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日语》课堂设计
高级日语教学方法

高级日语教学方法1. 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日语已成为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级日语教学旨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日语进行高级学术交流和实际工作。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级日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2. 教学方法2.1 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教师可采用问题驱动、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针对日本社会文化现象,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心得。
2.2 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以完成实际任务为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和运用日语。
教师可设计各种类型的任务,如小组报告、角色扮演、辩论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日语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2.3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
教师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跨学科教学法高级日语教学不应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应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例如,可与其他日本研究领域的课程相结合,如日本文化、日本经济等,使学生在掌握日语的同时,深入了解日本的相关知识。
3. 教学策略3.1 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水平测试,了解他们的日语基础,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3.2 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日语水平。
除传统的笔试、口试外,还可采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
3.3 课外活动与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如日语角、日本文化体验等,提高他们的日语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可组织学生赴日交流,深入了解日本的社会和文化。
4. 结语高级日语教学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互动式教学、任务型教学、案例教学和跨学科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高级日语第3册教学设计

高级日语第3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 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高级日语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帮助他们了解日本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本节课将向学生介绍一篇有关日本传统文化的文章,并要求学生能够读懂全文,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同时了解一些有关日本传统文化的知识。
2. 写作本节课将向学生介绍一些表达感情和兴趣的日语词汇和表达方式,并提供一些写作练习,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口语本节课将通过对话、辩论等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语法本节课将通过对比中日语言结构差异和语法点解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高级的日语语法知识。
1. 阅读1.共同阅读文章,了解文章中的内容和结构。
2.学生自行翻译文章,并标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语法点。
3.学生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和观点,并准备简短的演讲。
2. 写作1.学生浏览并掌握新学词汇和表达方式。
2.老师提供一些写作练习,如写一篇简短的日记或情书等,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口语1.老师提供一些对话和辩论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生自行组队,根据老师提供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并进行演讲和总结。
4. 语法1.老师通过对比中日语言结构差异和语法点解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高级的日语语法知识。
2.学生自行整理语法知识点,并进行小组分享和讨论。
四、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并在小组中进行演讲。
2. 写作:学生可根据老师提供的写作练习进行表达,老师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估和指导。
3. 口语: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对话和辩论练习,并进行演讲和总结。
4. 语法:学生通过整理语法知识点,并在小组中分享和讨论,以展现自己的掌握情况。
本节课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材:高级日语第3册。
高级日语课程标准新

高级日语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本科日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必修课程,属于专业模块中的基础课程。
在已经完成两年基础日语课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一、二年级所学知识和掌握更新日语知识和技能的提高阶段,在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位置。
(二)课程定位1.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提高异文化理解能力是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扎实掌握日语语言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日语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 提高文章的阅读与分析能力是本课程的根本任务文章的读解能力是语言学习的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能力。
本课程的文章均选用原作,注重思想性、趣味性、实用性的同时,注重题材、体裁的多样性,较之基础阶段的文章在语言难度和内容深度方面都有很大提高,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不仅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通过日语能力水平一级考试。
先修课:初级日语、中级日语后续课:日本文学史、日语古典语法等(三)课程设计思路1.教与学并重是本课程的特点围绕教材中出现的涉及哲学、社会、文化等各种文章,不仅在语言表达上进行教学,还要对文中的内容及作者的观点进行分析,展开课堂讨论,将语言学习与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研究思考日本文化、历史、社会等各个领域的问题,学会将日本文化和本国文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在研究分析中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2.根据课程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采用问答、课堂讨论、讲演等多种方式,把口头训练、写作训练,课内实践、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合作意识。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以及对日本文化的正确理解能力是本课程的目标具体包括:1.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量;读解有相当难度的文章;掌握基本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
高级日语4教学设计

高级日语4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1.掌握日语中的高级语法和词汇2.培养听说读写日语的综合能力3.通过学习日语语言和文化的背景知识,增进对日本文化的了解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涉及以下内容:1.高级审美词汇的学习2.日语句型的运用3.阅读日本文学名著和报纸文章4.与日本学生的交流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2.个人及小组对话练习3.阅读及分享会4.学生与日本留学生的交流教学计划第一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学习较为偏向科技的日语单词授课讲解2小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个人对话练习个人及小组对话练习2小时学生分享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句型阅读及分享会2小时第二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2小时日本新闻阅读及分析授课讲解、个人及小组对话练习授课讲解、阅读及分享会2小时学习名著《源氏物语》相关词汇及阅读学生与日本留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与日本留学生的交流2小时第三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学习高级形容词授课讲解2小时个人及小组对话练习个人及小组对话练习2小时集体观看电影及讨论授课讲解、学生讨论2小时第四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日本文化相关专题讲解授课讲解2小时个人及小组对话练习个人及小组对话练习2小时学生与日本留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与日本留学生的交流2小时教学评估1.定期进行个人及小组作业的评估,包含日语水平、交流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2.每周评估一项综合评分,包含听、说、读、写、文化理解等方面3.期末口语考核和作文考核总结本次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培养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同时增进对日本文化的了解。
通过创造多元化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思考。
同时,鼓励学生多与日本留学生进行交流,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日后的工作和人生做好准备。
大学日语老师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高级日语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时间: [日期] [时间]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日语语法和词汇进行日常交流。
- 学生能够阅读并理解中级以上难度的日语文章。
- 学生能够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对日语语音、语调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日语进行简单的商务交流。
- 学生能够运用日语进行学术讨论。
-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 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理解日本社会的风俗习惯。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1. 语法点:- [具体语法点名称],如:敬语的使用、条件句的构成等。
2. 词汇:- [具体词汇列表],如:商务用语、学术用语等。
3. 课文:- [课文标题],选自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
4. 听力材料:- [听力材料名称],如:日本新闻广播、日语演讲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 复习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 通过简短的日语对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导入- 介绍本节课的语法点、词汇和课文内容。
- 通过图片、视频等视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三、语法讲解与练习- 详细讲解语法点,结合例句进行解释。
-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词汇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卡片、游戏等形式学习新词汇。
- 通过例句和语境,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词汇。
五、课文阅读- 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讲解重点句子和段落。
-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阅读感受。
六、听力训练- 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听后回答问题。
- 分析听力材料中的语言点,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七、口语练习-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八、总结与作业布置-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高级日语1 教学大纲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2012-2013学年度第 1 学期
《高级日语Ⅰ》教学大纲
(Senior Japanese)
一、课程编号:903005
二、课程名称:《高级日语Ⅰ》
三、学时: 96学分:6 实验学时: 0 课内上机学时:0
四、先修课程要求:已经学习完《现代日本语》第一、二册、第三册前十课
五、适用专业:日语
六、适用年级:三年级
七、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目的在于巩固和深化基础阶段所
掌握的语法和词汇方面的知识,在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
通过解读具有一定难度的文章,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量,提高语言综合运用的技能。
八、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本学期学习《现代日本语》第三册第十一课至《现
代日本语》第四册第二课的内容,要求学生牢记每篇课文中出现的新单词;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语法和句型;同时要求学生能达到通顺、流畅地进行连贯性口述和书写简短文章;同时在日汉互译方面取得进步。
八、学时安排:
十、考核方式:考试
十一、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教材:《现代日本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新编日语第三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新编日语第四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新编日语语法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新日汉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
十二、制定单位:外国语学院。
高级日语教学计划

高级日语教学计划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日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高级日语,以应对职场和学术需求。
因此,设计一套高级日语教学计划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施高级日语教学计划。
一、教学主题高级日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的高级能力。
因此,教学主题应紧密围绕实际应用场景展开,如商务谈判、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等。
通过设置真实情境,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高级日语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在实际交流中的应变能力。
二、活动安排活动安排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高级日语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活动形式: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商务谈判、学术研讨和文化交流等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教师可以扮演不同角色,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和讨论,同时提供反馈和建议。
2. 阅读讨论:选取相关的专业文献、报刊杂志和小说等材料,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并展开深入讨论。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术兴趣和职业需求选择阅读材料,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3.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布置论文、报告、信函等写作任务,并提供指导和评估。
同时,通过同行评议和互助学习,促进学生对自己写作的审视和改进。
4. 多媒体学习: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听说读写训练。
学生可以观看新闻视频、听取专家讲座、参与在线讨论等活动,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材使用选择合适的教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在高级日语教学中,可以选用以下教材:1. 高级语法教材:通过系统讲解高级语法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日语句法结构的复杂性和变化规律。
教材中可以提供大量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高级日语会话教程课程设计

高级日语会话教程课程设计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提高学习者日语口语交际能力,帮助学习者在实际交流中更流利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本课程适合已经掌握基础日语语法和词汇,具备一定的日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学习者。
本课程采用母语交际模式,以真实情境为基础,通过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习者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境下的实践。
2. 教学目标•提高学习者日语口语交际能力;•学习并掌握常用日语口语表达;•培养学习者在日语会话中的流畅度与自然性。
3. 教学内容第一课:日常生活用语 (1)学习者将学习一些常用的日常生活用语,包括问候语、告别语、感谢辞、道歉等。
学习目标:•掌握基本的问候语;•学会在不同语境下的告别语;•学会日常生活中的感谢和道歉表达。
第二课:日常生活用语 (2)学习者将学习一些常用的日常生活用语,包括提问、回答、邀请等。
学习目标:•学会用日语进行提问和回答;•学会用日语邀请别人。
第三课:面试用语学习者将学习关于面试的相关日语词汇和表达,包括自我介绍、面试流程、面试问题、礼节等。
学习目标:•学会用日语进行自我介绍;•掌握面试流程和相关日语表达。
第四课:商务用语学习者将学习关于商务场景下的日语口语表达,包括商务会议、商务接待等。
学习目标:•掌握商务会议中的日语口语表达;•学会在商务接待中使用日语。
第五课:情景对话本课程将提供一定数量的实际情境,让学习者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学习目标:•通过实际情境以提高学习者口语交际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
4. 教学方法本课程以沟通性教学为主,主要运用以下教学方法:语言沉浸法为了让学习者更好的掌握口语交际能力,本课程将采用母语交际模式,让学习者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日语。
对话模拟法本课程将采用对话形式,让学习者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方式,进行口语表达和交流。
实践教学法本课程将提供实际情境,并鼓励学习者通过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D20662B0课程属性:必修学时:146学时学分:7先修课程:中级日语、日本文学史、日本概况、日语实用语法考核方式:考试使用教材:陆静华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陈小芬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六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季林根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七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主要参考书:陆静华、陈小芬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六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皮细庚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八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季林根、皮细庚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七、八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周炎辉主编,《日语语法词法·句法》,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高级日语是一门综合技能的课程,它涉及日语的听、说、写、读、译等多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科日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更进一步熟练掌握日语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熟练地掌握日语语法体系,使学生达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和日本国际交流协会设立的“国际日本语能力考试”的2级水平。
本课程是“中级日语”课程的继续,教学重点从一、二年级的讲解词汇、语法、句型逐渐过渡到分析文章、理解语言背后的社会心理文化,从而掌握地道的日语。
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
教师不仅要分析文章、句子结构,还要介绍大量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避免“中国式日语”的出现,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日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高级日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较高的听、说、写、读、译的能力,使他们能用日语交流信息。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作风,正确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社会文化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高级日语教案

高级日语教案高级日语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高级日语词汇和句型进行自由流利的对话。
2. 学生能够通过听力训练,提高理解和应用高级日语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材料,加深对日语语法和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高级日语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由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高级日语教材。
2. 录音设备和听力材料。
3. 阅读材料和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教学(5分钟)1. 教师用日语打招呼并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
2. 教师以生活场景为例,向学生解释高级日语的重要性。
Step 2 听力训练(15分钟)1. 教师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仔细倾听并理解材料内容。
2. 教师提问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并给予反馈。
Step 3 句型和词汇的运用(20分钟)1. 教师通过例句和对话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高级日语的句型和词汇。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要求学生使用所学的句型和词汇进行自由对话。
3. 教师帮助学生纠正语法错误和提升表达能力。
Step 4 阅读训练(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篇关于日本文化的短文,并要求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进行阅读和回答问题的活动,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3. 学生向全班汇报自己的答案和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Step 5 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2.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高级日语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日常生活的短文。
Step 6 教学反思(5分钟)1. 教师和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2. 教师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反馈,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日本的新闻和杂志,扩大对高级日语的了解和运用。
2. 学生可以参加日语角和日本文化活动,提高对日语和文化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听力、口语和阅读的综合训练,培养了学生运用高级日语的能力。
高级日语(三)课程大纲

《高级日语(三)》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高级日语(三)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64/4四、先修课程:《高级日语(一)》《高级日语(二)》五、课程性质:必修六、开课学期:第7学期七、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着力引导学生善于将学习过的日语知识进行类比和梳理,强化语言基本功。
了解教课文的文体及其行文特点,把握课文中心思想,结合课文内容或书面或口头交流读后感。
八、适合学科专业日语九、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一)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情報の力関係【内容】日语综合技能练习;掌握利用图表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
【基本要求】(1)顺畅朗读课文内容,理解主要句型及词语的用法,通过讲解能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
(2)结合对文章内容的阅读和讨论,了解作者的观点和主张以及立场。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
【重点与难点】重点:熟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明确作者的主张和看法。
难点:用日语表述自己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具体看法。
第二章迷う力の素晴らしさ【内容】日语综合技能训练;了解网络检索的优缺点。
【基本要求】(1)顺畅朗读课文内容,理解主要句型及词语的用法,通过讲解能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
(2)结合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和讨论,初步了解网络检索功能的特点。
【重点与难点】重点:熟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明确作者的主张和看法。
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利用自己的话阐明作者的观点。
第三章ボランティアの報酬【内容】日语综合技能训练;了解志愿者的报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基本要求】(1)顺畅朗读课文内容,理解主要句型及词语的用法,通过讲解能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
(2)结合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和讨论,初步了解志愿者的工作情况。
(3)对本章所学主要内容进行归纳。
【重点与难点】重点:熟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明确作者的主张和看法。
难点:对指定内容归纳的针对性以及用日语进行的表述。
第四章どんな人になりたかったか【内容】日语综合技能训练;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
(完整版)《高级日语》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 形成能对日本文化的正确理解的文化素养
1
扩大学生的语 言知识量 ; 读解有相当难 度的文章 ; 掌握基本的文 学理论与批评 方法
2
阅读理解和一 定的语言交际 能力; 日本社会文化 理解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正确 的历史价值观; 对异文化的理 解与吸收以提 高自身的整体 素养
课程理念
3、提高文章阅读与分析能力是本课程的根本任务
文章的读解能力语言学习的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能力,目前语 言权威测试中也都大幅度地加强了对文章读解能力的考查。是 本课程全部文章均选用原作,文章注重思想性、实用性、趣味 性和题材、体裁的多样性,较之基础阶段的文章,不仅课文长 度增加、而且语言难度和内容深度也有较大的提高,通过学习 这些文章,促进学生在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方面有所 提高。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文章的读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助 于学生成功通过日语水平一级测试。
学生讲解
小组讨论
2
2
2
2
2
2
2
2
2
3
2
3
2
3
2
3
2
3
2
3
2
3
2
3
2
3
2
3
2
3
2
3
2
3
2
3
2
3
教师讲授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课程实施
❖ 采用班级式集中学习、课外辅导、课下自主学 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 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的教学方法 ❖ 文化背景教学 ❖ 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地
高级日语教学大纲

高级日语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依据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本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而设置。
《高级日语》课程是日语专业重要的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1)提高阅读理解和词汇运用能力,即能掌握和使用所学的词汇,特别是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分和使用,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抓住文章的要点,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技巧和修辞特点;(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即能用日语解释、用汉语翻译文章中的难句,使用日语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评论。
学生应该能用辞典和其他工具书独立解决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难点,提高自学能力,增加文化知识,更好地使语言和文化结合在一起。
二、教学原则:本课程是综合性实践课,在已经完成两年《基础日语》课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一、二年级所学知识和掌握更新日语知识和技能的提高阶段。
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书面和口语交际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还应使学生的文化素养有明显提高,对日本的近代文学,现代语言有较深入的理解和理论方面的初步接触,为将来进一步提高日本语文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以教师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解,精讲多练,增加课堂练习时间。
在练习的形式方面,可采用问答、讨论、座谈、讲演等多种方式,把口头和笔头、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彻底理解,而且能够熟练地掌握和应用。
要求教师用日语组织教学,除了涉及有一定深度的理论性问题或特殊专业性知识(可适当加入汉语讲解)外,课堂应始终使用日语。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本课授课于大学本科三、四年级的第5、6学期,每周4学时,第五学期为20周,每周4学时,共80学时,第六学期17周,每周4学时共68学时。
总计148学时。
二、具体教学内容第五册第一課めくらになった名僧(10学时)第二課命をかけて(10学时)第三課フシダカバチの秘密(10学时)第四課時候の挨拶(10学时)第五課家族旅行(10学时)第六課沈黙の世界(10学时)第七課藤野先生(10学时)第八課日本語の特徴(10学时)第九課おけらの水渡り(10学时)第十課幸福(10学时)第十一課キュリー夫人(10学时)第十二課何でも見てやろう(10学时)第六册第一課近代の夜明け(10学时)第二課ものまね──しぐさの日本文化──(10学时)第三課おふくろの消息(10学时)第四課詩三編(10学时)第五課うさぎ追いし彼の山(10学时)第六課戦災者の悲しみ(10学时)第七課四季(10学时)第八課他人の目(10学时)第九課自転車(10学时)第十一課日本語を考える(10学时)第十二課水仙(10学时)第七册第一課赤とんぼと油虫(10学时)第二課映画芸術の成立(10学时)第三課無名の人(10学时)第四課北海道の秋(10学时)第五課暗夜行路(10学时)第六課日本人の契約観(10学时)第七課伊良湖岬(10学时)第八課日本の耳(10学时)五、测试与考核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
《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阅读理解中长篇较为困难的文章,并提取摘要;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区别近似语的不同,同时拓展学习相反语义的词汇、惯用句表现;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使用较高难度的词汇及语法表现;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所学过的词汇及语法进行中译日的练习;
5.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使用较文言的表现写作;
6.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日本语学及日本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4
5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6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谭晶华主编.新编日语第四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陆静华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8年。
2.主要参考书
谭晶华主编.日语综合教程课文翻译与练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7。
高级日语口译教学设计

高级日语口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在本课中,学生将通过日语口译的训练,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提升:1.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捕捉原文中的信息,并且理解原文的主旨和细节内容;2.加强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将原文信息准确、流利地翻译成目标语言;3.提升翻译技巧,学会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解决不同语境下的翻译难题;4.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克服翻译中的困难,提高整体翻译质量。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a.准备多个日语原文素材,包括新闻报道、商业会议演讲等;b.准备相关的翻译词汇和术语表,方便学生参考;c.准备录音设备或者电脑,用于播放日语原文录音。
2.学生准备:a.准备学习笔记和纸质词典,在课堂上进行实时的翻译练习;b.准备参考资料和例句,用于翻译实践中的参考;c.准备提前阅读一些相关的资料和新闻,为口译任务做好准备。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a.教师播放一段日语原文录音,让学生尝试进行即席口译,了解自己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水平;b.教师对学生的口译进行点评和反馈,提醒学生注意要点和技巧。
2.讲解口译技巧a.教师针对日语口译的独特性进行讲解,解释在不同语境下应该采用何种口译策略;b.教师讲解口译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如处理长句、专业术语等;c.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译练习,通过反复实践,提高口译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3.小组讨论a.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2-3人组成,共同完成一段日语原文的口译任务;b.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讨论和翻译,探讨最佳的翻译方法和策略;c.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口译演示,并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4.模拟口译场景a.教师提供一个模拟的日语口译场景,如商务会议、新闻发布会等;b.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口译,分为发言人和口译人员;c.进行实地模拟练习,并由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和反馈。
5.总结和拓展a.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总结口译技巧和要点;b.鼓励学生进行额外的口译训练,拓展口译知识和技能;c.提醒学生定期练习口译,加强听力和口语的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日语》课堂设计的探索[摘要]国内院校对日语专业《高级日语》课程的认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课时量的安排方面,课时量远远满足不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二是在学生方面,过于重视一级的应试准备,而忽略了本课程的学习;三是课本方面,语法条理性不清晰,课文长、难度大。
这些问题给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挑战。
因此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首先是课堂对课文讲解粗细结合,整体地对文章进行把握;二是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三是适当的与一级的结合。
[关键词] 高级日语问题课堂设计一、高级日语的教学目的高级日语是大学本科日语专业高年级专业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高年级日语是要继续夯实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扩大知识面,使学生不仅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还应有广泛且有一定深度的日语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
即不但能理解文章文字表面的词义,还能理解文字背后更深一层的社会背景含义和作者的所指。
能就文章作者的观点用日语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感想。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五会”,即能够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使用日语。
同时,对于日本的社会、文化、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以及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1、高级日语课时不够国内开设日语专业的院校,对《高级日语》课程的认识,从安排的课时量和课程所贯穿的学期来看,存在较大的差异。
首先在课时量的安排方面除了一些办学历史悠久的院校比较重视本课程的学习,将课时量安排在300个左右外,大多数学校《高级日语》课程之后120-140课时左右。
我校的日语人才培养计划中对《高级日语》的课时分配只有128课时。
这样的课时量远远满足不了教学大纲对《高级日语》课所提出的要求。
并且在开设的学期上,也只有两个学期,使得学生的精读课程没有能够贯穿学生的大学四年。
2、高级日语的语法条理性不清晰,课文长、难度大高级日语的课文长,篇幅大多在3页以上,最长的超过6页,从量来看是基础日语的2-3倍。
并且文章的选材多种多样,难度比起基础日语也大大的增加,文章也变得一些晦涩难懂。
一些句子和段落,需要学生花时间仔细去研读才能理解。
学生从较为简单的基础日语进入到跨度较大的高级日语的学习后,不太适应。
而且高级日语课程由单纯的介绍日语知识到了日语知识与日本的文化相结合的文章上,文章里面包含的一些文化现象学生一知半解,使得对课文的把握也很难到位,但由于时间有限老师也不能展开太多。
在内容上不像初级日语知识那么有清晰条理,而且一些句型的讲解的内容在学生的一级辅导书中已经接触过,学生对看过的东西提不起兴趣。
3、学生在一级过级训练上花费时间过多学生在一级方面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金钱。
不仅在大多数日语专业的都在课程中安排了一级过级辅导课,学生从大二下学期就开始为一级做准备,老师也教育学生没有一级证书就很难找到好的工作,一级就成为了学生四年学习的全部目标。
在学习了基础的语法知识后,学生就开始背一级单词,记一级语法,做一级练习,不仅花掉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而且还把一级带到了学生认为不重要的课程的课堂上,使得学生没有太多精力和时间来预习和复习高级日语的课文。
4、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高级日语课的开设一般都是从大三开始。
进入大三后,学生对大学、对日语的热情已经慢慢地熄灭。
学习进入了一个需要持久耐性的稳定期,而且这一时期也是学生成绩出现了分水岭的时期,基础打得好的学生越来越有学习的动力,日语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基础不扎实的感觉学习越来越吃力,感觉自己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没有什么效果,就会出现焦虑情绪。
三、课堂设计的模式这些问题的出现有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造成的,有专业的指导思想重视和学生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这些问题的出现给高级日语的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更需要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对课堂教学进行更为合理的设计,以提高课堂的效率,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把《高级日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在教学环节中的问题进行综合思考,并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和本人的教学经验,对高级日语的课堂设计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利用好课外进行预习、复习课前预习除了单词和课文阅读之外,注重让学生进行文章相关背景资料的收集和阅读,其中包括作者的生平介绍和与文章的理解密切相关的日本社会日本文化、文学的相关知识,为文章的理解打下基础。
教师根据每一课的主题,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来收集资料,扩大学生的视野。
最重要的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提前给学生布置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课下自主阅读的材料,给他们一个课前跨文化差异的机会,或者布置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回去上网查资料后在课堂上进行发表。
由于文章的内容较难理解,即使在对文章进行细将之后,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仍有不透彻的地方。
因此让学生在课后对文章进行翻译,以促进学生的课后对文章的理解和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先将学生2-3个人组成1个学习小组,然后对文章进行分段,布置每个小组一个部分的翻译任务。
要求学生课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所负责的翻译内容进行讨论,提交一份翻译。
(二)采用灵活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和积极性。
在对文章的细节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要提倡精讲多练、因势利导、实际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坚持师生互动式双向交流的课堂模式。
对文章中出现的作者的观点、一些代词的理解、上下文的关系的理解进行提问,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提高上课的效率和积极性。
具体的方法是:1、句型造句对新旧句型,在讲解完新句型或复习完就句型时,马上让学生用文章中的句型自己造句,检验其对句型的理解程度。
2、集体讨论模式课堂上, 就一个语法现象或是一组近义词, 老师先不发表看法, 让学生根据内容造句、谈自己的见解,再寻找反方的学生谈自己看法, 然后通过举手的方式划分两个组, 使之展开讨论。
最后由老师做总结发言, 纠正不妥之处。
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课堂讨论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 必须是在充分预习的前提下才可进行。
此外, 老师在讨论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对时间与进程的控制至关重要。
3、换位教学模式首先, 将今天要讲解的内容分段, 按照内容的分段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让各组将预习的内容汇总起来, 然后派代表到讲台上用日语讲解并回答学生及老师的提间。
在解释和答疑过程中出现差错或答不上来时, 老师立刻予以帮助, 对于遗漏部分, 老师可在换位教学之后加以补充。
该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变换课堂气氛, 使学生体会“教”的责任感, 对自己的学习更加负责。
4、问答教学模式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设置成若干个问题, 以提间的方式展开教学, 开动学生的脑筋, 使学生在一个接一个的问与答之中学有所获。
该模式强度大、密度高, 可用于课文量较大的教学之中。
5、学生扮演角色“简短讲演”主要是每次课由一名学生作3分钟的简短讲演,针对讲演内容,学生可以提问、补充等,最后由教师进行评说和指导。
开始时以信息类为主,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转换到具有一定深度的内容以及讲演者的主张。
这种做法可以突破阅读、理解的局限性,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
“讨论”即不定期地围绕热点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真正使用日语表达自己想要表述的内容。
(三)“粗”“细”结合的课文讲解提高学生的日语阅读能力将课文看作是一篇大的阅读,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15-20分钟)要看完文章,并回答出老师就课文结构所准备的问题并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
在这么短的时间做这样强度大的练习能提高了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学会对问题在文章中的正确定位。
在进入课文的精讲前对文章的结构和大概的意思有所把握,为后面的细讲打下基础。
在课文的粗线条理清之后,就按结构对文章进行分块。
进入到文章的精讲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分块对文中出现的长句、难句进行重点分析,对作者的语言技巧和修辞特点进行讲解,并且在每一块的讲解结束时,让学生对本块内容进行总结或发表自己的感想。
使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抓住文章的要点。
对每个部分的细线条的讲解结束后,再让粗线条阶段对文章进行主要内容归纳的同学对之前归纳的内容进行补充,并谈自己的感想。
最后有教师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评论。
(四)与一级的结合词汇和句型的讲解虽然说学习的目的不是考试,但是考试是检查学习效果的手段。
特别日语能力一级考试直接与学生的就业相关,而且高级日语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课文中出现的惯用句型多是1、2级测试的语法知识,对学生的考级有帮助。
因此在单词和课文讲解的过程中穿插一级考试的内容,并进行相关的练习有很有必要的。
在高级日语课上对句型的用法进行详细的解释,可以弥补学生在自己看1级资料时的不足之处。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上课的注意力。
而在与一级结合的时候最好是找一些往年真题的内容,这样试题比较有权威性。
四、小结日语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高级日语这门课程更是这个系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这么多不利因素下,怎么才能上好课,需要广大日语教学一些的教师进行思考和总结。
总的来说本人总结的经验就是在教学中应注意趣味性和实践性。
1、精讲多练。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在教学中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要坚持师生互动式双向交流的课堂模式。
这一经验总结也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仍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1]曹大峰.日语教学与教材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2-115[2]张威主编.日语语言文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9-103[3]吴立新.关于高级日语课程教学的探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 (4):49-51[4]吴侃村木新次郎.高级日语②[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