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望谟县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贵州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大联考(答案)

贵州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大联考(答案)

贵州省2020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

语文试题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l-3题。

宋代年间,广州的外商聚集区——蕃坊之繁荣。主要为外商服务的翻译也逐渐增多,但据史料记载,在京城礼宾院(宋代专为接待各国使节设立的机构)服务的译员,身份地位很低,逢年过节接受朝廷赏赐的时候,不过与奶酪匠同列。

但由于翻译与外商甚至外国使节打交道,时有突然发达的机会。据史料记载,当年有个名叫王元懋的人,因家境贫困,到庙里打杂谋生,遇见了一个通晓“南蕃诸国”文字的老僧。老僧看王元懋勤快乖巧,将自己通晓的外语渐渐传授于他。后来王元懋逮了个机会随船出海,来到占城国(位于今越南南部)、,当时占城古国正急着跟大宋朝廷“攀亲戚”,以获得保护,通晓两国语言的王元懋很快成了国王的座上宾,充任翻译之职,后来又娶了公主,一穷二白的年轻人变身“驸马爷”。

像王元懋那样靠外语技能改变人生的平民并不罕见。据不少历史学家的研究,早在宋代,广府地区已有很多有胆识的商人走出国门,到东南亚诸多古国“闯世界”去了。他们脑子好使,在国外待久了,逐渐熟悉当地语言,就可以凭借“双语”优势,充当贸易中介,甚至为向朝廷进贡的使团做做翻译,地位比在国内高很多。

广州是外贸大港,市舶司雇有专业译员,位于西城的蕃坊及中外居民杂处的扶胥港还有不少民间翻译。这些翻译不可能个个正派,欺负外商语言不通,虚报价格,买卖双方两头吃的劣迹并不少见。一旦外商之间出现诉讼,地方官不得不依赖翻译提供的证词断案,翻译甚至接受利害关系人的请托,提供伪证,为此,《宋刑统》还有惩罚翻译伪证行为的特别条款,宋代学者陈郁所著的《藏一话腴》一书记载了一个案例,广府有两个外商因债务纠纷闹上公堂,翻译收了欠债人的好处,胆大包天,居然跟地方官说,听原告的意思,不是因债务纠纷才上公堂,而是因天气久旱,愿自焚献祭,向老天祈雨。地方官难辨真相,居然命令皂吏把告状的外商推出去烧了,以完其心愿.,陈郁感叹说:“生死之机,发于译者之口。”不过,愿意啃硬骨头的官员也还是有的。南宋名臣向子锺在广州任职期间,就曾自学外语,以便公正断案。他命人找来朝廷培养皇家翻译使用的蕃书《千文》以及其他几种外语教材,自己一一看完。此后,他向蕃商发布的命令告示以外文书写,外商因纠纷闹上公堂,翻译一看判官老爷懂外语,不敢再随便糊弄,诸外商欢欣鼓舞.向子诬“清明之声,播于海外”。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________》)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贾谊《过秦论》)

(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否定生死等同、生命短长同一的句子为“_______,

_______”。

2.按要求作答。(5分)

(1)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古代文学专家作了交流发言。他说:“二十世纪的古代文学研究在作家身世、诗文流派、文体演变、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以上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①古代文学专业应加强对文学心灵世界的深入研究

②但这些研究属于文学表层

③因而古代文学研究的意义过多粘著在文学外在物

④忽略了“文学是人类心灵的图像”这一层意义

⑤影响了文学研究潜存的无限广阔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A.②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③⑤④

(2)根据以上发言,下面论文可能未被收入这次研讨会论文集的一项是()。(2分)

A.《20世纪古代文学研究方向探索》

B.《论古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C.《古代文学在网络时代的新境遇》

D.《古典文学中人文精神范式研究》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3-7题。(16分)

材料一:

①改编是一种典型的互文性现象,互文性理论关注和强调的是。根据该理论,“舞剧互文”是在舞剧研究中,作为主文本的舞剧与其他多种形式的艺术文本建立的对话关系。并且,改编最深层内在机制之一的互文性,它的关注重心并非传统意义上作品和作者的关系,而是通过与原著对话,强调舞剧中存在原著文本的言语及意义,

贵州省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2

贵州省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2

贵州省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2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7分)

1. (2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 . 开辟(pì)鄂州(è)侈谈(chǐ)陇西(lǒng)

B . 尸骸(hái)蟾蜍(chán)阉党(yān)动辄(zhé)

C . 阴骘(zhì)逾越(yú)小篆(z huàn)讽谏(fěng)

D . 猝然(zù)玄机(xuán)伺机(sì)谗言(chán)

2. (7分) (2020高三下·吉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物是历史的“活化石”,是传承文化最好的物质载体,生动体现着祖先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着古人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①,是不可复得的艺术瑰宝。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取得很大发展。但也要()地看到,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又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综合来说,文物保护不是单项孤立的工作,而是传承历史文

化、②的系统工程。各级文物部门要不辱使命,守土尽责。让文物“活起来”,()出更大的价值,作为文物收藏的博物馆责无旁贷。在中国的博物馆拥有的文物资源极为丰富,应广泛探索让文物发挥更大作用的方式和方法。故宫博物院利用曾是明清皇宫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发出系列文创产品,他们的思路值得其他博物馆借鉴。通过旅游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在旅游中增加对各种文化的了解,已成为当下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使旅游的品质得到提升,旅游使文化得以广泛传播,③产业的融合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博物馆深厚的文化底蕴()了游客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成为国人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文化热、旅游火”成为当下旅游产业发展最鲜明的特点。

2023届贵州省高三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3届贵州省高三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
原来他们就走在我前面,在同一条路上,两个人合用一顶很大的黑布伞。我只能看见他们伞下的两个背影。
那个姑娘挽着男朋友一起散步,只顾自己说话,有如幽幽独语:“我常常想,我们都在受苦,不过我相信,好日子总有一天会落到我们头上,你说是吗?”
男的似乎骤然想起是在向他发问,便慌忙点一下头。真怪,这位学生模样的青年,不知为了什么事,变得反常和沉默。
男的依然默默无语。
透过飘忽的雨丝,一家小酒吧间飘出一阵烟雾,夹杂着吉卜赛女郎挑逗的笑声和软绵绵的音乐声,顷刻间门又关上了。
雨似乎小了一点,我举起油纸伞向十六铺码头走去。
想不到我又听见那姑娘低声说:“身体总得自己保重一点,还咳不?我们的日子总会来的!”
那个男的含含糊糊回答了一句什么话,只顾向江岸那边眺望。他几次想说什么,正待启齿又止住了,或者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话语中透露出抱歉的声调。
中国社会已从农耕文明转型为工业文明,与此同时,中国社会还存在从宗族变为家庭这一“家”的转型问题,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个中轴。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传统社会与传统道德的整体性被打破,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中家国天下的扩展之途被斩断。
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重振传统伦理时,我们却发现核心家庭之上缺乏足够的人伦层次,无法承载传统伦理之厚重。传统伦理在现代社会失去了承载者,也就无法真正回到现代社会。其实,农耕文化中乡村社会以宗族为核心的共同体,为当代中国的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与合理利用的资源。我们可以以社区代宗族,社区中的全体业主、村里的全体村民,事实上可以以此为基础结成一利益共同体,即“拟宗族”。“拟宗族”可整合社区民众,使之成为糅合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以形成面向未来的新道德的载体,建立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动的关系,编织人与社区之间有机互联的网络,建设新时代的基层社会共同体。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8分)

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侗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自己的语言——侗语。在侗族人聚居的侗乡里,侗族人往往出生没多久就开始学唱歌。侗族有句俗语“饭养身,歌养心”,可见在侗族人的心中,唱歌和吃饭同样重要。侗族人认为吃饭是养活身体的活动,而唱歌是养活心灵的活动。

信仰音乐的侗族人爱唱歌,将唱歌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侗寨到处洋溢着洪亮的歌声。侗族大歌的内容,不仅涉及侗族地区的自然风物,也包括侗族社会的历史、生活、生产等多个方面。唱歌不仅是日常的休息和消遣,也是侗族人用来记事的重要工具,在各种节气、特殊仪式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比如在民族节日的时候唱歌表示欢庆,以歌为礼迎送宾客;在祭祖时唱歌表示对祖先的缅怀;在需要致哀的场合唱歌以抒发悲伤的感情;当生活中发生了冲突和矛盾,用唱歌来化解;在劳动中感到疲劳,用唱歌来缓解,为劳动者鼓劲。他们用歌唱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这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也利于传播侗族的民族文化。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歌队演唱的声部合唱歌曲。《三江县志》记载,19世纪初期已有了侗族表演唱歌。唱法是按组互和的,喉音佳者如果唱反音的话,形成的效果就是众声低而反音独高,所以会格外的动听。唱高声部的嗓子好的人会成为歌手,即侗族大歌队中的“塞嘎”,而唱低声的当控制音量,以达到与高声部的和谐统一。侗族大歌属于支声复调音乐,一领众合,它的和声与织体独具特色。低音声部通常先是承担着演唱主旋律的任务,继而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声音模拟阶段,在这个时段中往往还会有一个拖着固定低音的拖腔声部。而高平和调声部则因为是支音复调式,使主调式听起来具有装饰性,进而产生了层次丰富的效果,从而给人带来一种丰富精彩、同时又至纯至美的艺术感受。

二模语文试题(高三)含答案

二模语文试题(高三)含答案
(摘编自郑铁生《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结构“以三为法”的文化意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复情节”合乎周秦以来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法则,也合乎普遍的美学原理,在后世各种小说中一直被普遍应用。
B.“礼以三为成”就是一件事情可以重复做到三次,但是不能超过三次,这在主观上就成了“事不过三”。
我偶然看到这样一则《世说新语》: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我马上被“驴鸣”这一细节吸引住了。世人有学狗叫,学猫叫的,却从未听说有学驴叫的——恕我孤陋寡闻。一搜索,又找到一则《世说新语》:
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灵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宾客皆笑。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
(摘编自杜贵晨《中国古代小说“三复情节”的流变及其美学特点》)
材料二:
中国古典小说“以三为法”的最本质的艺术特征是体现了审美简化的原理。小说家运用“三”这个有意味的数字,把复杂的千头万绪的社会现象归结到一种有规律的简明的艺术形式当中。诸葛亮长期隐居隆中,不攀豪强。一旦出山,便与刘备纵谈天下大势,指出了三分天下的总策略。这是整个封建时代中国文人“入世”和“出世”传统心态的反映,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转化过程的再现,小说家设置了一个三请诸葛亮的情节结构,艺术处理简单而又深邃。

2024届贵州省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贵州省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2024年4月

1.C (3分)【解析】文中说“也利于传播侗族的民族文化”,不能判断为“最好的方式”。

2.D (3分)【解析】使巴黎听众发现了侗族大歌的独特之处的原因是婉转清脆的歌声。

3.C(3分)【解析】材料一第二段表述的是侗族大歌融于日常生活和劳动之中,“伶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就是村寨中的生活场景。

4.B(3分)根据原文,高平和调声部才是支音复调式,对主调具有装饰作用,而非大歌低音声部。

5.①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无固定曲谱:②模拟自然界的声音:③领唱和众唱相结合,采用“众低独高”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④演唱融入日常生活和劳动中。

(6分。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6.D (3分)【解析】A 项“听众无聊麻木的心态”于文无据;B 项错,王根开口讲演之前的表现并不“冷静”,观众禁不住笑起来源于他行军礼的小大人模样:C 项“正是听众的起哄造成了王根讲演的失败”理解不当。

7.B(3分)【解析】“小说以孩童视角展开叙述”错误,小说的叙述视角是多角度的,既有儿童视以为听众的笑声“都是嘲笑”,于是大哭起来,表现出孩子的幼稚;③讲演结束后,他“再也不吃摆在他面前的糖果了”,但埋头哭泣时仍紧握山楂,表现出孩子的天真可爱。大人的表现:①讲演还没开始,他用敬军礼这一形式强化自己身为服务团军人的大人身份;②讲演中他说“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这样超越儿童年纪的话语表现出他在思想上努力成为大人:③噩梦中惊醒,却一改过去对妈妈的求助,“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又睡了”,表现出他在行为上向大人靠拢。

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文学作品也依托文学景观而不断丰富。
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共生共长,当下对文学景观进行保护与进一步研究就具有重要
意义。首先,文学景观的丰富内涵可以激发作家创作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是对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其次,文学景
观的保护和研究,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旅游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为当代弘扬和发展地
①沱沱河,是孙悟空和玄奘都没到过的地方。 我走向旷野,裹紧衣帽,晚风冷硬,星光和车灯引领我走向一座公路桥。桥头立着 两块石碑,全都被新旧不一的白色哈达缠绕,一方老旧窄小,一方大气宽阔。走到近旁,
分别是“沱沱河大桥”和“万里长江第一桥”。抬头仰望,繁星流动,越汇越多,如一条逶
迤磅礴的大河,在高远的夜空奔流闪烁,气势恢宏,映亮半个天宇。②间或有旋涡状星
方文化、深挖和延续地方文脉提供积极的指导与借鉴。
总而言之,文学景观具有独特性与唯一性,体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统一。古典文学形
塑了文学景观,而文学景观本身既承载了传统文脉,也进一步催生了新的文学作品。
材料二
(节选白李患玲《古典文学与文学景观的双向互动》)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哲学家,在谪居贵州期间,他以大量的诗文记录谪居生活与贵州
平溪卫公

平溪镇中山路北面
试卷第4页,共12页

里市
黄 平县
福 泉市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统测(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统测(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联考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对现实的关怀反思,对英雄的敬仰崇拜,对人道的追寻布施,对人性的完美塑造……儒家思想十分看重个人的修身养性、品格塑造。

孔子主张以道德治天下,他说:“道之以政,齐之有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要求以仁义之道作为个人生活乃至为政的准则。但由于各人道德修养的不同、道德境界的差异,就有“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士、仁者、贤者、大人、大丈夫以及圣人等观念属于“君子理想”范畴。孔子认为,君子的修养有两个部分,一是学习“诗书六艺之文”,二是躬行实践。“六艺”包含礼、乐、书、数、射、御,孔子尤其看重对“艺”的掌握,并指出仁人君子的成才之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君子在志道、据德、依仁之外还要“游于艺”,在游息观赏娱乐中使身心获得全面自由。这一思想是孔子对理想人格、自由人格的充分表述,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在驾驭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同时获得主体的全面解放。只是这一

思想在后来被扭曲、遮蔽了,人向规范化的仁道礼仪走近时,远离了心灵的自由空间。

人格是人的精神属性而非生理属性,是人的超动物属性而非动物属性。只有在食、色之上另有追求,另有坚持,另有作为,才谈得上人格。儒家提倡的“以仁为人”就是对超越生理需要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力量的高度抽象。实际上,“君子”的人格要求和显现就是“仁”的人格化。孔子对“君子”的境界规定非常高,仅次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圣人”。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必须在“文”“质”之间配合得恰到好处。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文”,指作为历史成果而保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正如司马光说的:“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弦歌雅颂之声。”所谓“质”,指人内在固有的和坚定的伦理品质。“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因此,孔子认为君子只有“质”还不行,还必须有“文”的形式教养,将外在形式与内在品质高度融合起来,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贵阳市2024年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贵阳市2024年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贵阳市2024年高考二模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世纪前半叶,一场由中国知识分子主导并参与的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大地兴起。这场运动既是他们对中国社会历史与现实进行的一次全方位反思与解构,也是对中国未来社会制度与发展道路进行的一次多维度探索与尝试。在这场运动中,晏阳初和费孝通等知识分子把对学术知识的追求与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结合在一起,自觉地投身于关于中国社会的知识生产中,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实践方案。

晏阳初对中国农村弊端的判断经历了一个从主观认识到科学归纳的过程。1920年,晏阳初结合他在法国华工群体开展“识子教育”的红书,先后在湖南长沙、山东烟台、浙江嘉兴等地兴办平民识字教育,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之所以重视识字教育,是因为他发现中国农村的弊端就是“愚”“穷”“弱”“私”。在他著名的《平民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最后的使命》中,他将中西方直接加以对比来强调中国农村的落后:“试看欧美教育普及的国家,人人有读书看报之能力,两相比较,其智愚的相差,不啻天渊……我同胞弄到三万万以上的文盲……实为中世纪专制国家老愚民。”在他看来,中国农民在“智识”上的“愚昧”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晏阳初对中国农民做出愚穷弱私的“问题”诊断时,运用西方的标准来框定中国社会,从而慨叹两者“天渊”般的差距,这种对本土生活的异化感让他无形中增强了削足适履的内在冲动。

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

“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所笼罩。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

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笔触不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

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既然这个秘

2024届贵州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4届贵州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小说开篇“村子里人人都只是想着一天三顿饭,他怎么会想河水呢?”可以看出父亲不仅仅是一个关心物质生活的人。
B. 朋友对“我”仔细的叮嘱,“我”给“黑子”起名,给它无微不至的关照,都说明改良羊种对“我”的生活意义重大。
C. 在回家的路上,羊群越来越瘦,“我”看起来像个讨饭的,侧面反映了路途的艰辛,说明“我”心中充满难以承受的苦痛。
D. 小说运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刻画“我”的形象,表现了草原牧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我把手指搓进口中,打出一个响彻高天的口哨,哨音打个旋儿,掠过正从嫩向青绿转变的草尖儿,我想好了,等这个秋天,我要进山里找一根又直又长又细的红柳木,做成鞭杆儿,再用最好的牛皮搓一根鞭子,鞭梢捆上红布条,甩出去就会有一个响亮的鞭哨,哨音钻进每只羊的骨头里以后,这些羊将在我的口哨和鞭哨中繁衍生息,一变二,二变四,跟着这片山野一起枯枯荣荣、黄黄绿绿。我看见小满骑着羊,奔跑在平缓的山坡下,仿佛一个纵横沙场的大将军在巡视自己的战场。更远处,我看见了自家的房子,房顶上的烟正在冒烟,那股烟又浪又黑,一定是端午在烧火,她似乎永远学不会快速生火,每一次都把自己熏呛得流泪、咳嗽。很快,那股烟变青了,也变轻了,在微暗的夜空中浮动着。小满从羊身上跳了下去,但是很快又站起身来,吱哇乱叫着再次骑上去。然后,他和那只羊一起跳进了河里,激起一团团水浪。就是在那一刻,我暗下决心,这辈子一定要好好教育他,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成为人群中的领头羊。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4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题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位置;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苏轼《赤壁赋》)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过秦论》)

(3)屈原《离骚》中表达诗人内心美好、死而无悔的两句是“,”。2.按要求作答。(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排序,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

①即便在喧嚣的物质世界、数字时代

②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物质丰富、娱乐活动异彩纷呈

③悄无声息地伴随着我们的衣食住行、日常行事

④四季轮替、花开花落依然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关

⑤但作为物种的个体,我们依旧生活在天地之下、四时之中

A.④⑤③①②

B.②①④⑤③

C.②⑤①④③

D.④⑤③②①

(2)旅居京师的阿宝托同乡友人带家书给自己哥哥,阿宝写给友人一纸短笺。请在以下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表达不得体的词语并修改。(3分)

【甲】闻足下定于某日归宁,特奉一函,【乙】敬烦面交尊兄,匆匆不尽,【丙】弟某敛衽。”

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4学年高三联考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4学年高三联考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4学年高三联考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联考(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由理念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日益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儒家思想中的自我的自由思想,因其有其独特的价值追求与思维路径,构成传统中国人的基本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信念,在今天仍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存在着。

儒家思想中的自我的自由,我们需要考察儒家如何论述自我在人我关系、群己关系中的自由。

我们把传统儒家的人我关系分解成家庭、国家、社会几个方面来讨论其中的权利界限问题。在家庭的父子、夫妇、兄弟、长幼关系中,从静态分析,儒家给予父、夫、兄、长以更大的权利、更多的自由,给予子、妇、弟、幼以相对弱小的权利、很少的自由,可以说在这样一种礼法制度中,自我的自由是不平等的;从动态分析,所有的子都有可能成为父,所有的女都有可能成为母,所有的妻都有可能成为婆婆,但所有的妇都不可能成为夫,所以儒家在时间的绵延中实现了一种有限的代际补偿性的自由。在国家的君臣、官民关系中,从静态分析,儒家给予君、官以更大的权利、更多的自由,给予臣、民以相对弱小的权利、很少的自由,可以说在这样一种礼法制度中,自我的自由是不平等的;从动态分析,理论

上所有的民都有可能成为官,但除了继位者之外的所有的臣都不可能成为君,同样儒家在时间的绵延中实现了一种有限的延续补偿性的自由。

我们再来分析儒家礼法关于群己关系中的自我的自由的讨论。在儒家的家、国、天下的群体一整体中,人我关系的种种规范就是整体内部的关系分化,而非由一个个独立个体通过契约方式建立起来。而人我关系中的主导者——父、夫、君,往往作为家、国、天下的代理者,实际超越了人我关系中的具体的关系者身份,而具有“大我”——家、国、天下的代表者的身份,因而其自由无限大,而其他的“小我”在群己关系中则基本缺乏权利、自由,只能把自我归属于父、夫、君所代表的“大我”,这就是我们直接感受到的传统中国社会生活中缺乏个体自由的根本原因。

2024届贵阳市六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贵阳市六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贵阳市六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治主张”(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归纳起来有十项,或称“十论”。即“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其中“兼爱”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内里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

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德]阿尔伯特·史怀哲《中国思想史》),他“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其“兼爱”说首先是对无等级的氏族时代的缅怀与追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理想的绝唱。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混乱痛心疾首,针对“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这一问,他回答:“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兼爱·下》)。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和“自爱”。

在战争频仍的时代,墨子目睹并亲身感受着战争带来的离乱痛苦,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视人国若其国,谁攻?”(《兼爱·上》)大到一国,小到一家一身,唯有兼爱方能杜绝一切“祸篡怨恨”。这种天真背后,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救世之心跃然纸上,而隐含的平等观也呼之欲出,因为兼爱之说所包括的两方面内容,都沁润着平等意识。

第二次模拟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第二次模拟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第二次模拟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望谟县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1. (3分) (2018高一下·惠州月考) 补写出空缺部分。

(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用月光水声衬出山林幽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现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独自登高的处境。

(3)《锦瑟》一诗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把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同时是全诗的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雨霖铃》(柳永)“________,________”词中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7)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

2. (4分) (2019高二上·嘉定期中) 选择

(1)下列不适合挂在中学教室里的励志条幅是()

A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 . 如切如蹉,如琢如磨

C .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D .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 . 在通往机场的大道两旁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B . 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C . 多年老友的书店终于要开业了,再忙我也要光临。

D . 洪水退去之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3. (15分)(2017·沈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农耕时代,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天文等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和思想、道德和伦理、行为与规范、审美与情趣,凝聚着千百年来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积极向往和执著追求。传统节日的产生根植于农业社会文化土壤中,往往具有农耕生活的色彩,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尊重,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与人文情怀,成为涵养中华文明、凝聚社会共识、培育民族精神、留住乡土情怀的共同心理纽带和精神支柱。它经过千百年的淬炼和代代相传,已牢牢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情怀之中,成为复兴、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些年来,每当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到来时,部分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节日似乎要过得冷清、随意得多,越来越淡的年味成为人们普遍的感受,甚至连其中的感情投入也越来越少了,一些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渐渐被人们遗忘。究其原因,正是在于我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不足,认识不够系统,对节日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对节日文化的载体建设相对缺乏,对节日的仪式感体会不深,从而导致传统节日在仪式感、载体、符号等方面缺乏时代感,不能满足人们在审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结合不够,降低了传统节日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今天,在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在感情上相互倾诉、回应彼此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追求节日所带来的幸福感、愉悦感。一些喜欢过西方节日的人,往往只是想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情感”元素,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里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告慰祖先,在感受舒心与祥和的同时,寄托对来年的美好希望与祝福。另外,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精神、思想也在变化。所以,我们要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的挖掘、整理,让传统节日逐渐融进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反之,节日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符号,不可能行之久远、世代相传。

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依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

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窗花,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船,都是传统节日符号、载体与仪式感的体现。这些节日载体不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展示过程也轻松活泼、贴近自然,使人们在其中体会亲情,感受欢娱,传递温暖。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一系列依次展开的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审美的过程。在这样一套看似繁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仪式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富有意义,为生活增添了趣味和价值。通过举办仪式,人们可以领略到人生的美好、自然的瑰丽,人性的善良,感受到对生命的虔诚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当传统节日丧失了仪式感,节日应有的庄重感、吸引力、投入性、参与性也就消失了。因此,我们要有仪式感地过好传统节日。

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对文化符号、载体、仪式的重视,离不开国家宏观层面的正确引导,也需要社会各类主体的共同参与。

(选自2017年3月《人民论坛》,作者范如国,有删改)

(1)

下列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天文等方面的内容,已牢牢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情怀之中。

B . 中国传统节日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和思想、道德和伦理、行为与规范、审美与情趣,凝聚着千百年来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积极向往和执著追求。

C .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农耕时代,根植于农业社会文化土壤中,必然具有农耕生活的色彩,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有助于留住乡土情怀。

D . 中国传统节日经过千百年的淬炼和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复兴、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2)

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过得冷清、随意”原因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