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

合集下载

第四章 气液分离概论

第四章  气液分离概论
Gg 2
天然气通过分离器后的质量增加率
机械分离效果
气体带液率 ko ↓ 液体带气率 kg ↓
停留时间
分离器外形尺寸 处理能力的大小
分离器的工艺计算
从气体中分出油滴的计算 从原油中分出气泡的计算
油滴沉降法 停留时间法
二、从气体中分出油滴的计算(ko)
(一)油滴匀速沉降速度
假设条件: ①液滴为球形,在沉降过程中既不粉碎也不与其它液滴合
油气
离心式分离器
(二)对分离器的要求
•要求:分离器应创造良好条件,使溶解于原油中的气体 及气体中的重组分在分离压力和温度下尽量析出和凝析, 使油气两相接近平衡状态。这就要求在分离器内的气液接 触面积大,气液在分离器内有必要的停留时间。
•分离器内油气接近平衡状态的程度可用原油脱气程度和 天然气通过分离气后的质量增加百分数表示。
第四章 气液分离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油气两相分离器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 分离器结构、控制和安全 多级分离
两个重要概念
★平衡分离:根据相平衡原理,组成一定的石油在某一压 力和温度下,就有确定的气液相组成和数量,压力温度改 变时,气液相组成和数量也随之而变,这就称为~,为自 发过程。 ★机械分离:为满足油气井产品计量、矿场加工、储存和 管道输送的需要,将已形成的气液两相分开,用不同的管 线输送,称之为~。
撬装分离器
⑤立式分离器适合于处理固体杂质较多的油气混合物, 可以在底部设置排污口定期排污。而卧式分离器设置的 排污口多,并且效果也不好。
⑥立式分离器,占地面积小,这对海洋采油、采气至关 重要。
⑦视油气混合物的组成不同,采用不同的分离器。在有 乳状液、泡沫或高气油比的时候,卧式分离器较经济。 在气油比很高和气体流量较小时,场地受限时,立式分 离器比较合适。

气液分离器原理及结构

气液分离器原理及结构

气液分离器原理及结构
气液分离器是一种用于分离气体和液体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天然
气等领域。

其原理和结构设计直接影响着分离效果和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本文将从气液分离器的原理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气液分离器的原理是基于气体和液体在不同密度和体积的情况下产生的
分离效果。

当气体和液体混合物进入分离器时,由于其密度和体积的差异,会产生分层现象,从而实现气体和液体的分离。

在这个过程中,气体会向上升腾,而液体则会下沉,最终实现两者的分离。

而在分离器内部,通常会设置一些分隔板或填料,以增加气液接触面积,促进分离效果。

此外,还会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设计不同形式的分离器,如旋流分离器、重力分离器等,以满足不同的分离需求。

其次,气液分离器的结构通常包括进气口、分离室、出气口、排液口等部分。

进气口用于将气体和液体混合物引入分离器,分离室则是实现气液分离的主要场所,通常会设置分隔板或填料以增加分离效果。

出气口用于排出分离后的气体,排液口则用于排出分离后的液体。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会在分离器内部设置泄气阀、液位控制装置等辅助设备,以确保分离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气液分离器的选择和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气体和液体的
性质、流量、压力、温度等。

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分离效果,减少能耗和维护成本,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之,气液分离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设备,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其原理和结构,可以更好地指导其选择和设计,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气液分离技术

气液分离技术

气液分离技术气液分离技术是从气流中分离出雾滴或液滴的技术。

该技术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 如合成氨、硝酸、甲醇生产中原料气的净化分离及加氢装置重复使用的循环氢气脱硫), 天然气的开采、储运及深加工, 柴油加氢尾气回收, 湿法脱硫, 烟气余热利用, 湿法除尘及发酵工程等工艺过程, 用于分离清除有害物质或高效回收有用物质。

气液分离技术的机理有重力沉降、惯性碰撞、离心分离、静电吸引、扩散等, 依据这些机理已经研制出许多实用的气液分离器, 如重力沉降器、惯性分离器、纤维过滤分离器、旋流分离器等。

一、重力沉降分离气液重力沉降分离是利用气液两相的密度差实现两相的重力分离, 即液滴所受重力大于其气体的浮力时, 液滴将从气相中沉降出来, 而被分离。

重力沉降分离器一般有立式和卧式两类,它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弹性大,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分离器体积大,笨重,投资高,分离效果差,只能分离较大液滴,其分离液滴的极限值通常为 100μm,主要用于地面天然气开采集输。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项技术已基本成熟。

当前研究的重点是研制高效的内部过滤介质以提高其分离效率。

此类分离器的设计关键在于确定液滴的沉降速度,然后确定分离器的直径。

气液重力沉降分离是利用气液两相的密度差实现两相的重力分离, 即液滴所受重力大于其气体的浮力时, 液滴将从气相中沉降出来, 而被分离。

二、惯性分离气液惯性分离是运用气流急速转向或冲向档板后再急速转向,使液滴运动轨迹与气流不同而达到分离。

此类分离器主要指波纹(折)板式除雾(沫)器,它结构简单、处理量大,气速度一般在 15~25 m/s,但阻力偏大,且在气体出口处有较大吸力造成二次夹带,对于粒径小于 25μm 的液滴分离效果较差,不适于一些要求较高的场合。

其除液元件是一组金属波纹板,其性能指标主要有:液滴去除率、压降和最大允许气流量(不发生再夹带时),还要考虑是否易发生污垢堵塞。

液滴去除的物理机理是惯性碰撞,液滴去除率主要受液滴自身惯性的影响。

气液分离

气液分离

气液分离
一、气液分离的内容 二、分离方式 三、分离级数和分离压力的选择 四、油气分离器 五、油气水三相分离器 六、特殊分离器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3
气液分离
气液分离的内容
气液分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平衡分离:组成一定的气液混合物,在一定的压 力、温度条件下,充分接触足够长的时间就会形成一 定比例和组成的气液两相,这种现象称为平衡分离。 平衡分离是一个自发过程,实际上就是相平衡。 2、机械分离:把平衡分离所得的气和液分开,用不 同的管线分别输送,称为机械分离。
vo
b
1
a
b
a vody
vo
Qo
2Lb
a
b a
dy r2 y2
Qo
2Lb a
b
sin
1
2
y D
a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41
气液分离
气泡不被带出分离器的必要条件:气泡上升速度应大 于或等于分离器集液区任一液面的平均下降速度。
立式分离器
vdg vo
d 2g o g 4Qo
18o
D2
卧式分离器
d 2g o g
18o
b
Qo
2Lb
a
sin 1
2
y D
a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42
气液分离
原油停留时间
规范规定:非发泡原油在油气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 为1~3分钟,发泡原油为5~20分钟。
消泡方法: •降低分离器上游油气混合物的流速 •入口分流器应避免流体发生剧烈湍流,压降要小 •增大分离器集液区体积 •提高油气混合物的分离温度 •使用消泡剂

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气水分离器)翌SM^NG:鸵i气液分离器俗称油水分离器,用来分离气体中大于5微米的液体和固体颗粒。

是在气体中除油水的最简单实用的设备。

PX QF气液分离器可应用于对压缩空气、合成气、煤气、氢气、氮气、氧气、天然气、瓦斯气、沼气、氨气、硫化氢、尾气等各种气体的气液分离。

PX QF气液分离器设计制造符合国内或国外的各种标准和规范,如GB150《钢制压力容器》或ASME标准,并刻有CS及ASME钢印。

PX QF气液分离器工作原理通过五级分离—降速、离心、碰撞、变向、凝聚等原理,除去压缩空气(气体)中的液态水份和固体颗粒,达到净化的作用。

湿气在冷却过程中冷凝后,在分离器中的挡板廹使气体改变方向二次,并以设计好的速度旋转,产生离心力高效地分离出液体和颗粒,排水器应及时排放出冷凝液。

常安置在后冷却器的后面,因为要求进气温度越低越好,一般不超过60°C。

PXQF气液分离器产品特点1.除水效率高:可除去99%的液态水份,油份。

2.体积小、重量轻。

3.安装方便,管道式连接、可悬挂安装。

4.免维护、可靠性好。

5.寿命长:可使用20年。

6.按GB150压力容器标准制造,安全可靠。

PXQF气液分离器应用范围1.压缩空气冷凝水分离回收2.蒸汽管线冷凝水分离3.气液混合部位的进/出口分离4.真空系统中冷凝水分离排放5.水冷却塔后的冷凝水分离6.地热蒸汽分离器7.其他多种气液分离应用PXQF气液分离器PXQF DN65 400 600 159 360 18 自动放水阀HL10/1 PXQF DN80 510 760 219 420 42 自动放水阀HL13/1,20/1 PXQF DN100 580 850 273 480 60 自动放水阀HL40/1 PXQF DN125 580 850 273 480 60 自动放水阀HL60/1,70/1,80/1 PXQF DN150 650 990 426 630 120 自动放水阀HL100/1 PXQF DN200 630 1040 426 630 150 自动放水阀HL150/1 PXQF DN250 770 1180 478 680 200 自动放水阀325 HL200/1 PXQF DN300 840 1300 630 830 400 自动放水阀HL370/1 PXQF DN400 1180 1910 820 1090 600 自动放水阀HL370/1 PXQF DN450 2200 920 自动放水阀£气液分离器。

制冷系统:气液分离器介绍

制冷系统:气液分离器介绍

制冷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四大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以外还有很多附属部件,如今天要介绍的一一气液分离器。

什么是气液分离器?汽液分离器的主要作用是:在启动、运行或融霜(热泵)后制冷剂液体返回时对压缩机保护,主要是通过分离并保存回气管里的制冷剂液体来实现保护。

气液分离器对系统的低压侧提供额外的内部容积,可以暂时储存多余的制冷剂液体,并且也防止了多余制冷剂流到压缩机曲轴箱造成油的稀释。

所以它有时也称作低压储液器。

两点值得注意的是:(1)非共沸制冷剂系统中不应使用汽液分离器。

(2)冷冻油的处理由于在分离制冷剂液体过程中,冷冻油也会被分离出来并积存在气液分离器底部,所以在气液分离器出口管和底部会有一个油孔,保证冷冻油可以回到压缩,从而避免压缩机缺油。

气液分离器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气液分离器主要分为立式,卧式和带回热装置,在一些小系统如冰箱,会用一些铜管做一个简单的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带液制冷剂进入到气液分器时由于膨胀速度下降使液体分离或打在一块挡板上,从而分离出液体。

二、气液分离器VS储液器什么是储液器?什么是气液分离器?它们各自的用途是什么?1、储液器从它的名称本身含义就很清楚,是专门用来储存制冷剂液体,提供制冷系统循环所需的供液量,确保制冷系统的运行稳定而设置的。

微型制冷系统中(如家用冰箱冷柜空调,即使用毛细管节流的系统)是不会设置储液器的,只有在小型以上的制冷装置中才会设置。

2、气液分离器从它的名称本身含义也不难理解,它是气体和液体分离的装置。

同样,从装置的名称就很容易知道它的作用了,即用来防止液侬润滑油或制冷剂诙击压缩机,保证压缩机安全正常运转。

部分家用冰箱空调及以上制冷装置中都会设置,特别是在大型制冷装置中更为重要。

了解了它们各自的用途,自然就知道了它们各自的安装位置。

按照制冷工程的工艺流程,储液器必须(也只能、只有)安装在冷凝器之后,调节阀(节流阀、膨胀阀)之前。

所以采用毛细管节流方式的系统中就不存在了,根本不可能存在。

气液分离初中化学教案

气液分离初中化学教案

气液分离初中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液分离的概念和原理。

2. 让学生掌握气液分离的方法和操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气液分离的概念和原理。

2. 气液分离的方法和操作技巧。

教学难点:1. 气液分离的原理的理解。

2. 气液分离操作的技巧的掌握。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滤纸等。

2. 实验试剂:水、酒精、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液体和气体的知识。

2. 教师介绍气液分离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气液分离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 教师介绍气液分离的方法,如蒸馏、萃取、吸附等,并解释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

3. 教师通过示例演示气液分离的操作技巧,如蒸馏时的温度控制、萃取时的溶剂选择等。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气液分离的实验操作,如蒸馏实验。

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气液分离的原理和方法,并回答学生的疑问。

2.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气液分离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气液分离的知识,并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气液分离的概念和原理,掌握气液分离的方法和操作技巧。

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能够亲自进行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总结与拓展环节,学生能够思考气液分离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气液分离初中化学教案

气液分离初中化学教案

气液分离初中化学教案教学内容:气液分离教学目标:1. 了解气液分离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见的气液分离装置。

3. 能够应用气液分离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气液分离的原理和方法。

2. 常见的气液分离装置。

教学难点:1. 如何使用气液分离技术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幻灯片、实验器材等。

2. 教学内容:气液分离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气液分离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哪些气液混合物?如何将气液分离?二、讲解气液分离的原理和方法(15分钟)1. 教师结合幻灯片介绍气液分离的原理和方法,重点讲解冷凝法、吸收法和过滤法等气液分离的方法。

2.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气液分离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三、讲解常见的气液分离装置(15分钟)1. 教师介绍常见的气液分离装置,如冷凝器、吸收塔和过滤器等,并分别说明其原理和应用。

2.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展示这些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四、实验演示(15分钟)教师通过实验演示气液分离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气液分离的现象,加深他们对气液分离原理的理解。

五、讨论交流(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气液分离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气液分离技术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有何重要作用?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写一份关于气液分离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过程、结果和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对气液分离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应用气液分离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真空气液分离

真空气液分离

真空气液分离真空气液分离是指在气液两相接触的条件下,通过建立高度贫液的力学平衡时,在无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将气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分离工艺。

真空气液分离的原理是利用压力差引起的饱和压力差,通过增加压力差来提高分离效果。

具体操作过程为,在设备内部建立一定的真空度,这样在与气液混合物相接触时,气体会逸出,而液体则被捕集下来,从而实现气液的分离效果。

真空气液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

在化工领域,真空气液分离可用于分离反应器中生成的气体和液体产物,使得液体产品可以进一步纯化,同时也能回收气体,提高产品的利用率。

在制药领域,真空气液分离可以用于分离药物合成反应中产生的气体,保证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在食品行业,真空气液分离可以用于分离果汁中的气体,提高果汁的品质和口感。

真空气液分离的设备一般包括真空贮液器、输气泵和冷凝器等。

真空贮液器一般由液体罐和阀门组成,用于接收和贮存从反应器或其他设备中产生的气体和液体混合物。

输气泵则用于将贮液器中的气体抽出,从而产生真空环境。

而冷凝器则用于冷凝和回收气体中的水蒸汽或其他挥发性物质。

真空气液分离的操作步骤一般为:首先将气体和液体混合物导入真空贮液器,然后通过阀门控制泵进出口的开闭,开始抽气工作。

在抽气过程中,泵会逐渐将贮液器内的气体抽出,形成真空。

当抽气结束后,关闭泵进出口的阀门,再将贮液器与冷凝器连接,开启冷凝器中的冷却系统。

在冷凝器中,气体中的水蒸汽等挥发性物质会被冷却、凝结,并通过冷凝器的排液管道排出。

最后,关闭冷凝器的冷却系统,打开排液管道的阀门,将液体产品从真空贮液器中排出。

真空气液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能耗低等优点。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对于粘度较大的液体,其在贮液器中的排出速度较慢,可能会影响生产效率。

同时,在抽气过程中,气体的压力下降会导致温度的降低,从而对某些反应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防止泵和设备内部的污染,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洗。

气液分离的基本原理

气液分离的基本原理

气液分离的基本原理
气液分离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流体在重力、表面张力、惯性力等的作用下,使液体和气体分离。

因此,气液分离装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重力沉降式,另一类是惯性沉降式。

重力沉降式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在压力作用下,气体从气体分相区流入液体分相区。

当液体进入气液分离器后,由于密度不同而发生分层现象。

分层后的两部分液体,一部分具有较大的粘度,密度大于气体,称为重力沉降液;另一部分具有较小的粘度,密度小于气体,称为重力不沉降液。

由于重力作用使密度较大的液体层下沉;而密度小的液体层上升。

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上升的液体层又会落下而形成气层。

由于气、液两相区具有不同的压力和温度,因此气液两相区内各组分在压力、温度、浓度和速度等方面都是有差异的。

当两相区内各组分从压力低、温度高的一侧进入压力高、温度低的一侧时,各组分中所含气体成分的比重不同而使气液混合物在压力高、温度低的一侧凝结或沸腾而分离开来。

—— 1 —1 —。

气液分离器冷库工作原理

气液分离器冷库工作原理

气液分离器冷库工作原理
气液分离器(也称为冷库)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冷却排气:热气体进入冷库后,经过冷却装置冷却,使其温度降低,从而使其中的水蒸汽和其他液体组分凝结为液态。

2. 分离液体:冷却后的气体进入气液分离器,在该装置中,由于气体的密度较小,会向上漂浮,而液体的密度较大,会向下沉降。

因此,通过设定适当的高度,可以将漂浮在上方的气体与沉降在下方的液体分离开来。

3. 排出液体:分离液体通过底部的液体排出口流出,这样就实现了对液体组分的分离。

4. 排出气体:分离气体通过位于气液分离器顶部的气体排出口排出,这样就实现了对气体组分的分离。

通过以上的工作原理,气液分离器可以实现对气体和液体组分的有效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气体或回收液体的目的。

这种装置在许多工业和研究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炼油、液化天然气(LNG)生产等。

气液分离器原理及结构

气液分离器原理及结构

气液分离器原理及结构
气液分离器是一种常用于气体和液体分离的设备。

其原理是利用气体和液体的不同密度和惯性,通过引导和设计的流动路径,使气体和液体分离并分别排出。

气液分离器一般由进气口、分离室和出口组成。

进气口通常位于设备的上部,使气体和液体混合物进入分离室。

分离室内通常设置了导流板或纤维等装置,以增加气液分离的效果,并防止液体回流到出口。

在分离室内,由于液体重力作用下的惯性力,液滴会向下沉积,而气体则继续向上流动。

分离室的底部通常设有排液口,用于排出沉积的液体。

为了提高气液分离的效果,分离室内还可能设置了气液分离元件,如细孔板、旋流器等。

细孔板通常由多个小孔组成,通过孔径和孔距的设计,使气体能通过而液体不能通过,从而实现气液分离。

旋流器则通过旋转流体产生离心力,使气体和液体分离。

在气液分离器的设计中,还应该考虑气液混合物的流速、压力、温度等因素。

流速过大可能导致未完全分离,而流速过小则可能导致堵塞。

压力的设计则应保证在分离室内压力的变化不过大,以避免气体和液体再次混合。

同时,设备的材料选择也很重要,要能耐受液体的腐蚀和气体的高温。

总之,气液分离器通过利用气体和液体的密度和惯性差异,通过设计好的流动路径,使气体和液体分离并分别排出。

该设备的结构包括进气口、分离室和出口,通常还会增加气液分离元
件来提高分离效果。

在设计和选择方面,需要考虑流速、压力、温度等因素,并选择适合的材料。

气液分离器工作原理

气液分离器工作原理

气液分离器工作原理
气液分离器是一种用于分离气体和液体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天然气等领域。

其工作原理主要依靠重力、离心力和惯
性力等物理原理来实现。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首先,气液混合物进入气液分离器后,由于重力的作用,液体
部分会沉降到分离器的底部,而气体部分则会上升到分离器的顶部。

这一过程主要依靠气液密度差异来实现,密度较大的液体被重力拉
向底部,而密度较小的气体则被推向顶部。

其次,分离器内部通常还会设置一些分隔板或填料,这些结构
可以增加气液混合物在分离器内部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加分离效果。

此外,分隔板还可以帮助减小气液流速,使得气液混合物在分离器
内部更加平稳地进行分离。

另外,由于气液分离器内部还存在一定的压力差异,这会导致
分离器内部产生一定的离心力。

离心力会使得液体部分更容易沉降
到底部,而气体部分则更容易上升到顶部,从而实现气液的有效分离。

最后,惯性力也是气液分离器实现分离的重要原理之一。

当气
液混合物进入分离器后,由于惯性力的作用,液体部分会受到惯性
力的影响而向分离器的一侧移动,而气体部分则会向另一侧移动,
这进一步有利于气液的分离。

综上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重力分离、分隔板
或填料增加停留时间、离心力和惯性力等多种物理原理的综合作用。

通过这些原理的协同作用,气液分离器能够高效地实现气体和液体
的分离,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气液分离器原理

气液分离器原理

气液分离器原理
气液分离器是一种常用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气体和液体分离开来,以达到相应的工艺要求。

其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重力分离原理:气液分离器内部通常设置了一根或多根导流板,通过导流板的设置,使得气体流经导流板时受到阻力较小,而液体则会被导流板截留,产生堆积在管壁上,使气体和液体分离。

2. 惯性分离原理:气液分离器内部通常还设置了一定的进口角度或导流装置,使得气体在进入分离器时具有一定的速度,并在进入分离器后改变流向,而液体由于具有较大的质量,不易改变流向,因此在惯性的作用下,气体和液体分离。

3. 过滤分离原理:气液分离器内部通常还设置了一定的过滤装置,用于过滤掉较小的液体颗粒或杂质。

液体通过过滤装置后,会被过滤网截留,形成液体层,而较小的气体则可以通过过滤网进入下游。

综上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重力、惯性和过滤等原理,将气体和液体分离,并分别输出到各自的出口。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化工、石油、冶金等行业中的流体传输和处理过程中。

气液分离器工作原理

气液分离器工作原理

气液分离器工作原理
气液分离器是一种用于分离气体和液体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气体和液体的密度差异,利用重力或其他力的作用,使气体和液体分离。

在气液分离器中,气体和液体混合物进入设备后,首先经过一个入口装置,使其流速减慢,从而使气体和液体分离的过程更加有效。

接下来,混合物进入分离器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个容器或管道。

在容器或管道内部,通过控制设备的结构和形状以及引入适当的流动辅助装置,使混合物发生旋转、变换流向或产生剪切作用。

这些操作有助于增加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促使液滴或气泡在设备中较长时间停留,从而有利于气液分离。

根据气体和液体的特性,气体往往呈现出较小的密度,因此往往上浮至设备的上部,形成气体区域,而液体则下沉至设备的底部,形成液体区域。

此时,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出口装置,将气体和液体分别从上部和底部取出,实现气液的分离。

有时候,还可以通过增加设备中的分隔物或流动阻力,以提高分离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气液分离器的设计和操作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混合物的特性进行调整。

例如,在油水分离器中,除了利用密度差异进行分离外,还可以使用其他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如重力沉降、过滤、化学反应等,以提高分离效果。

同时,在
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力、流速等因素,以确保分离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气液分离器操作规程

气液分离器操作规程

气液分离器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保证气液分离器的正常运行,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气液分离器的工作人员。

三、术语和定义1. 气液分离器:一种设备,用于将气体和液体分离。

2. 入口管道:将气体和液体混合物输入气液分离器的管道。

3. 出口管道:将分离后的气体和液体输出的管道。

4. 气体排放口:将分离后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的口。

四、操作程序1. 检查气液分离器的工作状态和安全阀的压力是否正常。

2. 确保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连接正确,无泄漏。

3. 打开气液分离器的进气阀门,将气体和液体混合物输入气液分离器。

4. 观察气液分离器内部的液位,确保液位不超过设计要求。

5. 当液位过高时,打开排液阀门,将多余的液体排出。

6. 当气液分离器内部的液位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时,打开出口阀门,将分离后的气体和液体输出。

7. 定期检查气液分离器的压力和温度,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8. 定期清洗气液分离器,清除积聚的污垢和沉淀物。

9. 定期检查气液分离器的安全阀,确保其正常工作。

10. 当需要停止使用气液分离器时,先关闭出口阀门,再关闭进气阀门。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气液分离器的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和手套。

3.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部或其他身体部位靠近气液分离器的进出口管道。

4.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使用任何尖锐物品或工具敲击气液分离器。

5.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气液分离器有异常情况或泄漏,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6. 在清洗气液分离器时,必须切断电源,并确保设备处于停止状态。

7. 在清洗气液分离器时,必须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以防溅洒的液体伤害到眼睛和皮肤。

六、紧急处理措施1. 在气液分离器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关闭进气阀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泄漏物扩散。

2. 如泄漏物有可燃性,应采取适当的消防措施,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气液热分离

气液热分离

气液热分离的方法主要包括重力沉降、离心分离、过滤、静电除雾和吸附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分离要求进行选择。

1.重力沉降:利用气体和液体在重力场中的不同加速度,使气体和液体实现
分离。

重力沉降适用于密度差较大的气体和液体分离,如水和油的分离。

2.离心分离:利用离心机的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气体和液体实现分
离。

离心分离适用于颗粒物料的分离,如悬浮液和乳浊液的分离。

3.过滤:利用过滤介质(如滤布、滤纸等)将气体中的液体或液体中的固体
颗粒截留,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过滤适用于颗粒物料的分离,如空气除
尘、水处理等。

4.静电除雾:利用高压电场使气体中的液滴带电,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液
滴被吸附在电极上或收集在集液槽中,从而达到气体和液体的分离。

静电
除雾适用于气体中微小颗粒的分离,如电池生产中的酸雾去除。

5.吸附: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分子筛等)的吸附作用,将气体中的有害
成分吸附在吸附剂表面,以达到净化的目的。

吸附适用于气体中有害成分
的去除,如工业废气处理、汽车尾气净化等。

以上是气液热分离的一些方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气体和液体的分离或有害气体的净化。

气液分离器原理

气液分离器原理

气液分离器原理
气液分离器是一种用来分离气体和液体混合物的设备,它在各种工业领域都有
着广泛的应用。

气液分离器的原理是利用气体和液体在流体中的不同密度和惯性来实现分离,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气液分离器的原理。

首先,气液分离器利用了气体和液体在流体中的不同密度。

当气体和液体混合
在一起时,由于它们的密度不同,会产生分层现象。

气体通常比液体密度小,所以在流体中气体会上浮,而液体则会下沉。

气液分离器利用这一原理,通过设计合适的结构和流动路径,使得气体和液体得以分离。

其次,气液分离器还利用了气体和液体在流体中的不同惯性。

在流体中,气体
和液体由于其不同的惯性特性会产生不同的运动状态。

气体通常会呈现出较大的流速和流动性,而液体则会呈现出较小的流速和较大的惯性。

气液分离器通过设计合适的结构和流动方式,可以使得气体和液体在流体中产生不同的运动状态,从而实现气液的分离。

此外,气液分离器还利用了气体和液体在流体中的不同表面张力和黏度。

气体
和液体在流体中会产生不同的表面张力和黏度,这些性质也会影响气液分离的效果。

气液分离器通过设计合适的结构和材料,可以利用气体和液体在流体中的不同表面张力和黏度,来实现气液的有效分离。

综上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原理是基于气体和液体在流体中的不同密度、惯性、
表面张力和黏度等性质来实现的。

通过合理设计结构和流动路径,气液分离器可以有效地将气体和液体分离,从而满足工业生产中对气液分离的需求。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气液分离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气液分离器的原理

气液分离器的原理

气液分离器的原理
气液分离器是一种常见的装置,用于将气体和液体相分离。

其原理基于气体和液体的密度和流体的动力学性质。

首先,当气体和液体混合进入分离器时,由于气体的密度较小,会相对容易上升。

而液体则会因为重力作用而下沉。

这样,在分离器中形成了上层是气体,下层是液体的分界面。

其次,分离器内部设计的结构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结构有重力分离器、离心分离器和滤网分离器等。

重力分离器利用液体流经设备时受重力作用使其向下流动,而气体则会顺着设备的上部逸出,从而实现气液分离。

离心分离器则是通过高速旋转的离心力将气体和液体分离。

滤网分离器则通过设置滤网,阻止气体通过滤网,将气体与液体分离。

最后,分离器还可以采用其他辅助设备来增强气液分离效果,例如提供更大的分离面积、增加分离时间等。

综上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原理是利用气体和液体的密度差异以及设置合适的结构和辅助设备,将气体与液体相分离。

这样可以满足各种工业生产或实验过程中对气液分离的需求。

lng气液分离器的原理

lng气液分离器的原理

lng气液分离器的原理
lng气液分离器的原理:
一、利用组分质量(重量)不同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相同体积下气体的质量比液体的质量小。

二、利用分散系粒子大小不同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液体的分子薯核携聚集状态与气体的分子聚集状态不同,气体分子距离较远,而液体分子距离要近数伏得多,所以气体粒子比液体粒子小些。

lng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饱和气体在降温或者加压过程中,一部分可凝气体组分会形成小液滴随气体一起流动。

气液分离器作用就是处理含有少量凝液的气体,实现凝液回收或者气相净化。

其结构一般就是一个压力容器氏雀,内部有相关进气构件、液滴捕集构件。

一般气体由上部出口,液相由下部收集。

汽液分离罐是利用丝网除沫,或折流挡板之类的内部构件,将气体中夹带的液体进一步凝结,排放,以去除液体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气液分离知识点概述:本章主要讲述油气分离方式和操作条件的选择、油气两相分离器、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员能了解分离方式的选择对油田生产的影响,掌握分离器的结构、原理和设计方法,并且也应该对特殊场合应用的分离器有一个粗略的了解,了解其应用特点。

本章的重点为多级分离与一级分离的比较、两相分离器的工艺计算(包括油滴的沉降速度计算、气体的允许流速和液体停留时间确定等)以及油气水三相分离器中液相停留时间的确定和其界面控制方法等部分的知识。

课程内容分配学时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第一节分离方式和操作条件的选择共7学时1、油气分离方式和油气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2、油气分离器选型及工艺计算;3、油气水三相分离器;4、特殊用途的分离器。

1、油滴的匀速沉降速度2、从气体中分出油滴的计算3、从原油中分出气泡的计算及原油在分离器中的停留时间计算4、多级分离与一级分离的比较1、两相分离器的工艺计算2、油气水三相分离器中液相的停留时间确定和其界面控制方法第二节油气两相分离器第三节油气三相分离器第四节特殊分离器知识点1:烟的粒径小于1μm,雾的粒径1~100μm,雨的粒径100~4 000μm。

不同粒径的油滴,应有不同的有效分离方法,重力沉降:分离50μm以上的油滴;离心分离:2~1000 μm;碰撞分离:5μm以上油滴;布织物:0.5~50μm;空气过滤器:2~50μm的尘埃。

知识2:综合型卧式三相分离器的结构下图为综合型卧式三相分离器。

下表是综合型卧式三相分离器主要内部构件及其作用特点。

综合型卧式三相分离器主要特点是增加内部构件并将其有效组合,提高分离器对油气水的综合处理能力。

1-入口;2-水平分流器;3-稳流装置;4-加热器;5-防涡罩;6-污水出口;7-平行捕雾板;8-安全阀接口;9-气液隔板;10-溢流板;11-天然气出口;12-出油阀;13-挡沫板表综合型卧式三相分离器结构特点内部构件作用入口分流器与流体流动方向垂直安装并开有排小槽,使液体以瀑布形式流向水平分流器稳流装置使初步分离得到的气液两相都得到稳流,减少流体的波动和扰动,给油气水沉降分离创造良好条件加热器提高油温,促使集液部分的游离水从原油中沉降防涡罩防止排液时产生旋涡,带走污水上部的原油挡沫板阻止浮在液面上的气泡向原油出口方向流动,使气泡在液面上有足够的停留时间破裂并进入气相平行捕雾板板间为30mm,与水平线呈30°倾角,板面与气流方向平行,起到气体整流、缩短油滴沉降距离的作用,并使部分油滴被湿润的板表面聚结知识3:几种高效三相分离器高效型三相分离器是将机械、热、电和化学等各种油气水分离工艺技术融合应用在一个容器,通过精选和合理布设分离器内部分离元件,达到油气水高效分离的目的。

其优点是成撬组装,极大地减少现场安装的工作量和所需的安装空间,具有较大的机动性以适应油田生产情况变化的需要,使流程简化,方便操作管理,这些对海上油田显得尤为重要。

1、HNS三相分离器图2-2-12为HNS型高效三相分离器简图。

其内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有优良的分离元件,为油气水分离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避免存在明显的短路流和返混现象,保证介质流动特性接近塞状流。

表2-2-10是HNS型高效三相分离器的结构特点及其说明,主要技术特点是:采用预脱气技术,增大三相分离器液体有效处理容积,提高设备处理能力。

把容易进行的气液分离与难以进行的油水分离分别对待,大量气体和油水介质的分离过程在不同的容积空间内完成,使90%的气体在入口处分离掉,经气体管线排走,而进入设备沉降室内的气体只有10%以下,提高了设备液体处理能力,而且保证了稳定的气液界面,提高了分离效果。

采用活性水水洗技术,强化乳状液破乳,加快油水分离速度,提高设备效率。

油水分离中,游离态的油和水分离容易,其难点在于少量乳状液的分离,而乳状液分离的关键是破乳,在优选并加入高效化学破乳剂的基础上,通过乳状液与活性水的剪切与摩擦作用,残余的乳状液界面膜破裂,小油珠聚结成大油滴,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而且使原油中的游离水、固体杂质直接进入水层,省去了普通分离器中游离水在油相中的沉降过程。

采用先进的混合液入口装置,增加油水分离速度和提高分离质量。

传统的油水分离器中,油水混合液从设备中上部直接进入油相上部,使得水滴必须通过油层才能进入下部水相。

由于原油粘度相对较大,使得水滴沉降速度非常缓慢。

HNS三相分离器将预脱气后的油水混合液直接导入水层,变“油中除水”为“水中除油”。

利用油滴在水相中上浮速度快的原理提高油水分离速度,从而达到提高油水分离速度的目的。

采用“倒虹吸”技术,变油水界面控制为液面控制,解决油水界面自控的问题,保证了设备平衡运行。

采用单台设备双向进料、中间出液技术,有效降低了设备内液体流速,提高了设备的处理能力,具有结构紧凑、分离效果好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第一台HNS型高效油、气、水三个分离器于1987年底在河南油田双河联合站建成并投入试验,在高凝原油来液温度50-55度,操作压力0.3~0.5MPa,含水率达80~85%时,加入10mg/l破乳剂,停留时间为7min时,脱水率达98.67%。

当停留时间为8.5min 时,脱水率可达99.5%。

表2-2-11为HNS型高效三相分离器与国外同类设备技术指标对比情况,从表中数据可看出,单位容积负荷和停留时间优于国外同类设备,其单位容积日处理量为传统设备的6~8倍。

自1988年以来先后在我国各油田推广应用115台套,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2、HBP三相分离器(1)工作原理含水≥95%的重质特高含水原油自油气水入口进入HBP型高效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在气液分离包内完成气液初分离,油水混合物经导液管进入一级板槽式布液器,并经沉降分离室内一级填料和二级填料共同作用,实现油水分离,分离后的含水原油进入二次脱水区的第二级板槽式布液器,经二次脱水区的整流分离填料脱水后,分离后的原油经集油槽进入油室,经油出口流出三相分离器;沉降分离室及二次脱水区分离出的含油污水进入水室,经水出口流出三相分离器;气液分离包分离出的气体及沉降分离室及二次脱水区闪蒸出的气体均进入气体除液包,除液后经气出口流出三相分离器。

(2)改造后的HBP型高效三相分离器结构及管口示意图(见图4)。

(3)工艺流程在原流程气体管线上增加一个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实现HBP型三相分离器自动排气,并将原有水室二个浮子液面调节器中较小的一个改为油室用浮子液面调节器,实现HBP型三相分离器自动排水及排油,以消除人为因素对三相分离器运行的影响。

(4)主要技术特点:采用板槽式布液双向流油气水分离技术,加快油水分离速度,提高油水分离质量。

采用两级填料聚结、整流技术,改善油水分离条件,提高油水分离效率。

采用整流分离填料改善分散水相在油连续相中的流场条件,实现分散相与连续相的快速分离。

采用“倒虹吸”法控制油水界面,采用机械式仪表控制油、水室液位,采用自力式调节阀控制分离器压力,基本实现操作自动化。

通过对HBP型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内部结构的优化,可确保孤东重质原油在50-55℃的操作温度范围内,经改造后的分离器一次脱水使原油含水由95%以上,降至55%以下,脱水率大于90%,污水含油低于500mg/L。

3、多功能联合脱水器图2-2-13为多功能联合脱水器示意图。

其主要特点是将油气分离、加热沉降、电脱水和净化油缓冲等功能四位一体,处理后的出口原油即可为商品原油储存或外输,简化了流程和设备。

知识4:GLCC设计的原则1、分离器直径,在分离器内的气体折算速度不能过大,若流型处于环状雾状流,分出气流内将夹带液滴;气体速度又不能过小,否则将降低离心分离效率,因而分离器直径应和气体处理量匹配。

2、入口管的倾斜度,入口管管径较大并有较大倾斜度,使管内气液混合物的流动呈分层流型,为强化气液分层,入口倾角一般-25°~-30°。

3、气液进入分离器的流通面积,该流通面积应保证液体有必要的切向速度,推荐液体流速范围为3~6m/s。

切向速度过大,液面将产生较长的漩涡深度导致气中带液或液中带气。

4、分离器高度,入口以上部分应有足够高度,防止贴壁向上旋转的液膜被气体带出分离器排气口,还使在流量变化或液塞进入分离器时,容器内有空间可接收较大的瞬时液体流量而不发生气体带液。

分离器入口以下部分也应有一定高度,使漩涡以下液层保持一定厚度,有足够时间从液层内分出气泡,防止液流内夹带气泡。

5、气液支管段长度,该长度对分离无重要影响,根据支管上要安装的仪表、管件等需要确定。

若气液需重新汇合向下游输送,推荐汇合点的高度低于分离器入口平面0.3~0.6m,使各种工况下分离器内的液面能维持在入口以下0.15~0.3m范围内。

知识5:GLCC的应用随着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高效、紧凑、结构简单的GLCC必将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在石化工业中的应用前景炼油厂处理原油的第一个工艺环节是常压蒸馏。

处理后达标的原油通过加热炉加热到370℃左右进入常压蒸馏塔(见下图),在此温度下,原油由于汽化形成气液两相,此时如果转油线内流型控制不好,就会造成常压蒸馏塔操作不稳定或分馏效果变差。

但如果在加热炉与常压蒸馏塔之间增加一GLCC(见下图),使分离出来的汽相进入蒸馏塔的上部,分离出来的液相沿原转油线进入蒸馏塔,这样就变成了分体式转油线,避免了对塔的冲击、增大了操作稳定性、提高了常压蒸馏塔的分馏效率。

图传统转油线流程图增加GLCC后的转油线流程2、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前景GLCC在陆上及海上油气田开发和生产中的各种应用包括从部分的气液分离到完全的分离,因此其应用空间非常广阔。

目前,认为GLCC可以用于以下工艺中,当然这其中也有成功的例子。

(1)单相流量计计量用GLCC如下图所示,经GLCC分离出来的天然气由安装在气体出口的单相气体流量计计量,分离出来的液体混合物由安装在液体出口的单相液体流量计计量,然后气体管线和液体管线汇合进入下一个环节。

此种用途的GLCC液位可以用气、液出口的压差来控制。

图计量用GLCC用于此种用途的GLCC特别适合于井口计量。

GLCC的小型化使计量回路重量轻、占地小,并可以制成撬装式,具有移动灵活的特点。

(2)多相流流量计计量用GLCCGLCC大多数用于作多相计量环路(见上图,只不过此时液体出口用的流量计由单相液体流量计更换为多相流量计),这种类型的计量环路优于传统分离的单相计量和未分离多相计量。

在某种程度上,此环形结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它可以减少甚至消除液位控制的需要。

GLCC紧凑的结构致使计量环路比传统的计量分离器重量轻,占地少,以及较少的烃储量,同时比传统分离器分离更彻底。

该GLCC计量回路与传统不分离三相计量仪器相比,在很大的流量范围内都可改善其中任何一相计量的准确性,同时具有成本低的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