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轴课程设计说明书
传动轴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传动轴(批量为2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名:***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及班级:08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班学号:**************:***2010年12月16日目录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二.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1.生产类型的确定……………………………………………………………2.生产纲领的计算……………………………………………………………三.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1.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2.零件的工艺分析……………………………………………………………四.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1.毛坯的选择………………………………………………………………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3.设计毛坯图……………………………………………………………五. 选择传动轴的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1.定为基准的选择…………………………………………………………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3.制定工艺路线……………………………………………………………4.热处理工序的安排…………………………………………………………六. 机床设备的选用………………………………………………………………1.机床设备的选用…………………………………………………………2.工艺装备的选用…………………………………………………………七. 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八. 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九. 时间定额的计算………………………………………………………………十.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十一. 课程设计体会…………………………………………………………………十二. 参考文献……………………………………………………………………十三. 附录…………………………………………………………………………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1.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花键传动轴设计说明书
航空制造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090314 姓名:张建学号: 09031432 评分:指导老师:(签字)2012年11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传动轴花键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内容:1 零件图 1张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张3. 夹具设计装配图1张4. 夹具设计零件图1张5. 课程设计说明书12张班级:09031432姓名:张建2012年11月目录一零件分析 (1)二工艺规程设计 (1)三夹具设计 (9)四设计心得 (10)五参考文献 (11)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花键传动轴,为花键传动中的传动轴,起传动的作用。
二、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选择锻件毛坯。
(二)基面的选择(1)基准的选择:该零件既是花键轴又是阶梯轴,其加工精度又要求较高,因此选中心孔B3/7.5做为设计和工艺基准。
(三)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艺路线方案:工序一下料工序二夹一端,车端面,见平即可,钻中心孔B3/7.5工序三倒头装夹工件,车端面,保证总长175工序四以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粗车外圆各部。
工序五去毛刺工序六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
精车,半精车各部尺寸,倒角工序七一夹一顶装夹工件,粗,精铣花键工序八热处理:调质处理255—302HB工序九按图样要求检查各部尺寸及精度。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花键传动轴”,零件材料为40MnB,硬度为255—302HB,毛坯质量为6.37kg。
生产类型为小批量生产,锻造毛坯。
据以上原始资料及加工路线,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1. 外圆表面延轴线方向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及公差(φ32内孔及端面)。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传动轴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艺,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传动轴的分类、构造和功能;理解传动轴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和方法;掌握传动轴加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传动轴加工设备;能够根据加工要求制定合理的加工方案;具备传动轴加工过程中故障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动轴加工技术的兴趣,增强其对机械制造行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传动轴的分类、构造和功能;2.传动轴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和方法;3.传动轴加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4.传动轴加工设备的选用和使用方法;5.传动轴加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6.传动轴加工过程中故障分析和处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方法;2.讨论法:用于分析传动轴加工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思考;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掌握传动轴加工的技术要点;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传动轴机械加工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工艺资料;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教学课件;4.实验设备:保证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估其掌握知识和运用能力;3.考试:安排期中、期末考试,以检验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传动轴万向节课程设计
传动轴万向节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传动轴万向节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机械传动领域的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传动轴万向节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首先,介绍传动轴万向节的结构,包括轴身、万向节叉、十字轴等部分,并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其次,讲解传动轴万向节的工作原理,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其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介绍传动轴万向节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种类型,如恒速万向节、手动变速器万向节等,并分析其优缺点。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运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传动轴万向节的相关知识。
其次,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传动轴万向节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增强学生的互动与合作能力。
此外,结合案例分析法,选取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传动轴万向节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利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传动轴万向节模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选用《汽车传动系统》一书,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理论知识。
参考书包括《汽车万向节设计与应用》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案例。
多媒体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用于直观展示传动轴万向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实验设备包括传动轴万向节模型、实验台等,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占30%,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作业占30%,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试占40%,主要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客观、公正,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传动轴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包括传动轴的结构、材料及加工工艺;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传动轴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3. 让学生了解传动轴在机械设备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熟练使用相关机械设备进行传动轴加工;3. 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传动轴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教材,以传动轴加工为例,引导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对机械加工领域有较高的兴趣,但仍需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3.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传动轴的结构与材料:介绍传动轴的组成、分类及其应用场景;分析传动轴所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选用原则。
教材章节:第二章《机械传动零部件》第二节《传动轴》2. 传动轴加工工艺:讲解传动轴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等,并分析各种加工工艺的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机械加工工艺》第三节《轴类零件加工》3. 传动轴加工质量控制:阐述传动轴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如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机械加工质量控制》第二节《轴类零件加工质量控制》4. 传动轴加工设备与工具:介绍传动轴加工过程中常用的设备、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机械加工设备与工具》第四节《轴类零件加工设备与工具》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传动轴加工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完整word版)传动轴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资料袋机械工程学院(系、部) _____2011 ~ 2012 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题目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成绩起止日期2011年_12月_19日~2011年 12 月 26日目录清单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机工091班级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题目: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完成期限:自 2011年 12月 19 日至 2011 年 12 月26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成绩:机械工程学院2011 年12月目录一、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 (1)1.传动轴的工作原理 (1)2.零件图样分析 (1)3.零件的工艺分析 (1)4.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2)二、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 (2)1.毛坯的选择 (2)2.确定毛坯的尺寸 (2)三、传动轴的基准选择、加工方案、制定工艺路线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3)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3.加工阶段的划分 (4)4.加工顺序的安排 (5)5.传动轴工艺路线的确定 (5)四、机床设备的选用 (7)1.机床设备的选用 (7)2.工艺装备的选用 (7)五、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7)六、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 (13)七、课程设计体会 (16)八.参考资料 (17)一、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1.传动轴的工作原理轴上的两个齿轮或是带轮均置于箱体外,作用是传递动力,所以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扭转强度。
2.零件图样分析(1)该零件轴段的安排是呈阶梯型,中间粗两端细,符合强度外形原则,便于安装和拆卸。
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要有较高的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最高达到了1.6µm。
课程设计说明书--万向传动轴设计
万向传动轴设计1.车型及其相关参数1.1车型图片设计所选车型为:一汽解放赛龙中卡(CA1145PK2L2AEA80)1.2车型参数:驱动形式4*2 轴距4920m车身长度8.45m 车身宽度 2.5m车身高度 2.56m 最高车速93km/h 轮胎规格8.25-16 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03kw整车质量 5.8吨发动机最大转矩450N·m 最大总质量13.8吨最大扭矩转速1400发动机额定转速2500rpm 档数6档变速器最大输出扭矩610N·m 一档传动比 6.515后桥允许载荷8950Kg 六档传动比0.813刚性万向节安徽工程大学万向节------课程设计说明书挠性万不等速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等速万向节向节十字轴式双联式凸块式三销轴式球面滚轮式圆弧槽滚刀式球叉式直槽滚道式伸缩型球笼式Birfield型Rzeppa型图 2.1万向节的分类在方案选择时,我们考虑到它是用于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并且在满足万向传动轴设计基本要求后,我们选择了十字轴万向节。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注油嘴套筒滚针轴承座注油孔油道图 2.2十字轴结构图因为这种万向节结构简单紧凑,强度高,耐久性好,传动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能使不在同轴线或轴线角较大,轴向移动较大的两轴等角速连续回转,与可伸缩的传动轴搭配在一起,构成的十字轴万向传动轴被广泛采用。
十字轴万向传动可分为单十字轴和双十字轴两种。
单十字轴万向节传动,传动轴被封闭在一套管中,套管将牵引力或制动力从驱动桥传至车架或车身。
但其结构笨重,增加了非悬挂部分的重量。
而且,由于这种结构中只用了一个十字轴万向节传动,因此不能保证主减速器主动轴与变速器第二轴的转速恒等,引起了工作不均匀性,这种万向节应用很少。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双十字轴万向节。
双十字轴万向节直接用两个简单十字轴万向节和一根传动轴连接。
另外双十字轴万向节的重量轻,对载重汽车而言通常只占 1.0~1.4%。
所以我们选了双十字轴万向节。
传动轴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大学中进行的第二次的课程设计,每次课程设计对毕业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这次设计的是传动轴,有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各一张。
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题目所给的零件是轴。
了解了轴的作用,接下来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
然后我们再根据定位基准先确定精基准,后确定粗基准,最后拟定端盖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AbstractMachinery manufacturing foundation course design is we learned universit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base course, course and the most specialized technical after. This is our university in the second course design, each course design of graduation design has a lot of help This design is shaft, have part drawing, casting chart, each one, mechanical drawings machining process card and with the design fixtures corresponding that procedure process card every one. First we must be familiar with the parts, the title of the parts are shaft.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he shaft, next 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and parts drawing parts on each end of the roughness of blank size and determined mechanical machining allowance. Then we can decide according to the locating datum, pure benchmark crude benchmark, and finally determined after worked out the process, formulate the roadmap shaft the workpiece clamping fixture, draw assembly drawings.目录1.零件的分析,并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1.1、零件的作用1.2、零件的结构特点1.3、确定主要、次要加工表面及其加工方法2.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以及毛坯图3.拟定工艺路线3.1、定位基准的选择3.2、制定工艺路线3.3、工艺设备的选择3.4填写工艺流程图4.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5.卡具设计5.1设计思想5.2 定位基准的选择5.3 夹紧元件的选择5.4 定位元件的选择5.5 对刀装置的确定5.6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6.设计心得体会参考文献1.零件的分析,并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传动轴,起传动作用。
短传动轴课程设计
短传动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短传动轴的定义、分类及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2. 掌握短传动轴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步骤;3. 了解影响短传动轴强度、刚度的因素,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分析。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绘图软件绘制短传动轴的零件图和装配图;2. 能够运用计算工具对短传动轴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3.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短传动轴设计方案并进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学科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短传动轴的设计方法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和绘图能力,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短传动轴的设计任务,并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1. 短传动轴基础知识:- 短传动轴的定义、分类及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短传动轴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要求。
2. 短传动轴设计原理:- 传动轴的设计原理及计算方法;- 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的基本公式及其推导;- 影响短传动轴强度、刚度的因素分析。
3. 短传动轴设计步骤:- 确定设计需求,选择传动轴类型;- 计算载荷和转速,确定传动轴尺寸;- 绘制传动轴零件图和装配图;- 对传动轴进行强度和刚度校核。
4. 实践操作:- 使用绘图软件(如CAD)绘制短传动轴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使用计算工具(如Excel)进行短传动轴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短传动轴设计方案并进行优化。
教材章节:本教学内容对应教材第3章“传动轴设计”,包括3.1节传动轴概述,3.2节传动轴设计原理,3.3节传动轴设计步骤及实例。
传动轴说明书
传动轴设计说明书班级:09数控一姓名:施晶晶学号:15指导教师:肖慧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减速器中的传动轴,与齿轮相连接,具有传递转矩、力矩、扭矩等作用。
二、零件图分析1、结构:带有键槽的阶梯轴主要加工表面表面粗糙度φ006530+- Ra0.8.0φ00835+- Ra0.8.0φ006530+- Ra0.8.0φ250-.0013次要加工表面表面粗糙度φ40 Ra6.3M20x1.520 Ra3.22x0.52x225 Ra3.2左右端面Ra3.2倒角2、技术要求1.材料:45钢2.热处理:调制处理二、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零件材料为45钢。
二、基面的选择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得正确、合理,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否则,就会使加工工艺过程问题百出,严重的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2、精基准的选择三、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得到合理保证。
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万能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考虑经济效率,以便降低生产效率。
1、工艺路线:下料——车两端面,钻中心孔——粗车各外圆——调制——修研中心孔——半精车各外圆,车槽,倒角——车螺纹——划键槽加工线——洗键槽——修研中心孔——磨削——检验2、工艺规程:①下料φ45x220②车端面见平,转中心孔;调头,车另一端面,保证总长215mm,钻中心孔③ 粗车三个台阶面,留余量3mm ,则直径为φ33,φ 38,φ 43;调头车车另三个台阶面,留余量3m m ,则直径为φ23,φ28,φ33④ 调制处理 220~240HBS ⑤ 修整两端面中心孔⑥ 两顶尖装夹工件,半精车六个台阶面,φ40车到规定尺寸,其余直径留0.5mm ,分别为φ30.5,φ35.5,φ30.5,φ25.5,φ20.5,割槽2x0.5三个,倒角C 1五个 ⑦ 车螺纹M20x1.5 ⑧ 划键槽加工线⑨ 铣削两键槽,平口钳装夹,键尺寸bxh :10x5、8x4 长d :20,25⑩ 磨削四个台阶面尺寸为φ008.035+-,φ0065.030+-,φ30072.00+,φ250013.0-⑪ 终检四、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1、工序尺寸确定2、毛坯图如下: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计算切削用量: ⑪车φ30mm 外圆柱面 切削速度:v=1000**14.3n d =1000960*30*14.3=90.4进给量:f=nv =9604.90=0.09切削深度:a p =2dmdw -=6⑫车φ35mm 外圆柱面 切削速度:v=1000**14.3n d =1000960*35*14.3=105.5进给量:f=nv =9605.105=0.109切削深度:a p =2dmdw -=3.5⑬车φ40mm 外圆柱面 切削速度:v=1000**14.3n d =1000960*40*14.3=120.6进给量:f=nv =9606.120=0.125切削深度:a p =2dmdw -=2.5⑭车φ30mm 外圆柱面 切削速度:v=1000**14.3n d =1000960*30*14.3=90.4进给量:f=nv =9604.90=0.09切削深度:a p =2dmdw -=6⑮车φ25mm 外圆柱面 切削速度:v=1000**14.3n d =1000960*25*14.3=75.4进给量:f=nv =9604.75=0.078切削深度:a p =2dmdw -=8.5⑯车φ20mm 外圆柱面 切削速度:v=1000**14.3n d =1000960*20*14.3=60.3进给量:f=nv =9603.60=0.06切削深度:a p =2dmdw =11三、设计心得体会刚开始接触到这课的时候感觉很是头大,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做。
万向传动轴设计说明书
万向传动轴设计说明书⽬录(⼀)万向传动轴设计1.1 概述 (02)1.1 结构⽅案选择 (03)1.2 计算传动轴载荷 (04)1.3 ⼗字轴万向节设计 (05)1.4 传动轴强度校核 (07)1.5 传动轴转速校核及安全系数 (07)1.6 参考⽂献 (09)概述万向传动轴⼀般是由万向节、传动轴和中间⽀承组成。
主要⽤于在⼯作过程中相对位置不断改变的两根轴间传递转矩和旋转运动。
万向传动轴设计应满⾜如下基本要求:1.保证所连接的两根轴相对位置在预计范围内变动时,能可靠地传递动⼒。
2.保证所连接两轴尽可能等速运转。
3.由于万向节夹⾓⽽产⽣的附加载荷、振动和噪声应在允许范围内。
4.传动效率⾼,使⽤寿命长,结构简单,制造⽅便,维修容易等。
变速器或分动器输出轴与驱动桥输⼊轴之间普遍采⽤⼗字轴万向传动轴。
在转向驱动桥中,多采⽤等速万向传动轴。
当后驱动桥为独⽴的弹性,采⽤万向传动轴。
1.传动轴与⼗字轴万向节设计要求1.1 结构⽅案选择⼗字轴万向节结构简单,强度⾼,耐久性好,传动效率⾼,⽣产成本低,但所连接的两轴夹⾓不宜太⼤。
当夹⾓增加时,万向节中的滚针轴承寿命将下降。
普通的⼗字轴式万向节主要由主动叉,从动叉,⼗字轴,滚针轴承及轴向定位件和橡胶封件等组成。
1. 组成:由主动叉、从动叉、⼗字轴、滚针轴承、轴向定位件和橡胶密封件组成2. 特点:结构简单、强度⾼、耐久性好、传动效率⾼、成本低,但夹⾓不宜过⼤。
3.轴向定位⽅式:盖板式卡环式⽡盖固定式塑料环定位式4. 润滑与密封:双刃⼝复合油封多刃⼝油封1.2 计算传动轴载荷由于发动机前置后驱,根据表4-1,位置采⽤:⽤于转向驱动桥中①按发动机最⼤转矩和⼀档传动⽐来确定T se1=k d T emax ki1i f i0η/nT ss1= G1 m’1υr r/ 2i mηm发动机最⼤转矩T emax=186Nm驱动桥数n=1,发动机到万向传动轴之间的传动效率η=0.89,液⼒变矩器变矩系数k={(k0 -1)/2}+1=1,满载状态下⼀个转向驱动桥上的静载荷G1=50%m a g=0.5*1747*9.8=8530.9N,满载状态下⼀个驱动桥上的静载荷G2=65%m a g=0.65*1747*9.8=11128.39N,发动机最⼤加速度的前轴转移系数m’1=0.8发动机最⼤加速度的后轴转移系数m’2=1.3,轮胎与路⾯间的附着系数υ=0.85,车轮滚动半径r r=0.35,i=3.6变速器⼀挡传动⽐1i=1分动器传动⽐f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到车轮之间传动⽐i m=0.55,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到车轮之间传动效率ηm=η发动机η离合器=0.98x0.96=0.94因为0.195 m a g/T emax>16,f j=0,所以猛接离合器所产⽣的动载系数k d=1,主减速⽐i 0=3.763所以:T se2=k d T emax ki 1i f i 0η/n =1*285.0*763.3*1*6.3*1*186*1=1070.875N T ss2= G 1 m ’1υr r / 2i m ηm =94.0*4545.0*235.0*85.0*8.0*9.8530=2376.180N ∵T 1=min{ T se2, T ss2} ∴T 1= T se2=1070.875N1.3 ⼗字轴万向节设计①设作⽤于⼗字轴轴颈中点的⼒为F ,则F= T 1/2rcos α=-4cos *10*50*2875.10703=10734.895N②⼗字轴轴颈根部的弯曲应⼒σw 和切应⼒τ应满⾜σw =32d 1Fs π(d 14-d 42)≤[σw ] τ=4F π(d 21-d 22)≤[τ]式中,取⼗字轴轴颈直径d 1=38.2mm ,⼗字轴油道孔直径d 2=10mm ,合⼒F 作⽤线到轴颈根部的距离s=14mm ,[σw ]为弯曲应⼒的许⽤值,为250-350Mpa ,[τ]为切应⼒的许⽤值,为80-120 Mpa∴σw =32d 1Fs π(d 14-d 42)=]4)^10*10(4)^10*2.38[(10*14*895.10734*10*2.38*23333-----π =1.72 Mpa<[σw ]τ=4F π(d 21-d 22) = ])10*10()10*2.38[(895.10734*42323---π =9.58 Mpa<[τ]故⼗字轴轴颈根部的弯曲应⼒和切应⼒满⾜校核条件③⼗字轴滚针的接触应⼒应满⾜σj =272(1d 1+1d 0)F n L b≤[σj ] 式中,取滚针直径d 0=3mm ,滚针⼯作长度L b =27mm ,在合⼒F 作⽤下⼀个滚针所受的最⼤载荷F n =4.6F iZ=44*1895.10734*6.4=1122.284,当滚针和⼗字轴轴颈表⾯硬度在58HRC 以上时,许⽤接触应⼒[σj ]为3000-3200 Mpa ∴σj =272b n L F d d )11(01+=2723331027284.1122])103(1)102.38(1[---+? =1.051Mpa<[σj ]故⼗字轴滚针轴承的接触应⼒校核满⾜④万向节叉与⼗字轴组成连接⽀承,在⼒F 作⽤下产⽣⽀承反⼒,在与⼗字轴轴孔中⼼线成45°的截⾯处,万向节叉承受弯曲和扭转载荷,其弯曲应⼒σw 和扭应⼒τb 应满⾜σw =Fe/W ≤[σw ]τb =Fa/W t ≤[τb ]式中,取a=40mm,e=80mm,b=35mm,h=70mm,查表4-3,取k=0.246,W=bh 2/6,W t =khb 2, 弯曲应⼒的许⽤值[σw ]为50-80Mpa ,扭应⼒的许⽤值[τb ]为80-160Mpa∴σw =Fe/W=6)1070(10351080895.107342333--- =30.045 Mpa< [σw ]τb =Fa/W t =2333)1035(1070246.01040895.10734--- =20.356Mpa<[τb ]故万向节叉承受弯曲和扭转载荷校核满⾜要求⑤⼗字轴万向节的传动效率与两轴的轴间夹⾓α,⼗字轴的⽀承结构和材料,加⼯和装配精度以及润滑条件等有关。
传动轴设计说明书
新员工帮带机制摘要所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体现。
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非常严肃的工作。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在保证持量和生产进度的前提下,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技术上的先进性;2、经济上的合理性;3、有良的劳动条件,避免环境污染。
目录第一节传动轴(批量为2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传动轴的用途新员工帮带机制二、传动轴的技术要求三、审查传动轴的工艺性四、确定传动轴的生产类型第二节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一、选择毛坯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三、绘制传动轴锻造毛坯简图第三节拟定传动轴工艺路线一、定位基准的选择二、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三、加工阶段的划分四、工序的集中与分散五、工序顺序的安排六、确定工艺路线第四节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一、机床设备的选用二、工艺装备的选用第五节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一、G轴外圆面φ40的确定二、E轴外圆面φ30的确定三、M轴外圆面φ35的确定四、F轴右边部分外圆面φ30的确定五、F轴左边部分外圆面φ30的确定六、N轴外圆面φ25的确定七、M20x1.5螺纹的加工第六节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一、切削用量的计算二、时间定额的计算第七节心得体会第八节参考文献第九节附录第一节传动轴(批量为2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传动轴的用途传动轴在各种机械或传动系统中广泛使用,用来传递动力。
在传力过程中主要承受交变扭转负荷或有冲击,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其工作条件。
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E、M、F、N 四个阶梯轴的外圆表面,它们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予以保证。
二、传动轴的技术要求表1 传动轴零件技术要求表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mm 公差及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Ra/μm形位公差/mm传动轴两端面215无无无M轴肩左端面32无无无N轴肩右端面20无无无F轴肩右端面58无无无P面65无0.8Q面104无0.8G轴外圆面φ40无无无F轴外圆面左部(有配合要求)φ30±0.0065IT60.8无F轴外圆面右部(无配合要求)-0.02φ30 -0.072IT90.8无N轴外圆面0φ25 -0.013IT60.8无M轴外圆面φ35±0.008IT60.8E轴外圆面φ30±0.0065IT60.8无M轴外圆面上键槽侧面 -0.01510 -0.085IT10 3.2无N轴外圆面上键槽侧面 -0.0158 -0.065IT9 3.2无要求很高的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
16传动轴课程设计
1 6传动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传动轴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
2. 学生能够了解传动轴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并掌握传动轴的传动比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掌握传动轴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传动轴的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机械系统中的传动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传动轴系统,并进行传动比的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传动轴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技巧,进行实际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传动轴课程,培养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传动轴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合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基础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十六岁左右,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掌握传动轴知识的同时,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传动轴概述:介绍传动轴的定义、分类及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2. 传动轴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讲解传动轴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传动过程中的优势。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3. 传动轴的传动比计算:教授传动轴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4. 传动轴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介绍传动轴的安装方法、调试技巧及日常维护保养知识。
教材章节:第三章5. 传动轴应用案例分析:分析传动轴在实际机械系统中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传动轴的拆装、调试及传动比计算实践,巩固理论知识。
教材章节:第五章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传动轴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部分概述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3)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3)第二部分传动轴工艺说明书一、零件的分析 (3)1.1零件的工艺分析 (3)1.2零件生产类型 (3)二、确定毛坯并绘制毛坯简图 (4)2.1确定毛坯种类 (4)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5)2.2.1公差等级 (5)2.2.2锻件质量 (5)2.2.3锻件的形状复杂系数 (5)2.2.4锻件的材质系数 (6)三、制定工艺路线......................................... .73.1定位基准的确定 (7)3.1.1.粗基准的选择: (7)3.1.2.精基准的选择: (7)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8)3.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8)3.4工序顺序的安排 (9)3.5确定工艺路线 (9)四、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计算 (12)一、工序40切削用量 (12)1二、工序90切削用量 (13)..............14计算本时间量轴槽切削用及基序三、工100铣第三部分铣用夹具设计说明书一、夹具作用 (15)二、设计任务 (15)三、铣床夹具的设计特点 (16)四、定位原理的几种情况 (16)第四部分小结一、小结 (17)第五部分参考文献一、参考文献 (18)2中北大学课程设计第一部分概述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设计,锻炼学生查阅资料、查阅国际手册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工艺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以后得毕业设计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提供零件图1张,材料:45,生产纲领:500件/年,根据图纸参数、技术要求等编制工艺规程,并设计铣用夹具,绘制设计图纸。
第二部分传动轴工艺说明书一、析的分零件析艺分件的工1.1 零零件图:(下页)零件的工艺分析就是通过对零件图纸的分析研究,判断该零件的结构和技术要求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工艺性要求。
传动轴设计说明书
传动轴设计说明书商⽤汽车万向传动轴设计摘要万向传动轴在汽车上应⽤⽐较⼴泛。
发动机前置后轮或全轮驱动汽车⾏驶时,由于悬架不断变形,变速器或分动器的输出轴与驱动桥输⼊轴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经常变化,因⽽普遍采⽤可伸缩的⼗字轴万向传动轴。
本设计注重实际应⽤,考虑整车的总体布置,改进了设计⽅法,⼒求整车结构及性能更为合理。
传动轴是由轴管、万向节、伸缩花键等组成。
伸缩套能⾃动调节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距离的变化;万向节是保证变速器输出轴与驱动桥输⼊轴两轴线夹⾓发⽣变化时实现两轴的动⼒传输;万向节由⼗字轴、⼗字轴承和凸缘叉等组成。
传动轴的布置直接影响⼗字轴万向节、主减速器的使⽤寿命,对汽车的振动噪声也有很⼤影响。
在传动轴的设计中,主要考虑传动轴的临界转速,计算传动轴的花键轴和轴管的尺⼨,并校核其扭转强度和临界转速,确定出合适的安全系数,合理优化轴与轴之间的⾓度。
关键字:万向传动轴、伸缩花键、⼗字轴万向节、临界转速、扭转强度概述汽车上的万向传动轴⼀般是由万向节、轴管及其伸缩花键等组成。
主要是⽤于在⼯作过程中相对位置不断变化的两根轴间传递转矩和旋转运动。
在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汽车上,由于⼯作时悬架变形,驱动桥主减速器输⼊轴与变速器输出轴间经常有相对运动,普遍采⽤万向节传动(图1—1a、b)。
当驱动桥与变速器之间相距较远,使得传动轴的长度超过1.5m时,为提⾼传动轴的临界速度以及总布置上的考虑,常将传动轴断开成两段,万向节⽤三个。
此时,必须在中间传动轴上加设中间⽀承。
在转向驱动桥中,由于驱动桥⼜是转向轮,左右半轴间的夹⾓随⾏驶需要⽽变,这是多采⽤球叉式和球笼式等速万向节传动(图1—1c)。
当后驱动桥为独⽴悬架结构时也必须采⽤万向节传动(图1—1d)。
万向节按扭转⽅向是否有明星的弹性,可分为刚性万向节和挠性万向节两类。
刚性万向节⼜可分为不等速万向节(常⽤的为普通⼗字轴式),等速万向节(球叉式、球笼式等),准等速万向节(双联式、凸块式、三肖轴式等)。
课程设计说明书--万向传动轴设计
万向传动轴设计1.车型及其相关参数1.1车型图片设计所选车型为:一汽解放赛龙中卡(CA1145PK2L2AEA80)1.2车型参数:驱动形式4*2 轴距4920m车身长度8.45m 车身宽度 2.5m车身高度 2.56m 最高车速93km/h 轮胎规格8.25-16 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03kw整车质量 5.8吨发动机最大转矩450N·m 最大总质量13.8吨最大扭矩转速1400发动机额定转速2500rpm 档数6档变速器最大输出扭矩610N·m 一档传动比 6.515后桥允许载荷8950Kg 六档传动比0.813刚性万向节安徽工程大学万向节------课程设计说明书挠性万不等速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等速万向节向节十字轴式双联式凸块式三销轴式球面滚轮式圆弧槽滚刀式球叉式直槽滚道式伸缩型球笼式Birfield型Rzeppa型图 2.1万向节的分类在方案选择时,我们考虑到它是用于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并且在满足万向传动轴设计基本要求后,我们选择了十字轴万向节。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注油嘴套筒滚针轴承座注油孔油道图 2.2十字轴结构图因为这种万向节结构简单紧凑,强度高,耐久性好,传动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能使不在同轴线或轴线角较大,轴向移动较大的两轴等角速连续回转,与可伸缩的传动轴搭配在一起,构成的十字轴万向传动轴被广泛采用。
十字轴万向传动可分为单十字轴和双十字轴两种。
单十字轴万向节传动,传动轴被封闭在一套管中,套管将牵引力或制动力从驱动桥传至车架或车身。
但其结构笨重,增加了非悬挂部分的重量。
而且,由于这种结构中只用了一个十字轴万向节传动,因此不能保证主减速器主动轴与变速器第二轴的转速恒等,引起了工作不均匀性,这种万向节应用很少。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双十字轴万向节。
双十字轴万向节直接用两个简单十字轴万向节和一根传动轴连接。
另外双十字轴万向节的重量轻,对载重汽车而言通常只占 1.0~1.4%。
所以我们选了双十字轴万向节。
传动轴设计说明书
IV
广西大学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4.3.1 滚针轴承初选尺寸 .................................. 16 4.3.2 一个滚针所受的最大载荷 ............................ 17 4.3.3 滚针轴承的接触应力 ................................ 17 4.4 传动轴初步设计 .......................................... 17 4.4.1 传动轴初选尺寸 .................................... 17 4.4.2 传动轴临界转速 .................................... 18 4.4.3 传动轴强度校核 .................................... 18 4.5 花键轴设计 ............................................. 19 4.5.1 花键轴初选尺寸 .................................... 19 4.5.2 花键齿侧挤压应力 .................................. 20 4.5.3 花键轴杆部扭转应力 ................................ 20 4.6 万向节凸缘叉连接螺栓设计 ............................... 21 4.7 万向节凸缘叉叉处断面校核 ............................... 21 4.7.1 弯曲应力 .......................................... 22 4.7.2 扭转应力 .......................................... 22 5 中间支承的设计 ............................................... 24 5.1 中间支承的结构分析与选择 ................................ 24 6 万向传动装置总成的技术要求、材料及使用保养 ................... 26 6.1 普通万向传动轴总成的主要技术要求 ........................ 26 6.2 万向传动轴的使用材料 ................................... 26 6.3 传动轴的使用与保养 ..................................... 27 小结 ........................................................... 28 参考文献 ....................................................... 29 致谢 ........................................................... 30
传动轴数控加工课程设计
传动轴数控加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传动轴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性,掌握其基本结构及功能;2. 学生能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了解传动轴数控加工的工艺流程;3. 学生能掌握传动轴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熟悉相关指令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传动轴的建模与编程;2. 学生能够操作数控机床完成传动轴的加工,并确保加工精度;3. 学生能够分析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兴趣,提高对数控技术的认识;2. 学生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注重团队合作,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3. 学生增强对国家制造业发展的责任感,激发为我国制造业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对数控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与实施,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传动轴基础知识:讲解传动轴的结构、分类、应用场景,使学生了解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机械设计基础》第3章“轴的设计”。
2. 数控加工原理:介绍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加工特点,重点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教材章节:《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第1章“数控机床概述”及第2章“数控编程基础”。
3. 传动轴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传动轴的加工工艺要求,讲解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教材章节:《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第4章“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
4. 数控编程与操作:结合实际案例,教授CAD/CAM软件在传动轴加工中的应用,以及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教材章节:《CAD/CAM技术与应用》第6章“CAD/CAM软件在数控编程中的应用”及《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第3章“数控机床的操作”。
车辆传动轴系统课程设计
车辆传动轴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车辆传动轴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传动轴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如传动轴、联轴器、差速器的作用和相互关系;3.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传动轴系统在不同行驶状态下的动力传递过程;4. 学生能够解释并计算传动轴系统的效率及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图示和模型展示传动轴系统的组成和运作方式;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探究传动轴系统对整车性能的影响;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车辆传动轴系统中的简单问题;4.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传动轴系统模型,并进行模拟测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对车辆传动轴系统学习的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项目研究和实验过程中的沟通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在遇到困难时保持坚持和毅力;4. 引导学生关注汽车行业的发展,认识到传动轴系统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传动轴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结构:- 传动轴系统的定义及作用;- 传动轴、联轴器、差速器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及功能。
2. 传动轴系统的工作原理:- 动力传递过程及原理;- 不同行驶状态下传动轴系统的动力分配。
3. 传动轴系统效率及影响因素:- 传动轴系统效率的计算方法;- 影响传动轴系统效率的因素分析。
4. 传动轴系统在汽车中的应用:- 传动轴系统在不同类型汽车中的应用实例;- 传动轴系统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传动轴系统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
6. 教学进度安排:- 基本概念与结构(第1课时);- 工作原理(第2课时);- 效率及影响因素(第3课时);- 传动轴系统在汽车中的应用(第4课时);-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第5-6课时)。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传动轴设计说明书
所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体现。
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非常严肃的工作。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在保证持量和生产进度的前提下,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技术上的先进性;2、经济上的合理性;3、有良的劳动条件,避免环境污染。
第一节传动轴(批量为2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传动轴的用途二、传动轴的技术要求三、审查传动轴的工艺性四、确定传动轴的生产类型第二节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一、选择毛坯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三、绘制传动轴锻造毛坯简图第三节拟定传动轴工艺路线一、定位基准的选择二、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三、加工阶段的划分四、工序的集中与分散五、工序顺序的安排六、确定工艺路线第四节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一、机床设备的选用二、工艺装备的选用第五节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一、G轴外圆面φ40的确定二、E轴外圆面φ30的确定三、M轴外圆面φ35的确定四、F轴右边部分外圆面φ30的确定五、F轴左边部分外圆面φ30的确定六、N轴外圆面φ25的确定七、M20x1.5螺纹的加工第六节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一、切削用量的计算二、时间定额的计算第七节心得体会第八节参考文献第九节附录第一节传动轴(批量为2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传动轴的用途传动轴在各种机械或传动系统中广泛使用,用来传递动力。
在传力过程中主要承受交变扭转负荷或有冲击,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其工作条件。
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E、M、F、N四个阶梯轴的外圆表面,它们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予以保证。
二、传动轴的技术要求无该传动轴零件形状为较简单的阶梯轴,结构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名称:传动轴(批量为2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名:***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及班级:08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班学号:**************:***2010年12月16日目录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二.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1.生产类型的确定……………………………………………………………2.生产纲领的计算……………………………………………………………三.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1.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2.零件的工艺分析……………………………………………………………四.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1.毛坯的选择………………………………………………………………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3.设计毛坯图……………………………………………………………五. 选择传动轴的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1.定为基准的选择…………………………………………………………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3.制定工艺路线……………………………………………………………4.热处理工序的安排…………………………………………………………六. 机床设备的选用………………………………………………………………1.机床设备的选用…………………………………………………………2.工艺装备的选用…………………………………………………………七. 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八. 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九. 时间定额的计算………………………………………………………………十.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十一. 课程设计体会…………………………………………………………………十二. 参考文献……………………………………………………………………十三. 附录…………………………………………………………………………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1.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我们更熟悉书本知识,能更加熟练地运用书本知识。
2.培养工程意识。
通过课程设计,综合生产实际,贴近就业岗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工程的实际问题,培养工程意识,做到学以致用。
3.训练基本技能。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设备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初步具备设计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计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4.培养质量意识。
技术设计是根据产品质量要求而进行的,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性。
通过课程设计,可强化质量意识,使学生学会协调技术性和经济性的矛盾。
5.培养规范意识。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养成遵守国家标准的习惯,学会使用与设计有关的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
二、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的详细程度与生产类型有关,不同的生产类型由产品的生产纲领来区别。
1.生产类型的确定(1)零件的生产类型是指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它对工艺规程的制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机械制造的生产类型一般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分为大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小批生产。
产量越大生产专业化程度越高。
按重型机械、中型机械、和轻型机械的年生产量列出了不同的生产类型的规范如表1:表1 各种生产类型的规范(2)生产类型的划分要考虑生产纲领还得考虑产品本身的大小及其结构的复杂性。
2.生产纲领的计算(1)生产纲领是产品的年生产量。
生产纲领的大小对生产组织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各工序所需的专业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以及所选用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装备。
(2)零件的生产纲领的计算方式N=Qm(1+α%)(1+β%)结合生产实际:零件的备品率α%和零件的平均废品率β%分别取3%和0.5%,产品的年产量Q要求为200件/年,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为1件/台。
所以综合以上数据代入上式中得:N=207件(3)传动轴轴的重量估计为m=1.31Kg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表1-3知该传动轴为轻型零件,依据表1得传动轴的生产类型为小批量生产。
三、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1.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在机器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及传递扭矩。
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分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杆等。
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图示传动轴零件属于台阶轴零件,由圆柱面,轴肩,螺纹,螺尾退刀槽,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
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的零件的轴向位置,各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螺纹用于安装各种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
2.零件的工艺分析传动轴毛坯材料为45钢。
该材料属于优质碳素钢,经热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即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高的塑性,韧性,一般用来制作机床主轴,机床齿轮和其它受力不大的轴类零件。
主要技术要求如下: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规定了主要轴颈M,N外圆P,Q以及轴肩E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
这些技术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
因此,该传动轴的关键是轴颈M,N和外圆P,Q及轴肩E的加工。
四、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1.选择毛坯45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够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调质后表面硬度可达220-240HBS。
轴类毛坯,常用圆棒料和锻件,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
毛坯经过加热锻造后,可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表面均匀分布,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锻造后的毛坯,能改善金属内部组织,提高其抗拉,抗弯等机械性能。
同时,因锻件的形状和尺寸与零件相近,可以节约材料,减少切削加工的劳动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选择锻件的制造方法时,并非是制造精度高就越好,需要综合考虑机械加工成本和毛坯制造成本,以达到零件制造总成本最低的目的。
当生产批量较小,毛坯精度要求较低时,锻件一般采用自由锻造法生产。
根据传动轴的制造材料(45钢),毛坯类型可采用型材和锻件,现选用锻件;毛坯采用自由锻造法。
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1) 公差等级该锻件的尺寸公差等级IT为13-15级,加工余量等级为普通级。
故IT为15级,MA为普通级。
(2)锻件质量根据计算可得机械加工后零件的质量为传动轴的重量估计值为1.31Kg。
由此可初步估计机械加工前锻件毛坯的重量为2.5Kg。
确定传动轴毛坯的余量根据阶梯轴的自由锻造机械加工余量的计算公式(D<65mm时,按65mm 计算,L<300mm时,按300mm计算),传动轴锻件余量计算如下: A= L0.26*D0.2*0.5= 3000.26* 650.2*0.5=6.56mm取整数7mm。
(3)锻件的形状复杂系数通过上面的计算知毛坯和零件的质量,锻件的形状复杂系数S=mt /mn=2.5/3.0=0.83 ,其中mn=472*π*215*10-6/4=3.0Kg。
由于0.83介于0.63和1之间,故该锻件的形状复杂系数为S1级。
(4)锻件的材质系数M由于该传动轴零件材料是45钢,是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65%的碳素钢,故该锻件的材质系数属M1。
(5)零件表面的粗糙度由零件图可知,该轴除E表面的粗糙度为0.3微米外,其它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均大于或等于0.8微米,螺纹的表面粗糙度为3.2微米,键槽的表面粗糙度为3.2微米。
(6)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根据锻件质量,零件表面粗糙度,形状复杂系数查表2-9,由此查得单边余量在厚度方向3.5mm,平方向亦为3.5mm。
不妨取锻件各外径的单边余量为3.5mm,各轴向尺寸的单边余量亦为3.5mm。
(7)确定毛坯尺寸表2(8)确定毛坯尺寸公公差表3表2,表3依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表2-10,2-11查得。
3.设计毛坯图零件毛坯图见附件1五选择传动轴的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1.定位基准的选择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对于保证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精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该传动轴的几个主要配合表面(N,M)及轴肩面(Q,P)对基准轴线A-B 均有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的要求,它又是实心轴,所以应选择两端面中心孔为基准,采用双顶尖装夹方法,以保证零件的技术要求。
(1)传动轴零件的精基准传动轴零件的加工,以两端的中心孔作为定位精基准。
因为轴的设计基准是中心线,这样既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又符合基准统一原则,还能在一次装夹中最大限度地完成多个外圆及端面的加工,易于保证各轴颈间的同轴度以及端面的垂直度。
(2)传动轴零件的粗基准轴类零件的粗加工,可选择外圆表面作为定位粗基准,以此定位加工两端面和中心孔,为后续工序准备精基准。
中心孔加工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热轧圆钢的毛坯外圆,车端面,钻中心孔。
但必须注意,一般不能用毛坯外圆装夹两次钻两端面中心孔,而应该以毛坯外圆作为粗基准,先加工一个端面,钻中心孔,车出一端外圆;然后以已车过的外圆作基准。
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
如此加工中心孔,才能保证两孔中心同轴。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本零件的加工面有外圆,端面,槽,螺纹面等,材料为45钢。
根据传动轴零件上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的粗糙度确定各加工方法,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表4(1)轴类零件外圆加工方法对于中小型铸铁和锻件,可以直接进行粗车,经过粗车后工件的精度可达到IT11-IT13,表面粗糙度Ra值可50微米至100微米,粗车可切除毛坯的大部分余量。
对经过粗车的工件,采用半精车可达到IT8-IT19级精度,表面粗糙度Ra 值可3.2微米至6.3微米。
对于中等精度的加工表面,半精车可作为终加工工序,也可作为磨削或精加工的预加工工序。
精车可作为最终加工工序或光整工序的预加工,精车后工件表面可达IT7-IT8级精度,表面粗糙度Ra值可0.8微米至1.6微米。
(2)键槽加工方法键槽是轴类零件上常见的机构,其中以普通平键应用最广泛,通常在普通立式铣床上用铣刀加工,我们不妨直接放到加工中心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