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
三、临床表现
1、急性肾盂肾炎
(一)全身表现:起病急,体温升高,头 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 (二)泌尿系统症状:膀胱刺激症,腰痛, 压痛,叩痛 (三)尿液变化:血尿,脓尿
2、慢性肾盂肾炎
病程: 半年以上 全身症状:不规则低热、全身乏力、食 欲 减退 泌尿系统症状:腰部酸痛、轻度尿频、尿急, 有时尿混浊,肾小管功能持续性损害
四、尿路感染的并发症
急性或慢性肾衰竭 肾乳头坏死 肾盂积水或积脓 肾周围脓肿 败血症
五、常用的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尿蛋白微量: +--++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多显著增加、白细胞 管型(有助于肾盂肾炎的诊断) 尿红细胞可增加
2、尿细菌学检查
(1)、 尿标本的收集 (2)、尿细菌定量培养
功能 异常
影象学 检查
两肾大小不等,外形不 两肾缩小对称一致,无 肾盂肾盏变化 平,肾盂肾盏变形
尿路感染与肾结核的鉴别
尿路感染 肾结核
尿路刺激征 经正规抗炎治疗减轻 非抗痨治疗无效 尿沉渣涂片 G+、G-细菌 抗酸杆菌 普通尿培养 (+) (—) 晨尿结核菌培养 (—) (+) 血清结核菌抗体测定 (-) (+) IVP 复杂性尿感 虫蚀样破坏(干酪坏死)
(三)根据尿路感染的部位和类型 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
1.急性肾盂肾炎
(1)轻型急性肾盂肾炎 口服有效抗菌药物14天 疗程。如用药72小时仍未显效,应按药物敏感 试验结果更改抗菌药 (2)严重的肾盂肾炎 发热超过38.5℃、血白细 胞升高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明显者,患者多 是复杂性肾盂肾炎,致病菌多为耐药革兰阴性 杆菌,宜采用肌肉或静脉注射抗菌药物;一般 两种抗菌药物联用; 应尽快确定有无尿路 梗阻;肾功能不全者,避免应用肾毒性抗菌 药物。
尿路感染
临床诊治
• 临床诊断:尿路感染(急性膀胱炎) • 诊疗:3天抗菌疗法 • 如何确诊?是否必须? • 回顾性诊断
• 女,40岁,1年来出现面部浮肿、尿频、排
尿有烧灼感,腰痛,中段尿培养(-)3次, T37.5OC,Ccr90ml/min.
A1接诊此病人时,首先应做的措施是哪些?
• • • • • • • •
抑制细菌增长,避免形成血块。
尿感的治疗
• 抗感染治疗: • 用药原则:1.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2.抗生素在尿和肾内的浓度要高 3.选用肾毒性小、副作用小的抗生素 4.联合用药 5.不同类型的尿路感染给予不同的治疗时间
抗感染治疗
1.急性膀胱炎(年轻女性急性非复杂性膀胱 炎) 注意的问题:中段尿细菌102/ml 单剂量疗法 短疗程:3天疗法
UTI的定位诊断
• 3.慢性肾盂肾炎诊断:除反复发作的尿路感
染病史,尚需结合影像学及肾脏功能检查 • (1).肾外形凹凸不平,且双肾大小不等 • (2).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变形、 缩窄 • (3).持续性肾小管功能损害 • 具备上述第(1)、(2)条的任何一项再加 第(3)条可诊断
鉴别诊断
慢性肾小球肾炎
• 慢性肾盂肾炎:常有尿路刺激症状,细菌学
检查阳性,影像学表现为双肾不对称缩小。 • 慢性肾小球肾炎:双侧肾脏受累,肾小球功 能受损较肾小管功能受损突出,有蛋白尿、 血尿及水肿病史。
四、尿路感染的治疗
尿感的治疗
• 一般治疗: • 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 • 口服碳酸氢钠片,可碱化尿液,缓解症状,
• • • • • • • • •
1.氨苄青霉素静滴 2.甲硝唑(灭滴灵)静滴 3.地塞米松静滴 4.10%氯化钾静滴 5.膀胱灵口服 6.5%碳酸氢钠静滴 7.10%葡萄糖酸钙静注 8.呋塞米静注 9.降钾树脂口服
尿路感染(内科)
疗程6-12月或更长
(四)肾盂肾炎再发抗感染治疗
1.复发 (1)去除易感因素 (2)另选敏感抗生素,采用6周疗法 (3)必要时可采用低剂量长程抑菌疗法 2.重新感染 (1)遵循首次发作的治疗原则
(2)去除易感因素
(3)增强免疫力
(五)男性尿路感染抗感染治疗
1.前列腺增生所致(多见于50岁↑) (1)采用14天疗法 (2)再发者给予同样的治疗 (3)常再发者可采用低剂量长程抑菌疗法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多见于50岁↓) (1)采用12-18周疗法
1h内,>105∕ml(女:>102∕ml,男:>103∕ml)
G+球菌分裂速度慢,有凝集倾向,103-104∕ml
3.膀胱冲洗灭菌法尿培养—常用的尿感直接定位诊断法
灭菌后细菌培养阴性,或明显少于灭菌前—下尿路 灭菌后仍为阳性,且菌落数递次上升—上尿路
优点:准确性90%↑;损伤小、痛苦少;无禁忌证
2.非典型临床表现
一 (1)败血症型
以全身急性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
泌尿系症状不明显 易误诊为感冒、伤寒、败血症
(2)急腹症型
以急性腹痛和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为主要表现 泌尿系症状不明显
易误诊为急腹症(急性兰尾炎、急性胆囊炎)
(3)轻型 以泌尿系症状为主要表现 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 易误诊为下尿路感染
(三)慢性肾盂肾炎
(1)常需二类药物联合应用
(2)疗程宜适当延长,通常2-4 周(4-6 周,4 周) (3)长程抗菌治疗
上述疗程后无效或停药后 6 周 内复发时采用
选用敏感药物分为 2-4 组,轮换应用 每组药用一疗程(2-4 周),疗程毕停药3-5天 总疗程2-4月 (4)低剂量长程抑菌治疗 长程抗菌治疗仍无效或停药后常再发时采用 选用一种敏感药物,一次剂量,每晚入睡前排尿后服用
尿路感染鉴别诊断
症状
尿路感染和尿道综合征都可能出现尿频尿 急、尿痛等症状,但尿道综合征可能伴随
其他症状,如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治疗方法
尿路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尿 道综合征则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心 理治疗、抗过敏治疗等。
案例三:尿路感染与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
尿路感染和前列腺炎都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 状,但前列腺炎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如会阴部疼痛、
腰部或下腹部疼痛
尿路感染可能引起肾盂、输尿管等部位的 炎症,导致腰部或下腹部疼痛。
发热
血尿
尿路感染时,细菌在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 ,引起机体发热。
尿路感染可能导致黏膜出血,出现肉眼血 尿或镜下血尿。
辅助检查
01
02
03
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液中 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指 标,有助于尿路感染的诊 断。
状。
根据感染病原体鉴别
01
02
03
04
细菌性尿路感染
主要由细菌引起,如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等,可通过尿液细
菌培养确诊。
病毒性尿路感染
主要由病毒引起,如腺病毒、 水痘病毒等,可通过尿液病毒
分离确诊。
支原体尿路感染
主要由支原体引起,可通过尿 液支原体培养确诊。
衣原体尿路感染
主要由衣原体引起,可通过尿 液衣原体培养确诊。
同时,随着人们对尿路感染的认识不断提高,对于该病的预 防和治疗也会有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相信在未来,尿路感染 的治疗效果将会更加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更好的 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急、尿痛等症状。
05 鉴别诊断案例分析
案例一:肾盂肾炎与膀胱炎的鉴别诊断
总结词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
根据感染部位,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
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尿路感染还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
疾病分类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
肾盂肾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尿路感染还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
慢性肾盂肾炎常由于复杂性尿路感染迁延不愈所致,根据基础病因不同分三个类型:①伴有反流的慢性肾盂肾炎(反流性肾病);②伴有阻塞的慢性肾盂肾炎(梗阻性慢性肾盂肾炎);③特发性慢性肾盂肾炎。
其中前两种类型尤为常见。
[1-2]发病原因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
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此菌血清分型可达140多种,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感者;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
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
[1-2]发病机制1、细菌菌落在肠道和尿道口周围播散至尿道。
2、通过尿液反流,细菌在泌尿道内逆行并与泌尿道的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局部繁殖,产生炎症。
3、通过输尿管中尿液的湍流,细菌上行至肾脏,如炎症未及时控制,导致肾组织损伤,最终发生纤维化。
病理生理1、解剖因素可能是女性尿路感染比男性更普遍的原因。
女性尿道相对短,肛门距离尿道口近。
尿路感染科普宣传
什么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定义:尿路感染是由病原体 感染尿道、膀胱、输尿管或肾脏等尿路 组织引起的疾病 尿路感染的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尿道刺痒、尿色混浊等
什么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危害:严重感染可 引起肾功能损害,妊娠期感染 还会导致不良孕产妇和新生儿 结局
尿路感染的传 播途径与风险
因素
尿路感染的传播途径与风险因素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尿路感染变得 越来越少,为健康生活多一份保障
谢谢您的观赏卫生巾,避 免穿紧身裤、湿泳衣等 注意性健康:避免性生活过频、避免强 迫、尽量避免性交前和后尿道被刺激
尿路感染的治 疗与应对
尿路感染的治疗与应对
尿培养与抗生素:尿培养是明 确感染病原体的关键,根据培 养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 治疗 不滥用抗生素:遵医嘱使用抗 生素,不滥用、乱用抗生素
传播途径:细菌性尿道感染是最常见的 感染途径,性行为、泡温泉、使用公共 卫生设施等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风险因素:女性更容易患尿路感染,更 年期、怀孕、免疫力下降等都增加了尿 路感染的风险
如何预防尿路 感染
如何预防尿路感染
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清洗外阴部、 尿道口,使用清洁的卫生纸等 合理饮食:多喝水,勤排尿,避免 吃过辣食物、碳酸饮料等
尿路感染科普宣传
目录 引言 什么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传播途径与风险因素 如何预防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治疗与应对 尿路感染的重要性与结语
引言
引言
科普宣传的背景:尿路感染在日常 生活中较为常见,但很多人对其了 解不够,亟需科普宣传 目标:通过本次科普宣传,提高公 众对尿路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什么是尿路感 染
尿路感染的治疗与应对
注意饮食与休息:多喝水,多休息,避 免过度劳累 预防复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 复查,避免再次感染的风险
尿路感染
大肠埃希杆菌 80%-90%
其次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
革兰阳性球菌5%-10%
5
Etiology
Ecoli
变形杆菌
6
Etiology
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7
发病机制
感染途径 细菌的致病力 机体的防御机能 易感因素
8
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尿道→膀胱→输尿管→肾脏)95% 最常见致病菌 :大肠埃希杆菌 危险因素:性生活、尿流不畅、医源性逆行操作、生殖器 感染等。
3
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
女性:男性约
8:1
妇女一生中50%-60%至少一次尿路感染 未婚女性发病约1%-3% 已婚女性发病率增高至5%
60岁以上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高达10%-12%
50岁以上男性约为7%
4
尿路感染的病原学
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细菌
主要致病菌
感染出现后,白细胞很快进入膀胱和尿液 男性前列腺液的抗菌作用 尿道括约肌的屏障作用
11
基础疾病/易 感 因 素(一)
尿路有梗阻
尿路器质性梗阻:肾内、肾外 尿 路 功 能 性 梗 阻 : 如 膀 胱 输 尿 管 反 流 (vesicoureteral reflux )、 神经源性膀胱
泌尿系统畸形和结构异常 : 多囊肾、移植肾、肾
临床表现
尿路感染分类
感染部位:肾盂肾炎、膀胱炎
有无基础疾病/尿路解剖与功能异常:单纯性尿路
感染与 复杂性尿路感染 机体抵抗力低下的基础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有泌 尿道解剖或功能异常所致尿路梗阻和泌尿系统畸形。
尿路感染-百科
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根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孤立或散发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后者又可分为再感染和细菌持续存在,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根据感染发作时的尿路状态又可分为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及尿脓毒血症。
尿路感染常多发于女性,尤其多发于性生活活跃期及绝经后女性。
病因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
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此菌血清分型可达140种,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路感染者;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
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
临床表现1.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发病突然,女性患者发病多与性活动有关。
主要表现是膀胱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及尿道烧灼感;尿频程度不一,严重者可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尿混浊、尿液中有白细胞,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甚至见血块排出。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体温正常或有低热。
2.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1)泌尿系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血尿;患侧或双侧腰痛;患侧脊肋角有明显的压痛或叩击痛等;(2)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伴有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
3.无症状菌尿无症状菌尿是一种隐匿性尿路感染,多见于老年女性和妊娠期妇女,患者无任何尿路感染症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4.复杂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常伴有增加获得感染或治疗失败风险的其他疾病,可伴或不伴有临床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脊肋角压痛,耻骨上区疼痛和发热等)。
5.尿路感染
主要内容
病因 发病机制
并发症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流行病学
病理解剖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病因
病原体:包括细菌、结核杆菌、衣原体、真菌等。 最常见的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约 占85%;其次是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
绿假单胞菌等;少数(5-15%)为革兰氏阳性球
主要内容
病因 发病机制
行性肾盂造影等。
排查尿路结石、梗阻、反流、畸形等导致尿路感染反复 发作的因素。
尿路感染急性期不宜做IVP ,可做B超检查。
主要内容
病因 发病机制
并发症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流行病学
病理解剖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诊断和鉴别诊断
尿路感染的诊断流程
1.确诊尿路感染的存在
尿细菌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假阳性:①标本收集时,白带污染;②标本在室温放置 >1h;③接种和检查的技术有误。 假阴性:①近7天内用药;②尿液停留<6h;③标本收 集时,消毒液混入尿标本;④饮水过多,尿液被稀释; ⑤感染灶排菌呈间歇性。
涂片细菌检查
采用新鲜中段非离心尿革兰染色后油镜观察,≥1个菌/视野,尿 路感染诊断的阳性率90%;≥5个菌/视野,则可达99%。该方法 简便易行,可初步确定细菌种类,对选择治疗方案具有一定指导 意义。但未检测到细菌也不能排除尿路感染的诊断。
尿细菌学检查
以真性细菌尿为准绳。
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为阳性(真性
泌尿系统感染
2、易感因素
尿路有复杂情况,而致尿流不通畅,是最主要的易 感因素
泌尿系统畸形和结构异常。(多囊肾,肾下垂) 膀胱-输尿管反流。 机体抵抗力差(如DM时) 性生活。多见于女性。 尿路手术及器械的使用。 有些人因遗传关系而致尿路粘膜局部防御尿感的能
细菌学检查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假阳性可见于: 中段尿的收集不合标准,尿标
本被白带污染 尿标本在室温放置超过1小时
才接种和检查 接种和检查的技术有错误
假阴性主要可见于:
患者在近7天内用过抗菌药 大量补液后,尿液稀释 尿PH影响(<5.0,>8.5) 尿液在膀胱内停留不足6小时 收集中段尿时,消毒药不慎混入尿标本 粪链球菌感染(5000/ml)
*2.尿路系统症状 痛。
膀胱刺激症状及肾区叩
六、常用的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尿蛋白微量 尿沉渣内白细胞多显著增加(≧5个/hp)、
白细胞管型(有助于肾盂肾炎的诊断) 尿红细胞可增加
2、尿白细胞
即清洁尿标本尿沉渣的白细胞 ≥5个/高倍视野
3、尿细菌学检查
尿感确诊的主要依据 (1)尿标本的收集 (2)尿细菌定量培养
5天后再下一疗程。到尿常规及培养转阴。 如抗菌无效,改抑菌疗法。3-6个月。注意毒
副作用。
力缺陷
3、机体抗病能力
尿液可冲走绝大部分细菌; 男性前列腺液有杀菌作用; 尿路粘膜有杀菌能力; 尿液pH低,内含高浓度尿素及有机
酸,尿过于低张或高张,均不利于细菌 生长。
4、细菌的致病力
能否引起症状性尿感和细菌的致 病力有很大关系,如O、K和H血清型 菌株,具有特殊的致病力。
泌尿系感染
浙江省舟山医院
文件编号制定单位名称页数/总页数11 / 11 H-GF-001 医务处、质控办泌尿系感染诊疗规范版本2018-06-A
不全者,维持原治疗量或剂量略减。
(2)主要经肾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的抗菌药物,肾功能不全者可应用,但剂量需适当调整。
(3)肾毒性抗菌药物避免用于肾功能不全者,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达到个体化给药;也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准)减量给药,疗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
8. 使用表单:无
9. 使用单位:舟山医院
10. 附件:无
获经批准:日期: 2018年6月26日。
尿路感染 ppt课件
在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 相当于输尿管第二狭窄处。
背部第12肋与脊柱的交角的顶点。 第12肋与与腰肌外缘的交角顶点。
肋 肋
脊 腰
点: 点:
PPT课件
7
尿路感染
尿常规
辅助检查
WBC↑,白细胞管型→上尿路感染。可有RBC, 微量PRO,WBC ≥8×106/L为白细胞尿。
血常规
急性WBC↑,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清洁中段尿培养(定量)
药物治疗
碱化尿液
严格说应按尿培养结果,2周
疗程 提高药效,减少尿路刺激症
状
PPT课件
15
尿路感染
再发性尿路感染
治 疗
概
念 尿感经过治疗后,细菌尿转阴,但以后再 次发生真性细菌尿。
分
类
重新感染 另一种新的致病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 染,占80% 。停药1月后发生。 原先致病菌再次引起的尿感。 停药1月内发生。
急性肾盂肾炎
泌尿系统表现 尿 液 改 变
无症状细菌尿
真性菌尿但无尿感症状,多见于老年女性及孕妇。
尿路感染并发症
肾乳头坏死 肾周脓肿
高热、剧烈腰痛、血尿。 临床表现加重,明显单侧腰痛。
PPT课件
6
尿路感染
季 肋 点:
查体常见压痛点
第十肋前端, 相当于肾盂位置。 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
上输尿管点:
中输尿管点:
2
尿路感染
感染 途径
发病机制
⑴ 上行感染(最常见) 机体抵抗力 ↓ 细菌毒力大 细菌经尿道上行膀胱、
经期、性生活
⑵ 血行感染 慢性感染病灶
输尿管、肾脏
血行
肾脏
PPT课件
3
尿路感染
请解答:(1)该患者患什么病?为什么? (2)根据病情列出护理目标。 (3)保健指导(回家后应注意事项)。
1)诊断:急性肾盂肾炎,不需要住院。因属多 发病,在家遵医嘱坚持药物治疗并多饮水,疗效 与住院可无差异。 (2)护理目标:帮助家属及患者了解本病的发 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消除其紧张心理,坚持多饮 水及药物治疗,以期早日康复,防止复发而转为 慢性。
治疗-用药原则及疗效评定标准
用药原则: -最好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
-在无药敏结果时,应首选对G 杆菌有效的抗生素; -下尿路感染应选用尿中浓度高的抗生素; -上尿路感染宜选用血、尿浓度均高的抗生素; -以选用杀菌药物为佳。 疗效评定标准: 见效:治疗后复查细菌尿阴转; 治愈:见效后停药,1周和1个月复查仍无菌尿; 治疗失败:指治疗后仍持续有细菌尿。
若肾盂肾炎病程在半年以上患者出现不规则低热、 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腰部酸痛、轻度尿频、尿 急、有时尿混浊、至后期出现肾小管浓缩功能障 碍,如夜尿多、低比重尿,可继发肾小管性酸中 毒,应拟诊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有几种非典型 表现形式: 无症状性细菌尿、 继发性高血压、 发作性血尿、 长期低热。
回家后要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 应多饮水或饮料,促使细菌排出;按医嘱坚持服 药,待症状消失,尿液检查结果正常后,继续服 药3~5天,然后停药观察,每周复查尿培养一次, 共3次,若均为阴性,6周后再复查一次,仍阴性 才算治愈。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和经期 卫生,禁用盆浴,避免劳累和便秘。
尿菌定量培养需注意:
①在应用抗菌药之前或停用抗菌药5天之后留取 尿标本; ②留取尿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先充分清洁外阴、 包皮、消毒尿道口,再留取中段尿液,并在1h内 作细菌培养, ③根据临床需要,除作普通培养外,高度怀疑原 浆型菌株时可作高渗培养,必要时作厌氧菌培养、 真菌培养。
尿路感染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1、体温过高 与急性肾盂肾炎有关
正确收集尿培养标本 解释检查的意义和方法 在应用抗菌素前或停药5 在应用抗菌素前或停药5天后留尿 取清晨第一次中段尿 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及时送培养(1h内 及时送培养(1h内)或冷藏保存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护 理
[保健指导] 保健指导]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增强机体抵抗力 多饮水、勤排尿、 多饮水、勤排尿、勿憋尿 及时治疗局部炎症 按医嘱用药, 按医嘱用药,坚持疗程 定期门诊随访
预后: 预后:
急性复杂性尿感易复发、难愈, 急性复杂性尿感易复发、难愈, 预后取决于易感因素的纠正, 预后取决于易感因素的纠正,否则 可演变为慢性肾盂肾炎。 可演变为慢性肾盂肾炎。
停用抗菌药1周和1个月后分别复查1 停用抗菌药1周和1个月后分别复查1次,为无菌
病例分析
患者女性,18岁 学生。今晨起感乏力、 患者女性,18岁,学生。今晨起感乏力、头 痛、恶心,下午排尿次数多达十余次,排尿时尿 恶心,下午排尿次数多达十余次, 道口烧灼样痛,有腰酸及下腹部胀痛, 道口烧灼样痛,有腰酸及下腹部胀痛,感到全身 不适。就诊时体检:急性病容, 不适。就诊时体检:急性病容,T 39.2℃,P 108 24次 右肾叩击痛阳性, 次/分,R 24次/分,右肾叩击痛阳性,余均未见异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 15× /L; 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109/L;尿常 白细胞50/高倍视野,红细胞1/高倍视野, 50/高倍视野 1/高倍视野 规:白细胞50/高倍视野,红细胞1/高倍视野, 蛋白( ),有白细胞管型少许 有白细胞管型少许。 蛋白(+),有白细胞管型少许。收入住院后拟 输液、应用抗生素、碱化尿液等治疗。 输液、应用抗生素、碱化尿液等治疗。 请提出该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 请提出该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
尿路感染
病因和发病机制 致病菌
种类
细菌 肠道细菌(G-)最常见 大肠杆菌(85%) 无症状菌尿 单纯 首次 变形杆菌(伴有尿路结石) 克雷白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侵袭性操作) 葡萄球菌 (血源性) 厌氧菌(复杂性尿路感染) 真菌(糖尿病,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
病因和发病机制 感染途径
• 上行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尿道口 有肠源性革兰氏阴性杆菌寄居) • 血行感染:感染灶细菌 血流 肾(少见) • 淋巴感染:腹腔内某些器官炎症时,细菌 经淋巴管而致的感染 • 直接感染:外伤或肾内感染而致
实验室检查
尿培养细菌定量的标本留取:
应用抗菌素前或停用7天之后 足够的膀胱内停留时间(6-8小时),晨尿 严格无菌操作,充分清洁附近组织 中段尿 及时送检或冷藏保存 怀疑原浆型菌株,作高渗培养
单纯细菌定性检查阳性结果不可靠, 应结合定量培养或膀胱穿刺尿检查
假阳性和假阴性 假阳性 :
肾脏脓肿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WBC (白细胞尿: ≥5/HP) WBC管型(提示上尿路感染)
血尿 (多为镜下血尿,均一性)
蛋白尿:<2.0g/d,小分子蛋白
小管功能损害:比重, PH
实验室检查
尿细菌检查 : (1)革兰氏涂片检查 :可确定杆菌或球菌, G+或 G>1个/HP 定量常≥105/ml (2)尿细菌培养:计数+药敏 确定是否真性菌尿 诊断标准: ≥ 105/ml (+)(2次同一菌种) 104-105/ml 可疑 <104/ml (-)
种类:B超,X线(KUB+IVP,排尿期 膀胱输尿管返流造影,逆行肾盂造影), CT
实验室检查
影象学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
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
本章主要叙述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感染。
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系指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后者主要指膀胱炎。
肾盂肾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结构的异常,又可分为复杂性、非复杂性尿感。
复杂性尿感是指伴有尿路引流不畅、结石、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或在慢性肾实质性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
不伴有上述情况者称为非复杂性尿感。
【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原微生物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尿路感染的80%~90%,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
约5%~10%的尿路感染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主要是粪链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柠檬色和白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最常见于无症状性细菌尿、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或首次发生的尿路感染。
医院内感染、复杂性或复发性尿感、尿路器械检查后发生的尿感,则多为粪链球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
其中变形杆菌常见于伴有尿路结石者,铜绿假单胞菌多见于尿路器械检查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常见于血源性尿感。
腺病毒可以在儿童和一些年轻人中引起急性出血性膀胱炎,甚至引起流行。
此外,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真菌等也可导致尿路感染。
(二)发病机制1.感染途径(1)上行感染:病原菌经由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输尿管、肾盂引起的感染称为上行感染,约占尿路感染的95%。
正常情况下前尿道和尿道口周围定居着少量细菌,如链球菌、乳酸菌、葡萄球菌和类白喉杆菌等,但不致病。
某些因素如性生活、尿路梗阻、医源性操作、生殖器感染等可导致上行感染的发生。
(2)血行感染:指病原菌通过血运到达肾脏和尿路其他部位引起的感染。
此种感染途径少见,不足3%。
多发生于患有慢性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常见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属、假单胞菌属和白色念珠菌属等。
(3)直接感染:泌尿系统周围器官、组织发生感染时,病原菌偶可直接侵入到泌尿系统导致感染。
(4)淋巴道感染:盆腔和下腹部的器官感染时,病原菌可从淋巴道感染泌尿系统,但罕见。
2.机体防御功能正常情况下,进入膀胱的细菌很快被清除,是否发生尿路感染除与细菌的数量、毒力有关外,还取决于机体的防御功能。
机体的防御机制包括:①排尿的冲刷作用;②尿道和膀胱黏膜的抗菌能力;③尿液中高浓度尿素、高渗透压和低pH值等;④前列腺分泌物中含有的抗菌成分;⑤感染出现后,白细胞很快进入膀胱上皮组织和尿液中,起清除细菌的作用;⑥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的活瓣,具有防止尿液、细菌进入输尿管的功能。
3.易感因素(1)尿路梗阻:任何妨碍尿液自由流出的因素,如:结石、前列腺增生、狭窄、肿瘤等均可导致尿液积聚,细菌不易被冲洗清除,而在局部大量繁殖引起感染。
尿路梗阻合并感染可使肾组织结构快速破坏,因此及时解除梗阻非常重要。
(2)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壁内段及膀胱开口处的黏膜形成阻止尿液从膀胱输尿管口反流至输尿管的屏障,当其功能或结构异常时可使尿液从膀胱逆流到输尿管,甚至肾盂,导致细菌在局部定植,发生感染。
(3)机体免疫力低下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长期卧床、严重的慢性病和艾滋病等。
(4)神经源性膀胱: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脊髓损伤、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因长时间的尿液潴留和/或应用导尿管引流尿液导致感染。
(5)妊娠:约2%~8%妊娠妇女可发生尿路感染,与孕期输尿管蠕动功能减弱、暂时性膀胱输尿管活瓣关闭不全及妊娠后期子宫增大致尿液引流不畅有关。
(6)性别和性活动:女性尿道较短(约4cm)而宽,距离肛门较近,开口于阴唇下方是女性容易发生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
性生活时可将尿道口周围的细菌挤压入膀胱引起尿路感染。
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路梗阻是中老年男性尿路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包茎、包皮过长是男性尿路感染的诱发因素。
(7)医源性因素:导尿或留置导尿管、膀胱镜和输尿管镜检查、逆行性尿路造影等可致尿路黏膜损伤、将细菌带人尿路,易引发尿路感染。
据文献报道,即使严格消毒,单次导尿后,尿感的发生率约为1%~2%,留置导尿管1天感染率约50%,超过3天者,感染发生率可达90%以上。
(8)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肾发育不良、肾盂及输尿管畸形、移植肾、多囊肾等,也是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
(9)遗传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宿主的基因影响尿路感染的易感性。
反复发作尿感的妇女,其尿感的家族史显著多于对照组。
由于遗传而致尿路黏膜局部防御尿感的能力降低,例如尿路上皮细胞P菌毛受体的数目增多,可使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4.细菌的致病力细菌进入膀胱后,能否引起尿感,与其致病力有很大关系。
以大肠埃希菌为例,并不是它的所有菌株均能引起症状性尿感,能引起者仅为其中的少数菌株,如O、K和H血清型菌株,它们具有特殊的致病力。
大肠埃希菌通过菌毛将细菌菌体附着于特殊的上皮细胞受体,然后导致黏膜上皮细胞分泌IL-6、IL-8,并诱导上皮细胞凋亡和脱落。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还可产生溶血素、铁载体等对人体杀菌作用具有抵抗能力的物质。
【流行病学】女性尿路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比例约8:1。
未婚女性发病约1%~3%,已婚女性发病率增高,约5%,与性生活、月经、妊娠、应用杀精子避孕药物等因素有关。
60岁以上女性尿感发生率高达10%~12%,多为无症状性细菌尿。
除非存在易感因素,成年男性极少发生尿路感染。
50岁以后男性因前列腺肥大的发生率增高,尿感发生率也相应增高,约为7%。
【病理解剖】急性膀胱炎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膀胱黏膜血管扩张、充血、上皮细胞肿胀、黏膜下组织充血、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重者可有点状或片状出血,甚至黏膜溃疡。
急性肾盂肾炎可单侧或双侧肾脏受累,表现为局限或广泛的肾盂肾盏黏膜充血、水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黏膜下可有细小脓肿,于一个或几个肾乳头可见大小不一、尖端指向肾乳头、基底伸向肾皮质的楔形炎症病灶。
病灶内可见不同程度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肾小管腔中有脓性分泌物。
肾间质水肿,内有白细胞浸润和小脓肿形成。
炎症剧烈时可有广泛性出血,较大的炎症病灶愈合后局部形成瘢痕。
肾小球一般无形态学改变。
合并有尿路梗阻者,炎症范围常广泛。
慢性肾盂肾炎双侧肾脏病变常不一致,肾脏体积缩小,表面不光滑,有肾盂肾盏粘连、变形,肾乳头瘢痕形成,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淋巴一单核细胞浸润等慢性炎症表现。
【临床表现】(一)膀胱炎占尿路感染的60%以上。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部疼痛等,部分患者迅速出现排尿困难。
尿液常混浊,并有异味,约30%可出现血尿。
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少数患者出现腰痛、发热,但体温常不超过38.0℃。
如患者有突出的系统表现,体温>38.0℃,应考虑上尿路感染。
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约占75%以上。
(二)肾盂肾炎1.急性肾盂肾炎可发生于各年龄段,育龄女性最多见。
临床表现与感染程度有关,通常起病较急。
(1)全身症状:发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体温多在38.0℃以上,多为弛张热,也可呈稽留热或间歇热。
部分患者出现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2)泌尿系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下腹部疼痛、腰痛等。
腰痛程度不一,多为钝痛或酸痛。
部分患者下尿路症状不典型或缺如。
(3)体格检查:除发热、心动过速和全身肌肉压痛外,还可发现一侧或两侧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
2.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复杂,全身及泌尿系统局部表现均可不典型。
一半以上患者可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后出现程度不同的低热、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腰部酸痛及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如夜尿增多、低比重尿等。
病情持续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急性发作时患者症状明显,类似急性肾孟肾炎。
(三)无症状细菌尿无症状细菌尿是指患者有真性细菌尿,而无尿路感染的症状,可由症状性尿感演变而来或无急性尿路感染病史。
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患者可长期无症状,尿常规可无明显异常,但尿培养有真性菌尿,也可在病程中出现急性尿路感染症状。
【并发症】尿路感染如能及时治疗,并发症很少;但伴有糖尿病和(或)存在复杂因素的肾盂肾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出现下列并发症。
(一)肾乳头坏死指肾乳头及其邻近肾髓质缺血性坏死,常发生于伴有糖尿病或尿路梗阻的肾盂肾炎,为其严重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剧烈腰痛或腹痛和血尿等,可同时伴发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和(或)急性肾衰竭。
当有坏死组织脱落从尿中排出,阻塞输尿管时可发生肾绞痛。
静脉肾盂造影(IVP)可见肾乳头区有特征性“环形征”。
宜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等。
(二)肾周围脓肿为严重肾盂肾炎直接扩展而致,多有糖尿病、尿路结石等易感因素。
致病菌常为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大肠埃希菌。
除原有症状加剧外,常出现明显的单侧腰痛,且在向健侧弯腰时疼痛加剧。
超声波、X线腹部平片、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主要是加强抗感染治疗和(或)局部切开引流。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尿液检查尿液常浑浊,可有异味。
1.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尿、血尿、蛋白尿。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称为白细胞尿,对尿路感染诊断意义较大;部分尿感患者有镜下血尿,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数多为3~10个/HP,呈均一性红细胞尿,极少数急性膀胱炎患者可出现肉眼血尿;蛋白尿多为阴性~微量。
部分肾盂肾炎患者尿中可见白细胞管型。
2.白细胞排泄率准确留取3小时尿液,立即进行尿白细胞计数,所得白细胞数按每小时折算,正常人白细胞计数<2×105/h,白细胞计数>3×105/h为阳性,介于(2~3)×105/h为可疑。
3.细菌学检查(1)涂片细菌检查:清洁中段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用油镜或不染色用高倍镜检查,计算10个视野细菌数,取其平均值,若每个视野下可见1个或更多细菌,提示尿路感染。
本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检出率达80%~90%,可初步确定是杆菌或球菌、是革兰阴性还是革兰阳性细菌,对及时选择有效抗生素有重要参考价值。
(2)细菌培养:可采用清洁中段尿、导尿及膀胱穿刺尿做细菌培养,其中膀胱穿刺尿培养结果最可靠。
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称为真性菌尿,可确诊尿路感染;尿细菌定量培养104~105/ml,为可疑阳性,需复查;如<104/ml,可能为污染。
耻骨上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即为真性菌尿。
尿细菌定量培养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假阳性主要见于:①中段尿收集不规范,标本被污染;②尿标本在室温下存放超过1小时才进行接种;③检验技术错误等。
假阴性主要原因为:①近7天内使用过抗生素;②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不足6小时;③收集中段尿时,消毒药混人尿标本内;④饮水过多,尿液被稀释;⑤感染灶排菌呈间歇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