自行车的脚踏板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脚的压强,(4)自行车的内胎要充够足量的气体,在气体的体积、温度一定时,气体的质量越大,压强越大。
《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简介
校本课程简介
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生命教育”是八十中学的办学特色。
生命教育不是生命与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教育需要生命、生命需要教育”的融合。
生命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其核心理念是“教育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师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我校树立“理念为先、课程实施为主、学科渗透为辅”的思想,依据课程开发理念,遵循“知我、知人、知物、知天”四个纬度,根据《校本课程标准》开发了一套生命教育教材,并编写三级课程指导下的大连市第八十中学《课程指南》。
《课程指南》是纲领性文件,清晰地确定了各年级的目标要求,从认识生命本体到追求生命的价值。
教材从唤醒生命意识、关注生存环境、提高生命质量、训练生存技能等方面渗透生命教育内涵,各单元之间逻辑严密,遵循认知规律,由生命到个体,由抽象到具体,由自我推至他人和社会,由内而外,由知到行,循序渐进。
为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中学实行“双线并行”的校本课程,即生命教育必修课程和学生自选的21门选修课程同时进行,张扬了个性和活力,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绽放。
生命教育让学生们认识生命,活在理性的世界里;敬畏生命,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激活生命,活在个性的世界里;发展生命,活在成长的过程里;实现生命,活在幸福的体验里。
校本课程1
校本课程——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写在前面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入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标杆,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方向。
在中小学开展礼仪教育是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种好形式。
它是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通过仪表、举止、讲文明礼貌、实施礼节来体现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讲文明、守纪律的人的言行规范。
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对他们进行礼仪教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为了给我校学生提供一套适合他们年龄和心理特点,满足他们实际需要的礼仪教材,我校相关人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这本礼仪教材。
这本《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核心,依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的相关内容,与中学德育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文明素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为目的,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渗透在礼仪教育全过程。
从培养学生的基本礼仪修养开始,如举止、谈吐礼仪等,逐步拓展到初中生所处的不同场所,如校园、家庭、社会交往等场所的礼仪。
形式新颖活泼,结构栏目合理,符合初中生的知识背景和身心发展特点。
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所以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的礼仪教育应是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伦理道德和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礼仪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多措并举,生动活泼,卓有成效地开展礼仪教育。
校本课程:趣味数学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一、课程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1、开发原则:《趣味数学》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故名“趣味数学”。
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
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
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
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
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趣味数学》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子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
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二、课程主题与内容课程主题: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内容: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历史知识;2、通过学习掌握数学速算技巧;3、通过学习掌握立体几何图形的拼组方法;4、掌握生活中的等量代换趣味问题;5、通过学习掌握数字中的一些奥秘;6、通过拼拼摆摆锻炼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7、通过学习了解数学中一些有趣的规律;三、课程目标1、数学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数学题,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校本课程
姜庆博 李员 戚程斌
一: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基本理解:校本 课程是指以校为本、基于学校的 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 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15%左右
从实践方面看,在 我国校本课程的使用更 多是用来强调一种以学 校为本的课程管理体制。 它是相对于国家“校本课程开 发”界定为: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 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和基 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 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 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校外团 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 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 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革的 过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三)发展性课程
发展性课程是指拓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程。 它在必修课程上提高要求,增加难度,以培养研究性、 创造性的人才为目的,重视学科的前沿性、学术性和学 习的研究性。这类课程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加深学科 知识的深度,旨在拓宽学生学科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 课程,如各学科知识竞赛辅导,还有如“数学建模”、 “学习方法论”等课程。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课程,如科技小发明、机器人制 作、学术小论文的撰写、创造性思维训练等课程,这类 课程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三、校本课程开发作用
文化 特色
素质 教育
四、校本课程开发步骤
建立领 导机构
前期论 证
师资培 训
确定题 目,学 生选择
撰写 《课程 纲要》
评价
二、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一)必修课程
所谓必修课程,就是国家规定的学习课程。即三级课 程中的国家课程。按理讲,学校不能去更动它。但是, 学校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进行修正或更 改,成为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第一本[蔬菜种植]
校本课程-第一本[蔬菜种植]
简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研究蔬菜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了解蔬菜的生长环境、育种技术和种植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掌握种植蔬菜的基本要点和技巧。
课程目标
- 了解蔬菜的种类和特点
- 研究蔬菜的生长环境和需求
- 掌握蔬菜育种的基本原理
- 研究蔬菜种植的基本技术和管理要点
- 培养学生对蔬菜种植的兴趣和热爱
主要内容
1. 蔬菜种类介绍
- 常见蔬菜种类及其特点
- 健康蔬菜的选择和搭配
2. 蔬菜的生长环境和需求
- 土壤和阳光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 水分和营养对蔬菜生长的重要性
3. 蔬菜育种基本原理
- 基因传递和选择的基本概念
- 蔬菜育种的方法和技术
4. 蔬菜种植的基本技术和管理要点
- 蔬菜的播种和移栽技巧
- 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 蔬菜的灌溉和施肥方法
5. 蔬菜种植实践
- 实地观察和实践种植蔬菜
- 学生自主设计小型蔬菜种植项目
教学方法与评估
-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包括幻灯片、视频等- 配合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
- 通过课堂小测、实践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估
参考资料
- 《蔬菜种植技术指南》
- 《蔬菜育种入门》
- 网络资源:蔬菜种植技巧、蔬菜育种案例等
结束语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获得丰富的蔬菜种植知识和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农业种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培养对蔬菜种植的
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祝学生们在蔬
菜种植领域取得成功!。
一年级橡果课堂校本课程
一年级橡果课堂校本课程
摘要:
1.橡果课堂校本课程简介
2.一年级课程目标
3.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
4.课程优势及意义
正文:
【橡果课堂校本课程简介】
橡果课堂校本课程是一套针对小学生的课程体系,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该课程以橡果为主题,象征着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同时也代表着课程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一年级课程目标】
一年级橡果课堂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适应小学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同时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
【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
一年级课程内容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多个学科,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教学方式采用小班制,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课程还结合了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
【课程优势及意义】
橡果课堂校本课程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课程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能够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该课程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校本课程1
第二十七课 融入大自然
大自然是多么的美好,带上我们的笔记本、标本夹、画夹、笔等去记录、描绘大自然吧!
神的乐园。
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咦?是什么让我感到痒痒的……童话大自然
2
融入这童话般的大自然,我仿佛
别以为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晴天。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
大自然在水面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 一年只长一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有圆圈—— 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看不懂,只有勤思才能发现。
我
的
感
想
3
大自然是大家的,我们大家一起来爱护。
不要践踏生长的小草,不要摘花,不要乱扔果皮,不要污染清清的河流。
要爱护小动物,要制止乱伐森林的行为。
1、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或看法,写一篇作文或童话、散文、小诗。
2、把你看到的世界用相机拍下来。
一二年级校本课程1
金色的秋天(秋冬季)(一二年级)单元目录一、我的家乡高城镇二、高城小学附近的名胜古迹三、高城小学走出的名人四、小学一年级一日常规儿歌五、儿歌学拼音六、小学生行为习惯儿歌七、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快乐成长一、我的家乡高城镇位于高青县东南部。
东西最大横距1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公里,总面积103.3平方公里。
高城西汉时为被阳侯治所。
南北朝孝武帝刘骏侨置渤海郡,被阳城为郡之治所。
北朝齐时为长乐县治。
公元607年(隋大业二年)为高苑县治所,直到民国。
1453年(明景泰四年),始筑高苑城池,设四门,有护城河。
明嘉靖年间,为加强城防,在城墙上修雉堞,并开建小南门。
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重修四门。
后城池渐废。
名胜古迹有衮龙桥、龙探井(扳倒井)、大王村古冢、鲁仲连墓、狄城遗址、被阳城遗址等。
名人有秦末义士田横,西汉御史大夫兒宽,抗日烈士马勋臣,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副主任张承先,《青州府志》载:明嘉靖年间高苑县地理位置图 1948年,高城为高青县九区、十区的一部分。
1956年3月,为齐东县高城乡、丁夏乡、李官乡和东刘乡的一部分。
1958年,为高城人民公社,同年秋划归博兴县。
1961年,为高青县高城区。
1971年,复为高城人民公社。
1978年,高城人民公社下设河西、大王、高城、五里、闫马、丁夏、李官7个管区,辖77个生产大队,68个自然村,总人口3.8万人。
1984年6月,撤销高城人民公社,建立高城镇,丁庄乡析出。
1987年2月,行政区划调整,丁庄乡复并入高城镇。
2004年,全镇下设河西、大王、高城、五里、闫马、丁夏、李官7个管区,辖68个自然村,77个行政村,40534人,耕地5593公顷。
高城以农业为主。
1978年,有耕地5933公顷,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高梁,农民人均分粮75千克,人均分配现金41元(包括粮、柴、菜折价),平均每个劳动工日不到0.2元。
1979年后,粮食生产有了大幅度提高。
林果、棉花、桑园、畜牧、蔬菜等经济作物发展较快。
校本课程[1]1
《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发展,学生活动领域越来越宽,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其安全问题涉及千家万户;我校地处泉安公路旁,安全问题更是牵动着千万人的心,学习和掌握有关安全知识与措施,成为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校园的的重中之重。
为进一步强化我校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本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我校在校长的亲自带领下着手进行校本开发,将安全教育编入课程,这已成为我校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规范管理和便于操作,特制定我校安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我校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小学生健康成长。
(三)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
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国家统一要求与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
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初中德育校本课程
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初中德育校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它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
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德育校本课程涵盖了伦理道德、公民意识、法律常识、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觉遵守道德准则、具备公民意识、懂得法律常识、承担社会责任等良好行为习惯。
首先,伦理道德是初中德育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伦理道德教育旨在培育中学生“仁、义、礼、智”等传统中华文化优良品德,强调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宽容他人等思想。
在课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到道德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日常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规范,例如不撒谎,不捉弄同学等。
其次,公民意识也是初中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
公民意识是指中学生应该具备的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具有团结合作、服务社会的意识。
在这一方面的学习中,中学生除了了解国家宪法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以外,还要有意识地参与到自己的社会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例如,帮助老人过马路、参与志愿活动等。
此外,法律常识也是初中德育课程的重点内容。
社会法治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因此,德育教育必须贯穿法律教育的标准。
在课程中,中学生应当学习基本法律知识,例如刑法、民法、合同法、劳动法等,加深对法律的了解,规范自己的行为。
最后,社会责任也是初中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责任教育强调每个人都要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教育中,中学生应当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提高自身思想和道德素质,正确看待自己和社会的关系,尽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初中德育校本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使中学生增长道德、学会尊重他人、具有公民意识、掌握法律常识、承担社会责任等,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这些素质将会伴随他们的一生,发挥着无限作用。
因此,中学教育应当积极探索德育课程的有效途径,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全面推进中学德育教育。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1)
第4课时:《经典诵读》诗中夏之歌1-4首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夏天的四首古诗。读懂古诗,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第5课时:《经典诵读》诗中之夏歌5-8首
第8课时:《经典诵读》诗中冬之歌1-4首
有感情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会背诵古诗;能够体会古诗的含义,感受冬天古诗的意境。理解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第9课时:《经典诵读》诗中冬之歌5-8首
诵读的过程中,更加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古诗词,也增加了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第10课时:课程展示:诗歌诵读比赛
资源分析:
以中华民族千古传诵的优秀经典诗歌为主。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分级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程目标
1、在欣赏、朗诵的过程中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
2、在大量的朗诵中,体验诗词的意义与价值。
3、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利用工具书理解文字,再理解词语意思,最后连接句意,理解诗意,从诗意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6课时:《经典诵读》诗中秋之歌1-4首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会背诵古诗;能够体会古诗的含义,感受秋天古诗的意境。
第7课时:《经典诵读》诗中秋之歌5-8首
通过实行经典诵读诗中秋5--8首诗,让学生理解到古诗文语言的精妙,背诵积累古诗
《 经典诵读 》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
适用年级
五年级
总课时
10课时
课程简介(200字内)
适合一二年级的校本课程
适合一二年级的校本课程
针对一二年级的校本课程,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学科: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基础学科能力,如识字、认字、拼音、简单的数学加减法等。
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儿歌、故事等方式来吸引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提高学习效果。
2. 艺术素养:通过绘画、手工制作、音乐等艺术形式,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带孩子欣赏各种艺术作品,引导他们感受美、表达美。
3. 体育活动: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可以设计趣味性的体育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科学探索: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观察等活动,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可以带领孩子观察自然、探索科学现象,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阅读: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阅读各种适合一二年级学生的图书,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可以定期组织阅读分享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交流阅读心得,提高阅读兴趣。
在选择校本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有趣、互动性强的课程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同时,还要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长远发展性,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小寨小学校本课程介绍
尊敬的各位同仁:
大家好!郭小寨小学的校本课程是在2013年上半年,把开发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整合,并重新设计规划,进行开发。
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我校的校本课程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我校在二七区教育体育局精神的感召下,以“多彩”教育理念为指导,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自主”的办学理念和“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为了明天”的办学目标,明确了“自主教育”这一教育主题,为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发展的需求,我校又提出了自主教育“九个一”活动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程。
二、课程设计的依据
1.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但学生的发展是不同级的,所以我校的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的过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
2.学生发展的要求;
3.社区及家长的要求;
4.有特长的教师和社区周边民间书画艺术家,书法高手与编织高手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提升提供了师资保障。
三.课程规划的总体目标
自主、乐学、合格、特长。
四.课程结构与门类
1.必修课。
贯穿全年教育教学活动始终的“九个一”活动。
自主教育“九个一”活动具体内容是:一根跳绳强身体,一支红歌唱激情,一本图书长智慧,一张好字打基础,一首古诗丰底蕴,一次家务学自理,一句格言立志向,一位伟人做榜样,一项特长展自信。
2.选修课
分为艺术类、体育竞技类、实践操作类、生活技能类、学科巩固类。
艺术类:合唱、蜡笔画、素描画、国画、毛笔书法、硬笔书法。
体育竞技类:健美操、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跳绳、
围棋、象棋、跳棋、五子棋。
实践操作类:电子摆拼、电子制作。
生活技能类:手工编织、橡皮泥、折纸。
学科巩固类:阅读、演讲、英语角、古诗词赋类。
五、课程开发与实施
1、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统一安排,组织责任人负责开发设计和授课,开课前撰写有详尽的《课程纲要》和教学方案。
2、制定《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供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与爱好自主选择,报名“零起点,无门槛”,形式“全员参与,全程走课”。
3、上课时间为每周三下午。
六、课程评价
1、重视过程性评价,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体验、自我表现、建立自信。
2、辅导老师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适时肯定、鼓励、关注个性差异、注重挖掘潜能、做好案例记录。
3、自评、互评、师评与家长评价相结合。
我校的校本课程,在近两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校的“舞动青春”健美操团队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青春健身操大赛二等奖。
我校的“芳草苑”书画班在2013年被二七区评为名学生团队。
在“美德好少年”书画展评中荣获团体二等奖。
合唱队在郑州市组织的“党的十八大合唱比赛”中,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在二七区第二届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几点不足:
1.由于教师紧张,师资力量薄弱,难以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2.教师专业技能力欠缺,课程开发和管理的经验稍显不足。
3.校本课程开发中有几门开设较好的课程,但还未形成学校的精品课程。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寻求上级领导、专家的指导,还要加强兄弟学校的交流,边做边思,使我们的校本课程越做越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