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能够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重点语法知识。

3. 能够理解并分析课文,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写作。

4. 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与理解。

2. 课文语法知识的运用。

3. 课文写作。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通过简单介绍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课前准备给学生分发课文和语法知识点的复习材料,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

Step 3:课文阅读与理解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生词和短语。

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的主题、重点内容和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3. 整理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一起解决。

Step 4:语法知识的运用1. 复习本单元的重点语法知识,如动词的时态、语态等。

2. 设计练习题或情境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Step 5:课文写作1. 分组合作,选择课文的一个情节或主题,展开讨论。

2. 指导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撰写一篇与课文相关的作文。

3. 学生互相交流和修改作文,提高作文的质量。

Step 6:课堂总结学生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

回答学生遗留问题。

Step 7:布置作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Step 8:课堂延伸学生自主拓展相关的学习材料或进行小组讨论,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

这是一个初步的教案设计,您可以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第一单元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第一单元
三、Practise :
活动设计1:Make a new chant .
My grandpa is old .My mother is young .
活动设计2:Read and match .
活动设计3:Describe the pictures.(Ask and answer Who’s this? He’s /She’s……What’s he/ she like ? He’s/She’s……..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进行英语学习
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重点句型,能替换关键词造句.
教学难点
句子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交际法、直观法
教具准备
单词卡,图片和录音机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Warm up
1、Let’s chant .
2、出示各种体形特征的人物图片让学生来猜他们是哪学科的老师.(复习上节课的词汇和句型)
2)Ss(教师启发学生问)Who’s your music teacher and who’s your art teacher ?
Zip: Guess. ( Ss guess.)
Ss: What’s she /he like ?
Zip: She’s young and he’s old .
Practise“young old“
过程与
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所给句型替换关键词,在情景中学习新单词.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点
Let's learn部分的单词:old, short, thin, tall, strong, young, funny, kind

部编一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一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一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汉字“一、二、三、四、五”的读音和书写。

2.能够认识识字戏谑“一、二、三、四、五”。

3.了解生字“一、二、三、四、五”的意思。

4.能够初步掌握书写一、二、三、四、五的笔画笔顺。

5.能够准确地朗读基础的句子。

6.培养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并识记生字“一、二、三、四、五”。

2.能够准确地书写生字“一、二、三、四、五”的笔画。

3.能够正确地朗读基础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1.区别生字“一、二、三、四、五”的读音和书写。

2.准确地书写每个字的笔画笔顺。

3.确保学生在朗读基础句子时语音准确。

四、教学内容1. 认读生字•一(yī)•二(èr)•三(sān)•四(sì)•五(wǔ)2. 识字戏谑•一二三,上山打老虎。

•四五六,下山打老虎。

3. 句子理解•一、二、三、四、五。

五、教学过程1. 准备工作•教师准备生字卡片、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具。

2. 导入•通过识字戏谑,激发学生对生字的兴趣。

3. 学习生字1.教师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认读生字。

2.学生跟读,重点练习每个生字的发音和书写。

4. 学习识字戏谑1.教师解释识字戏谑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生字。

2.学生跟读并积极参与表演。

5. 句子理解1.教师板书句子“一、二、三、四、五”,带领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

2.学生逐句朗读,纠正发音错误。

6. 课堂练习•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在册子上完成相应的练习题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书写汉字“一、二、三、四、五”,培养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但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生字书写笔画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下节课将通过更多的练习和游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

以上是关于部编一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对教师们在教学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1~5的认识》教案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1~5的认识》教案

第一单元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1 1~5的认识单元说明: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建议如下:1. 把写数字作为教学重点,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教学写数字时,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中的书写范例,弄懂写数字的起点、笔顺、终点的标志,养成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2.分与合既是数概念的重要方面,也是计算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时,不能仅仅让学生会背、会唱读,而是要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建立表象,便于学生记忆。

3.在加减法含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情境图、直观图等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要注意在观察和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看图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用自己的方式表示算式的意义”等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课题名称】第1课时 1~5的认识【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2页--16页。

【教学目标】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数的过程,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读、写这5个数。

2.借助计数器、点子图、小棒等学习用具,感知后一个数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增加1得到的,初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1~5各数的基数含义。

教学难点:1~5各数的写法,初步培养数感。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小棒、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卡片。

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科书P12~13情境图。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整体备课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与诗歌教学相适应,主要是欣赏诗歌作品,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诵活动、诗歌写作,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魅力,获得审美的熏陶。

所以,本单元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重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鉴赏诗歌,组织朗诵活动。

本单元的“活动任务单”共安排了三个任务,分别是学习鉴赏、诗歌朗诵和尝试创作。

学习鉴赏中所选诗歌或大气磅礴,表现胸中豪情(如《沁园春·雪》);或感情深沉,表达爱国之情(如《我爱这土地》);或执着咏叹,抒发家国之思(如《乡愁》);或情真意切,讴歌爱的真谛(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或细腻描摹,展现生命的力量(如《我看》)。

这些诗歌建议学生独立阅读,自主欣赏,反复涵泳品味诗歌情感,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歌朗诵是本单元的第二个任务,也是活动性最强的任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做好朗诵比赛前的准备工作,使朗诵活动丰富多彩且富有时效。

尝试创作既是前两个任务的结合与落实,也具有成果展示的功能。

名著导读部分从诗歌的表现形式、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指导如何阅读《艾青诗选》。

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欣赏的方式进行自由朗诵,开展朗诵比赛。

朗诵时,要注意重音、停连、节奏等,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一个对象,写一首小诗,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句式和节奏的变化、意象的合理选择、语言的锤炼等。

内容课时教学要点任务一学习鉴赏31.学生自主欣赏诗歌作品,教师点拨朗诵技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2.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3.把握诗作的感情基调,揣摩诗人情感的发展脉络,能够在朗诵时通过重音、停连、节奏等传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4.学习诗歌借景或借物表达情志的写法,尝试小诗创作。

任务二诗歌朗诵1 任务三尝试创作2 名著导读《艾青 2(设计/方小玲)任务一学习鉴赏【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本单元诗歌,了解诗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新教材】第一单元 单元教案—2020年秋高二语文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

【新教材】第一单元 单元教案—2020年秋高二语文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单元教案单元目标1. 通过研读课文,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奋斗的光辉历史,感受其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充分把握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厚内涵,获得崇高的体验。

2. 结合历史背景研读相关作品,在历史与现实的关照中把握作品的内涵,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感受文章的独特魅力。

3. 把握政论文、新闻、纪实性回忆录等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特点,学习其写作技巧,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4. 学习这些作品中对材料的巧妙运用,通过大量阅读以及对生活的观察积累有用的素材,服务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表达的需要。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高中选择性必修阶段的第一单元,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这就要注意到选择性必修的独特性和该任务群的特殊要求。

在高中语文课程设计中,必修与选择性必修最大区别是,前者强调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后者在此基础上更强调专题性、研究性、拓展性。

专题性是说选择性必修的每个任务群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指向,都有相对独立的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因此,每一个任务群更像一个独立的“研习”项目,这一差别我们从不同任务群的名称中就可以看出来。

研究性是说选择性必修的任务群是在必修课程强调语文实践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对某个专题的研究、思考和理性探究。

比如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就不仅仅是文学的或思辨的或实用的文体的考察,更重要的是了解这类作品的发展历程、思想内涵,研究这类作品内在的特质,感受其所体现出的革命精神和品格,受到思想的启迪和熏陶。

拓展性是说选择性必修的任务群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些作品,而应该通过“一些”反映出“一类”作品的整体面貌,最终对这个任务群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比如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就要通过中国现当代一些代表性作家作品,让学生大体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貌,培养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兴趣,由“一斑”而窥“全貌”。

单元课前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通读第一单元,阅读“单元导语”“课文”“学习提示”“单元研习任务”,尝试把握教材单元架构特点。

部编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单元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目录1.《白鹭》教学设计及反思2.《落花生》教学设计及反思3.《桂花雨》教学设计及反思4.《珍珠鸟》教学设计及反思《口语交际:指定班级公约》教学设计及反思《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设计及反思《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反思1.《白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白鹭》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著名学者郭沫若。

课文以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白鹭的外形美、和谐美、神态美和动感美、揭示了白鹭平凡、朴素而高洁的美感,表达了作者热爱白鹭、赞美白鹭的思想情感。

本课是本年级的第一课,紧扣单元主题:借具体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课优美的句子和表现手法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猜到了吗?对,就是白鹭。

(出示图片)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此文。

你熟悉郭沫若吗?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

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

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

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例文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例文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例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例文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2.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三)阅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了解各段段意。

(四)学习课文第1段,弄清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及其有关的传说。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

(二)了解镜泊湖的形成及有关传说。

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我们祖国不仅有辽阔美丽的大草原,而且有许多高山大川,江河湖泊。

镜泊湖是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的一个有名的湖泊,那里的景色迷人,今天我们就随作者到镜泊湖去游览一番。

“奇观”是什么意思?(题目中的“奇观”是指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

)(二)听录音,边听边想:镜泊湖在什么地方?是个怎样的湖?那里有些什么奇观?(三)学生自学生字、词。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消灾弭祸:消除灾祸。

弭同“弥”,止息的意思。

忌妒:这里指因为别人拥有自己所没有的好东西而心怀怨恨。

炽热:极热,炽,是火旺的意思。

缤纷:种类很多,五颜六色。

绮丽:形容风景鲜艳美丽。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胜,能够承受。

不胜,接受不完的意思。

耸峙:高高的直立。

斛:过去的量器,一斛等于五斗。

郁郁葱葱:形容森林苍翠茂盛。

欣欣向荣:形容林木繁密,生机勃勃。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可以先让学生置疑。

)(五)默读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第1段〈第1、2自然段〉:讲镜泊湖的形成和传说。

第2段〈第3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镜泊湖景色的特点——“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

第3段〈第4自然段〉:重点描写吊水楼瀑布的壮观情景。

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教案概述: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程介绍、课程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1. 了解课程内容,明确学习目标;2. 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目标的明确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教学难点: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一、课程介绍(5分钟)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学习目标的明确(10分钟)1. 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能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2. 学生能够理解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3. 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学习方法的培养(15分钟)1.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2.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分享;3.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知识点的讲解(30分钟)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依次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巩固练习(2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布置一些巩固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对不懂的问题进行解答。

六、总结和反思(10分钟)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教师进行引导。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果。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学习态度,以及对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成绩进行评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评价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好准备。

总结: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明确学习目标,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第一节:课程背景这节课程是四年级语文的第一单元,主要围绕着课文《小学生们的心愿》展开。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小学生们的心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启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第二节: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朗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

第三节: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小学生们的心愿》。

2. 帮助学生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3. 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朗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四节: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课文《小学生们的心愿》课文内容。

2. 打印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如课文的生字表、重点句型等。

3. 准备录音或音频设备,方便学生听力训练。

第五节:教学过程1. 第一部分:导入教师可以通过问答、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入课文主题,让学生对小学生的心愿有所了解。

2. 第二部分:学习课文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教师逐句解释课文内容,重点介绍生词和重要句型。

3.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教师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课文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 第四部分:表达能力培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诵,让学生模仿课文语调、语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 第五部分:创作训练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创作命题,让学生展开自由创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第六节:课后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提高情况。

2. 学生进行小结,总结课文内容和学习收获,自我评价学习情况。

以上就是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的内容,希望本节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感知音、节、意,初步领会音韵、节奏。

2.能够朗读课文,理解表达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3.能把有关生活学问或精神境界的道理领会好,记住做好事的道理。

4.了解表现形式和基本脚本理解戏剧意图。

二、教学重点1.学会正确朗读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并记忆课文中含义。

4.了解表现形式和基本脚本理解戏剧意图。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记忆课文中含义。

2.了解表现形式和基本脚本理解戏剧意图。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教案、贝尔等录音设备、备好课件PPT、工具书等。

2.学生准备:课前认真预习聪明故事。

五、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节:课文导入(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面课文内容。

2.讲解背景知识,点醒学生识记夗文的精神含义。

第二节:朗读课文(20分钟)1.教师逐段逐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纠正发音、语调错误。

2.学生自读朗读课文。

第三节:理解课文(25分钟)1.教师解释生字解释故事中不常见生词和古词,引导学生主动求求生字解释。

2.教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学会幸灾乐祸生字解释课文内容,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节:复述课文(20分钟)1.教师呼吁生生活的痛感自已一笔又一笔将故事时不时施展开来。

2.讲解表现形式和语言检修戏剧意图。

六、教学总结1.复习当天课文,强化记忆。

2.鼓励学生在家认真读书。

七、差异化教育1.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差异化辅导。

2.强调学生个体差异,鼓励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以上即为本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表达。

5.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拼读。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复述。

3.朗读技巧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对课文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

2.通过课文进行情感认识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本2.黑板、彩笔3.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者故事导入,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重点标出生字词,并逐一进行解释。

•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

3. 情感体验•利用音乐、动作、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并进行表达。

4.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诗歌的特点和韵律。

•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5. 听写和朗读•进行课文的听写练习,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练习课文的朗读,重点训练语音语调和停顿的技巧。

6. 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做好课后复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涵盖了诗歌欣赏和文字表达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词语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后辅导和复习。

下节课将继续强化词语和语句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课文内容。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的教学内容,希朝老师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新)一、教学目标1.了解测量长度、容量和质量的单位。

2.能够正确使用标准长度、容量和质量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

3.能够理解相同物体大小不同长宽高的含义并进行实际测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标准长度、容量和质量单位。

2.能够正确使用标准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

难点1.确定相同物体大小不同长宽高的含义。

2.进行实际测量时的误差控制。

三、教学准备1.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

2.长度测量尺、容量量杯、质量秤等测量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让学生回想上学期学习的内容,引出本学期的主题:基本测量量的认知和单位的使用。

2.提问: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哪些测量单位,这些单位分别是用来测量什么的?3.课件演示或板书记录学生回答的测量单位和对应的测量对象,并与教材进行对比。

2. 学习环节1.在教材指导下学生一起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2.翻阅教材,让学生自主探究标准长度、容量和质量单位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和总结。

3. 实践环节1.安排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件不同大小但形状相同的物品(例如矩形)。

2.让同组同学分别用尺进行长度、用容量量杯测量容量、用质量秤测量质量,并将测量结果进行汇总。

3.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考相同物体大小不同长宽高的含义,并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

4. 总结反思环节1.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测量的结果,让每个小组进行堂内展示和总结。

2.引导学生对实际测量的误差进行反思和控制。

3.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以Markdown文本格式进行输出。

五、作业1.教学辅助网站或相关App上练习本单元的测量习题。

2.要求按要求输出Markdown文本格式的实验报告。

3.预习下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导入环节引出了本学期的主题,丰富的讨论和实践环节意义明确、操作实用,总结反思环节把实际测量所存在的误差问题引入其中,使学生从误差中学习和成长。

2024最新-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优秀3篇)

2024最新-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优秀3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美丽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优秀3篇】,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结合“买文具”具体情境,体会小数的含义与特征。

2.能认、读、写小数。

学习重点:简单小数的读写学习难点:1.小数意义的理解。

2.小数的写法。

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说说你对元、角、分有哪些认识?2.你会读出下列小数吗?例:每支铅笔0.50元(读作:零点五零元)每支钢笔8.00元每把尺子1.06元每个笔记本3.50元每盒水彩笔16.85元3.你能用小数表示下列的数吗?5元4角=()元15元9角=()元二、自主学习新知1.认识小数(1)教师出示“买文具”具体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多少。

(2)学生独立填写各种文具的。

价格每个笔记本()元()角每把尺子()元()分每支钢笔()元每支铅笔()角每盒水彩笔()元()角()分(3)学生自主认识这些小数(4)师随机说明:像3.50,0.50,8.00,1.06,16.85……这样的数都叫做小数。

(5)同桌合作交流:观察小数,你能发现小数有什么特点?(6)交流反馈小数特点。

2.小数读法(1)自己试读小数16.85。

(2)学生合作互读小数:3.50,0.50,8.00,1.06(3)学生自主归纳小数读法的要求。

(4)自我检测:读小数。

0.02读作:20.00读作:3、小数的写法。

(1)师随机提出问题。

(2)学生互相探讨小数的写法。

(3)反馈小结小数的写法。

(4)学生互读互写。

三、老师根据学生互动结果进行课堂总结。

四、检测达标1.基础达标题。

找小数。

(在小数下面画横线)2 3.2 0.02 1.00 50 10.00读小数。

0.7读作:0.09读作:10.02读作:10.00读作:2.巩固提高题2元1角=()元7.52元=()元()角()分50.50元=()元()角()分8分=()元10元2分=()元1角5分=()元五、拓展迁移小熊的妈妈带小熊到超市购物,他们买一支牙刷1.23元,一盒牙膏3.46元,聪明的你能否用你所学的知识算出小熊的妈妈一共花了几元几角几分?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篇二教学内容时间的计算。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其中含义。

2.能够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掌握一定的生字阅读技巧。

3.能够按要求完成相关的练习和作业。

二、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含义。

三、教学内容
1. 课文
《小猫钓鱼》
2. 生字
•猫
•鱼
•钓
四、教学准备
1.课本《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
2.教学投影仪
3.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
通过唱歌或游戏的形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导入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讲解
通过PPT或黑板,将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并重点解释生字的意思和发音。

4. 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如朗读、背诵等。

5. 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意义,可以通过问题讨论等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

6.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并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
分析本节课中教学效果,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节课的教学做出调整。

七、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生字。

3.完成课后练习题。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掌握好这一单元的
内容。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方案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教学方案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p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展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才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单元教学目的:1.诵读课文,领略草原的美妙风光,追随作者文字描绘,感受作者热爱丁香结和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情怀,体会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理解三首诗词的大意,读懂诗词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2.以《草虫的村落》为例,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变形后生活的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重点是把自己想象成石子儿、路灯等另外一种东西,并用一种新目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记下有意义的见闻。

3.学习比照阅读,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和好处,感知分号的作用和用法,理解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展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才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三、单元课时安排1草原………………………………………………………………2课时2丁香结……………………………………………………………2课时3古诗词三首………………………………………………………2课时4花之歌……………………………………………………………1课时习作:变形记…………………………………………………………2课时语文园地一……………………………………………………………2课时1.草原教学目的:1.认识“丘”、“渲”等7个生字,会写“毯”、“陈”等9个生字。

初中第一单元教案

初中第一单元教案

初中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认读和理解本单元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2)能够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主要语法和句型。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形式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主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合作共赢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课文《散步》、《秋天的怀念》、《我的战友邱少云》、《我的叔叔于勒》等。

2. 教学重点:(1)生词和重点句子的认读和理解。

(2)课文内容的学习和分析。

(3)语法和句型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和教学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预习生词和重点句子。

2. 课堂导入:(1)教师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对生词和重点句子进行认读和理解。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主题和作者写作意图。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语法和句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 课堂互动:(1)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的练习。

(2)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导和评价。

6. 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1)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

2.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新教材)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新教材)

第一单元认识毫升单元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过程中,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积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进行测量和估计,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估计意识。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认识容量和升(1)教学内容:书p1-2页的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每生自带2件常见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玻璃杯,问:这两个杯子,哪个可以装得更多的水?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 实验,(略)得出结论。

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 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

(3)议一议:第一个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第二个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

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2、练习:第2页试一试。

(1)、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

我们将用这个瓶子来制做自己的量器。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5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5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5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⒈、复习旧知。

⒈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⒈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⒈、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些和分数乘法有关的练习吧!(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

⒈、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

这道题是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练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交流。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是否可以进行约分,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⒈、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题到第13题。

这六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数乘法问题,题目中设计到很多课外知识,这些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一位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题意,然后再独立解答,最后组织交流汇报。

三、全课总结。

计算时,要掌握好计算方法,准确计算。

板书分数乘法练习课40×11/20=22(种)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李伯伯家有一块1/2 公顷的地。

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 ,种玉米的面积占3/5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1)理解题意:这块地共有1/2 公顷,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 ,应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lp Millie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ith the words in the box.
lie and her classmates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own personalities and the kind of job they like or in groups and talk about the conversation below as a model.
It's terrible for me to work without speaking all day long.
Homework
1. Recite theimportantsentences.
2. PreviewReading.
教后记
课题
Unit 1Reading 1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总课时
课题
Unit1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总课时
6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Students can talk about personalities.
Students can master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1.Introduce your best friend with different adj .
Eg:creative adj.有创造力的;创造性的
curious adj.好奇的
energetic adj.精力充沛的
modest adj.谦虚的
organized(=organised) adj有条理的;有效率的
Task 2
1.Show students a table on the blackboard. And ask some students to fill in blanks.
the text .
Ask one student at a time to read a paragraph. After each paragraph, ask students to say which parts of the text they do not understand. Less able students may find some of the names of the star signs difficult. If so, do not force them to learn them by heart because they are only used here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t is more important for them to learn the adjectives that describe people’s characteristics. This will enable them to complete the Main Task at the end of the unit.
2.Try to retell the article with their own words
Learning difficulties:Try to retell the article with their own words
教学流程设计
Task 1
1.Check the answers and read the phrases together
2). To us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someone’s characteristics
2.Ability aims:1). To learn how to read a passage
2).To develop the students’ skills in listening ,reading and speaking.
6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 To understand whatthefour people doare andtheir personality.
2. To recognize and understand vocabulary about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important words;impress, creative, sculpture, praise, accountant, energetic, take the lead, fall behind, challenge, connect, standard, modest, surgeon, carelessness, extra, devote to, respect
重点难点
1. To recognize and understand vocabulary about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important words;impress, creative, sculpture, praise, accountant, energetic, take the lead, fall behind, challenge, connect, standard, modest, surgeon, carelessness, extra, devote to, respect
Task4 Practice
1. Work in pairs and drill the dialogue.
2.Ask some Ss to act the dialogue out
Task5 Presentation
A.Some words are often used to describe people's personalities.
2 .Remember all the adjectives which describe a person’scharacteristics.
教后记
课题
Unit1Reading 2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3
总课时
6
主备教师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Knowledge aims:
1). To recognize and understand vocabulary about characteristics
3.show new words about personality on the blackboard and learn them
4. ask ss to talk about their own personality: I’m ---. I often /I like---.
Task 2
1.ask ss if they are happy with their friends/family/teachers/study
2.what are they happy with
3.Introduce the four people who are outstanding in their fields inSunshineTown.Ask questions about their jobs and personality
us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someone’s characteristics.
4:To improve Ss’ ability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useadjectives to describe someone’s characteristics freely.
(1) IsWu Wei quiet
(2)What did Su Ning do before he started to work for the sales department in a big company
(3)What is Liu Hao’s job at present
(4)What is Fang Yuan like
3. Ask students topracticereading the words I introduced just now.
Presentation
1.Teacher asks, Do you still remember Hobo and EddieHoware they this term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nowLet’s listen to the tape. (Play the tape for the Ss to listen to the dialogue between Hobo and Eddie.)
us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someone’s characteristics.
教学流程
【Teaching procedures】
Task 1
1. Finish some exercisesabove.
2.help ss find words to describe one’s personality
(5)How long does Fang Yuan do operations a day
4. Make students read the article passage by passage and try to find outanydifficult sentences to understand
5.Discussion:
(1) What is yourpersonality
(2)what job do you want to d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