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与路径研究---不带模型

合集下载

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与路径研究_刘琳琳

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与路径研究_刘琳琳

第32卷 第1期科 学 管 理 研 究Vol.32 No.1 2014年2月SCIENTIFIC MANAGEMENT RESEARCH Feb.2014文章编号:1004-115X(2014)01-0082-04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与路径研究刘琳琳(中国医科大学,辽宁沈阳 110001)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强大的创新人才队伍是关键。

从“创新”及“创新人才”的内涵出发,研究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创新型人才的作用,通过分析创新型人才影响因素,研究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和道路轨迹,同时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并做出相应的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培养路径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The law and the wa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alentsLIU Lin-lin(China Medical University,Liaoning Shenyang 110001,China) 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a nation,but also the driving force for a country's prosperity.Promoting the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oriented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strong innovation talent teamis the key.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innovation”and“innovation”connotation,research in China during theperiod of economic transition to upgrade the innovative talents of innovative talents,through analysis of the factorsaffecting the growth of creative talents,and trajectory,and research training mode and path of innovative talents,and make the corresponding summary. Key words:innovative talents;growth law;training path1 引言创新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条件和培养途径

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条件和培养途径

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条件和培养途径(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31)摘要:高校作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出发,总结了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并从个人、教育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进而阐述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素质特征;成长条件;培养途径Discussion on the Growth Conditions and Cultivating Ways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31)Abstract: As is an important base for training high level of our coun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From innovation and innovative talent’s connotation, the article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uality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analysed three respects——the individual, education and society,which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eff ect innovative talent’s growth, and then elaborated the basic ways and method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 innovative talents; characteristics; growth condition; cultivating ways加快知识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创新对于提升国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

一、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入手。

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实践性教育的引导下进行创新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创新类教育课程的设置,例如《创意思维》、《创新实践》、《创业管理》等课程。

这些课程的设置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创新及其实践,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另外,创业指导课、学生社团、实习实践都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社团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创新实践的机会,例如科技创新、文学创作、社会服务等。

而实习实践则可以帮助学生切实了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并将其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搭建行业导向的平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需要与行业的需求相结合,搭建行业导向的平台是必不可少的。

具有行业导向特色的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到全面的知识技能,以及同时了解当今行业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提高与行业的深入合作,可以促进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进行创新实践,了解学习所需的具体技能以及相关的工作计划。

在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可以让学生进入大公司参观和实习,深入研究学习领域的具体方向和新技术的开发。

三、建构全球化视野的人才培养平台如今,全球化是各国不可忽视的趋势。

如何让学生培养全球化视野,了解国际市场发展趋势,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部分。

人才培养需要建立国际化平台,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了解全球经济与创新趋势,进而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计划。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策略研究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策略研究

二、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策 略
针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提出以下培养策略:
1、创新培养模式:高校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多元化、灵活的人才 培养模式,如导师制、科研助理制等,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2、优化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案例 分析
以某高校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小王为例,他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创新实 践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他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并拥有 多项发明专利。同时,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担任过学生会干 部和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具备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加强实践训练: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校企合作、实验室实践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实 际问题解决能力。
实施建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定位和学科 特色,制定具体措施。例如,设立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建立专门的培养计划, 提供个性化的导师指导,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等。
通过个案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王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他的 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得益于他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其次是他的实践 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得益于他积极参加科研和社会实践的经历;最后是他的 家庭教育和他人的指导,这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必要的支持。
四、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和培养策略的探讨,认为高校在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时,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通过创新培养模式、 优化培养方案和加强实践训练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素质。高校应 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提供个性化的导师指导和社会资源支持,激发学生的 创新潜力和实践热情。

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与路径研究---不带模型

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与路径研究---不带模型

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与路径研究---不带模型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与路径研究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本文从国内外创新型人才的研究出发,阐述创新型人才对我国的重要性,研究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和道路轨迹,并做出相应的总结和归纳,给出一定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型。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培养1、引言创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其他的种类,如动物,就不具有这种能力。

创新同时也是人类的一种知识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实践能力。

创新的主体,肯定是人类,只有人类才能担当得起这个责任;其次是创新的新,不是重复过去的东西,与过去的东西相比,要有改变,要创造出新的东西,这样才能够叫做创新。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创新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性行为,也是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的改造行为,这个世界充满着矛盾,人类就需要来改造这些矛盾,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来。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正处在发展中时期,更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需要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来为国家提供不竭的动力[1]。

一个国家想要持续地发展,想要走在世界的前端,就不可能缺得了创新,而且是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创新。

我们国家也是如此。

随着社会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可以看作是知识经济时代。

培养人才是每个国家的当务之急,尤其是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创新型人才首先得是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知识,并接受一定的专业教育,从事相关专业性劳动,为人类和社会带来价值和财富的人就可以称之为人才[3]。

2、研究综述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均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

其中,国外学者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研究先于我国,并取得领先成果。

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在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提出了十个特征;美国学者格林阐述了创新能力的十个重要要素;吉尔福特对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特点进行了总结,最终得出八个方面的结论;斯坦、林启曼等人研究创新型人才的心理特质,并总结出描述创新型人才心理特质的一些单词和句子;在20世纪初,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提出大学应当培养社会的人才,使他们不仅具有知识,还具有探索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即培养学生成为实用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与“培养规律”关系比较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与“培养规律”关系比较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与“培养规律”关系比较作者:徐美玲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06期摘要:为了更加良好的开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应当注重培养规律的有效应用,引导学生具有判断能力和自主思维的能力。

更新教育理念,充分的将创新性的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规律”相结合,从而促使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培养规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在稳步的、快速的提升,在国际舞台的竞争中也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从而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应当做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致力于培养出更多创新型的人才。

高等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高校在培育人才时应将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规律”作为教育的核心理念。

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促进国家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培养规律”的理论基础--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在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培养规律”的开发和运用应当充分的参照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进行开展[1]。

只有能够充分的明确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才能够使“培养规律”得以更加完善的运用。

因此可以说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是培养人才的理论知识,而“培养规律”是对于“成长规律”的开发、思考和应用。

以下是运用“培养规律”的理论基础--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的具体思路:(一)新型人才具有独特的创新思维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之一便是创新人才具有自身独特的创新意识,创新人才在成长过程中能够仔细观察每一个事物的特点合规律,并且时时刻刻思考着如何运用规律完善甚至改变自身的思维。

因此创新思维是创新型人才所具有的主要行为习惯之一。

创新型人才通过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多方面的思考和发掘事物,从而做到了在原理思考和技术开发方面都“不走寻常路”。

(二)创新人才具有知识掌握的多元化性具有知识的多元化性,是指人才不仅仅对于课本所描述的内容有着良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应当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对于相关的知识都涉猎。

人才培养打造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路径

人才培养打造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路径

人才培养打造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路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在当今世界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为打造创新型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是打造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育者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二、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要素之一。

学校应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广泛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

例如,学校可以开设创新实验室、科技社团等,让学生自由探索和实践。

同时,要注重跨学科的融合教学,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创新思维和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提倡团队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和竞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推行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实际问题,提升创新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科研力量,推动教师与企业共同进行科研项目,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好的支持。

五、注重创新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还需要他们具备全面发展的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道德等方面的素质。

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等,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担当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六、建立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推动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与路径

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与路径

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与路径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创新人才则成为推动创新的中坚力量。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也日趋复杂和多样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与路径。

一、培育学科交叉型创新人才随着社会的科技不断发展,创新性人才也逐渐呈现出学科交叉的趋势。

因此,培养学科交叉型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

例如,机器学习和生物医学成为交叉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培育机器学习专业与生物医学专业相结合的人才可以更好地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在教育方面,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鼓励学生在多个学科领域中学习,并建立科技研究团队,推动跨学科创新的发展。

二、倡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倡导创新思维培养也成为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学校和企业应重视学生或员工的创新思维培养,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1. 培养主动的思考方式引导学生或员工积极思考,培养主动的思考方式,并注重数学、物理、逻辑等基础能力的训练。

这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和骨架。

2. 鼓励尝试在学校和企业中,鼓励学生或员工尝试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解决难题。

这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各种创新思维的方式和方法。

3. 提供创新思维的实践机会学生或员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创新思维,因此,学校和企业应该创造实践机会。

比如,提供创新性的研究课题、组织探讨、座谈和交流活动等。

三、多渠道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除了学校和企业内部自行培养创新人才外,还应打破孤岛式的人才发掘机制,多渠道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

1. 通过竞赛获得机会通过各种各样的竞赛,能够让更多的机构和企业看到学生或员工的创新才能。

比如,创新科技展览,发明比赛等。

2. 通过实习获取经验学校和企业应该注意与各行各业合作,鼓励学生或员工到企业实习。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或员工了解企业的内部运作和外部环境,同时也能够发现和培养潜在的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与管理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与管理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与管理随着全球化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加速,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作为一种高度理性化、知识化、复杂化的产物,创新型人才在企业和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如何培养和管理创新型人才,成为企业和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创新型人才的定义和特点创新型人才,顾名思义,就是能在各个领域中不断进行创新探索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其他人才相比,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特点:1. 拥有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型人才不仅具有卓越的专业素质,还具备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创新、开拓进取。

2. 具有强大的动力和自我驱动力创新型人才有明显的动力和自我驱动力,愿意承担重大的责任和挑战。

3. 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创新型人才具有很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是团队合作中的有力推动者。

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路径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需要经过以下过程:1. 学习和积累创新型人才的学习和积累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2. 实践和创新创新型人才需要投入到实践中,进行自我创新和探索。

他们需要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用于推动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3. 反思和总结创新型人才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

他们需要吸取经验教训,从成功和失败中获取启示和引导。

三、创新型人才的管理针对创新型人才的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创新型人才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出自由、灵活、包容、鼓励创新和尝试的工作氛围。

这种环境可以激发创新型人才的创造力和自主性。

2.提供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机会创新型人才需要提供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机会,包括培训机会、学习机会、实践机会、研究机会等。

这样,创新型人才就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3.激励和回馈创新型人才需要激励和回馈,以保证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发挥。

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及路径研究

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及路径研究

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及路径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不断地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及路径是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分析讨论。

一、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两种。

传统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以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学习为主,例如学生在学校通过教师传授的知识逐渐提高知识水平,而现代型人才培养模式则更加注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国内外一些大型企业会选拔优秀毕业生进入公司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就我国而言,国内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转型。

以针对大众群体的中等教育为例,传统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主要是对知识的教授和运用的培养,以传授的知识水平和应用技能水平为主要目标。

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数量大,但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现代型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则会倾向于引入更多的课外活动和科创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辅导老师并不是单纯的进行知识传授和解答问题,更需要老师具备发掘孩子特长、给予正确引导的能力。

二、人才培养路径确定人才培养路径是很重要的一步,它不仅决定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决定了其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里我们提出以下几种人才培养路径:1. 学校+科创中心很多大学和高中都有自己的创新创业中心,这类中心往往会选取一些有潜力的年轻人,提供资金支持、场地和技术支持等,让他们在这里进行研究和实践创新。

学校加科创中心可以共建培养平台,让学生无缝接入创新实践生态。

2. 大企业中的实践培养通过在企业的内部工作进行创新实践,也是现在直接进入创新实践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技术人才,因为技术人才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相对较多,但是往往在大学里只是学习了他们的一部分。

进入企业后,他们可以通过在工作中的实践来不断学习和提高。

3. 社区和社会组织社区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比学校或者企业更便捷的实践环境。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路径探讨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路径探讨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路径探讨在当今社会,创新被广泛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路径,并提出一些策略和建议。

首先,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对问题和挑战有新颖、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如科技创新竞赛、创业挑战等,给予他们展示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机会;二是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力;三是将创新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使学生能够在不同领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创新。

其次,高校应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资源支持。

创新需要有良好的实验、研究和创造条件。

高校应投资建设先进的实验室和创新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设施。

此外,高校还应建立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如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基金等,为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导师指导和创业机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变为现实,并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和文化。

第三,高校应开展项目式学习和跨学科教育。

项目式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跨学科的项目,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例如,可以开设跨学科的科技创新项目,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完成一个创新项目,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此外,高校教师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榜样,激励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高校应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高校还应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使教师能够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不断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最后,高校还应与企业、科研机构等进行深入合作,搭建实习和实践平台,将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与实际需求相结合。

浅谈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浅谈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浅谈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指通过教育引导和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人才。

这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下面将从教育方式方法和培养途径两方面进行浅谈。

教育方式方法第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学校应提供多样化、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可以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

第二,提供创新实训机会。

学校可以建立并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和机会。

可以与企业、科研院所等进行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工程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学校可以组织创业大赛、创业论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创业才能的平台。

学校应提供创业辅导和支持,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

第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

学校应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素质和成果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的创新创业动力。

培养途径第一,与企业合作。

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企业导师的引领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运作机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可以与企业举办创业讲座、企业实训基地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第二,注重创新创业导师制度。

学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邀请行业专家和成功创业者作为学生的导师,为他们提供创新创业的指导和支持。

导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创新创业辅导和谈话,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创新创业目标和路径。

第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化。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和创新创业竞赛,增加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

可以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引进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和资源。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面的合作与支持。

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路径与实践

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路径与实践

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路径与实践人才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源动力,而创新型人才则更是现代社会所需。

然而,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一直是各个领域所面临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深入探讨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路径与实践。

一、建立与完善相关机制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一个完整的机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大学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完善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定期的实习实训和科研活动,以及专业化的导师制度和评价制度。

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应该也要做出相应的投入和动作。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为人才培养提供资金、支持和激励措施;同时,企业应该也要参与其中,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岗位,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市场和社会。

二、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有创新思维。

因此,在人才培训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这也是区分传统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首先,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

这既可以使学生对领域内不同的范畴有基本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从而帮助学生促进跨学科思维。

同时,也有益于学生在迎接新问题时,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解答。

此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专业课程。

可以将计算机和其他学科进行结合,比如尝试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设计新的科技产品,或者结合工商管理,实现科研项目的商业化落地。

三、重视实践和项目经验的积累除了专业的课程和理论学习外,实践和项目经验也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

现在大学和高等院校一般会鼓励学生在暑假进行实习和实践活动,然而这些经验并不一定能够为学生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广。

一方面,对于入学可能不具备较多实践经验的学生,可以设置“田野考察”或“调研”课程。

通过外出进行调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现状和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独立的科研项目对于人才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们可以自己提出科研课题,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活动。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在新时代下,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而创新不是由一两个人所能完成的,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的支持,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家和企业重要的战略任务。

但是,当前我国仍面临着创新型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大量中低端人才数量充裕,高端创新型人才缺乏,难以满足国家和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目前的传统教育模式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和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1. 增强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一个人要成为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我们需要强调重视基础教育,在中小学时期加强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提高科学素质,同时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有趣、实用的科技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引导学生开放思维,鼓励创新创造创新是一种精神、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走向开放的思想和多元化的观念,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欲望,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鼓励其兴趣的领域进行钻研,不断修炼技艺,积攒知识储备。

3. 给予学生合理的施展平台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搭建一定的施展平台。

学校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的探索,如通过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践项目、提倡社会实践、鼓励参加竞赛等活动,创造给学生展现自己才干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特有的领域进行发挥与创作。

4. 揭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元路径教育体制需要转变,我们需要核心的教师群体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自主设计适合的培养方案。

此外,我们可以加强对国内外一线创新企业先进的经验和成功案例的研究、学习,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思路。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阶段进展1. 学科专业优势突出、人才储备充足我国在科学教育、信息科技、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学科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

因此,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科技创新的机制1.政策机制政策机制是国家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创新的政策,包括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和支持。

2.企业机制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方式来推进创新。

例如,企业可以采取创新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形式来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3.科学研究机制科学研究机制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能够带动企业和产业的创新发展。

国家应该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并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机制,鼓励科学家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

二、人才培养的机制1.教育机制教育机制是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应该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和评价机制,让学生早期接触到科技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企业机制企业应该重视人才培养,并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机制。

例如,企业可以建立专业的培训机构,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服务,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质。

3.科学研究机制科学研究机制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国家应该加强对科学家的培养和支持,吸引更多优秀的科学家加入到科技创新的事业中。

三、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路径1.多元化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应该遵循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无论是企业、科研机构还是高校,都应该尽可能地开放思路,加强协作与交流,形成强大的创新联盟。

2.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还需要加强人才引进机制的建设。

国家应该制定更加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引进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不断壮大科技团队和队伍。

3.开放性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还需要倡导开放性创新。

不同领域的人才应该相互交流,创新思路应该参照国际先进水平,并具备自主创新的魄力。

总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和途径,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和途径,推动构建具有创新力的社会和经济体系,让创新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优势。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在这个时代中,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和个人投入到科技创新的研究和实践中,希望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自己的价值。

不管是从企业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密切关系都是毋庸置疑的。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创新离不开优秀的人才,而优秀的人才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来支持和推动自己的努力。

因此,要想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必须抓住机制和路径这两个关键点。

一、机制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想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发展,首先要抓住机制这个关键点。

在这方面,现代企业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多种多样的机制支持。

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应该注重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理。

这包括对员工的招聘、培训、晋升和离职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而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

比如让员工参加各种技能培训、领导力培训、创新思维培训等等,培养员工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同时,还要建立严格而完整的评价机制来检验员工的培训成果,从而保证培训效果的可持续性和实效性。

其次,在科技创新方面,企业需要建立高效的研发机制和合理的论文评审制度来鼓励员工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这也包括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投入,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经费和实验设备等各种资源,为他们的研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同时,企业还应该积极主动的与各高校的研究团队、专家实体和各研究机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合作研发,共同推动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最后,在组织管理方面,企业需要采用适应性组织结构,充分发挥管理的激励作用,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这既包括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机制,以及对他们贡献给企业的激励、奖励等机制,也包括对员工参与组织学习和知识分享的鼓励和奖励机制等等。

二、路径是实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除了机制之外,路径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另一个关键点。

创新型人才的特点、素质和培养路径分析

创新型人才的特点、素质和培养路径分析

创新型人才的特点、素质和培养路径分析2023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创新型人才的特点、素质和培养路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创新型人才的特点1. 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型人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并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他们还能够批判性地思考,不盲从于其他人的观点,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得出结论。

2. 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仅擅长于某一领域,还具备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具备宽泛的兴趣爱好和深厚的学识背景,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创造出具有独特性的成果。

3. 敏锐的洞察力创新型人才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启示和灵感,挖掘出问题的本质和新的发展机会。

他们热爱探索和创新,不断地寻找新的想法和方法,为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

二、创新型人才的素质1. 团队协作能力虽然创新型人才独立思考能力强,但是他们也需要和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来实现自己的创意。

因此,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不同背景和不同专业的同事良好合作。

2. 责任心和领导力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责任心和领导力,能够为自己的项目和团队负责。

同时,他们能够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推动团队高效运转和事业的成功。

3. 变革意识和适应能力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变革意识和适应能力,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并随时适应环境变化和技术进步。

他们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始终保持创新思维。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1. 多元化的教育背景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育背景方面,需要注重多元化。

可以在专业领域深耕,同时也要开阔视野,学习各种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

2. 自我学习和探究创新型人才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究,通过自我学习和质疑来不断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注入新的活力。

可以通过网络、书籍、论文、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自我学习和探究。

第五章第四节创新型人才生涯路径

第五章第四节创新型人才生涯路径

5
百折不挠的实Hale Waihona Puke 毅力三、创新心理障碍的排除
第四节 创新型人才生涯路径
一、创新型人才的涵义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
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 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 才。
创新人才的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
真正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 立性的人,而不是成为作为 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 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
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 ——个性的自由发展
创新人才是历史的概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创 新和创新人才的理解都会有所 不同。
虽然不能说个性自由发展了 的人就有创造性,就能成为 创新人才,但没有个性的自 由发展,创新人才就不可能 诞生。
二、创新型人才特征
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品格
1
强烈的创造欲望
2
执着的发散思维能力
敏锐的问题意识 4
3 丰富的想象力

浅谈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浅谈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浅谈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也应该积极响应创新创业的需求,致力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那么,高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与途径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做出探讨。

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应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如创新管理、创业案例分析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创新创业有进一步的了解,培养出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创业者来校进行讲座,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激发学生创业的激情。

这些创业者的亲身经历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对创新创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除了课堂教学,高校还可以积极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大赛、创意设计大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战能力。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也是学生们展示自己创新创业成果的舞台,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

二、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高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和实践平台。

这些实践基地可以是校内的创业孵化中心,也可以是与企业合作的实践基地。

学生可以在这些实践基地中,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创业项目的策划和实施。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地接触真实的市场情况,感受市场的变化与需求,提高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对于校内的创业孵化中心来说,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实际的支持,如提供创业指导、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

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帮助他们顺利地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而与企业合作的实践基地,可以让学生更加贴近市场,了解行业发展的动向和趋势,提前为将来的创业做好准备。

通过这些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发展,可以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创新创业机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业潜力。

三、加强创业导师的培养高校还应该加强创业导师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创业指导。

国内创新人才培育路径讨论

国内创新人才培育路径讨论

国内创新人才培育路径讨论创新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人才则是创新的核心资源。

国内创新人才的培育路径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国内创新体系的搭建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必须探讨的重要问题。

国内创新人才的培育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一、创新型教育的推进教育是提高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创新型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

创新型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采取“问题式”、“探索式”和“实践式”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创造和创新的能力为目标。

而在教学方面,可通过设置创新型实验室、实践课程以及对学生的创新项目进行资助等方式来推进创新型教育。

此外,还需在教育环节之外,鼓励学生的自我实践和探索,让学生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人才培训国内创新人才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培训机会。

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对于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培训内容可针对不同的人才以及行业特点进行定制化,也可以通过专业性较强的中央、地方研究机构或企业机构提供专业的人才培训。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化背景下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和合作也是提高国内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国际化教育、人才留学、国际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竞争意识,同时掌握全球先进的创新技术和方法,以促进国内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四、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评价体系是重要的管理手段,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国内创新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

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包括职称评审、奖励评选、人才选拔等多个方面,能够为国内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果提供有效的保障。

总之,创新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人才则是创新的核心资源,因此加强国内创新人才的培育工作一直是中国所重视的问题之一。

针对问题,学校、企业、政府都需要多方协同动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共同推进国内创新人才的培育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与路径研究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本文从国内外创新型人才的研究出发,阐述创新型人才对我国的重要性,研究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和道路轨迹,并做出相应的总结和归纳,给出一定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型。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培养1、引言创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其他的种类,如动物,就不具有这种能力。

创新同时也是人类的一种知识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实践能力。

创新的主体,肯定是人类,只有人类才能担当得起这个责任;其次是创新的新,不是重复过去的东西,与过去的东西相比,要有改变,要创造出新的东西,这样才能够叫做创新。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创新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性行为,也是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的改造行为,这个世界充满着矛盾,人类就需要来改造这些矛盾,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来。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正处在发展中时期,更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需要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来为国家提供不竭的动力[1]。

一个国家想要持续地发展,想要走在世界的前端,就不可能缺得了创新,而且是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创新。

我们国家也是如此。

随着社会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可以看作是知识经济时代。

培养人才是每个国家的当务之急,尤其是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创新型人才首先得是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知识,并接受一定的专业教育,从事相关专业性劳动,为人类和社会带来价值和财富的人就可以称之为人才[3]。

2、研究综述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均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

其中,国外学者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研究先于我国,并取得领先成果。

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在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提出了十个特征;美国学者格林阐述了创新能力的十个重要要素;吉尔福特对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特点进行了总结,最终得出八个方面的结论;斯坦、林启曼等人研究创新型人才的心理特质,并总结出描述创新型人才心理特质的一些单词和句子;在20世纪初,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提出大学应当培养社会的人才,使他们不仅具有知识,还具有探索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即培养学生成为实用的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定义,并强调了创新型人才的要素,专业性知识、探索精神和适应能力。

国内对创新型人才的研究起步较晚。

国内对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部分学者将创新型人才的要素分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这三个要素对创新型人才进行研究;另一部分学者则是从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专业性知识和思维意识这几个方面研究创新型人才。

其中,陈泽龙、周祖成等学者就是从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这个角度对创新型人才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相应成果。

他们认为创新意识指强烈的兴趣和执着的探索精神;而创新思维指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等思维;创新能力指判断能力、想想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从个性特质方面对创新型人才进行研究的主要有朱清时、郝克明等学者。

在创新型人才研究方面,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都是集中在对创新型人才的剖析上,把创新型人才的要素分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对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是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模式的建立研究较少,本文以创新型人才的要素和特质研究为基础,重点研究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并积极建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3、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3.1 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创新型人才之间可能会有一些相似的特征,但是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之路各不相同。

本文参考了许多资料和文献,并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和探索,得出了以下一些创新型人才共有的特征[4]:(1)具有创新的思维和精神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具有创新的思维,还有创新的精神。

当然这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共通之处。

创新的思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

但是创新的精神并不是靠外界来培养的,这要靠创新型人才自身来培养。

对什么事情都有一种创新的精神,有了精神,再用创新的思维来思考这件事情,这样最后才有可能达到创新的壮举。

(2)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探索精神专业的知识是创新型人才的基础,这在上文中已经讨论过。

创新型人才除了具有专业的知识,还必须具有探索精神。

只有具有执着的探索精神,不轻言放弃,坚持不懈,才有可能成功,才有可能完成创新的行为。

创新之所以难,就难在一个新字上,要推翻已经存在的,改变过去的,不是一时两刻就能做到的。

所以专业的知识是基础,执着的探索精神是关键。

这也是创新型人才所具有的特征。

(3)具有良好的文化环境和学术交流创新型人才一般都有良好的文化环境。

只有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所具有的创新的思维和精神[5]。

只有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执着的探索精神。

良好的文化环境和学术交流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外部环境。

创新型人才不会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会与外界多交流,获得先进的思想和知识。

与外界保持良好的学术交流,互相交流启发,才可以不断促进自己的进步。

(4)具有健康的身心身体就是革命的本钱。

创新型人才还有健康的身心。

具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保持创新的动力。

创新型人才明白身体的重要性,更了解健康的身心是他们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6]。

创新的道路必定充满艰辛和曲折,充满失败和挫折,创新型人才只有保持乐观的态度,健康的身心,才能坚持走在创新的道路上,并取得创新成果。

3.2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归纳根据对创新型人才的多方面的研究,以及对他们的特征和特质的考察,总结了以下一些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7]。

(1)靠经验累积从前辈累积的经验中学习,这是很多人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到了知识、技术等之后,再把这些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不断地积累,相当于变成自己的经验了。

靠自己的不断学习,和累经验,来使得自己成长,这是很多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之路。

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成才方法。

我们如今生活的世界是在不断发展的,但这不是靠一代人的努力,而是靠每一代人的努力才做到的。

前一代传承给后一代经验和教训,新一代人踩在前一代人的脚印上,接着往前前进,这是一个客观的规律。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也是如此。

(2)靠外界历练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都经历了很多历练。

外界的历练对他们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外界的历练也是丰富多彩的。

可以是一件小事,也可以是一件大事。

可以是对身体的历练,也可能是对心理的历练。

外界是多姿多彩的,不仅仅是学术界。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都是在这个大染缸之中,只有经过这些历练,并努力学习,让自己更加强大起来,才能逐步成长为一个创新型的人才,进行创新,对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不管是什么人,生长在这个社会,就要不断地接受这个社会的磨练,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创新型人才在某种角度上来说,已经是一个成功的人。

(3)靠模仿学习模仿和学习已经成才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很多创新型人才在没有成才之前,做过的事情。

也可以算是他们的成长规律之一。

已经成才的创新型人才,他们的学习方法,实践经验对还未成才的创新型人才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毕竟,成才之路很漫长,会有很多障碍和困难,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这里就要学会选择性的吸收前辈成功者的经验,来帮助自己度过难关。

这可以节省许多精力和时间。

可以把这些精力和时间花费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走的这条道路,他们对前辈充满敬意。

(4)靠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同样必不可少的是正规的教育和培养。

而且通过教育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也是一种高效率的方式。

针对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特征的分析,来进行分阶段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性知识和理论,并进行实践性的活动或课程。

这样的教育模式可以避免学生走很多弯路,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掌握最有价值的知识。

当今的中国,在教育培养这种方式上,需要走的路还很远,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5)靠自身修炼除了外界的磨练,创新型人才自身的修炼也很重要,而且也很关键。

如果自己不努力,那么给你再好的环境和机会,都没有用[8]。

所以说,自身修炼也是创新型人才成长道路上不可少的。

对照创新型人才的标准和要求,积极努力地去修炼自己,主动地去找出差距在哪里,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这样才能够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创新型人才不一定就是具有高学历的,很多人都是靠自己后天的学习,靠自己后天的苦干,才被称为创新型人才的。

自身的修炼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每天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修炼自己,才能保持先进性,才能进行创新。

4、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分析模型部分已由别人添加5、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5.1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创新型人才是具有一定专业性知识和一定素养,并具有创新型思维和能力的人。

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重视专业性知识和工程技能;在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积极拓宽学习面,学习相关专业的交叉学科[9];最后开拓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和意识,进行创新。

经过对创新型人才的分析,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路具体阐述如下:(1)专业性知识是基础专业性知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知识是创新型人才力量的汲取源泉,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进行创新行为。

同时,专业性知识的内涵丰富,不仅包括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包括交叉学科的知识。

(2)拓宽学习面专业性知识是基础。

在掌握专业性知识后,还应拓宽学习范围,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这里的学习范围不限于专业性知识,甚至可以包括心理学范畴。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创新型人才的一个必要条件。

丰富的知识面可以打开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阅历,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丰富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融合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人才不能被称为创新型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创新型人才的灵魂。

创新思维和意识不一定是天生的,更需要后天的培养。

对待任何事情和问题,都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深入事物的本质,而不说停留在事物表面。

充分融合创新意识和思维,利用专业性知识和专业培训,进行创新行为。

5.2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汇总创新型人才是优秀的人才,也是我国急需的人才。

笔者根据多方面研究,在这里提供一些可行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路径:(1)提供稳定成长环境上文研究了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和成长规律,健康的身心、稳定的生活、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如今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学术环境也较为浮躁,都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健康成长。

优化社会环境、学校环境,谋求国家和政府支持,给学生创造稳定的生活和环境,促进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