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要求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要求
电气设备选择
每类设备举例列出一种设备的详细选择过程,列表对比给出选出的 所有设备的参数及使用条件。
现在你正浏览到当前第十二页,共十五页。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附录1 变压器的型号说明:如SFSL-20000/110
设计序号-额定容量(kVA)/高压绕组电压等级(kV) 设计序号的基本代号及其含义:
6. 参加课程设计答辩:课设的收获、体会,回答质疑
现在你正浏览到当前第四页,共十五页。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三、设计基础资料:
参见《××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任务书课设任务书_变电站08.doc。
四、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明确课程设计任务、收集查阅资料 主变压器选择,电气主接线设计 短路电流计算 主设备选择 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电气主接线图 课程设计答辩
现在你正浏览到当前第六页,共十五页。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六、参考文献:
1. 熊信银.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三版). 北京:中国电 力出版社,2004
2. 熊信银,张步涵. 电气工程基础. 武汉:华中科技 大学出版社,2005
3. 曹绳敏.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参考资料.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要求
现在你正浏览到当前第一页,共十五页。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
复习和巩固《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所学知识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和掌握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 课程特点: 贴近电力系统——是从事电力有关工作(如:发电公
司,供电公司,电网公司,电力工程建设公司,电力设计 咨询公司,电力试验研究院,电力研究所,电力设备研发、 生产、销售公司,大型企业供电部门,有关机关,学校等) 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对大家的择业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课程设计任务书(电气)

课程设计任务书(电气)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院系:机电工程系2010年11月一、实习目的本实习课为理、工科部分专业公共基础必修课。

学生在修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之后,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建立起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概念和工程意识,培养和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思维、引向工程应用和创新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常用电子元件的规格、性能及选用方法;掌握锡焊技术,熟悉电子设备的安装工艺和电子产品的制作等;通过课程设计还应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技术,具备选择和使用常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知识,并掌握一定的电子电路检测技术。

二、实习要求1、学习电子工艺知识,识别与检测元器件,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规格、性能和选用。

2、掌握锡焊技术,了解电子设备的安装接线工艺和电子产品的制作。

3、熟悉集成运算放大电路、集成稳压电源、常用集成门电路、集成译码器、数据选择器、集成触发器、集成计数器、集成单稳态电路、定时器等的功能及使用。

4、掌握电路的装配与焊接技术。

5、掌握电路的调试与检测技术。

6、验收时超声波测距仪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与控制效果。

三、实习材料及工具1、超声波测距基本元器件2、超声波测距PCB电路图3、电烙铁、烙铁架4、焊锡、松香5、平口、花口螺丝刀,钳子6、插排、万用表、示波器7、焊接说明书四、实习参阅资料1、教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2、超声波测距参考资料3、参考资料《电子制作实训》五、实习时间安排2010/2011第一学期第17周周一上午:学习<<实习指导书>>,了解实习要求和基本内容,并进行分组,下发实习工具。

周一下午:学习电子工艺知识,掌握实习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识别与检测元器件。

周二至周四上午:学习手工焊接技术,掌握正确的手工焊接方法,进行超声波测距仪的焊接。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1、题目:220kV 变电所电气部分及线路过电流保护设计2、系统接线图:3、原始资料 :为满足某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要,经系统规划设计论证,新建一座 220kV 变电所,变电所与系统连接情况如上图所示。

3.1 建设规模3.1.1 本所安装 2台 120MV A 主变压器。

3.1.2 电压等级 220/110/10kV3.1.3 各电压侧出线回路数 220kV 本期 4回最终 4回110kV 本期 5回最终 6回10kV 本期 12回最终 16回3.2 各侧负荷情况110kV 侧有 2回出线供给远方大型冶炼厂, 其容量为 80MV A ; 其他作为地区变电所进线, 其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 0.6, 最大负荷容量为 30MV A 。

10kV 总负荷为 60MV A ,Ⅰ、Ⅱ类负荷用户占 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B 2×20MV AD为 6MV A ,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 0.65。

3.3 各侧功率因数ϕcos 与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max T 分别为220kV 侧ϕc o s=0.9 max T =4800小时 /年 110kV 侧ϕc o s=0.85 max T =4200小时 /年 10kV 侧ϕc o s=0.8 max T =4500小时 /年 3.4 系统阻抗220kV 侧电源近似为无限大电源系统, 以 100MV A 为基准容量, 归算至本所220kV 母线阻抗为 0.021; 110kV 侧电源容量为 800MV A (学号为单数为火电系统,双数为水电系统 ,以 100MV A 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 110kV 母线阻抗为 0.12。

3.5 调压要求:经规划计算认为本所 220kV 侧母线电压波动较大,宜采用带负荷调压变压器, 10kV 留 2回出线为本所无功补偿用。

3.6 气象条件:该地区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28℃,年平均气温 16℃,绝对最高气温40℃,土壤最热月平均气温 18℃,风速为 25m/s,微风风速小于 5m/s。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等基本电路分析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常见电气元件的原理、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3.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电气设备的能力,能够正确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与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复杂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注重实践与创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电气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电气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气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电路原理、电气元件及其应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对电气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基本原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串联与并联特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路基础2. 电气元件: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常见元件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气元件3. 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包括节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基尔霍夫定律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路分析方法4. 电路设计与搭建:培养学生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进行实际操作,学会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与调试。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路设计与实践5. 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介绍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方法,常见故障分析与维护技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1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王博赵栩张维俊班级:电气0841~4班地点:一教课程设计题目(范围):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1、将所学过的课程进行一次较系统、较全面的总结;2、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全面地应用于实践,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力争有所创新;3、初步掌握变电所电气部分的设计思想、步骤和方法,同时学会正确运用设计手册、设计规程、规范及有关技术资料,此外对编写设计文件等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二、课程设计内容(包括技术指标)1、设计题目(范围):35~22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2、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结合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及电力工程设计手册进行。

3、方案选择及工作原理:设计方案应满足供电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基本要求。

4、设计成果的要求:编写设计文件(说明书、计算书)时,应简要明了、条理清楚;图形、符号、线条等符合国家标准;课程设计成品装订成册。

5、原始资料:某新建变电所,位于平原地区,交通方便;年最高气温+31℃,最低气温-21℃;50年一遇10m 高最大风速11m/s,主导风向为北风;最大冻土层深度为111cm;导线覆冰按10mm计;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3500h/a。

220kV侧:进线4回,系统电抗以100MV A为基准折算到220kV母线为0.081;66kV侧出线10回,最大综合负荷为200MW。

三、时间安排四、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反对盲目抄袭现象。

2、确定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最佳方案(包括主变压器型式、容量的选择)学生接受设计任务后,应先根据任务书了解设计内容,积极的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资料,结合电力工程设计手册、设计规程、规范等资料,找出可能的电气主接线方案。

经过初步的技术比较,去粗存精,选出你认为较好的2~3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定最佳方案。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一专用镗孔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1.机床概况该设备用于大批且生产某零件的造孔与铰孔加工工序。

其加工精度与加工效率的要求均较高,宜采用专用设备。

机床主运动采用动力头,由三相异步电动机(Y100L-6,1.5kw)拖动,单向运转。

该设备能进行镗孔加工,当更换刀具和改变进给速度时,又能进行铰孔加工〔有镗孔与铰孔加工选择〕,加工动作流程如图7—11所示。

进给系统采用液压控制,为提高工效进给速度分快进与工进两种自动变换:液压系统中的油泵拖动电机为Y801-2型(750W、1.9A),370w,由电磁阀(YV1一YV4)控制进给速度,其动作要求如表7—2所示。

为提高加工精度,主轴采用静压轴承,由Y801-2型电动机拖动高压油泵产生静压油膜。

2.设计要求1)主轴为单向运转,停车要求制动(采用能耗制动)。

2)主轴电机与静压电机的联锁要求是;先开静压电机,静压建立后(由油压继电器控制)才能起动主轴电机,而停机时,要求先停主轴电机.后停静压电机。

3)主轴加工操作,采用两地控制。

加工结束自动停止,手动快退至原位。

4)根据加工动作过程要求,设置镗孔加工及铰孔加工选择。

5)应有照明及工作状态显示。

6)有必要的电气保护和联锁。

3.设计任务1)设计并绘制电气原理图(继电器设计),选择电器元件,编制元件目录表。

2)PLC设计,PC选择及I/O的分配,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必要的硬件系统,绘制梯形图、编写程序。

3)编制设计说明、使用说明书与设计小结4)列出设计参考资料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二气流除尘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1.气流防尘机概况介绍(1)用途及工作原理气流除尘机是制革业中一种专用于皮革除尘的先进设备,皮革经过磨革工序后,要清除附着在皮革表面的皮屑微粒,除尘原理如图7—12所示,当皮革通过该机时,利用高速气流和吸尘装置即可清除附着在皮革两面的皮屑微粒,以满足下道喷浆工序的工艺要求。

这种先进的除尘工艺,取代了老式毛刷辊除尘的弊病,即由于静电附着效应,灰尘除不干净,使下道工序涂层质量难以保证。

厦门理工学院2012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厦门理工学院2012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学年学期:2014-2015-1专业班级: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班指导教师:田洪设计时间:2015.01.05-2014.01.09学时周数:1周一、设计目的对厦门理工学院集美校区进行配电系统设计:二、设计任务1.计算负荷需求(用电设备种类、功率及其数量,负荷等级)及其分布;说明:1)校内负荷点除了已经提供的以外,尚需补充工程训练中心(2)、艺术会堂(2)、实验酒店(1)、体育馆(1)、东区新建宿舍(2)、7号教学楼(2)、光电学院办公楼(2);2)负荷调研中为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秩序,对负荷的调研做如下近似处理:a)实验楼以3号楼为基准,近似认为其他楼用电负荷与3号楼相同,;b)行政楼负荷近似处理为2倍的图书馆;c)其他未尽之处,允许适当简化,但应保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并需说明简化处理的合理性;2.变电站设置、选址与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说明:1)应综合考虑变压器采购价格、变压器损耗、变压器经济运行、线路上的功率损耗、电压损耗、一二级负荷的供电持续性等因素;2)负荷点的相对位置、电源点(英春变电站)的位置、线路长度等地理数据用Google Earth/百度地图等进行测量,并在设计报告中做出简图加以说明;3.配置无功补偿装置说明:1)根据《供电营业规则》,100kV A以上的用户功率因数不低于0.9;2)各负荷点电压应满足《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的要求;3)采用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制定配置方案(低压侧分散配置或高压侧集中配置)4.选择变电站接线方式并绘制主接线图,类似如图1所示图15.进行短路计算并进行设备选型,包括开关柜、线路选型,线路全部采用埋地电缆说明:根据《电气工程基础》教材和数据手册来进行选型。

补充说明:1.电源点是学校旁的英春变电站的10kV母线,采用双回路供电,供电干线采用LGJ-150架空线沿学校周边主干道布置(天马路、杏林湾路、理工路、海翔大道);供电干线出口断路器开断容量为500MV A;2.校内设校级总开关站,各负荷中心均从总开关站取电;3.系统发生短路时,继电保护切除故障的时间在0.1s以内。

中南大学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中南大学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涉及电磁学、电路学、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以及自动控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文主要介绍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

一、背景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电气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掌握电路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优化方法。

通过这门课程设计,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电气工程在工业、医疗、航空、通信等领域的应用,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内容这门课程设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电磁学:涉及静电场、静磁场、电磁波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介绍电磁场的作用和应用。

2.电路学:介绍电路中各种元件的特性和模型,以及电路的基本定理和分析方法,包括电路图、等效电路、诺顿定理等。

3.信号与系统:涉及信号的特性和分类,信号的采样和重构、滤波等基本概念和处理方法,以及系统的基本模型和特性。

4.数字信号处理:介绍数字信号的特性和处理方法,包括信号的量化、编码、离散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等。

5.自动控制:介绍控制系统的基本模型和特性,以及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的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实践操作和课程设计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1.讲授:通过演讲、讲解、PPT等多种形式讲授基础知识和原理,使学生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科学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电路和系统的设计、测量、分析和优化方法,以及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等方面的技能。

3.课程设计:通过小组形式进行独立设计,让学生主动学习、动手实践、团队协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电气工程学科素养和应用能力。

四、学生影响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可以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1.深入了解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从而为今后深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线路补充资料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线路补充资料

课程设计任务书1.110/35/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一.设计资料:1.变电所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方式:系统以一回110KV线路向变电所供电,变电所的35KV侧无电源。

系统参数:110KV系统最大运行方式:Xs1=Xs2=0.1717,X S0=0.6388系统最小运行方式:Xs1=Xs2=0.197,X S0=0.6557。

(S B=100MV A;U B=U A V)2.负荷资料:变电所建于县城郊区,当地主要负荷有机械、化工、食品、乡镇企业、城镇及农业用电,供电电压为10KV。

此外,距设计变电所30公里处有一35/10KV 降压变电所,主要供乡镇及农业用电负荷。

10KV及35KV负荷资料见表1和负荷曲线图2、负荷曲线图3。

对于Ⅰ、Ⅱ类负荷可由双回线或专用线供电;对Ⅰ类负荷,用户可自建备用电源。

3.所用负荷,按变电所最大负荷的0.5%计算。

4.最小运行方式:变电所一台变压器停运。

5.海拔高度、环境温度及其他资料:(1)海拔高度:1000米。

(2)最热月平均最高空气温度:28℃。

(3)年最高气温:37.3℃。

(4)年最低气温:-32℃。

(5)年平均气温:5.4℃。

(6)最热月地下0.8米处土壤平均温度20.1℃(7)土壤电阻率ρ=200欧·米。

(8)雷暴日:39.5日/年。

二.设计内容:1.设计变电所的主接线及所用电接线,选择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

2.短路电流计算。

3.选择导体及主要电气设备(110KV侧)1人,(35KV侧)1人,(10KV侧)1人。

三.设计要求:1.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2.编写短路计算说明书一份。

3.绘制电气主接线图一张(1#)。

四、参考资料1.《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水利电力出版社2.《发电厂课程设计参考资料》------华北电力学院3.《变电所电气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4.《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表1:负荷资料表2.110/38.5/11kV降压变电所继电保护一.设计资料:技术参数:本变电所有两台三绕组变压器,仅110kV侧有电源,变电所接线见附图1。

学校电气设计任务书全解

学校电气设计任务书全解

学校电气设计任务书全解第一篇:学校电气设计任务书全解设计任务书一、强电设置系统(1)10/0.4 KV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和配电能源监测管理系统(2)电力配电及控制系统(3)照明配电及控制系统(4)建筑物防雷(5)接地及安全措施二、10/0.4 KV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和配电能源监测管理系统1.负荷等级本工程校园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32万平方米,单体建筑高度不超24米。

根据本工程的功能及规模,负荷等级按二级负荷考虑。

2.供电电源设置一座10kV配变电室,内设置2台1000KVA的变压器,由10kV市政电网为本工程提供两路独立10kV电源,10kV电缆埋地进入本工程红线之后由设计院统一规划路由。

电源分界点为本工程10kV 配变电所10kV电源进线柜的进线开关。

正常工作时,两路电源同时供电,互为备用,各负担50%负荷,一路电源故障时,另一路电源供全部二级负荷。

3、功率因数补偿(1)采用低压集中调谐滤波补偿技术(既作功率因数补偿,又用于抑制谐波),进行无功功率自动补偿,使补偿后的变压器10kV侧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

(2)直管荧光灯等采用就地补偿,要求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

4、电能计量(1)本工程电费以高压计量为主,低压计量为辅。

在10kV配变电室内设置10kV计量柜,柜内仪表、设备等型号由电力公司确定。

各变压器低压柜的馈电回路均设电力仪表, 并设置电力监控系统,监视各种电气参数和开关状态变化,减少故障风险,促进节能减排。

(2)为实现低碳绿色示范建筑功能,下列系统/设备运行均设有低压计量仪表,并进行远传监测,以便实现有效节能控制,促进节能降费。

1)电梯设备计量表计;2)生活给水系统设备计量表计;3)中水系统设备计量表计; 4)热水系统设备计量表计; 5)教学用电计量表计; 7)办公用电计量表计; 8)宿舍用电计量表计;9)厨房设备及餐厅照明计量表计;10)排风机组、新风机组计量表计;(3)在配变电所低压开关柜出线处设置计量仪表,并在层箱处设置计量仪表,以便进行用电分项计量。

电气设计任务书.docx

电气设计任务书.docx

电气设计任务书.docx1.1 强电系统1.1.1 总体●施工图的设计原则上应依照初步设计中提出的方案。

有不同意见之处,应在与业主充分协商后,再确定是否修改。

●应协助业主和方案设计单位,与供电部门协商供电方案,确认供电性质、容量、进线走向和保护方式等问题。

●为了满足预期用户的需要以及五星级酒店的特性,基本的电力供应要求为100W/m2或更高,备用发电机。

应复核机电设计顾问估计的电力荷载要求。

本项目按酒店相对独立状况考虑。

●照明和分配电箱在公共场所,如地下车库、公共走廊、室外立面照明、路灯或庭院灯等处,应采用集中控制方式。

●考虑独立用户(如买下整栋)单独供电的需要,可在变电室低压柜内预留相应数量和容量的开关。

1.1.2 设计范围和要求变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应急电源系统、漏电报警系统、防雷及接地系统。

1.1.3 供电电源本项目由市政提供一路独立10kV电源,高压开关柜的电缆进、出线方式和保护方式,需要符合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

本项目设应急柴油发电机,在一路电源失电的情况下,保证消防设备及重要负荷供电。

1.1.4 低压供电低压配电系统设计须满足供电可靠性、灵活性、安全、检修方便及减少损耗等原则。

A. 低压供电由干式(浇注树脂封装)变压器将10kV降压至380/220V。

供电系统采用TN-S系统,即三相五线制,变压器低压中性点接地,中性线与保护地线分开。

B. 低压配电系统由低压配电屏,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经电力竖井及分层配电小室,再分送至各用电点。

C. 一般动力照明设备由低压配电屏,采用树干式经电力竖井及分层配电小室,送电到各区域配电箱,再分送至各用电点。

D. 其它功能区采用电缆配电至各层配电箱或各区域配电箱,由各层配电箱或各区域配电箱送电至各用电点。

E. 标准层一般负荷均为树干式配电。

采用单密集母线送至各层配电箱,由层配电箱送电给各酒店客房配电箱,由客房配电箱至各用电点。

F. 消防负荷(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设备、火灾自动报警等)以及重要负荷(如电话、电讯、安保等弱电设备、厨房冷库等)采用双电源,以电缆放射方式送到相应机房和区域的动力配电箱。

电气设计任务书

电气设计任务书

电气专业设计要求1.开闭所、变配电室1.1开闭所、变配电室位置尽量设在负荷中心,考虑市政电源接驳点条件,且不应设置在车库最底层,住宅变配电室供电范围应严格满足供电半径不大于250m。

1.2开闭所面积控制在150~200㎡左右,根据小区规模、负荷类型做相应调整。

变配电室面积控制在150~250㎡左右,根据供电范围、变压器台数做相应调整。

1.3开闭所、变配电室净高满足梁下3.8米,净深控制在≮6米。

1.4开闭所、变配电室的门口设置≮300mm的防水门槛1.5变配电室考虑变压器运输通道,如果通道不满足设备运输要求,可设置吊装孔。

这里注意变配电室甲级防火门的设置尺寸,至少有一个门宽满足1.5米要求。

2.配电系统2.1消防干线采用柔性矿物绝缘电缆(NG-A),消防分支线采用低烟无卤耐火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WDZN-YJY);普通配电干线、分支干线采用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WDZ-YJY);电力和照明支线除供给消防等重要负荷的配线选用NH-BV-450/750V型导线,其余选用BV-450/750V型导线。

2.2楼座消防动力进线、车库消防动力采用低烟无卤耐火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

2.3防火卷帘控制箱电源由就近的消防风机或应急照明双电源配电箱供电,不单独设配电箱。

2.4车库照明光源选用LED类型光源,并标明LED光源功率及光通量等参数。

2.5地下自行车库内应预留电动车充电专用配电箱,以备后期安装充电桩,另需在自行车库总箱设置总计量表。

2.6变配电室分别预留后期物业用房、食堂用电、景观用电单独计量。

2.7楼座单体配电室净宽建议控制在≮3.5米。

2.8住宅公区建议每4~6层在竖井内预留普通照明配电箱和应急照明配电箱,具体以实际项目标准层公区面积大小确定。

建议一层及地下层电井设置普通照明配电箱,以满足后期公区精装点位回路需求。

2.9住宅公区应急照明采用柔性矿物绝缘电缆干线分支系统,分支采用分支箱。

2.10首层精装回路较多,应设普通照明配电箱。

【VIP专享】电气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VIP专享】电气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玉溪师范学院《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课题:某卷烟厂35kV降压变电站电气设计专业班级:20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杨艳蓉设计时间:2015年7月6日至7月18日一、设计题目某机械厂35kV降压变电站电气设计二、设计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灵活、经济及留有一定发展裕度、环保的设计理念与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与进出线、防雷装置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制主接线的设计图纸(用画图软件绘制)。

三、设计依据(1)工厂平面图:另附图纸。

(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持续时间为3800小时,日最大负荷持续小时为8小时,。

该厂,除了装配车间、机修车间、仓库和生活区为三级负荷外,其余用电区均为二级负荷。

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电,额定电压为380V,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电,额定电压为220V。

该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工厂负荷资料表厂房编号用电单位名称负荷性质设备容量单位kW需要系数功率因数动力6800.3~0.40.70~0.85 D01铸造车间照明250.7~0.9 1.0D02锻压车间动力6500.3~0.40.70~0.85照明200.7~0.9 1.0动力7200.3~0.40.70~0.85 D03金工车间照明250.7~0.9 1.0动力6200.3~0.40.70~0.85 D04工具车间照明250.7~0.9 1.0动力5500.4~0.60.85~0.95 D05电镀车间照明200.7~0.9 1.0动力4800.4~0.60.85~0.95 D06热处理车间照明200.7~0.9 1.0动力5200.4~0.60.85~0.95 D07装配车间照明200.7~0.9 1.0动力4800.4~0.60.85~0.95 D08机修车间照明200.7~0.9 1.0动力5000.4~0.60.85~0.95 D09锅炉房照明150.7~0.9 1.0动力1200.2~0.30.7~0.85 D10仓库照明200.7~0.9 1.0生活区照明7000.6~0.8 1.0备注:以上表中参数仅供参考,根据小组分组情况会更改参数设置。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本)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本)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第1组)1.题目:220kV变电所主接线及线路电流保护设计2.系统接线图:2×20MV A3.原始资料:为满足某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要,经系统规划设计论证,新建一座220kV变电所,变电所与系统连接情况如上图所示。

3.1 建设规模3.1.1 本所安装2台120MV A主变压器3.1.2 电压等级220/110/10kV3.1.3 各电压侧出线回路数:220kV 侧4回,110kV侧6回,10kV侧16回。

3.2 各侧负荷情况110kV侧有2回出线供给远方大型冶炼厂,其容量为60MV A;其他作为地区变电所进线,其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0.6。

10kV总负荷为50MV A,I、II类负荷用户占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5MV A,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0.65。

3.4 系统阻抗220kV电源近似为无限大电源系统,以100MV A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220kV母线阻抗为0.021;110kV侧电源容量为800MV A,以100MVA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110kV 母线阻抗为0.12。

3.5 变电所外接线路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相关参数如下:3.5.1 线路AB 、BC 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30A 、150A ;负荷自启动系数 1.5st K =;3.5.2 各变电所引出线上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如图所示;后备保护的0.5t s ∆=;3.5.3 线路的电抗为0.4/km Ω。

4.设计内容及要求4.1 拟定主接线方案:分析原始资料,确定主变型式;确定最佳方案;选择各侧接线方式;画出主接线图;4.2 继电保护方式的选择与整定:1DL 处的保护方式,及相应的op I 、lm K 和dz t 。

5.设计成果: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绘制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图、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

6.主要参考资料:《电气工程基础》(上、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电气二次)分组安排:第1组:4班,20081321054,20081340114~200813401315班:20081321037,20081340152~200813401706班:20081321109,20081340190~20081340208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第2组)1.题目:发电厂主接线及线路电流保护设计2.系统接线图:110kV 10.5kV3.原始资料:为满足某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要,经系统规划设计论证,新建一座发电厂,发电厂与系统连接情况如上图所示。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林俊杰)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林俊杰)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题目: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系统初步设计学生姓名:林俊杰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0906班学号:200911914指导教师:罗毅目录变电站电气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概述1、设计目的————————————————————————————2、设计内容3、设计要求二、设计基础资料1、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2、电力系统与待建变电站的连接情况3、待建变电站负荷三、主变压器与主接线设计1、各电压等级的合计负载及类型2、主变压器的选择四、短路电流计算1、基准值的选择2、一、概述1、设计目的(1)复习和巩固《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所学知识。

(2)培养和分析解决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

(3)学习和掌握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只作电气系统的初步设计,不作施工设计和土建设计。

(1)主变压器选择:根据负荷主变压器的容量、型式、电压等级等。

(2)电气主接线设计: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3)短路电流计算:电力系统侧按无限大容量系统供电处理;用于设备选择时,按变电所最终规模考虑;用于保护整定计算时,按本期工程考虑;举例列出某点短路电流的详细计算过程,列表给出各点的短路电流计算结果S k、I”、I∞、I sh、T eq(其余点的详细计算过程在附录中列出)。

(4)选择主要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及支撑绝缘子、限流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消弧线圈。

每类设备举例列出一种设备的详细选择过程,列表对比给出选出的所有设备的参数及使用条件。

(5)编写“××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说明书,绘制电气主接线图(#2图纸)3、设计要求(1)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电气主接线;(2)短路电流计算;(3)主变压器选择;(4)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5)导线(母线及出线)选择;(6)限流电抗器的选择(必要时)。

(7)完成上述设计的最低要求;(8)选择电压互感器;(9)选择电流互感器;(10)选择高压熔断器(必要时);(11)选择支持绝缘子和穿墙套管;(12)选择消弧线圈(必要时);(13)选择避雷器。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六)设计任务电力系统网络设计专业班级 160101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设计任务一、原始资料:1.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图中, 代表电厂, 代表变电所 2格为1cm ,比例 1cm = 10km 2.各变电所负荷情况3.发电厂装机发电厂的发电机组参数如下:4.其他情况(1)各变电所功率因数必须补偿到0.9。

(2)各发电厂装机台数根据情况确定。

二、设计内容变 电 所 编 号 1 2 34 最大负荷(MW ) 82 40 66 58 最小负荷(MW ) 45 23 42 35 Tmax (小时) 5000 4000 4500 4200 功率因数 cos φ 0.85 0.8 0.85 0.9 低压侧电压(kV ) 10 10 10 10 对备用要求 60% 20%80%50% 对调压要求 逆调压顺调压 逆调压 常调压发电厂 发 电 机 型 号 额定容量(MW ) 台数备注 A QFS-50-2 50 10.5 kV BQFS-25-2256.3 kVBA421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1.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2.网络电压等级和结线方式的选择 3.发电厂、变电所主结线的选择 4.潮流计算5.调压措施的选择三、设计成品1.设计说明书2.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网电气主结线图网络等值阻抗图 3.潮流分布图(最大、最小负荷时之潮流分别标出)第二部分 电力系统设计说明书一、电力系统功率的初步平衡(一)目的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时,根基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进行电力系统设计时。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电力系统的功率初步平衡进行计算,同时仅进行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的潮流计算,其他情况均在这两种情况之中。

(二)计算方法1、有功功率的平衡: (1)用户负荷()MWk P k P ni i y :同时率取 246586640820.10.111max,1=+++⨯==∑=(2)供电负荷MWk P K P y g 网损率取 70.26124606.011%6:1122=⨯-=-=(3)发电负荷由于小型凝汽式发电厂的厂用电率为5~6%,而给出的发电机型号为QFS ,为汽轮发电机,因此发电厂为火电厂,厂用电应按照占发电出力的5%~8%来计算,当发电厂容量大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工程专业电力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电源及负荷的地理位置比例:1cm=10km二、设计原始条件1. 电源 (1)水电厂A装机容量:2×15MW ,cos 0.85N ϕ=,10.5N U kV =根据水文条件:2台机可满发5个月,1台机可满发7个月,厂用电率1%。

水电厂A 电气接线图如下:720000/1102 2.5%/10.5kV -⨯N 0.8515MW U =10.5kVN ϕ=110kV 母线调压要求:系统最大负荷时为113kV ,系统最小负荷时为111kV 。

有发电机母线负荷。

(2)火电厂B装机容量:4×50MW ,cos 0.85N ϕ=,10.5N U kV = 最大装机利用小时数为5200小时,厂用电率8% 火电厂电气主接线图如下:与外系统相连90000/110kV -N cos 0.85450MW U =10.5kVN ϕ=⨯110kV母线调压要求:系统最大负荷时为不大于120kV,系统最小负荷时为不小于114kV,有发电电压母线负荷。

2. 负荷及调压要求:三、设计步骤及内容1. 系统功率平衡2. 系统电量平衡3. 电力网接线方案比较4. 各降压变电站主接线、变压器型式、容量、台数选择5. 确定电力网电气接线图6. 导线截面选择7. 电力网潮流及调压计算8. 各变压器分接头选择或确定其它调压措施9. 计算结果总结表10. 主要设备规格/数量及价格表四、设计成果1. 设计说明书(含附录:计算书)2. 电力网电气接线图图纸幅面代号:A2。

【VIP专享】电气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VIP专享】电气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玉溪师范学院《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课题:某卷烟厂35kV降压变电站电气设计专业班级:20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杨艳蓉设计时间:2015年7月6日至7月18日一、设计题目某机械厂35kV降压变电站电气设计二、设计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灵活、经济及留有一定发展裕度、环保的设计理念与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与进出线、防雷装置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制主接线的设计图纸(用画图软件绘制)。

三、设计依据(1)工厂平面图:另附图纸。

(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持续时间为3800小时,日最大负荷持续小时为8小时,。

该厂,除了装配车间、机修车间、仓库和生活区为三级负荷外,其余用电区均为二级负荷。

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电,额定电压为380V,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电,额定电压为220V。

该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工厂负荷资料表厂房编号用电单位名称负荷性质设备容量单位kW需要系数功率因数动力6800.3~0.40.70~0.85 D01铸造车间照明250.7~0.9 1.0D02锻压车间动力6500.3~0.40.70~0.85照明200.7~0.9 1.0动力7200.3~0.40.70~0.85 D03金工车间照明250.7~0.9 1.0动力6200.3~0.40.70~0.85 D04工具车间照明250.7~0.9 1.0动力5500.4~0.60.85~0.95 D05电镀车间照明200.7~0.9 1.0动力4800.4~0.60.85~0.95 D06热处理车间照明200.7~0.9 1.0动力5200.4~0.60.85~0.95 D07装配车间照明200.7~0.9 1.0动力4800.4~0.60.85~0.95 D08机修车间照明200.7~0.9 1.0动力5000.4~0.60.85~0.95 D09锅炉房照明150.7~0.9 1.0动力1200.2~0.30.7~0.85 D10仓库照明200.7~0.9 1.0生活区照明7000.6~0.8 1.0备注:以上表中参数仅供参考,根据小组分组情况会更改参数设置。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气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文将从设计的目的、内容、步骤和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电气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的内容通常包括电路实验、电路设计、电力系统仿真等。

电路实验是课程设计的重要部分,通过搭建电路、测量电流和电压等参数,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电路设计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电路要求,设计合适的电路结构和参数,实现特定功能。

电力系统仿真是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电力系统运行情况,通过仿真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和特点,培养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的步骤一般包括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实施和测试、结果分析和总结等。

在问题分析阶段,学生需要仔细分析所给出的问题要求,明确设计目标和限制条件。

在方案设计阶段,学生需要根据问题要求,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包括电路结构设计、参数计算等。

在实施和测试阶段,学生需要按照设计方案,搭建电路、进行仿真实验或实际测试,获取相关数据。

在结果分析和总结阶段,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程设计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和解决方法。

此外,课程设计通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实践和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完整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

(完整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

信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实际工程的设计,巩固和加深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技术与经济全面考虑问题的观点;初步学习工程经济的计算方法等。

因此,课程设计是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

设计题目1:22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1、设计任务根据电力系统规划需新建一座220kV终端变电站。

该站建成后与A、B、C三个220kV电网系统相连并供给110、10kV近区用户供电。

2、原始资料2.1 按照规划要求该所有220kV、110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

本期投产2台变压器预留1台变压器的扩建间隔220kV出线7回其中备用2回110kV出线10回其中备用2回10kV出线14回其中备用2回。

2.2 根据规划本所与系统的连接方式为220kV侧与A及C系统各通过2回架空线路相连与B系统通过1回架空线路相连A与B及B与C之间各有1回架空线路联络。

2.3系统阻抗220kV侧电源A、B、C三个系统容量分别为SA2000MVASB1500MVASC4000MVA系统阻抗标幺值分别为XA 0.3XB 0.4XC 0.2各电抗均以各电源容量为基值计算的标幺值110及10kV侧没有电源。

2.4 110kV侧负荷主要为工厂和地区变电站最大负荷约231MW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8其中I、II级负荷占8510kV侧总负荷为12.4MW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7Ⅰ、Ⅱ级负荷占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2500kW所用负荷为400kVAⅠ、Ⅱ级负荷占50。

2.5 220kV和110kV侧出线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2s变压器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1s220kV和110kV侧断路器燃弧时间按0.05s考虑。

2.6 本站拟建地区位于山坡上南面靠丘陵东西北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稳定、土壤电阻率为1.5³102欧²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kV出线为东南两个方向出线;
10kV出线为西向出线。
35kV:架空出线7回,每回出线最大输送功率5MW,送电距离30km左右,功率因数cosφ=0.8,Ⅰ、Ⅱ类负荷所占比例为60%.负荷率取Kτ=0.9。
10kV:架空出线7回,每回架空出线最大输送功率2MW,送电距离6km左右,功率因数:cosφ=0.8,Ⅰ、Ⅱ类负荷所占比例为70%.负荷率取Kτ=0.9。
负荷计算、变压器选择、无功补偿装置选择——2天。
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2天。
电气设备选择、相关配置设计——2天。
撰写、修改设计论文——2天。
答辩——1天。
[1]电力工业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第一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2]周泽存,沈其工,方瑜等.高电压技术.第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处于Ⅳ类气象区。
二、主要内容
1、以原始资料为依据,选择主变压器型号。
2、确定变电站各级电压主接线的最佳方案。
3、计算短路电流。
4、根据相关规程和短路计算结果选择对断路器、隔离开关、高压熔断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所用变压器等高压电气设备并进行校验。
5、绘制相关图纸。
三、基本要求
1、论文必须满足我国现行的各项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3]熊信银,朱永利,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社.2004.
[4]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上册、下册).第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5]李学发.变电运行技能技术问答.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6] 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011.
南华大学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题目:某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
初步设计
起止时间:2013年6月3日至2013年6月15日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电力102班
指导教师:徐祖华
教研室主任:苏泽光
院长:赵立宏
2013年6月2日
一、原始资料
1、电力系统情况
变电站的系统接线图如下:
110kV进线为北向进线;
2、独立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一篇(不少于5000字)。
3、设计论文符合学校规定的论文格式。
4、绘制图纸(电气主接线图,配电装置平面图,断面图)。
5、设计论文用A4纸打印,并装订成册。
6、设计的论文等有关资料提供电子文档(存入磁盘或刻录光盘)。
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资料收集、整理,原始资料分析——2天。
2.根据负荷曲线,变电站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5000h。
4.电力系统直流分量电流衰减时间常数Ta=0.05s。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冲击系数Km= 1.8)。
5.系统运行方式:最大运行方式为发电厂机组全部投入,变电站110kV为4回进线。
6.自然条件
站址为平地,土质为黏土,土壤电阻率ρ=60Ωm海拔高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000 m.
指导教师:徐祖华
2013年6月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