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导论期末整理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整理第一章信息与信息资源一、名词解释1、信息——是传递和交换过程中具有某种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数据、事实和知识。
2、信息资源——是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
二、相关知识梳理P5-71、信息与相关概念1)信息与情报2)信息与数据3)信息与知识4)信息、物质与意识(5)信息、物质与能量2、信息的特征主要特征:1)广泛性和普遍性2)可识别性和计量性3)可存储性和转换性4)传递性和相对中立性5)可处理性和再生性6)共享性和可开发性7)价值相对性和绝对性8)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9)时效性和滞后性10)有机性和差异性3、信息资源的三要素信息资源主要有信息生产者、信息和信息技术等基本要素。
4、信息资源的三角结构P25信息资源由信息源、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三大类构成,简称“3S”。
5、信息资源的特性1)一般经济学特征需求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2)信息资源的特殊性相对共享性、不可分性、不同一性和驾驭性6、信息资源社会功能1)个体层次第一,提高行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二,带来生活和情绪的充实感和认同;第三,促进各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组织层次第一,提高组织决策的科学性;第二,维护组织运行的稳定性;第三,指导组织成员的个人行动。
3)社会层次第一,监控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第二,调整社会的组成结构;第三,继承和保护社会遗产。
7、信息的类型信息⎩⎨⎧⎪⎪⎪⎪⎪⎪⎪⎪⎪⎪⎪⎩⎪⎪⎪⎪⎪⎪⎪⎪⎪⎪⎪⎨⎧⎩⎨⎧⎩⎨⎧⎪⎩⎪⎨⎧⎪⎪⎪⎪⎪⎩⎪⎪⎪⎪⎪⎨⎧⎪⎩⎪⎨⎧⎪⎪⎩⎪⎪⎨⎧⎪⎪⎪⎪⎪⎪⎪⎩⎪⎪⎪⎪⎪⎪⎪⎨⎧⎪⎩⎪⎨⎧⎪⎪⎪⎪⎩⎪⎪⎪⎪⎨⎧⎪⎩⎪⎨⎧冗余信息有效信息按效用分外存信息内存信息以存储方式分反馈信息主授信息以传递方向分三次信息二次信息一次信息以加工方式分体态感知信息口头信息实物信息非文献信息计算机可读型信息声像型信息缩微型信息印刷型信息文献信息以载体分按形式分人体信息生物信息天体信息自然信息经济信息技术科学信息自然科学信息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信科技信息军事信息社会政治信息社会信息按内容分第二章 信息社会一、名词解释1、信息环境——即社会信息环境或社会信息生态,是与社会信息交流活动有关的社会因素的集合,是影响整个社会信息交流活动的具体社会条件和社会基础的表征。
信息管理复习重点
信息管理复习重点第⼀章信息与信息资源1、信息的层次(⼀)本体论层次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改变的⽅式。
(⼆)主体论层次某主体关于某事物的认识论层次信息,是指该主体所感知的或该主题所表述的相应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式,包括状态及其变化⽅式的形式、含义和效⽤。
2. 数据、信息与知识(区别与联系)——数据:反映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始数字和事实。
有四种基本形式:数字、词汇、声⾳和图象。
数据是离散、互不关联的、没有明确⽬的的客观事实。
——信息:有意义的数据,是⼈依靠⾃⾝的认知能⼒对数据进⾏系统组织、整理和分析形成的。
——知识:是指有价值及效⽤的信息,或者揭⽰了事物的本质,或者能够⽤来解决某⼀问题。
3、信息的分类4、信息的特征(⼀)主要特征(理解每⼀个的含义)⼴泛性和普遍性可识别性和计量性可存储性和转换性传递性和相对中⽴性可处理性和再⽣性共享性和可开发性价值相对性和绝对性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时效性和滞后性(⽂献半衰期)有机性和差异性5、信息资源概念狭义信息资源:指信息本⾝。
即⼈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处理有序化并⼤量积累后的有⽤信息的集合。
⼴义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也就是泛指信息本⾝、技术、设备、资⾦和⼈等各种要素。
信息是核⼼资源;⽽技术、设备、资⾦和⼈等为⾮核⼼要素,属⽀持性资源。
6、信息资源的三要素信息,信息技术,⼈ 7、信息资源的特性独有特征:相对共享性,不可分性,不同⼀性,驾驭性,成本⼀致性 8、信息的度量1)基于数据量的信息度量 2)基于概率的信息度量基本原理:某个信息源发出的消息可能反映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
设某⼀事件x ,其结果有多种不确定的可能性x1,x2,…xn ,其概率分别为P1,P2,…Pn ,当第i 种可能性出现时,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为: Ii = -log Pi (I =1,2,3,4,。
,n )则该信息源发出的消息的信息量为:3)基于经验的信息度量主要⽅法:信息计量⽅法,社会调查⽅法,评估研究⽅法,层次分析⽅法 9、⼴义信息资源的测度⽤R 表⽰某⼀国家或地区的信息资源丰裕度,则有:R=R1+R2其中R1表⽰该国家或地区基本信息资源的⽣产能⼒,R2表⽰基本信息资源的发展潜⼒。
信息管理导论期末整理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整理第一章信息与信息资源一、名词解释1、信息——是传递和交换过程中具有某种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数据、事实和知识。
2、信息资源——是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
二、相关知识梳理P5-71、信息与相关概念1)信息与情报2)信息与数据3)信息与知识4)信息、物质与意识(5)信息、物质与能量2、信息的特征主要特征:1)广泛性和普遍性2)可识别性和计量性3)可存储性和转换性4)传递性和相对中立性5)可处理性和再生性6)共享性和可开发性7)价值相对性和绝对性8)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9)时效性和滞后性10)有机性和差异性3、信息资源的三要素信息资源主要有信息生产者、信息和信息技术等基本要素。
4、信息资源的三角结构P25信息资源由信息源、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三大类构成,简称“3S”。
5、信息资源的特性1)一般经济学特征需求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2)信息资源的特殊性相对共享性、不可分性、不同一性和驾驭性6、信息资源社会功能1)个体层次第一,提高行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二,带来生活和情绪的充实感和认同;第三,促进各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组织层次第一,提高组织决策的科学性;第二,维护组织运行的稳定性;第三,指导组织成员的个人行动。
3)社会层次第一,监控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第二,调整社会的组成结构;第三,继承和保护社会遗产。
7、信息的类型信息⎩⎨⎧⎪⎪⎪⎪⎪⎪⎪⎪⎪⎪⎪⎩⎪⎪⎪⎪⎪⎪⎪⎪⎪⎪⎪⎨⎧⎩⎨⎧⎩⎨⎧⎪⎩⎪⎨⎧⎪⎪⎪⎪⎪⎩⎪⎪⎪⎪⎪⎨⎧⎪⎩⎪⎨⎧⎪⎪⎩⎪⎪⎨⎧⎪⎪⎪⎪⎪⎪⎪⎩⎪⎪⎪⎪⎪⎪⎪⎨⎧⎪⎩⎪⎨⎧⎪⎪⎪⎪⎩⎪⎪⎪⎪⎨⎧⎪⎩⎪⎨⎧冗余信息有效信息按效用分外存信息内存信息以存储方式分反馈信息主授信息以传递方向分三次信息二次信息一次信息以加工方式分体态感知信息口头信息实物信息非文献信息计算机可读型信息声像型信息缩微型信息印刷型信息文献信息以载体分按形式分人体信息生物信息天体信息自然信息经济信息技术科学信息自然科学信息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信科技信息军事信息社会政治信息社会信息按内容分第二章 信息社会一、名词解释1、信息环境——即社会信息环境或社会信息生态,是与社会信息交流活动有关的社会因素的集合,是影响整个社会信息交流活动的具体社会条件和社会基础的表征。
信息管理导论重点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体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老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知识的定义:知识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反映,是人们通过实践对自然和社会运动形态和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人们对其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经验材料进行概括、总结和升华的结果。
宋运郊三分法(多重信息分类体系):按内容、形式、效用分。
公开信息(白色信息):传递和利用范围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的信息。
非公开信息(黑色信息)传递和利用范围较小的内部信息和严格限制传递范围的信息。
半公开信息(内部信息)二次信息:是在一次信息基础上加工整理形成的,引导和使用一次信息的信息。
三次信息:是根据二次信息提供的途径,获取并使用一次信息,综合其他零次信息,分析综合形成的高层组织信息。
信息的特征:1,价值上的特殊性(共享性、绝对性和相对性)2,数量的无限性与供给的稀缺性(不完全性、不对称性、有机性、差异性)3,效用的特殊性(时效性、滞后性,体验性)实得信息=先验信息—后验信息普顿斯指数:现尚在利用的文献中近五年出版的文献数量占总利用数量的百分比。
与文献半衰期大致成反比关系。
文献半衰期:现尚在利用的文献的一半出版时间,是指某学科领域和主体领域(一年之内)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的一半(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也就是该学科领域和主题领域文献中的半数失效所经历的时间。
信息计量学三大定律:1,洛特卡定律(文献作者分布理论,揭示了著者与文献数量的关系)2,齐夫定律(词频分布理论,揭示了文献中词汇的分布规律)3,布拉德福定律(文献分散理论,揭示了文献数量与科学期刊数量的关系),如果将科学杂志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杂志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杂志数成1:a:a²…的关系。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资料1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资料1一、填空题1.CIO的几种基本素质:管理经验、技术才能、经营头脑、信息素养、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2.Internet提供的服务功能:WWW服务、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陆、BBS(电子公告)等。
3.常用的多媒体软件名称:Photoshop、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MAX、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多媒体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多媒体网页制作工具Dream Weaver等。
4.动态的数据结构:表、堆栈、队列、树5.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名称:C、JA V A、Pascal、FORTRAN、VB6.给出四个系统的主要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7.计算机发展经历四代的主要元件: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8.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分布型等。
9.计算机信息系统组成部分:硬件、软件、数据(库)、通讯网络、人和程序规则。
10.计算机应用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医疗管理系统、进销存管理系统等。
11.目前流行的操作系统名称:Windows、MS-DOS、UNIX、Linux、OS212.实现计算机逻辑运算的门电路有四种: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1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名称:Oracle、SYBASE、SQL Service、VFP、DM3、DB214.通信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以及无线介质。
15.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分布型16.信息管理工作:信息资源开发、调配与组织管理、信息传递与交流组织、信息研究、咨询与决策、信息技术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17.信息系统采集技术有:录音技术、录像技术、扫描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磁卡技术等。
18.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二、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1.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主要指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复习整理资料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复习整理资料第一章、信息和信息资源1、信息的定义来说,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具体地讲,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2)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表达的事物运动状态和存在的方式。
2、如何从本体论角度理解“信息”的定义?“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对象,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包括主管世界的精神现象;“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运动方式”是指事物运动在时间上所呈现的过程和规律;“运动状态”是事物运动在空间上所展示的形状与态势;3、信息的特点绝对性,普遍性,相对性,特殊性,最广泛的适应性4、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1)信息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背景=信息(2)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信息+经验=知识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受者的知识(3)信息、数据、知识三者的关系5、信息的性质(1)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3)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4)信息具有抽象性和动态性(时效性)(5)信息具有异步性(6)信息具有依附性(7)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8)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9)信息具有可变换性和可转化性(10)信息具有可伪性6、信息资源的概念(1)广义: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2)狭义:是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的集合。
7、信息资源的特征(1)与信息相比,其特征有:智能性、有限性、不均衡性、整体性。
(2)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其特征有:人类需求性、稀缺性、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共享性、时效性、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不同一性、驾驭性。
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1、信息资源管理是介于信息资源生产和信息资源消费之间的一种人类活动。
作为一种科学实践,信息资源管理源起于20世纪中期而迅速发展于7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一种学科理论,信息资源管理形成于70年代末期而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
信管概论复习整理(1-5章)
信管概论复习整理(1-5章)信息管理概论复习整理(1-5章)第一章信息和信息管理信息:1、概念:信息是消息的载体,其形式是多样、具体的,如各种语言、文字、图像等信息是包含在各种具体消息中的抽象内容,须是事先不知道其内容的新消息信息是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起来的信号序列所揭示的内容信息是经过整理的数据客观信息(关于认识对象的信息)主观信息(经过认识主体思维加工的信息)2、性质:普遍性和无限性、客观性、相对性、抽象性、动态性、价值性、异步性、依附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可转化性、可加工性、可增值性、可再生性、层次性3、功能:是系统秩序的保证和内在依据;是人类认识客体中介;是维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动因;是人类思维的材料,智慧的源泉和人类的精神食粮;是科学决策的依据;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信息管理:1、概念:信息管理是对信息进行的采集、加工、存储、传播和利用,对信息活动各要素(信息、人、机器和机构)进行合理的组织、规划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有效地满足组织自身和社会需求的全过程。
信息管理:在线信息管理—计算机系统—CIO—在线数据非在线信息管理—组织系统、非正式组织系统、思维系统—CEO—信息机构、员工、自我(计算机系统是信息管理的组成部分)2、特征:类型特征:管理对象——信息和信息活动;管理行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时代特征:信息量猛增;信息处理和传播的速度加快;信息处理的方法日趋复杂;信息处理涉及领域不断扩大,关系更加复杂3、发展历程:(1). 竞争情报管理、战略信息管理都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深化(2). 这些时期并不是先后依次更替的而是同时并存的附加章节习题:一、解词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文献二、判断下面说法的正确性1.信息是新的消息、知识、指令和情况。
2.信息= Information = 情报,情报和信息是一回事。
3.信息就是资源的说法不妥。
4.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种。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1、申农在定量测度信息时,把信息定义为随机不确定性的减少,亦即信息是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2、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本体论层次的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3、全信息: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语法信息: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语义信息: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语用信息: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乃是同时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全信息。
4、数据+背景=信息信息+经验=知识5、当代社会三大支柱性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6、经济信息化为社会信息化奠定了必要的基础7、信息流一般经由两条渠道从生产者流向利用者●一条渠道是信息由信息生产者直接流向信息利用者●另一条渠道是信息在信息系统的控制下流向信息利用者前者称为信息传递的非正规渠道,后者称为信息传递的正规渠道8、什么是信息管理(狭义、广义)P229、CIO:信息总监 CKO:知识总监10、信息管理的历史沿革,划分为四个阶段●传统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同时也包含档案管理和其他文献资料管理●技术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资源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基于两个背景:(1)一方面,是技术管理阶段纯粹的技术手段不能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利用;(2)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迫切需要从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这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
●知识管理阶段:11、高速信息网把方便的信息服务带来了家庭的办公室,使人们可以像使用自来水和煤气一样方便地使用全球信息资源,但带来的问题比以前也严重得多第一是信息量急剧增长,网络无序扩大,网上信息陷入严重混乱,使人们难以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完整word版)信息管理导论复习重点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要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资源1.1信息与社会信息1、社会三大支柱:信息和信息资源、能源和材料。
(选择)2、信息作为信息管理的元概念,也是信息管理的逻辑起点。
(选择)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选择)数据是指未经过加工的事实或对特定想象的描述;信息是特定背景下具有特定含义的数据,经过某种方式加工或更具有实义的形式提供的数据。
因此,数据是“原料”,信息是“产品”。
4、信息与知识(选择或简答)信息是知识的原料和基础,知识是信息中最具有革命性和活动力的部分,知识是信息的高级形式,是信息加工的结果,是信息化和序化了的信息,同时知识是结构化的经验、价值、相关信息和专家洞察力的融合,提供了评价和产生新的经验和信息的框架。
5、信息的类型(选择)信息按内容分为:社会信息与自然信息以加工方式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感知信息:自然信息、社会信息、思维信息按获取方式分: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按传播范围区分:白色信息即是公开的信息,灰色信息即是内部信息,黑色信息即是秘密信息(秘密、机密和绝密信息)和几乎不传递信息。
6、信息的特征(简答)1)主要特征广泛性和普遍性,可识别性和计量性,可存储性和转换性,传递性和相对中立性,可处理性和再生性,共享性和可开发性,价值相对性和绝对性,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时效性和滞后性,有机性和差异性。
7、普赖斯指数=现时性文献/(现时性文献+档案性文献)现时性文献:出版时间不超过5年的文献;档案性文献:出版时间超过5年的文献8、信息计量的三大经典定律:洛特卡定律:著作与文献数量的关系齐夫定律:文献中词汇的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科学文献数量与科学期刊数量的关系1.2信息资源1、信息资源的类型,按照可再生性区分不可再生资源:地热、风能、太阳能、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可再生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动植物资源和二次能源等2、信息资源(名词解释)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
信息管理导论 (2)
微观信息管理方式——
信息采集 信息描述 信息组织 信息检索 信息服务 信息营销等
主要包括:
信息管理环境
1、广义
内部环境(人员构成、
资源建设、管理机制等)
外部环境(国家政策法规
信息技术、经济水平、 地理时空布局、社会人文影响)
2、狭义(仅指外部环境)
是信息管理的支撑性和保障性要素,直接影响信息管理活 动的全过程,包括:
信息技术
信息内容
信息人员
信息时空
是信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目标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分别明确
国家、 行业(或地区)
信息机构在信息管理活动中的地位、任务。
总体目标: 在有效获取信息及对信息加工整合
(处理、存储、有序化)的基础上,
实现人类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微观管理对象
1、信息采集 2、信息传输 3、信息加工 4、信息存储 5、信息检索 6、信息服务
哪个国家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哪个国家的经济就会高速发展;
二战后的日本、韩国、美国的发展都与重视对信息的获取分不开。
21世纪,我国确立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 于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的信息管理,通过有效地管理,来实现信息资源 的整合,为公众提供公开、透明的信息服务。
政府信息指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相关部门所发布的信息,包括有关
一、信息管理的研究范围 二、信息管理的内容与目标
三、信息管理的职能与意义 • 四、信息管理的要素 • 五、信息管理的原则
一、信息管理的研究范围
1、技术角度
2、经济角度
3、行政和法律
4、人文角度
一、技术角度:
信息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什么是信息和信息管理信息:本体论层次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知论层次将信息定义为主题所感知或表达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信息管理:狭义上认为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
广义认为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2. 信息传递模式多向主动传递:这种方式是S(信息生产者)或A(专业信息服务机构)针对整个社会的需要将自己生产或收集到的信息主动传递给事先未确定的接受者(R)如网站对信息的选择和发送。
单向主动传递:这种方式是S或A 将信息传递给事先确定的接收者(R),这是专业信息服务中的高级阶段,所传递的信息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能充分发挥其效用。
多向被动传递:这种方式事先也没有确定的接收者,是A面向整个社会开展的信息服务,信息的用户是主动的,而信息传递本身是被动的,也称无向被动传递。
单项被动传递:这种方式主要指由S或A开展的信息咨询服务,信息是由R提出问题,对S或A来说是被动的,而信息传递的对象又是特定的咨询者(R),也称有向被动传递3. 网络实名,技术中立,文献著录,文献标引网络实名:是建立在自然语言基础上的全新互联网访问技术,是继域名之后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互联网访问技术。
技术中立:在政策法律体系中包括技术规范。
在具体的政策法律制定中排出技术的影响。
文献著录: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著录是指在编制文献目录时,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文献标引:是指分析文献的内容属性(特征)及相关外表属性,并用特定语言表达分析出的属性或特征,从而赋予文献检索标识的过程。
主题组织法:所谓主题法,也称词汇控制组织法,是以语言为基础,用表达概念的词或词组来揭示文献内容的一种方法。
信息管理导论知识点
第一章1.1 信息*信息的特征*信息的生命周期信息的基本性质*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产生的无限性和获取的相对性*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利用者的共享性*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对物质载体的依附性和独立性*可加工和开发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信息的生命周期*信息的生命周期是指从信息的产生,到被使用发挥其价值,最终退出使用的全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存储*信息的检索*信息的使用*信息的维护信息的收集*信息的识别*由决策者进行识别,系统分析员亲自观察识别,两种方法结合。
*收集的方法*自下而上的广泛收集:服务于多种目标,一般用于统计*有目的的专项收集: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随机积累法:调查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者是很宽的目标。
信息的检索*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是指为了个人或他人的需要,去发现适当的数据或信息对象,包括信息存储和信息查找两个过程。
*信息检索系统*为了满足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而建立的,储存经过加工了的信息集合,拥有特定的存储、检索与传送的技术装备,提供一定存储与检索方法、以及检索服务功能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服务实体(包括人和检索工作单位)。
*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传统信息检索向全文文本、多媒体、多载体、多原理等新型信息检索的发展;*信息检索向网络化和分布化发展,以网络资源检索为代表。
1.2 信息资源*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源*物资资源、能量资源、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含义*狭义:是指文献资源或数据资源,抑或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
*广义: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含了信息本身,也包括了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1.3 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信息管理的发展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信息科学-信息管理的学科理论*它以信息本身为研究对象,研究信息自身的运动和处理方法,建立了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如信息、信息的特征、信息的分类、信息的作用等;同时也一些基本方法,如信息的度量、信息的传输等。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语义信息:语义信息指考虑信息内容因素的信息概念。
2.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3.普赖斯曲线:以文献量为纵轴,以历史年代为横轴,把各不同年代的文献量在坐标图上逐点描绘出来,然后以一光滑曲线连接各点,则可十分近似地表征文献随时间增长的规律。
这就是普赖斯曲线。
4.零次信息:零次信息是人们通过直接交流获得的信息,是信息客体的内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包括听、视、嗅、味、触觉)的结果。
5.知识地图:布鲁克斯知识地图,是对文献中所含内容进行分析,找到人们创造与思考的相互影响及联系的结点,像地图一样把它们标记出来,以展示知识的有机结构,为人们直接提供创造时所需要的知识。
6.诺兰模型:诺兰模型是指理查德•诺兰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初始阶段、扩展阶段、控制阶段、统一阶段、数据管理阶段、成熟阶段六个阶段的分析模型。
二、简答题1.信息具有哪些基本属性?答:信息的基本属性包括:(1)普遍性和客观性;(2)广延性和无限性;(3)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4)对物质载体的依附性和独立性;(5)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6)对利用者的共享性;(7)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2.社会信息化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发展阶段?答:社会信息化一般包括四个发展阶段:(1)建立并普及信息工业阶段;(2)建立与发展先进的通信系统阶段;(3)企业信息化阶段;(4)社会生活的全面信息化阶段,包括办公室自动化、消费信息化、家庭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娱乐信息化等。
3.文献老化的衡量标准主要有哪些?答:文献老化的衡量标准主要有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
所谓文献的半衰期,是指某学科领域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
普赖斯指数指某一学科领域内,对发表年限不超过5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的引用次数之比值。
1.4 信息管理导论
3、3 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管理
图书馆——专门收集、整理、保存文献并提供利用的
机构。 图书馆的产生是与文字的创造和书写材料的使用分不开的。 随着文献的增多,便出现了如何收集、保存和使用这些文 献的问题,图书馆由此应运而生。 最古老的图书馆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古埃及、古 希腊等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
—— 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特定的管理层次提供特定类型信
息的方法
—— 信息管理则是为整个组织机构的所有层次包括战略
层次、战术层次、操作层次服务的。
施特勒特曼(Stroetmann,德国)
信息管理是对信息资源与信息相关过程进行规划、组 织和控制的理论。其中:
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内容、信息系统、信息基础结构3部分 信息过程——包括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
(9)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搜集、加工、 输入、输出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的采集、 传递、存储、加工、使用五部分。 (10)信息管理是指对人类社会信息活动及其所涉及的各种 相关因素(主要指人、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的计划、 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配 置与有效利用的过程。
能量中提取、生产信息的过程。
组织——人类根据一定的规则以语言、文字符号等手段对所开发的
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
信息资源的内涵
1、信息资源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信息世界中与人类的需 求相关的信息。 2、信息资源是可利用的信息,是在当前生产力水平和研
究水平下所开发与组织的信息。
3、信息资源是通过人类的参与而获取的信息,人类的参 与在信息资源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史密斯(Smith,美国)
不再局限于计算机资源管理,注重将管理理论与计算机 信息系统结合,但仍未摆脱管理信息系统的约束。
信息管理导论第三版
信息管理导论第三版信息管理导论(第三版)
第一章信息管理概述
1.1 什么是信息管理
1.2 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1.3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信息资源
2.1 信息资源的类型
2.2 信息资源的获取与组织
2.3 信息资源的评估
第三章信息技术
3.1 信息技术概述
3.2 信息系统
3.3 信息网络
3.4 新兴信息技术
第四章信息安全与隐私
4.1 信息安全概述
4.2 信息安全威胁
4.3 信息安全措施
4.4 信息隐私保护
第五章信息政策与法规
5.1 信息政策概述
5.2 信息相关法律法规
5.3 信息伦理
第六章信息管理在组织中的应用6.1 信息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6.2 信息管理在政府中的应用6.3 信息管理在教育中的应用6.4 信息管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第七章信息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7.1 信息管理面临的挑战
7.2 信息管理的发展方向。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
《信息管理导论》期末复习第一章名词解释:信息定义:(1)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知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名称。
(2)信息是使人们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的东西;信息是与外界相互交换的内容;信息是事物变化和差异的表现;信息是系统的组织程度和有序程度信息资源定义:(1)信息资源是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
(2)是信息本身或信息的集合:是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和信息技术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了解这三部分的含义)简答信息类型:(1)○1按信息内容区分:社会化信息和非社会化信息○2按获取方式区分: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3按存在方式分:内存信息和外化信息(也可称个人信息和社会信息)外化信息又分记录信息和非记录信息。
记录信息指记录在延时性物质载体上如纸张、石碑、光盘、磁带等上的信息,非记录信息是指通过自然语言或表情、手势等身体语言等即时性物质载体表现的各种信息。
记录信息一班可以称之为文献信息,尤指可以比较方便利用和存取的记录信息。
非记录信息的具体种类则非常复杂。
内存信息和非记录信息不易于传递和把握,必须转化为记录信息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信息内涵的作用○4按传播范围划分: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
公开信息即传递和利用范围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的信息,非公开信息则指传递和利用范围较小的内部信息和严格限制传递范围的秘密、机密和绝密信息,以及几乎不传递的如日记等信息。
也可以分为:白色信息(公开信息)灰色信息(内部信息)黑色信息(秘密信息和几乎不传递的信息)○5按加工程度划分:零次信息(未经加工、零散不系统原始信息,第一手资料)、一次信息(初加工信息)、二次信息(信息组织的结果)和三次信息(分析综合形成的高层次组织信息)○6其他:按组织有序性,系统化、非系统化信息;按反应面,宏观、中观、微观信息;按产生时态,历史、即时、未来……………………P13(2)信息特征:(1)○1广泛性和普遍性○2可识别性和计量性○3可储存性和转换性○4传递性和相对中立性○5可处理性和再生性○6共享性和可开发性○7价值相对性和绝对性○8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9时效性和滞后性○10有机性和差异性(2)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可开发性、价值的不确定性 (二)其他特征①② ③④⑤ ⑥⑦ (记录信息)(非记录信息)及时性、相关性、便利性、呈现性、准确性等信息资源类型:口语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特征:(1)一般经济学特征,需求性、稀缺性(时间形势上的稀缺性)、可选择性;信息资源的特殊性,相对共享性、不可分性(信息生产者为一个用户生产一组信息与许多用户生产同一组信息,在信息使用中,组成信息资源的各个要素具有不可分性)、不同一性、驾驭性(信息资源具有开发驾驭其他资源的能力)(2)无穷尽、可共享、对象的选择性、价值增值的间接特性、智能性、有限性 1. 信息资源的三要素信息:信息资源的本资源,是信息资源的核心,是连接人和信息技术的中间环节。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1.本课程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方式的描述,是以文本、数值、多媒体等形式存在的数据、事实或见解。
2. 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表示数据的属性通常包括:数据的名称、数据的类型、数据的长度。
数据并不等于数字(数值),是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象和声音等的统称。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数据的解释。
3.信息的特征(论述题或简答题,需要稍微解释一下)(1)普遍性(2)表征性(3)动态性(4)相对性(5)依存性(6)可传递性(7)可干扰性(8)可加工性(9)可共享性(10)时效性(11)时滞性(12)层次性(13)中介性(连接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就是信息世界)4.信息三要素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信息资源5.信息的类型(填空或选择)●按照信息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分类分:物理信息:无生命世界的信息生物信息:生命世界的信息社会信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信息●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分:消息资料知识●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分:语法信息:感知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
语义信息:理解逻辑含义语用信息:主体能判断其效用●按信息的加工处理程度划分: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零次信息未加工,不算)6.信息的功能(论述/简答)(1)信息是认识客体的中介(2)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3)信息是科学决策的依据(4)信息是有效控制的灵魂(5)信息是系统秩序的保证(6)信息是社会发展的资源(7)信息是人类交流的工具(8)信息是人类社会的粘合剂7.信息管理的定义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8. 信息管理的社会功能:(1)开发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
(2)合理配置信息资源,满足社会信息需要。
(3)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本课程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方式的描述,是以文本、数值、多媒体等形式存在的数据、事实或见解。
2. 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表示数据的属性通常包括:数据的名称、数据的类型、数据的长度。
数据并不等于数字(数值),是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象和声音等的统称。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数据的解释。
3.信息的特征(论述题或简答题,需要稍微解释一下)(1)普遍性(2)表征性(3)动态性(4)相对性(5)依存性(6)可传递性(7)可干扰性(8)可加工性(9)可共享性(10)时效性(11)时滞性(12)层次性(13)中介性(连接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就是信息世界)4.信息三要素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信息资源5.信息的类型(填空或选择)●按照信息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分类分:物理信息:无生命世界的信息生物信息:生命世界的信息社会信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信息●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分:消息资料知识●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分:语法信息:感知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
语义信息:理解逻辑含义语用信息:主体能判断其效用●按信息的加工处理程度划分: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零次信息未加工,不算)6.信息的功能(论述/简答)(1)信息是认识客体的中介(2)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3)信息是科学决策的依据(4)信息是有效控制的灵魂(5)信息是系统秩序的保证(6)信息是社会发展的资源(7)信息是人类交流的工具(8)信息是人类社会的粘合剂7.信息管理的定义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8. 信息管理的社会功能:(1)开发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
(2)合理配置信息资源,满足社会信息需要。
(3)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9.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的集合。
10.信息管理的发展(1)古代信息管理的时期(2)近代信息管理时期(3)现代信息管理时期①面向技术的信息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阵地,以解决大数据量信息的处理和检索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计算机化,主要管理者是管理信息系统经理(MIS)。
②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资源为中心,以战略信息系统(SIS)为主要阵地,以解决信息资源对竞争战略决策的支持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网络化,主要管理者是信息主管(CIO)。
11. 信息管理的三个层次:微观层次上信息本身的管理中观层次上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宏观层次上的信息经济研究,在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信息产业管理12. 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信息管理的基础理论信息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产业管理第二章1. 信息技术的概念范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信息技术的描述性定义是:“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训练方法及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务。
”广义上,凡是涉及到信息的产生、获取、检测、识别、变换、传递、处理、存储、显示、控制、利用和反馈等与信息活动有关的、以增强人类信息功能为目的技术都可以叫做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社会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提高人类社会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促进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发展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3. 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信息技术辅人律——以满足人类需要为中心信息技术拟人律——以节约物质和能量为动力信息技术共生律——以人类信息运动为依据信息技术倍增律——以摩尔定律为标志第三章1.动机形成的原因内在需要,外部刺激,促使动机形成,动机引起人的行为。
2.马斯洛需求层次生理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发展安全需要社交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求知需要求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3. 信息需要具有的特征:信息需要的广泛性信息需要的社会性信息需要的发展性信息需要的多样性4.信息需要的层次结构(1)信息需要的层次结构(2)信息提供模型(3)用户满足模型5. 信息需要的内容结构(1)对信息的需要①对信息内容的需要②对信息类型的需要③对信息质量的需要④对信息数量的需要(2)对信息服务的需要①对服务方式的需要②对服务设施的需要③对服务质量的要要6.信息行为的定义信息行为就是人们满足其信息需要的活动。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人的信息行为主要表现为信息查寻行为信息选择行为信息使用行为7. 信息查寻行为规律可近性是用户利用信息源(渠道)总程度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遵循Mooers定律(易用性)。
信息查寻的一般过程受可近性和易用性影响。
人们查寻信息时倾向于根据以往的经验,遵循习惯的方式,采集最容易获得的信息。
8.信息选择行为信息选择是对查寻过程和查寻结果的优化。
所谓信息选择,就是从某一信息集合中把符合用户需要的一部分(子集合)挑选出来。
“符合用户需要”是信息选择的基本原则。
信息选择的核心标准主要有两个:相关性:交流过程中来源与终点(接收者)之间接触效率的度量。
适用性:最终用户对查寻结果的价值判断,它反映了特定时间内查寻结果满足用户客观信息需要的程度。
选择活动更高自量标准:适度、精练;准确、可靠;先进、适用。
第四章1.信息交流分类非生物-非生物信息交流自然信息交流生物-生物信息交流人-非生物信息交流信息交流人-自然信息交流人-生物信息交流人-人的信息交流2. 信息传播与交流定义人类为了达到一定目的,通过一定手段进行信息的交互传递、反馈的过程。
3. 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1)信息发出者(信源),也称信息传递者或信息生产者,是信息的初始来源,信息传递链上的初始环节。
(2)信息接收者(信宿),或称受信者,是信息的最后接受者或利用者。
(3)交流通道,即信息达到受信者所经过的渠道。
对于S和R而言,发送和接受信息的基本通道是交流双方的感官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其他通道或技术系统仅仅是这些感官通道的扩展、延伸或变换。
(4)符号体系,信息传递交流时依附的载体。
它包括语言、文字、手势、表情、信物、烽火狼烟、旗语、计算机语言等,同时还包括这些符号体系内部各符号元素之间互相联系与组织的方式及规则。
(5)交流的对象(信息)(6)知识信息库,人脑知识信息的总称,包括人所创造的各种知识或信息,是信息交流的最根本来源和最终极的归宿。
(7)支持条件,信息交流得以实现的保障。
它包括:①自然条件,如光、声、电、空气在传导信息时的作用;②技术条件,包括各种通讯技术、存贮、处理技术等等;③社会条件,即信息交流的社会保障体系,如法律、政策、经济条件、信息机构及相关组织的建立。
4.信息传递模式(1)单向传递模式①申农通信系统模型②拉斯韦尔的”5W”模式(2)双向、循环和互动传播模式米哈依洛夫模式兰开斯特模式5. 信息传播的栈模式零栈交流R图2-6 信息传播的栈模式S W 1 W 2 W n6. 信息传递模式(选择题)(1)多向主动传递多向主动传递是S或A针对整个社会的需要将自己生产或收集到的信息主动传递给事先未确定的接收者(R)。
(2)单向主动传递单向主动传递是S或A将信息传递给事先确定的接收者(R)。
(3)多向被动传递多向被动传递事先也没有确定的接收者,是A面向整个社会开展的信息服务,也称为无向被动传递。
(4)单向被动传递单向被动传递主要指由S或A开展的信息咨询服务,这种信息传递也称为有向被动传递。
7. 信息守恒信息一经生成,只能被掩蔽,但不会被消灭。
同样,信息被接收后只能被遗忘,但不会消失。
8. 网络信息传播的含义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活动。
几个重要要素:网络信息传播者与网络信息接收者信息电脑网络网站9. 网络信息传播的性质(论述)网络信息传播是属于网络虚拟空间的人类传播行为和传播活动的一种形式,网络信息传播过程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同时对社会环境有巨大的影响作用;网络信息传播在原来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一种虚拟空间的网络社会关系,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网络信息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网络信息传播有目的性,期望产生影响,引起反映;网络信息传播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是互联网。
10. 网络信息传播类型网络中人际信息传播网络中群体信息传播网络中的组织信息传播网络中的大众信息传播11. 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网络信息传播的互动性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网络信息传播的大众参与合作网络信息传播的综合性网络信息传播的动态性与实时性网络信息传播的灵活性网络信息传播的数字化网络信息传播的多媒体性网络信息传播的个性化网络信息传播的集成化增值网络信息传播的娱乐性12. 社会信息流的定义:社会系统中的一切信息流动统称为社会信息流。
社会信息流的类型:人际信息流组织信息流大众信息流13. 人际信息流定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通过人际信息交流形成的关系:夫妻、朋友、同事、师生等关系功能分类:手段型人际信息流满足型人际信息流14. 组织信息流的定义:指组织内成员与成员之间或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组织信息流分类:从交流渠道看,有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之分。
从信息流传递方向看,有上行流、下行流和横向流三种。
15. 大众信息流定义:社会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规模传播过程,其中少数人作为信息的发送者在整个传递交流过程中占着主导地位,而绝大多数人只是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参与该过程,也就是通常说的大众传播。
类型报道性信息流;舆论性信息流;教育性信息流;广告性信息流;娱乐性信息流。
第五章1. 马太效应的表现和作用形式(简答)核心趋势:高产作者群体的形成期刊信息密度增大高频词汇的确立集中取向:一篇论文多次被引一个网站被众多用户点击2. 马太效应的正负面影响信息分布的富集现象:突出重点、摒弃平均,为信息源的选择、获取、评价和利用提供依据,降低信息管理成本,提高信息利用效益。
核心信息源:忽略分布在其他信息源中有价值的信息。
马太效应青睐名人、拒绝新人的习惯势力限制了新思想、新知识和新信息的产生及传播。
3. 布拉德福定律的描述(名词解释)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期刊数成1∶a∶a2的关系(a>1)。
这就是布拉德福定律的区域表述形式。
4.指数增长律(1)普莱斯曲线(2)生长曲线5.逐渐过时律(1)文献老化表现文献信息的老化一般指这样四种情形:文献中所含信息仍然有用,但现在已被包含在更新的其他论著中;文献中信息仍旧有用,但现在正处于一个人们对其兴趣下降的学科;文献中的信息仍旧有用,但为后来的著作所超越;信息不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