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5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小学科学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小学科学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以下是针对小学科学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快慢是指相同距离内所花时间的长短。
2. 能够区分不同速度的运动,并能准确描述其快慢程度。
3. 能够通过实际观察和测量,比较不同运动的速度。
二、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展示板。
2. 运动相关物品,如玩具汽车、小球等。
3. 计时器或秒表。
4. 学生配备的笔和纸。
三、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幻灯片或展示板上的图片或动态图像,引起学生对速度与快慢的思考。
2. 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都做过哪些运动?有没有发现有的运动比另一些运动更快?"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探究:1. 将学生分为小组,并为每组提供一些小球和一个跑道。
2. 让学生观察和实地测量不同大小的球在相同距离内滚动所花的时间。
3. 引导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讨论。
4. 引导学生发现球的大小对运动速度的影响。
概念讲解:1. 通过幻灯片或展示板,向学生解释速度与快慢的关系。
确保学生理解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距离。
2. 引导学生理解速度的计算方式:速度 = 距离 ÷时间,并解释这个公式的含义。
运用与拓展:1. 在球滚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到其他运动形式,如跑步、骑自行车等。
2. 让学生观察和测量不同大小球滚动的速度,以及他们自己跑步的速度,并记录结果。
3. 引导学生分析各个运动的快慢程度,并通过速度的计算公式来比较。
4. 鼓励学生用图表或图形的形式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
巩固与评价:1.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分享,让每个小组呈现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比较结论。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运动的速度会有所不同,并与他们的日常经验相联系。
3. 回顾教学目标,让学生自我评价他们在理解和实践中的表现。
四、教学延伸:1. 将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相联系,讨论其他场景中的运动速度快慢问题。
2. 鼓励学生提出更多有关速度与运动的问题,并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与研究。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2.影响物体运动速度的因素。
3.实验操作技能,如准确记录时间、测量距离等。
4.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和分析了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以下哪个选项是速度的正确表达式?
A.速度=距离+时间
B.速度=距离-时间
C.速度=距离/时间
D.速度=时间/距离
2.在相同距离内,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物体的运动速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知识: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在相同距离内运动快慢的方法,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运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细节举例:
-运动时间的记录:学生需学会使用秒表或计时器准确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
-距离的测量:学生需掌握使用直尺或测量工具测量物体运动距离的方法。
-速度的计算:学生需理解速度是距离与时间的比值,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速度计算。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速度的单位(如米/秒、千米/小时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知识点二:影响物体运动速度的因素
学生可以探究不同因素(如摩擦力、物体质量、坡度等)对物体运动速度的影响,并进行实验验证。
-知识点三:速度与动能、势能的关系
学生可以了解速度与动能、势能之间的联系,探讨它们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的相互转化。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简单机械运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课题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单元 1 学科科学年级 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科学探究1、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2、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科学态度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重点知道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难点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汽车、自行车、行人同在一座大桥上行进,谁快谁慢?2、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怎样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 回答通过图片让学生知道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
讲授新课一、给运动的快慢排序1、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以12秒91的获得冠军,美国选手特拉梅尔亚军13秒18,古巴选手加西亚季军13秒20,中国的刘翔为什么能获得冠军?【提示】相同距离内,时间短,运动快;时间长,运动慢。
2、春天到了,动物王国举行100米奔跑大赛,计时如下:请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运动的快慢排列名次,并记录下来。
(1)要求:给参赛的动物队员编号,按奔跑100米所需时间排列名次。
(2)填写动物100米奔跑大赛成绩统计表回答给小动物编号让学生知道距离相同时,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通过排序进一步理解运动的快慢名次动物编号时间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二、实验1:两条相同轨道上小球运动快慢1、实验目的: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2、实验材料①两条2米以上的直线轨道②两个不同小球3、注意事项①轨道相同②轨道一端高一端低③小球大小不同④小组合作,分工明确⑤秒表计时取整数⑥做好测试记录4、小组分工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5、秒表使用方法(1)秒表结构(2)使用方法右手握秒表拇指控制右键食指控制左键(3)口诀右按右停左回零6、秒表读数方法7、实验过程按时间排序说出自己的排序理由听实验目的准备实验材料听注意事项认真听和看秒表的结构学着使用秒表探索两条相同轨道不同小球的运动快慢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提问1:你们怎么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提问2:比较这6种动物百米赛跑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小结:我发现:六种动物都奔跑100米(相同距离),运动得快的所需时间短,运动得慢的所需时间长很快,第二场比赛也即将开始了。
这一场比赛有两位非常有趣的运动员——兔子和乌龟。
2、新龟兔赛跑在上一回动物王国的运动会上,兔子因为骄傲自满在比赛中睡着了,结果,乌龟赢得了比赛。
兔子非常不服气。
兔子对乌龟说:“我今天一定要夺回我的第一名!你敢不敢跟我赛跑?”乌龟说:“好啊”二、探究1:在两条相同跑道上,比较运动的快慢假如将龟兔赛跑搬到实验室进行模拟。
教师提问:在两条一样长的跑道上,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1、模拟龟兔赛跑假如用两个相似的乒乓球分别用红球代表兔子,用黄球代表乌龟。
我们如何来模拟它们的运动?(提示:上节课学习斜面上的运动时,我们如何让小球动起来)学生:通过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学生:因为它们都跑了100米,用的时间不同。
跑得快,用时短,跑得慢,用时长。
(学生齐读结论)学生:我们可以用不同高度的支架,模拟运动,用高的支架模拟跑得快的兔子的运动,用低支架模拟跑得慢的乌龟的运动。
学生:1、相同长度的跑道二、12分钟通过阅读,展现重点,也吸引学生的注意。
故事引入,联系上下文,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丰富课堂。
联系上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尝试思考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公平性,从而形成科学实验的思维——科学实验设计应当遵循控制《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实验记录单一、比一比:将动物按照运动的快慢排名次给动物按照从快到慢排名次:。
我的发现:六种动物都奔跑米(距离),运动得快的所需时间,运动得慢的所需时间。
二、探究1:在两条相同跑道上,比较运动的快慢记录表1:在两条相同跑道上,比较运动的快慢不同物体运动快慢兔子(红球)乌龟(黄球)我的发现:在两条相同长度的跑道上,运动相同的距离,同时开始运动,先到终点的,运动所需,运动得;后到终点的,运动所需,运动得。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及反思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掌握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3.经历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学会使用秒表。
5.经历合作实验,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掌握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一样的,运动的快慢是单位时间通过的距离。
3.经历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小球、秒表、小球轨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街道上不同车辆、行人的行进。
2.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能比较出不同车辆、行人的行进快慢吗?3.学生观察课件后作出汇报。
(教师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13展开实验,并明晰实验过程。
一是如何保证实验的公平,减少实验误差;二是怎样观察实验,获取并处理实验数据。
2.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一: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实验二: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三、深入研讨,提升认识。
1.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学生相互交流后汇报结果。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作出适当修改补充。
2.要比较不同动物运动快慢少的怎么做?3.总结:比较相同距离内小球运动的快慢实际上就是比较小球在这段距离内运动的时间。
时间越短,小球运动得越快;时间越长,小球运动得越慢。
【板书设计】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相同的距离→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比较测得的时间→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上完了这一课,我感觉学生的观察和描述不够深入,整堂课有点像走过场的味道。
而且在实验讲解环节不够充分,我在讲台上操作不能顾及学生是否能真正接受,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难度较大。
三年级下册科学表格式教案-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

课时计划(教案)
总课时序数:备课时间:第周星期授课时间:第周星期
课题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授课
时数
2课时
本课时
序数
第 1 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知道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能提出探索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运动会上同学们赛跑场景的观察中,提出怎样比较运动快慢的问题。
重点难点
能依据各种交通工具速度的比较中,选择正确的外出旅游方式。
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 教材分析《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在相同距离内,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是不同的。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运用速度来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对物体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速度的概念还没有接触过,所以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让学生能够运用速度来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能够运用速度来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速度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运用速度来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速度的物体,如电动车、自行车、行人等。
2.准备测量距离的工具,如卷尺。
3.准备测量时间的工具,如秒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可以比较的吗?那么在相同距离内,如何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呢?”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速度的物体,如电动车、自行车、行人等,并让学生观察他们在相同距离内的运动情况。
同时,教师用讲解法向学生介绍速度的概念,即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小,物体运动越慢。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测量不同物体的速度。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然后测量该物体和其他物体的距离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速度=距离/时间)计算出不同物体的速度。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以及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与速度的关系。
为后续学习速度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简单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有一定的经验。
但是,对于速度的概念和计算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让学生掌握在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与速度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以及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与速度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物体运动快慢的规律,理解速度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小车、计时器、测量尺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速度的物体运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运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实验材料,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小车在不同距离内运动的时间。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小车在相同距离内运动的时间,并记录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讨论并总结物体运动快慢的规律。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相同距离内,物体的速度不同,我们如何来比较它们的快慢呢?学生进行讨论,教师给予解答。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以及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与速度的关系。
【2020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单元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教案

最新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科学探索探索一、给动物排名次动物王国进行赛跑,请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动物的快慢排名次,并记录下来。
猎豹是陆地上跑的最快的动物。
动物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和名次记录表:猎豹用时最短,是第一名。
大象用时最长,是最后一名。
按奔跑的速度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名:猎豹、羚羊、斑马、兔子、黑熊、大象。
结论: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根据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运动的越慢。
科学资料现在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由牙买加著名短跑健将博尔特创造的,他于2009年8月17日在德国柏林创造的记录是9秒58。
在全世界几千种哺乳动物中,运动最快的时速可达100多千米,而运动最慢的是分布在美洲热带森林中的一种三趾树懒。
它每小时只能走100米左右,比乌龟爬得还要慢。
探索二、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实验材料: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红、黄两个颜色的小球。
实验步骤:(1)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一端垫起,形成斜坡。
红球的轨道坡度要高于黄球的轨道坡度。
(2)将两个小球在轨道较高的一端同时释放。
(3)观察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
(4)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分析哪些因素可作为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依据,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实验分析:轨道长度相同,同时释放,先到达终点的说明运动的快。
实验结论:在相同的距离内,红球用时短,所以红球运动的快。
探索三、在同一条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实验材料:直线轨道、黄色小球、红色小球、秒表、记录单。
操作步骤:(1)将轨道的一端垫高,使轨道成为一个斜面,上端是起点,下端是终点。
(2)几个同学分工合作,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时间,并记录下来,至少测量3次(为了减少误差)。
(3)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说出判断依据,最终得出结论。
实验记录:实验分析:在同一条轨道上,黄球用时2秒,红球用时3秒,用时短的说明运动的快。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比较物体在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小车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小车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让学生理解运动快慢的概念,并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运动快慢的比较,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并理解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运动快慢的概念,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运动快慢的概念,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采用实验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小车、测量尺、计时器。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车,一张纸,一支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情况?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两个小车,放在同一起点,让学生观察两个小车在相同距离内的运动情况,并提出问题:如何比较两个小车运动的快慢?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用纸和小车进行实验。
首先,学生用纸铺成一条直线,作为小车的跑道;然后,学生让两个小车从同一起点出发,分别沿着纸直线运动;最后,学生用测量尺测量两个小车运动的路程,用计时器记录两个小车运动的时间,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材简析】前一课观察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活动,学生发现了物体在斜面上会静止、滑动或滚动,也会留意到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
本课和下一课就引导学生研究运动快慢的问题。
在整个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关于物体运动中“速度”概念的学习,本单元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但从整体的大单元角度审视,本单元是围绕“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这一个核心概念进行编排的。
所以不是要引导学生去深挖速度的概念,而是要把握好“初步经历”的度。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经历和体验中进行推理论证和模型建构,从而提升科学素养。
在教材编排中,《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是《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的铺垫课,从课堂结构来说是相同的,在前一课中获得方法,然后在后一课中用同样的方法,获得认知和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转变过程。
所以,本堂课让学生获得方法(探究的方法、实用工具的方法、数据的处理)将是重点。
因此,在贯穿本课的三个探索活动中,虽然指向都是“运动相同距离,所用时间短,运动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从激活经验---运动会的快慢比较,到自己制定比赛规则,最后通过秒表计时来比较快慢,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快慢”有很充分的生活体验,比如在运动场上跑步,乘坐交通工具。
但是三年级学生的主要思维是具象思维,对于快慢的直观经验就是:看到路上一辆车超过另一辆车,就知道谁快谁慢;看到同时起步的同学奔跑,谁先到达终点,谁就快。
学生的认知反应的是客观实际,但是少了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影响物体快慢的因素是哪些?如何用数据来描述运动的快慢。
本课需要我们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指导学生思考更全面、表述更严谨。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科学思维]以运动会等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建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模型,解释现象和数据;基于获得的方法和数据,运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的思维,建立数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完成同步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们通常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五、板书设计
5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激发兴趣,感受新知。
1.相同距离内比较运动的快慢。
实验材料:直线轨道、黄色小球、红色小球、秒表、记录单。实验步骤:(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和记录员各一名。
(2)操作员从轨道一端先将红色小球或黄色小球放入轨道,发令员发出口令,计时员记录小球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
(3)再将另一个小球放人轨道,重复上述过程。
(4)每个小球至少测量3次。
探索:动物王国进行赛跑。请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运动的快慢排列名次,并记录下来。(活动手册)
根据课文图表,将下列动物按照运动的快慢,将其编号和奔跑时间排列名次。
①猎豹(5秒)②兔子(9秒)③羚羊(6秒)④斑马(8秒)⑤大象(12秒)⑥黑熊(10秒)
名称记录表
六种动物在相同距离(都奔跑100米)内,猎豹用时最短,是第一名。大象用时最长,是最后一名。
实验数据的选择有取众数(选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取中位数(选按大小排位居中的数)、取平均数(所有数据相加后,除以个数)等三种方法。
拓展提高:
猎豹
猎豹躯干长1~1.5米,尾长0.6~0.8米,肩高0.7~0.9米,体重50~80公斤,雄猎豹的体型略微大于雌猎豹。背部的颜色是淡黄色,腹部的颜色比较浅,通常是白色的。猎豹全身都有黑色的斑点。从嘴角到眼角有一道黑色的条纹,这个特征可以用来区别猎豹与豹,这两条黑纹有利于吸收阳光,从而使视野更加开阔。猎豹尾巴末端的三分之一部位有黑色的环纹;后颈部的毛比较长,好像很短的鬃毛一样。它的体型是纤细、腿长、头小、耳朵短,瞳孔是圆形。因为猎豹具有这种流线型的体型,所以跑起步来显得十分轻盈。加上猎豹的脊椎骨十分柔软,它无论是站立的时候,还是奔跑的时候,它的身体的轮廓都像是一座青铜作品。猎豹的牙很锋利,但是比较起其他的大型猫科动物,猎豹的牙比较小。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的方法学会判断物体的运动的快慢,能够根据运动方式选择恰当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科学知识:了解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重点掌握物体经过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的长短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速度大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方法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借助设计比赛方案,明确掌握物体经过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的长短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速度大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了解位置、方向在描述运动变化时是重要影响因素。
三、教学过程(一)生活情境导入:1.大千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中。
那么你都了解哪些呢?(河水奔流、车辆行驶、运动员跑步等等)那么,联系生活实际,大家平日里经常参加哪些体育运动?(生答)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看看大屏幕都有哪些?(踢足球、呼啦圈、跳绳、踢毽子、排球等)(二)新授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1观察发现.接下来,请结合大屏幕上动物王国里动物比赛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说说根据什么得出的发现。
(教材12页图)最快的。
反之,亦然。
2实践探知对,这就是同距离,比时间。
我们接下来我们来做一组实验。
在同一条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呢?(要求:小组为单位,有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分工作完成)3展示总结:将学生的记录汇总展示,我们发现用时最少的运动的快慢。
4总结点拨:对,我们一般称为速度。
速度快的,相同距离内跑得就快,用时就少。
四、拓展延伸:想一想,生活中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呢?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物体运动的快慢呢?(出示图片:台风、不同的地面。
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快慢还和方向、位置等因素有关。
)同学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运动快慢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进一步关注观察吧!期待大家新的发现!板书:同距离——比时间——时间短,运动快时间长,运动慢。
【科学】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8.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40粒同样的绿豆种子,分成4等份,在4个同样大小的洁净的空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1、2、3、4的标签,在4个罐头瓶底各放2张餐巾纸,在餐巾纸上均匀地放上10粒绿豆种子,其他操作及结果如下表:
第二次
第三次
选择
数据
__小球
__小球
发现
_____小球比____小球运动得快。
三、实验2:同一条轨道上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1、实验目的:同一条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2、温馨提示
①同一起点线
②不能推小球
③听指令计时
④实验3次
3、注意事项
本活动中用到的两个球,一个球可以与实验1中的一样,另一个球必须更换。
6、填写相同距离大小球运动快慢记录(2)
不同小球运动的时间(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选择
数据
__小球
__小球
发现
_____小球比____小球运动得快。
四、研讨: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吗?
【提示】
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五、课堂练习:判断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汽车、自行车、行人同在一座大桥上行进,谁快谁慢?
2、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怎样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
回答
通过图片让学生知道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
讲授新课
一、给运动的快慢排序
新教科版三下科学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新课标)

*培养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利用秒表来测量物体运动时间的长短,并比较物休运动的快慢。
难点: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来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准备:实验记录单、两条相同的直线轨道、黄色小球、红色小球、秒表、小木块等。
距离:物体运动时,起点到终点之间的长度为物体的运动距离。
时间:指某一时刻到某一时刻之间的间隔。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从自己的体育运动的快慢。
三、研讨
如果测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数据呢?
学会从数据中找到答案。
一、聚焦
1.观看视频:奥运会百米短跑比赛。
2.提问:怎样判断这些运动员跑步的快慢呢?
3.用课件展示不同场景中不同物体运动的图片。各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怎样去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板书课题)
由浅入深,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二、探索
活动一:森林运动会。
1.猎豹、兔子、羚羊、斑马、大象、黑熊等动物报名参加了森林运动会,经过激烈的角逐,测得这6名运动选手的成绩如图。(用课
1.出示材料:2条一样长的直线轨道(距离相同)、2个一样的黄色
小球和红色小球、小木块。
2.小组合作,搭建两个高度不同的斜面。
3.观看演示视频,讲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4.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四人为一小组,分别承担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的角色,各位成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
5.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单。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拓展提高:
猎豹
猎豹躯干长1~1.5米,尾长0.6~0.8米,肩高0.7~0.9米,体重50~80公斤,雄猎豹的体型略微大于雌猎豹。背部的颜色是淡黄色,腹部的颜色比较浅,通常是白色的。猎豹全身都有黑色的斑点。从嘴角到眼角有一道黑色的条纹,这个特征可以用来区别猎豹与豹,这两条黑纹有利于吸收阳光,从而使视野更加开阔。猎豹尾巴末端的三分之一部位有黑色的环纹;后颈部的毛比较长,好像很短的鬃毛一样。它的体型是纤细、腿长、头小、耳朵短,瞳孔是圆形。因为猎豹具有这种流线型的体型,所以跑起步来显得十分轻盈。加上猎豹的脊椎骨十分柔软,它无论是站立的时候,还是奔跑的时候,它的身体的轮廓都像是一座青铜作品。猎豹的牙很锋利,但是比较起其他的大型猫科动物,猎豹的牙比较小。
在同一条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可以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时间,并记录下来。至少3次。
实验材料:直线轨道、黄色小球、红色小球、秒表、记录单。实验步骤:(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和记录员各一名。
(2)操作员从轨道一端先将红色小球或黄色小球放入轨道,发令员发出口令,计时员记录小球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科代表回答。
学生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快慢排列名次。
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
小组合作探究,比较小球运动的结果。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不断补充完善,借助秒表,小组同学分工合作,重复测量两个小球分别自由滚完这条轨道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数据,再进行比较。
(3)再将另一个小球放人轨道,重复上述过程。
(4)每个小球至少测量3次。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精品教案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材简析】前一课观察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活动,学生发现了物体在斜面上会静止、滑动或滚动,也会留意到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
本课和下一课就引导学生研究运动快慢的问题。
人们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课指向的是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探索板块的设计思路为:首先,告知不同动物运动完相同距离所需的具体时间,比较快慢;接着,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最后,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三个探索活动都指向“运动相同距离,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激活经验---限定长度、同时运动---限定长度、秒表计时。
【学情分析】人们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三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习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基于体育活动的参与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面对限定相同距离或者相同时间条件下的具体情境时,绝大多数学生能准确判断谁快谁慢。
本课需要我们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指导学生思考更全面、表述更严谨。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科学探究目标1.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用秒表计时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难点: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小组:直线跑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1.出示汽车、自行车、行人在一座大桥上行进的图片提出问题:不同的物体运动有快有慢,怎么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呢?(预设1:相同距离内比较运动的快慢;预设2: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快慢)二、探索:判断运动的快慢(预设30分钟)1.探索活动1:(1)出示动物王国的100米跑步竞赛成绩的图片。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第五课课题: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2.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
3.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教学重点:1、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教学难点:1.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
教学时数:( 1 )课时第 1 课时课时目标:1.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2.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
3.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课时重点:1.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课时难点:1、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
教学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两个颜色的小球、秒表授课时间: 40分钟总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活体验1.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大家的好朋友,小猪佩奇。
她和她的小伙伴要在运动会上比赛跑步,我们一起看看,谁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播放视频)2.提问:谁最终取得了胜利?谁的速度最快?我们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的?3.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在相同的距离内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吧。
二、设计问题,启动体验探索一:给动物排名次1.(展示图片)教师提问:不仅是小猪佩奇,动物王国也进行了一场跑步比赛,小动物跑100米所花费的时间如下,你们能给这些动物排个名次吗?2.请同学分享自己是怎样给动物排名次的。
(预设:按照动物的速度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名:猎豹、羚羊、斑马、兔子、黑熊、大象。
)3.小结:六种动物都奔跑100米(相同距离),所需时间短的运动得快,所需时间长的运动得慢。
探索二: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1.教师提问: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2.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教师补充。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科版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材简析】前一课观察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活动,学生发现了物体在斜面上会静止、滑动或滚动,也会留意到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
本课和下一课就引导学生研究运动快慢的问题。
人们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课指向的是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探索板块的设计思路为:首先,告知不同动物运动完相同距离所需的具体时间,比较快慢;接着,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最后,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三个探索活动都指向“运动相同距离,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激活经验---限定长度、同时运动---限定长度、秒表计时。
【学情分析】人们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三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习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基于体育活动的参与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面对限定相同距离或者相同时间条件下的具体情境时,绝大多数学生能准确判断谁快谁慢。
本课需要我们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指导学生思考更全面、表述更严谨。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科学探究目标1.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用秒表计时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难点: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小组:直线跑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1.出示汽车、自行车、行人在一座大桥上行进的图片提出问题:不同的物体运动有快有慢,怎么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呢?(预设1:相同距离内比较运动的快慢;预设2: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快慢)二、探索:判断运动的快慢(预设30分钟)1.探索活动1:(1)出示动物王国的100米跑步竞赛成绩的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1.5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羚羊最慢。
展示课本上面的图片,有汽车、自行车、行人在
大桥上行进,它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怎样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说出自己的方法
思考解决问题的
方法,引入课题。
2. 科学探索探索一、给动物排名次
动物王国进行赛跑,请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动
物的快慢排名次,并记录下来。
猎豹是陆地上跑的最快的动物。
动物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和名次记录表:
猎豹用时最短,是第一名。
大象用时最长,是最后一名。
按奔跑的速度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名:猎豹、羚羊、斑马、兔子、黑熊、大象。
结论: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根据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运动的越慢。
科学资料
现在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由牙买加著名短跑
健将博尔特创造的,他于2009年8月17日在德国柏林创造的记录是9秒58。
在全世界几千种哺乳动物中,运动最快的时速可达100多千米,而运动最慢的是分布在美洲热带森林中的一种三趾树懒。
它每小时只能走100米左右,比乌龟爬得还要慢。
探索二、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根据图表,填写
时间和名次记录
表。
学生表达自己的
想法及方法。
以动物王国进行
赛跑的形式呈
现,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学生
能从原有的体育
学习活动中迁移
评判方法,按所
用时间从短到长
排列出名次。
知道人类在百米
赛跑中的最快速
度。
知道树懒是哺乳
动物中时速最慢
的动物。
拓宽知识面。
实验材料: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红、黄两个颜色的小球。
实验步骤:
(1)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一端垫起,形成斜坡。
红球的轨道坡度要高于黄球的轨道坡度。
(2)将两个小球在轨道较高的一端同时释放。
(3)观察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
(4)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分析哪些因素可作为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依据,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
实验分析:轨道长度相同,同时释放,先到达终点的说明运动的快。
实验结论:在相同的距离内,红球用时短,所以红球运动的快。
探索三、在同一条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实验材料:直线轨道、黄色小球、红色小球、秒表、记录单。
操作步骤:
(1)将轨道的一端垫高,使轨道成为一个斜面,上端是起点,下端是终点。
(2)几个同学分工合作,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时间,并记录下来,至少测准备实验材料,
并按照实验步骤
完成实验内容,
观察两个小球的
快慢,并记录所
用的时间。
对实验现象进行
分析,得出结论,
与教师总结对比
是否一致。
学生表达自己的
想法及方法。
准备实验材料,
并按照实验步骤
完成实验内容,
动手实验,亲自
体会两个小球在
轨道上的运动。
尝试对实验现象
和记录数据进行
总结,锻炼学生
的思考、总结能
力。
动手实验,亲自
体会两个小球在
轨道上的运动。
量3次(为了减少误差)。
(3)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说出判断依据,最终得出结论。
实验记录:
实验分析:在同一条轨道上,黄球用时2秒,红球用时3秒,用时短的说明运动的快。
实验结论:运动相同距离所花时间较短的小球,运动的较快。
观察两个小球的
快慢,并记录所
用的时间。
对实验现象和记
录数据进行分
析,得出结论,
与教师总结对比
是否一致。
试对实验现象和
记录数据进行总
结,锻炼学生的
思考、总结能力。
3. 交流研讨研讨: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的快慢?
教师点拨:
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
比较运动的快慢。
方法:让所有的物体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比
较它们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用时越短说明物体
运动的越快。
学生交流讨论,
归纳得出结论。
通过交流讨论以
及引导,让学生
得出结论:运动
相同的距离,可
以用比较运动时
间的方法来比较
运动快慢,即用
时短,运动快;
用时长,运动慢。
4.科学词汇词汇一:距离
两个物体相隔或间隔的长度就叫距离。
词汇二:时间
时间,有时指某一时刻,有时指某一段时间间隔。
学习距离和时间的科学解释。
5. 科学拓展如果测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你认为应该怎
样处理数据?
教师点拨:
测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差,如果测量3次得到
了不同的数据,可以继续多测量几次,取同一数学生表达自己的
想法及方法。
学生经过重复实
验,测得两个小
球在同一个轨道
上的运动时间的
数据较多,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