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应用课件

合集下载

第九版核医学课件绪论

第九版核医学课件绪论
各自影像技术的优势互补、彰显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精准医疗的价值。
核医学(第9版)SPE来自T/CT核医学(第9版)
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personalization /evidence /translation
患者男性,47岁。间断发热2个月,骨穿未见异常,抗炎治疗无效 “分子水平影像的使用会使医学更精准”
PET/CT PET/MR FBFET/CT
核医学(第9版)
三、核医学发展现状
5. 临床与分子核医学
(1)放射性核素显像和功能测定:全身各系统脏器,SPECT、SPECT/CT全身与局部、动态及断层 显像在常规临床应用已占据重要作用。
存活心肌
核医学(第9版)
多学科融合与多模态成像是现代医学必然发展趋势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 亢进症
患者男性,70岁。前列腺癌全身 骨转移疼痛,89Sr治疗前后比较
2016SNMMI image of the year -theranostic drug
unites imaging and 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
PET image shows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多学科联合诊疗(Muti-disciplinary theranostics )。
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概念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影像设备整合在同一机架并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多的诊治信息的系统装置。
【SPECT/CT、SPECT/MR、PET/CT、PET/MR和SPECT/CT/PET或 SPECT/CT/光学(荧光)/PET等】
核医学科是利用核素示踪技术(radionuclide tracing technology)即核素(nuclide)及其

神经系统核医学PPT课件

神经系统核医学PPT课件

脑功能性疾病诊断
通过核医学影像技术,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 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对脑功能性疾病进行诊断,如癫痫、帕金森 病等。
脑部疾病治疗
利用放射性药物对脑部肿瘤进行放射治疗,以及利用核医学技术对脑功 能性疾病进行神经调节治疗。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
成像技术的应用
介绍核医学成像技术在神经系统 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如帕 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癫痫等。
03 神经系统核医学的临床应用
CHAPTER
脑部疾病诊断与治疗
01
脑部肿瘤诊断
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等技术,对脑部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和定位。
02 03
神经肿瘤治疗
利用放射性药物对神经肿瘤进行放射治疗,以及利用核医学技术进行神经调节治 疗。
04 神经系统核医学的未来发展
CHAPTER
新型放射性示踪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结词
新型示踪剂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它们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 丰富的信息。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放射性示踪剂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了神经系统核医学发展的重要方 向。这些新型示踪剂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更好地定位和定性病变,从而提 高诊断的准确率。此外,新型示踪剂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生物学信息,帮助医生更深入地
核医学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的融合与应用
总结词
核医学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的融合将提高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评估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详细描述
核医学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如X射线、CT、MRI和超声等技术的融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例如,将PET与MRI技术结合,可以同时获取病变的代谢信息和解剖结构信息,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诊 断依据。此外,这种融合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过程的监测和疗效评估,为个性化治疗提供支持。

核医学相关PPT课件

核医学相关PPT课件

内分泌系统诊断与治疗的案例分析
内分泌系统诊断案例
介绍一例利用核医学技术成功诊断内分泌系 统疾病的案例,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常规 检查、核医学检查手段及结果,以及最终确 诊的过程。
内分泌系统治疗案例
分享一例利用核医学技术进行内分泌系统疾 病治疗的成功案例,包括治疗方案的设计、
治疗过程、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康复情况。
20世纪50年代
核医学的起步阶段,主要应用于放射性示踪技术和放射免疫分析 等方面。
20世纪70年代
核医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
20世纪80年代至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核医学逐渐向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 向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02
核医学技术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
总结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总结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核医学成像技术,通过注射标记的正电 子示踪剂,利用PET成像设备获取三维图像,以评估器官功能和疾病状态。
详细描述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等优点,能够提 供人体生理、生化及代谢功能的详细信息。该技术在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 等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核医学的应用领域
肿瘤诊断与治疗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肿瘤显像剂进 行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定位,以及利用 放射性核素治疗肿瘤。
心脑血管疾病诊断
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断
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检测内分泌 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 腺肿瘤等。
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检测心脑血 管疾病,如心肌缺血、脑梗死等。
核医学的发展历程
资源浪费或分配不公。
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
03
在实施核医学检查前,应向患者充分说明检查的目的、风险和

《核医学》教学课件:核医学总论

《核医学》教学课件:核医学总论

放射化学纯度测定
放射化学纯度(radiochemical purity, Rp): 指以特定化学形态存在的放射性核素活度
占样品总活度的百分数。
主要方法: 放射性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泳法
产品的放射性计数
放射化学纯度 =
(%)
放射性总计数
生物学性质检测
细菌检查 细菌内毒素测定 毒性试验 生物分布试验
防治措施
注射室和检查室应备有急救 箱,其中有血压计、听诊器,处 理虚脱的各种药物等
还应备有氧气袋
出现荨麻疹、水肿、搔痒和胸闷等症状,可 用抗过敏药治疗
热原反应按常规处理
血压明显降低、出现休克时,成人可立即注 射 1:1000肾上腺素 0.5 ~ 1 mg 严重者可以用生理盐水稀释10倍后静脉注入 、吸氧、静脉开放,必要时点滴氢化可地松
适宜的射线能量和在组织中的射程是 选择性集中照射病变组织而避免正常组织 受损并获得预期治疗效果的保证。
放射性核纯度
指特定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占总放射性的百 分数。
测定方法: 能谱法 屏蔽法 半衰期法
化学性质检测
pH值 化学纯度 放射化学纯度
化学纯度
是指以某一形式存在的物质的 质量占该样品总质量的百分数。
核医学总论
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 放射教研室 石逸杰
第一节 概 述
定义(Definition)
核医学( nuclear medicine )是一 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 其理论的学科,即应用放射性核素 (radionuclide)及其标记化合物和生 物制品进行疾病诊治和生物医学研究。
放射性药物不良反应
发生率很低
万分之二左右,远低于碘造影剂的不良 反应率

医学核医学全套课件

医学核医学全套课件

03
全身性
核医学检查可以同时对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进行检测,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核医学检查的优势
01
无创性
核医学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不需要进行侵入性操作,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02
高灵敏度
核医学检查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到非常微量的病变,为早期发现病变提供了可能。
核医学检查需要使用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
检查前的评估
详细介绍核医学检查前患者的评估内容、注意事项等。
检查后的评估与讨论
重点介绍核医学检查后检查结果的分析与评估、异常结果的处理及注意事项等。
检查前后的评估与讨论
THANKS
感谢观看
检查过程与步骤
样品处理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处理,如离心、提纯等。
样品采集
根据检查方案,制
根据检查方案,配制所需的试剂。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数据采集
将样品与试剂混合后,放入核医学仪器中进行数据采集。
医生需根据检查结果,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并解释结果。
07
核医学检查的安全性
保证辐射安全,防止不必要的照射,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
辐射防护原则
使用防护设备如铅围裙、铅玻璃等,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辐射防护设备
辐射防护措施
检查时间与准备
提前预约,了解检查流程和注意事项,做好检查前准备。
检查过程中的配合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要求,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有辐射性
核医学检查的价格相对较高,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够承担。
价格较高
核医学检查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操作要求较高,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神经核医学课件

神经核医学课件
神经受体显像
利用放射性标记的配体与神经受体结合,对脑内神经递质和受体进行显 像,有助于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效果。
03
骨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利用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性肿瘤,缓解疼痛、防止骨折等并发症,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
神经核医学的发展历程
初期发展
20世纪50年代,神经核医学开始起步,主要应用于脑血流和代谢的 研究。
03
神经核医学的临床应用
脑功能成像
总结词
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等技术, 无创地观察脑功能活动,对神经性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脑功能成像通过检测大脑在特定刺激或任务下的代谢和血流变化,反映大脑的功 能状态。这种技术对于研究神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 值,尤其在癫痫、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中的应用。
神经核医学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神经核医学概述 • 神经核医学的基本原理 • 神经核医学的临床应用 • 神经核医学的未来发展 • 神经核医学的伦理与安全
01
神经核医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神经核医学是核医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研究神经系统与核医学技 术的结合,用于诊断、治疗和监 测神经系统疾病。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分析等技术,提 高神经核医学影像的解读准确性和效 率,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 案制定。
个性化治疗与精准医疗
精准诊断
利用神经核医学影像技术,对个体进 行精准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评估,为个 性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靶向治疗
根据个体差异和疾病特点,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 的生存质量。

核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核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射线还可以与物质原子核发生 碰撞,使原子核获得能量并发 生跃迁。
射线的能量在物质中传播时会 逐渐减少,最终以热能的形式 散失。
放射性测量
放射性测量是利用专门设计的仪 器和设备来测量放射性核素的活 度、能量和分布等参数的过程。
常用的放射性测量仪器包括盖革 计数器、闪烁计数器和半导体探
测器等。Βιβλιοθήκη 测量放射性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安 全规范,以保护测量人员的安全
随着放射性药物的需求不断增 加,如何保证放射性药物的生 产质量和安全性成为了一个重 要问题。未来将会有更严格的 生产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出台 。
放射性药物的运输与储存
放射性药物的运输和储存需要 特别注意安全问题。未来将会 有更完善的运输和储存方案出 台,确保放射性药物的安全使 用。
核医学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的结合
核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目录
• 核医学概述 • 核物理基础 • 核成像技术 • 核医学在临床的应用 • 核医学的未来发展
01
核医学概述
核医学的定义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医学分支。 它涉及了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仪器设备和标记技术等多个领域。
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
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是一种核医学影像技术,用于观察人体器官和组织的血流 灌注和代谢情况。
详细描述
SPECT成像通过检测放射性示踪剂发射的单光子,能够生成三维图像,用于诊 断心脏病、脑部疾病和肿瘤等疾病。
γ相机成像
总结词
γ相机成像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核医学影像技术,用于观察人体器官和组织的形 态和功能。
实时成像技术
实时核成像技术能够提供动态的、实时的图像,有助于医 生观察病变的发展和变化,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

第八章 第三节核医学的临床应用放射性核素治疗

第八章 第三节核医学的临床应用放射性核素治疗
TSH水平 ✓进行甲状腺显像并结合扪诊获得甲状腺重量 ✓病情较重的患者,131I治疗前对症治疗 ✓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三) 131I治疗Graves病
131I治疗剂量的确定
(1)固定剂量法:简单易行、 疗效高,早发甲低率高。
推荐剂量: GD : 111~370MBq(3~10mCi)
(三) 131I治疗Graves病
4
十一、放射性核素治疗
(一)治疗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第一 第二类:发射α射线,如211At、212Bi、223Ra、
225Ac等。射程:μm 第三类:通过电子俘获或内转换发射的俄歇
电子或内转换电子,如123I、125I等。射程:nm
5
十一、放射性核素治疗
(二)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的特点 1.靶向性:病变组织高度特异性浓聚放射性
药物。如131I治疗甲亢和功能性甲状腺癌转移 灶, 131I-美妥昔单抗治疗肝癌。
2.持续性低剂量率照射:病变组织无时间进 行修复,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影响较小。
3.高吸收剂量:内照射治疗的吸收剂量决定 于病灶摄取放射性核素的多少和放射性药物在 病灶内的有效半衰期。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起 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主要包括甲状腺乳 头状腺癌和甲状腺滤泡癌。采用131I治疗DTC主 要包括去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即“清甲” 和治疗 DTC转移灶即“清灶”治疗。
➢ 甲状腺大小、质地 ➢ 131I在甲状腺内的有效半衰期 ➢ 年龄 ➢ 病程 ➢ 是否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三) 131I治疗Graves病
给药方法
碘[131I]化钠口服溶液(简称131I) 应空 腹口服,服131I后两小时方可进食,以免影 响吸收。

核医学护理课件

核医学护理课件

核医学治疗技术
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放射性药物治疗等。
核医学护理流程
包括患者预约、采集样本 、实验数据处理、报告发 放等环节。
03
核医学检查的护理
检查前准备
了解患者病史
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过 敏史等,以判断是否适合进行核
医学检查。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向患者详细说明检查前的准备事项 ,如饮食控制、是否需要空腹等。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核医学领域的应用将 更加普遍,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能够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核医学护理的挑战与对策
01 02
辐射防护与安全
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辐射防护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确保患 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需要加强辐射防护和安全培训,完善相关法规和 标准。
吸等,以及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
心理疏导
03
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
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治疗后护理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清理和消毒
对使用过的仪器设备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
随访患者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为后续治疗提供 依据。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详细 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 方法、时间、考核标准等。
培训内容与方法
理论学习
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 方式,使学员掌握核医学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实践操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让学员亲自 操作各种核医学诊疗设备,熟 悉其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
模拟训练
利用模拟器等设备,让学员进 行模拟操作,提高其操作技能 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神经系统核医学PPT课件

神经系统核医学PPT课件
典型为双侧顶叶和颞叶为 主对称性放射性减淡缺损区
人为干预介入试验: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剥夺睡眠诱发试验、直立负荷试验、睡 眠诱发试验、Wadas试验、颈动脉阻塞试验等
生理刺激介入试验:肢体运动、感觉刺激试验等 认知作业介入试验:记忆、计算、思索、听觉语言学习等 物理性干预试验:磁场干预、低能激光照射、中医针刺等
12
.
乙酰唑胺试验(Diamox test)
13NH3·H2O、 15O·H2O
Imaging agent and request
Imaging agent 99mTc-HMPAO 99mTc-ECD,133Xe 15O-H2O
பைடு நூலகம்
Request Small molecule(<400) Zero charge Lipid soluble
Cerebra l
Chronic low perfusion state
25~40% in 5 yrs
Cerebral infarction
SPECT abnormal
Normal50ml
CT、SPECT abnormal
TIA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 Diagnostic positive rate was related with period of disease
Distribution defect or decrease, more than CT 交叉性小脑失联络(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
右侧大脑皮质 血流灌注降低
左则小脑血 流灌注减低
过度灌注 (Luxury perfusion)
Epilepsy
Left temporal lobe epilepsy

核医学课件教学图片

核医学课件教学图片

核能源的应用范围
1
军事应用2Βιβλιοθήκη 核武器是核能源的一种重要应用。
3
能源生产
核能源作为清洁能源,用于发电和供应 能源。
科学研究
核能源用于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的研究。
核医学概述
1 定义
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医学领域。
2 发展历史
核医学起源于20世纪中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
核医学的风险防控
放射性物质防护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降低暴露 于放射性物质的风险。
辐射监测
定期对工作环境和人员进行辐射 监测,确保安全。
应急疏散与救援
制定应急疏散方案,并进行定期 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案例分析与探讨
1
病例研究
通过实际病例的分析,了解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2
讨论和分享
探讨核医学的挑战和发展,分享经验和解决方案。
核医学课件教学图片
欢迎来到核医学课件教学图片的世界,通过精美的图片和布局,带你领略核 医学的广阔领域和临床应用。
示意图及其作用
示意图的重要性
核医学示意图可以帮助解释抽象 的概念,提供可视化的理解。
诊断过程中的示意图
示意图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理解 核医学诊断过程,增加信心。
安全示意图
安全示意图可提醒人们在核医学 环境中注意放射性物质的风险和 预防措施。
3 技术原理
核医学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进行诊断或治疗。
放射性同位素的种类
γ-射线 β-射线 α-射线
多用于诊断,也可用于放疗 用于放疗和治疗 多用于研究和治疗
核医学临床应用
癌症诊断
核医学可用于早期癌症的检测 和分析。

核医学相关PPT课件

核医学相关PPT课件

核医学的发展历程
01 早期发现
核医学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科学家发现了放射 性现象和放射性同位素。
02 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随着回旋加速器和质子加速器等 核设施的发展,核医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03 现代应用
现代核医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基础 研究,特别是在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方面 。
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核医学的诊断准确性
02
核医学技术能够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及时、
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核医学的治疗效果
03
核医学技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
的生活质量。
核医学的挑战和困难
核医学技术的成本
核医学技术的设备成本高昂,普及程度受到一定限制。
核医学技术的复杂性

其他疾病诊断和治疗
其他疾病诊断
核医学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通过 PET和SPECT观察炎症和代谢情况。
其他疾病治疗
核医学还可利用放射性元素对其他疾病进行治疗,如用镭223(Ra-223)治疗骨转移瘤等。
04
核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型放射性药物研发
总结词
新型放射性药物研发是核医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旨在开发更高效、更安全的 药物,以满足临床需求并提高治疗效果。
核医学的分类和应用
分类
核医学可分为治疗性核医学和诊断性核医学。治疗性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射线对病变 进行治疗,而诊断性核医学则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对疾病进行诊断和研究。
应用
核医学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例如,利用 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疾病,利用氟化脱氧葡萄糖(¹⁸F-FDG)PET/CT显像诊断肿瘤等。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课件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课件
碳-14
用于放射性碳测年,用于考古学、地质学等领域 。

具有低毒性和短半衰期,常用于制作发光材料和 核能反应堆的燃料。
碘-131
具有长半衰期和穿透能力,常用于治疗甲状腺疾 病。
放射性衰变规律和测量方法
放射性衰变规律
放射性核素以指数形式衰变,其衰变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具 有固定的半衰期。
放射性衰变测量方法
PET/CT在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 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尤其 在肿瘤诊断和分期方面具有高灵敏度 和特异性。
PET/CT成像技术的优 势
PET/CT成像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 和高灵敏度,能够提供准确的生理和 病理信息,对早期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具有重要价值。
SPECT/CT成像技术
01 02
选择合适的放射性药物、确定剂量、照射时间和方式等 。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优缺点
优点包括精确定位、剂量准确、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等; 缺点包括治疗周期长、部分肿瘤对射线不敏感等。
常见疾病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甲状腺疾病
利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亢进和甲状腺癌 。
心血管疾病
利用放射性碘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骨转移瘤
利用放射性锶治疗骨转移瘤,缓解疼痛并 防止骨折。
2023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 应用)课件
目录
• 核医学概述 • 放射性核素基础知识 • 核医学成像技术 • 放射性核素治疗与显像 • 核医学的未来发展 • 结论与展望
01
核医学概述
核医学的定义和历史
1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发射的射线进行 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2
核医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科学 家发现了放射性核素,并开始将其应用于医学 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γ相机 SPECT
PET PET-CT
γ相机
1957年Anger研制出第一台γ照相机,称之为 Anger照相机,可同时 纪录各脏器核素的射线,成像时间短;探头灵活,可进行多体位成像,使 用方便;Polaroid相机一步显、定影,定时相机连续拍摄,反映代谢过程 的动态变化.它由探头, 机架, 电子学线路, 计算机, 显示系统装置组 成,其原理是探测到光子经电子学线路分析形成脉冲信号,经计算机采 集,处理,最后以不同灰度或色阶显示二维脏器显影或放射性分布.1963 年在日内瓦原子能和平会议上展出,它克服了逐点扫描打印的不足,使 核医学显像走向现代化阶段.
浅谈核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临 床应用
侯刘燕 中国医科大学 97k14b 111418
目录
1
核医学简介
2
影像设备介绍
3
总结
核医学简介
影像核医学主要用于脏器显像或功能测定.核医学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口 服或静注放射性示踪剂,使之进入人体后参与体内特定器官组织的循环和代 谢,并不断放出射线,在体外用专用探测仪器追踪探查,以数字、图像、曲线或 照片的形式显示出病人体内脏器的形态和功能.
核医学影像设备是指探测并显示放射性核素药物(俗称同位素药物) 体内 分布图像的设备,具有代表性的是伽玛相机(γ相机),David Kuhl1959年 用双探头的扫描机进行断层扫描,并进一步研制和完善断层显像仪器.在核医 学影像技术领域很长一段时间内,最基本的成像仪器是伽马(γ)照相机.目前, 核医学中把应用计算机辅助断层技术进行显像的设备统称为ECT,它是医学影 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ECT的中文名称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是其英文 名称缩写而成(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实际上又包括 两大类设备即SPECT和PET-CT,即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近两年相继推出了 诊断级多层螺旋CT与SPECT或PET混合型机型,加快了核医学分子影像的发 展进程.
SPECT
SPECT实际上就是一个探头围 绕病人某一脏器进行360°旋转的 γ相机,在旋转时每隔一定角度 (通常是5.6°或6°)采集一帧图 片,然后经电子计算机自动处理, 将图像叠加,并重建为该脏器的 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或任何 需要的不同方位的断层、切面图 像.国际公认,当今PET是研究脑神 经结构和活动的独一无二的影像 设备.但价格昂贵,使用效率低,只 适于少数大型医院和医学研究机 构.而SPECT具有获取体内二维、 三维图像信息及对人体进行全身 扫描的多种图像功能,使用方便, 价格不贵,对大多数医院都合适.
SPECT
1.PECT的特点
SPECT是核医学影像设备的一种,具备对人体生理、生化、功能、 代谢等信息的多维显像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病变的检测率.其主要特 点如下: (1) 兼具CT和核医学两种优势,较CT的容积采集信息量大,超快速,大容 量的操作诊断台,图像扫描和图像处理同步,并有高级图像后处理台. (2) 是当前唯一的一种活体生理、生化、功能、代谢信息的四维显像 方式. (3) 明显提高了病变的检测率,分层脏器功能可以观察到脏器功能动态 变化,化学物质在脏器内代谢分布、血管量的变化、肿瘤免疫及受体定 位等信息. (4) 使用的示踪剂适应面广,特异性高,放射性小,不干扰人体内环境的 稳定. (5) 采用了衰减校正技术(Attenuation Correction,AC),从而有效 解决了人体组织的衰减和运动对成像造成的影响.
SPECT
2.SPECTCT
2.SPECT在临床中的应用
甲状腺静态现象
甲状旁腺显像
SPECT
2.SPECT在临床中的应用
门控平衡法心血池显像
PET
PET扫描系统主要由扫描仪、显像床、 电子柜、操作与分析工作站和影像硬拷贝 工作站等组成.PET是目前在分子水平上进 行人体功能显像的最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 它的空间分辨率明显优于SPECT.PET的基 本原理是利用加速器生产的超短半衰期同 位素,如氟-18、氮-13、氧-15、碳-17等 作为示踪剂注入人体,参与体内的生理生化 代谢过程.这些超短半衰期同位素是组成人 体的主要元素,利用它们发射的正电子与体 内的负电子结合释放出一对伽玛光子,被探 头的晶体所探测,得到高分辨率、高清晰度 的活体断层图像,以显示人脑、心脏、全身 其它器官以及肿瘤组织的生理和病理的功 能和代谢情况.
PET
1.PET的技术优势
(1)应用人体自身分子的主要元素的放射性核素制备示踪分子. 准确地反映机体的代谢情况,可提供独特的生理性示踪研究和 活体生化显像.因而被称为“生化断层”或“生命断层”. (2)正电子核素半衰期极短,如11C、13N、15O和18F的半衰期 分别为20、10、2和110min.对人体的辐射剂量甚低,需要时可 在一次研究中多次重复检查. (3)采用符合线路(Coincidence Circuit),以电子准直取代铅 准直探头,故灵敏度高(不受探测深度限制)、对比度好,如 PET的灵敏度较常规γ相机高10~100倍,分辨率(FWHM)达 4mm,可有效地检出1cm大小的病灶. (4)均匀度好,有利于数学重建图像,可作组织的衰减校正和时间 校正,校正后数据准确可靠,便于作定量分析,探测效率高.(5)真 正的3D探测技术,显示全身的横断、冠状和矢状断面各方位的 断层影像.
SPECT
2.SPECT在临床中的应用
(1)心脏灌注断层显像;早期冠心病、心肌炎、 脑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早期骨转移的检测. (2)原发癫痫、短暂脑缺血发作,肝血管瘤分肾 功能测定及一些软组织肿块定性心血池功能 显像和多参数分析测定. (3)肺通气功能、肾小球虑过率GFR和肾脏有 效血流量ERPF功能测定. (4)甲状腺疾病的常规检查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