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均属于光的反射现象)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3、技巧:平面镜成像形状可从纸张背面看4、平面镜成像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环境:黑暗环境,方便观察(2)、选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玻璃板的选择: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如果玻璃板太厚,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均成像,在玻璃板后方出现两个相重的影像(4)、玻璃板的放置:竖直放置。
如果玻璃板放置倾斜,则在玻璃板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找不到物与像重合的点。
(5)、蜡烛的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选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6)、实验次数太少得的结论不可靠,因为:试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备普遍性(7)、玻璃板后蜡烛与像完全重合说明:物与像大小相等。
(8)、玻璃板后放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平面镜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9)、做完实验,处理白纸的方法:连接物与像的对应点,用刻度尺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10)、刻度尺的作用: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11)、如果有坐标方格纸,则挑选坐标方格纸而不用白纸,因为使用坐标方格纸可以间接在纸上确定物与像的位置干系。
5、平面镜的应用:改变光路、成像(如:穿衣镜、潜望镜、医学检查牙齿的镜子,塔式太阳能发电站的反光镜等)6、凸透镜对光具有发散感化,可以扩展视野。
使用: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反光镜等7、凹面镜对光具有集聚感化。
应用:汽车前灯反光装置、太阳灶等。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平面镜是一种平整的表面,其反射面是根据数学规律定型的。
平面镜在单一颗粒体内或是虚拟的反射镜面,通过反射光来成像。
平面镜的特点包括:1.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 理想镜像:镜面所成的像与实物同侧;3. 镜面成像:像的大小位置与实物相同;4. 径线追踪:光线的反射路径与入射路径相对称。
二、物体的位置与像的位置1. 物体在镜子的前面当物体在镜子的前面时,镜子内的光线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从而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成一个相似三角形,物体到镜子的距离与像到镜子的距离成比例。
2. 物体在镜子的后面当物体在镜子的后面时,镜子内的光线同样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形成实像。
实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成一个相似三角形,物体到镜子的距离与像到镜子的距离成比例。
三、像的性质1. 放大:当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增加时,像的大小也随之增加;2. 缩小:当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减小时,像的大小也随之减小;3. 正立:当物体与镜子的高度相等时,像是正立的;4. 倒立:当物体与镜子的高度不相等时,像是倒立的。
四、成像规律的应用1. 利用镜子成像规律可以设计反光镜和望远镜等光学设备;2. 镜面成像规律还可以应用在摄影、摄像、照明等方面。
五、平面镜成像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搭建简单的实验装置,观察平面镜的成像规律;2. 实验材料:平面镜、小灯泡等;3. 实验步骤:将小灯泡放置在平面镜的前面,观察反射得到的虚像。
六、常见问题及解答1. 为什么镜面反射会得到虚像?虚像是光线反射后在感知上得到的信息,它是光线反射所产生的结果。
由于平面镜的光线是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所以造成了虚像的出现。
2. 平面镜真实的成像和虚像有什么区别?真实的成像是指光线经过反射形成的实际的像,在光学中也称为实像;而虚像是指通过光线的反射,但并不存在实际的像,只是观察者感知到的图像,因此在光学中也被称为虚像。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
②刻度尺的作用: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③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④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受到蜡
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⑤将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不变。
⑥有3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玻璃
板太厚,会看到两个像。
⑦玻璃板没有放正,倾斜放置,蜡烛与像不能完全重合。
不容易找到像。
⑧该实验在较黑暗的环境中做效果好,一般采用茶色的玻璃板,茶色的玻璃
透光性差,更容易确定像的位置。
⑨该实验用未点燃的蜡烛的位置来代替点燃的蜡烛像的位置,物理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
2.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物像等大(像的大小由物体的大小来决定,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②物像等距(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以平面镜为参物,像和物体的移动速度相等)
③物像关于镜面对称(轴对称图形;物像之间是上下相同,左右颠倒)
④平面镜成虚像(是所有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实际并不存在,所以是虚像)
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①成像(小的商店在墙上竖一面镜子,能给人空间变大的感觉,②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早期的潜望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四.凸面镜和凹面镜 1.凸面镜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
物体在凸面镜中成正立缩小的虚象. 利用凸面镜可以视察到更大的范围.
应用:
汽车观后镜
弯道视察镜
2.凹面镜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 可以把平行的光 会聚在一点上
应用:太阳灶
可以把焦点处发出的光 变成平行光
应用:手电筒,汽车灯, 探照灯的反光装置
小结: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用尺子量距离. •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记录数据
物到平面镜 像到平面镜的 像与物大小比较 的距离/cm 距离/cm (放大或缩小) (物距) (像距)
第一次
8
8
相等
第二次 16
16
相等
第三次 24
24
相等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②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_的_虚__像___。若小明同学身高1.6m,他站 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 像高__1_.6__m;像与他相距_2__m;若他 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 ___不__变。 ( 选 填 “ 变 大 ” 、 “ 变 小 ” 、 “不变”)
5、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所说明 的光在传播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
(1)手影
光的直线传播
(2)水中倒影 光的反射
(3)吹糠见米 光的直线传播
(4)杯弓蛇影 光的反射
跟踪练习:
1.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0.5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 __m;此时像与平面镜相距__m;当他远离平面镜又走 了 0.5m,这时像与他相距___m
2.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当她靠近平面镜时,她的像将( ) A.远离平面镜且像变小; B.靠近平面镜且像变大; C.靠近平面镜且像不变; D.远离平面镜且像不变;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以下是 7 条关于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1. 哇塞,你知道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那可重要了呢!就像你照镜子,你看到镜子里的你和你自己大小一样吧!这就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呀,像与物大小相等哟!
例子:你想想,大雄站在镜子前,难道镜子里的大雄会突然变大或变小吗?当然不会啦!
2. 嘿呀,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呀!就好像你和镜子里的你对称分布似的。
例子:你对着镜子往前走一步,是不是感觉镜子里的你也往前走了一步呀?
3. 哎呀,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哟!这可很神奇呢,就像明明那里看着有个像,却又摸不着。
例子:路飞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做出各种夸张动作,可就是碰不到那个“自己”呢,哈哈。
4. 你可千万别小瞧平面镜成像哦,它还有一个特点呢,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呀!这是不是很有意思。
例子:静香站得直直的照镜子,她和镜子里的她之间的连线不就是和镜子垂直嘛。
5. 哇哦,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会发生反射,这才形成了像呢!这就如同光线在玩游戏一样。
例子:你打开手电筒照镜子,光线不就被镜子反射回来让你看到自己了嘛。
6. 嘿嘿,平面镜成像的知识点可得好好掌握呀,不然做题都会做错呢!
例子:鸣人要是没搞懂这个,看到镜子里的影分身还不得糊涂啦。
7. 总之呢,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的这些知识点都超重要的,一定要牢记在心哟!
结论:平面镜成像有这些鲜明特点,大家一定要理解透彻并且会应用啊!。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的大小和物体相同;(等大)2、像和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等距)3、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正立)5、平面镜成虚像二、平面镜的应用 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成像(如照镜子)3、同时改变光路和成像(如:潜望镜)三、球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 1、凸面镜(如图甲):对光的反射有发散作用。
应用:汽车倒后镜 2、凹面镜(如图乙):对光的反射有会聚作用。
应用:手电筒、探照灯、太阳灶、卫星天线等,山路转弯处的扩大视野的凸面镜。
四、平面镜成像实验考点汇总 1. 实验中用玻璃板取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 实验中取两支蜡烛 A 和 B 的要求是完全一样,这是为了验证像物是否等大;3.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4.实验中还需要用刻度尺(或者方格纸)是为了验证像物是否等距;5. 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6. 实验中应采用较薄的玻璃板,目的是防止成 2 个像产生干扰;6.在实验时,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无法与蜡烛的像重合,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7.实验时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将会出现蜡烛 A 的像无法与蜡烛 B 重合。
87.用跳棋子代替点燃的蜡烛重新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办法为将前面的跳棋子照亮;9.寻找 A 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A 这一侧观察;10. 为了验证所成的像是虚像,方法是将白纸放在 B 蜡烛的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没有像。
11.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实验需要多次(3 次)。
12. 实验时,要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后面的蜡烛不能点燃。
平面镜与凸透镜的成像知识点总结
平面镜与凸透镜的成像知识点总结一、平面镜的成像知识点平面镜是指反射面为平面的镜子,根据成像原理,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角度相等。
2. 线像关系: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对于一个物体点和其对应的像点,它们和镜面之间的连线与法线重合。
3. 成像特点:以物体点为中心,与镜面对称的像点被称为虚像,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呈镜像对称。
4. 物像距离关系:对于平面镜而言,物体和像的距离是相等的,即d物 = d像。
5. 放大缩小关系:平面镜只能产生物象的放大缩小,不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高度。
二、凸透镜的成像知识点凸透镜是由两个凸面组成的镜面,它的成像原理与平面镜有一些不同。
1. 球面折射定律:光线通过凸透镜的时候,会发生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可知,入射光线与法线的正弦比在两侧折射光线与法线的正弦比相等。
2. 线像关系:根据球面折射定律,对于一个物体点和其对应的像点,它们和透镜之间的连线在入射侧与法线重合,在出射侧与透镜面法线重合。
3. 成像特点:凸透镜可以产生实像和虚像,实像是光线会交叉在一点上,虚像是光线不会交叉而只是看起来会从特定位置射出。
4. 物像距离关系:对于凸透镜而言,物体和像的距离满足倒数关系,即1/v + 1/u = 1/f,其中v为像的距离,u为物体的距离,f为焦距。
5. 放大缩小关系:凸透镜可以产生物象的放大和缩小,其放大率等于像的高度与物体高度的比值。
综上所述,平面镜与凸透镜在成像的原理和特点上有所不同。
对于平面镜,成像是通过光的反射实现的,而凸透镜则是通过折射实现的。
在物像距离关系上,平面镜的物像距离相等,而凸透镜的物像距离满足倒数关系。
在放大缩小关系上,平面镜只能实现物象的等大小,而凸透镜可以实现物象的放大缩小。
平面成像知识点总结
平面成像知识点总结一、光的直线传播1.1 光的速度光速:299,792,458 m/s1.2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当光线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如果没有受到其它因素(如折射、反射等)的影响,光线将沿直线传播。
二、物理光学基础2.1 光波光是电磁波,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的波动传播而成。
2.2 光的波长和频率波长(λ):光波传播一个周期所需要的距离。
频率(f):单位时间内传播的波动次数。
光速=波长×频率2.3 光的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光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射。
折射:光线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2.4 几何光学通过光的几何反射和折射原理,研究光线传播的规律。
三、平面镜成像3.1 平面镜平面镜:反射面简单,映像位置简单,如镜子。
3.2 平面镜成像规律物距(h):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像距(h'):像点到镜子的距离焦距(f):焦点到镜子的距离3.3 成像规律物像关系:1)当物距为正,像距为负时,为实像;2)当物距为正,像距为正时,为虚像;3)当物距为负,像距为正时,为实像;4)当物距为负,像距为负时,为虚像。
四、球面镜成像4.1 球面镜的构成凹透镜:其中心内侧为凸面,外侧为凹面凸透镜:中心外侧为凸面,内侧为凹面4.2 球面镜成像规律物距(h):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像距(h'):像点到镜子的距离焦距(f):焦点到镜子的距离4.3 成像规律物像关系:1)当物距为正,像距为负时,为实像;2)当物距为正,像距为正时,为虚像;3)当物距为负,像距为正时,为实像;4)当物距为负,像距为负时,为虚像。
五、透镜成像5.1 透镜的构成收敛透镜:使光线聚焦散射透镜:使光线发散5.2 透镜成像规律物距(h):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像距(h'):像点到镜子的距离焦距(f):焦点到镜子的距离5.3 成像规律物像关系:1)当物距为正,像距为负时,为实像;2)当物距为正,像距为正时,为虚像;3)当物距为负,像距为正时,为实像;4)当物距为负,像距为负时,为虚像。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如下:
1、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原理是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2、平面镜成像的解释:平面镜成像是一种物理现象。
指的是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
当你照镜子时可以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人就是你的像。
在镜面成像中,你的左边你看到的还是在左边,你的右边你看到的还是在右边,但如果是两个人面对面,你的左边就是在对方的右边,你的右边就是在对方的左边。
这样的效果也叫镜像。
3、平面镜的定义:表面平整光滑且能够成像的物体叫做平面镜。
平面镜成的像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
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表面、玻璃板等都相当于平面镜。
我们把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作平面镜。
4、透镜成虚像: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从凸透镜的另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放大的像,这个像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4.3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左右位置颠倒;(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虚像)。
具体总结就是十个字:等大、等距、垂直、反向、虚像。
如图所示。
2.虚像是指射入眼睛的光线,其反向延长线的集合点形成的像,如上图所示;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接收;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二、球面镜1.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反射面为平面的叫平面镜,反射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叫球面镜。
2.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作汽车观后镜来扩大视野。
3.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凹面镜;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常用作太阳灶、探照灯等。
1.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现象重要知识点,在光现象中占据重要位置。
平面镜成像与光的反射密不可分,两节内容在本章地位相同。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平面镜成像规律、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成像特点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很高,因为在考查此问题时,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成像知识和作图问题都会涉及到,具有代表性。
故此类问题应作为重点加以重视。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主要集中在平面镜成像规律和平面镜应用上,并经常看到平面镜成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等问题。
从常考题型方面来看,对平面镜成像考查的概率很高,并经常以填空题出现;对平面镜应用也属于常考内容,并以选择题出现较多。
至于对面镜的考查虽然出现概率不高,但也曾出现过此类考题。
纵观历年考试,本节考点出现的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1—3分之间。
2.中考题型分析中考中,出现本节知识点考题的概率较高,大部分都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并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典例一:(中考•广东)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知识点
让我来给你讲讲八年级物理里有趣的平面镜知识点!
首先呢,平面镜成像,那可是个神奇的现象。
你站在平面镜前,就能看到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家伙”,但要记住,这可不是真正的另一个你,只是个像而已。
平面镜成的像啊,有几个特点。
第一,像是正立的,不会给你来个倒立,不然你看到自己头朝下,不得吓一跳!第二,像和你是等大的,不会把你变大变小,所以别指望通过平面镜瞬间变高变瘦。
还有哦,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
也就是说,你离镜子 1 米,那你的像离镜子也是 1 米。
另外,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啥叫虚像呢?就是你不能在像的位置放个光屏接到像,因为这像根本就没有实际光线到达那里,只是你的眼睛觉得有像而已。
再说说反射。
光碰到平面镜会被反弹回来,就像皮球撞到墙会弹回来一样。
而且反射的时候,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想象一下,光就像个听话的小孩,进来和出去的角度一样乖。
怎么样,平面镜的知识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1、成像特点: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物大小相等③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对称④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正立”“等大”“虚象”“像、物关于镜面对称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5、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6、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问题一般分为两类:①已知平面镜、物体和像的三者中的两者的位置关系,求剩余一项的位置。
此种类型的问题,我们能够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②求可见范围,此种类型问题,我们能够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
规律总结:作图的方法有两种: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具体用哪种方法,要根据题目的要求。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先要确定像的位置;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先要画出法线。
【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离开平面镜越来越远时()A.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大B.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小C.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D.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2.决定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的放置C.物体的大小D.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3.如图4-3-1所示,是从平面镜内看到钟表的钟面指针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1时15分B.2时15分C.9时15分D.9时45分4.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4-3-2所示,一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相对镜子()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5.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朝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该()A.朝北B.朝南C.朝东D.朝西6.池中水的深度是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千米,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A.2米B.4米C.7.6×105米D.3.8×105千米7.平静的湖面所映出的岸上景物,平时常叫作倒影,它是景物所成的()A.正立的虚象B.倒立的虚象C.缩小的实象D.放大的虚象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二、填空题1.一个人立在平面镜前,当它走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像跟人的距离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平面镜成像规律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规律知识点1.光线的反射规律:根据卢瑟福定律,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一规律适用于平面镜上的所有光线。
2.成像距离:物体在平面镜上的成像距离等于物体与镜面的距离。
如果物体在镜面前方,成像距离为负数,表示成像在镜子背后;如果物体在镜面后方,成像距离为正数,表示成像在镜子前方。
3.成像大小:物体在平面镜上的成像大小等于物体的实际大小。
平面镜实质上是反射,而不是折射,因此它不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也不改变成像物体的大小。
4.成像位置:物体与其成像位置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光线追迹法来确定。
利用光线追迹法,可以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以及它们与平面镜的交点,从而确定物体的成像位置。
光线追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入射光线:从物体上的一点发出的入射光线经过反射后,在平面镜上产生一点。
这个交点就是成像物体的一点。
通过对多个物体上点的光线追迹,可以确定整个成像物体。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经过反射后在平面镜上产生的光线。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平行光线法则确定。
平行光线法则指出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光线的方向相反,并且它们之间的夹角等于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夹角。
通过光线追迹法,可以确定物体在平面镜的成像位置和大小。
例如,当物体位于平面镜前方,光线追迹法可以确定成像位置在镜面背后,并且成像是倒立的。
另外,还有两个常见的特殊情况:-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无穷远时,物体的成像位置在焦距处。
此时,成像是实际大小的倒立虚像。
-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焦距时,物体的成像位置在无穷远处。
此时,成像是实际大小的倒立实像。
总之,平面镜成像规律是根据光线的反射规律和成像距离、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上的成像特点。
掌握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光的传播和成像原理,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光学设计和实验研究。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平面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器件,它能够反射光线并产生图像。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对理解光学原理和解释光学现象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讨论各种特殊情况下的成像规律。
一、平面镜成像基本原理当平行于光轴的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根据镜面法则,它们将会被镜面反射。
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如下:1.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共面。
二、实物、像的定义在平面镜成像中,我们将要讨论两个重要的概念:实物和像。
1. 实物:实物是指放置在镜面前的物体,它可以是实际存在的物体。
2. 像:像是由平面镜反射光线所确定的,在空间中看起来与实物位置相同的虚拟物体。
像可以是实像或虚像。
三、平面镜成像规律根据平面镜的特性和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平面镜成像规律:1. 光线的反射性质: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2. 成像特点:平面镜只能产生虚像,虚像位于实物的后方。
四、实物与像的位置关系在平面镜成像过程中,实物和像的位置关系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实物在镜面前,像在镜面后:实物通过平面镜成像后会形成一个与实物位置相同、大小相等的虚像,且虚像位于实物的后方。
2. 实物在镜面前,像无穷远处:当实物与平面镜的距离很大时,像将会形成在无穷远处,并且呈现与实物大小相等的虚像。
3. 实物在镜面前,像与实物重合:当实物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焦距时,像将会形成在镜面内,且呈现与实物位置重合的实像。
五、平面镜成像的倍率在平面镜成像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个重要的参数:倍率。
倍率是指像的高度与实物高度之比。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倍率为正:当像位于实物的相同侧时,像的高度与实物高度之比为正数。
2. 倍率为负:当像位于实物的对侧时,像的高度与实物高度之比为负数。
4.3《平面镜成像》知识点+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①像和物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二、平面镜成虚像1、平面镜成虚像①作图法理解虚像和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平面镜前烛焰上的点S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看起来就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在镜后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射出来的。
人们会感觉S’处真有一个光源一样,如图所示。
S’就是S在镜中的像,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S’,所以把S’叫做虚像。
物体上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像点共同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
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特点实像虚像光线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承接可以用光屏承接不能用光屏承接是否能看到能用眼看到能用眼看到像的特点倒立的,如小孔成像正立的,如平面镜成像三、平面镜成像作图方法一: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①从发光点S任意引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②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④做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较于点S’,S’即为发光点S的像。
方法二: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①过发光点S向平面镜引垂线,并延长;②在延长线上取一点,使这点到镜面的距离等于S到镜面的距离;③标出像点S’,即为发光点S的像,如图所示。
由于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较为简单,所以作图时常用此方法,它是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来完成光路图的。
四、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笔记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笔记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物像等大: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 物像等距: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 物像正立: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即上下方向不变。
4. 物像虚立: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的,即没有实际光线通过。
5. 物像同侧: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位于平面镜的同一侧。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当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反射光线沿同一方向传播。
因此,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是由物体发出并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线形成的。
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 穿衣打扮: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衣着是否整齐。
2. 化妆: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妆容是否合适。
3. 检查牙齿: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牙齿是否有问题。
4. 调整发型: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发型是否满意。
5. 教学演示:教师可以利用平面镜展示物体的对称性、光的反射等现象。
四、平面镜成像的计算
1. 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根据物像等距、物像同侧的原则,可以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
2. 确定物体和像的大小关系:根据物像等大的原则,可以确定物体和像的大小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1、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光滑表面、反光、刺眼)、漫反射(粗糙表面、各个方向)
注: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光反射时,
光路可逆
2、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就是平时我们
用的镜子。
(2)、观察下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大小相同)、等距(离平面镜距离相等)、垂直(垂直于平面镜的底边)、正立(原来的样子)、虚像(不存在的像)。
注: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
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
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
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
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
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
虚像。
观察右图:
(1)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等大。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3)、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
3、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图找物体的像。
光路图的画法。
画图中的实线和虚线:
(1)实际光线用实线画,加箭头表示光线的行进方向;
(2)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所以用虚线画,不加箭头;
(3)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都要加箭头表示像的正倒;
(4)法线等辅助线要用虚线画。
4、球面镜
凹面镜:(1)作用:会聚光线(2)应用:太阳灶、汽车头灯
凸面镜:(1)作用:发散光线(2)应用:汽车后视镜
5、虚像和实像
虚像:非实际光线而是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
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
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
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
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
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6、凸面镜和凹面镜
(1)用球面的外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凸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
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凹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
(3)凸面镜和凹面镜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凸面镜成缩小的像,能扩大视野范围。
2.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它是利用凹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成为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成的。
3.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
汽车头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
根据透镜和棱镜的知识,汽车头灯玻璃罩
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
在夜晚行车时,司机不仅要看清
前方路面的情况,还要看清路边行人、路标、岔路口等。
透镜和棱
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所以灯罩通过折射,根据实际需要将光分散
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同时这种散光灯罩还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标
和里程碑,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4.轿车上装有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
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
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反射足够强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
由于车内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光透射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
面孔。
5.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
当汽车
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而
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
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
大型客车较大,前窗
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即使前窗竖直装,像是与窗同高的,而
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在窗外
的像与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5.家庭用的穿衣镜、练功房里墙壁四周的镜子、牙医检查牙齿时放入口中的小镜子等都是平面镜;都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
6.海底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特点。
7.商店装饰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扩大视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