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中国文化,不可操之过急.

合集下载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

作者:刘式南

来源:《对外传播》2012年第05期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党中央之所以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列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因为我们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就必须重视如何才能最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而这里所提到的“落地率”,则是对外传播的真实有效性的最终衡量标准。

近几年,无论是国家英文报纸大力打造海外版本还是国家广播电视节目纷纷在海外落地,都显示了一股强劲的“走出去”的势头。然而,这些“海外落地”目前还处在初始阶段,有许多还主要是落在海外的华人圈里,能进入国外主流社会的是极少数。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产品和媒体声音总是进入不了国外的主流社会?怎样才能让国外的受众关注、接受来自中国的信息?

适应国外读者的心态和习惯

国外的(主要是西方的)读者受众出于他们的传统文明和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影响,对中国有着一个固定的认识模式。在他们看来,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历史的民族,但同时又是一个处于中央集权控制下的拥有巨大人口的社会;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实力大增,但同时又在国内造成了严重污染、在国际上形成了扩张威胁。这不仅是西方政客和媒体所描绘的中国形象,也是大部分从未到过中国的西方民众心目中的形象。这显然是一个不真实的、被歪曲的形象。然而,对于西方民众,我们不能指责他们对中国抱有偏见,也不能抱怨他们对中国孤陋寡闻。我们要做的是,研究他们的新闻观、价值观,了解他们的信息接受习惯,熟悉他们的文化心态,进而让我们的宣传从内容、形式、格调上适应他们的这些心态和习惯,让他们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换句话说,就是要贴近他们的实际。

论文:从中尼两国文化异同尼泊尔中国文化教学

论文:从中尼两国文化异同尼泊尔中国文化教学

从中尼两国的文化异同浅谈尼泊尔的中国文化教学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在尼泊尔教授汉语及中国文化的教学实践,发现并总结出了中尼两国在文化方面的一些异同,并简略谈论了如何用这些异同来促进中国文化的教学。在文化教学中,文化间的相似之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而通过对比两国文化间的差异,并且尊重和理解这些不同就可以让学生对于汉语和中国文化产生好感。

关键词:中国文化教学;中尼两国文化异同

自2005年8月中国国家汉办向尼泊尔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开始,尼泊尔中小学的汉语教学工作就蓬勃开展起来了。笔直有幸于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尼泊尔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活动。

一、用联系的观点对待尼泊尔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作为中国的邻国之一,尼泊尔的文化必然会有一些是跟中国文化相似的。而在平时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就可以联系这些相似之处来促进文化的传播。

关于尼泊尔的饮食,最常见的是尼餐中的咖喱土豆。除此之外,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尼泊尔小吃,比如说“momo”和“chaomian”在尼泊尔人的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momo”是从中国的西藏地区传入到尼泊尔的,在中国它被叫做包子或饺子。另外“chaomian”也就是中国的炒面在尼泊尔也很受欢迎。这两种小吃就可以成为文化教学时的教材,例如文化课中如果讲到中国节日饮食,冬至吃饺子、春节

家人团聚包饺子,中国北方人偏爱面条类的面食,南方偏爱米饭,都能联系到尼泊尔的“momo”和“chaomian”。

像中国的尼历一样,尼泊尔也同样有自己国家的尼历。尼泊尔在尼历的六月,会有两个连续的节日—德赛节和提哈节。这两个节日与中国的春节和元宵节非常相似。尼泊尔人对于德赛节的重视程度跟中国人对于春节的重视程度是一样的,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而在德赛节后不久的提哈节就相当于中国春节过后不久的元宵节。提哈节家家户户会点油灯、放鞭炮庆祝,所以也叫灯节。两个节日的一个共同的活动就是点灯。在讲解中国的春节过年和元宵节时就可以很好的借鉴尼泊尔的德赛节和提哈节,对比讲解,通过其异同点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住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也会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亲近感。有的学生一直不懂为什么中国的春节有时候在阴历的一月或者二月,要是利用尼历的新年来讲解就会方便很多,同时也可以联系到中国的十二生肖,每一次过完年就会换一种生肖,譬如龙年、虎年等等。

中国古代文化与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思考

中国古代文化与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思考

中国古代文化与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思考

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中国古代文化中也存在着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思想和智慧。本文将结合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部分观念和现代环境保护的理念,对环境保护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可行的保护措施。

一、儒家思想与生态环保

“天人合一”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强调天地万物的相互关联和依存。儒家思想中的“大一统”、“仁爱”等观念也对环境保护有着深远影响。

儒家先贤孔子曾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这一格言告诫人们要勇于解决当下存在的重大问题,而在环境保护领域,这句话就启示我们尽早采取措施,把环境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尤其是孟子提出的“四端五常”思想,即“仁爱、中庸、节欲、诚实”、“父母、兄弟、夫妻、子女、朋友”五种人伦关系,也是很好的环保指导思想。根据这些思想,人们应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孝敬父母、关心兄弟,让社会环境变得和谐;处事中庸不偏不倚,适量节欲,不浪费物质资源;诚实守信,维护守则纪律,使人类

社会更加井然有序。

二、道家思想与生态观念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倡导不

操之过急,不喧宾夺主,可以看成是对环境保护有益的思想。

其中道家的“反人类”思想,即要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把自

然看成人类的朋友而非仆人、奴隶,是很有启发性的。在田野里

静坐、观察草木茂盛的变化,借助自然力量治病等等,都是道家

思想对自然界认同和爱护的体现。

而在现代社会,也有类似的生态观念,例如“三位一体”思想,

这一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鼓

文化产业工作总结

文化产业工作总结

1.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感想(1000字)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纷繁复杂,没有中国文化产业的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可能走得长远。所以,中国文化产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中华民族都十分重要。因此,需要下大力气

去发展中华文化产业。

首先,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文化属社会意识,是上层建筑范畴的概念。因此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决定什么样的文化产业,所以要发展文化

产业,首先要有个良好的经济基础。文化产业是文化需要的衍生产品。要走一条良性的文化产

业路子,必须要有对良好社会文化的巨大需求。因此必须引导文化消费。进行适量正当的文化

消费。

其次,中国文化产业有多种衍生,需要进行选择。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就需要立足中国,稳稳

地实践,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照搬照抄他国文化经济模式。这样,很容易掩盖住中国文化产

业发展的独特特点,而简单复制了垃圾文化。

文化是一种精神需要。文化产业的发展折射出经济发展的背景。文化产业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

特点。这样的文化才是中国特有的,土生土长的中国文化。当然,文化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当

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与外来的先进文化产生融合。

中国文化产业的多样性,由此而产生了源于本土的文化与输入性的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以后产

生的新的中国文化产业之间,有了对立。这就需要进行甄别。不能一概而论,社会主义的苗好,资本主义的草不好。关键是文化的发展能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

再次,凡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最初,必须进行规范文化产业。建立良好

推广普通话传承中华文化

推广普通话传承中华文化

推广普通话传承中华文化

在当今社会,面对着不同地区方言的混杂和主流语言的冲击,普通

话的推广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普通话是中华民族最为通用的语言,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本文将探讨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以及

推广普通话的方法与策略,旨在传承中华文化。

第一部分:普通话的重要性

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扮演着加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

重要角色。首先,普通话的普及能够消除方言间的障碍,使人们能够

更加便利地进行交流和互动。例如,在商业活动、政府事务和学术研

讨等场景中,普通话的使用能够让参与者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增加

合作和交流的机会。

其次,普通话的推广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关键作用。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其中的精华部分传递给后代需要共同的语言基础。普通话

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只有掌握了普通话,

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第二部分:推广普通话的方法与策略

为了有效推广普通话,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与策略。首先,教育

部门应加大在中小学教育中对于普通话的教育力度。加强普通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教学,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表

达习惯和规范。

其次,媒体的力量不可忽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广泛播放普通话节目,不仅可以让普通话走进千家万户,也能够潜移

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语言习惯。此外,应该鼓励制作和推广优秀的中文

电影、电视剧和音乐作品,以普通话为主要语言,使观众在娱乐的同

时提高普通话的听力和理解水平。

第三部分:推广普通话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推广普通话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方言习惯的根深蒂固。长期

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02 词语(包括成语)(第02期)(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02 词语(包括成语)(第02期)(解析版)

专题02:词语(包括成语)

1.【2019年中考广西北部湾卷】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亚洲艺术作品展上,中国画家的作品创意独特,见异思迁

....,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B.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

....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C.纪录片《超级工程》中的工匠们,无不对技术精益求精

....,其精神令观众深受感动。

D.网络直播规则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也不宜“一刀切”。

【答案】A

【解析】A.“见异思迁”人意思是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常表贬义。形容人意志不坚定,易受外物引诱,就改变想法。用在这里不合适,故选A。

2.【2019年中考江苏泰州卷】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远流长

...、星光璀璨,汉字是它的基石。

B.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

....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C.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令人流连忘返

....。

D.高明的画家会在画面上留下耐人寻味

....的空白,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答案】C

【解析】C.有误,“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该成语与语境不符,语境中没有“忘记回去”的意思。应给为“赏心悦目”等。

3.【2019年中考广西百色卷】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艺晚会《千年之约》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晚会汇聚了“一带一路”沿线的艺术精华,如诗如画,美.

不胜收

...。

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时下,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热议随之升温,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引发了强烈的反响。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可喜的现象,说明人们对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越来越重视、越来越紧迫;也说明,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除了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以外,还必须有与之相称的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软实力”的必要匹配。舍此,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它关系到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关系到中国和平崛起的基础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问题,关系到我国国民的信念、信仰、精神面貌、道德风尚和价值观、世界观等核心问题。

现在的经济,不是原始社会自然经济,它不是一个自然现象,而是人类奋斗的结果,所以经济本来就包含于文化之中,文化建设要优于经济建设,在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大国,我们的文化对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十九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西方世界的影响,所以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文化不如西方国家,中国事事不如人,处处不如人,但是一百多年的历史表明,西方文化固然有它的长处,需要我们向他们学习。我们看到中国的文化有它优良的价值和现代的意义,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向西方学习,但是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本位立场。所以我们认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应该首先是中国文化的复兴,那么中国文化有序的进行调整应该是我国政府的战略目标,

对于我们这个有着悠久传统的中国来讲,我们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我们不能放弃文化建设,没有文化,我们的国家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所以中国文化的复兴是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兴衰不可分的,中国文化有效的调整应该是经济持续发展真正的动力,应该是中华民族长治久安、和谐统一的根本保证,中国文化没有进行有序调整是中国近百年来处于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所以有序的调整中国文化,也是使中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以我们要确立一个文化建国的战略目标。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世代相传、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的民族民间文化。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根据上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a.口头传统和表述;

b.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保护文化多样性、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由于我国自近代以来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且被掩盖于众多商业的、流行的文化之下,使我们感觉到陌生而且模糊。作为未来文化继承者的现代青少年却在追逐着社会上的所谓流行文化,却对我们自古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不屑一顾,造成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由于没有传承者而消失与历史长河之中;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得这样的局面更加严重。总的来说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让我们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为荣,以宣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傲,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这批人身上得到诠释吧。小编收集了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守护中国传统文化

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余秋雨讲过一个故事:

在法国的一个阴雨蒙蒙的天气里,他和司机开车行驶在一个狭窄的小路上,小路只能容得下一辆车行驶。在他们的前面有一辆车开得很慢,使得他们无法快速前进,余秋雨和司机都很生气,司机在不停的鸣笛示意。前面的车窗里有个小女孩一直看着他们,并向他们挥手。在经过一个拐弯处时,前面的车停下来了,一个中年人下了车走过来对余秋雨说,很不好意思一直让你们开在我们后边,为了不让泥水溅在你们车上我们一路都开的很慢,我们觉得让你们一直走在我们后边很不公平,现在请你们先走。余秋雨当时很震惊,这是什么,这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他们本来可以很自在的行驶,可是他们没有,而是在干自己的事情时,还在考虑着别人,有种不自觉的东西在影响着他们,这就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只有文化长存,一个国家才能兴旺发达。都德的《最后一课》讲的是普法战争时期,普鲁士占领法国首都柏林后,对法国人进行文化渗透和法国人对守住自己文化的抗争。其中有句话是,只要我们的文化不死,我们总有站起来的一天。是的,区分不同民族的最重要条件就是文化,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就没有了属

于自己成长的血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而辉煌的文化。我们一直以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一直以我们的文化而自豪。可是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却在逐渐远离我们,成为我们遥远的记忆。

守望传统文化作文

守望传统文化作文

守望传统文化作文

守望传统文化作文三篇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与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下面是关于守望传统文化作文三篇的内容,欢迎阅读!

守望传统文化作文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或许,那古老的铁血丹心的生活早已驾着历史的战车悄悄逝去,但是,负载其上的中华民族灿烂而辉煌的传统文化,是否也一去不复返?

春花秋谢,雁阵南移华夏民族从历史的硝烟中一路走过来,她徘徊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长城前,纵横于大唐盛世的舞榭歌台之上可悲的是秦淮河的水太冷,北方大漠的铁骑太硬,晚清末朝的统治者太软弱,西方侵略者的枪炮太利,风风雨雨,凄凄惨惨戚戚的近代民族史化为无数仁人志士的花塚,怀抱传统经典,胸怀文化末节而含恨长眠!

时至今日,远去了刀光剑影,逝去了血雨腥风,安详的太平盛世似乎也成为传统文化的守墓者与送终人先不说麦当劳文化在神州达地泛滥成灾,法兰西的名贵香水迷失了多少青春年华,英吉利的流行乐疯狂席卷乐坛,还有日本的动漫腐化我们的青少年,单是那情人节朦胧的月亮,也比七夕的动人故事更煽情,比中秋的团圆之月更美丽。

难道,蕴育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已行将就木,奄奄一息?如果是那样,在传统文化被遗忘西化之日,也是华夏民族灭亡之时这并不是

耸人听闻,一个民族的立足根本便是他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深深融于我们每个人血液中的精髓,是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

欣喜的是,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古典文化研究热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沉沦于历史长河深处的文化经典开始浮现于人们面前于丹的论语'心得',将孔子的思想精华用美丽易碎的语言编织成现代人心灵的摇篮;易中天以幽默调侃的话语演绎了一部部超现代的《史记》、《三国》片片感人,剧剧精彩且不说功利主义的解说违背了严肃的学术研究,但究其对传统文化传播的贡献却是难以估量的。

军职在线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章答案

军职在线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章答案

军职在线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章答案

1.判断题(1分)

《道德经》作为老子的唯一著作,涵盖了治国,修身,战争,伦理等各方面的智慧。

正确答案:正确

2.判断题(1分)

蜩与学鸠讥笑鹏图南之高飞,鹏同样嘲笑蜩与学鸠之陋见。

正确答案:错误

3.单选题(1分)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谁的言论?

A释迦牟尼

B慧能

C弘忍

D慧远

正确答案:B

4.判断题(1分)

啮缺三问王倪,王倪三次答以“吾恶乎知之”,说明啮缺的确比王倪高明。

正确答案:错误

5.单选题(1分)

根据音乐的不同,“风”是《诗经》中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下列不属于“风”的是

A《七月》

B《生民》

C《东山》

D《硕鼠》

正确答案:B

6.判断题(1分)

老子出身贫寒,一介布衣,在教育方面颇有贡献。正确答案:错误

7.单选题(1分)

伯牙的知音是()

A钟子期

B师旷

C阮籍

D师涓

正确答案:A

8.单选题(1分)

“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

A之人无己

B神人无功

C圣人无名

D以自为是

正确答案:D

9.判断题(1分)

老子的哲学中有一种对女性品德的褒扬。

正确答案:正确

10.多选题(1分)

元杂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从题材上看主要有哪几类。A爱情剧

B公案剧

C水浒剧

D世情剧

正确答案:A,B,C,D(少选不得分)

11.单选题(1分)

能概括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地位的观点是

A“国亡史存”

B“六经皆史”

C“在史言史”

正确答案:B

12.单选题(1分)

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人与社会的和谐

C人的身心和谐

D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正确答案:D

13.单选题(1分)

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三一文库()〔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让我们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为荣,以宣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傲,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这批人身上得到诠释吧。小编收集了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余秋雨讲过一个故事:

在法国的一个阴雨蒙蒙的天气里,他和司机开车行驶在一个狭窄的小路上,小路只能容得下一辆车行驶。在他们的前面有一辆车开得很慢,使得他们无法快速前进,余秋雨和司机都很生气,司机在不停的鸣笛示意。前面的车窗里有个小女孩一直看着他们,并向他们挥手。在经过一个拐弯处时,前面的车停下来了,一个中年人下了车走过来对余秋雨说,很不好意思一直让你们开在我们后边,为了不让泥水溅在你们车上我们一路都开的很慢,我们觉得让你们一直走在我们后边很不公平,现在请你们先走。余秋雨当时很震惊,这是什么,这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他们本来可以很自在的行驶,可是他们没有,而是在干自己的事情时,还在考虑着别人,

有种不自觉的东西在影响着他们,这就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只有文化长存,一个国家才能兴旺发达。都德的《最后一课》讲的是普法战争时期,普鲁士占领法国首都柏林后,对法国人进行文化渗透和法国人对守住自己文化的抗争。其中有句话是,只要我们的文化不死,我们总有站起来的一天。是的,区分不同民族的最重要条件就是文化,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就没有了属于自己成长的血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而辉煌的文化。我们一直以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一直以我们的文化而自豪。可是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却在逐渐远离我们,成为我们遥远的记忆。

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作文_作文950字_民俗作文_

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作文_作文950字_民俗作文_

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让我们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为荣,以宣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傲,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这批人身上得到诠释吧。小编收集了守护中国传统文化,欢迎阅读。

第一篇:守护中国传统文化

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余秋雨讲过一个故事:

在法国的一个阴雨蒙蒙的天气里,他和司机开车行驶在一个狭窄的小路上,小路只能容得下一辆车行驶。在他们的前面有一辆车开得很慢,使得他们无法快速前进,余秋雨和司机都很生气,司机在不停的鸣笛示意。前面的车窗里有个小女孩一直看着他们,并向他们挥手。在经过一个拐弯处时,前面的车停下来了,一个中年人下了车走过来对余秋雨说,很不好意思一直让你们开在我们后边,为了不让泥水溅在你们车上我们一路都开的很慢,我们觉得让你们一直走在我们后边很不公平,现在请你们先走。余秋雨当时很震惊,这是什么,这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他们本来可以很自在的行驶,可是他们没有,而是在干自己的事情时,还在考虑着别人,有种不自觉的东西在影响着他们,这就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只有文化长存,一个国家才能兴旺发达。都德的《最后一课》讲的是普法战争时期,普鲁士占领法国首都柏林后,对法国人进行文化渗透和法国人对守住自己文化的抗争。其中有句话是,只要我们的文化不死,我们总有站起来的一天。是的,区分不同民族的最重要条件就是文化,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就没有了属于自己成长的血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而辉煌的文化。我们一直以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一直以我们的文化而自豪。可是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却在逐渐远离我们,成为我们遥远的记忆。

读书法有三到

读书法有三到

读书法有三到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所以这句很重要,读经书的时候必须

要很专注,要能专心才能有所收获。所以我们第一节课跟孩子上课就会很慎重,先要求他们读经以前一定要坐有坐相,书一定要摆正。当他是用恭恭敬敬的心

去读,一开始是这个态度,养成以后终身不改。『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

彼勿起』。现在求学问也有一个很大的忌讳,但是现在人都很贪多,好象觉得

多就一定好。那不见得,因为多就会乱。所以在《礼记.学记》里面有提到一句教诲「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一次让他学一大堆东西,也没有顾虑到

他有没有囫囵吞枣,到最后一定会学不好,甚至于会觉得不想再学了。你看现

在很多孩子一学三、四个才艺,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厌学。所以学东西、求学问甚至于求世间的技能都要专而不能杂。那很多人他听完之后就说,那我的孩

子以后什么经都不用背,就背《弟子规》吗?不是这个意思,《弟子规》不是背的,是要不断重复提醒,要让他扎扎实实地扎根。当他还有在念其它的经典,

继续念,《孝经》、《论语》都可以念;但是这种生活教育、德行教育,每一

天都要重复提醒他。因为读经是训练定性,而《弟子规》是让他的言语行为能

够循规蹈矩。当他循规蹈矩跟这些经典就会暗合道妙。『宽为限,紧用功,功

夫到,滞塞通』。古人有这样的一个决心,当然小孩你不能让他伤害身体,你

可以教他打瞌睡的时候,赶快用冷水洗把脸,可能精神就好一点;或者可以让

描写传统文化的散文_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散文

描写传统文化的散文_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散文

描写传统文化的散文_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散文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下面是学

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传统文化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写传统文化的散文:我与中国传统文化

妃色的岁月在时光的空隙中渐渐沉淀下来,一声铜质编钟浑厚而清亮的敲击,穿

越中华民族五千年陈迹斑斑的记忆,响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屈的中国传统

文化在传承之路上屹立不倒,历经代代坎坷,最终在斑驳的老墙上静静绽放泫然的美丽。不知从何时起,我走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而后对它的钟爱和痴迷也成为了

我生活的一部分。渐渐地,我从中感悟到一个古老的国度点燃的文化之火。

对于传统文化的阐释,让我有第一感触的是“孝”与“忠”。谈起这,我不得不提起我

高中所学的《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

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建”。对于“以孝治天下”的泱泱晋国。“孝”的意义可想而知。孔子曾曰:何为孝?即继承先父之志。从古至今,“忠”和“孝”已成为中国人论好男人的

标准。“忠”于事业,“孝”于家庭。在我的理解中,一个标准的好男人就是在家庭和事业

上都成功的人,事业的成功是一个男人梦想实现终身奋斗的结果,是实现个人价值的

标志。儒家学说里曰:“孝者,所以事君也”。孝的适用范围远比忠来的广大,这绝不

仅仅是对父母而言,更更要的是对君父、授业解惑的老师。因此,“忠”即“孝”的一部分,那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便不攻自破。

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孕育中,褪去华丽的外衣,大浪淘沙,留下的一笔永久的财富,那便是五千年的沉淀—爱国情怀与民族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来为世人所

2024年1月10日事业单位模拟试题及答案每日一练

2024年1月10日事业单位模拟试题及答案每日一练

2024年1月10日事业单位模拟试题及答案每日一练

1.2023年,国家铁路发送旅客()人次,创历史最好水平。

A.36.8亿

B.32.8亿

C.38.6亿

D.34.5亿

答案:A

2.国家医保局消息,2023年职工医保基本建立普通门诊统筹,覆盖超40万家医药机构,报销人次超()、报销金额超2000亿元。

A.25亿

B.20亿

C.22亿

D.24亿

答案:A

3.国家邮政局9日发布数据,2023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和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620亿件和1.5万亿元,同比分别()。

A.增长16.5%和13.5%

B.增长12.5%和13.5%

C.增长16.5%和10.5%

D.增长15.5%和11.5%

答案:A

4.2023年中欧班列发送190万标箱,同比()。

A.增长18%

B.增长15%

C.增长13.5%

D.增长14.9%

答案:A

5.1月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发射升空。

A.爱因斯坦雷达

B.爱因斯坦探针

C.霍金探针

D.普希金探针

答案:B

事业单位申论范文: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让优秀传统文化枝繁叶茂进入阅读模式

6.下列格言与其反映的哲学观点不能对应的是:

A.熟知不等于真知——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质的区别

B.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主观唯心主义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指导实践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

【答案】C。解析:“熟知不等于真知”意为熟悉不等于真正的知道,反映的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质的区别,A项正确。“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把“心”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B项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映的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C项错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项正确。故本题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广中国文化,不可操之过急

推广中国文化,不可操之过急●在历史上,中国文化从来都是以自身魅力,而非刻意向外推广而获得其他民族的青睐●中国文化不仅仅只有剪纸、方块字、花拳绣腿、唐装汉服,更应该包括中华文明能够绵延数千年不断的进程中所蕴藏的生命力以及现代中国蒸蒸日上的活力●中国文化被不同文化的人群所接受,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也需要推广者的耐心

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海报对外文化推广出现操之过急的势

头相对于在世界上受到广泛关注的经济领域,中国在文化上的影响总体来说依然薄弱。文化界的从业者们正在做出积极努力,以期扭转这一情形。但是,需要注意到的是,目前我们的对外文化推广,出现了有些操之过急的势头。比如,最近有报道说,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发展有过快的势头,相关配套工作,包括教材编写、合格师资配备等方面远远跟不上。在影视方面,海外销售的数额虽有上升,但很多海外影片题材比较单一,制作粗糙,缺乏较深的内涵和打动人心的深层文化力量。在出版方面,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缺少内容、编辑、装帧、翻译和印刷质量都较高的图书。这种急躁势头显然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广泛而持久的传播。由于太过急躁,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乃至反感,甚至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说成是在扩张“软实力”或制造所谓的“中国文化威胁论”。文化推广不取决于传播能力正如优秀产品的推广,首先需要产品本身质量过硬,优秀文化的推广,首先也要求推广者提供别人所需要的优秀文化。一种文化能得到其他民族的青睐,其吸引力更多的是来自文化本身的魅力,而不是推广能力。在历史上,中国文化从来都是以自身魅力,而非刻意向外推广而获得其他民族的青睐。比如,日本历史上派遣“遣唐使”、“宋学使”等远渡重洋来学习中国文化;18世纪的欧洲,人们希望摆脱宗教和封建专制的压抑,从崇尚自然的中国哲学精神中汲取了不少的力

量。如果文化缺乏内涵,过多依赖推广能力,很可能无法真正深入人心并获得持久的共鸣和影响,甚至会引起人们的反感。近几十年来,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实力强劲的媒体力量,美国的商业大片和快餐文化在全球扩张非常快。但是,这看似成功的文化影响背后,却并没有得到他国的真正认可。如今,面对美国文化,很多国家的民众都会感到一种不舒服甚至有一种文化上的威胁感。在欧洲,不少电影工作者、文学家、艺术家都在努力创作自己的作品,推行“慢餐”文化,以对抗美国文化对欧洲的巨大冲击。这绝不仅仅是集体自发的行为,也不是简单的文化保守主义,而是欧洲文化人的自觉,更是欧洲文化希望寻求进步的体现。在他们看来,美国文化缺乏底蕴,充满商业气息,它会慢慢地吞噬欧洲文化。那些推广本国文化比较成功的经验表明,只有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的内涵,才能更有利于传播。比如,从韩国制作的电视剧《大长今》、《商道》等,可以看到制作者们深入而准确地把握了韩国传统文化精髓。这些作品能够在韩国之外的很多地方引起广泛的反响,就是因为其传递的文化精髓引起了共鸣。同样道理,日本的动漫、游戏制作在包括欧美在内的许多地区很受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动漫制作本身反映了某种深层的文化思考。纵观世界,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自身文化,但凡成功推广的案例,还有一个特点,即经历了较长的过程。比如,德国歌德学院用了50多年时间,在全球发展了144个分支机构。英国文化委员会用

了70多年,建立了200多个国外分支机构。而据中国有关方面计划,在2010年前,要在全球建成500所“孔子学院”,这是不是有些急功近利呢?这个计划是否建立在对世界各国实际需求做了仔细调查的基础之上呢?是否经过了对自身推广能力的充分论证呢?我们是不是过多地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呢?中国需要文化推广战略不可否认,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大,但是,这种兴趣更多是来自于神秘感、陌生感和新鲜感。如今,我们所呈现给外国的,多数是中国文化的一些比较表层的东西,或是比较陈旧的东西,比如功夫、舞狮、杂技以及民俗表演等等。这些文化展示的确能推动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但却很难真正打动人心。新鲜感一过,剩下的可能更多的是感官疲劳、厌倦,最典型的例子是影视界的功夫片。几年前,《卧虎藏龙》中表现的中国功夫,一度在西方引起了轰动。几年来,功夫片、古装片纷纷上马,《英雄》、《无极》、《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一部比一部“惊艳”,而在国际上获得的认可度却每况愈下。其根源就在于急躁冒进,盲目复制,虽叫座却不叫好。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外认识中国文化的热情也会持续提升。这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什么才是我们能向外推广的真正的优秀文化?中国文化不仅仅只有剪纸、方块字、花拳绣腿、唐装汉服,更应该包括中华文明能够绵延数千年不断的进程中所蕴藏的生命力,以及现代中国蒸蒸日上的活力。比如,中国人的养生之道是怎样的?中国人的伦理道德是怎样作用于社会的?为何中国家族中常以“富不及三代”为警言?“士农工商”的区别怎样塑造中国政治框架?类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哲学,是怎样协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又是怎样贯穿整个文明始终的?当代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源泉是什

么?正如西方文明对世界最重大的影响,不是ABC、嬉皮士、麦当劳等表层文化事物,而在于文艺复兴以来所提倡的民主、自由、人权和主权观,中国文化要想对世界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也绝不应仅仅体现在语言、功夫、舞狮等表层的文化形式,更要能体现出数千年中华文明的人生观、世界观,更要能体现出在传统基础上创造而出的新思想、新理念。而这恐怕不是短期内在外国办数百所教汉语的学院、拍几部能在国外上映的影视剧、搞几场在外国某城市上演的大型晚会、举办几次中外友人的联欢就能够实现的,它需要我们作出能够水滴石穿的长远努力。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进程中自然发展而成的,这就决定了文化推广的方式。它不像军事或政治影响那样,通过某种推销或强制手段让别人臣服,而是一种软性的、浸润性的力量。要让文化真正走进别人的心里,被不同文化的人群所接受,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也需要推广者的耐心。正如杜甫的诗句所形容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中国需要制定一个长期的文化推广战略,像经济发展战略那样,分阶段地推行各个步骤:先疏理、总结和提炼中国自身的文化精髓,再从长远角度评估文化推广将产生的各类正负影响,考察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真正需求,再循序渐进地完善各类中国文化的推广实体,比如,孔子学院、图书出口等,以期达到中国文化推广的最佳效果。(郑汉根王文作者分别是曾旅居欧洲多年的资深记者、本报编

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