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制建筑之牌坊

合集下载

隆昌市石牌坊简介600字

隆昌市石牌坊简介600字

隆昌市,位于中国四川省的西南部,拥有着被誉为“中国石牌坊之乡”的美誉。这个城市的魅力之一就是那一座座精美的石牌坊,它们见证了隆昌数百年来的历史和文化。

隆昌的石牌坊主要以青色石头雕刻而成,每一座石牌坊都充满了精细的雕刻和独特的设计。这些石牌坊按照南北方向排列,跨度长达1.5公里,共20座,形成了世界唯一的“百柱石牌坊群”。这些石牌坊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丰富,包括节孝坊、贞节坊、功德坊、德政坊、栏杆坊等,每一座石牌坊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故事。

这些石牌坊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德政坊”和“节孝坊”。德政坊是为了纪念明朝时期的县令李重光而建,他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节孝坊则是为了表彰一位坚守贞节的妇女而建。这些石牌坊不仅仅是建筑艺术品,更是对历史人物的纪念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隆昌市石牌坊群的建造始于明代,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这些石牌坊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魅力,也见证了隆昌市的历史和文化。它们犹如一部部石头雕刻的历史长卷,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如今,隆昌市石牌坊群已经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石牌坊不仅是隆昌的骄傲,也是四川乃至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和朝拜。

隆昌南关石牌坊简介

隆昌南关石牌坊简介

隆昌南关石牌坊简介

隆昌南关石牌坊古镇位于四川省隆昌市南关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群。古镇以石牌坊为主题,汇集了清代民居庭院、店铺客栈、戏楼亭阁等多种建筑风格,展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


隆昌石牌坊的特点在于多人共坊、气势恢宏、雕刻精美。石牌坊多为三门四柱三重檐五滴水牌楼式结构,所有石制均仿木结构营造。此外,隆昌石牌坊的文化内涵丰富,艺术魅力无穷。它们或取材于戏曲故事、民间传说,或引经据典,运用浅体、深体、甚至镂空刻凿技艺,使整个牌坊充满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巧夺天工的艺术魅力。


2006年10月1日,南关石牌坊古镇建成并成功运营。古镇以“三横三竖一古镇,六碑六牌一千年”为主题,承续“千年沧桑古驿道,立体史书石牌坊”的文脉,成为了展示隆昌石牌坊文化的重要窗口。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悠久的历史氛围,欣赏到精美的石雕艺术,体验到古镇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建筑华表石阙牌坊形制变迁和其礼制含义全解

中国古建筑华表石阙牌坊形制变迁和其礼制含义全解

石 阙 示 意 图
四川雅安东汉益州太守高颐石阙
高颐阙,主阙13层,高约6米,为 汉阙最高,宽1.6米,厚0.9米;子 阙7层,高3.39米,宽1.3米,厚0.5 米。阙用红砂石英岩石叠砌,重檐 五脊式仿木结构建筑。阙顶仿汉代 木结构建筑,有角柱、枋斗;;阙 身有三车导从,车前伍伯、骑吹、 骑吏等马车出行图。 经上砌石五层形成楼部,从下向 上第一层雕想必斗承托三层纵横相 叠的枋。南、北两面交叉枋头的正 中各浮雕一饕餮,南面口衔鱼,北 面口衔蛇。转角处的大斗下均雕一 角神,背负楼部。第二层刻十朵一 斗二升二升斗拱承托四周的枋。斗 拱之间浮雕有“张良椎秦皇”、 “高祖斩蛇”、“季札挂剑“、师 旷鼓琴”、等历史故事,以及神话 传说中的九尾狐、三足鸟、黄帝遗 玄珠等。
四川雅安东汉益州太守高颐石阙
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年)建造,为 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及其弟高实的墓阙, 是全国现存地面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 石阙。 高颐阙分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 由主阙和子阙组成。 高颐墓阙分东西而阙,两阙相距13.6 米,阙间有高君宋碑及巨型石辟邪。两 阙北壁皆有阴刻隶书铭文。现东阙的主 阙斗拱层以上部分和子阙被毁,西阙的 主阙和子阙保存完整。
。石雕牌坊上雕刻的 图案分别有不同的象 征意义,有的代表皇 后的象征,有的代表 成为好运气和幸福的 象征,还有的代表长 寿、幸福、健康、吉 祥、如意等丰富内涵。
石雕牌坊是一种具有纪 念性的独特的建筑物, 从牌坊的建造意图来说, 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为 标志性;二类为陵墓牌 坊;三类为纪念性的, 根据想表达的意图来建 筑不同的牌坊。在现代, 牌坊一般用来为表彰与 纪念人物或表示美观的 建筑物,多建筑在市街 或名胜古迹等处。

中国古建筑华表石阙牌坊形制变迁和其礼制含义

中国古建筑华表石阙牌坊形制变迁和其礼制含义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石 阙 示 意 图
四川雅安东汉益州太守高颐石阙
高颐阙,主阙13层,高约6米,为 汉阙最高,宽1.6米,厚0.9米;子 阙7层,高3.39米,宽1.3米,厚0.5 米。阙用红砂石英岩石叠砌,重檐 五脊式仿木结构建筑。阙顶仿汉代 木结构建筑,有角柱、枋斗;;阙 身有三车导从,车前伍伯、骑吹、 骑吏等马车出行图。 经上砌石五层形成楼部,从下向 上第一层雕想必斗承托三层纵横相 叠的枋。南、北两面交叉枋头的正 中各浮雕一饕餮,南面口衔鱼,北 面口衔蛇。转角处的大斗下均雕一 角神,背负楼部。第二层刻十朵一 斗二升二升斗拱承托四周的枋。斗 拱之间浮雕有“张良椎秦皇”、 “高祖斩蛇”、“季札挂剑“、师 旷鼓琴”、等历史故事,以及神话 传说中的九尾狐、三足鸟、黄帝遗 玄珠等。
四川雅安东汉益州太守高颐石阙
第三层四周为人兽相斗的图案花纹。 第四层上大下小,四面向外倾斜,浮 雕有“神茶”、“郁垒”、 |“吴姬天 门”、“天马”、“飞黄”、“龙”、 “虎”等图像。第五层四面雕有枋头 24 个,上阴刻隶书“汉故益洲太守阴 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君字贯 方”。重檐五脊阙顶正脊中部刻一鲲 鹏。 石阙前有石兽“天禄”和“ 辟邪”, 雕刻刚健,敦实厚重。两阙中间为墓 碑。 高颐阙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 以 汉阙又被称为“石质汉书”。它既 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又是一种特殊的 石刻珍品,是研究汉代历史文化、建 筑、雕塑、美术的重要实体。

隆昌贞节牌坊简介

隆昌贞节牌坊简介

隆昌贞节牌坊简介

以下是对隆昌贞节牌坊的详细介绍:

1. 历史背景:

清朝时期,为了表彰那些坚守贞节的妇女,皇帝下令在各地建造贞节牌坊。隆昌地区也有多座贞节牌坊,它们见证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

2. 建筑特点:

这些牌坊都是全石结构,由巨大的石块构成,给人一种庄重、坚固的感觉。

牌坊的顶部有精美的石雕斗拱,既美观又能承受重量。

横梁下有石雕人物和动物图案,技艺精湛,栩栩如生。

“圣旨”、“贞节”等字样刻在牌坊上,表明这是皇帝御赐的荣誉。

3. 文化意义:

这些贞节牌坊是封建社会对女性道德要求的一种体现。被表彰的女性通常在年轻时失去了丈夫,她们守节不嫁,为家族带来荣誉。

通过建造贞节牌坊,清朝政府试图树立榜样,鼓励其他女性效仿,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道德秩序。

4. 现存状况:

目前,隆昌地区仅存两座完整的贞节牌坊,一座是之前提到的位于南关古镇的牌坊,另一座就是本文介绍的这座位于隆昌市的牌坊。

这些牌坊已经成为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政府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这些宝贵的古迹能够长久保存下去。

5. 旅游价值:

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这些贞节牌坊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许多游客对这些女性的坚守表示敬意,同时也对那个时代的社会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当地政府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和旅游项目,进一步弘扬地方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总之,隆昌的贞节牌坊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那个时代女性价值观的生动展示。通过了解这些牌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历史和文化。

论牌坊等级

论牌坊等级

牌坊的等级

1、牌坊的起源

牌坊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断, “衡门”至迟在春秋中叶即已出现;衡门是什么呢当时是以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的结构存在的,旧称“衡门”也就是说,门是牌坊的老祖宗;

牌楼也叫牌坊,汉族传统建筑之一;最早见于周朝,最初用于旌表节孝的纪念物,后来在园林、寺观、宫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北京是中国牌楼最多的城市;一种有柱门形构筑物,一般较高大;旧时牌楼主要有木、石、木石、砖木、琉璃几种,多设于要道口;

汉代曰阙;在城门外建阙台防洪;阙上建观;

三国时期,曹操在宫廷外建坊,牌坊即坊门;

宋代以前,牌坊主要用于祭天、祀孔;南宋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用于褒扬功德,旌表节烈的牌坊明显多起来并形成特色,“牌坊为明清两代特有之装饰建筑,盖自汉代之阙,六朝之标,唐宋之乌头门、棂星门演变形成者也;……清代牌坊之制,亦与殿屋桥梁同,经工部定制做法2,其形制以木构为主,木构以柱额构成若干间,额上施斗拱,其上盖瓦顶,石牌楼仍以石模仿木牌楼者,因材料之不同,遂产生风趣迥异之比例”;在民间,以徽州牌坊最为著名;

近现代,牌楼曾作为多届世博会中国馆的门面建筑,吸引了世人的视线;其中1867年世博会中国馆牌楼使用木、竹和麦秆等材料,造型简

单,令人赏心悦目;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中国馆以一座精心雕凿、涂饰的全木牌楼为正门,浓郁的民族特色吸引了参观者和各国参展官员;1900年巴黎世博会的中国牌楼外形仿造国子监琉璃牌楼,气势恢弘;

牌坊和仪门简介

牌坊和仪门简介

牌坊

1.11牌坊的渊源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

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称牌楼。

牌坊从产生,到形制成熟,到种类众多,繁荣兴盛,由结构简单到结构繁复,由形

制单一到形制多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

牌坊源自"衡门"(如图1)。衡门是以两根柱子架着一根横梁的结构存在的,

这显然已具备构成牌坊的基本要素,堪称为牌坊的原始雏形。牌坊的原始雏形最

迟在春秋中叶即已出现。

“衡门”加上门扇后形成坊门;一部分坊门经过发展吸取了华表的形制特点,

将坊门两侧立柱改换成高耸而华美的华表柱,形成了“乌头门”或“棂星门”;

另一部分坊门吸取阙的形制特点,产生有屋宇式结构特点的牌坊亦称牌楼;随着

城市的发展坊墙拆除,坊门临街而立保留下来形成独立的坊门,最后随着历史逐

渐演变为我们现今所看到的牌坊样式。

1.2牌坊的社会功能

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如此钟爱牌坊,乐此不疲,建造了如此众多的牌坊,乃至

使牌坊家族越来越丁口兴旺,牌坊文化越来越繁荣兴盛,这除了因为牌坊具有独

特壮美的建筑形态和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外,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牌坊具

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

一是纪念性功能。到明清时代,为纪念或表彰某人或某事而专门兴建牌坊已

成为相当普遍的事情,所以造就了安徽歙县棠樾一村七座牌坊的绝世之作。根据

牌坊纪念或表彰某人或某事的不同性质,纪念性牌坊又可分为道德牌坊、功名牌

坊、节孝牌坊等。

二是标志性功能。牌坊立于建筑群前面或

内部,起到标志地点、引导行人、分隔空间作

用。一般而言,牌坊大多位于祠堂的前堂与中

5中国传统建筑之礼制建筑

5中国传统建筑之礼制建筑

牌坊,汉族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封建 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 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 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 地名的。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 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牌坊 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 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 能。其实牌坊与牌楼是有显著区别的, 牌坊没有"楼"的构造,即没有斗拱和屋顶, 而牌楼有屋顶,它有更大的烘托气氛。 但是由于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用于表彰、 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 而且又多建于宫苑、寺观、陵墓、祠堂、 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再加上长期以 来老百姓对"坊"、"楼"的概念不清,所以 到最后两者成为一个互通的称谓了。
一、坛、庙、宗祠类建筑 (二)庙 庙是古代供祀祖宗的地方。古代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 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供奉皇族祖先灵位。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汉 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蜕变为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人死 曰鬼”,庙作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
关羽庙
寿光文庙
一、坛、庙、宗祠类建筑 (三)宗祠 宗祠,又称宗庙、祖祠、祖厝、祠堂。它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 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民间建造家族祠堂,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莆田刺桐金紫方氏祠堂,便是 建于唐末。涵江黄巷村黄氏宗祠,建于北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到南宋,莆田林氏“建先祠”,“置 祭产”。(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十二)建阳陈氏家族的祠堂,始筑于元代。各地大规模营造祠堂,则在明 清两代。此时入闽各家族经过长期发展和繁衍,族众日益增多,家族为团结族人大兴土木,故一时建祠之风 盛行。据清初《光泽县志》载,当地“从前各族宗祠无几,近数十年,凡聚族而居者,城乡多各建祠。春秋 祭祀,序昭穆,崇功德,敬老尊贤,颇有追远睦族遗意。”

隆昌北关石牌坊介绍

隆昌北关石牌坊介绍

隆昌北关石牌坊介绍

隆昌北关石牌坊位于中国四川省南充市隆昌县城北入口处,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石质牌坊建筑。以下是对隆昌北关石牌坊的简要介绍:

1.建筑风格:隆昌北关石牌坊是一座典型的中式建筑,采用传统

的石构造,彰显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和特色。

2.建造年代:隆昌北关石牌坊的建造年代尚无确切记载,但根据

研究推测,可能可以追溯到明代或清代。

3.牌坊结构:隆昌北关石牌坊由坊额、柱、梁和顶组成,整体呈

现出庄重稳定的建筑风格。牌坊上方常常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

文字,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4.文化意义:作为一座历史建筑,隆昌北关石牌坊承载着丰富的

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人们对历史文明

和传统价值观的追溯和传承。

5.旅游价值:隆昌北关石牌坊作为一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景点,

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客可以欣赏到石牌坊的雄伟建筑

风格,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氛围。

总之,隆昌北关石牌坊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石质牌坊建筑,代表着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和特色。它不仅是隆昌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之一。

解读中国古牌坊

解读中国古牌坊

解读中国古牌坊

牌坊又称牌楼,古名绰楔,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千百年来,牌坊繁衍发展,不仅遍及华夏城乡,而且还远涉重洋,屹立于异国他乡的许多地方,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典型标识。

牌坊的起源和发展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察分析,牌坊是在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这种结构、形制最简单的原始的门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这种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门名为“衡门”。《汉书·玄成传》云:“衡门,横一木于门上,贫者之居也。”就其结构来讲,“衡门”无疑已具备构成牌坊的基本要素,堪称牌坊的原始雏形。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古代典籍中有关“衡门”的最早记载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断,“衡门”至迟在春秋中叶即已出现。这是牌坊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牌坊孕育产生的胚胎期。

从春秋战国至唐代,我国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在隋代称为“里”,唐代称为“坊”。里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这种坊门起先只是像“衡门”那样由两根立柱架一根横木,柱侧安装可开合的门扇而构成的。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繁荣,人们对坊门的建造也讲究起来,将产生于上古时代、这时已演化得形制赫然华贵的华表柱移植到了坊门上来,出现了由两根高过门顶的高大华表柱中间连一至两根横梁及门扇组合成一种新式样的门,称为“乌头门”(图)。宋以后,乌头门这名称日渐少用,而被“棂星门”这一称呼取代。棂星门是祭祀灵星的祠庙的有窗棂的门,因其形制一般都采用当时最为庄重、威严、气派的乌头门,久而久之就成了乌头门的代称。棂星门既是牌坊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又作为牌坊的一个血缘分支保存延续下来,自宋代以来,一般被用于文庙、道观、陵墓等庄重场合的正门。而这些场所建造的棂星门往往只起一个标识作用,并不需要有防卫功能,棂星门上的门扇可装可不装,久而久之,一些棂星门就只剩下了华表柱和作为额枋的横梁,因其华表柱远远高出额枋,呈冲天状,后来便逐渐发展成冲天牌坊,成为牌坊最主要的形制。

礼制建筑_精品文档

礼制建筑_精品文档
第三节 礼制建筑
一、坛、庙、宗祠类建筑
1.坛 “坛”《说文解字》解释为“祭场”,原
来是指在平坦的地面上用土堆筑的高台。 在我国古代,坛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祭祀, 所以,就有了“祭坛”的名称。
唐代的圜丘(天坛)遗址(陕西西安)
明清天坛遗址全景(北京)
明清天坛的祈年殿
明清日坛遗址(北京)
2.庙
二、明堂
明堂,作为最独特的礼制性建筑,是中国 先秦时帝王会见诸侯、进行祭祀活动的场 所,是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后来衍生成 诸多礼制功能的综合体,“礼”的理想模 式在明堂建筑中有充分的充分体现。
汉平帝明堂复原图
三、陵墓建筑
中国陵墓建筑,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 靠山而建;也有少数建造在平原上。陵园 的布局大都是四周筑墙,四面开门,四角 建造角楼。陵前建有甬道,甬道两侧有石 人、石兽雕像,陵园内松柏苍翠、树木森 森,给人肃穆、宁静之感。
江苏周庄沈厅松茂堂
五、阙、华表、牌坊
阙,一方面起着“标表”的作用,用来标 示建筑组群的隆重性质和等级名分,另一 方面起着强化威仪的作用,有效地渲染建 筑组群入口和神道的壮观气势,唐宋以后 演化成宫廷广场的礼制性门楼。
四川雅安高颐阙
华表,两汉时称桓表,也称为神道柱、石 望柱、表、标、碣,起源于原始社会部落 的图腾柱子,以后演变为立于宫殿、亭隅、 桥头、墓前起标志作用的东西,是一种建 筑化的仪仗,有效地起到表崇遵规、显示 隆重和强化威仪的作用。

国人知识库—中国古建筑「二十八-牌坊」

国人知识库—中国古建筑「二十八-牌坊」

国人知识库—中国古建筑「二十八-牌坊」

学习是贯穿一生的技能包,温故知新绝对是最简单的方法,在回看古人的智慧结晶时,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先人们给我们总结好了的,我们后来的创新也要有根可循,而这本书便可视为根的一部分。一个好的建筑没有所谓的好看不好看,但是有没有文化,有没有根是很关键的。

继续分享……

第二十八章牌坊

牌坊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主要由柱、依柱石、梁、枋、楼等几部分组成。它的形式有一-间两柱、三间四柱等,也有大者能达到五间、七间的牌坊。柱子之间架有横梁相连。梁的上面承接着一到三层石板,也就是镌刻有建坊目的之类文字的枋,枋上面建有楼,有些楼还有特别明显的顶盖。横梁的跨度大,负重也大,容易断裂,为此在梁与柱相连的拐角处多安置有雀替。牌坊多高达十几米,而柱子又处在一条直线上,为了防止它倒塌,每根石柱前后都有依柱石夹抱。牌坊建在陵墓、祠堂、衙署、园林等处,甚至是街旁、里坊、路口,既可作为一种标志,也可用于褒扬功德、旌表节烈等。因此,从牌坊的作用,或是建造意图来说,可以将之分为三大类:标志坊、功德坊和节烈坊。

标志坊

标志坊是在某些具有纪念意义的地方所建的牌坊,作为一种标志,并起着昭示后人的作用。

功德坊

功德坊是彰显有功名者的功名、政绩的功名坊和表彰某人德行的道德坊的合称。

功名坊

功名坊是用来显示某人的官位、政绩或某人的科举成就的。道德坊

道德坊是表彰某人德行的牌坊,诸如行善、有义举等。节烈坊

节烈坊则是用来表彰忠臣、孝子和贞节烈女的,尤其是表彰妇女贞节的最多。

陵墓坊

陵墓坊是立在陵墓前方的牌坊,起到一个提示、指引的作用,同时也是陵墓的一种标志。

牌坊知识点

牌坊知识点

牌坊知识点

牌坊,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的许多古镇、古城、园林和历史名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牌坊。牌坊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本文将从历史、结构、寓意和保护等方面介绍牌坊的知识点。

一、历史

牌坊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式,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和周代。最早的牌

坊主要用于祭祀神灵和纪念英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常见的建筑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牌坊的功能也逐渐扩大,不仅用于宣扬政治思想,还用于标志地域文化和纪念重要人物。

在明清时期,牌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成为城市和乡村中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许多知名的牌坊都建于这个时期,如北京的天坛牌坊和保定的正定牌坊等。牌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二、结构

牌坊的结构一般由台基、柱、额和檐组成。其中,台基是支撑整个牌坊的基座,柱是连接台基和额的立柱,额是牌坊上方横梁上的装饰部分,檐是额下方的悬挑部分。牌坊的结构设计精巧,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牌坊的柱分为两种形式:方柱和圆柱。方柱代表男性,圆柱代表女性。额则是

牌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有匾额和额匾。匾额是牌坊上刻有文字的部分,它可以用来表达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美好祝愿。额匾是匾额上方的装饰物,可以是各种图案和雕刻。

三、寓意

牌坊作为一种建筑形式,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文化

情感。牌坊的寓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纪念英雄、表彰功绩、祈福祝福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牌坊还有一种重要的象征意义,即“门”的象征。门在中国

青州古城牌坊介绍

青州古城牌坊介绍

青州古城牌坊介绍

青州古城是位于山东省青州市的一座历史名城,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一座集文化、建筑、历史、旅游为一体的古城。其中,青州古城的牌坊在文化和建筑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青州古城牌坊的介绍。

一、牌坊的基本概念

牌坊,又称牌楼,是古代中国建筑中的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牌坊的形式分为四柱式、两柱式、三门式、四门式等,一般用于庆祝或警示。牌坊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使用范围广泛,既可以是城门、街道、村庄、庙宇、商铺、居民区等。

二、青州古城牌坊的分布

在青州古城内,可以看到很多仿古建筑和古色古香的牌坊,丰富的文化和建筑特色无不令游客们大加赞叹。其中,比较典型的牌坊有“诗礼牌坊”、“和平牌坊”、“鲁迅牌坊”、“乔家大院牌坊”等等。

1、诗礼牌坊

“诗礼牌坊”坐落在青州古城的中心区域,是一道秦汉风格的古牌坊。牌坊造型大气,雄浑有力,风格古朴,令人赞叹。牌坊中央有四个大字——“诗礼之邦”,面向整个古城,显得神圣而庄严。这座牌坊说明了青州在诗礼方面的地位,也代表了古城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和平牌坊

和平牌坊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是一座寓意深远的牌坊。牌坊造型极其简洁,四柱式,灰墙白顶,沉稳而不失优雅。面前有一个大西瓜形的石头,赫然醒目地印着一行红色的大字——“和平”。这个牌坊的寓意十分深刻,是古城邻邦的好客和温暖之处。

3、鲁迅牌坊

鲁迅牌坊位于乔家大院东南方向,是一座颇有特色的牌坊。几英

尺高的门楼,牌坊正面刻着鲁迅的诗句,寓意深远、令人印象深刻。这个牌坊建造自古城的东北部,大门的东侧和西侧均有状元楼、进士衙署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

中国古代牌坊的类型

中国古代牌坊的类型

中国古代牌坊的类型

中国古代牌坊的类型很多,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形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关门牌坊:位于城门或官府门前,用来标志城市或官府的重要性和地位。

2. 祠堂牌坊:建在祠堂的门前,是祭祀先祖、尊崇神灵的场所,标志着家族的尊贵和荣誉。

3. 墓门牌坊:建在墓地入口处,用来纪念逝者,展示家族的世袭。墓门牌坊形制庄严,往往有龙凤、狮子、牛等装饰图案。

4. 行宫牌坊:建在皇帝、官员的行宫或府邸的门前,象征着皇权和权威,体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尊贵。

5. 社学牌坊:建在学府或书院的门前,用来表彰学子的功绩,鼓励学习,体现社会对学问的尊重和重视。

6. 僧宅牌坊:建在寺庙或僧侣的宅院门前,用来标志佛教的圣地,展示僧众的修行和道德风范。

7. 商业牌坊:建在商业区域的门前,用来标志商家的身份和商标,展示商家的地位和财富。

8. 美化牌坊:建在公园、花园或风景名胜区域的门前,用来点缀环境,增加美感。

这些古代牌坊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功能,同时也代表着不同社会群体的尊贵身份和荣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古代牌坊已经不复存在,但它们对于中国建筑和文化的影响仍然深远。

牌坊的起源,中国什么时候出现牌坊

牌坊的起源,中国什么时候出现牌坊

牌坊的起源,中国什么时候出现牌坊

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老百姓俗称为牌楼。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察分析,牌坊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最早的牌楼是以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的结构存在的,旧称“衡门”。

牌坊与牌楼是有显著区别的,牌坊没有“楼”的构造,即没有斗拱和屋顶,而牌楼有屋顶,它有更大的烘托气氛。但由于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而且又多建于宫苑、寺观、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再加上长期以来老百姓对“坊”、“楼”的概念不清,所以到最后两者成为一个互通的称谓了。

古时候,牌坊其实就是门的称谓。在唐代,我国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后来,因为门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只剩下现在这种形式,于是老百姓逐渐地称这种坊门为牌坊。

当时,如果里坊居民中有人有了“嘉德懿行”,封建统治者就加

以旌表,榜于门上,叫“表阊”。所以有些坊门就成为一种纪念性建筑物。它起初是木构建筑,明代出现了用石头建造的,就叫牌坊。

牌坊分柱子出头与不出头二式。柱子出头的,起初和“乌头门”的样子差不多,后来才发展成多间的大牌坊。这类大牌坊以明代嘉靖时修建的长陵石牌坊为最早,而且比较完整地保存至今。也有的在大额枋的中央冠以火焰宝珠,则叫火焰牌坊。至于木结构而装琉璃瓦顶的,一般就称牌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礼制建筑之牌坊

关于牌坊

牌坊,又名牌楼,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老百姓俗称它为牌楼。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牌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开始用于祭天、祀孔。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为祈求丰年,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

牌坊和牌楼的区别

许多人都认为牌坊和牌楼一样,因为牌坊和牌楼的建筑差不多,其实也是有区别的。牌坊和牌楼其中一个区别就是,牌楼上面是有屋顶的,而牌坊上面没有屋顶,反过来讲,有屋顶的叫牌楼,没有屋顶的叫做牌坊。

牌楼从形式上分,只有两类。一类叫'冲天式',也叫'柱出头'式。这类牌楼的间柱是高出明楼楼顶的;另一类'不出头'式。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

牌坊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历史源远流长,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最早是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的结构,称“衡门”,也就

是现在所说的牌坊的老祖宗。

我国唐代的城市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称为“坊”。“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

牌坊分类

牌坊从建筑样式和风格上大体分南、北两大派。南派牌坊秀丽精巧,尤其是徽式、苏式、桂式牌楼,高挑的檐角显得淑女气十足;北派牌坊受京城皇族影响,大多为宫廷建筑,显得凝重粗犷。材质分石坊、砖坊、木坊、水泥坊。

牌坊有功德牌坊、忠正牌坊、功名牌坊、官宦名门牌坊、孝子牌坊、贞节牌坊、仁义慈善牌坊、百岁寿庆牌坊、历史纪念牌坊、学宫书院牌坊、文庙武庙牌坊、衙署府第牌坊、地名牌坊、会馆商肆牌坊、陵墓祠庙牌坊、寺庙牌坊、名胜古迹牌坊等。这些牌坊主要起着褒奖教育、炫耀标榜、纪念追思、风俗展示、装饰美化、标识引导等作用。

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可分为四类:一是功德牌坊,为某人记功记德。二是贞洁道德牌坊,多表彰节妇烈女。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多为家族牌坊,为光宗耀祖之用。四类为标志坊,多立于村镇入口与街上,作为空间段落的分隔之用。

按张玉舰《中国牌坊的故事》一书,更具体地划分为六类:一是庙宇坊,如曲阜孔庙牌坊;二是功德牌坊,上述“四世宫保”牌坊、山东青州衡王府石坊等就属于此类;三是百岁坊(也称百寿坊),和其它类型比较起来,这类数量要少得多,如山东青州市韩楼百寿坊、

安徽泾县九峰村百岁牌坊;四是节孝坊;五是标志坊;六是陵墓坊,绍兴市大禹陵牌坊和南通市唐骆宾王墓道坊。

著名牌坊建筑

顺峰山牌坊

顺德顺峰山公园入口牌坊,建于2002年,为三跨式巨型中式牌坊,整座牌坊宽88米,总高度38米,基座厚3米,主跨35米,整座楼牌重1.4万吨,为亚洲最大牌坊。其规模之大,造型之雄伟,图案之华丽,石艺之精湛均为国内外所罕见,因此享有中华第一牌坊的美誉。

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古徽州府歙县县城内,是全国罕见的典型明代石坊建筑,立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石坊四面八柱,“口”字形,故俗称“八脚牌楼”。南北长 11.54米,东西宽6.77米,高11.4米。

许国(1527一1596),字维桢,歙县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万历十二年以云南“平夷”有功,晋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许氏衣锦还乡,当年即立此坊,故坊上镌有“恩荣”、“先学后臣”、“上台元老”、“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字样。字为馆阁体,明书法家董其昌书刻。

许国石坊是仿木构造建筑,有脊、吻、斗拱。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座单间双柱三楼式的石坊组成。石料全部采用青色茶园石,石料质地坚硬,粗壮厚度,石坊雕饰艺术更是巧夺天工。每一方石柱、每一道梁坊、每一块匾额,每一处斗拱和雀替,都饰以精美的雕刻。12只狮子,前后各四,左右各二,雄踞于石础之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富有“个性化”的雕饰设计,巧妙地表达牌坊主人许国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成就。

石坊上的题字都出字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之手。石坊上遍布雕饰,工致细腻,古朴豪放,为徽州石雕工艺中的杰作。许国石坊四坊架连,八脚并立,俗称“八脚牌坊”,它以中华独一无二的雄姿成为举世瞩目的“国宝”,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贞白里坊

贞白里坊位于徽州府歙县郑村,为徽州最古老的牌坊。始建于元末,明弘治和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曾重修。仿木结构,二柱一间三楼,高8米,宽5.7米。石柱内侧面有门框卯口,从前装有木栅门。二楼匾额上有元代翰林国史院编修程文等撰写的《贞白里门铭》,旨在雄表元代里人郑千龄一家三代乡贤。一楼额枋上有"贞白里"三个篆刻大字,为"奉政大夫佥浙江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事余阙书"。坊主要构件外形尚好,梁上深浮雕及部分文字剥蚀严重,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位于古徽州府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共七座,明建三座,清建四座。三座明坊为鲍灿坊、慈孝里坊、鲍象贤尚书坊。

棠樾牌坊群是中国牌坊中最有名的一处,村内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朴典雅,无论从前还是从后看,都以“忠、孝、节、义”为顺序,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古牌坊周围伴以古祠堂、古民居、古亭居、古亭阁、在广阔的田园风光、秀丽的山光水色映照下,使棠樾牌坊群成为天然的影视基地。《红楼梦》,《烟锁重楼》等三十多部影视名剧在此拍摄。

歙县棠樾青石牌坊群,既不用钉,又不用铆,石与石之间巧妙结合,可历千百年不倒不败,一座一座直冲云霄,一座座精心设计和施工,一座又一座经官批御审,历代统治者用这一特殊方式来表彰那些在社会中有“贡献”的人,这足以证明历代都极为重视“精神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