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一元一次方程 基础知识整理

一元一次方程  基础知识整理

一元一次方程

1.定义: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叫方程,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等式,第二是含有未知数。

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左右两边均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过程。

3.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解方程的过程就是把方程逐步化为x=a(常数)的形式,等式的性质是重要的转化依据。

4.解方程

(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合并时牢记: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连同指数不变,系数为负数时要注意符号。(2)移项(移项要变号):移项就是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一般把方程转化为含有未知数的在方程的左边,常数在方程的右边。注意与加法交换律不一样。移项是把某些项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移动要变号,而加法交换律只是加数之间交换位置,改变的只是顺序不改变符号。

(3)去括号与去分母:去括号法则与整式去括号法则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整数时,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去括号内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去分数:先把分式化成整式再计算。应注意各项都要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要漏乘分母的项,如果分子是一个多项式,去分母时要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当分母是小数时,要先利用分母的基本性质把小数转化成整数,然后再去分母。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大多数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配问题、盈亏问题、积分表问题、电话计费问题、数字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1.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条件: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1)它是等式;

(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4.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5.合并同类项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6.移项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

(2)依据:等式的性质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7.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2.1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equationwithoneunknown)。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有关概念

夯实基础

一.等式

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温馨提示

①等式可以是数字算式,可以是公式、方程,也可以是运算律、运算法则等,所以等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②不能将等式与代数式混淆,等式含有等号,是表示两个式子的“相等关系”,而代数式不含等号,它只能作为等式的一边。如x x 2735-=+才是等式。 二.等式的性质

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即如果b a =,那么c b c a ±=±。

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即如果

b a =,那么b

c ac =;如果b a =()0≠c ,那么

c

b c a =。 温馨提示

①等式类似天平,当天平两端放有相同质量的物体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若在天平的两端各加(或减)相同质量的物体,则天平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运用等式性质1时,当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时,才能保证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应特别注意“都”和“同一个”。如31=+x ,左边加2,右边也加2,则有2321+=++x 。 ②运用等式的性质2时,等式两边不能同除以0,因为0不能作除数或分母。

③等式性质的延伸:a.对称性:等式左、右两边互换,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即如果b a =,

那么a b =。b.传递性:如果c b b a ==,,那么c a =(也叫等量代换)。

例1: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为等式,并说明根据等式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得到的。 (1)如果

一元一次方程所有知识点(超全)

一元一次方程所有知识点(超全)

一元一次方程所有知识点教案

1.通过化简,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通常形式是ax+b=0

(a,b为常数,且a≠0).

2.从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来看,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是:

(1)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

练4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3x=2x B.3x﹣(4+3x)=2 C.x+y=1 D.x2+1=5

5.已知某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求参数

【例1】如果(3+m)x|m|﹣2-x=3-x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为()

A.2 B.3 C.3或﹣3 D.2或3

总结:

1.关于x的方程就是说在方程中x是未知数,其余的字母都看成已知数.

2.一元一次方程中只有未知数的一次项,不存在二次项,所以如果有二次项,那么二次项系数为0.

3.方程中必须含有未知数的一次项,即化简后一次项系数不为0.

练1 若关于x的方程mx m﹣2﹣m+3=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这个方程的解是()

A.x=0 B.x=3 C.x=﹣3 D.x=2

6.已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求参数

【例2】已知x=2是2x+a=5的解,则a的值为()

A.1 B.3

2

C.﹣1 D.

2

3

总结:虽然是关于x的方程,但含有两个未知数,其实质是知道一个未知数的值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根据方程解的定义,把解代入到原方程,就可以得到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

练2 如果x=﹣1是关于x的方程3x﹣2m=5的根,则m的值是()

A.﹣4 B.﹣2 C.1 D.﹣1

7.利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

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及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及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及性质

2016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及性质

导语:世界之大,而能获得最公平分配的是常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相关的知识,请关注CNFLA学习网!

Ⅰ.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

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注: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条件:

⑴首先必须是方程;

⑵其次必须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

⑶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4)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说明: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首先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5)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化为一般形式:ax+b=0(a≠0)

Ⅱ. 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性质:

⑴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1:如果a=b,那么a±c=b±c

⑵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b= cc

2)解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把方程逐步转化为x=a(常数)的形式,等式的性质是转化的重要依据.

Ⅲ. 解一元一次方程

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1、合并同类项

通过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元一次方程化为最简形式:ax=b,其中未知数的系数a满足

的条件是a≠0.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大多数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配问题、盈亏问题、积分表问题、电话计费问题、数字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1.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条件: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1)它是等式;

(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4.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5.合并同类项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6.移项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

(2)依据:等式的性质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7.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元一次方程笔记整理

一元一次方程笔记整理

一元一次方程笔记整理

摘要: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1.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2.方程中各部分的名称

3.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移项法

2.合并同类项法

3.系数化为1 法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行程问题中的应用

3.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四、一元一次方程的检验

1.代入法检验

2.带回原方程检验

正文: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形如ax+b=0 的方程,其中a 和b 是已知数,x 是未知数。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需要将方程移项,使未知数x 的项单独出

现在等式的一边,从而求得x 的值。

方程中各部分的名称包括:未知数(x)、系数(a 和b)、常数项(b)和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有移项法、合并同类项法和系数化为1 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方程。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移项法:通过加减法操作,将方程中的未知数项移到等式的一边,从而求得未知数的值。

2.合并同类项法:将方程中的同类项合并,简化方程,然后通过移项求解未知数。

3.系数化为1 法:通过除以系数,将方程的系数化为1,从而简化方程并求解未知数。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商品销售、工程建设和行程规划等方面。通过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问题,并求解未知数,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四、一元一次方程的检验

在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后,我们通常需要检验求得的解是否符合原方程。检验方法有代入法检验和带回原方程检验。

1.代入法检验:将求得的解代入原方程,看是否能使方程成立。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三课时一元一次方程

廖雅欣2月3日

1、从算式到方程

①一元一次方程⑴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列方程式,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通常用X、

y、z等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相等关系写出等式。

注:I、方程有两个条件,一是含有未知数,二是含有“二”二者缺一不可。如

都是方程。

H、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6+2=8又如a+b二b+a,a+2a=3a它们

I ■ ■- •

门― 一;\ /■ /

是表示运算律的恒等式,其中的字母不是未知数而是任意数,故他们也不是方程。

⑵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包含单项式与多项式)的方程。

注:I、一元一次方程中分母不含未知数,即方程是由整式组成的,如就不是一元

一次方程。

H、一元一次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如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含参数

叫 \ 弋,”餐// #j

的一元一次方程)

皿、一元一次方程化简以后未知数的次数为1,是指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

为1,如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而可以化简为,故是一元一次方程。

W、注意判别一元一次方程与恒等式(式中的字母取任意值等式都恒成立)。

⑶解方程: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使方程

实际问列一兄―床方程

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归纳:

精心整理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

题的一种方法。

2、等式的性质

①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女口果a=b,那么a士c=b± c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内容,也是解决实际问题中常见的一种数学模型。下面是我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的总结: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 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方程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代数式构成的等式,方程中含有一个未知数。

2.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是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3. 方程的解:对于一元一次方程,其解就是使得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也即方程中满足等号两边相等的数值。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 移项法:将方程中的项移到等号两侧,使等号两边只有未知数。

2. 合并同类项:将方程中同类项合并,使方程简化。

3. 消元法: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来消去方程中的系数和常数,最终得到未知数的值。

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方法

1. 原方程法:直接将原方程逐步化简,最终解得未知数的值。

2. 换元法:引入一个新的未知数,通过替换的方式简化方程,使得方程能够更容易求解。

3. 系数比较法:将方程与其他已知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系数的比较,从而求得未知数的值。

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1. 观察方程:确定方程的类型和形式。

2. 移项:将方程中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两侧。

3. 合并同类项:对方程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

4. 消元: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将方程化简为未知数的项和常数项。

5. 求解:根据简化后的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

6. 检验:将求得的未知数代入原方程,验证解的正确性。

7. 唯一解、无解和无数解:根据方程的求解结果,判断方程的解的情况。

五、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所有知识点(超全)

一元一次方程所有知识点(超全)

一元一次方程所有知识点教案

1.通过化简,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通常形式是ax+b=0

(a,b为常数,且a≠0).

2.从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来看,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是:

(1)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

练4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3x=2x B.3x﹣(4+3x)=2 C.x+y=1 D.x2+1=5

5.已知某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求参数

【例1】如果(3+m)x|m|﹣2-x=3-x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为()

A.2 B.3 C.3或﹣3 D.2或3

总结:

1.关于x的方程就是说在方程中x是未知数,其余的字母都看成已知数.

2.一元一次方程中只有未知数的一次项,不存在二次项,所以如果有二次项,那么二次项系数为0.

3.方程中必须含有未知数的一次项,即化简后一次项系数不为0.

练1 若关于x的方程mx m﹣2﹣m+3=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这个方程的解是()

A.x=0 B.x=3 C.x=﹣3 D.x=2

6.已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求参数

【例2】已知x=2是2x+a=5的解,则a的值为()

A.1 B.3

2

C.﹣1 D.

2

3

总结:虽然是关于x的方程,但含有两个未知数,其实质是知道一个未知数的值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根据方程解的定义,把解代入到原方程,就可以得到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

练2 如果x=﹣1是关于x的方程3x﹣2m=5的根,则m的值是()

A.﹣4 B.﹣2 C.1 D.﹣1

7.利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整理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整理

一、本章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方程的相关概念 知识点二:解方程

知识点三: 用方程解应用题

二、各知识点分类讲解

知识点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概念总结

1.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 注意未知数的理解,n m x ,

等,都可以作为未知数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⑴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 叫做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值相等的 ,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解的 叫做解方程. 注意:重点区分: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注:⑴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实质上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

解方程的含义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

⑵ 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首先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理解方程ax=b 在不同条件下解的各种情况,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①0≠a 时,方程有唯一解a

b x =

; ②0,

0==b a 时,方程有无穷解;

③0,0≠=b a 时,方程无解。

⑵ 一元一次方程:在整式方程中,只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为 ()0≠a . 3.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条件 1. 首先是一元一次方程。

2. 其次是必须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 未知数的指数是1

4. 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例1:判定下列那些方程,那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0=x ,

712

=+x π

,3)8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初中数学)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初中数学)

方程的意义

要点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要点诠释: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只需看两点: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要点诠释:判断一个数(或一组数)是否是某方程的解,只需看两点:

①它(或它们)是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②将它(或它们)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若左边等于右边,则它们是方程的解,否则不是.

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方程的两个特征:(1).方程是等式;(2).方程中必须含有字母(或未知数).

要点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要点诠释: “元”是指未知数,“次”是指未知数的次数,一元一次方程满足条件: ①首先是一个方程;②其次是必须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指数是1;④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要点三、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概念:用符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即: 如果a=b ,那么a±c=b±c (c 为一个数或一个式子) .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即:

如果a=b ,那么ac=bc ;如果a=b (c ≠0),那么c

b

c a . 要点诠释:

(1)根据等式的两条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完全相同的变形; (2) 等式性质1中,强调的是整式,如果在等式两边同加的不是整式,那么变形后的等式不一定成立,如x =0中,两边加上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总结

2.1从算式到方程

2.1.1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2.1.2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⑴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2.3从买布问题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⑵

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去括号的方法与有理数运算中括号类似。

解方程就是要求出其中的未知数(例如x),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等步骤,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着x=a 的形式转化,这个过程主要依据等式的性质和运算律等。

去分母:

⑴具体做法:方程两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⑵依据:等式性质2

⑶注意事项:①分子打上括号

②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

2.4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等式与方程

1.等式:

(1)定义: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

(2)性质:

①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等式的值不变.

若a b

=那么a c b c

+=+

②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等式的值不变.

若a b

=那么有ac bc

=或a c b c

÷=÷(0

c≠)

③对称性:若a b

=,则b a

=.

④传递性:若a b

=,b c

=则a c

=.

(3)拓展:

①等式两边取相反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 b

=,那么a b

-=-

②等式两边不等于0时,两边取倒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0

a b

=≠,那么11 a b =

③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基础,很多解方程的方法都要运用到等式的性质.

如移项,运用了等式的性质①;去分母,运用了等式的性质②.

④运用等式的性质,涉及除法运算时,要注意转换后除数不能为0,否则无意义.

2.方程:

(1)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说明:

①方程中一定有含一个或一个以上未知数,且方程是等式,两者缺一不可.

②未知数:通常设x、y、z为未知数,也可以设别的字母,全部小写字母都可以.

未知数称为元,有几个未知数就叫几元方程.

一道题中设两个方程时,它们的未知数不能一样!

③“次”:方程中次的概念和整式的“次”的概念相似.

指的是含有未知数的项中,未知数次数最高的项对应的次数,也就是方程的次数.

未知数次数最高是几就叫几次方程.

④方程有整式方程和分式方程.

整式方程:方程的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

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1

一元一次方程定义

通过化简,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的次数是一的等式,叫一元一次方程。通常形式是ax+b=0(a,b为常数,且a≠0)。一元一次方程属于整式方程,即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一元指方程仅含有一个未知数,一次指未知数的次数为1,且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我们将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并且a≠0)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这里a是未知数的系数,b是常数,x的次数必须是1。

即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⑴它是等式;⑵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⑶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⑷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核心问题

一、什么是等式?1+1=1是等式吗?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可分三类:第一类是恒等式,就是用任何允许的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的两边总是相等,由数字组成的等式也是恒等式,如2+4=6,a+b=b+a等都是恒等式;第二类是条件等式,也就是方程,这类等式只能取某些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时,等式才成立,如x+y=-5,x+4=7等都是条件等式;第三类是矛盾等式,就是无论用任何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总不成立,如x2=-2,|a|+5=0等。

一个等式中,如果等号多于一个,叫做连等式,连等式可以化为一组只含有一个等号的等式。

等式与代数式不同,等式中含有等号,代数式中不含等号。

等式有两个重要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然是一个等式;(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零,所得结果仍然是一个等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梳理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 ,未知数x 的指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如:

1700+50x=1800, 2(x+1.5x )=5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例 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23x y =

B .()7561x x +=-

C .()21112x x +-=

D .12x x

-= 3.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注:⑴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实质上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的含义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 ⑵ 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首先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例 若方程315ax x -=的解为x =5,则a 等于( )

A. 80

B. 4

C. 6

D. 2

例 若x =2是方程k (2x -1)=kx +7的解,那么求k 的值

二、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1)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 ,那么a±c=b±c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 ,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 c =b c

三、移项法则: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四、去括号法则

1. 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

2. 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改变.

五、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骤 名 称 方 法

依 据 注 意 事 项

1 去分母 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即把每个含分母的部分和不

含分母的部分都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

公倍数) 等式性质2 1、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以最小公倍数;2、分子是多项式的一定要先用括号括起来。

2

去括号 去括号法则(可先分配再去括号) 乘法分配律 注意正确的去掉括号前带负数的括号 3

移项 把未知项移到议程的一边(左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右边) 等式性质1 移项一定要改变符号 4 合并 同类项 分别将未知项的系数相加、常数项相加

1、整式的加减;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单独的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为“±1” 5 系数化为“1” 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未知数系数的倒数) 等式性质2 不要颠倒了被除数和除数(未知数的系数作除数——分母)

*6 检根

x=a 方法:把x=a 分别代入原方程的两边,分别计算出结果。

① 若 左边=右边,则x=a 是方程的解; ② 若 左边≠右边,则x=a 不是方程的解。

注:当题目要求时,此步骤必须表达出来。

例 (1) 43

1261345x ⎡⎤⎛⎫--= ⎪⎢⎥⎝⎭⎣⎦ (2) 1.5110.52x x -+=-

六、同解

同解:同解指某几个方程的解相同

例 已知方程2

3

252x x -+=-的解也是方程32x b -=的解,则b =_______.

例 m 为何值时,关于x 的方程4231x m x -=-的解是23x x m =-的解的2倍?

七、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 审:审题,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2. 设:设未知数(可分直接设法,间接设法)

3. 找:找出题意的等量关系

4. 列:根据题意列方程.

5. 解:解出所列方程.

6. 检: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7. 答:写出答案(有单位要注明答案)

八、有关常用应用类型题及各量之间的关系

1. 和、差、倍、分问题:

(1)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增长率……”来体现.

(2)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

2. 等积变形问题:

“等积变形”是以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为前提.常用等量关系为:

①形状面积变了,周长没变; ②原料体积=成品体积.

3. 劳力调配问题:

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常见题型有:

(1)既有调入又有调出;

(2)只有调入没有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3)只有调出没有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4. 数字问题

(1)要搞清楚数的表示方法: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a ,十位数字是b ,个位数字为c (其中a 、b 、c 均为整数,且1≤a ≤9, 0≤b ≤9, 0≤c ≤9)则这个三位数表示为:100a+10b+c.

(2)数字问题中一些表示:两个连续整数之间的关系,较大的比较小的大1;偶数用2n 表示,连续的偶数用2n+2或2n —2表示;奇数用2n+1或2n —1表示.

5. 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中的三个量及其关系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6.行程问题:

(1)行程问题中的三个基本量及其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2)基本类型有

① 相遇问题; ② 追及问题;常见的还有:相背而行;行船问题;环形跑道问题.

例 拉萨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3千米内(含3千米)起步价为8元,3千米外每千米收费为1.8元,当你回家付

出车费20.6元,设你坐出租车x 千米?只列方程

例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大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数字的3倍少2,若将三个数字顺序颠倒后,所得的三位数与原三位数的和是1171,求这个三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