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程_薄膜干涉基础知识
大学物理薄膜干涉
大学物理薄膜干涉
薄膜干涉是光学干涉的一种常见形式,它涉及到两个或多个薄膜层的反射和透射光的相互叠加。薄膜干涉现象的复杂性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光学仪器、光学通信和生物医学领域。本文将介绍大学物理中薄膜干涉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一、薄膜干涉的基本原理
1、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源发出的光波在空间中叠加时,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干涉现象的产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光波的波长和传播方向必须相同;
(2)光波的相位差必须恒定;
(3)光波的振幅必须相等。
2、薄膜干涉的形成
薄膜干涉是指光在两个或多个薄膜层之间反射和透射时产生的干涉现象。当光线照射到薄膜上时,一部分光线会被反射回来,一部分光
线会穿透薄膜继续传播。由于薄膜的厚度通常很薄,所以光的反射和透射都会受到薄膜的影响。当多个反射和透射的光线相互叠加时,就会形成薄膜干涉现象。
3、薄膜干涉的公式
薄膜干涉的公式可以表示为:Δφ = 2πnΔndλ,其中Δφ为光程差,n为薄膜的折射率,Δn为薄膜的厚度变化量,λ为光波的波长。当光程差满足公式时,就会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二、薄膜干涉的应用
1、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在光学仪器中,薄膜干涉被广泛应用于表面形貌测量、光学厚度控制和光学表面质量检测等方面。例如,在表面形貌测量中,可以利用薄膜干涉原理测量表面的粗糙度和高度变化;在光学厚度控制方面,可以利用薄膜干涉原理控制材料的折射率和厚度;在光学表面质量检测方面,可以利用薄膜干涉原理检测表面的缺陷和划痕等。
2、光学通信中的应用
在光学通信中,薄膜干涉被广泛应用于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等方面。
大学物理学之光程_薄膜干涉
盯住某条明纹,不变, e减小, i 减小, 条纹向里收缩
3 如图:两列长度有限的相干波传递到媒质中一点, 相 干 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肯定会干涉? 长 n1 度 S1 P r
1
n2
r2
S2
不相遇
光程差不能太大,把能够产生 干涉现象的最大光程差称为 “相干长度”。显然,相干长 度等于一个波列的长度。
n
n1
n n1
2ne (2k 1)
2
3
4 4 ,
对波长为的光波,反射少,透射多,故叫增透膜。
ne (2k 1)
4
.....
ne
叫光学厚度。
物理学
第五版
11-3 光程 薄膜干涉
第十一章 光学
19
2. 高反射膜(bright film) )
若 n n0,i ~ 0时,当
2
n2
M2
A B 4
d
E 5
n1
1 sin Δ32 2dn2 ( ) 2dn2 cos cos cos 2 2
(2)干涉条件
Δ32 2dn2 cos
(2k 1)
n2 n1
1
M1
2 k ( k 1,2,)
2
L 3 C
2d n n sin i
光程差—薄膜干涉
n n n 1 2 3 不考虑半波损失。
2 2 2 1 2
17
( 2 k 1 ) ( d k 1 , 2 ) (2k 1) 4n2 2 9 555 10 7 k=1,膜最薄 d 1 10 m 4n2 41.38
2 dn n sin i 2 n d 2
i
n1
n 1 n 2
当光从折射率大的光密介质, 正入射于折射率小的光疏介质 时,反射光没有半波损失。
10
r
n2
折射光都无半波损失。
三、薄膜干涉
单色光以入射角 i 从 折射率为 n1介质 进入折射 率为n2 的介质, 在薄膜的上下两表面产生的反射 光 ①光、② 光,满足相干光的 5 个 条件,能产生干涉,经透镜汇聚, 在焦平面上产生等倾干涉条纹。 从焦点 P 到 CD 波面,两 条光的光程差为 0,则在未 考虑半波损失时① 光、② 光的光程差为:
2nd k 2
设 n n n 1 2 3
1.劈棱处 dk=0,光程差 为 2ndk 2 2 由
19
k
( 2k 1)
( k 1 , 2 ) 加强
2
( k 1 , 2 )
减弱
劈棱处为暗纹
dk
2.第 k 级暗纹处劈尖厚度
6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高中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高中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
在物理学中,薄膜干涉是涉及光的波动性质的一种现象。光程差是用来描述光通过不同介质或空气中传播时所经过的距离差。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是用来计算不同介质或空气中的光程差的公式。本文将详细介绍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第一段:什么是薄膜干涉
薄膜干涉指的是光在透明材料表面反射和折射时发生的干涉现象。当光线通过一个薄膜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而这两束光线再次相遇时会产生干涉。这种干涉现象可以用于解释一些自然界或实验室中观察到的颜色变化现象,例如气泡的彩色、油膜上的彩色等。
第二段:什么是光程差
光程差是指光线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所经过的路径长度差。当光线通过一个介质或空气时,会因为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导致光程差的发生。光程差是薄膜干涉现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干涉条纹的样式和颜色。
第三段: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的推导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可以通过菲涅尔公式和折射定律来推导。菲涅尔公式描述了光在介质的折射和反射过程,折射定律则是描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折射规律。
推导过程如下:
假设有一薄膜,其上方为介质1,下方为介质2。光线从空气(介质1)射入到薄膜(介质2)的表面,首先发生反射,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θ1 = θr。
接下来,光线从薄膜(介质2)射入到空气(介质1),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可知折射角与入射角和折射率的乘积之比相等。即:θr = θ2 / n2。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θ1 + θ2 = φ,其中φ为干涉条纹的相位差。
代入上述公式和几何关系中可得:
光的干涉知识点总结
Growing up is a game against yourself. Don’t worry that others will do better than you. You just need to do better
every day than the day before.(页眉可删)
光的干涉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的光学现象是重点单元之一,下面是光的干涉知识点总结,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一汇总进行复习或者是预习,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1、双缝干涉
(1)两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发生叠加,在某些区域总加强,在另外一些区域总减弱,从而出现亮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
(2)产生干涉的条件
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叫相干波源,只有相干波源发出的光互相叠加,才能产生干涉现象,在屏上出现稳定的亮暗相间的条纹。
(3)双缝干涉实验规律
①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到相干光源、的路程之差为光程差,记为。
若光程差是波长λ的整倍数,即(n=0,1,2,3…)P点将出现亮条纹;若光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
(n=0,1,2,3…),P点将出现暗条纹。
②屏上和双缝、距离相等的点,若用单色光实验该点是亮条纹(中央条纹),若用白光实验该点是白色的亮条纹。
③若用单色光实验,在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用白光实验,中央是白色条纹,两侧是彩色条纹。
④屏上明暗条纹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其距离大小与双缝之间距离d。双缝到屏的距离及光的波长λ有关,即。在和d不变的情况下,和波长λ成正比,应用该式可测光波的波长λ。
⑤用同一实验装置做干涉实验,红光干涉条纹的间距,紫光干涉条纹间距最小,故可知大于小于。
光程 薄膜干涉
覆盖上面的一条缝后,零级明纹将向何方移动? 覆盖上面的一条缝后,零级明纹将向何方移动?移动到 原来的第几级明纹处? 原来的第几级明纹处? (3)若将原装置放入液体中,观察到空气中的第三级 )若将原装置放入液体中, 明纹正好是液体中的第四级明纹,求液体的折射率。 明纹正好是液体中的第四级明纹,求液体的折射率。
干涉减弱 干涉减弱
2 ∆ ϕ = ± ( 2 k + 1)π , k = 0 ,1, 2 , L
∆ = ± ( 2 k + 1)
λ
, k = 0 ,1, 2 , L
第十一章 光学
6
物理学
1111-3 光程 薄膜干涉
第五版
常见情况: 常见情况:
(1)真空中加入厚 的介质、增加( (1)真空中加入厚 d 的介质、增加(n-1)d 光程
第十一章 光学
8
物理学
1111-3 光程 薄膜干涉
第五版
解: 级明纹中心相距20个条纹宽度 (1)因为两条第 级明纹中心相距 个条纹宽度, )因为两条第10级明纹中心相距 个条纹宽度, 所以由条纹宽度公式 L D ∆x = = λ 20 d Ld 0.11 × 2 × 10-4 λ= = = 5.5 × 10-7 m = 5500 A0 得 20 D 20 × 2 (2)如图,当上面一条缝被云母片覆盖时,光程差 )如图,当上面一条缝被云母片覆盖时, 为零的零级明纹应向上移动。设移到原来的第k级明 为零的零级明纹应向上移动。设移到原来的第 级明 纹处, 纹处,则未盖云母片前
光的干涉知识点归纳总结
光的干涉知识点归纳总结
1、双缝干涉
1、两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发生叠加,在某些区域总加强,在另
外一些区域总减弱,从而出现亮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
2、产生干涉的条件,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叫相干波源,只有相干波源发出的光互相叠加,才能产生干涉现象,在屏上出现稳定的亮暗相间的条纹。
3、双缝干涉实验规律,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到相干光源、的路程之差为光程差,(n=0,1,2,3)P点将出现亮条纹;若光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n=0,1,2,3),P点将出现暗条纹。
屏上和双缝、距离相等的点,若用单色光实验该点是亮条纹(中
央条纹),若用白光实验该点是白色的亮条纹。
若用单色光实验,在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用白光实验,中央是白色条纹,两侧是彩色条纹。
屏上明暗条纹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其距离大小与双缝之间距离d。双缝到屏的距离及光的波长有关,即在和d不变的情况下,和波长成正比,应用该式可测光波的波长。
用同一实验装置做干涉实验,红光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大,紫光干涉条纹间距最小,故可知大于小于。
2、薄膜干涉
薄膜干涉的成因:由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平行相间的条纹。
薄膜干涉的应用:增透膜:透镜和棱镜表面的增透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
检查平整程度:待检平面和标准平面之间的楔形空气薄膜,用单色光进行照射,入射光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出两列光波,形成干涉条纹,待检平面若是平的,空气膜厚度相同的各点就位于一条直线上,干涉条纹是平行的;反之,干涉条纹有弯曲现象。
薄膜干涉 讲解
.
i=0
n1
共 n2
d1 ZnS d2 MgF2
13 层
n2 n1
n2
n1
d2 MgF2 d1 ZnS d2 MgF2 d1 ZnS
玻璃 n=1.52
例题 4-6:
波长可连续变化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折射率为n1=1.30的油膜上,油膜覆 盖在折射率为n2=1.50的玻璃板上。若波长为λ1= 500nm 和λ2= 700nm的反 射光完全相消。求油膜的最小厚度。
解: ⑴ 看到圆形等厚干涉条纹;
⑵ 干涉亮纹满足(无半波损失):
2 n d k k2 n d4 .8
取: kmax4 得:
d k 2n
0 .0 nm
250 500
.0 nm .0 nm
750 . 1.000
0 .
nm 0 nm
(k 0 ) (k 1 ) (k 2 ) (k 3 ) (k 4 )
增反膜(高反膜):
如He—Ne激光器谐振腔上的反射镜通过在玻璃上交替镀上高折
射率材料ZnS(n1=2.35)和低折射率材料MgF2(n2=1.38),可
对λ=6328Ǻ的单色光反射率大于99% 。
2n1d1 2
(k1)
得:
d1
4n1
67.3nm
2n2d2 2 (k1)
得:
d2
4n2
薄膜干涉概述
k
k
k =1 1 = 828nm k =2 2 = 414nm k =3 3 = 276nm
反射光为紫色光。
12
例12-9 当一束单色光从折射率为n1的媒质垂直入射到折射率 为n2的媒质中,欲使从折射率为n2的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的 光程差不考虑半波损失,则三种媒质的折射率n1,n2,n3必须满足: (A)n1>n2>n3;(B)n1>n2<n3;(C)n1<n2>n3;(D)n1<n2<n3
3
二、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
一般地讨论薄膜干涉在任意平面上的干涉图样是一个极为复
杂的问题。
实际中意义最大的是两种特殊情形:等倾、等厚。
1、等倾干涉
扩展光源各个方 向来的光线照射到
扩展 光源
屏 幕
厚度均匀的薄膜后,
在无穷远处产生的
透
干涉。
镜
n
4
对于厚度均匀的平行 平面膜(e=常数)来说, 扩展光源投射到薄膜上 的光线的光程差,是随 着光线的倾角(即入射 角i)不同而变化的。倾 角相同的光线都有相同 的光程差,因而属于同 一级别的干涉条纹,故 此叫做等倾干涉。
6
2、光程差分析
S
❖反射光的光程差
S1
设n2>n1,设薄膜厚度为e,a1、 a2 为两平行相干光。
作 BD⊥AD , 则 反 射 光 的 光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高中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高中
摘要:
一、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简介
-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定义
- 公式中各参数含义及物理意义
二、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推导
-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推导过程
- 注意要点及难点解析
三、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应用
- 薄膜干涉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在案例中的应用
四、总结与展望
- 对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的总结
- 对未来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的展望
正文:
一、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简介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是描述光线在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后,形成的干涉现象中,两束相干光之间的光程差与薄膜厚度、折射率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公式。它对于理解薄膜干涉现象、预测干涉条纹的分布以及进行薄膜厚度等参数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推导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的推导过程涉及到一些光学基础知识,如光的折射、反射以及相干光的干涉等。具体的推导过程如下:
首先,假设光线在薄膜上下表面分别发生折射角为i和r的反射,光线在薄膜内部的传播距离为d,薄膜厚度为e。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以得到:
1 * sin(i) = n
2 * sin(r)
其中,n1和n2分别为空气和薄膜的折射率。
接下来,考虑光线在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后的光程差。根据薄膜干涉的原理,光线在薄膜上下表面的反射光程差为2e,而在薄膜内部的传播光程差为d。因此,总的光程差为2ne + λ/2,其中λ为光的波长。
最后,根据相干光干涉的原理,两束相干光之间的光程差应等于整数倍的波长,即2ne + λ/2 = m * λ,其中m为整数。
将上述两式联立,可以解得:
e = (m * λ - λ/2) / 2n
第2节 光程差—薄膜干涉
λ
注意光程与光程差的区别: 注意光程与光程差的区别: ∆ = nL 同一波线上两点间的光程 2π ∆ϕ = ∆
δ = ∆ 2 − ∆1
两束光的光程差
λ
∆ϕ =
2π
λ
δ
5
是同一波源发出的波 在同一波线上不同两 点振动的位相差。 点振动的位相差。
不同波源经不同路径 在相遇点引起的两个 振动的位相差。 振动的位相差。
2 2 2 1 2
1.如果照射到薄膜上的是平行入射光,入射角一定, 如果照射到薄膜上的是平行入射光,入射角一定, 如果照射到薄膜上的是平行入射光 则不同的薄膜厚度就有不同的光程差, 则不同的薄膜厚度就有不同的光程差,也就有不同的 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这种一组干涉条纹的每一条对应薄膜一厚 度的干涉,称为等厚干涉。 度的干涉,称为等厚干涉。 2.如果光源是扩展光源, 2.如果光源是扩展光源,每一点都可以发出一束近似 如果光源是扩展光源 平行的光线,以不同的入射角入射薄膜, 平行的光线,以不同的入射角入射薄膜,在反射方向 上放一透镜, 上放一透镜,每一束平行光会在透镜焦平面上会取聚 一点。当薄膜厚度一定时, 一点。当薄膜厚度一定时,在透镜焦平面上每一干涉 条纹都与一入射角对应,称这种干涉为等倾干涉。 条纹都与一入射角对应,称这种干涉为等倾干涉。 用同样的办法可以推导透射光的光程差。 用同样的办法可以推导透射光的光程差。
薄膜干涉的光程差公式
薄膜干涉的光程差公式
薄膜干涉是一种光学干涉现象,是指当光线在两个介质之间传播时,
由于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路径不同,导致光程差
的变化,从而产生干涉现象。
光程差是指光线传播过程中两条光线路径所走过的路程之差。在薄膜
干涉中,光线由真空中入射到一个介质中,然后再出射到另一个介质中。
设入射光线角度为θ,入射介质的折射率为n1,薄膜的厚度为d,薄膜
的折射率为n2、在薄膜中,光线的路径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入射
光线在第一个介质中传播的路径,另一部分是入射光线在薄膜中传播的路径。
首先考虑入射光线在第一个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入射光线在第一个介
质中传播的路程为L1,由于第一个介质的折射率为n1,光线在此介质中
的传播速度为c/n1,所以可以得到L1=c*t1,其中t1为光线在第一个介
质中的传播时间。根据物理学中的定义,光线在真空中的传播时间t为光
线传播的路程L与光速c的比值,即t=L/c。因此,L1=ct1=nc*t。由此
可见,入射光线在第一个介质中的传播路径与时间与真空中的传播路径和
时间成正比。
接下来考虑入射光线在薄膜中的传播路径。假设入射光线与薄膜表面
的夹角为θ,入射光线在薄膜中传播的路程为L2、由于薄膜的厚度为d,光线传播的速度为c/n2,所以可以得到L2=d/cosθ*n2、其中cosθ为入
射角的余弦值,n2为薄膜的折射率。因此,入射光线在薄膜中的传播路
径与薄膜的厚度和入射角的余弦值成正比。
最后考虑出射光线在第二个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出射光线在第二个介质中的传播路径为L3、由于第二个介质的折射率为n1,光线在此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c/n1,所以可以得到L3=c*t3、根据上面的定义,可知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高中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高中
摘要:
1.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2.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的推导和理解
3.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的应用和影响
4.结论和展望
正文:
一、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薄膜干涉是指两束光线在穿过一个薄膜之后产生的干涉现象。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光学元件的表面,例如反射镜、透镜等。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是用来描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公式。
光程差是指两束光线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路径不同而产生的相位差。在薄膜干涉中,光程差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路程差、介质和半波损。
二、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的推导和理解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为:δ= (2ne + λ/2)d,其中n为薄膜的折射率,e 为薄膜的厚度,λ为入射光的波长,d为入射点的薄膜厚度,t为薄膜内的折射角。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光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等因素。其中,2ne 表示光在薄膜内传播时所经过的光程,λ/2 表示由于两束相干光在性质不同的两个界面上反射而引起的附加光程差。
三、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的应用和影响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用来检测薄膜的厚度、折射率等参数,也可以用来制作减反射膜和干涉滤光片等。
此外,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对于理解光学表面的检验、微小的角度或线度的精密测量、以及制备薄膜等应用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论和展望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是一个描述薄膜干涉现象的重要公式,对于理解和应用薄膜干涉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一般情形
薄膜干涉光程差公式一般情形
光程差薄膜干涉实验是释放一条平行光线穿过一个两片薄膜,然后观察通过两片薄膜后由感兴趣的衍射光线构成的干涉图象,利用光程差公式可求出两片薄膜的厚度及折射率。而光程差公式在干涉实验中是用来求出衍射介质厚度和入射介质折射率的重要依据,它提出运用波长λ和入射角θ找出第n个衍射最大值处的累积光程差dn的公式,公式为:
dn = n λ / 2sinθ
dn为第n个衍射最大值关于物质累积光程差,n为衍射最大值的序号,λ为光的波长,而θ为入射角。
其中,光程差薄膜干涉实验所研究的是光在一块玻璃片上的折射及其衍射光线,公式可表示为:
dn=(nλ)[2t/sinθ+sin(θ-α)/sinθ]
其中,n为衍射最大值的序号,λ为光波长,t为衍射介质厚度,α为折射角。
在光程差薄膜实验中,只要知道光源的波长,而且观察入射光的入射角,就可以由上述的公式,求出衍射介质的厚度及入射介质的折射率,从而研究光程差变化的规律。
光程差公式在干涉实验中是找出材料物理特性的重要参考,如果没有对光程差公式的正确使用,将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而由此公式可以表示出光程差增加而随机变化的规律,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干涉实验,从而发现介质物理性质的秘密,是光学领域重要的应用且值得深入研究。
13.1.3-4 光程和光程差 薄膜干涉(等倾干涉)解析
1
13.1.3、4 光程 薄膜干涉(等倾)
(1)光程:
2 nr
介质折射率n与光的几何路程r之积 =nr
光程 ni ri
物理意义:光程就是单色光 r nr 在介质中通过的几何路程按相位 2 2 n 差相等折合到真空中的路程.
第十三章 波动光学
2
c
相位 4
L
3 C E 5
9
AB BC d cos γ
AD AC sin i
n2 n1
1
M1 M2
2d tan sini
2
P
n1
n2
i
D
A B 4
d
n1
第十三章 波动光学
13.1.3、4 光程 薄膜干涉(等倾)
2d 2 Δ32 n2 1 sin 2n2 d cos cos 2 2
A
A、B、C 各点到F点的光程都相等。 解 释 AaF比BbF经过的几何路程长,但BbF在透镜中 经过的路程比AaF长,透镜折射率大于1,折算 成光程, AaF的光程与BbF的光程相等。
B
使用透镜不会引起各相干光之间的附加光程差。
13.1.3、4 光程 薄膜干涉(等倾) 例13-2(P100)在双缝装置实验中,入射光的波 长为 ,用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一条缝。若玻璃 纸中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 2.5 。则屏 上原来的明纹处将有何种变化? (A) 仍为明纹 S1 r1 (B)变为暗条纹 (C)既非明纹也非暗纹 S2 r2 (D)无法确定是明纹还是暗纹
薄膜干涉 讲解
L
2d
( 2k
1)
2
2
k = 8 时:
D k 2.36m
2
λ
D
例题 4-10:
一精细加工的工件与平板玻璃形成劈尖。当单色光正入射时,看到上 图所示的条纹。问:⑴ 工件表面有凹槽还是凸槽?⑵ 槽的深度(或 高度)是多少?
解:
⑴ 由条纹突起的方向可判断是凹槽。
解: 设膜的厚度为d,则:
2nd
1
2
k11
2nd
2
2
( 2k2
1 ) 2
2
k1
1 2
2
3
k2
1 4
2nd
(
k1
1 2
)1
2nd k22
即: 4k1 2 3k2 求得: k1 2, k2 2
d k22 338nm
2n
例题 4-8:
平板玻璃( n0 = 1.50 )表面有一展开成球冠状的油膜( n = 1.20 ),用 波长λ= 60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从反射光中观察干涉条纹。 ⑴ 问看到的干涉条纹是什么形状的?
⑵ 若油膜最厚处厚度为1200nm时,可看到几条亮纹?亮纹处油膜多厚?
解: ⑴ 看到圆形等厚干涉条纹;
⑵ 干涉亮纹满足(无半波损失):
2nd 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ϕ = ± 2 k π ,k = 0 ,1, 2 , L 加强
减弱 ∆ ϕ = ± ( 2 k + 1)π , k = 0 ,1, 2 , L ∆ 相位差 ∆ϕ = 2π λ
现 在
∆ = ± ( 2 k + 1) , k = 0,1,2,L 2
∆ = ± k λ , k = 0 ,1, 2 , L λ
不同光线通过透镜要改变传播方向, 不同光线通过透镜要改变传播方向, 会不会引起附加光程差? 会不会引起附加光程差? 实验现象:若点 、B、 实验现象:若点A A a F B b C 的相位相同,在F点 的相位相同, 点 c C 会聚,互相加强 会聚,互相加强
?
A、B、C 各点到 点的光程都相等。 各点到F点的光程都相等 点的光程都相等。 AaF比BbF经过的几何路程长,但BbF在透 比 经过的几何路程长, 经过的几何路程长 在透 解 镜中经过的路程比AaF长,透镜折射率大于 镜中经过的路程比 长 释 1,折算成光程, AaF的光程与 ,折算成光程, 的光程与BbF的光程 的光程 的光程与 相等 使用透镜不会引起各相干光之间的附加光程差。 使用透镜不会引起各相干光之间的附加光程差。
M1 M2
λ
AB= BC = e cosγ
n1
n2
i
γ
D C
3
AD = AC sin i = 2e ⋅ tanγ ⋅ sini
A γ B
e
n1
4
E 5
2e λ λ 2 ∆32 = n2 1 − sin γ + = 2n2e cosγ + cosγ 2 2
(
)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 kλ 联立解得: 联立解得: h = n −1
原有k 原有 < 0 负级次
【思考】为什么条纹宽度不变? 思考】为什么条纹宽度不变?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二、透镜不引起附加的光程差
A
o
B A
F
焦平面
F
B
'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思考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2)若移至原来的第 k 级明条纹处,其厚度 h 为多少? ) 级明条纹处, 为多少? 设有介质时零级明条纹移到原来第 k 级处,则它 级处, 必须同时满足原来 级明条纹位置和 必须同时满足原来 k 级明条纹位置和现在的零级 位置的条件: 位置的条件: 原来 k 级明条纹位置 r2 − r = kλ 1 现在的零级位置的条件 r2 − r = −( n −1 )h 1
S1
S2
r 1
r2
条纹宽度不变,但条 条纹宽度不变, 纹整体向放置透明薄 膜的方向移动
h 深入讨论】已知S 【深入讨论】已知 2 缝上覆盖的介质厚度为 h ,折 射率为 n ,若原来的零级明纹移至原来的第 k 级明 条纹处, 为多少? 条纹处,其介质片的厚度 h 为多少?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加强 减弱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例、在杨氏双缝干涉中,若作如下变动,屏幕上干涉 在杨氏双缝干涉中,若作如下变动, 条纹将如何变化? 条纹将如何变化? 5)在双缝之一的后面放一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 )在双缝之一的后面放一折射率为 条纹如何变化? 时,条纹如何变化?
S1 S2
∆ nr2 − r1 相位差 ∆ϕ = 2π = 2 π( ) λ λ
问:右图中两条光线的几 右图中两条光线的几 何路程是否相等? 何路程是否相等?光程是 否相等?光程差是多少? 否相等?光程差是多少? 几何路程相等,光程不等。 答:几何路程相等,光程不等。
r1
n1
P
r2
n2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λ 即反射光 1(或反射光 2) ( ) →附加光程差为 有半波损失 2 满足n ②满足 1>n2>n3(或n1 <n2 <n3) 或
即两束反射光都有( 即两束反射光都有(或都 →附加光程差为 0 没有) 没有)半波损失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知识点小结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明 λ kλ 2 2 2 ∆r = 2e n2 − n1 sin i + = 2 (2k + 1) λ 2 暗
i ↑ , k ↓ 等倾干涉条纹是一组内疏外密的同心圆环, 等倾干涉条纹是一组内疏外密的同心圆环,越 内疏外密的同心圆环 向内,级次越高。 向内,级次越高。 光源发出的是复合光,则看到同心彩色园环。 如光源发出的是复合光,则看到同心彩色园环。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三、薄膜干涉 (film interference) 薄膜干涉是一种分振幅干涉。 薄膜干涉是一种分振幅干涉。人们在日常生活 中会经常见到薄膜干涉现象,如阳光下五彩缤纷的 中会经常见到薄膜干涉现象, 肥皂泡,雨后马路边水面上油膜的彩色条纹, 肥皂泡,雨后马路边水面上油膜的彩色条纹,经过 高温处理后的金属表面所呈现美丽的蓝色, 高温处理后的金属表面所呈现美丽的蓝色,这些都 是薄膜干涉现象。 是薄膜干涉现象。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 一、光程(optical path)、光程差 光程 1) 光程: 媒质折射率与光的几何路程之积 = 光程 2)光程差:两光程之差 )光程差: 【引入】为什么要引入“光程”概念? 引入】为什么要引入“光程”概念? 波程差 ∆ r s1 * r1
t r2 t r1 相位差 ∆ ϕ = 2π ( − ) − 2π ( − ) T λ' T λ
n
r2 r1 = −2π ( − ) λ' λ nr2 − r1 = −2π ( ) λ
s1 *
r1
P
nr
s 2*
r2
n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光程: 光程 媒质折射率与光的几何路程之积 穿越多种介质时, 穿越多种介质时, 注意
M1
M2
n1
i
γ
D C
3
【结论】 结论】
e
n2 n1
A γ B
1、透射光也是相干光 2、透射光和反射光干 涉具有互 补 性 ,符合 能量守恒定律
4
E 5
当反射方向干涉加强时,在透射方向就干涉减弱。 当反射方向干涉加强时,在透射方向就干涉减弱。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思考3 思考
当光线垂直入射时 i
2 2 2 1 2
=0
o
∆反 = 2e n − n sin i +∆附加
光线垂直入射时 ∆r = 2en 2 + ∆ 附加
n1 n2 n3
附加光程差: 附加光程差: 思考4 思考 三种介质时附加光程差的确定 根据具体情 根据具体情 况(?)而定 ? 而定 ① 满足n1<n2>n3(或n1 >n2 <n3) 满足 或
∑n r
i i
P
s 2*
r2
= r2 − r1 ∆r 相位差 ∆ϕ = 2π λ
s1 *
r1
P
思考 不同介质时ຫໍສະໝຸດ Baidu么 求相位差? 相位差? 相位差
s 2*
r2
n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不同介质时求传到P点两个振动之间相位差
t r1 E1 = E10 cos2π ( − ) 真空中的波长 T λ t r2 E2 = E20 cos2π( − ) λ 介质中的波长 λ ' = T λ'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四、增透膜和增反膜
利用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光 反射光的光程差 增透膜----- 利用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 增透膜 符合干涉相消来减少反射光 从而使透射增强。 干涉相消来减少反射光, 符合干涉相消来减少反射光,从而使透射增强。 增反膜-----利用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满 利用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光 反射光的光程差满 增反膜 利用薄膜上 干涉相长 因此反射光因干涉而加强。 相长, 足干涉相长,因此反射光因干涉而加强。 电 影 放 映 机 用 灯 相 机 镜 头
D
3 C
e
γ
γ
B 4
E 5
光线 2 与 3 的光程差为
∆32 = n2 ( AB + BC) − n1 AD +
考虑反射时的“半波损失” 考虑反射时的“半波损失”
λ
2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等厚薄膜干涉 几 何 关 系
∆32 = n2 ( AB + BC) − n1 AD + 2 sini n2 = n2 > n1 L P 2 sinγ n1 1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例 为了增加透射率 , 求 氟化镁膜的最小厚度. 已知 空气 n1 = 1.00 ,氟化镁 n2 = 1.38 , λ = 550nm 23 解 取 玻璃
∆r = 2 dn 2 = ( 2 k + 1)
λ
n1 n2
薄膜—材料厚度与光波长同数量级 薄膜 材料厚度与光波长同数量级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等厚薄膜干涉 如右图, 如右图,等厚薄 分振幅法) 膜(分振幅法)
L 1 2 P
n2 > n1
sini n2 = sinγ n1
CD⊥AD
M1 M2
n1 n2 n1
i
A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思考2 透射光的光程差为?干涉情况? 思考 透射光的光程差为?干涉情况?
已知
∆反 = 2e n − n sin i + λ / 2
2 2 2 1 2
根据具体 情况而定
n2 > n1
1
L 2
P
透射光的光程差 透射光的光程差
2 ∆t = 2e n2 − n12 sin 2 i
∆ϕ =
2πl
λ
2π x ∆ϕ = λ′
}
n=
λ l= x λ′
λ′
}
l = nx
(36)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增反膜 )光程、薄膜干涉、增透膜、
3)光程差 与相位差的关系 )
∆ 相位差 ∆ϕ = 2π λ
例、不同介质时求相位差? 相位差? 相位差 解: 光程差
s1 *
r1
P
s 2*
r2
n
∆ = nr2 − r1
等厚薄膜(上下表面平行) 等厚薄膜(上下表面平行)干涉规律
n1 n2 n3
垂直入射时,∆ = 2en2 +附加光程差 k =1,2,L 加强(明) kλ ∆= (2k +1) λ 2 k = 0,1,2,L 减弱(暗) λ n2不在n1、n3之间 附加光程差= 2 0 n2在n1、n3之间
kλ ∆r = 2e n − n sin i + = 2 (2k + 1) λ 2
2 2 2 1 2
反射光的光程差
λ
明 暗
思考1 等倾干涉条纹:薄膜厚度均匀, 固定, 思考 等倾干涉条纹:薄膜厚度均匀,即e固定,
决定, 相同, 则Δ由i决定,i相同,干涉条纹级别相同。 决定 相同 干涉条纹级别相同。 或者说, 或者说,同一条干涉条纹都是由来自同有一倾 角的入射光形成的。 角的入射光形成的。 扩展光源上不同点发出的光 只要以同一倾角入射, 线,只要以同一倾角入射,其 反射相干光就具有相同的光程 差,它们将在同一位置形成同 一条干涉条纹。 一条干涉条纹。这些干涉条纹 强度叠加,使明亮度增加。 强度叠加,使明亮度增加。
∑n r
nr
i i
物理意义: 物理意义:光程就是光在媒质中通过的几何 相位变化相等折合到真空中的路程 相等折合到真空中的路程. 路程 , 按相位变化相等折合到真空中的路程
【思考】光在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传播 路程所引起 的介质中传播x路程所引起 思考】光在折射率为 的介质中传播 的相位变化,与在真空中传播多少路程所引起的相 的相位变化, 位变化相同? 位变化相同? λ 真空中 介质中
问:1)原来的零级条纹移至何处? )原来的零级条纹移至何处? 解:从S1和S2发出的相 干光所对应的光程差
∆ = (r2 − h + nh) − r 1
零条纹的位置应满足: 零条纹的位置应满足: ∆=0 零级明条纹处是 等光程点
S1
S2
r 1
r2
h
r2 − r1 = −( n −1 )h
<0
零级明条纹在x轴负轴, 零级明条纹在 轴负轴,即零级明纹往下移动 轴负轴 也即条纹整体往下移动 了,也即条纹整体往下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