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是一种重要的淡水水产品,具有营养价值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因此在市场上受到广泛的欢迎。以下是河蟹养殖技术的基本介绍:

1. 筛选种苗:选择健康、体型偏大、壳色鲜艳、无明显畸形的螃蟹为种苗。

2. 准备池塘:选择水流平稳、水质清澈、水深适中的池塘或鱼塘,并进行清理和消毒。

3. 水质管理:保证水源的新鲜和干净,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控制水温在15-28℃之间,酸碱度在6.5-8.5之间。

4. 饲料管理:适当配置营养成分合理的饲料,饵料以虾皮、鱼粉、豆饼等为主,每天喂食3-4次,每次喂食量以螃蟹总重量的2%-3%为宜。

5. 疾病防治:加强对螃蟹的观察和检测,及时发现并治疗螃蟹出现的疾病。

6. 增殖规划:在保证池塘水质、饲料和疾病控制等方面做好管理,可通过分批投放种苗的方式,使螃蟹种群逐渐壮大。

7. 收获管理:一般来说,养殖时间为半年至一年左右,达到收获标准时进行清理,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捕捞。

需要指出的是,河蟹养殖技术需要注意细节,例如不要将不同来源的螃蟹混养,定期更换水源等。同时还需要关注政策法规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

螃蟹的养殖技术及方法

螃蟹的养殖技术及方法

螃蟹的养殖技术及方法

1、养殖环境:饲养螃蟹时,必须选择一个避开环境污染、水资源较为充沛的地区创建养殖场,在投放蟹苗之前也必须对水塘开展消毒解决,再对蟹苗开展杀菌解决,以后就可以投放在水塘中奖了。在饲养螃蟹的时候要把温度控制在25℃以内,水位保持在2cm上下。

2、投苗准备:用撒网拦下防跑,杀菌清塘时,消除过多污泥,只留下污泥10公分左右,用生石灰粉全池喷撒,1亩使用量200~250KG,从而达到彻底地清塘消毒杀菌,消灭病原菌,改进底泥的效果。药后7天,即焯水1次,以清除废弃物,随后晒塘3~5天之后放水。

3、种好水草:养殖螃蟹,首先种好水草,水草是螃蟹的天然饵料之一,并能够起到较好的改善水质的功效,而且还是螃蟹栖居、避开敌害的地方。主要是以藻类植物为主导。也可以放进适当石螺。

4、饲喂管理:螃蟹是一种杂食的生物,在开展人工培育时,饲养的前期能够喂养一些蔬菜、麦子或是苞米等。直到螃蟹进到育肥牛期以后,那就需要适度的增加一些小鱼虾、饲料等动物的精饲料,确保螃蟹摄入营养成分非常平衡。

5、合理放养:投放前需要对蟹苗消毒杀菌,按尺寸匀称分开,投放时要围栏网投放在海域内,让蟹适应新环境1个月之后才能撤除围栏

网。一般蟹种放养必须做到“三适”,“一暂养”标准。即恰当相对密度,适度放养,适度规格型号与先暂养后放养在暂养区喷撒速补能够减少应激状态。放养水要不能过于深,以1.5~2米,温度是20~25度最好。

6、放养密度:在水草茂盛、水体清爽的环境中,一般1亩投放规格型号为300只上下,那样使螃蟹有一个充沛的日常生活、生长发育室内空间。蟹种放养时长一般在每年2月底至3月份最合适,若放种太早,则过冬死伤偏重,过迟水的温度升高,部分褪壳,可能会影响下塘存活率。

螃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大全

螃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大全

螃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大全

螃蟹是一种美味且受欢迎的海鲜,它的养殖过程可以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并为养殖者带来可观的收益。然而,成功养殖螃蟹并不容易,需要养殖者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本文将详细介绍螃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有意向养殖螃蟹的人顺利开展。

正文:

第一部分:螃蟹的养殖方法

1.选址:选择适合螃蟹养殖的鱼塘或湖泊是成功养殖的关键。养殖环境必须具备较好的水质和合适的水深,同时要考虑温度、光照和氧气充足度等因素。

2.螃蟹品种的选择: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适合养殖的螃蟹品种。常见的养殖螃蟹种类包括河蟹、中华绒螯蟹等。优质的种苗来源能够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

3.养殖设施的建设:根据养殖规模和螃蟹品种的特性,合理设计和建设养殖设施,包括鱼池、护网、投饵器等,确保其对螃蟹的生长提供合适的环境。

4.认真饲养管理: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合理配制饲料,并根据螃蟹生长阶段进行不同的饲养管理。注意定期清理鱼塘,并及时处理病死螃蟹,以防传染病的扩散。

5.螃蟹疫病防治:养殖过程中,应定期查看螃蟹的健康情况,如发现异常需及时进行防治措施。同时,要加强疫病防控,注意消毒、隔离和饲料卫生等措施。

第二部分:螃蟹养殖的注意事项

1.合法经营:螃蟹养殖需要明确的法律法规,养殖者必须符合相关的养殖许可证要求,并遵守当地的环保和渔业等相关法律法规。

2.适宜季节:螃蟹养殖需要选择适宜的季节,通常在春夏季节进行。过高或过

低的气温都会给螃蟹的生长和繁殖带来影响。

3.水质管理:螃蟹对水质要求较高,要注重鱼塘或湖泊的水质管理。定期监测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作为一项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农业产业,在近年来受到了

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螃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深受消

费者的喜爱。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螃蟹养殖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以帮助养殖者更好地进行养殖。

一、品种选择

螃蟹的品种选择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螃蟹品种有毛蟹、青蟹、河蟹等。在选择品种时,需要根据养殖地的水质、水温、

水深等环境条件来进行合理选择。同时,要注意选择健康的种蟹,以

确保后期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二、场地准备

螃蟹养殖需要有适宜的场地条件。首先要选择水质好、水草茂盛、

水流溪流较急的地方。其次,要根据螃蟹的养殖规模和生长周期来确

定养殖池的大小和数量。养殖池底部要进行适当的修整和清理,确保

池底平整并保持一定的深度。

三、水质管理

螃蟹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水质管理是螃蟹养殖中的关键环节。首先要保持水质清洁,注重水质的循环和更新。其次要注意水质的温

度和PH值的控制,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还要注意水质中的溶解氧含量,避免因溶解氧过低导致螃蟹死亡。

四、饲料管理

螃蟹的饲料主要包括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在饲料的选择上,

要根据螃蟹的生长阶段和养殖规模来确定合适的饲料种类和投喂量。

饲料要保持新鲜,并定期更新和补充。同时要注重饲料的营养和消化率,保证螃蟹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促进生长和繁殖。

五、防病措施

螃蟹养殖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因此要加强防病工作。首先

要保证养殖环境的卫生,定期清除池底的残渣和粪便,杀灭病原微生物。其次要注意螃蟹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生病的螃蟹,避免

河蟹成蟹养殖技术

河蟹成蟹养殖技术

河蟹成蟹养殖技术

一、引言

河蟹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产品,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喜爱。而河蟹养殖技术的发展,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也为养殖户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收益。本文将介绍河蟹成蟹养殖技术,帮助养殖户更好地进行河蟹养殖。

二、选址与场地准备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是河蟹养殖成功的首要条件。一般来说,河蟹适宜生长的水质条件为PH值6.5-8.5,水温在20-30摄氏度之间。同时,养殖场地应该具备良好的水源和排水条件,以及充足的阳光照射。在场地准备方面,需要进行水池或池塘的清理,确保水体处于清洁状态。

三、种苗选取与投放

在河蟹养殖中,选取优质的种苗对于成蟹养殖至关重要。种苗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品种的选取以及种苗的健康状况。一般来说,优质的种苗应该具备体型健壮、壳色鲜艳、活力强等特点。种苗投放前需要对其进行检查和清洗处理,以确保投放的种苗健康无病。

四、饲养管理

河蟹的饲养管理对于成蟹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在饲养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饲料投喂:为了满足河蟹的生长需求,需要合理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饲料的种类和投喂量应根据河蟹的生长阶段和养殖水体的情况进行科学调整。

2.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是河蟹养殖的关键。定期检查水质指标,如PH值、氨氮含量等,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3. 疾病防治:河蟹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侵袭,如细菌感染、寄生虫等。养殖户需要定期检查河蟹的健康状况,并针对性地进行疾病防治措施。

4. 温度控制:河蟹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对河蟹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养殖户需要注意控制水温,并采取相应的保温或降温措施。

河蟹养殖新技术

河蟹养殖新技术

河蟹养殖新技术

河蟹养殖及新技术:

一、河蟹的特性

1. 河蟹是一种鲜艳的水生动物,体型通常较大,有多种类型;

2. 吃的主要是水生植物,也可以吃一些小的水族鱼类;

3. 具有很多营养价值,常常被人们用来做饭,也是优质的食材;

4. 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是水域生态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生物

种类。

二、河蟹养殖的技术

1. 鱼塘选址:要选择水量充沛的地方,并且没有污染的淤泥或汽油等

有害物质;

2. 养殖环境:要保证养殖环境的清洁,水位要充足,水温在20℃~30℃之间;

3. 饲料管理:要选择高营养的水族饵料,每天喂养2-3次;

4. 自然整理:要定期进行清理,确保自然环境的干净无污染;

5. 产蝇管理:定期章渔蝇,以减少噪声、空气污染等影响;

6. 适度疫苗接种:要定期接种防病疫苗,以防止病害的发病发展。

三、河蟹养殖的新技术

1. 精细化饲料:利用最新的生物技术,根据河蟹的生长需求,精心添

加适当的营养添加剂,这样能够更有效的提高河蟹的养殖效果;

2. 监控技术:通过鱼塘监控技术,可以更准确的分析河蟹的生活习性,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河蟹养殖的稳定发展;

3. 自动投喂系统:利用传感器和复杂的计算机程序,以便更好地控制

鱼塘内河蟹饲料的投喂量;

4. 快速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新型仪器技术,快速检测河蟹的体质,判

断是否出现不良现象;

5. 温控技术:利用新型的水位调节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鱼塘内温度,

让河蟹能够快速增长;

6. 其他技术:还包括河蟹良种选育技术、毒素检测技术以及鱼塘水质

检测技术等。

四、总结

河蟹养殖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水族鱼类养殖活动,为了促进其养殖

养殖河蟹的技巧

养殖河蟹的技巧

养殖河蟹的技巧

养殖河蟹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农业产业,具有投资少、回收快、风险低等特点。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养殖河蟹的技巧。

一、水质维护:

1.选择清洁、富氧、水量充足的池塘或水池作为养殖场。确保水源的干净、清澈,没有污染。

2.养殖期间,定期检测水质,保持合适的pH值和温度。可添加鱼类饲料或水质调节剂,维护水质的稳定。

二、饲料管理:

1.河蟹主要以水草、浮游生物、腐殖质和其他小型生物为食物。养殖者可提供一定比例的人工饲料,以增加蟹苗的生长速度。

2.适当控制饲料量,避免过度投喂,防止饲料浪费和污染水质。

三、养殖密度:

1.养殖河蟹时,需根据河蟹的体型和水池的面积,合理确定养殖密度。一般来说,每亩养殖池养殖3000-5000只蟹。

2.养殖初期,可适当降低密度,等到蟹苗长大后,再逐步增加密度。

四、疾病防治:

1.定期为池塘清洗、杀菌,以预防病虫害发生。

2.加强对病害的防控,如注入抗生素、消毒液等药物,防止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五、控温保温:

1.河蟹对水温环境比较敏感,宜控制水温在20-30摄氏度之间。当水温过低时,可采取加温措施。

2.冬季来临时,可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池塘,保持水温稳定,防止冰冻。

六、水池管理:

1.合理规划水池的大小和形状,确保通风良好,避免因积水而导致河蟹发生病害。

2.不要让水中有杂草、野草等,以免影响河蟹的生长和养殖场的水质。

七、收割和销售:

1.河蟹养殖主要以肥料蟹和中蟹为主,可以根据不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2.达到销售标准后,进行集中捕捞、清洗和分级。选取体型健康的蟹进行销售。

八、市场营销: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

一、引言

河蟹养殖是近年来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养殖业,其产值和市场需求逐年增长。本文将对河蟹的养殖技术进行介绍,包括水质管理、饲料配制、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二、水质管理

水质是河蟹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管理水质可以提高河蟹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首先要保持水体清洁,定期清理池塘底泥和杂草。其次,保持水质的稳定性,控制水温、pH值和溶解氧等指标在合适范围内。另外,要注意避免过度投喂和过度饵料浪费,以免造成水体污染。

三、饲料配制

合理的饲料配制是河蟹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河蟹是杂食性动物,可以食用植物和动物性饲料。常用的饲料包括小麦、玉米、豆饼、鱼粉等。饲料的配制要根据河蟹的生长阶段和数量进行调整,保证蟹体健康生长。同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状况,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

四、疾病防控

河蟹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侵害,如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养殖户应定期检查蟹体健

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同时,要加强池塘的消毒和清洁工作,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在疫苗预防方面,可咨询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疫苗接种计划。

五、养殖技巧

1. 合理密度:河蟹的养殖密度应根据池塘的大小和水质条件进行合理调整,避免过度密集导致蟹体生长缓慢和疾病传播。

2. 定期清理:要定期清理池塘底泥和杂草,保持水体清洁,防止蟹体受到污染。

3. 温度控制:根据河蟹的生长需求,合理控制水温,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蟹体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4. 防风防寒:在冬季或恶劣天气条件下,应采取措施防止池塘内的水温过低,如设置保温设备或加大饲料供应。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

1、选址建池

养殖河蟹要在地势开阔、水源充足、光线良好的场地建造池塘,而且池塘面积保持在20到50平方米之间,池深为50厘米,水深为30厘米,并且使用前要对池塘消毒,然后栽种水草,再将蟹苗投放在池塘中。

2、饲喂管理

河蟹养殖初期,要将鸡蛋和鱼肉糜按照1:5的比例搅拌蒸熟,然后和清水混合呈浆状后泼洒在池塘中,每隔4小时喂食一次,有微量为蟹苗总体重的150%,而养殖后期要提供碾碎的螺蚌肉、豆饼、黄豆糊等蛋白质食物。

3、蟹病防治

养殖螃蟹的过程中,要定期向水面泼洒生石灰,消灭其中的细菌,每亩的泼洒量控制在10公斤以内,而且一旦发现病蟹、死蟹,要及时捞出并隔离,每年的5-9月份,还要为螃蟹投喂抗菌素药剂,提高抗病性。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

(一)扣蟹培育: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二)成蟹养殖

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目前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

1、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河蟹养殖新技术

河蟹养殖新技术

河蟹养殖新技术

河蟹是中国重要的渔业捕捞项目之一,其养殖产量及质量影响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河蟹养殖技术发展迅猛,技术改进不断,新技术也不断问世。

一、培育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河蟹的培育技术也朝着精细化的方向转变。现在,河蟹培育技术不再仅仅是搭建池塘、捕捞河蟹和放养,而是由几个环节组成:水文监测、培育到放流,把每一环节都考虑到,关注河蟹的成长发育及数量多寡,把每一步都做到极致,增加河蟹的成活率,提高收获的数量。

二、营养配方

河蟹养殖时,要重点关注营养配方。营养配方是河蟹养殖的关键,其中要包括结构性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并以此调节河蟹营养需求,确保河蟹成长发育健康。

三、饲养管理

河蟹养殖饲养管理是非常复杂的,除了要改善河蟹的成长环境外,还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如温控与水质管理,控制饲料投放量,处理病害等,确保养殖河蟹健康成长。

四、预防护理

预防护理是河蟹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河蟹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要关注培育技术、营养配方、饲养管理,而且要掌握河蟹的预防护理技术,避免病害的发生,保护河蟹健康成长。

河蟹养殖技术的发展,为渔业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把有关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综合起来,不仅提高河蟹养殖水平,而且能够提高河蟹养殖的效率,推动河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河蟹养殖新技术的研发,是河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河蟹养殖取得更大成功的必要因素。只有不断改进技术,不断开发新技术,才能保证河蟹养殖业的发展。

河蟹养殖方法

河蟹养殖方法

河蟹养殖方法

一、选择好池塘:蟹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出水方便,面积一般以1—5亩为宜,水深一般以1—1.5米为好。蟹池底质量最好为沙壤土、砂砾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水草、底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可为河蟹提供天然饲料,池底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5厘米。蟹池的

四周应建防逃设施,如砖墙、塑料薄膜等。蟹池的进出水口应用铁丝网拦好,以防河蟹外逃。

二、放养前的准备:幼蟹放养前应做好蟹池的清塘消毒和栽培水生植物的准备工作。

清塘的方法多采用排干池水,曝晒池底,配以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这样的效果很好。发

现有蛙或蛙卵要随时捞出,这是很重要的一项。放养的蟹苗以二龄幼蟹蟹种,180—200只/公斤为宜,放养密度一般在每亩800—1000只左右。水生植物可栽培些苦草、水葫芦等,

一是能为幼蟹提供饲料,二是可为幼蟹提供栖息隐蔽场所,有利于河蟹的生长。

三、科学饲养、精心管理:河蟹在池塘养殖的整个过程中,除利用水草和底栖生物外,

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由于河蟹是杂食性动物,我们主要投喂杂鱼虾及饼粕、土豆、小麦

等饲料。投喂时把饵料投放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浅水处,一般每亩水面选择3—5个分

布均匀的投饲点,既便于观察河蟹摄食、活动情况,又有利于清除残饵。投喂时间为适应河

蟹昼伏夜出的习性,可选在傍晚前后,一天一次或两次,根据情况适度掌握。河蟹对水质条

件的要求比鱼类要高,尤其对污染的水体具有更大的敏感性。池水水质好,利于河蟹的生长

发育,且肉味鲜美。池塘养蟹其池水PH值应为7—9,最适为7.5—8.5,池水溶氧保持在5

毫克/升以上,若低于5毫克/升,会影响生长发育,若在2毫克/升以下,便会引起河蟹的死亡。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新,一般采用经常换水和加水的方法,使池水经常保持在清、爽、活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河蟹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鲜美的水产,因其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备受市场青睐。了解河蟹养殖技术要点,是保障河蟹养殖效益的关键。

一、养殖环境

河蟹适宜在水温13℃-28℃、PH值6.5-7.5、溶氧量5mg/L以上、水质清澈、水深0.8m-1.2m的环境下生长。在养殖初期应保持水深40cm左右,每亩养殖30万只左右。随着生长发育,每只蟹需要1.5到2升的水体空间,适宜的养殖密度为每亩10万只。

为了保证蟹苗健康成长,应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测量水质参数并做好换水。

二、饲料管理

河蟹属于贪食性动物,它们食欲旺盛,可食用植物、动物、腐殖质等多种食物。通常情况下,细粮、豆cake、菜叶、虾皮、小鱼干等为常见饲料,可根据生长情况和需求适当添加其他饲料。

为减少浪费和保证饲料的新鲜性,要坚持定时、定量喂养原则。此外,注意饲料的水分、蛋白质、甲壳素、维生素等成分比例,以适应不同生长阶段的蟹需求。

三、疫病防治

河蟹养殖中疫病防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疫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癌病、溃疡病、壳斑病等。预防疫病的重要措施是保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测量水质,减少饵料残留。

一旦发现病情,应立即将病蟹和发病的水域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浴、药食合用、注射药等等。在医治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药物使用量,并注意药物分类,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或替代作用而使病情加重。

四、饲养管理

河蟹是一种需要高水质的水产,因此饲养过程中应注意调节水质,

保证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饵料中的易消化蛋白、碳水化合物等适宜的营养成分。同时,应注意蟹类的生活规律,加强日常护理和饲养管理,促进蟹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河蟹养殖方法

河蟹养殖方法

河蟹养殖方法

1、池塘准备。

养殖池塘要选择在有着丰富的水草,水质干净清澈,阳光充足的地方,池塘的面积要根据自己的养殖数量决定。一般是在3-8亩左右,水不宜过深,大概在1、2m左右,有良好的排灌系统,池塘最好是硬质的黏土,要将池底过厚的淤泥清除干净。在池塘的四周设置好防逃设备,并且为了减少在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率,在放养蟹苗的时候要将池塘做好清塘消毒的工作。放养前15天的时候使用生石灰进行全池的泼洒消毒,每亩用量大概在75千克左右。生石灰不仅可以杀灭池塘中的病菌,还能有效的增加水体中的钙离子,改良池底。

2、选种放苗。

选择蟹种的时候要选择优良纯正的品种,不能选择杂蟹,有伤,带病的蟹,或者是肢体残缺的。蟹种应该长势良好,发育健壮,附肢齐全,没有伤病并且规格大小相差不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河蟹的质量与后期的成活率。在放养蟹种的时候要让蟹苗先暂养一段时间,为了让蟹苗有一个过度的适应期,在池塘中设置一个暂养区,大概占整个池塘的15。注意放养密度,密度要适中,保证河蟹的正常生长发育,将密度控制在一亩2000只左右。放养时间一般在立春前后。

3、饲料投喂。

养殖河蟹时要适当的投喂一些饲料,因为仅靠河蟹自己采食天然

的饵料是不能满足河蟹的生长发育和达到高产的目的的。放养蟹种之后,当池塘中的水温达到了11度及上后就需要人工进行投喂了。投放时要以前期精料、中期粗料、后期荤料为主,在春季时要投喂少量的糊状饵料,夏季就需要投喂植物型的饲料。过了八月就需要开始增加动物性肉料的投喂量了,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河蟹的性腺发育,增加河蟹的体重,使其肉质更加鲜美。

河蟹的养殖技术

河蟹的养殖技术
②蜕壳前河蟹体色深,蟹壳呈黄褐色或黑 褐色,腹甲水锈多,步足硬。蜕壳后的河蟹体 色淡,腹甲白,无水锈,步足软。
③河蟹在蜕壳时以及蜕壳完成前不摄食。
④河蟹蜕壳后,身体软弱无力,称为软壳
蟹。需要在原地体息1h~1.5h,才能爬动,钻
入隐蔽处或洞穴中,此时极易受同类或其它敌 害生物的侵袭。因此,河蟹每次蜕壳后1h~ 1.5h,是其生命过程中最脆弱的时刻。在这段 时间内,河蟹完全丧失抵御敌害和回避不良环 境的能力。人工养殖促进河蟹同步蜕壳和保护 软壳蟹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技术关键之一。
核便进一步深入卵内,真正起到受精作用。由
此同时,卵膜内层迅速转变为受精膜,以阻止
入卵的其它精子再与卵质膜接触。末受精的精
子随即被分解吸收。因此,中华绒螯蟹的受精 但单精受精”,这是较为独特的受精方式(堵 南山,1998)。
过程是:“在体内多精着卵,在体外数精入卵,
(5)搅卵附卵阶段 雌蟹在产卵前,先将 身体埋在泥沙中,并用步足支撑身体,抬高头 胸部,打开腹脐。由于蟹卵的粘性出现的时间 很晚,雌蟹将身体埋在泥沙中,一是防止雄蟹 干扰,避免受精卵流失;二是可以形成腹部附 肢刚毛搅卵、粘卵的环境,防止受精卵在搅卵 阶段从腹脐两侧及上端流失。产卵时,生殖孔 呈喷射状地排出着精的卵粒,精子遇咸水,激 活精子,多精入卵,单精受精。受精卵开始没 有粘性,象一团浆糊兜在雌蟹腹部,由其腹部 附肢不断搅动卵粒,使其吸水膨胀,并产生粘 性,附着在附肢的刚毛上,呈葡萄串状。

河蟹养殖方法_河蟹怎么养

河蟹养殖方法_河蟹怎么养

河蟹养殖⽅法_河蟹怎么养

导语:近年来,河蟹病害⽇趋严重,河蟹也越来越难养殖。下⾯,店铺整理了以下的资料,和⼤家分享河蟹的养殖⽅法。

河蟹的养殖⽅法:搭棚建池

河蟹育苗池根据养蟹数量⽽定,⼀般0.5-1亩。池深0.8-1⽶,⽔深0.4-0.8⽶,池坡⽐1:1.5左右。⽔源充沛,⽔质良好,池底为硬质并且池埂坚实不漏⽔,池底平⾯向出⽔⼝倾斜。池塘呈长⽅形,东西向排列,长宽⽐为5:3。

河蟹的养殖⽅法:清池消毒

清池可以杀灭池内敌害⽣物。放养蟹苗前要清除育苗池内的淤泥,填好漏洞和裂缝。新建的蟹池或⽤鱼池改建的蟹池,放养前都要⽤药物清池消毒,清池药物主要有漂⽩粉等。漂⽩粉清池的使⽤⽅法:先计算池⽔体积,每⽴⽅⽶⽔体⽤漂⽩粉20克(20ppm),将育苗池所需的漂⽩粉加⽔溶解后,⽴即全池泼洒,通常清池后5天即可放养蟹苗。注意盐碱地建池池⽔碱性⼤,PH值较⾼,不能⽤碱性强的⽣⽯灰作清塘药物。

河蟹的养殖⽅法:接运蟹苗

要做到“⼈等苗、车等苗、塘等苗”,蟹苗运到塘⼝后应先将蟹苗箱放⼊池⽔中2分钟,再提起,如此往复2-3次,以使蟹苗适应池塘⽔温和⽔质,然后放⼊⽹箱内暂养,蟹苗放⼊⽹箱后,活蟹苗⾃动游出,再拆出⽹箱。待蟹苗活动正常后,投喂药物⽔蚤。

河蟹的养殖⽅法:放养密度

⼀般每亩放养蟹苗80-150(5-10公⽄)。规格⼤、质量好的,密度可稀⼀些,反之则密⼀些。

河蟹的养殖⽅法:种植⽔草

种植⽔花⽣、浮萍、苦草的,要先⽤河⽔对⽔花⽣、浮萍、苦草进⾏冲洗,洗去附着的⼤部分虾籽、鱼卵,然后⽤

20ppm 的⾼锰酸钾溶液消毒灭菌,这样即可净化⽔质,⼜可将⽔花⽣、浮萍、苦草作为栖息地和幼蟹饵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蟹养殖技术

(一)扣蟹培育

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二)成蟹养殖

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目前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

1、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咱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

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5、放苗

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密度:目前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6、日常管理

(1)投饵: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投饵时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动物性精料占40%,水草占35%,其他植物饲料占25%,饲料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一)全价性河蟹专用配合饲料;(二)动物性:海、淡水小杂鱼,各动物尸体、螺类、蚌类、畜禽血、鱼粉、蚕蛹等;(三)植物性: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商品饲料类:山芋、马玲薯、谷类、麸皮、料糠等。

河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即盾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看季节: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动物饲料,河蟹生长中期特别是5—8月份,要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但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后期河蟹需要大量营养,以满足性腺发育,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这样河蟹体重加大,肉味鲜美,饲料的投喂按季节分配一般为3—6月40%,7—10月份60%,水温10摄氏度以下,蟹的活动量少,摄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当水温3—5摄氏度,可以不投喂。看天气:天气晴朗时要多投喂,阴雨天要少喂,闷热天气,无风下阵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雾天,等雾收后再投喂。

看水质:水质清,可正常投饵,水质浓,适当减少投喂,及时换水。看蟹的活动情况:一般投喂后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饵量适当,吃不光,说明河蟹食欲不旺或数量过多,应及时分析原因,减少投喂量,蟹在蜕壳期间要适当增加投喂量。

定时:河蟹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夜晚外出觅食,投喂分上午8、9点钟和下午傍晚两次进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60—70%。

定点:投喂的饲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饲料撒在饲料台或选择在接近水位线浅水处的斜坡上,以便观察河蟹吃食,活动情况,随时增减饲料。河蟹有较强的争食性,因此要多设点,使河蟹吃得均匀,避免一部分个全小或体质弱的争不到饲料而造成相互残杀。

定质:河蟹对香、甜、苦、咸、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饲料必须具备新鲜适口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定量:“鱼一天不吃,三天不长”,河蟹也同样,这就要求根据河蟹大小、密度、不同季节、天气、活动情况来确定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为存塘蟹体重的8—10%,投喂量少只能维持生命,超过适时范围也影响生长,还增加饵料系数。

投饵时应做到动物性、植物性饲料相搭配,如上午喂草料、谷类,下午投喂蚌肉、螺类、蚕蛹等。避免长时间喂单一饲料,否则造成厌食,饲料利用率低,影响生长,出塘规格小。

(2)水质管理:河蟹对水体水质条件的要求比鱼类高,尤其对污染的水体具有更大的敏感性,池水水质好,利于河蟹的生长发育且肉味鲜美,养蟹池水PH值应保持在7—9,最适7.5—8.5,池水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低于5mg/L以会影响生长,在2 mg/L以下便会出现河蟹死亡,调整池水的PH值,目前新开挖的池塘,水质大多呈酸性,要定期用生石灰浆泼洒改良水质,这样能提高河蟹对饲料的利用率,有利于河蟹顺利蜕壳,一般春季每月一次,夏秋季节每隔15 —20天一次,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7—10千克。

注意勤换水,保持水位稳定,春季每星期换水一次,夏季每3天换水一次,如遇持续高温,应每天坚持换水,秋季天气炎热,且常会出现闷热天气,水质容易变坏,要特别注意换水,每2天换水一次,换水量占整个水面积的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