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体格检查是评估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心脏的触诊、听诊、叩诊等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心脏的大小、杂音等情况。

为了对心脏体格检查进行评分,常需考虑的因素包括心脏的搏动、心脏的界限、心脏杂音的性质和强度等。

下面是对心脏体格检查评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心脏搏动评分标准:a. 0分:无心脏搏动;b. 1分:心脏搏动微弱,仅能在强烈压力下触及;c. 2分:心脏搏动较明显,能在一般手压下触及;d. 3分:心脏搏动明显,能在轻轻触压下触及。

2. 心脏界限评分标准:a. 0分:心脏界限难以确定,无法触及;b. 1分:心脏界限不清晰,但能通过深按得以确定;c. 2分:心脏界限清晰,但需较深按压才能确定;d. 3分:心脏界限清晰,轻按即可明确。

3. 心脏杂音评分标准:a. 0分:无心脏杂音;b. 1分:心脏杂音极轻微,需要集中注意才能听到;c. 2分:心脏杂音较明显,可在一般情况下听到;d. 3分:心脏杂音明显,不需专注即可听到。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对心脏体格检查进行评分时,可以根据具体观察结果和检查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评分。

评分越高,表示心脏体格检查异常程度越明显,可能存在着心脏疾病或异常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心脏体格检查评分只是初步判断心脏状况的一种方法,对于确认疾病的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医学检查方法。

此外,心脏体格检查的评分标准也可能会因医学专业、研究目的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应用评分标准时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分和解读结果。

心脏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分标准对心脏体格检查进行评估,对于早期发现心脏疾病和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心脏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8
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在 第几肋间(3分);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正常 或弥散(3分)。
6
叙述心前区异常搏动二个主要搏动名称,并能指出其部位: 胸骨左缘3〜4肋间搏动(2分);剑突下搏动(2分);心 底异常搏动(2分)。
6
心脏叩诊
叩诊手法、姿势正确: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 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1.5分),或被检查者取坐位, 板指与肋间垂直(1.5分),当被检杳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 平行(2分)。
2
心 脏 触 诊
触诊手法正确: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站在其右侧(2.5分), 先用右手掌开始检查,触诊压力适当(2.5分)
5
触诊顺序正确:从心前区开始(2分),逐渐触诊肺动脉瓣区 (1分)、主动脉瓣区(1分)、第二主动脉办区(1分)及三 尖瓣区(1分)。
6
在心尖搏动区触诊,确认心尖搏动最强点:能够正确指出心 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3分);能够正确指出在锁骨中线 内、外(3分)。
5
心脏叩诊顺序正确: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而 内(3分),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逐个肋间向 上,直至第二肋间(3分);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2分), 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 肋间(2分)。
10
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叩诊手法同前, 自左侧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叩诊(2分),由外 向内轻叩,由轻变浊时作出标记(1分),再逐一肋间向上叩 诊,直至第二肋间(1分),右侧同上。方法正确(2分);结 果基本正确(2分)。
5
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心率(1分)、心律(1分)、正常
8
精品文档

心脏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姓名:得分:考核人:
体检内容
分值
得分
心脏视诊
心脏视诊方法正确,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被检查者正确暴露胸部。
5
叙述心脏视诊主要内容: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与凹陷(2分);观察心尖搏动范围,并能说出正常值(2.0〜2.5cm)(3分);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3分)。
5
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心率(1分)、心律(1分)、正常心音(1分)、心音改变(正常、异常)(2分)、心脏杂音
(正常、异常)(2分)、心包摩擦音(1分)。
8
提问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听诊时有什么发现?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为一高调递减型哈气样杂音,坐位前倾呼气末时明显。一般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越严重,杂音所占的时间越长,响度越大。
8
测量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距离为8-10cm。
2
心脏听诊
在被检杳者人体上能正确指出传统的5个听诊区位置:一尖瓣区(2分);肺动脉瓣区(2分);主动脉瓣区(2分);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2分);三尖瓣区(2分)。
10
听诊顺序正确:二尖瓣区(心尖区)(1分)、肺动脉瓣区(1分)、主动脉瓣区(1分)、主动脉瓣第二区(1分)、三尖瓣区(1分)。
8
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3分);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正常或弥散(3分)。
6
叙述心前区异常搏动二个主要搏动名称,并能指出其部位:胸骨左缘3〜4肋间搏动(2分);剑突下搏动(2分);心底异常搏动(2分)。
6
心脏叩诊
叩诊手法、姿势正确: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1.5分),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板指与肋间垂直(1.5分),当被检杳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2: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站在其右侧(2.5分),先用右手掌开始检查,触诊压力适当(2.5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7.5
自心尖区(1分)开始→肺动脉瓣区(1分)→主动脉瓣区(1分)→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1分)→三尖瓣区(1分)。每听诊区至少听30秒以上(1分)按照正确顺序(1.5分)
7.5
听诊内容:心率(1分)、心律(1分)、正常心音(1分)、心音改变(正常、异常)(1分)、心脏杂音(正常、异常)(1分)、心包摩擦音(1分)等。
4
心脏震颤触诊(5分):考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诊(4分),能说出使触诊满意的条件:被检查者胸前倾位(2分)、收缩期(2分)、呼气末(2分)。
10
心脏叩诊(20)
考生以左手中指的第一、二指节作为叩诊扳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击的部位,扳指与肋间平行(2分),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扳指)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2分),叩击时应以腕关节与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立即抬起(2分),在同一部位叩诊可连续2-3下(2分)。
10
心脏触诊(25)
考生与被检查者位置正确:被检查者仰卧,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2分)。
2
考生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1分),然后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食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3分),也可用单一手指指腹触诊。
4
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2分),在锁骨中线内或外(2分)。(正常人心尖搏动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面0.5-1cm)(指点不正确不能得分)。
4
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其视线与胸部同水平开始视诊(2分),仔细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然后正俯视整个前胸,观察心尖搏动位置与范围(2分)。
4
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2分),在锁骨中线内侧还是外侧(2分)。(正常人心尖搏动在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0cm);能够正确描述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及是否正常(4分),具体搏动范围指划给考官看(2分)。(正常人心尖搏动范围直径为2.0-2.5cm)。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体格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估患者心血管健康的工作。

通过观察、听诊、触摸等方式,医生能够依据特定的评分标准对心脏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血管疾病和异常情况。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1.心率、节律和强度测量心率、判断节律和强度对于评估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在衡量心率时,要求患者安静休息15分钟以上,并使用心电图工具进行电极贴附。

检查时医生应当评估心率是否规律、是否合理、是否增强等。

2.心尖搏动心尖搏动是心脏前端的流体推动感应,身体正常人的心尖搏动通常位于左第五肋间中线左侧。

医生必须对心尖位置进行感悟,判断是否移位或扩展。

3.心音心音是心室和心房压力改变的结果,通过听诊等方式进行检查。

医生应当注意区分第一声和第二声声音的强度、清晰度和时间间隔,以及第三和第四心音的存在。

4.肺动脉瓣二尖瓣医生必须评估肺动脉瓣和二尖瓣的听觉特征,包括共同的运作方式、是否存在杂音、受到感染的程度以及瓣膜疾病的其他症状。

5.腹部检查医生应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检查,判断有无扩大的大血管、腹水、肝或脾脏肿大等病情症状。

此外,还要注意腹部肌肉的张力和腹壁移动的程度。

6.颈静脉搏动检查颈静脉搏动可以帮助判断心脏的充血状况和心脏排血功能的强弱程度。

医生应当感知颈部静脉的压力状况、颈动脉和颈静脉之间截距以及颈动脉和胸骨之间的距离。

7.下肢水肿下肢水肿通常是体外循环或其他室腔病症的危险症状。

医生应当对膝外侧肿胀、腘窝以上的区域进行检查,还应注意检查膝下和脚踝的水肿程度。

总之,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包括各种检查项,如心率、节律和强度、心尖搏动、心音、肺动脉瓣二尖瓣、腹部检查、颈静脉搏动和下肢水肿等。

医生应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和异常情况,提醒患者注意保健和治疗。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
25
4.听诊顺序:自心尖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每听诊区至少听30秒以上
10
5
心脏听诊
1.听诊方法:一般采用间接听诊法
5
2.听诊内容:心率、心律、正常心音、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等(考官随机抽考出现的临床意义)。
5
3.心脏瓣膜的听诊部位。心尖区即二尖瓣区,心尖搏动最强点(5分);肺动脉瓣区,即胸骨左缘第2肋间(5分);主动脉瓣区,即胸骨右缘第2肋间(5分);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即胸骨左缘第3肋间(5分);三尖瓣区,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5分)。
5
2.心脏左界叩诊: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叩诊至清音变浊音,并作标记,然后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5
3.心脏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于肝上界上一肋间由外向内叩诊至清音变浊音,并作标记,然后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5
4.测量:用直尺测定锁骨中线到前正中线距离,一般为8-10厘米。测定左右心浊音界各标记点距离前正中线垂直距离。
5
3.视诊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
5
心脏触诊
1.心尖搏动:检查者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然后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食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置于心尖搏动最明显的部位。触诊到心尖搏动应注意其位置、范围、强度、速率和节律(指点不正确不能得分)。
5
2.震颤:检查者用右手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和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诊,了解相应部位有无不同时期的震颤(考官随机抽考震 Nhomakorabea的临床意义)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编号:姓名:得分:

心脏、胸肺、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胸肺、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10
深触
考生以并拢的2、3、i指.将腹型压陷至少2厘米以上(2分人以了解腹腔内脏与包块情况(1分).然后将指端逐渐触向腹腔包块(2分人并左包块上做上下(1分)、左右(1分)滑动触摸。
7
触右 肾
2側肾脏触诊:被检查者仰卧,两魏屈曲•考生立于被检查老右侧.嘱被检查者做较深呼吸(1分);考生以左手掌托住其右腰部向上推起(!分h右手掌平放在右上腹部<1分),手指方向大 致平行于右肋缘而植横向(1分):于被检查者吸久时双手夹触诊(2分人可触到光滑钝圆包块一 一肾脏。
12
左侧S崔心尖猫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2分人由外向内至浊音出现(2分〉.逐个肋问向上(2分).直至第2肋问(2分)。
8
心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4分),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至浊音止(2分),逐一肋问 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2分)。
8

脏 听 诊
心尖区即二尖棒区(2分h肺动脉魅区,即胸骨左缘第2肋问(2分):主动脉瓣区•即胸骨 右缘第2肋间(2分):主动脉霸第二听诊区,即胸骨左缘第3肋问(2分):三尖辩区・即胸 骨左缘第4、5肋间(2分)。
10
胆囊 及莫 菲征
单手滑行触诊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先将双手搓攥殴和.指甲应短(1分)。然后将右手4指并拢.掌擋关节伸直,于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登老右上腹部C1分).然后随被检查者 呼气•手指压向腹深部<1分人吸气时,手指向前向上在胆囊点下方滑行蝕诊下移的胆囊<2分)。 如上腹部触及包块,应垂直于长轴方向滑行触诊(2分).Murphy征检查:考生左手栄平放于被检
6
肺 脏 的 叩 诊

何接叩诊:患考平卧考生站其右侧(1分),考生左手中指第一节和第二节作为叩诊扳擋(1分), 紧贴于欲叩诊的部位上(1分).右手指自然弯曲,中指指端以垂直的方向叩诊于扳指上(1分), 扣击手法正确•力量适当(1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范本模板】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范本模板】
11分
备注:检查由考生进行互检或模拟人上进行第3—4肋间触诊(4分),能说出触诊满意的条件;被检查者胸前倾位(2分):收缩期(2分),呼气末(2分)。
10分
心脏叩诊
考生以左手中指的第一、二指作为叩诊扳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击的部位,扳指与肋间平行(3分),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扳指)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3分),叩击时应以腕关节与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立即抬起(3分),在同一部位叩诊可连续2—3下(3分)。
4分
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2分),在锁骨中线内侧还是外侧(2分)。(正常人心尖搏动在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0cm);能够正确描述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及是否正确(4分),具体搏动范围指画给考官看(2分).(正常人心尖搏动范围直径为2.0-2.5cm)。
10分
心脏触诊
考生与检查者位置正确;被检查者仰卧,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2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检查
考生姓名:得分:
体检内容
分值
得分
心脏视

被检查者仰卧位(或坐位)(1分),正确暴露胸部,上肢及以下(1分),下至中上腹(1分),两侧至腋中线(1分)。
4分
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其视线与胸部同水平开始视诊(2分),仔细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活动,然后正俯视整个前胸,观察心尖搏动位置与范围(2分)
10分
自心间区(1分)开始→肺动脉瓣区(1分)→左动脉瓣区(1分)→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1分)→三尖瓣区(1分).每听诊区至少听30秒以上(3分),听诊时间太短应适当扣分
8分
听诊内容:心率(1分)、心律(1分)、正常心音(1分)、心音改正(正常、异常)(2分),心脏杂音(正常、异常)(4分)、心包摩擦音(2分)

心脏、胸肺、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胸肺、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10
自心尖区(1分)开始→肺动脉瓣区(1分)→主动脉瓣区(1分)→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1分)→三尖瓣区(1分)。每听诊区至少听30秒以上(3分),听诊时间太短应适当扣分。
8
听诊内容:心率(1分)、心律(1分)、正常心音(1分)、心音改变(正常、异常)(2分)、心脏杂音(正常、异常)(4分)、心包摩擦音(2分)等。
2
考生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1分),然后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食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3分),也可用单一手指指腹触诊.
4
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2分),在锁骨中线内或外(2分)。(正常人心尖搏动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面0.5—1cm)(指点不正确不能得分)。
4
心脏震颤触诊(5分):考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
5
心包摩擦感触诊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诊(4分),能说出使触诊满意的条件:被检查者胸前倾位(2分)、收缩期(2分)、呼气末(2分).
10
心脏叩诊
考生以左手中指的第一、二指节作为叩诊扳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击的部位,扳指与肋间平行(3分),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扳指)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3分),叩击时应以腕关节与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立即抬起(3分),在同一部位叩诊可连续2-3下(3分)。
8
正常胸、桶状胸、扁平胸、鸡胸、肋间隙增宽、肋间隙窄、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正常呼吸频率、呼吸过速、呼吸过缓、呼吸深度变化;潮式呼吸、间停呼吸、抑制呼吸、叹息样呼吸。上述各项提到各得1分,未提及不得分.
16
肺和胸膜的触诊
前胸廓扩张度的检查:考生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手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2分)。嘱被检查者做深呼吸运动(1分),观察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以此对比被检查者呼吸时两侧胸廓扩张度(1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是指对心脏进行体格检查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检查指标进行评分,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1. 心率和节律: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节律应为正常窦性节律,如果出现异常节律则需要评分。

2. 心脏杂音:杂音分为收缩期杂音和舒张期杂音,根据杂音的强度、位置和出现时间进行评分,以判断杂音产生的原因。

3. 心脏扩张和收缩:心脏扩张和收缩的状态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触摸心脏进行评分。

4. 心脏搏动:触摸心脏感受到的搏动也是评估心脏功能和健康状况的指标之一。

5. 压痛和局部肿胀:心脏周围的压痛和局部肿胀也是评估心脏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进行评分。

评分方法一般是根据不同的指标,分别给予不同的分值,最后将所有分值加总,得出总分数,从而对心脏功能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评分标准一般是根据不同的
疾病和情况而制定,具体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评估。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检查
4
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其视线与胸部同水平开始视诊(2分);仔细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凹陷及异常搏动,然后正俯视整个前胸,观察心尖搏动位置与范围(2分)。
4
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2分);在锁骨中线内侧还是外侧(正常人心尖搏动在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cm)(2分);能够正确描述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及是否正常(4分);具体搏动范围指划给考官看(正常人心尖搏动范围直径为2.0-2.5cm)(2分)。
12
心左界: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2分);由外向内至浊音出现(2分);逐个肋间向上(2分);直至第2肋间(2分)。
8
心右界:先叩出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上由肺区从上至下叩向腹部,叩诊音由清音转为浊音即肝上界即相对浊音界,正常人位于第5肋间)(3分);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至浊音止(2分);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2分)。
10
心脏触诊
被检查者取平卧位,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2分)。
2
考生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1分);然后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食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3分);也可用单一手指指腹触诊。
4
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2分);在锁骨中线内侧还是外侧(正常人心尖搏动在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cm)(指点不正确不能得分)(2分)。
7
听诊内容:心率(1分);心律(1分);正常心音(1分);心音改变(正常、异常)(2分);心脏杂音(正常、异常)(4分);心包摩擦音(1分)等。
10
总分
总分为100分,考生在10钟内完成以上全部内容,若超过规定时间则扣10分。
备注
主考: 日期: 年 月 日
4
心脏震颤触诊:考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小的震动感(4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是医生根据对患者心脏进行体格检查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打分,并根据打分来判断患者的心脏状况。

下面是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一、心脏浊音区的判断1. 评分标准:a. 周围心浊音区:正常情况下,心浊音区应有明显界限,且局限于左缘档第6肋间至胸骨左缘之间,并延伸到心尖区。

i. 弥漫性增大:向外扩大到胸骨右缘的第4肋间。

ii. 局限性增大:胸骨左缘以内的第5、6肋间。

b. 心尖区:心浊音区应局限于心尖区,正常时应不超过胸骨左缘。

i. 扩大:超过胸骨左缘。

二、心脏搏动的判断1. 评分标准:a. 心浊音区震颤:以触诊方式感觉到的震颤。

i. 1级:轻度震颤,需要专业技术才能感知。

ii. 2级:中度震颤,可通过触诊感知。

iii. 3级:明显震颤,即使没有触诊也能感知到。

b. 心搏动:通过触诊方式感受到的搏动。

i. 1级:正常心搏动,搏动幅度适中。

ii. 2级:轻微增强搏动。

iii. 3级:明显增强搏动。

三、心脏杂音的判断1. 评分标准:a. 听诊点:i. 二尖瓣区:位于胸骨最低点向外3.8cm处。

ii. 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

iii. 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第3肋间。

iv. 三尖瓣区:胸骨右缘第5肋间。

b. 基本判断:i. 无异常:未听到任何杂音。

ii. 有异常杂音,但不明显。

iii. 明显异常杂音:明显的连续性、间断性或运动对称性杂音。

四、心脏脉搏检查1. 脉搏规律性判断:a. 评分标准:i. 规律:心率固定、搏动有规律。

ii. 不规律:心率不固定、搏动无规律。

2. 脉搏强弱判断:a. 评分标准:i. 强大而有力:大于正常范围。

ii. 强弱不一:脉搏有明显波动。

iii. 弱者:小于正常范围。

五、心脏杂音触诊判断1. 在胸骨左侧第2肋间进行触诊,并评估以下内容:a. 第一心音:S1音的清楚度和强度。

b. 伴随音:S1音前后的附加声音,如胸骨右缘第2肋间的S2-S1伴随音。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1
完全暴露患者检查部位,注意保暖(上至颈以下,下至中上腹,两侧至腋中线)
2
视诊
11
患者取卧位,医师视线与胸廓同高。(医生立于患者右侧)
2
观察有无心前区隆起,报告结果:心前区无隆起。
3
观察心尖搏动: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1cm处,搏动范围直径约2cm(具体搏动范围指划给考官看)。搏动无弥散,未见负性心尖搏动。
3
观察心前区搏动:胸骨左缘3,4肋间、剑突下、心底部未见心脏搏动。
3
触诊
20
使用右手全手掌,后使用小鱼际,最后使用中指和食指指腹触诊心尖搏动,报告结果,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1cm处。未及增强及减弱,无抬举性心尖搏动。
5
触诊震颤:分别在心尖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肺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4,5肋间(三尖瓣区)触诊,报告结果未触及震颤。
2
听诊心包摩擦音位置正确
2
听诊内容:心率(可与脉率相比较)(1分)、心律(是否齐整、有无早搏)(1分)、心音(1分),有无杂音、额外心音(2分),、心包摩擦音(2分)
7
注意
事项
操作轻柔、注意患者感受
2
操作过程中无过多改变患者体位,造成过多不适
2
操作完毕后复原患者衣物、被褥
3
告知患者检查结果
2
总分
100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被考核人:考核人:项目内容及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准备
9
医师准备: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洗手(可口述)
2
自我介绍,操作前告知患者检查内容及目的,取得患者同意
2
评估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是一套用于评估心脏疾病或异常的工具,它通过观察患者的体征、听诊心脏的声音和触诊心脏的位置和脉搏强度等来判断心脏功能的健康程度。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的参考内容。

1. 观察患者
观察患者的外表,包括脸色是否苍白、有无水肿、呼吸是否困难等。

2. 体征检查
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率等基本生命体征。

正常的血压范围是120/80毫米汞柱,正常的心率范围是每分钟60至100次,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是每分钟12至20次。

3. 触诊心脏位置
通过触诊胸部,确定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心脏正常情况下位于胸骨中线左侧的第五肋间空隙,其距离前胸骨尖约2-3厘米。

4. 脉搏检查
检查患者的脉搏强度和节律。

正常的脉搏强度应该是有力而有规律的。

5. 听诊心脏声音
使用听诊器仔细听诊患者的心脏四个区域(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和三尖瓣区),观察有无异常心脏音。

正常的心脏声包括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而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可
能是心脏疾病的征兆。

6. 川韵反射
在患者卧床的情况下,轻轻敲击其胸骨左缘的第三或第四肋软骨周围,观察腿部或颈部的反应。

川韵反射强烈暗示心脏衰竭。

以上是一份常见的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的参考内容,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听触诊等操作,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初步评估的工具,确诊心脏疾病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此外,由于各个医院和医生可能会有些差异,实际的评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检查(100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检查(100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检查(100分)心脏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评估心脏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心脏疾病有重要意义。

下面介绍一下心脏检查的评分标准。

一、心率正常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如果心率过快或过慢,应进行进一步检查。

心率过缓可能是窦房结功能障碍,心率过快可能是房颤、房室折返等病变的表现。

评分标准:正常60-100次/分,得4分;不齐或变异,得2分;过快或过缓,得1分;房颤或其他心律失常,得0分。

二、心脏听诊心脏听诊是评估心脏状况的重要手段,在检查时需要注意心音的强弱、节律、音质、分裂等方面的表现。

心脏疾病的不同类型、程度表现不同的心音变化,比如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心脏杂音、心音分裂等。

评分标准:心音正常,得4分;轻微的心脏杂音,得3分;中度的心脏杂音,得2分;严重的心脏杂音,得1分;分裂的心音,得0分。

三、心跳强度心脏收缩时产生的冲击称为心脏搏动,可以通过触摸动脉搏动的方式来评估心跳强度。

如果心跳过弱或过强,可能反映心肌功能异常。

四、心血管杂音心血管杂音是指血流在心血管系统中遇到异常狭窄、阻塞、病理性反流等导致的噪音,是心脏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听诊心血管杂音时需要关注杂音呈现的位置、强度、音调和时机等方面。

五、颈静脉检查颈静脉检查是评估心脏功能和血液回流情况的重要检查项目。

检查时需要观察颈静脉脉搏波的强度、节律、速度和形态等。

评分标准:正常的颈静脉,得4分;稍有扩张或收缩,得3分;明显扩张或收缩,得2分;非常明显的扩张或收缩,得1分;无法观察到颈静脉,得0分。

综合评估以上各项指标后,每个人的心脏健康状况得到相应的评分,总分为100分。

评分越高,心脏健康状况越好。

健康人群的总分应该在85分以上,如果得分低于80分,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行动起来,关注心脏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是评估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以下是心脏体格检查的评分标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一般情况。

1. 体型,正常身材得分1分,肥胖得分0分,消瘦得分0分。

2. 神志,清醒得分1分,嗜睡得分0分,昏迷得分0分。

二、皮肤。

1. 肤色,红润得分1分,苍白得分0分,发绀得分0分。

2. 湿度,正常得分1分,干燥得分0分,出汗得分0分。

三、头颈部。

1. 颈静脉,无搏动得分1分,搏动得分0分。

2. 颈动脉搏动,对称得分1分,不对称得分0分。

四、胸部。

1. 心前区搏动,无得分1分,有得分0分。

2. 心尖搏动,无得分1分,有得分0分。

五、心脏听诊。

1. 心率,正常得分1分,过快得分0分,过慢得分0分。

2. 心音,正常得分1分,异常得分0分。

六、肺部。

1. 呼吸音,正常得分1分,异常得分0分。

2. 咳嗽,无得分1分,有得分0分。

七、腹部。

1. 肝脾,无肿大得分1分,有肿大得分0分。

2. 腹部压痛,无得分1分,有得分0分。

八、下肢水肿。

1. 踝部水肿,无得分1分,有得分0分。

以上就是心脏体格检查的评分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心脏健康状况有更清晰的认识。

在进行评分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更准确地判断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希望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评分,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100分)序号:项目评分标准分值得分查体前准备1.器具准备。

2.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10心脏视诊: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心尖搏动(位置、搏动范围)、心前区异常搏动。

(必要时下蹲,视线与胸廓同高,以更好地观察)10触诊:心尖搏动(先用右手手掌置于心前区,确定需触诊的部位和范围,然后用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触诊);触诊心前区异常搏动(包括剑突下搏动)和震颤。

(用右手小鱼际触诊,确定具体位置和时期)。

10触诊心包摩擦感。

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用手掌触诊。

5叩诊心浊音界:先叩左界,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由外向内,当由清音变浊音时,翻转板指作标记,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

(如果心尖搏动不清楚,需由左腋前线开始,由外向内叩诊)。

叩右界,则沿右锁骨中线,自上而下,叩出肝上界(清音变浊音),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

用直尺测量左右心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间的距离。

25听诊:先将听诊器体件置心尖搏动最强的部位,听诊心率、心律、心音(强度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音(听诊1分钟)。

然后依次在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听诊。

20听诊心包摩擦音,在胸骨左缘3、4肋间听诊。

5查体后处理协助患者整理衣物。

5操作后洗手。

(可口述)5注意爱伤观念,保护病人隐私。

5总分(得分合计):考官签名:年月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心 脏 触 诊
触诊手法正确: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站在其右侧(2.5分), 先用右手掌开始检查,触诊压力适当(2.5分)
5
触诊顺序正确:从心前区开始(2分),逐渐触诊肺动脉瓣区 (1分)、主动脉瓣区(1分)、第二主动脉办区(1分)及三 尖瓣区(1分)。
6
在心尖搏动区触诊,确认心尖搏动最强点:能够正确指出心 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3分);能够正确指出在锁骨中线 内、外(3分)。
8
测量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距离为8-10Hale Waihona Puke m。2心 脏 听 诊
在被检杳者人体上能正确指出传统的5个听诊区位置:一尖 瓣区(2分);肺动脉瓣区(2分);主动脉瓣区(2分);主 动脉瓣第二听诊区(2分);三尖瓣区(2分)。
10
听诊顺序正确:二尖瓣区(心尖区)(1分)、肺动脉瓣区(1分))主动脉瓣区(1分)、主动脉瓣第二区(1分)、三尖瓣 区(1分)。
6
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与 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4分);用上述 触诊手法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触诊(4分)。
8
精品文档
心脏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姓名:得分:考核人:
体检内容
分值
得分
心 脏 视 诊
心脏视诊方法正确,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被检查者正 确暴露胸部。
5
叙述心脏视诊主要内容: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与凹陷(2分);观察心尖搏动范围,并能说出正常值(2.0〜2.5cm)(3分);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3分)。
8
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在 第几肋间(3分);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正常 或弥散(3分)。
6
叙述心前区异常搏动二个主要搏动名称,并能指出其部位: 胸骨左缘3〜4肋间搏动(2分);剑突下搏动(2分);心 底异常搏动(2分)。
6
心脏叩诊
叩诊手法、姿势正确: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 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1.5分),或被检查者取坐位, 板指与肋间垂直(1.5分),当被检杳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 平行(2分)。
5
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心率(1分)、心律(1分)、正常
8
精品文档
心音(1分)、心音改变(正常、异常)(2分)、心脏杂音(正 常、异常)(2分)、心包摩擦音(1分)。
提问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听诊时有什么发现?主动脉瓣区 舒张期杂音,为一高调递减型哈气样杂音,坐位前倾呼气末 时明显。一般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越严重,杂音所占的时间越 长,响度越大。
5
心脏叩诊顺序正确: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而 内(3分),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逐个肋间向 上,直至第二肋间(3分);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2分), 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 肋间(2分)。
10
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叩诊手法同前, 自左侧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叩诊(2分),由外 向内轻叩,由轻变浊时作出标记(1分),再逐一肋间向上叩 诊,直至第二肋间(1分),右侧同上。方法正确(2分);结 果基本正确(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