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课件
中国文化史PPT课件
表兄弟 。
• 大功
小功
缌麻
衣物:
熟麻布
丧期: 九月
衣物:
较粗熟麻布
丧期: 五月
衣物: 精细熟麻布 丧期: 三月
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 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时聘曰问,殷覜(tiào)曰视。
——《周礼·春官·大宗伯》
……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用众也; 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 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
• 以“子”为字。 仲由:子路 司马迁:子长 曹植:子健 苏轼:子瞻 杜甫:子美 袁枚:子才
表字和名为“并列式”:意义相同。 屈平:原。 颜回:子渊。 宰予:子我。 樊须:子迟。 张衡:平子。 陆游:务观。 曾巩:子固。 班固:孟坚。 孟轲:子舆。
表字和名为“辅助式”:意义相近。
• 梁鸿,字伯鸾。 • 陆机,字士衡。 • 郑樵,字渔仲。 • 李渔,字笠翁。 • 陈琳,字孔璋。
2、母族三:
母之父系一族。 母之母系一族。 母之姐妹嫁人者一族 。
母之父母: 外祖父的兄弟姐妹:外伯(叔)祖、外祖姑。 外祖母的兄弟姐妹:舅外公(婆)、姨外公
(婆)。 外祖父的父母:外曾祖父母。
母之兄弟:舅父(舅);其妻:舅母(妈); 其子女:舅表兄弟姐妹。
母之姐妹:姨(母、妈)、从母;其夫:姨夫 (丈);其子女:姨表兄弟姐妹。
唐以后:岳父、岳母。 称他人之岳父为泰山 。 书面语:女婿致岳父:姻子。
岳父致女婿:姻外舅(外父)。
夫称妻之兄弟姐妹:
兄弟:内兄、内弟、妻舅。 内子女为内侄、内侄女。 姐妹:姨、小姨。小姨之夫:姨夫。 双方为连襟,互称襟兄襟弟。 姨之子女称外甥、外甥女。
妻称夫的父母系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ppt课件
02
03
清静无为
辩证思维
道家思想提倡清静无为的生活态 度,注重内心的修炼和自我提升。
道家思想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 善于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追求 真理和智慧。
佛教思想
01
四谛八正道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四谛和八正道,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八
正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
如各类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展示。
汉语的国际推广
如全球范围内的汉语教学机构和文化中心的 建立与发展。
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如电影、音乐、文学作品等在国际市场上的 表现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作用。
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中国文化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发展, 吸收不同文化元素,形成更加包 容的文化格局。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 ppt课件
目录
• 中国文化概述 • 中国文化的物质层面 • 中国文化的制度层面 • 中国文化的精神层面 • 中国文化的艺术层面 • 中国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01
中国文化概述
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文化的定义
历史性
多样性
包容性
稳定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 历史、地理、风土人情、 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 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 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
从远古时期的骨笛、陶埙到古琴、琵 琶等乐器的演变过程。
中国舞蹈的种类与特点
古代舞蹈如长袖舞、剑舞以及民间舞 蹈如秧歌、龙舞等的表演形式和艺术
特色。
著名音乐家及其作品
伯牙、钟子期、嵇康等音乐家的代表 作品及其艺术成就。
音乐与舞蹈的美学内涵
音乐与舞蹈在节奏、韵律、情感表达 等方面的美学追求和审美体验。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对人类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仁爱、 礼仪等价值观,对于人类社会的 道德建设、人际关系和国际交往
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02
中国传统思想与哲学
儒家思想
总结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 主张以德治民、以德治国。
详细描述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形成了完 整的哲学体系。儒家主张以仁为核心,提倡孝顺、忠诚、礼制等道德规范,认为 治国应以德为主,强调君子的品德修养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
03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学
书法艺术
9字
书法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 形式,通过书写汉字来表达 情感和意境。
9字
书法作品不仅是文字的载体 ,更是艺术品,体现了作者 的情感、气质和修养。
9字 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 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 种书体,各具特色。
9字
书法艺术在古代被广泛应用 于书写碑文、匾额、对联等 ,在现代则更多地被欣赏和 收藏。
绘画艺术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 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绘画。
中国绘画的技法丰富多样,包括工笔 、写意、没骨等多种画法,每种技法 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美感。
中国绘画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要 题材,注重笔墨和气韵,强调意境和 神韵。
中国绘画在古代是士人表达情感和志 向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承 的重要载体。
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 的底蕴、广泛的传播和深远的影响, 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注 重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历史发展
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追溯到 远古时期,如夏商周时期 ,形成了早期的文化基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共60页
王力先生书斋名。“雕龙”(文心雕龙)“雕虫” 都是古代的典故,战国时,齐人驺奭记录了
邹衍谈天文之术而成文,人们称他为“雕龙 奭”,后来指善于写大文章。“雕虫”是雕虫 小技,出自扬雄《法言·吾子》“童子雕虫篆 刻”,后来指微不足道的小文章。王力先生引 用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大事小事两样都干。雕 虫虽是小计,但要真正做好,也绝非易事。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 “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 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 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 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 萸少一人”的诗句。
礼仪 制度
之 礼仪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 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 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举行, 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 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 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奸臣秦桧谥号为缪丑——恶谥 5.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例子:聊斋先生、饮冰室主人 6.称籍贯 例子:柳河东、王临川、康南海 7.称郡望 例子:韩昌黎
姓名 字号
800多年来,秦桧其人在历史上一直 是人们加以深谴的对象。被“誉为”中 国历史上的十大奸臣(庆父、赵高、梁 冀、董卓、来俊臣、李林甫、秦桧、严 嵩、魏忠贤、和珅)之一。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 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 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 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 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 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 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 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 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 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历史课件】中国古代文化史(一)
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 时期的政治、军事斗 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 我国第一部以 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 农民起义为题 材的长篇小说
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 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 神。
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 建制度的罪恶,揭示 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 的历史真实。 以揭露科举制度腐败 为主。 借写妖狐鬼怪故事批 判封建社会
荀子 王充
时代
战国 东汉
主要观点
自然界变化有一定规律。 人定胜天。 批判了迷信鬼神的思想。 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 都认为宇宙由物质构成。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是不依赖 于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
代表著作
《荀子》 《论衡》
范缜
柳宗元 刘禹锡
南朝
唐代
明末清初
《神灭论》
《天说》 《天论》
王夫之
3、其它思想
3、小说
1)唐代传奇:代表作《南柯太守传》《李娃传》 《柳毅传》 2)明清小说:中国小说繁盛时期,产生了许多优 秀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书名
《三国演义》
明清小说一览表 作者 成书时 主要内容 间
价值
我国最早的一部 长篇历史小说
罗贯中 元末明初 施耐庵 元末明初
吴承恩 曹雪芹 高 鹗 明朝 清朝 清朝
请听下面几段朗读: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时代 的什么诗歌体裁?
1)“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中国文化概论 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ppt课件
2020/12/27
9
一是自然崇拜:亦称自然神崇拜
所谓自然神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 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 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 赐福。甚至包括动植物等。
2020/12/27
10
二是生殖--祖先崇拜
先民对自身的繁衍非常关注,由此产生炽热的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根源于祖先崇拜,祖先崇拜包括对女性和男性 的崇拜。
女性被先民认为是繁殖人种的决定因素,因此,人们 把女性作为创世神、始祖神加以顶礼膜拜。后来,随着男 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便转向了男性崇拜。
水族 祖先 崇拜 铜鼓 图案
2020/12/27
6
二、原始物质文化
新石器时代,约开始于公元前7000年。中国人广泛使 用经过磨光或钻孔加工的工具器型有石斧、石刀、石铲、 石凿和石梨等。粗糙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2020/12/27
7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巡览
为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
“大汶口文化”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等遗存。出土文物有
东部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可归入此文化区。 传说中伏羲、女娲都生活在这个区域。 传说伏羲、女娲是一对兄妹,他们相婚而产生了人类。 又传说女娲曾用黄土捏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鳌足用 以支撑四极,杀死猛兽,治理洪水,使人民得以安居。 又传说伏羲教民结网,从事渔畜牧。八卦也是由伏羲 创制的。
2020/12/27
11
三是图腾崇拜
图腾是印第安语“它的亲族”词的音译。 图腾是指原始人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 想象出来的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他作为 整个氏族崇拜的对象,与自然崇拜和生殖—祖先崇拜相比, 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这种原始宗教是原始时 代观念文化的主流。
中国古代史文化PPT参考课件
2021/3/10
授课:XXX
19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了中央集权寻找
意识形态的支撑。运用政权力量控制意识形态,其实是法
家的发明……秦始皇根据他们的理论,用“焚书坑儒”的
手段控制意识形态,并不成功。汉武帝用功名利禄来引诱
士人——只有精通儒家经学才可以进入仕途,把士人的聪
授课:XXX
16
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 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 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 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 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从汉武帝时起,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 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 化的主流。
——《汉书·董仲舒传》
2021/3/10
授课:XXX
18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少并非仅 仅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董仲舒要“罢黜”的不过 是那些新来对策得专治杂学的人,并非禁绝儒家以 外的各家;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家在官学与朝廷政 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而不是禁止诸子 百家在社会上流传;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 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如此而已。
2021/3/10
授课:XXX
15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 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 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 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 统一形势的发展,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 需要。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
姓名 字号
饮冰室主人 “饮冰”一词源於《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
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原意就是比喻自 己内心之忧虑。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之命 ,变法维新,临危受命,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 交煎,梁启超内心之焦灼可想而知,如何解其 「内热」?唯有「饮冰」方能得解。所以,他 正是借「饮冰」一词,来表达自己内心之忧虑 焦灼呀!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赤壁赋》)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王勃《滕王阁序》)
滕王阁所在的位置对应的星空属于翼宿和轸宿, 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衡山和庐山之间。
天文 地理 之天
文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 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 巉(chán)岩不可攀。(《蜀 道难》
(1)自称姓名或名; (2)用于介绍或作传;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幼时由父亲命名
2.称字: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 于礼貌和尊敬。
成年(男20,女15)由父亲或尊长取字
3.称号
(1)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2)对人称号,是一种敬称。
自己取
姓名 字号
4.称谥号
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 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
龙虫并雕斋
王力先生书斋名。“雕龙”(文心雕龙)“雕虫” 都是古代的典故,战国时,齐人驺奭记录了
邹衍谈天文之术而成文,人们称他为“雕龙 奭”,后来指善于写大文章。“雕虫”是雕虫 小技,出自扬雄《法言·吾子》“童子雕虫篆 刻”,后来指微不足道的小文章。王力先生引 用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大事小事两样都干。雕 虫虽是小计,但要真正做好,也绝非易事。
例子:周武王、范文正(范仲淹)、 靖节先生(陶潜)
2024年度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
2024/3/23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3
33
13
音乐舞蹈及其传承
中国古代音乐的发
展
从远古时期的骨笛、陶埙到春秋 战国时期的编钟、编磬,再到汉 唐时期的鼓吹乐和丝竹乐等。
著名音乐家及其作
品
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嵇 康的《广陵散》、李龟年的《秦 王破阵乐》等。
舞蹈艺术的传承与
发展
古代舞蹈如《霓裳羽衣舞》、《 剑器舞》等的传承,以及现代舞 蹈的创新与发展。
25
八大菜系及其代表菜品
湘菜
以香辣、酸辣为主,代表菜品有剁椒鱼头、辣椒炒肉等。
徽菜
以重油、重色、重火功为主,代表菜品有臭鳜鱼、毛豆腐等。
2024/3/23
26
茶道精神与品茗技巧
2024/3/23
茶道精神
和、敬、清、寂。即和谐共处,相互 尊敬,保持清净,享受寂静。
品茗技巧
观茶色、闻茶香、品茶味。注重茶叶 的色泽、香气和滋味的变化。
27
酒文化及其礼仪规范
酒的种类
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等。
饮酒礼仪
适量饮酒,尊重长辈和客人,避免劝酒和酗酒。
酒桌文化
敬酒表示尊重,碰杯表示友好,酒满茶半表示热情好客。
2024/3/23
28
07
CATALOGUE
中国建筑园林艺术风格
2024/3/23
29
传统建筑风格与特点
独特的屋顶造型
中国文化史课件2
四 文学、科技、艺术
艺术 1 乐舞:音乐机构,隋“太乐署”、“清商署”、 “鼓吹署”,唐增加“教坊使”。 2 书画:a书法。三国时,隶书向楷书演化。 东晋,书法空前繁荣,楷书和草书到魏 晋已经成熟。“两王” 唐,楷书成就最为突出。 b绘画。宗教绘画开始兴起,“壁画”。
四 文学、科技、艺术
科技
七 元代
推行汉法,学习儒学,举办科举 中西文化交流 1 陆路交通,移民。 三次西征,形成了“四大汗国”(钦察汗国、 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2 外来人员。西方国家及罗马教廷派遣使节。(马 可·波罗) 3 外来文明:棉花、科技(数学、天文历法、医 学)、工艺技术、外来艺术(建筑、音乐)、外来 宗教(伊斯兰教、犹太教)
数学、天文历法、医学、农学 史书 “唐修八史”
五 中外交流
魏晋南北朝 朝鲜半岛(佛教的传播)、日本、西域、印度半岛。(粟特 文化,北齐墓葬) 隋唐时期 1 隋,设立鸿胪寺,四方馆。东亚(新罗和日本派遣使者、 留学生入隋)、西域(派裴矩经营西域)。 2 唐,西域(设安西都护府),羁縻府州。东亚,出兵消灭 百济和高句丽,新罗统一半岛,唐建安东都护府。 人员交流:玄奘赴印度求法,鉴真东渡。 外来宗教: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 外来科技、艺术:天文、医学、乐舞等 文化对外传播:佛教、儒学
五 胡、汉融合
4 羌族:姚苌,386年健后秦 5 羯族:石勒,330年称帝,后赵 汉化 例:石勒,苻坚,北魏 途径:由胡人统治者采用汉族统治的组织形 式,推进汉化;由迁入内地的胡人与汉人杂 居,潜移默化地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五 胡、汉融合
隋唐时期
隋,文武兼治 唐,羁縻政策
六 佛教华化与三教合一
东晋、十六国(公元317年-420年)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PPT课件)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 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 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先秦道家思想
•庄子—追求自由的艺术化存在 • 庄子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
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 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 《史记》:“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 老子之言。”故后世合称“老庄”。
• 处柔:“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 能与之争。”
• 寡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所 以要“寡欲”。
• 不为天下先:“三宝”:一是慈,即宽容;二是 俭,即退缩,保守;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② 政治学说
•圣人治国,无为而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
• 后世不少士大夫从儒家指示的“穷则独善 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找到了通往道家 的思想之门。
• 由“独善”而至超脱功名利禄,这样,儒 、道两家从对立走向互补,相反而又相成 。
•法家学派:
「不别亲疏,不殊贵 贱,一断于法」 治国方略上,主张严 刑峻罚;文化政策上 ,主张“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实行文 化专制主义。
•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
——《庄子·秋水》
• 庄周梦蝶
•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
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qú )
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
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
•
——《庄子·齐物论》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颐和园
位于北京,是一座大型皇家园林,以其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 内涵闻名于世。
拙政园
位于苏州,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精巧的园林布 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承
保护原则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护 好传统建筑的原始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
易行。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主要 经典,强调万物圆融无碍的
思想。
04
05
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要 经典,注重止观双修和实相
论。
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01
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 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涉 及哲学、艺术、文学等 领域。
02
佛教的慈悲、平等、中 道等思想对于现代社会 具有积极意义。
03
佛教文化对于心理治疗 、生命教育等方面也有 重要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完整版
目录
•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 儒家思想及其影响 • 道家思想及其影响 • 法家思想及其影响 • 佛教文化及其影响 •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 •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 •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0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文 学艺术、礼仪制度、生活方式及其物化形式等等。
介绍韩非子的生平和主要著作,阐述其在法家学派中的地位和影 响。
法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概述法家学派的起源、形成过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详细阐述韩非子的法、术、势等法家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当时的 政治、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明民集中 的族成国 结文的传 晶化一统 。,种文
它反化 是映是 中民中 华族华 民特文 族质明 几和演 千风化 年貌而 文的汇
中国 传统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RUAL
文化
目 录
第 一 章
传 中除 秋夕 节夜
统 七端 夕午
节 节节 元清
日 宵明 节节
第 三 章
传捏 泥
统人 京
把 泥 壳 拿 到 河 边 盛 满 水 后 详 细 地 观 察
吃 ; 再 用 手 一 敲 还 发 出 当 当 响 声 。 他
没 有 了 , 只 剩 下 一 个 泥 外 壳 能 看 不 能
事 。 回 来 后 , 谁 知 刨 出 来 一 看 鱼 早 已
泥 封 住 放 进 火 堆 里 。 宁 封 子 就 出 外 办
艺剧 术
第 四 章
传陶 瓷
统文 房 四
用宝 具
第一章
传统节日
除夕夜 端午节 清明节 中秋节 七夕节 元宵节
月年三称有历春后日除除
小 月 時 为 廿 九 日 ,
三 十 夜 。 而 十 二
十 、 年 三 十 晚 、
为 大 年 三 十 、 年
三 十 天 , 所 以 又
十 二 月 多 为 大 月 ,
节 前 一 天 晚 。 农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汇报时间:2018年1月 汇报人:XXX
过中 程国 中传 所统 独文 有化 的是 。我
们 中 华 文 明 发 展
神衣中传中传琴中 话冠华统国统棋国 传服武中建节书传 说饰术医筑日画统 、、、、、、、文 中古地民汉中传化 国玩域间字国统包 对器文工汉戏文括 联物化艺语剧学: 等、、、、、、 等 ,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目录CATALOGUE•中国文化概述•中国语言文字•中国哲学思想•中国文学艺术•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中国饮食文化01CATALOGUE中国文化概述文化的定义与特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
文化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传承性、变异性、共享性和象征性等特点。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同时也保持着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想,它认为人类和自然是一体的,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仁爱思想中国文化强调仁爱思想,即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热爱和平,这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它主张在处理事物时要保持适度、避免极端,追求平衡和和谐。
礼制精神中国文化注重礼制精神,即尊重传统、注重礼仪、讲究规矩,体现了一种对秩序和规范的尊重和维护。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02CATALOGUE中国语言文字结绳记事、仓颉造字等传说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汉字的结构与特点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发展阶段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以及汉字的表意性质03020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语的特点声调语言,音节清晰,词汇丰富,语法灵活汉语的传播与影响对周边国家语言文字的影响,以及汉语国际推广的现状与趋势汉语的魅力表达细腻,音韵和谐,文化底蕴深厚汉语的特点与魅力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中国方言的概况七大方言区及其特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样性、丰富性及其保护传承的重要性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价值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贡献03CATALOGUE中国哲学思想儒家思想概述0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完整版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完 整版
目录
CONTENTS
• 中国文化概述 • 中国文化的物质层面 • 中国文化的制度层面 • 中国文化的精神层面 • 中国文化的艺术层面 • 中国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饮食与养生
中国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与药用价 值,强调饮食与养生的关系,如食 疗、食补等。
服饰文化
传统服饰
服饰变迁
中国传统服饰包括汉服、唐装、旗袍 等,具有独特的款式和图案,体现了 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和文化传统。
中国服饰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变迁,吸 收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形成了多元化 的服饰文化。
服饰礼仪
中国服饰礼仪体现了身份地位、场合 和礼仪规范的要求,如穿着打扮、颜 色搭配、饰品佩戴等。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文化的起源
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在漫长的 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的发展
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先秦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等。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和 代表作品。
官僚制度
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各级官员按 照品级高低享有不同的权力和待遇,承担着管理 国家事务的职责。
教育制度
科举制度
自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 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了世袭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中国文化史 ppt课件
第二章 青铜时代
一 文明的初现
❖ “文明起源”的标志:文字的使用,城市的出现, 青铜器的使用,国家的出现等。
❖ 中华文明起源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中华文明 西来说”,一种是“黄河流域中心论”。(文明发 生的一元论)
❖ 根据李学勤先生的研究《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 研究》,把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国家形成划分为三大 阶段: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含有初步分化和 不平等的中心聚落形态;都邑国家形态、
三 传说时代
❖ 2、东夷集团,在黄河下游,属大汶口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等分布区。(蚩尤、后羿)
三 传说时代
❖ 3、苗蛮集团,主要活动于今湖北、湖南、江 西一带,即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伏 羲、女娲)
三 传说时代
❖ 三大集团之间矛盾冲突,最后华夏集团取胜。 多民族融合发展。“华夏”成为中华民族的 历史称号,“黄帝”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祭奠 的人文始祖。
三 传说时代
❖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氏族部 落的不断迁移和相互交往的扩大,各个部落 之间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形成相反的利益, 而在另一些时候和另一些地方又形成了相同 的利益,由此引起了各个部落的分化和组合、 战争和联盟,逐渐形成为不同的民族。
——郭沫若
三 传说时代
❖ 三大文化集团 1、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位于仰韶文 化、河南龙山文化分布区。内部分为两支: 姬姓的黄帝氏族,姜姓的炎帝氏族。
❖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文 化转折时期。这一时期,铁器出现,生产力获得巨 大发展,农业生产跨上新的台阶。
❖ 此时期争霸战争、兼并战争愈演愈烈。政治上的争 权夺利,破坏了周朝的宗法礼仪制度,出现了孔子 感叹的“礼崩乐坏”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礼乐制度
礼仪制度是为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
三大关系而制定的,礼分别代表了神权、族 权、君权。 周礼奠定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基础。
第三章 解放的时代
一 礼崩乐坏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史为东周。东周分为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6 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文 化转折时期。这一时期,铁器出现,生产力获得巨 大发展,农业生产跨上新的台阶。 此时期争霸战争、兼并战争愈演愈烈。政治上的争 权夺利,破坏了周朝的宗法礼仪制度,出现了孔子 感叹的“礼崩乐坏”的局面
二 士阶层的兴起和私学
2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士人散落民间,凭借 掌握的六艺知识,或聚徒讲学,或著述立说,学术 授受从官府转向私门,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 断。并且文化知识渗透到社会的不同阶层,得到了 更广泛的传播。(如孔子倡导“有教无类”。)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规模已相当可观。(“孔 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 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孟子“后车 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孟子·滕 文公下》)聚徒讲学成为时尚,各家立派建说,终 致百家争鸣之势。
三 百家争鸣
春秋末年,儒、墨号称显学,战国时期,则
是诸子并起,百家争鸣。
四 区域文化
周统治时期,王室掌握主流文化,但在更广
大的社会领域内,土著文化各有其传统,并 没有被周文化同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春 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统治近乎崩溃,诸 侯国各自为政,文化各异,各具特色。李学 勤综合文献和考古成果,认为春秋、战国时 期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化,大致可以划分 为七大文化圈。
四 区域文化
中原文化圈:黄河中游,以建都洛阳的东周
为中心,北到晋国南部,南到郑国、卫国。 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重要国家是晋国, 是法家学说的重要发源地。 北方文化圈:中原北部,包括赵国北部、中 山国、燕国以及更北的方国部族。原居住游 牧民族,后被中原文化同化。
四 区域文化
齐鲁文化圈:鲁国,周公封国,保留周文化
二 士阶层的兴起和私学
士的崛起 1士的来源:原先贵族的最低等级“士”;一批丧 失了世卿世禄生活得贵族子弟;庶人中的佼佼者。 2统治阶层的“重士”: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 争霸图强的政治环境,突出了人才问题的重要性。 做为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士成为王侯公卿竞相招 揽的对象,“蓄士”、“养士”蔚然成风。(如战 国四君子)
传统最多的国家。鲁文化的内容,是以儒家 思想为宗,以礼乐文化为中心,在保存传播 古文化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齐国,经 济发达,文化呈现出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稷下学宫”。 楚文化:杂糅中原文化和长江南北众多土著 文化而成。道家思想。
பைடு நூலகம்
四 区域文化
吴越文化、巴蜀文化。
秦文化:吸收了周文化和戎狄文化。尚武。
二 士阶层的兴起和私学
3士的品格:胸襟博大,以天下为己任;政治参与意 识强烈;道德自律严格。 主要反映在士对“道”的追求。(“士不可以 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子曰:“笃信好学,守死 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 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 焉,耻也。”《论语·泰伯》) 这个时期的士人群体,应时而生,才俊辈出。 使中国文化出现了群星璀璨的一页。
一 中国人的起源
2 、父系氏族公社 代表:龙山文化——黄河流域 良渚文化——长江下游 特点:锄耕农业发展,家畜饲养,形成部落 联盟,私有制产生,一夫一妻制。 出现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畜牧 业经济分开)
二 初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
原始宗教
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
二 初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
二 士阶层的兴起和私学
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1 殷商、西周时代,“学在王官”,巫史掌管文 化教育。(P63,有关“巫、史、祝、卜”的介绍) 只有贵族及其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东周时期,周天子权力旁落,公室衰微,原先 设立的国学及乡学难以为继,“学在王官”的局面 被打破,这使得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出走, 学术下移成为大势所趋。
二 青铜器及三代物质文明
二 青铜器及三代物质文明
二 青铜器及三代物质文明
都城、宫殿
政治控制、军事攻防和神圣崇拜,是中国古
代城市的主要功能。
三 文字的早期形态
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
“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 龟甲或牛肩胛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 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是中国 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 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五 礼乐制度
宗法制:基本内容是确定继统秩序和家族内部依血 缘关系区分尊卑亲疏,规定各自不同的义务和权利。 礼乐文明:礼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礼的产生,即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人类由愚昧走向文明 的产物。 周礼:周公“制礼作乐”。周代形成的礼仪制度, 实际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 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 范的庞大概念。
第一章 中国文化
讲课人:张航境
一 中国人的起源
旧石器时代
1 、早期:元谋人、北京人——血缘家庭时 期, 使用天然火 2 、中期:大荔人、丁村人——族外群婚, 摩擦生火 3 、后期:山顶洞人——制作工具(石镞、 骨器),原始宗教,母系氏族公社形成
一 中国人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 1 、母系氏族公社:(氏族就是一个确定的,内部 不能通婚的血缘亲属集团——恩格斯) 代表:①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马家窑文化、 山东大汶口文化等——黄河中下游 ②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 特点:出现农业,图腾崇拜,组成部落,实行对偶 婚
三 传说时代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氏族部
落的不断迁移和相互交往的扩大,各个部落 之间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形成相反的利益, 而在另一些时候和另一些地方又形成了相同 的利益,由此引起了各个部落的分化和组合、 战争和联盟,逐渐形成为不同的民族。 ——郭沫若
三 传说时代
三大文化集团
1、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位于仰韶文 化、河南龙山文化分布区。内部分为两支: 姬姓的黄帝氏族,姜姓的炎帝氏族。
二 秦汉制度层面的整合举措
汉代文化整合的重要工作是“制礼”。汉代的制礼 活动,主要集中在创制适应于新的封建统一王朝和 政权结构的礼仪。(建封禅、兴太学等。) 汉代礼制的特点:确立了用儒家经典的内容作为衡 量是否合“礼”的标准;确立“三纲五常”作为中 国封建礼制和伦理规范、社会秩序的最高准则;通 过儒家经典“三礼”的整理诠释,进一步将中国礼 制系统化、规范化和细致化。 汉代重建礼制,将“礼”改造成社会各阶层共同遵 守的行为规范。(许多传统节日形成定制,如重阳 节、清明节等)
三 统一思想的确立
秦统一之后,采用了倡导绝对君权的法家学
说。(焚书坑儒) 汉初,黄老之术。后发展儒家学说。汉武帝 时,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董仲舒继承孔 孟思想,发展儒学,提出了“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的主张。(礼法并治,德行兼用。) 经今古文之争
四 中外交流
东亚(1)朝鲜:—108年,汉灭卫氏朝鲜,
三 文字的早期形态
三 文字的早期形态
三 文字的早期形态
四 三代的天命观念和人文传统
殷商时代,“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
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殷商时 代,据甲骨卜辞和青铜器而言,神巫明显处 于文化的中心地位。“上帝”之称,最早见 于卜辞。殷商的祖先神祭祀,也已相当成熟。 西周继承了殷商的祖先崇拜与上帝观念。出 现了“天”的观念。神本走向了人本。 占卜:殷人笃信龟卜,周人则多用占筮。
三 传说时代
2、东夷集团,在黄河下游,属大汶口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等分布区。(蚩尤、后羿)
三 传说时代
3、苗蛮集团,主要活动于今湖北、湖南、江
西一带,即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伏 羲、女娲)
三 传说时代
三大集团之间矛盾冲突,最后华夏集团取胜。
多民族融合发展。“华夏”成为中华民族的 历史称号,“黄帝”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祭奠 的人文始祖。 禅让:尧、舜、禹——家天下
二 秦汉制度层面的整合举措
汉汲取秦亡的教训,实行较为宽松的政治措
施,并加大了文化整合的力度。【汉承秦制, 初年实行“黄老学说”,郡国并行;王朝巩 固后,加强中央集权(分封诸侯-削藩-七国 之乱-推恩令),确立儒家文化的核心地位。 经济改革,实施盐铁专营。军事上,发动对 外战争,开拓疆土。】
二 秦汉制度层面的整合举措
一 文明的初现
一 文明的初现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继承制度和国家发展:
同一发展阶段,大同小异
二 青铜器及三代物质文明
金属器的发明和使用通常被视为文明时代出现的重 要标志,而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器主要是青铜器。 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主要是用于祭祀神灵的礼 器和作战的武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 器具被赋予了政治权力和等级地位的象征意义。 青铜器主要分类:饮食器,酒器和水器,兵器,生 产工具,乐器等
四 中外交流
匈奴 1秦汉时期的发展概况 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建立奴隶制国家。(以阴山 以南和鄂尔多斯草原为中心)控制了东、西往来的 草原之路。 2秦汉帝国对匈奴的措施 ①长城: “御胡”,文化融合的交流线。秦长城,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汉长城,从敦煌到辽东。
四 中外交流
②和亲与交战: (1)汉初和亲政策 公元前201年冒顿发兵围攻马邑(今朔州),次年攻晋阳。汉高祖亲率30 万大军迫战,被围白登山。后用陈平之计,才得脱险。 汉初,由于多年战乱,国家百废待兴,政权尚未稳固,只好采用“和亲” 政策,缓和匈奴侵扰。 (2)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 元光二年(前133),“马邑之谋”。虽未成功,但拉开了反对匈奴 的序幕。 元朔二年(前127),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设朔方郡、五原郡。 元狩二年(前121),浑邪王投降。置“河西四郡”,武威、酒泉、 张掖、敦煌。 元狩四年(前119)匈奴主力被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