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A.降水丰富
B.热量充足
C.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D.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6.读下图,中国局部示意图甲与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乙,结 合区域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3)图乙山地应该在图甲中__⑤_____(数字)处,此山地南北坡 自然带分布存在哪些差异?试说明原因。 答:相同自然带南坡高于北坡,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好;北坡有
温带和落__叶__阔__叶_林_______。
核心2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真题冲浪
(2012·北京卷)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 题。
(1)图中所示山地
(C )
A.
B.
C.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该山地位于
( A)
A.喜马拉雅山脉
B.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2 天山山脉南北坡的差异 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的差异、绿洲(地形 起伏引起地形雨、获得太阳光热等的差异)
3 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寒流——降温减湿——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例1.下列自然带的分布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明显的是(AC)
A.南半球高纬度缺少苔原带和针叶林带 B.非洲北部广大的热带荒漠带 C.安第斯山南段同纬度东西两侧的自然带不同 D.非洲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带
【思路导引】• 考Fra bibliotek么…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
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 • 答什么… …自然环境的影响。
地貌 • 怎么答… … 气候
水文 土壤 生物
自然资源、
﹢自然灾害、 整体生态环境 的变化等。
【答案】
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 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 减少,使沿岸土壤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 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 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 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 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表现特征
从赤道到两极 的地域分异
热量
从沿海向内陆 的地域分异
水分
太阳辐射
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高纬、低 纬明显
海陆位置
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
中纬地区明显
山地的垂直 地域分异
水热状况海拔高度
水平延伸 垂直更替
低纬高山地 区明显
东西=经度变化方向=纬线方向 南北=纬度变化方向=经线方向
地理 纬度位置 热量 位置 海陆位置 水分
植被 气候
土壤
陆 成带状


然 带
一定宽度
陆地自然带:热量带+植被类型+“带”
(2) 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
寒带
苔原带 冰原带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概念
它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的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它是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 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 力
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 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 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 备的功能
形成 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 量的交换,将生物、大 气、水、土壤、岩石等 统一在一起,在一定条 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 生物、地形等要素组成的。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地理要素间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
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 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 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 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PPT课件4 人教版优质课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PPT课件4 人教版优质课件

全球气 温升高 气候变 暖
两极冰海 平 面 雪融化 上 升 ,
淹没沿
海陆地
(二)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表 现 1、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和能 量的交换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 新的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 演化过程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 发而动全身”。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的地区, 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 和水分的组合。不同的气候,又 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 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具 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 自然带。
地形起伏
新疆天山山 麓地带的绿 洲(该地区 按地带性规 律应是温带 荒漠景观)
说出我国北方地区由东北、 华北往西到内蒙古、再到新 疆自然带或自然景观过渡 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 了什么分布规律?为什么会 形成这样的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定义: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 大陆内部也产生有规律的地 域分异。
2、某一要素变化会“牵一发而 动全身”。
例一:破坏热带雨林 —— 全 球气候变化,整个生态环境失 调。
植树绿化 —— 调节局 部小气候,改善水文状况,保 持水土,促使生态环境的良性 发展。
例二:大量开采使用煤、石 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地壳中
碳元素 减少 , 大气中 二氧化 碳增多
大气 保温 效应 增强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温带森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热带雨林
热带沙漠
亚寒带针叶林
苔原带
气候 水文 植被 土壤
热带 高温 雨林带 湿热
寒带 冷湿 苔原带
无封冻 期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主干 知识 体系
第1页/共42页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
(1) 组成:包括
等。
气候
植被
(2)特殊功土能壤: 代表
是主导大气性、因水、素岩石;、生物、土壤是、 最具
地形
性(3要)地素理;要素间相为互各作要用素产的生中新心功环能节。
生产功能:具有合成
的能力有。机主物要依赖于光
合作用。
平衡功能:通过 的性质保持稳定的功能。
2)温度越高(阳坡),积雪的消融量越大, 雪线的位置就越高。
如:赤道非洲雪线高度(乞力马扎罗山)为 4570~5425m,阿尔卑斯山为2400~3200m,
北极地区只有100~300m。
第20页/共42页
三、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表现 4、雪线
3)山地的缓坡容易积雪,雪线位置低;陡坡 积雪易下滑,雪线位置较高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 伸、沿纬 度更替
从沿海向内 水分 陆的地域分 异
海陆分布 沿经线延 伸、沿经 度更替
山地的垂直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沿山地水
地域分异
平延伸、
垂直更替
典型地区 低纬、高纬 地区及中纬 度一定范围 内 中纬度地区
海拔较高的 低纬山地
第12页/共42页
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判读
1、基带与所在地的自 然带一致,从山麓到 山顶呈现出与纬度地 带性相似的规律。
二、非地带性(地方性)规律 7、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针叶林带
(南半球同纬度大部分地区为海洋)
第33页/共42页
二、非地带性(地方性)规律
8、撒哈拉沙漠横贯非洲东西两岸 (洋流)
第34页/共42页
引申: 1.海拔高,纬度低,自然带多 2.基带与山体所在纬度自然带一致 3.纬度高,雪线低;阴坡雪线低;

第15课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共53张PPT)

第15课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共53张PPT)
第15课 普查讲 第(4)题 P119
解 析 : 根据材料“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 的边缘”,说明此时教授既没有位于森林带内,也没有位于冰雪带 ,而是位于两者之间,故A、D项错误。根据材料“眼前簇簇花草相 映”,可以判断教授所处的地方为草本茂盛的草甸,而非苔原带, 故B项正确,C项错误。
第(1)题 P118
小提示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R河 径流量减少,水文为触发要素,需要从“R河 径流量减小”出发,分析其对土壤、生物、 气候等的影响,最后综合分析对整体环境的 影响。
11
of
22
11
方法便笺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思路
涉及事物与问题
分析思路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从地理位置出发,对各 自然地理要素综合分析。
13
of
22
13
小积累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表现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 变,如下图:
第15课 小积累 P118
14
of
22
14
(2)下图中甲地森林茂密,有“林海雪原”之称,乙地草原丰美, 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读图,完成下题。 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C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15课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普查讲 第( 2 )题 D.亚寒带针叶林带 P118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经纬网图中自 然带的判断。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 息以及图中“大兴安岭”的信息,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主要为我国东 北地区,甲地位于大兴安岭的东侧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对 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C项正确。
22
第15课 小积累 P119
of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优秀课件

地域分 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
分异规律(纬度地带 性)
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影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响 重要因素
水分
热量
因 素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 影响,从赤道向两极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 方向变化
递减
地域分 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 分异规律(纬度地带 性)
第(2)题,纬度高、气温低,植物生产量少,相应地, 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都较少;山地多,地形复杂, 适宜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小;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 冬季寒冷漫长,也不利于野生动物越冬。
考法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误区防错
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 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 漠带。
2.陆地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
异规律 规律(纬度地带性)
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 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
定义
向做有规律地更替,或者说 方向做有规律地更替, 每个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 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
行地伸展,呈条带状 展,呈条带状
答案 (1)山脉大致呈南北 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 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的气候 垂直差异显著。
(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 ,食物供给量少;环境空间差异 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 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优秀ppt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优秀ppt

人 教 版 地 理 必修一 第 五章 自 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和 差异性 课件(共 26张P PT)
人 教版地 理必修 一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和 差异性 优秀ppt
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人 教 版 地 理 必修一 第 五章 自 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和 差异性 课件(共 26张P PT)
探讨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人 教 版 地 理 必修一 第 五章 自 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和 差异性 课件(共 26张P PT) 人 教 版 地 理 必修一 第 五章 自 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和 差异性 课件(共 26张P PT)
人 教 版 地 理 必修一 第 五章 自 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和 差异性 课件(共 26张P PT)
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
成因 水热条件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第 三 组 分布规律
自然带延伸方向 自然带更替方向


提示:举例说明该种分布规律下植被的

变化、动物的变化、土壤的变化以及人类生
容 记 录
分 布
产生活的变化。(可以是中国的例子,也可 以是世界的例子)


冰川

荒漠


草甸



森林
分 异
根据垂直地带性分布的一般规律,回答1-2题。
人 教 版 地 理 必修一 第 五章 自 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和 差异性 课件(共 26张P PT)
人 教版地 理必修 一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和 差异性 优秀ppt
温带荒漠景观
人 教 版 地 理 必修一 第 五章 自 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和 差异性 课件(共 26张P PT)
人 教版地 理必修 一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和 差异性 优秀ppt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PPT课件6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PPT课件6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绿硬叶林带草原带
热带沙漠气候 北回归线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热带雨林带
A 亚寒带针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E 萨瓦纳带
热带雨林带
D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再 见!
18 、金矿的山上还有着其他花朵,除了具备发现的眼睛外,还需要有着肯流汗的心。成功提示:金子常常就埋在身旁的泥土里,勤奋是最好的点金指。 9 、世界这么大,一样米养百样人,你无法要求所有人的三观都同你吻合,唯一的方法,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强,心理上的无坚不摧才能保护你,不被那些自私又狭隘的人所伤害。 8 、路再长也是会有终点,不管活成什么样子,都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一切喜怒哀乐都是自己造成。心宽了,烦恼自然就少了,日子自然就顺了,人生也就圆融自在了。在意多了,乐趣就少了; 看得淡了,一切皆释然。人要知足常乐,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杂,心灵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忧人。
2、经度地带性(水分条件)
自然带与经线(南北)平行 沿纬线(东西)方向更替 中纬度地区最明显
3、垂直地带性
海拔高度变化,水热状况不同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_0__.6_°___C_
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更明显
比较: 非洲乞力马扎罗山 (海拔5895米,3 °S) 北美洲麦金利山 (海拔6194米,63°N) 哪个垂直分带现象更明显?
1 、用心工作,成功根本;用心思考,力量根本;用心读书,智慧根本;用心结缘,交友根本;用心慈悲,做人根本;用心祝福,快乐根本。愿你用心,幸福一生! 3 、成功就像一座平衡的秤,一边是努力,一边是快乐;付出的多,收获的也多。 17 、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懦弱,也没有永恒的坚强,万事靠自己,但是一定要放下懦弱,活的有尊严,活出你的坚强,才真正的体现你的自信和力量,你的活才更 有价值! 2 、喜欢一个人,就勇敢的告诉他或者她。追求你真正爱的人,只要自己认为值得,那就是值得的。 4 、得失如云烟,转眼风吹散。人生百年,转眼成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切邂逅,悲欢喜舍皆由心定。看得透,放得开,则一切如镜中花,水中月,虽然赏心悦目,却非永恒。不如开开心 心,坦坦荡荡,不让自己在悲伤中度过,别让自己在徘徊中漫步,随缘起止,生活以开心为准则。人生一世,其实活在一回心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PPT优秀资料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PPT优秀资料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度,在地球上成带状分布,这叫自然带。 并且占有一定的宽度,在地球上成带状分布,这叫自然带。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与纬线大体平行
3、世界陆地自然带(12个)
4、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差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个地理要素本 身不具备的功能
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作用 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 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 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举例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 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
基本恒定
4、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与纬线大体平行
水文、生物和土壤状况。
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概念
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 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 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差异。 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分异规律
定义
主要成因
由赤道到两极的 地域分异(纬度 地带性)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沿着 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 律的更替,与纬线大体 平行
太阳辐射受地球 形状影响,从赤 道向两极递减, 以热量为主
主要分 布地区
低纬和 北半球 的高纬 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的 地域分异(经度 地带性)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沿着 水分条件沿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要素间保持协调一致
①、地理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生物、 ②、交换过程: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③、整体性: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④、太阳能在各要素之间的传递 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换成了化学能,植
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 物在呼吸的过程自中然消地耗理了环热境量要,素将间化的学物能质变交成换热示能意释放到环境中。
2.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图1),回答l—2题.
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积
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 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
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对下游影响
下游河道淤积,泄洪能力降低
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增大。 下游河床抬高,地下水位升高, 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
以练促记
(2012·上海卷)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水、热交换,对地理环 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气、海洋相互作用而导 致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典型。
说明厄尔尼诺形成发展过程,并据此概述大气圈、水圈、生 物圈的相互作用。
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是由于 东南信风减弱,太平洋南赤道暖流也相应减弱,太平洋向西流动 的暖性海水明显减少,甚至出现东流。这一异常现象,一方面导 致南美洲太平洋沿岸上升流减弱或停止,另一方面使太平洋表层 海水温度升高导致浮游生物骤减、鱼类与鸟类大量死亡;热带太 平洋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升高,上升气流活跃,降水增多,引发洪 涝灾害;而热带太平洋西岸地区因暖性海水减弱,表层水温相对 下降,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减少,导致旱灾。厄尔尼诺的形成发 展说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是相互作用的,大气环流的改变, 引起洋流的变化,而洋流的改变,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又反作 用于大气圈,引起降水异常,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厄尔尼诺的形成发展说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是相互 作用的,大气环流的改变,引起洋流的变化,从而导致海洋生 态系统的破坏;而洋流的改变,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又反作 用于大气圈,引起降水异常。
(2011年高考福建卷)37.(37分)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
森林植被破坏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 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 素。读下图完成1~2题。
修建水库



湖泊周围 降水增多
蒸腾加强
1.图中I、Ⅱ、Ⅲ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D.①③②
气候
水文
土壤
生物(植被)
地整体性的表现
②牵一发 而动全身
①具有统一的 演化过程
表现
③一个区域环境的变 化会影响到其他地区
问题:请你描述滦南的自然地理环境
▪ 1、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降水集中 夏季且多暴雨。
▪ 2、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 ▪ 3、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以棕壤为主 ▪ 4、植被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5、河流较少,径流量不大
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 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 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 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 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 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现谷 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 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7分)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
考纲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情预测
1、考查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自然带的分布是常 考点。 2、命题方式:以区域图为背景,结合图文资料,考查地域分异规 律和自然带。以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考查能力:根据局部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查读图分析 、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用整体性观点观点分析问题,是对知识 迁移运用能力的考查。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并且在景观上力求保持一致
我国西北地区
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
答案:A 点拨:该图反映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
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一易形成红色沙漠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答案:C 点拨:P环节反映气候对土壤的影响,在亚热带季风气 候下,气候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红壤发育,土壤 有机质含量低。
②、某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⑴、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 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破坏森林 与植树种草引发不同的环境效应) ⑵ 、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 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发 生变化
答案:厄尔尼诺现象严重的年份,东南信风减弱,太平洋 南赤道暖流也相应减弱,太平洋中、东部向西流动的暖性海水 明显减少,甚至东流。这一异常现象,一方面导致南美太平洋 沿岸海水上涌减弱或停止,水中营养物质大量减少;另一方面 使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升高。由于南美太平洋沿岸温度升 高和海水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浮游生物骤减、鱼类与鸟类大量 死亡。同时,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对热带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 候带来严重影响。热带太平洋东岸地区因海水温度升高,上升 气流活跃,降水增多,引发洪涝灾害;而热带太平洋西岸地区 因暖性海水减弱,表层海水温度相对下降,下沉气流活跃,降 水减少,导致旱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