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应用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应用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应用

【摘要】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控性。方法选择期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组(观察组)和异氟吸人全麻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麻醉维持采用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 μg/(kg min)和丙泊酚,对照组麻醉组维持用异氟醚吸人,术中根据麻醉深度调整异氟醚吸人浓度和丙泊酚输注速度,观察围术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捍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组(P<0.05)。结论瑞芬太复合泊酚静脉全麻可为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提供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快速苏醒,适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的手术麻醉。

【关键词】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一般时间较短,要求患者安静合作,麻醉镇痛完全,术手恢复迅速平顺等特点,瑞芬太尼是一种新的阿片类镇痛药,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快等优点。为了解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麻醉能否满足手术效果,并与异氟醚吸入麻醉进行比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7年5月~11月在经口气管插全身麻醉下行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择期患者40例,年龄4~8岁ASAⅠ~Ⅱ级,男19例,女21例,体质量15~26 kg,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术前各项检查均正常,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及喘史,无麻木不仁醉禁忌证。

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

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

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

[摘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

醚吸入麻醉在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在2008年12月—2011年12月间所收治的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病例,共12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取异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方式来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麻醉诱导以及气管插管时患者的血压和心律变化,停药之后患者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进行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而言,运用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方式来进行术中麻醉患者具有苏醒快、拔管早、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今后的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异氟醚吸入麻醉;临床效果;分析比较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b)-0136-02

腹腔镜切除术是现代临床中治疗急性胆囊病变最为有效与常用

的治疗方式,其临床治疗效果不仅与手术的过程与患者的恢复密切相关,还与术中的麻醉效果具有较为明显的关系[1]。所以,腹腔

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对于手术的成功率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临床中最为理想的外科麻醉方式不仅要求麻醉诱导迅速,还要求患者在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停止给药之后患者苏醒快速,且对患者的呼吸等无明显影响[2]。该研究中出于对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在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该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行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展开了分组麻醉,并对比分析了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

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数据对 比分析 ( i )
该研究 中资料均来源于该 院所收治 的行腔镜 胆囊切除临 床 患者病例 , 共抽取其 中的 1 2 8例作为研究 对象 , 在将其分成对 照 组和治疗后 . 每组 6 4例 。 对照组 中有男 3 5 例, 女2 9 例。 年龄 2 3 ~ 7 8 岁之 间, 平均( 4 6 . 8  ̄ 1 2 . 6 ) 岁; 治疗组 中有 男 3 7例 , 女2 7例 , 年
管理与教育
时. 也 增大 了仪器 的 日常养 护和维修的工作量 。为此 , 实验技术 人员要定期检查仪器状态 。 发现故障及 时联 系专业 人员维修 。同
【 关键词】 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 醉; 异氟醚吸入麻醉 ; 临床 效果 ; 分析 比较 【 中图分类号】R 6 1 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3 ) 0 1 ( b ) 一 O 1 3 6 — 0 2
腹腔镜切除术是现代 临床 中治疗急性胆 囊病 变最为有效 与 常用 的治疗方 式 ,其 临床治疗 效果不仅 与手术的过程与患者 的 恢 复密切相 关 . 还与术 中的麻醉效果具有较为 明显 的关 系I l _ 。所
l j i I 固
2 0 1 3 一 N O , 2 . 。 。 。 。

丙泊酚和异氟醚对颅内肿瘤患者抗炎性因子的影响

丙泊酚和异氟醚对颅内肿瘤患者抗炎性因子的影响
天津 医 药 2 1 8月 第 4 0 2年 O卷 第 8期
8 3l
d i O3 6 0is.2 3 9 9 .0 20 .2 o: .9 9 . n 5 - 8 62 1.80 8 l s 0
药 物临床 观察
王昆鹏 宫 建 白 宇
丙泊酚和异氟醚对颅 内肿瘤 患者抗 炎性 因子 的影 响
凝 ( o LE T 试管 中 , 2mm l D A) / 采血后 即刻 4o离心 1 n 转 C 0mi,
和异氟 醚对颅 内肿瘤患 者术后 白细胞介 素(L 一 、 一 O I ) 4 I 1 及 L
I_3 L l 影响 , 为临床使用提供参 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择期颅 内肿瘤 ( enh nI K ro a ~Ⅱ级 脑胶质瘤
可能是丙} 酚较异氟醚发挥脑保护作用强的原因之一 。 白
关键词
脑肿瘤
二异丙酚
异氟醚
白细胞介 素4 白细胞介素 l 白细胞介素 1 丙泊酚 0 3
颅 内肿瘤 约 占全身肿瘤 的2 占儿童肿瘤 的7 %, %, 0 而其 他恶 性肿瘤 最终会 有 2 %一 0 0 4 %转移 至颅 内n 。近年来 颅 内 肿瘤 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当肿瘤在颅 内占据一定空 间时 , 不论其性质是 良性还 是恶性 , 都会危及患者 的生命 。异氟醚 作为临床常用 的吸入麻醉药 , 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丙泊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异氟醚在老年患者全麻的比较严俨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异氟醚在老年患者全麻的比较严俨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异氟醚在老年患者全麻的比较

严俨,曹辉

(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麻醉科,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比较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异氟醚在老年患者全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上腹部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P组)和瑞太尼复合异氟醚组(RI组)。比较2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反应、血液动力学、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术中知晓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RP组术中血液动力学相对平稳,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气管插管反应、术后不良反应小于RI组。结论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能及时调节和维持有效麻醉深度,更适合老年患者全麻。关键词: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老年患者;脑电描记术

Comparison of the analgesic effects of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or isoflurane in the elderly general anesthesia

YAN Yan,CAO Hui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Hospital of Wuhu,Anhui24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imate the anesthesia effects of the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of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or isoflurane in elderly patients’general anesthesia.Methods Forty elderly patients scheduled for selective superior belly surgery undergo-ing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two groups,TCI of remifentanil and propofol group(RPgroup)and TCI of remifentanil and isoflurane inhalation group(RIgroup).We compared the two group patients’intubation reaction,hemadynamics,induction time,pal-inesthesia time,memory in oper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operation.Results RP group’s hemadynamics in operation was more stable than RI group.RP group’s induction time,palinesthesia time,tracheal intubation,adverse reactions after operation were shorter than RI group.Conclusions TCI of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can supply stable hemodynamic and adjustable depth of anesthesia.Key words:TCI;remifentanil;elderly patient;electroencephalography

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在颅脑手术中应用效果分析

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在颅脑手术中应用效果分析

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在颅脑手术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颅脑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为寻求麻醉安全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于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行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全凭静脉麻醉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静吸复合麻醉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清IL-6、肾上腺素(ADR)、去甲肾上腺素(NADR)的浓度变化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24 h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在术中、术后24 h均较麻醉前基础值升高,对照组上升较观察组明显(P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无心血管、肝、肾、神经系统疾病,无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 min常规肌注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100 mg、咪唑安定0.06 mg/kg、芬太尼3.3 μg/kg、罗库溴铵1 mg/kg 和丙泊酚2 mg/kg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呼吸机正压通气,观察组采用靶控输注技术静脉注射丙泊酚(阿斯利康,Marsh模型),血浆浓度为6 mg/L,缝皮结束时停用。对照组给予吸入异氟醚,维持浓度在1.5%左右。两组麻醉性镇痛剂均静脉采用雷米芬太尼(Minto模型),血浆靶浓度为3 μg/L(宜昌人福药业),并根据肌松监测指标(4 个成串刺激比值,即TOF,T4/T1)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2 mg/kg维持肌松。

1.3 观察指标

TCI-靶控输注

TCI-靶控输注

电子输液泵问世
Kruger-Thiemer依据二室药代动力学模型提出靶浓度 给药的数学模式
Schwilder提出BET(bolus-elimination-transfer)方案 并应用于临床,使计算机靶控输注概念化
许多学者提出靶控输注的概念,并设计出多种计算机 控制软件用于靶控输注 Kenny Gavin推出第一个商业化的靶控输注泵 —— ‘Diprifusor’TCI
与MCI相比, 丙泊酚TCI节约麻醉药物用量
总体麻醉药物使用量更少
单位体重和时间的麻醉药物使用量更少
P=0.007 P<0.001 P=0.005
P=0.001
MCI:丙泊酚先1mg/kg,然后170 µg/kg/min 、130 µg/kg/min各10min,最后100 µg/kg/min维持+瑞芬太尼 先 1 µg/kg/min,然后0.5、0.25µg/kg/min; TCI:丙泊酚靶控浓度 4.0 µg/ml+瑞芬太尼 4ng/ml
6
叶铁虎, 罗爱伦主编. 静脉麻醉药.第一版.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P263, 272
TCI安全性

目前仅有一篇来自西班牙的文献报道 了TCI副作用,原因为操作者设定了错 误的模式
Rev Esp Anestesiol Reanim 2014;61:e27–30

静脉与吸入全麻复合局麻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效果比较

静脉与吸入全麻复合局麻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效果比较

静脉与吸入全麻复合局麻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异丙酚靶控全麻与异氟烷吸入全麻复合局部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6~12 岁、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小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P)组和对照组(I)。两组采用相同的诱导方法和药物。P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I组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所有患儿术中均辅助扁桃体局部麻醉。观察围术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时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清醒后疼痛评分。结果P组患者麻醉术中循环波动小,苏醒及清醒快,恶心呕吐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较I组少。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全麻复合局麻更适合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

【关键词】扁桃体手术;局部麻醉

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具有时间短、手术刺激强、术后恶心呕吐易诱发伤口再出血等特点。因此要求患者术后苏醒迅速、彻底、安静、无哭闹、呕吐不良反应。临床多项研究已经证实,小儿扁桃体手术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具有术中循环平稳、术毕苏醒迅速、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低等优点。但瑞芬太尼代谢清除率快,缺乏术后镇痛效应。术中应用镇痛药可能影响苏醒时间和质量。为此笔者在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时,辅助扁桃体局部麻醉,并与异氟烷吸入麻醉进行比较,以观察术该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小儿40例,ASAⅠ~Ⅱ级,年龄6~12岁,体质量19~75 k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

1.2 麻醉前0.5 h肌肉注射阿托品0.001~0.015 mg/kg。入室后开放静脉,给地塞米松0.1 mg/kg,咪唑安定0.01 mg/kg,连接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给予瑞芬太尼1 μg/kg,异丙酚1-2 mg/kg、维库溴胺0.1 mg/kg 。诱导后P组异丙酚按10、8、6方案(麻醉诱导后10 min内按10 mg/(kg•h)输注,接下来的10 min按8 mg/(kg•h)输注,然后按6 mg/(kg•h)维持麻醉)。瑞芬太尼以10 μg/(kg•h)持续泵入维持麻醉。手术完全结束前2 min停用麻醉药。I组在气管插管后,高流量(4 L/min)吸入2%~3%的异氟烷加深麻醉,根据循环改变5~10 min后低流量(0.5 L/min)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5分钟完全停止吸入异氟烷,高流量吹出吸入麻醉药,诱导自主呼吸。两组患儿扁桃体剥离前均局部注射0.005%的肾上腺素和0.5%的利多卡因混合液3 ml。

丙泊酚在临床中的应用

丙泊酚在临床中的应用


快速清除相 30 - 70 分钟
主要由肝脏代谢后经肾排出,同时 存在肝外代谢途径(肾、小肠微粒 体)

缓慢清除相 4 - 23.5 小时 药物从灌注不良的组织缓慢回流到 血液。
肝肾功能对代谢的影响

分别对肝硬化及肾功能衰竭的病 人的实验表明。机体对丙泊酚的 清除不因肝肾功能的变化而影响
年龄对代谢的影响
静脉麻醉 诱导
平稳,无兴奋副作 用 适合各类手术 设备简单 可控性强 得普利麻可轻松 调节麻醉深度 恢复迅速且质量高 术后恶心呕吐少 无污染
维持 恢复 污染
用于神经外科的麻醉
降低脑血流量 降低颅内压 降低脑细胞氧代谢率,有脑 保护作用 处理癫痫发作 苏醒迅速,术后可及早判断 意识恢复状态
恢复后期速度比较
160 140 120
P<0.001 P<0.001
术后时间 (min)
100 80
P<0.001
丙泊酚
n = 30
60
40 20 0 喝水 步行 出院
硫喷妥钠/ 安氟醚
n = 33
Millar JM, Jewkes CF. Anaesthesia 1988; 43: 738
对术后呕吐的影响
所有吸入药 以 “ 丙泊酚 ”为 1 异氟醚
地氟醚与七氟醚
1.0

靶控输注丙泊酚与吸入异氟醚用于胸腔镜手术麻醉的比较

靶控输注丙泊酚与吸入异氟醚用于胸腔镜手术麻醉的比较
诱 导时间显著短于 I ( 组 P<00 ) 术 中 T组 血 流 动 力 学 维 持 相 对 平稳 , 后 苏 醒 T组 明显 优 于 I 。 结 论 : C 全 、5 , 术 组 TI
凭静脉麻醉方法 用于胸腔镜手术 , 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 术 术后 患者苏醒迅速 , 于异 氟醚吸入麻醉方法。 优
2 结果
21 两 组 患者 的血 流 动力 学 情 况 两 组 患 者 诱 导 后 . 血压 、 率 均有 下 降 , 在 有 强 烈刺 激 时 ,组 应 激 反 心 但 I 应 明显 . 流动 力学 波 动 明显 较 T组 大 。整 个麻 醉 手 血 术 过 程 中 T组 血 流动 力学 较 I 组平 稳 。见 表 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实用 医学 杂志 2 0 0 8年第 2 4卷 第 1 7期
靶 控 输 注wk.baidu.com 泊 酚与 吸人 异 氟 醚用 于胸 腔 镜 手 术 麻 醉 的 比较
丘伟 沛 王 昊 梁根 强
摘 要 目的 : 比较靶控 输注( re.ot l ei ui ,C ) t gt nr l fs n T I丙泊酚全凭静脉麻 醉和异 氟醚吸入 麻醉 两种 不 同 a c od n o 方 式在 胸腔 镜 手 术 中的麻 醉效 果 。 法 : 3 择 期 行 胸 腔 镜 手 术 的 患者 分 为 两组 ,C 方 将 O例 T I组 ( T组 . 1 ) 定 诱 导 n= 5 设 时靶 浓度为 4t / L 术 中维持 丙泊酚靶 浓度 为 3~3 gmL 异 氟醚组( 组 , gm , z 、 / , 5 ̄ I n=1 ) 用 3 5采 %异 氟醚 吸入 诱导 . 1 ~25 % 、 %维持。术 中监测心率、 收缩压、 张压、 舒 平均动脉压 , 并观察诱 导时间、 拔管 时间、 苏醒质 量等。结 果: T组

妇科腹腔镜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对比研究

妇科腹腔镜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对比研究

芬 太 尼 2 g k , 丙 酚 2— . s k , 库溴 铵 O 1m / g 导 , 口明 视 插 管 后 , 持 采 用 1 1 /g异 2 5m / g 维 . g k 诱 经 维 : 的氧 气 和 异 氟 醚 ( 持 呼气 末 维 浓 度 0 8—12MA ) 人 麻 醉 。术 中监 测 收缩 压 ( B ) 舒 张 压 ( B ) 心 率 ( . . C 吸 SP 、 DP 、 HR) 指 标 。 结 果 在 插 管 后 1mn T ) I 等 i( 3 ,
组病 人 D P H B 、 R与 基 础 值 ( 1 比较 明 显 升 高 ( 0 0 ) T组 病 人 D P H T ) P< . 5 , B 、 R则 基 本 恢 复 到 T 1水 平 , 2组 比较 差 异 有 显 著 性
( = 一 .7 , 0 00 t 一 .8 , t 4 2 7 P= .0 ; : 3 26 P=0 0 2 。 清 醒 拔 管 时 ( 6 与 T .0 ) T) 1比较 , 组 S P D P H 明 显 升 高 ( I B 、B 、 R P<0 0 ) 而 T .5 , 组 S P、 B 、 R则 无 明 显 变 化 ( >0 0 ) 2组 比 较 差 异 有 显 著 性 ( = 一5 4 1 P =0 0 0 t 一2 2 7 P =0 0 0; = B D PH P .5 , t .6 , .0 ; = .8, .0 t

浅谈麻醉深度监测

浅谈麻醉深度监测

浅谈麻醉深度监测

发表时间:2017-11-18T15:18:07.27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作者:宝音[导读] 本文对麻醉深度监测方法的原理,优缺点进行如下综述。

(内蒙古民族大学)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由丹麦Kehlet教授首先提出的,目前已有20年的历史,其核心是减少患者的创伤与应激,减少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费用等。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全麻患者的比例逐渐增长。传统麻醉方法不能够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容易造成麻醉

过浅,发生术中体动,甚至术中知晓,不仅影响手术的进行,而且增加患者的应激反应,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治疗费用等。而麻醉过深,造成呼吸、循环系统抑制,严重可以危及生命,且患者不宜苏醒,药物消耗量大。麻醉深度监测应用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麻醉药的用量,缩短拔管时间,提高麻醉质量,降低费用。本文对麻醉深度监测方法的原理,优缺点进行如下综述。

1、脑电双频指数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可以分析脑电信号,代表大脑皮层的抑制程度。自从1996年美国FDA批准第一台用于麻醉深度的监护仪(采用双频指数Aspect MS,美国)进入临床,目前BIS监测已广泛应用[1]。BIS监测器是反应信号处理脑电图的非侵入性装置,它们提供了在手术中,外伤或医学疾病中接受机械通气和镇静剂的患者镇静程度的指标。BIS指数的评分范围是从0到100,是脑电活动的度量,90至100分,与清醒状态相关,70?80分,有意识镇静,60?70分,深层镇静评分,全身麻醉40?60岁评分[2]。静脉全麻药中,以BIS为反馈信息的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与人工开环控制比较,系统性能更优越,麻醉镇静深度更稳定、更理想[3]。氯胺酮麻醉时,BIS仅能反映麻醉深度的变化趋势,不可反应确切的麻醉深度[4]。在吸入性麻醉药中,脑电双频指数调控下的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老人的应用能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自主恢复时间与拔管时间都比较快,值得推广应用[5 6]。 BIS的应用可以帮助麻醉医生掌握患者的麻醉深度并指导用药,BIS与镇静/醒觉评分(OAA/S)评分相比,敏感性更好。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小儿脑处于发育期,1岁以下的儿童的麻醉效果存在争议,请慎用[7]。

两种麻醉方案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两种麻醉方案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lv l f ei p r t ep a mai f mmao y c tk n sa d p a mah d o o t o ei a e t u d r on e r v v e eso r e ai ls l p o v n a tr y o i e ls y r c r s n p t n s n e g i g h a t a e n i n i l
t e sUnd r o ng He r l e Re l c m e i nt e g i a t Va v p a e nt
L Xin I a g—k i HUANG Ja u, in—xn W AN Yo g—l g W a gYu Z U i, n i , n n , HO Mu—xa g L i , AN Z i u n h —x n
rpa e n. Me h d Sxy p t ns u d ron e r v v e lc me tw r a d ml iie no t e lc me t to s it ai t n eg ig h at a e rpa e n ee r o y dvd d it wo e l n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 ;丙泊酚;硫酸镁 ;白细胞 间介素 一 ;白细胞 间介素 一 ;皮质醇 ;麻醉 6 8
[ 中图分类号]R 1 [ 6 4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4 0 (0 0 2 0 7 6 0 3 7 6 2 1)0 —06 —0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

比较

【摘要】目的:对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60例,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乙组62例,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丙组64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对比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丙组在诱导期间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影响高于甲组、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苏醒期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上,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科麻醉诱导期生命体征最为平稳,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可有效的提高术后苏醒期质量。因瑞芬太尼药物半衰期时间、作用时间较短,所以术后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发生疼痛情况,因此对术后应注意进行镇痛处理。

【关键词】术后苏醒期;异丙酚;芬太尼;瑞芬太尼;诱导期;麻醉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172—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86例,其中男97例,女89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0.5±6.5)岁,

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获得明确诊断。均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药物过敏等情况。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1.2.1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

丙泊酚靶控输注系统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丙泊酚靶控输注系统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2 结 果
分 的超射现象 明显 , 超射时实际测定 的丙泊酚浓度为预测浓
度的 1~ . 2倍 ,随后实际测定的血浆浓度逐渐稳定 在一个恒 5
定 的水平 , 仍高于 T I 但 C 系统预测的血浆丙泊酚浓度 。超射
的存 在主要是 由于下列 原因 : 中央室容积 的减少 ; ① ②药代
动力学分析 中通常假定药物静脉注射后 在瞬间均 匀分布 . 实 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S o 等 _ hr 2 t _ 使用同样的药动学参数 . 对靶 控输注在国人应用 的准确性进行 了相似的研 究。我们的结论
维库溴铵 0101 gk 诱导 , 吸复合维持麻醉。 . . I /g  ̄ 5x 静 在开始靶
控 输注及 每次改 变靶浓度后 1~ 0m n从左侧桡 动脉取 血 5 3 i 样 3次 . 每次 2m 。 l 整个研究过程中记 录下列指标 : 诱导开始 后 3 n内血压 和心率的变化 ; 0mi 意识 消失时间 ; 每次取样 时 的靶控丙泊酚浓度及精确 的采血时间。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 法检测血浆 中丙泊酚浓度 。 1 统计学方法 : S S 1 . . 2 用 PS0 0处理数据 , 计量 资料采用 检 验 , 数资料 t 计 检验 ,< . P O0 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整个麻 醉过程保持相 对稳定 .与 I组 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 意 义。2 组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2 。 表 ) 21 意识恢复 : .. 3 停用所 有麻醉药后 。 I组 自主 呼吸恢复 时 间为 6 1 i, ~ 0m n 苏醒时间为 1 —0m n Ⅱ组 自主呼吸恢复时 2 2 i; 间为 3 5mi, ~ n 苏醒时 间为 5 1 n ~ 0mi.与 I组 比较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3 。 表 ) 2 靶控输注组 . 2 2 . 实测 与预测浓度关 系 :所有 1 .1 2 5例患者靶控浓度与实 测浓度呈直线相关关系 ( 08 ,< .1 。 r .1P 00 ) =

血浆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颅脑手术 …

血浆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颅脑手术 …

宁夏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中文摘要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颅脑手术的可行性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750004)倪新莉孟尽海

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神经外科手术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TCI)或持续输注(CI)全凭

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TIVA)和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评

价丙泊酚TCI及CI静脉麻醉应用于颅脑手术病人的可行性。

方法60例大脑半球肿瘤开颅手术病人,按麻醉维持用药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

丙泊酚靶控输注组(T组)、丙泊酚持续泵注组(C组)和异氟醚静吸复合组(F组)。

T组诱导时静注芬太尼4μg﹒kg-1,靶控输注丙泊酚5μg﹒ml-1,意识消失(LOC)后

靶浓度降为3.2μg﹒ml-1,维库溴铵0.1mg﹒kg-1行气管插管;C组:诱导用药顺序为芬

太尼4μg﹒kg-1,丙泊酚2mg﹒kg-1人工推注,维库溴铵0.1mg﹒kg-1;F组:诱导用药为

芬太尼4μg﹒kg-1,依托咪酯5mg﹒kg-1,维库溴铵0.1mg﹒kg-1。将麻醉维持分为四个阶段:术前期(神志消失~切皮前)、开颅期(切皮~剪开硬膜)、颅内期(开硬膜后~

缝合硬膜前)和关颅期(缝合硬膜~缝合完皮肤)。T组麻醉维持各期丙泊酚血浆靶浓

度分别设为3.2/3.2/3.0/3.2μg﹒ml-1;C组丙泊酚维持量分别为6/7/5/7 mg﹒kg-1﹒h-1;

F组气管插管后采用1%-2%异氟醚吸入维持。全部病人分别于上头架、切皮、钻颅骨、

关硬膜时给予芬太尼2μg﹒kg-1,术中维库溴铵0.07mg﹒kg-1﹒h-1维持肌松。记录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7-03-22T16:23:15.7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下第24期作者:邓天良[导读] 对比分析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

(广元市剑阁县中医院麻醉科;四川广元628300)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90例择期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异氟醚组和丙泊酚组,以麻醉诱导、苏醒、拔管时间长短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为麻醉效果的评定指标,评价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麻醉效果。结果丙泊酚组患者的麻醉诱导、苏醒、拔管时间

与异氟醚组相比均较短,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异氟醚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对进行胆囊切除等普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丙泊酚的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方式,起效迅速,患者苏醒较快,可在术后短时间内拔管,且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等基本生命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可靠,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手术中作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异氟醚,吸入麻醉,临床效果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opofol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anesthesia and iso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Deng tian liang Jiang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6283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ropofol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anesthesia with iso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METHODS: Ninety patients scheduled for elective surgery from January 2014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 duration of anesthesia induction, recovery, duration of extub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were evaluated as the anesthesia indexes. The propofol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was evaluated by the random digital method. Anesthetic effect of intravenous anesthesia and iso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Results The anesthesia induction, recovery and extubation time were shorter in the propofol group than in the isoflurane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nausea and vomiting was lower in the propofo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isoflurane group (P0.05) .Conclusion Propofol is an effective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anesthes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general surgery such as cholecystectomy. The rapid onset of action and rapid recovery of the patient can be extubated in a short time after surgery. The patient's hemodynamics and other basic life functio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safe and reliable, it is worth in the future clinical surgery for further promotion. Key words: propofol, feedback target - controlled infusion, iso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clinical outcome

临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是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对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影响。合适的麻醉方式,可在短时间内实现麻醉诱导及苏醒,且能够保持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稳定,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无严重影响[1]。异氟醚吸入麻醉具有调节方便、肌松药物使用量低、术后肌力变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等优点,但存在苏醒时间较长,造成呼吸道管理难度大,影响呼吸和循环稳定,恶性高热发生的风险等缺点。丙泊酚全静脉麻醉诱导迅速、过程稳定、术后苏醒时间短,靶控输注TCI(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即目标药物浓度输注,是一种精确的给药方式,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下行静脉麻醉(TIVA)可提高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可控程度[2]。近年来我院引入靶控输注TCI技术,并应用于胆囊切除术等普外科手术中,效果较好。本文以我院收治的90例择期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90例择期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在18-60周岁;(2)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麻醉风险评价等级为ASAⅠ-Ⅱ级;(3)无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疾病;(4)不吸烟,不嗜酒;(5)无手术史;(6)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出血量过高,术中进行输血操作;(2)术中更换麻醉药物;(3)中转。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异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各45例。其中异氟醚组男性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6.7±14.1岁,手术类型: 鼻息肉切除术20例、乳腺癌根治术12例、胆囊切除术13例。丙泊酚组男性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5.7±12.4岁,手术类型: 鼻息肉切除术19例、乳腺癌根治术13例、胆囊切除术23例。两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30 min,两组患者均肌内注射0.5 mg阿托品以及0.1 g苯巴比妥钠。异氟醚组:45例患者进行3.4%异氟醚吸入同时静脉注射枸橼酸舒芬太尼0.5ug/Kg、维库溴铵0.1mg/Kg行麻醉诱导完成气管插管,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根据患者HR、BP的动态变化调节患者异氟醚吸入浓度(维持浓度为1%~2%)。手术结束前10 min左右,停止吸入异氟醚;丙泊酚组:45例患者静脉注射枸橼酸舒芬太尼0.5ug/Kg、维库溴铵0.1mg/Kg、丙泊酚注射液1.5~2.5mg/Kg完成气管插管,使用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维持麻醉。麻醉医师根据术中肌松需求维库溴铵追加量两组均为1/3~1/2插管量。靶控体系包括输注泵、计算机、脑电功能监护仪等。设置靶浓度为4 μg/mL,反馈指标为术前基础值BIS=50、MAP=80%。在手术过程中,当患者BIS<50或MAP<80%术前基础值时,反馈输注系统接受信号,停止麻醉过程;若患者BIS>50或MAP>80%术前基础值,则反馈输注系统继续给药。手术前10 min停止丙泊酚输注。术中若遇到异常情况,如患者收缩压降幅大于术前基础的30%,则给予6mg麻黄碱,可追加剂量。

1.3评价指标

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率变异指数(术前基础值、术中峰值、谷值),根据麻醉效果相关评定标准,以不同组患者麻醉诱导、苏醒、拔管时间长短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为麻醉效果的评定指标,评价两种方法的麻醉效果。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进行χ2 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