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系统组成、设备简介、原理

合集下载

装监控原理

装监控原理

装监控原理
监控系统的原理是通过使用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将监测区域内的图像、声音、温度等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网络或有线连接传输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通过软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实时显示监测区域的画面、录制图像和声音、检测异常情况等。

监控系统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查看和控制监测区域的情况。

传感器是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常见的有图像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

图像传感器可以实时捕捉监测区域的画面,声音传感器可以接收并转化声音信号,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监测区域的温度变化。

这些传感器将获得的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传输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是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主要负责数据的接收、处理和存储。

监控中心通常由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组成,通过安装相应的监控软件来实现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

监控中心可以显示监测区域的实时画面,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录制,以备后续查看和分析。

同时,监控中心也可以设置警报机制,当监测到异常情况时,立即触发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

监控系统还可以通过网络将监测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其他地方,实现远程查看和控制的功能。

利用互联网技术,监控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用户可以通过这些设备随时随地查看监测区域的情况。

此外,监控系统还可以与其他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更多的功能,如与门禁系统联动、与消防系统联动等。

总的来说,监控系统的原理是将监测区域内的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网络或有线连接传输到监控中心,然后通过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录制、警报等功能,并与其他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提高监控效果和管理能力。

监控系统维护手册

监控系统维护手册

监控系统维护手册一、概述监控系统维护手册旨在提供对监控系统的维护指南,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有效性。

本手册将介绍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以及维护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监控系统基本原理1. 监控系统的定义:监控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和管理各类设备、系统或环境的技术手段,通过采集、传输、处理和展示数据,以提供实时的状态信息和预警功能。

2. 监控系统的组成:监控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展示设备等多个组件组成,各组件之间通过网络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

3. 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设备或环境的数据,将数据传输至数据采集设备,然后经过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和分析,最终展示在展示设备上供用户查看和分析。

三、常见问题解决方法1. 数据采集异常:当监控系统无法正常采集设备或环境数据时,首先需要检查传感器的连接是否正常,确保传感器与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的连接稳定。

如果连接正常,可以尝试重新启动数据采集设备或检查设备设置是否正确。

2. 数据传输故障:如果监控系统无法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设备,可以先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确保数据传输设备与数据处理设备之间的网络通畅。

如果网络连接正常,可以尝试重新启动数据传输设备或检查设备设置是否正确。

3. 数据处理错误:当监控系统展示的数据异常或错误时,可以先检查数据处理设备的设置和算法是否正确,确保数据处理设备能够准确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如果设置和算法正确,可以尝试重新启动数据处理设备或升级软件版本。

四、维护流程和注意事项1. 定期检查硬件设备:定期检查监控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和数据处理设备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连接稳定。

2. 定期更新软件版本:定期更新监控系统的软件版本,以获取最新的功能和修复已知的问题,同时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3. 数据备份和恢复:定期备份监控系统的数据,并建立完善的数据恢复机制,以防止数据丢失和系统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

监控系统组成

监控系统组成

监控系统组成:前端:镜头,摄像机(分辨率,宽动态,低照度,DSP,彩色摄像机,彩色/黑白摄像机,红外一体摄像机,网络摄像机),视频服务器,支架,护罩,电源适配器(AC220-DC12V))传输:RS485(控制云台),视频线,电源线,控制线,双绞线,光纤控制:码转换器(控制云台用),云台PTZ,解码器录像显示:台湾AVTECH DVR(压缩格式,录像格式,录像模式),显示器,监视器镜头摄像机镜头是视频监视系统的最关键设备,它的质量(指标)优势直接影响摄像机的整机指标,因此,摄像机镜头的选择是否恰当既关系到系统质量,又关系到工程造价。

镜头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如果没有晶状体,人眼看不到任何物体;如果没有镜头,那么摄像头所输出的图像;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清晰的图像输出,这与我们家用摄像机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致的。

当人眼的肌肉无法将晶状体拉伸至正常位置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视眼,眼前的景物就变得模糊不清;摄像头与镜头的配合也有类似现象,当图像变得不清楚时,可以调整摄像头的后焦点,改变CCD芯片与镜头基准面的距离(相当于调整人眼晶状体的位置),可以将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

由此可见,镜头在闭路监控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经常与镜头打交道:设计人员要根据物距、成像大小计算镜头焦距,施工人员经常进行现场调试,其中一部分就是把镜头调整到最佳状态。

镜头的分类(1)以镜头安装分类所有的摄象机镜头均是螺纹口的,CCD摄象机的镜头安装有两种工业标准,即C安装座和CS 安装座。

两者螺纹部分相同,但两者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不同。

C安装座: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526mm。

C S安装座:特种C安装,此时应将摄象机前部的垫圈取下再安装镜头。

其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2.5mm。

如果要将一个C安装座镜头安装到一个C S安装座摄象机上时,则需要使用镜头转换器。

(2)以摄象机镜头规格分类摄像机镜头规格应视摄象机的C C D尺寸而定,两者应相对应。

电子监控系统详解

电子监控系统详解

电子监控系统详解电子监控系统详解⒈系统简介⑴定义:电子监控系统是一种利用电子设备实现对特定区域、对象或人员进行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⑵功能:电子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火警报警、环境监测等功能。

⑶组成:电子监控系统由监控主机、摄像头、传感器、触发器、报警器等组成。

⒉视频监控⑴摄像头类型:网络摄像头、模拟摄像头、高清摄像头等。

⑵视频传输:视频信号的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⑶监控主机:负责接收和处理摄像头传输的视频信号,并提供视频回放、存储等功能。

⒊入侵报警系统⑴探测器类型:热情报警器、红外探测器、门磁探测器等。

⑵报警方式:声音报警、短信报警、方式报警等。

⑶报警主机:负责接收探测器的信号,发出警报并触发相应的应急措施。

⒋火警报警系统⑴烟雾探测器:采用光电式或离子式原理,检测空气中是否有烟雾。

⑵云烟感知器:通过气体传感器检测空气中的烟雾浓度,实时监测火灾情况。

⑶报警控制器:负责接收烟雾探测器和云烟感知器的信号,并触发警报。

⒌环境监测系统⑴温湿度监测: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⑵电气监测:监测电器设备的电流、电压等参数,避免发生电器故障。

⑶水浸监测:通过水浸传感器检测地面是否有水浸现象,防止水浸导致设备损坏。

附件:本文档附带电子监控系统设备接口图、系统架构图等相关附件。

请参考附件查看。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作为我国刑事制度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各类刑事犯罪的罪名和刑法的适用。

⒉《治安管理处罚法》: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法律法规之一,主要规定了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措施。

视频监控系统构成与设备介绍

视频监控系统构成与设备介绍

视频监控系统构成与设备介绍引言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控和录制活动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例如商店、办公室、银行和公共区域等。

本文将介绍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成和常用设备,帮助读者了解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使用。

视频监控系统构成视频监控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摄像机摄像机是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用于捕捉和录制视频。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摄像机分为模拟摄像机和网络摄像机两种类型。

模拟摄像机通过电缆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设备,适用于小型系统。

而网络摄像机基于IP网络传输视频数据,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活性,因此在大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监控服务器监控服务器是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和管理摄像机传输的视频数据。

它负责实时监控、视频存储和视频回放等功能。

监控服务器通常运行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并配备高性能的处理器和大容量的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保存监控系统录制的视频数据,可以是硬盘、网络存储设备或云存储服务。

硬盘是最常见的存储设备,通常内置在监控服务器或独立的存储设备中。

网络存储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到监控系统,提供更大的存储容量和灵活的扩展性。

云存储服务则通过将视频数据上传至云端,实现可靠的远程存储和访问。

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用于实时监控和回放视频。

常见的显示设备包括监视器、投影仪和电视等。

监控系统可以通过控制中心或客户端应用程序来实时查看和管理视频。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和网络电缆等,用于连接和传输视频数据。

高质量的网络设备可以确保视频数据的稳定传输和低延迟。

常用视频监控设备介绍智能摄像机智能摄像机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摄像机,具有智能分析和识别功能。

它可以自动检测人员、车辆和其他特定物体,提供更精准和高效的监控。

智能摄像机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和行为分析等功能,实现自动报警、智能搜寻和数据统计等应用。

红外摄像机红外摄像机通过红外光源和传感器,可以在低照度或完全黑暗的环境下拍摄高质量的黑白图像。

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监控系统是一种用于对特定区域或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录像的系统。

它主要由摄像头、视频信号传输系统、监控中心和存储设备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摄像头采集视频信号:摄像头通过感光器件将图像转化为电信号,并经过处理形成视频信号。

摄像头通常安装在需要监控的区域或设备附近。

2. 视频信号传输:视频信号通过网络或传输线路传输到监控中心。

传输方式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以保证视频信号的稳定传输。

3. 视频信号处理与存储:监控中心接收到视频信号后,进行视频信号处理、编码、压缩等操作,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存储起来。

存储设备可以是硬盘、服务器等,可以长时间保存大量的视频数据。

4. 实时监测和录像:监控中心通过显示屏实时显示摄像头所监测到的视频画面。

同时,系统还可以将视频信号进行录制,以便后续检查和回放。

5. 报警与追踪:监控系统可以设置各种报警规则,比如移动侦测、入侵检测等。

当监测到异常情况时,系统可以通过报警器、手机等方式提醒相关人员,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总结来说,监控系统通过摄像头采集视频信号,经过传输、处
理和存储,实现对特定区域或设备的实时监测和录像。

这样可以帮助用户及时获取所需的监控信息,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监控简介最基础最全面的视频监控入门教程史上最全

监控简介最基础最全面的视频监控入门教程史上最全

显示设备
包括监视器、大屏幕拼接屏等 设备,用于显示视频图像。
视频采集设备
包括摄像头、云台、护罩等设 备,用于捕捉和采集视频信号 。
视频存储设备
包括硬盘录像机、磁盘阵列等 设备,用于存储和管理视频数 据。
控制设备
包括矩阵、控制台等设备,用 于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视频监控系统工作原理
视频采集设备采集视频信号,通 过数据传输设备传输到监控中心
检查录像机是否能够正 常录像,录像文件是否 能够保存到存储设备中 。如果存在问题,可以 检查录像机或存储设备 的设置说明书或相 关资料进行设置和调试 。
视频监控系统安装调试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图像质量差
可能是由于摄像头角度或焦距调 整不当、光线不足等原因引起的 。可以调整摄像头角度和焦距, 增加光照强度或更换更高质量的
数字化监控时代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数字化监控系统 ,传输和处理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网络化与智能化监控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逐 渐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展望视频监控系统的未来发展前景
1 2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未来,视频监控系统将更加依赖于云计算和大数 据技术,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处理。
视频监控系统调试流程
检查设备连接
设备参数设置
调试图像质量
调试录像功能
调试报警功能
检查摄像头、录像机、 存储设备等之间的连接 是否牢固、稳定。
根据设备类型和品牌, 参考说明书或相关资料 ,对设备进行参数设置 ,如IP地址、端口号、 用户名和密码等。
通过显示器或手机等终 端设备,检查摄像头捕 捉的图像质量是否清晰 、稳定。如果图像质量 不佳,可以调整摄像头 的角度、焦距等参数。

视频监控系统概述

视频监控系统概述

内容摘要
智慧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基于数字视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先进监控系统。 它利用高清晰度的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通过高效的视频编码技术将图像传输到 监控中心,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对目标物体的 实时监控和智能识别。
内容摘要
相比于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智慧视频监控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智能识别:智慧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自动识别目标物体,如人脸、车辆、行 为等,实现了智能化的监控和管理。
谢谢观看
一、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理念
一、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理念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理念是将视频信息与人工智能(AI)技术相结合, 实现视频数据的智能分析、处理和存储。通过这种方式,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能够 自动化地识别异常情况、检测目标、跟踪动态事件,从而大大提高监控的效率和 准确性。
二、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架构
六、未来发展趋势
六、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监控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智能 化和网络化。智能化方面,视频监控系统将引入更多的技术,如目标检测、人脸 识别等,进一步提高监控的准确性和效率。网络化方面,随着5G等网络技术的普 及和应用,视频监控系统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将促进更 多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
内容摘要
2、实时监控:通过高清摄像头和高性能的视频编码技术,智慧视频监控系统 能够实时传输图像,保证了监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内容摘要
3、高效存储:智慧视频监控系统采用了高效的数据存储技术,能够将大量的 视频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方便后期的查询和分析。
内容摘要
4、远程控制:通过互联网技术,智慧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 方便用户对监控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

安防监控系统的组成

安防监控系统的组成

市场需求与行业趋势
要点一
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安防监控系统作为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市场需求不 断增长。同时,政府和企业对于安防监控系统的投入也在 不断增加。
要点二
行业趋势
未来,安防监控系统将朝着智能化、高清化、网络化、集 成化等方向发展。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 高安防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更加精准的目标检测 和识别;高清化将提高监控画面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 网络化将实现监控系统的远程管理和数据共享;集成化则 将实现安防监控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无缝对接和协同工作。
更新软件版本
定期更新控制中心的软 件版本,确保系统功能 和性能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同时,备份重要数 据以防万一。
THANKS
感谢观看
系统集成的意义
提高安防系统的整体性、协同性和智能化水平,降低运维成本,提 升安全防范能力。
系统集成的层次
包括设备层集成、控制层集成和应用层集成,分别对应于数据采集、 控制逻辑和业务应用的不同层面。
联动控制原理及实现方式
联动控制原理
硬件联动
基于预设的规则或条件,对安防系统中的 各个设备或子系统进行自动或半自动的协 同控制,以实现特定的安防目标。
安防监控系统的组成
contents
目录
• 监控系统概述 • 前端设备 • 传输设备 • 控制设备 • 显示与记录设备 • 系统集成与联动控制 • 维护与保养策略
01
监控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安防监控系统是一种利用视频、音频 、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对特定区域进 行实时监控、录像、报警等功能的综 合性系统。
软件界面
通过图形化界面提供丰富பைடு நூலகம்控制功能,用户可通过鼠标点击或拖 拽等方式对监控系统进行远程操控。

视频监控系统构成与设备介绍

视频监控系统构成与设备介绍
缺点: 1. 传输距离不大,容易产生损耗; 2. 系统的扩展能力差、占用带宽大; 3. 无法形成有效的报警联动; 4. 系统存储有限,查询繁琐。
二.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的控制方式
1.集总式控制方式: 采用单矩阵集总式的控制方式,中心控制室外的其它 用户均以不同的操作级别进行操作。
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的控制方式
2.分布式控制方式: 各分控中心分别建设一个以视频矩阵控制器为核心的 相对独立的模拟监控系统。 优点: 1.节省传输链路、节约成本;2.结构灵活;3.操作简 单;4.可靠性强;5.单矩阵容量减小,降低成本;6.机房 设备线缆减少。
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的控制方式
监视器和显示器的区别
• 1.输入信号不同:彩色监视器输入AV,VGA,HDMI,模拟视频信号及 高清显示器输入RGB三原色的VGA信号。
三.监视器
2.数字光源处理器: 显示面积大、分辨率高、清晰度高。
三.监视器
3.液晶监视器: 选购:尺寸、性能、可靠性。
三.监视器
4.不同行业对监视器的要求 5.监视器的发展趋势:高清化和条块化。
四.多画面分割处理技术
1.分类: 画面分割器与数字多工处理器。
四.多画面分割处理技术
四画面分割器原理:
数字多工处理器不损失画面像素但损失了时间,降低了 时间分辨率,回放时会产生延迟现象、卡通效果强烈。
发展趋势:网络化、个性化、功能丰富化、与视频矩阵 切换系统整合。
四.多画面分割处理技术
九画面分割器:
四.多画面分割处理技术
九画面环通分割器:
四.多画面分割处理技术
案例:
四.多画面分割处理技术
多工数字处理器原理: 按图像最小单位—帧或场进行处理,即20MS(场切换

监控设备原理

监控设备原理

监控设备原理
监控设备原理是利用各种传感器和影像采集技术来实时监测、记录和传输特定区域的信息。

目前常见的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传感器、录像机、监控中心等。

摄像头是监控设备中最常见的部件,其原理是通过光学透镜将被监控区域的图像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图像传感器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这些数字信号经过编码压缩后可以被传输和储存。

传感器在监控设备中起到探测、检测作用,可以通过感测光线、温度、声音、运动等参数的变化来触发监控设备的工作。

传感器将探测到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进而传输给监控设备的其他部件进行处理。

录像机是监控设备的核心设备之一,其作用是将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信号进行实时录制、储存和管理。

根据不同的存储介质,目前常见的录像机分为磁带录像机、硬盘录像机和网络录像机等。

监控中心是监控设备的指挥中枢,用于集中管理和控制各个监控点的设备。

监控中心可以接收、显示、存储和管理监控设备传输过来的图像和数据信息。

通过监控中心,用户可以实时监控被监控区域,并进行远程控制和操作。

供配电系统监控原理

供配电系统监控原理

供配电系统监控原理
供配电系统监控原理是指通过监测和控制设备来实时获取供配电系统
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并进行分析和判断,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从监控系统的组成、监控原理以及应用案例三个方面来介绍供配电
系统监控原理。

一、监控系统的组成
1.传感器和检测器:用于对供配电系统中各个部分的电压、电流、温
度和湿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

2.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将传感器和检测器获取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给监控系统进行显示和分析。

3.通信设备:用于监控系统和供配电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可
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传输。

二、监控原理
1.数据采集:传感器和检测器实时监测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参数,如电压、电流、温度和湿度等,并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系统。

2.数据传输:数据采集系统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并将处
理后的数据通过通信设备进行传输给监控系统软件。

3.数据处理:监控系统软件接收传输过来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判断,根据预先设定的运行规则和条件,判断供配电系统是否存在异常或故障,
如电压过高或过低、电流过载等。

三、应用案例
实际应用中,供配电系统监控原理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中,如工业厂房、商业楼宇、医院和学校等。

以下是一个工业厂房的应用案例:总结:供配电系统监控原理通过传感器和检测器实时监测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参数,通过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显示等步骤,来实现对供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供配电系统监控原理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各行各业的电力需求。

监控系统的基础知识

监控系统的基础知识

监控系统的基础知识监控系统的基础知识一、概述监控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视,记录和报告目标活动的系统。

它通常由监控设备,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以及显示和报告设备组成。

本文将介绍监控系统的基本知识,包括监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二、监控系统的组成部分1、监控设备- 视频监控摄像头:用于捕捉目标的图像和视频。

- 音频监控设备:用于捕捉目标的声音。

- 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用于监测环境参数。

- 运动检测器:用于检测目标是否发生运动。

2、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 视频录像设备:用于存储和处理监控摄像头捕捉到的视频。

- 数据库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监控系统的数据,如图像、视频、日志等。

- 分析软件:用于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如运动检测、人脸识别等。

- 报警系统:用于在特定事件发生时发送警报,如入侵警报、火灾警报等。

3、显示和报告设备- 监控显示器:用于实时显示监控摄像头捕捉到的视频。

- 报表软件:用于监控系统的报表,如活动日志、事件报告等。

- 远程访问设备:用于通过网络远程访问监控系统,如方式、电脑等。

三、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1、数据采集:监控设备采集目标的图像、声音或其他相关数据。

2、数据传输: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

3、数据存储和处理: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

4、数据显示和报告: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显示和报告设备展示给用户,用户可以实时监视目标活动并报表。

四、监控系统的应用场景1、家庭安防:监控系统可以安装在家庭中,实时监控家庭成员和财产的安全。

2、商业安防:监控系统可以在商业场所使用,监控店铺的安全和员工的工作情况。

3、交通监控:监控系统可以用于监控交通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场所,实现交通监管和事故预警。

4、生产监控:监控系统可以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监控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产品质量。

5、公共安全:监控系统可以用于监控公共场所,如机场、车站等,以保障公众安全。

监控系统组成

监控系统组成
5、主机上显示图像与切换器输出的图像显示位置号不对

此问题可肯定各设备工作正常,是由于跳线接线没有对应好,
重点检查跳线的线序可解决此类问题 6、某个画面无图像,摄像机电源灯闪烁
此类故障可确定是摄像机及电源故障,采用更换法测试 较好(可把其它好的电源与摄像机拆来测试)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检修时,在不能确定故障大至部位的情况下,我们尊循 是从前端往后端,或者从后端往前端分级检修原则。一 般前端到后端流程为:摄像机,防雷器,光端机,分配 器,切换器(矩阵),录像机,显示器等。
检修中有条件尽量使用替换法,替换怀疑有故障的设备, 能更快更准确确定故障。检修中检查各视频接口端子可用 视频跳线接入监视器等显示设备确定故障。
当前端数量很多的时候,机房的面积,监视器的数 量,控制的难度都在不断的扩大,因此,普通的监控系 统结构已不能满足规划要求,以矩阵为中心集中控制监 控系统结构应运而生。
矩阵结构的监控系统,可以集中控制所有的视 频信号的切换,操作,控制等,使大型的系统变得 简单,操作方便。主要由前端摄像机信号,光端机 传输,到视频分配器,一路送往矩阵,一路送往录 像机存储,回放录像可由KVM切换器集中控制操作。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安防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并将迅速地替代传统模拟 系统设备。
常用的硬盘录像机按系统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分别
是PC式硬盘录像机,嵌入式硬盘录像机。
早期的数字硬盘录像机都采用PC式硬盘录像机,它是
由工控机箱加PC硬件及视频采集卡装上WINDOS操作系
统组成。PC式硬盘录像机扩展灵活,但是由于系统软硬 件需要专业人员维护,且系统容易受到人为破坏,不易 实现无人值守,所以使用受到一定的束缚。

监控系统组成、设备简介、原理

监控系统组成、设备简介、原理

监控系统组成、设备简介、原理监控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和记录特定区域或设备状态的技术系统。

它通过使用各种设备和技术手段,能够对目标进行全方位、实时的监测,并将监测到的信息传输到中心控制室或用户终端上。

本文将介绍监控系统的组成、设备简介以及原理。

一、监控系统组成1. 摄像头摄像头是监控系统中最常见的设备之一,它用于拍摄监控区域的图像或视频,并将其传输到中心控制室或用户终端。

摄像头的种类繁多,包括模拟摄像头、网络摄像头和高清摄像头等。

不同类型的摄像头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如室内监控、室外监控、运动监控等。

2. 录像设备录像设备用于将摄像头捕获到的图像或视频进行录制和存储。

主要包括数字视频录像机(DVR)和网络视频录像机(NVR)两种类型。

DVR适用于模拟监控系统,它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视频数据存储在硬盘上。

NVR则适用于网络监控系统,它通过网络接收和存储IP摄像头传输的图像或视频。

3. 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用于将监控系统中摄像头捕获到的图像或视频显示出来,供监控人员进行观察和分析。

常见的显示设备包括监视器、电视墙和移动终端设备等。

监视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成电视墙,实现对多个监控画面的同时观察。

4. 中心控制设备中心控制设备是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各个监控设备的图像、视频和其他相关信息。

中心控制设备包括监控主机、存储服务器和控制台等。

监控主机用于处理和管理监控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存储服务器用于存储监控数据,控制台提供操作界面供监控人员操作和管理。

二、设备简介1. 摄像头摄像头是监控系统中最基础的设备之一,用于采集监控区域的图像或视频。

目前市场上的摄像头种类繁多,主要分为模拟摄像头和网络摄像头两大类。

模拟摄像头通过模拟信号输出图像或视频,适用于传统的模拟监控系统。

网络摄像头通过网络将图像或视频数据传输到监控主机或用户终端,适用于网络监控系统。

2. 数字视频录像机(DVR)DVR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设备,用于将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或视频录制和存储。

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监控系统是一种用于监视和控制特定环境或设备的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安防监控、工业生产监控、环境监测等。

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1. 传感器采集信息:监控系统通过安装在被监控对象上的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或设备状态的信息,如温度、湿度、压力、电流等。

2. 信号传输: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信号传输到监控系统的中央处理器,一般采用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如以太网、Wi-Fi、蓝牙等。

3. 数据处理:中央处理器接收到传感器传来的信息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信息,如图表、报警信息等。

4. 显示与控制: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显示屏或监控软件展示给用户,用户可以实时监视被监控对象的状态,并进行远程控制和调节。

二、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1. 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显示四个环节。

2. 数据采集: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被监控对象的信息,传感器将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给中央处理器。

3. 数据传输:中央处理器接收到传感器传来的信息后,通过网络或无线信号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或用户终端。

4. 数据处理:监控系统的中央处理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预设的算法和规则进行判断和处理。

5. 数据显示: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显示屏或监控软件展示给用户,用户可以实时监视被监控对象的状态,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操作。

三、监控系统的应用领域1. 安防监控:监控系统在安防领域广泛应用,如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用于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2. 工业生产监控:监控系统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监控生产线、设备状态、生产数据等,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用于环境监测和控制,如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等,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4. 交通监控:监控系统在交通领域应用广泛,如交通信号灯、车辆监控、智能交通系统等,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摄像监控系统

摄像监控系统

摄像监控系统
摄像监控系统是一种通过安装在特定位置的网络摄像机或监控
摄像机实现对目标区域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用于家庭、商业和公共场所等多种场合。

摄像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摄像头、显示器、录像
设备、网络传输设备等。

摄像头作为核心设备,用于拍摄和录像。

彩色摄像头、红外摄像头、光学防抖摄像头等各具特色的摄像头种
类应用广泛。

显示器用于实时显示监控画面,可选用LED、液晶等不同种类的显示器。

录像设备用于将摄像头录制的画面进行存储,
方便查看和分析。

网络传输设备用于将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数据通
过网络进行实时传输,用户可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查看实时监控
画面。

在使用摄像监控系统时,用户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
隐私。

同时,用户需要对监控设备进行合理设置,确保监控区域的
完整性与安全性。

摄像监控系统作为一种现代智能安防设备,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相信未来摄像监控系统会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和安全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完整的闭路监控系统组成、设备简介、原理2008-09-05 09:11:16| 分类:技术|字号订阅一、闭路监控系统组成典型的电视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这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后端设备可进一步分为中心控制设备和分控制设备。

前、后端设备有多种构成方式,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可称作传输系统)可通过电缆、光纤或微波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如图1-1所示,电视监控系统由摄像机部分(有时还有麦克)、传输部分、控制部分以及显示和记录部分四大块组成。

在每一部分中,又含有更加具体的设备或部件。

1. 1 主要设备1. 1. 1 摄像部分摄像部分是电视监控系统的前沿部分,是整个系统的“眼睛”。

它布置在被监视场所的某一位置上,使其视场角能覆盖整个被监视的各个部位。

有时,被监视场所面积较大,为了节省摄像机所用的数量、简化传输系统及控制与显示系统,在摄像机上加装电动的(可遥控的)可变焦距(变倍)镜头,使摄像机所能观察的距离更远、更清楚;有时还把摄像机安装在电动云台上,通过控制台的控制,可以使云台带动摄像机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转动,从而使摄像机能覆盖的角度、面积更大。

总之,摄像机就像整个系统的眼睛一样,把它监视的内容变为图像信号,传送给控制中心的监视器上。

由于摄像部分是系统的最前端,并且被监视场所的情况是由它变成图像信号传送到控制中心的监视器上,所以从整个系统来讲,摄像部分是系统的原始信号源。

因此,摄像部分的好坏以及它产生的图像信号的质量将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质量。

从系统噪声计算理论的角度来讲,影响系统噪声的最大因素是系统中的第一级的输出(在这里即为摄像机的图像信号输出)信号信噪比的情况。

所以,认真选择和处理摄像部分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信号经过传输部分、控制部分之后到达监视器上,那么到达监视器上的图像信号信噪比将下降,这是由于传输及控制部分的线路、放大器、切换器、等又引入了噪声的缘故。

除了上述的有关讨论之外,对于摄像部分来说,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室外应用的情况下,为了防尘、防雨、抗高低温、抗腐蚀等,对摄像机及其镜头还应加装专门的防护罩,甚至对云台也要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这些也将在后面的有关章节中讨论。

1. 1. 2 传输部分传输部分就是系统的图像信号通路。

一般来说,传输部分单指的是传输图像信号。

但是,由于某些系统中除图像外,还要传输声音信号,同时,由于需要有控制中心通过控制台对摄像机、镜头、云台、防护罩等进行控制,因而在传输系统中还包含有控制信号的传输,所以我们这里所讲的传输部分,通常是指所有要传输的信号形成的传输系统的总和。

如前所述,传输部分主要传输的内容是图像信号。

因此重点研究图像信号的传输方式及传输中有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对图像信号的传输,重点要求是在图像信号经过传输系统后,不产生明显的噪声、失真(色度信号与亮度信号均不产生明显的失真),保证原始图像信号(从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信号)的清晰度和灰度等级没有明显下降等等。

这就要求传输系统在衰减方面、引入噪声方面、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方面有良好的性能。

在传输方式上,目前电视监控系统多半采用视频基带传输方式。

如果在摄像机距离控制中心较远的情况下,也有采用射频传输方式或光纤传输方式。

对以上这些不同的传输方式,所使用的传输部件及传输线路都有较大的不同。

1. 1. 3 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是整个系统的“心脏”和“大脑”,是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指挥中心。

控制部分主要由总控制台(有些系统还设有副控制台)组成。

总控制台中主要的功能有:视频信号放大与分配、图像信号的较正与补偿、图像信号的切换、图像信号(或包括声音信号)的记录、摄像机及其辅助部件(如镜头、云台、防护罩等)的控制(遥控)等等。

在上述的各部分中,对图像质量影响最大的是放大与与分配、较正与补偿、图像信号的切换三部分。

在某些摄像机距离控制中心很近、或对整个系统指标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在总控制台中往往不设较正与补偿部分。

但对某些距离较远,或由于传输方式的要求等原因,校正与补偿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图像信号经过传输之后,往往其幅频特性(由于不同频率成分到达总控制台时,衰减是不同的,因而造成图像信号不同频率成分的幅度不同,此称为幅频特性)、相频特性(不同频率的图像信号通过传输部分后产生的相移不同,此称为相频特性)无法绝对保证指标的要求,所以在控制台上要对传输过来的图像信号进行幅频和相频的校正与补偿。

经过校正与补偿的图像信号,再经过分配和放大,进入视频切换部分,然后送到监视器上。

总控制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能对摄像机、镜头、云台、防护罩等进行遥控,以完成对被监视的场所全面、详细的监视或跟踪监视。

总控制台上设有的录像机,可以随时把发生情况的被监视场所的图像记录下来,以便事后备查或作为重要依据。

目前,有些控制台上高设有一台或两台“长延时录像机”,这种录像机可用一盘60分钟带长的录像带记录长达几天时间的图像信号,这样就可以对某些非常重要的被监视场所的图像连续记录,而不必使用大量的录像带。

还有的总控制台上设有“多画面分割器”,如四画面、九画面、十六画面等等。

也就是说,通过这个设备,可以在一台监视器上同时显示出四个、九个、十六个摄像机送来的各个被监视场所的画面,并用一台常规录像机或长延时录像机进行记录。

上述这些功能的设置,要根据系统的要求而定,不一定都采用。

目前生产的总控制台,在控制功能上,控制摄像机的台数上往往都做成积木式的。

可以根据要求进行组合。

另外,在总控制台上还设有时间及地址的字符发生器,通过这个装置可以把年、月、日、时、分、秒都显示出来,并把被监视场所的地址、名称显示出来。

在录像机上可以记录,这样对以后的备查提供了方便。

总控制台对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如镜头、云台、防护罩等)的控制一般采用总线方式,把控制信号送给各摄像机附近的“终端解码箱”,在终端解码箱上将总控制台送来的编码控制信号解出,成为控制动作的命令信号,再去控制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各种动作(如镜头的变倍、云台的转动等)。

在某些摄像机距离控制中心很近的情况下,为节省开支,也可采用由控制台直接送出控制动作的命令信号——即“开、关”信号。

总之,根据系统构成的情况及要求,可以综合考虑,以完成对总控制台的设计要求或订购要求。

1. 1. 4 显示部分显示部分一般由几台或多台监视器(或带视频输入的普通电视机)组成。

它的功能是将传送过来的图像一一显示出来。

在电视监视系统中,特别是在由多台摄像机组成的电视监控系统中,一般都不是一台监视器对应一台摄像机进行显示,而是几台摄像机的图像信号用一台监视器轮流切换显示。

这样做一是可以节省设备,减少空间的占用;二是没有必要一一对应显示。

因为被监视场所的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意外情况,所以平时只要隔一定的时间(比如几秒、十几秒或几十秒)显示一下即可。

当某个被监视的场所发生情况时,可以通过切换器将这一路信号切换到某一台监视器上一直显示,并通过控制台对其遥控跟踪记录。

所以,在一般的系统中通常都采用四比一、八比一、甚至十六比一的摄像机对监视器的比例数设置监视器的数量。

目前,常用的摄像机对监视器的比例数为四比一,即四台摄像机对应一台监视轮流显示,当摄像机的台数很多时,再采用八比一或十六比一的设置方案。

另外,由于“画面分割器”的应用,在有些摄像机台数很多的系统中,用画面分割器把几台摄像机送来的图像信号同时显示在一台监视器上,也就是在一台较大屏幕的监视器上,把屏幕分成几个面积相等的小画面,每个画面显示一个摄像机送来的画面。

这样可以大大节省监视器,并且操作人员观看起来也比较方便。

但是,这种方案不宜在一台监视器上同时显示太多的分割画面,否则会使某些细节难以看清楚,影响监控的效果。

个人认为,四分割或九分割较为合适。

为了节省开支,对于非特殊要求的电视监控系统,监视器可采用有视频输入端子的普通电视机,而不必采用造价较高的专用监视器。

监视器(或电视机)的屏幕尺寸宜采用14英寸至18英寸之间的,如果采用了“画面分割器”,可选用较大屏幕的监视器。

放置监视器的位置应适合操作者观看的距离、角度和高度。

一般是在总控制台的后方,设置专用的监视架子,把监视器摆放在架子上。

监视器的选择,应满足系统总的功能和总的技术指标的要求,特别是应满足长时间连续工作的要求。

由于监视器或电视机已有成型的产品,大家都很熟悉,在此不作详述。

随着电子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数字的应用产品及方案相应而出。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影像资料有其高保真、重复利用、快捷查询、存取简单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应用涉及到机关、学校、企业乃至居民小区等各个领域,网络化数字化的监控方案被普遍接受使用。

目前,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日益成熟和迅猛发展,基于网络的数字化监控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基于数字硬盘录像机+视频压缩卡的多媒体监控。

多媒体监控系统一般采用以下结构:在远端监控现场,有若干个摄像机、各种检测、报警探头与数据设备,通过各自的传输线路,汇接到多媒体监控终端上,多媒体监控终端可以是一台PC机,也可以是专用的工业机箱组成多媒体监控终端。

除了处理各种信息和完成本地所要求的各种功能外,系统利用视频压缩卡和网络接口卡,通过数字网络,将这些信息传到一个或多个监控中心。

但在许多实际应用中,用PC机无法适应现场的使用环境,无法实现无人值守,而且,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性不够。

是传统模拟技术向数字化技术转化的过渡性技术。

另一种是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远程网络视频监控(嵌入式IP-VIDEO技术)。

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网络视频编解码器(相当与一个数模转换设备),这些体积紧凑的硬件设备采用具有嵌入式系统的DSP芯片,对模拟音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压缩,并通过内置的网络接口可以接入各种形式的用户网络中,可以实现网络用户远程对监控前端进行实时监控。

其主要的原理是:网络视频服务及控制器内置一个嵌入式芯片,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摄像机传送来的视频信号数字化后由高效压缩芯片压缩,通过网络线路进行视频信号的传送。

联入网络的用户可以通过微机直接观看摄像机图像,授权用户还可以控制摄像机云台镜头的动作或对系统配置进行操作,并可以根据需要对相关摄像机的内容进行录象。

该方案把视频压缩集成到一个体积很小的设备内,可以直接连入以太网,达到即插即看,省掉各种复杂的电缆,安装方便(仅需设置一个IP地址)。

是最新的数字化监控技术,符合目前技术发展的趋势,实现了两网合一(监控网、计算机局域网合一),但造价稍高。

二、监控主要设备技术参数摄影机(CAMERA)用光电原理,将景物摄取并配合监视器显像。

例如。

模拟嘴巴,相对于MICROPHONE,由喇叭输出;模拟眼睛,相对于CAMERA,由监视器输出。

依材质可分为下列几种:a. CMOS : 省电,便宜,照度不好b. CCD : 主流c. MOS : 过时d. VIDICOM : 光导管,过时CCD 与CMOS 比较CCD(Charge Coupled Device ,感光耦合组件)为数字相机中可记录光线变化的半导体)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照度 5~0.00001Lux 5~3Lux分辨率 330~600 TV Lines 330~420 TV Lines对比较佳较差解像度较佳较差颜色像位可调整不可调整色彩浓度较浓(可调整) 较淡(不可调整)噪声比 40dB 46dB电子快门 1/60~1/100,000 sec 1/60~1/2,000 sec消耗功率 70~300mA 20~50mACCD摄像机的分类安全防范系统中,图像的生成当前主要是来自CCD摄像机,CCD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ice)的简称,它能够将光线变为电荷并将电荷存储及转移,也可将存储之电荷取出使电压发生变化,因此是理想的摄像机组件,以其构成的CCD摄像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部受磁场影响、具有抗震东和撞击之特性而被广泛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