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知识点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知识点
鲁教版化学知识点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与能量的转
化相关的科学。在九年级鲁教版化学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
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知识点进行介绍。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1.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包括元
素和化合物,而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2.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通过
加热或降温可以使物质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
3.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
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而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第二章:溶液与中和反应
1.溶液的概念: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其中溶质是指被溶解
的物质,而溶剂是指用来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2.浓度的计算:浓度可以用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摩尔浓度来
表示,具体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3.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酸是指能产生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产生OH-离子的物质。
第三章: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特性与应用
1.金属元素的特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等特点。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器、建筑和制造等方面。
2.非金属元素的特性:非金属元素多数为非导电体,具有较高
的电负性。非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和半导体等领域。
第四章:空气与氧气
1.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组成,其中氮气和氧气的含量最高。
2.氧气的性质与应用:氧气是生物呼吸过程中必需的气体,同时也是许多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氧气知识点提纲
德阳外国语学校初2021级化学资料
第三节氧气
〔彩色【突出重点】版〕
姓名:
二、氧气的物理性质:
1、O
2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O
2
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3、O
2
不易溶于水;
4、O
2
在低温时能变成淡蓝色液体〔-183℃时〕或雪花状淡蓝色固体〔-218℃时〕。试验1:木炭燃烧?
木炭放入瓶中的方法:由瓶口至瓶底缓慢伸入。〔目的:让木炭及氧气充分反响〕
现象?
空气中:发出红光。
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结论:C +O
2点燃
2
试验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考前须知?
现象?
猛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结论:
3 + 2O2 点燃3O4
问题探讨
〔1〕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为了增大铁丝及氧气的接触面积,使铁丝燃烧更猛烈,现象更明显。〕
〔2〕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缘由是什么?
〔火柴燃烧进步铁丝的温度,到达铁丝可以燃烧所需的温度,引燃铁丝。〕
〔3〕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沙的缘由?
〔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防止高温生成物落下炸裂集气瓶底。〕
〔4〕试验时,要求当火柴快燃尽时,由瓶口至瓶底缓慢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这是为什么?
①火柴未燃尽时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火柴燃烧消耗氧气,使铁丝不能燃烧;②快速放入瓶底,产生的热量使氧气膨胀,从集气瓶口逸出,铁丝不能猛烈燃烧。
〔5〕某同学做铁丝燃烧试验,未发觉火星四射的明显现象,试分析此同学试验失败的缘由:
①铁丝外表有铁锈〔没有用砂纸打磨除锈〕
②搜集的氧气浓度太低
③火柴刚点燃就放入集气瓶中,火柴燃烧已经将氧气消耗完;
鲁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册)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竹子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化肥、农药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一)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1、点燃镁条
(1)现象:①发出耀眼的白光
②放出大量的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点燃
(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
Mg O2MgO
2、氢氧化钠溶液与无色酚酞试液的作用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成红色)。3、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2 H2
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
CuSO4 NaOH Cu(OH)2↓ Na2SO4
注意: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语言中,不能出现物质名称,它不同于实验结论。如:实验现象是蜡烛燃烧发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结论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二)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
能量的释放: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能量的储存:光合作用
(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伴随现象:物质的外形、状态发生变化,也可能发光、发热等。
(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汇总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
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观察化学变化
1、镁条燃烧
(1)现象:①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点燃
(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
Mg O2MgO
2、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2 H2
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
NaOH CuSO4 Cu(OH)2↓ Na2SO4
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一、从问题开始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走进化学实验
一、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
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一、物质的组成
1.原子:介绍了原子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的电子结构、质子数、中
子数等。
2.元素:介绍了元素的特征,包括元素的性质、周期表排列等。
3.化合物:介绍了化合物的特征,包括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的区别。
二、物质的变化
1.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物、生成物以及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2.物质的状态变化:介绍了物质的状态变化的条件和特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3.物质的化学变化:介绍了物质的化学变化的特征,包括颜色变化、
发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酸和碱:介绍了酸和碱的性质和区别,包括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以及
中和反应的原理。
2.盐:介绍了盐的性质和常见的用途,包括盐的分类以及盐的制备方法。
3.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介绍了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特点,包括导电性、延展性、硬度等。
四、化学能与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能:介绍了化学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燃烧反应和其他化
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化学反应速率: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五、物质循环与资源利用
1.大气和水的循环:介绍了大气和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
地下水等。
2.石油和煤的利用:介绍了石油和煤的形成过程以及利用方式,包括
化石燃料的利用、石油化工等。
3.非化石能源的利用:介绍了非化石能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包括太
阳能、风能、水能等。
六、化学实验技能
1.实验器材与操作:介绍了常见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包括试管、烧杯、量筒等。
2.常见实验操作:介绍了常见的实验操作,包括过滤、结晶、滴定等。
九年级下册化学鲁教版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化学鲁教版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在九年级下册的化学教材中,我们将学习许多有趣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首先,我们来学习有关常见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比如无色、有味、软硬等等。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学习到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不改变物质本质的性质,比如颜色、形状等;而化学性质是指改变物质本质的性质,比如燃烧、腐蚀等。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有关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主要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形态或性质的改变,比如物质的相变;化学变化则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比如物质的燃烧和腐蚀。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变化规律。
除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我们还将学习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实验技巧。比如,我们将学习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来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如何进行物质的分离和纯净化的实验操作方法。这些实验技巧和基本概念的学
习对于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是非常重
要的。
在九年级下册的化学教材中,我们还将学习有关常见物质的制
备和应用。比如,我们将学习金属的提取和利用、酸碱中和反应
的原理和应用、碳的化学性质和利用、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等等。这些知识的学习将帮助我们理解实际生活中化学的应用,培
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化学实验中常常涉及到一些有害物质的使用,因此我们务必要佩
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第二节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结构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带正电,占体积小,质量大)
中子(不带电)
原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占体积大,质量小)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
B、仪器
(1)固体:干燥的试管、蒸发皿等
(2)液体: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等
C、注意事项
(1)用外焰加热,不要与灯芯接触
(2)均匀受热(可移动试管或酒精灯)
(3)加热盛药品部位,液体加热试管的中下部
(4)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º角,试管不能对着自己或有人的方向
4、离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阳离子:带正电的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的离子
N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 Cl原子结构示意图
N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l-离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式
NaCl
5、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三、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
2、公式:=该原子一个原子的质量
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1)构造:灯座、灯芯管、灯帽、灯芯
化学九年级下知识点鲁教版
化学九年级下知识点鲁教版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在九年
级下学期的化学课程中,鲁教版内容涵盖了多个知识点,包括物
质的组成与分类、常见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等。本文将结合这
些知识点,展开一段对化学九年级下知识点的探讨。
首先,我们来谈谈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或者
分子组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
原子组成的粒子。不同种类的原子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同的物质。按照物质的组成方式,可以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
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金属。而化合物则是由不
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而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物质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三大类。金属物质具
有导电性、延展性、可塑性等特点,非金属物质则相对较脆。半
金属是金属与非金属的特性结合体。
其次,我们来看一看常见物质的性质。在化学课程中,我们学
习了很多关于物质性质的知识。例如,我们学到了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剂中溶质的溶解量。不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
溶解度是不同的。有些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我们称之为可溶性
物质,如食盐。而有些物质却不能在水中溶解,我们称之为不溶
性物质,如沙子。此外,我们还学习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导电,如电解铜盐溶液。而非电解质在溶液
中则不能导电,如蔗糖溶液。
最后,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
化产生新的物质的过程。在九年级下学期的化学课程中,我们学
习了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或者其他能够提供氧的物质进行反应,产生氧化物的过程。这类反应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如金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包括酸及其性质、碱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四部分内容,希望对大家新学期学习有帮助。
一、酸及其性质
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酸的PH 小于7
(3)跟(H)前的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
酸+金属==盐+氢气
例:2HCl+Fe=FeCl2+H2↑
二、碱及其性质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注意:
①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②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而潮解,同时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③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三、溶液的酸碱性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
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 值溶液的酸碱度pH7 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 溶液为中性pH7 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四、酸碱中和反应
溶液中酸碱度的表示pH
(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显酸性、显碱性或中性,指示剂可以判断溶液显酸或碱性,却无法判断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为了能够表示溶液的酸碱强弱程度,常用pH 表示。
(2)pH 的范围通常是0-14 之间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都掌握了呢?预祝大家可以更好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书目录表电子版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书目录表电子版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书目录表
第一章元素、化合物与混合物
1.1 元素的概念
1.2 元素的分类
1.3 化合物的概念
1.4 化合物的分类
1.5 混合物的概念
1.6 混合物的分类
第二章原子结构
2.1 原子的概念
2.2 原子的组成
2.3 光谱分析及其应用
2.4 原子构型的电子排布
2.5 原子的结构形式
2.6 原子的性质
第三章元素周期律
3.1 元素周期律的历史
3.2 周期表的基本组成和排列规律
3.3 元素周期律的分类和周期性
第四章化学键与化合价
4.1 化学键的概念
4.2 钾钠金属与非金属的电子转移
4.3 非金属之间的共价键与双键
4.4 化合物离子性、共价性、金属性及其性质4.5 化合价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第五章反应原理及化学方程式
5.1 化学反应的概念
5.2 反应种类
5.3 化学方程式
5.4 化学反应的平衡及其常数
5.5 化学反应速率
5.6 化学反应热
第六章酸、碱、盐及其溶液
6.1 酸和碱的概念和性质
6.2 酸碱理论
6.3 酸碱指示剂和pH值
6.4 盐及其性质
6.5 溶液浓度的表示
第七章氧气及其化合物
7.1 氧气的概念和特性
7.2 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概念7.3 氧化还原反应
7.4 氧的化合物
7.5 氧化物的性质
第八章锆、铁、锌及其化合物8.1 锆、铁、锌的概念和性质8.2 锆的化合物
8.3 铁的化合物
8.4 锌的化合物
8.5 金属的冶炼与提纯
第九章碳、硅及其化合物
9.1 碳的性质和用途
9.2 碳的化合物——烷烃
9.3 硅的概念和性质
9.4 硅的化合物——硅烷
第十章有机物及其官能团10.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书下册知识点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书下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它无处不在,贯穿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书下册通过生
动有趣的案例和实验,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本文将重点介绍下册中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第一章:碳与碳化合物
碳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与其他元素形成很多种类的
化合物。碳的性质非常特殊,它能形成很稳定的共价键,从而构
成无限多种结构的化合物。碳与氧的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这是
一种重要的气体,在自然界中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章:酸、碱和盐
酸、碱和盐是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
着重要的作用。酸具有酸性、带有酸味、蓝色石蕊试剂会呈红色
等特点。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碱具有碱性、带有苦味、红
色石蕊试剂会变绿等特点。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酸和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这个过程称为中和反应。
第三章:电和电化学
电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电能是一种非常便捷的
能量形式,通过电能转化,我们可以实现很多实用功能,如发电、照明和通讯等。电化学是研究化学与电学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学科,其基础理论为电解学。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的正离子向阴极移动,负离子
向阳极移动。
第四章: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是一类具有光泽、导电导热性能较好的物质,非金属则具
有较差的导电导热性能。金属元素通常呈现出固体的形态,而非
金属元素既有固体也有液体和气体。金属在反应中通常会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金属的性质通常与其晶体结构密切相关。非金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下两册知识点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下两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和变化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支。而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下两册的知识点则是作为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建立起学生对化学的初步认识和理解。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下两册的知识点。
一、物质及其性质
在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下两册中,学生将首先学习到物质及其性质的知识。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通过学习化学上常见的物质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物质固有的性质(颜色、气味、密度等)以及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行为(燃烧、溶解等),学生将对物质及其性质有一个初步认识。
二、物质的组成
了解物质的组成是化学的基础,也是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下两册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概念以及元素符号、化合物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学生能够了解物质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
的。此外,还会学习到物质中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等内容,
进一步加深对物质组成的理解和认识。
三、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下两册中一个重要的章节。学
生将学习到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化学
反应的能量变化以及常见化学反应的实例。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反应的条件和规律,进而对自然界中发生的各
种化学反应有一个初步了解。
四、酸碱中和
酸碱中和是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下两册另一个重要的章节。学
生将学习到酸碱的基本概念、酸碱中和反应的条件、酸碱中和反
应的产物以及酸碱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等内容。通过这些知识点
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酸碱中和的行为和特点,并能够应用所学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知识点总结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
一、如何识别酸
1、电离
(1)定义:物质溶于水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溶液导电的原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溶于水)
①HCl=H++Cl-
②H2SO4=2H++SO42-
2、由①②得: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例:硝酸、碳酸、硫酸、盐酸、醋酸等
二、酸的性质
1、盐酸和硫酸的物理学性质(浓)
(1)盐酸(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大,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工业盐酸因具有杂质而略显黄色。
(2)、硫酸(物理性质)
①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密度比水大,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②稀释浓硫酸:把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引流到水里,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
2、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稀)
因为盐酸和硫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2)酸+金属——盐+氢气
③Na2CO3=2Na++CO32-
④CuSO4=Cu2++SO42-
由③④得: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例: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钠等
A、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
Fe+2HCl=FeCl2+H2↑现象: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Zn+2HCl= ZnCl2+H2↑
2Al+6HCl=2AlCl3+3H2↑
Mg+H2SO4=MgSO4+H2↑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及其性质(1)》课件
(g/cm3)
浓盐酸 无 液 刺激 性气1.19 色 态 (HCl) 味
38%
有白雾 挥发性
浓硫酸 无 粘稠、 无气 油状、 1.84 色 味 (H2SO4) 液态
98%
无现象 吸水性 需密封保存
(一)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溶质的 颜色 状态 气味 (g/cm3) 质量分数 浓盐酸 无色 液态 刺激性 1.19 气味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溶质质量分数不 同的两瓶酸溶液,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 ,测得它们的质量与放置天数的关系如 右图所示,则a、b分别代表( D ) A.浓盐酸、稀盐酸 B.稀盐酸、浓盐酸 C.浓硫酸、稀硫酸 D.浓盐酸、浓硫酸
4.一天清晨,探险 的“盐酸先生”不小 心走进了有许多陷阱 (即能与盐酸发生化 学反应的物质)的小 山迷宫(如图)。
粘稠 38%
密度
敞开瓶口 发生的现象 有白雾
其他 挥发性 吸水性
浓硫酸 无色
液态 无气味 1.84
98%
无现象
浓硫酸可做一些气体的干燥剂
浓硫酸
学以致用
实验室有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浓盐酸,另一瓶
是浓硫酸,若都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其溶液质量和溶质质
量分数会有何变化?你能画出相应的变化曲线吗?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产生无色气体 无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 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 → AC+B)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 物的反应。 (AB+CD → AD+CB) 规律:相交换,价不变!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知识点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
一、如何识别酸
1、电离
(1)定义:物质溶于水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溶液导电的原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溶于水)
①HCl=H++Cl-
②H2SO4=2H++SO42-
2、由①②得: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例:硝酸、碳酸、硫酸、盐酸、醋酸等
二、酸的性质
1、盐酸和硫酸的物理学性质(浓)
(1)盐酸(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大,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工业盐酸因具有杂质而略显黄色。
(2)、硫酸(物理性质)
①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密度比水大,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②稀释浓硫酸:把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引流到水里,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
2、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稀)
因为盐酸和硫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2)酸+金属——盐+氢气
③Na2CO3=2Na++CO32-
④CuSO4=Cu2++SO42-
由③④得: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例: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钠等A、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
Fe+2HCl=FeCl2+H2↑现象: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
Zn+2HCl= ZnCl2+H2↑
2Al+6HCl=2AlCl3+3H2↑
Mg+H2SO4=MgSO4+ H2↑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
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观察化学变化
1、镁条燃烧
(1)现象:①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点燃
(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
Mg O2MgO
2、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2 H2
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
NaOH CuSO4 Cu(OH)2↓ Na2SO4
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第二节化学之旅
一、从问题开始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知识点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
一、如何识别酸
1、电离
(1)定义:物质溶于水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溶液导电的原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溶于水)
①HCl=H++Cl-
②H2SO4=2H++SO42-
2、由①②得: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例:硝酸、碳酸、硫酸、盐酸、醋酸等
二、酸的性质
1、盐酸和硫酸的物理学性质(浓)
(1)盐酸(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大,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工业盐酸因具有杂质而略显黄色。
(2)、硫酸(物理性质)
①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密度比水大,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②稀释浓硫酸:把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引流到水里,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
2、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稀)
因为盐酸和硫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2)酸+金属——盐+氢气
③Na2CO3=2Na++CO32-
④CuSO4=Cu2++SO42-
由③④得: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例: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钠等
A、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
Fe+2HCl=FeCl2+H2↑现象: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
Zn+2HCl= ZnCl2+H2↑
2Al+6HCl=2AlCl3+3H2↑
Mg+H2SO4=MgSO4+ H2↑
Fe+H2SO4=FeSO4+H2↑现象: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
Zn+H2SO4= Zn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B、用途:验室制氢气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①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铁锈消失,溶液有无色变为黄色
Fe2O3+3H2SO4=Fe2(SO4)3+3H2O现象:铁锈消失,溶液有无色变为黄色
②用途:金属除锈
(4)、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①化学方程式
2HCl+Na2CO3=2NaCl+H2O+CO2↑用于检验碳酸根离子
HCl+AgNO3=AgCl↓+HNO3用于检验氯离子
H2SO4+BaCl2=BaSO4↓+2HCl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②实例:检验一瓶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取无色溶液少许注入试管,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证明原溶液中含有碳酸根。
(5)、复分解反应
①定义: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
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水
第二节碱及其性质
一、如何识别碱
(1)电离方程式:
⑤NaOH=Na++OH-
⑥Ca(OH)2=Ca2++2OH-
(2)由⑤⑥得: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例: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二、碱的性质
1、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1)、氢氧化钠(物理性质)
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白色固体,易溶液于水,溶于水后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放在空气中溶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具有强腐蚀性。
(2)、氢氧化钙(物理性质)
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CaO+H2O=Ca(OH)2 (放出大量的热)
白色固体,微溶液于水。
2、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因为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氧离子,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1)、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碱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①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检验二氧化碳
CO2+2NaOH=Na2CO3+ H2O
SO2+2NaOH= Na2SO3+ H2O 工业除去二氧化硫
SO3+2NaOH= Na2SO4+ H2O
②氢氧化钠为什么必须密封保存
因为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容易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3)、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Ca(OH)2+ Na2CO3= CaCO3↓+2NaOH 工业制氢氧化钠
Ca(OH)2+CuSO4=Cu(OH)2↓+ CaSO4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2NaOH+ CuSO4= Cu(OH)2↓+Na2 SO4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3NaOH+ FeCl3=Fe(OH)3↓+3NaCl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
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
一、溶液的酸碱性
(1)、判断试剂:紫色石蕊、无色酚酞、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2)、现象:①酸性的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②碱性的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PH值
1、PH值范围:0—14
(1)PH=7时,溶液呈中性
(2)PH>7时,溶液呈碱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
(3)PH<7时,溶液呈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
2、测定方法:用玻璃棒蘸少许待测液涂在PH试纸上,然后拿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得溶液PH值。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
三、酸和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1、酸碱对植物生长的意义
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酸性太强或碱性太强的土壤都不适宜农作物生长。
2、溶液酸碱性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响
健康人的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体液PH超过正常范围,就会导致生理功能失调或发生疾病,甚至发现“酸中毒”或“碱中毒”。
3、酸雨
酸雨:常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形成原因:含碳燃料的燃烧(煤、石油)等。
影响:使土壤,湖泊等呈酸性,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腐蚀建筑物等。
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
一、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
①NaOH+ HCl=NaCl+ H2O
②Ca(OH)2+2HCl=CaCl2+2H2O
③Ca(OH)2+ H2SO4=CaSO4+2H2O
④Al(OH)3+3HCl =AlCl3+3H2O
⑤Mg(OH)2+H2SO4=MgSO4+2H2O
(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