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爱国情怀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爱国主题
是复杂多变的 ,其成就也是多方面的。他既是政治活 之可爱者亦莫 中国若。” 由此看来 ,他所爱的 国 , 动 家 ,又是 学者 ;既是 宣传 家 ,又是诗人 。然而 , 指的是 通常 意义下具有祖国含义的 中国 ,而不是大清
他首先是一个政治活动家 。粱启超一生 的思想复杂多 国
} Q .第朔 车 | 兽- 4
他在 这里 连 用八 个 “ ”字组 成 一组 双重 否 定 ̄qs 下的进步理 念—— 希望改变王朝政体 ,让 中国成为一 非 ll : 句 ,揭露 了 清政 府用 人不 是唯 德 唯才 ,而 是 论资排 个真正现代意义上 的国家 。
辈 ,这就必然造成 年龄老化 。他认为 ,这些老而 无能
2梁启超论 述 了国家民族的严 重忧患。梁 启超 在 昔 ,岂尝有 国家哉 ,不过有 朝廷耳 。” 这 段文字指 . 《 少年 中国说 》中描述 了鸦片战争 以来 国家衰败 、民 出了中国迄 今之所 以未成为现代 国家的根本原 因是 :
族危亡的处境 : “ 而今颓 然老一矣 ,昨 日割 五城 ,明 中国 只有 国的名义 ,未具备现代 国家的形式 。 “ 其长
民为待死之 民 ,万事付之 奈何 ,一切凭人作弄 ,亦何 施的统治者 “ 窒其生机” ,而使其 “ 童年 多病 ,转类
足 怪 。” 剐
老态 ” ,甚至有 人怀疑她的 “ 死期将至 ”。但梁启超
梁启超的爱国名言
梁启超的爱国名⾔
1.梁启超对他⼉⼦讲的那句爱国名⾔是怎样讲的
"思成所学太专向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学或⼈⽂科学之中某部门,稍为多⽤点⼯夫。
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堕落之根源。再者,⼀个⼈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
不独朋友⽽已,即如在家庭⾥头,像你有我这样⼀位爹爹,也属⼈⽣难逢的幸福,若你的学问兴味太过单调,将来也会和我相对词竭,不能领着我的教训,你全⽣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我是学问兴趣⽅⾯极多的⼈,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
然⽽我的⽣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时候,趣味转过新⽅⾯,便觉得像换个新⽣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我⾃觉这种⽣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2.梁启超名⾔名句
成功⼤易,⽽获实丰于斯所期,浅⼈喜焉,⽽深识者⽅以为吊。 —— 梁启超
成功⾃是⼈权贵,创业终由道⼒强。 —— 梁启超
⾃信与骄傲有异;⾃信者常沉着,⽽骄傲者常浮扬。 —— 梁启超
⼈⽣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 梁启超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百⾥者半九⼗,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 梁启超
患难困苦,是磨炼⼈格之最⾼学校。 —— 梁启超
⼈⽣百年,⽴于幼学。 —— 梁启超
美术所以能产⽣科学,全从“真美合⼀”的观念产⽣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 梁启超
梁启超九个子女皆成大才
人生驿站
R A N D G A R D EN O F SC I EN C
E
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他是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以变法强国为己任,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青年。青年毛泽东崇拜梁任公,受“新民说”的启发而创立“新民学会”;胡适自称“受了梁先生无穷的恩惠”,思想上“不能不跟他走”。梁启超没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却用言传身教,将一生不变的家国情怀,融入了几代梁氏后人的血脉。在400余封家书中,梁启超常教育子女把个人努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报效祖国。梁启超9个子女7个留学海外,皆学有所成,却无一例外都回到祖国,体现了爱国家风的良好传承。以强国为己任一生忧国忧民梁启超自幼勤奋读书,12岁考取秀才,17岁考中举人。但他并不以此自满,得知康有为在省城长兴里之万木草堂讲学,便去听讲求教。当时康有为只是一名秀才,举人向秀才学习,这在当时成为一段佳话。康有为对于旧学的批判,深刻地影响了梁启超,他积极参加康有为组织的“公车上书”变法请愿活动,成为“强学会”中的积极分子。“百日维新”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但他依然心忧祖国“今天下之可忧者,莫中国若;天下之可爱者,亦莫中国若。吾愈益忧之,则愈益爱之;愈益爱之,则愈益忧之。”他创办了《新民丛报》等八种报纸,口诛笔伐公开批评清朝政府,要求废除专制;还介绍了大量西方变法改革的经验,并第一个把德国学者伯伦知理的国家学说介绍到中国,积极探索变法强国之路。回国后,看到袁世凯复辟帝制,梁启超连夜写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的檄文,反对袁世凯称帝。袁世凯派人先贿以“二十万元,令勿印行”,遭到梁启超拒绝。袁世凯又派人威胁道:“君亡命已十余年,此中况味亦既饱尝,何必更自苦!”梁启超则以蔑视愤慨的语气说:“余诚老于亡命之经验家也。余宁乐此,不愿苟活于此浊恶空气中也。”随后,梁启超的讨袁檄文在北京、上海等地各大报刊刊登,引发各界抢购传抄,影响震动全国。梁启超晚年定居天津著书讲学,将自己的房子命名为“饮冰室”。“饮冰”出自《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饮冰”二字,流露出梁启超浇不灭的爱国情怀。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育儿家”。梁启超一生有九个子女,个个成才,各有所长。长女思顺,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次子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三子思
梁启超的家国情怀诗句
梁启超的家国情怀诗句
1.英雄气魄慑江山,千古名篇万古传。
2.才子英雄血泪斑,贞坚志士骨头硬。
3.英雄豪杰谱新篇,才子佳人共光辉。
4.英雄豪杰傲江湖,才子佳人耀乾坤。
5.英雄虎胆震乾坤,才子佳人绝世伦。
6.英雄豪杰凌云志,才子佳人旷世情。
《梁启超人物介绍》课件
梁启超的参与
作为立宪派的领袖之一,梁启超积 极推动立宪运动,发表大量文章和 演说,阐述立宪的必要性和意义。
影响
立宪运动虽然最终未能实现改革的 目标,但在当时起到了唤醒民众、 推动国家现代化的作用。
辛亥革命与民国建立
背景
贡献
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 立了中华民国。
梁启超在民国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 要的政治影响力,为新政权的建设作 出了贡献。
1884年进入广州学海堂 ,开始接受新式教育
1889年考取秀才,同年 入广州学海堂深造
在学海堂期间,结识了 康有为,开始接触维新
思想
职业生涯
维新变法
1895年参与发起成立“强学会 ”,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时务报》创办
1896年创办《时务报》,任主 编,宣传维新思想
流亡日本
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 继续从事政治活动和学术研究
学术地位
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思 想家群之代表。
对后世影响
他的思想和著作对后世的 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 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 有启示意义。
03
梁启超的政治生涯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立宪运动
背景
清朝末期,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立宪派发起立宪运动,要求改革
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_中国古代爱国情怀的诗句
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_中国古代爱国情怀的诗句
爱国是公民必须拥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部分。生活中,表达自己爱国之情的诗句有哪些?今天小编和同学们分享几篇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_中国古代爱国情怀的诗句,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爱国之情诗句【1】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8.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10.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1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5.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1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7.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1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梁启超的爱国情怀
梁启超的爱国情怀
英国哲学家密尔顿(John Milton)在其1644年发表的《论教育》(Tractate of Education)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勇敢的名副其实的爱国者”(living to be brave men and worthy patriots)。那么,如何才能够培养出“勇敢的名副其实的爱国者”呢?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首位提出“爱国”概念的人①,也是首位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人。因此,关于这个问题,了解一百多年前这位爱国先驱对“爱国”的看法,很有启发。
梁启超的爱国思想可以归纳为三个重要原则:一、爱国不同于爱朝廷;二、端正人民和国家的关系;三、爱国必须先兴民权。
一、爱国不同于爱朝廷
梁启超在《新民说》第六节“论国家思想”阐释了“国家”与“朝廷”的概念差异。他说:“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而握朝廷之权者,则事务所之总办也。国家如一村市,朝廷则村市之会馆;而握朝廷之权者,则会馆之值理也。……两者性质不同,而其大小轻重自不可相越。故法王路易十四'朕即国家也'一语,至今以为大逆不道,欧美五尺童子闻之莫不唾焉。……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
在梁启超的这段文字旁,毛泽东批了一段话:“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也。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推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也,法令由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②所以,梁启超说:“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与国既异物。”③他认为,人们把“朝廷”当作“国家”,实在是一大历史性错误,因为“国家者,全国人之公产也;朝廷者,一姓之产业也。国家之运祚甚长,而一姓之兴替甚短;国家之面积甚大,而一姓之位置甚微。朝廷云者,不过偶然一时为国中巨擘之巨世云尔。……有国家而后有朝廷,国家能变置前朝廷,朝廷不能吐纳国①中国古有“忠君爱国”的说法,但这种“爱国”思想迥异于近代爱国观,它不过是梁启超批评的“爱朝
梁启超鼓舞爱国情怀演讲稿
梁启超鼓舞爱国情怀演讲稿
梁启超鼓舞爱国情怀演讲稿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一篇关于梁启超先生的
演讲稿。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
一生致力于民族振兴的事业,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在这篇演讲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梁启超先生对爱国情怀的鼓
舞作用。
一、梁启超对国家发展的理解
梁启超先生一直以来对国家发展充满热忱和追求。他在《我的中国心》中提到:“中国,本是吾祖宗之中国,乃中华民族之中国,亦国际共
和之中国,非孤立自守之中国也。”他强调了中国这个国家属于全体
中国人民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的共同体,而不是个人或团体的私有财产。他认为中国应该追求的是一个政治制度健全、人民生活富裕、文
明程度高的国家,这种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梁启
超的这种国家发展理念,激励着广大的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的复兴而
努力奋斗。
二、梁启超对教育的重视
梁启超先生深知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一直强调教育是国家的基础。他在《大同书卷》中写道:“孔子有云:‘治天下者必设教育’,以‘着女正之,鳏寡孤独者’,为先攻薄;以变易时政,则从简易,今其来已。”这句话意味着梁启超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进步。他的这种教育观点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梁启超对国家命运的担当
梁启超先生一生坎坷,但他始终怀揣着对国家命运的担当和责任。他在《行吟集》中写道:“衡湘何处是家园,谁家堪寄临书怀。岂忧桓文恩未切,但恐殷天乱有时。”这句话表达了梁启超对国家命运的牵挂和担心。他深知国家的命运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奉献,他也视自己为命运的守护者。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国家命运得到了改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人可以为国家的兴衰起到重要的作用。
【名人故事】名人爱国故事:梁启超_700字
【名人故事】名人爱国故事:梁启超_700字
梁启超(1873年—1929年)是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化名人,他的爱国事迹也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梁启超年轻时就深受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影响,他十分关注中国近代化和国家强盛的问题。他曾在日本留学,回国后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和政治活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梁启超被聘为国务总理,负责大清帝国的清退事宜,他积极支持政府推行改革和现代化,努力推动国家走向强盛。
在外交方面,梁启超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曾任中华民国驻美国公使,借助美国的力量为中国争取利益,维护国家尊严。同时,他也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问题,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和理论,对现代化中国的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梁启超的一生中,他始终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追求国家强盛和文化自信。他在思想上不断探索,反复思考中国的命运和前途,不断提出新的主张和方案,潜心于中国的现代化和文化建设事业。他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影响了一整个时代的人们,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梁启超曾经说过:“国也因一人而兴,国也因一人而亡。”他这句话道出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也传递出了他对祖国强盛的期许和追求。让我们铭记梁启超先生的爱国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2022关于爱国的作文素材高中
2022关于爱国的作文素材高中
关于爱国的作文素材高中篇1
爱国,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首要的职责。在烽火硝烟中无数革命烈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也许我们的爱国热情无法在残血如火的战场上表现,但我们可以用知识的武器来捍卫祖国,建设祖国,不辜负先烈的期望!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国难当头,才见朝臣忠诚。古有精忠报国的岳家军、杨家将,抗击委寇的戚继光、虎门硝烟的林则徐……近代以来,如邓稼先、华罗庚、钱伟长等无数英雄儿女放弃了国外荣华富贵的生活,回到贫穷的祖国,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向全国人民显示了伟大的爱国情怀。虽然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和平的社会。但是爱国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时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体现,也可以通过每件事当中体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一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民族的素质。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如:爱护公物、不乱扔垃圾、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同时,我们也要磨炼自己,努力学习,自信自强,掌握本领,为祖国的前途而刻苦奋斗。只有这样,长大了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梁启超先生曾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把提高素质和觉悟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乐于助人,多关心和帮助他人,那么我们中华民族何愁不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一个令人敬畏的民族?
关于爱国的作文素材高中篇2
有国才有家。如果说国家就像一颗大树,而我们每个小家庭就是那翠绿的一片树叶。绿得发亮,才更显整棵大树的生机盎然!
我家就是这样一个“绿油油”的情浓家庭!
梁启超的舆论思想
梁启超的舆论思想
摘要:梁启超的舆论思想是中西舆论思想相碰撞,相融合的结果,其对于舆论的论述像是有力,对中国报业之影响空前。我们这里从他的舆论思想产生的背景,具体内容以及影响作用三方面进行浅薄的分析介绍。
关键词:梁启超,舆论,思想
梁启超,伟大的爱国思想家、政治家,一生沧桑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除了维新变法,梁启超还有着鲜为人知的历史业绩——新闻传播史上的拼搏奋斗。梁启超一生从事新闻活动二十七年,创办领导报刊十七种,正是他先进丰富的舆论思想的实践来源。一.梁启超舆论思想之重要背景
梁启超的舆论思想体现了19世纪末1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在开放中谋求自强的时代特征,顺应了历史发展大潮流。
1. 社会风气闭塞
“于言风气,则彼时极为闭塞,多数知识分子都如坐井观天,不知外事”[1]知识分子此可见占据当时中国大多数的平民是何等愚昧无知。论民智,则识字者尚不满五千万人。社会封闭落后的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梁启超要开辟鸿蒙,开启民智,用舆论向导国民。
2. 认识到报刊的功能
正是由于社会风气的闭塞,梁启超认识到“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2]所以他致力于办报撰稿,利用报刊的舆论力量来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同时舆论监督对政府权力有一定的约束力,正所谓防民之口胜于防川,梁启超看到舆论的这一功效,对顽固派进行猛烈抨击,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政治制度民主化的要求。
3. 早期维新人士与传教士的影响
“早期维新人士王韬任主笔的《循环日报》收市时启发,首倡风气,借报章权衡国是,而谋变通,讽清廷以改革。”[3]他鼓吹国人办报,重视报刊政论对梁启超的舆论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英美等国的传教士最早在中国办报,给国人办报提供了技术和经验上的借鉴,也是梁启超认识到舆论的重要作用。4.梁启超的个人因素
【名人故事】名人爱国故事:梁启超_700字
【名人故事】名人爱国故事:梁启超_700字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静庵,号焕庭,中国近现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启蒙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地位的著名人物之一。
梁启超自小聪明过人,天资聪颖,十分好学。他先后就读于北洋大学堂和北洋法政学堂,学成归国后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梁启超一直关注中国的国家情况,对祖国的命运和
前途充满忧虑和担心。他深知中华民族应该站起来,发展起来,而不是永远被欺凌和辱
骂。
在他的著名作品《新民丛报》中,他不仅对中国的社会问题提出了犀利的批评,还为
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出谋划策。梁启超提出了种种对于现代国家建设的思考和看法,对中国
社会普及西方文化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呼吁中国人民要努力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
文化知识,以便与世界接轨。
梁启超的爱国情怀体现在对于国家发展的关注和积极行动上。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
民地状态,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和侵略,国家社会的矛盾和困境重重。而梁启超始终坚信“中国自古文明国”,深知中国从古至今都有着灿烂的文化和传统,他坚守中国文化和价
值观的根本,努力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梁启超发起并领导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振兴运动。他积极推动了中国早期的宪政改革,
在政治制度、司法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他提
出了许多关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政策和意见,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梁启超也积极参与了国家的外交活动,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争取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在他的努力下,中国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尊重,国家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提升。
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传读后感(一)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着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
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社会主义。
梁启超给子女的400封家书:“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梁启超给子女的400封家书:“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按11月17日,中纪委网站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第20期:《梁启超:一生家国梦几代赤子心》。“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堪称表率,他的九个子女,人人成才、各有所长。从他写给子女们的400余封家书中,可以窥见梁氏家教的魅力。在家书中,梁启超对子女们的为人、治学、立业等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他既是孩子们的慈父,又是导师、亲密的朋友。灼见带您一起走近梁启超家族。想读更多此类好文章请加微信:nch785 家族代表人物简介梁启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中国之新民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著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梁思顺(1893-1966):长女,诗词研究专家、中央文史馆馆员;梁思成(1901-1972):长子,著名建筑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梁思永(1904-1954):次子,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梁思忠(1907-1932):三子,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梁思庄(1908-1986):次女,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著名图书
馆学家;梁思达(1912-2001):四子,经济学家,合著《中国近代经济史》;梁思懿(1914-1988):三女,著名社会活动家;梁思宁(1916-2006):四女,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奔赴新四军参加革命;梁思礼(1924-):五子,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梁启超故居简介梁启超在天津的故居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族44、46号(原意租界西马路)。故居由两座楼组成,一座是梁启超全家定居天津的寓所,另一座是梁启超的书斋“饮冰室”,梁启超晚年在这里著书立说。▲饮冰室外景
爱国情怀名言诗句大全_抒写爱国情怀的诗句
爱国情怀名言诗句大全_抒写爱国情怀的诗句
爱国主题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写的最多的其中之一,充分展现了我国历代诗人炽烈的爱国情怀。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爱国情怀名言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爱国情怀名言诗句【经典篇】
1.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梁启超《读陆放翁诗》
2.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书愤》
3.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水龙吟》
4.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示儿》
5.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6.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明朝清官海瑞《樵溪行送郑一鹏给内》
7.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杯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
8.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旧为忠家。——明代明臣于谦
9.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鲁迅
10.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明代文学家李梦阳
爱国情怀名言诗句【精选篇】
1.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龚自珍《漫感》
2.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3.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
4.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5.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关于中国文人的爱国主义情怀(5篇范例)
关于中国文人的爱国主义情怀(5篇范例)
第一篇:关于中国文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国文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关于中国文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具有自己的文化、历史和精神,在历史长河中,有不同时代的文化在交汇融合,彼此间擦出火花而使文化得到升华。其中,爱国主义一直贯穿在这条长河中,在不少的文人作品中,都可找到他们的爱国情怀,可见爱国主义的情怀已经深深地蒂固在文人的心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名篇《离骚》里面的名句,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但是由于他反对楚怀王和秦国签下的盟约而被楚怀王逐出,从此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活,但是屈原还是时刻关心自己国家的情况。当秦国大将白起把楚国灭了后,屈原感到失望难过,于是投江自杀。他的《离骚》就是一篇爱国长诗,他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己的怨愤都写了进去,希望楚怀王要看清时势、是非分明,不要和秦国签订盟约,但是楚怀王却不听屈原的劝告,最终导致了楚国的灭亡。屈原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他没办法阻止楚怀王的做法,但是他却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受到秦国的侵略,于是他只能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把爱国的情怀寄托在文字上,而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文人并不像武将那样上战场保家卫国和敌人厮杀,他们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文字表达自己对国家的情怀,他们只能向君主提出自己建议,为国家的安全繁荣出谋划策。他们并不像武将那样,可以随时有机会上战场,就算不能当将领,也能为国家出一份力,但文人却不一样,因此当他们不能被重用就会郁郁寡欢,只能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启超的爱国情怀
英国哲学家密尔顿(John Milton)在其1644年发表的《论教育》(Tractate of Education)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勇敢的名副其实的爱国者”(living to be brave men and worthy patriots)。那么,如何才能够培养出“勇敢的名副其实的爱国者”呢?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首位提出“爱国”概念的人①,也是首位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人。因此,关于这个问题,了解一百多年前这位爱国先驱对“爱国”的看法,很有启发。
梁启超的爱国思想可以归纳为三个重要原则:一、爱国不同于爱朝廷;二、端正人民和国家的关系;三、爱国必须先兴民权。
一、爱国不同于爱朝廷
梁启超在《新民说》第六节“论国家思想”阐释了“国家”与“朝廷”的概念差异。他说:“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而握朝廷之权者,则事务所之总办也。国家如一村市,朝廷则村市之会馆;而握朝廷之权者,则会馆之值理也。……两者性质不同,而其大小轻重自不可相越。故法王路易十四'朕即国家也'一语,至今以为大逆不道,欧美五尺童子闻之莫不唾焉。……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
在梁启超的这段文字旁,毛泽东批了一段话:“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也。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推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也,法令由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②所以,梁启超说:“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与国既异物。”③他认为,人们把“朝廷”当作“国家”,实在是一大历史性错误,因为“国家者,全国人之公产也;朝廷者,一姓之产业也。国家之运祚甚长,而一姓之兴替甚短;国家之面积甚大,而一姓之位置甚微。朝廷云者,不过偶然一时为国中巨擘之巨世云尔。……有国家而后有朝廷,国家能变置前朝廷,朝廷不能吐纳国①中国古有“忠君爱国”的说法,但这种“爱国”思想迥异于近代爱国观,它不过是梁启超批评的“爱朝
廷”的另一种说法而已。所以现代“爱国”概念的源起,学界一致认为始于梁启超。
②见韶山纪念馆里,保存了一本毛泽东读《新民丛报》(第四号)时的批注。
家。”国家与朝廷,显然是两个性质不同的不可混淆的概念。
梁启超此说的重要性在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国家与朝廷分开,得出“爱国”不等同“爱朝廷”的重要观点。从现代政治学看,这段文字包含三个重要思想:
1.政党执政要看它是否具有合法性(原文:“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
2.爱国不同于爱党。由丧失合法性的统治者来定义谁爱国、谁不爱国是很荒谬的。
3.批评执政党正是为了爱国(原文:“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把批评、监督执政党视为“不爱国”、“逢中必反”甚至“反华”的异类,是愚昧或心虚的表现。
对比有些人的做法,梁启超的言论可以说是当头棒喝。
二、要端正人民和国家的关系
常常有人说:没有国,焉有家?强调“国”在“家”之前。但是,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就说:“呜呼!不有民,何有国?”从而摆正了国和人民的关系。
为什么必须摆正这个关系呢?梁启超说:“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④
他直言,“爱国”乃源自“自爱”。他说:“以国为己之国,以国事为己事,以国权为己权,以国耻为己耻,以国荣为己荣。夫爱国云者,质言之自爱而已。”⑤正因为“爱国”是出于“自爱”,所以人民有权对腐败的执政党进行严厉的批评、监督、更换、乃至推翻,这是梁启超“爱国论”一个重要思想。他说:“然则救危亡求进步之道将奈何?曰:必取数千年横暴混浊之政体,破碎而齑粉之,使数千万如虎如狼如蝗如蝻如蜮如蛆之官吏,失其社鼠城狐之凭借,然后能涤荡肠胃以上于进步之途也;必取数千年腐败柔媚之学说,廓清而辞辟之,使数百万如蠹鱼如鹦鹉如水母如畜犬之学子,毋得摇笔弄舌,舞文嚼字,为民贼之后援,然后能一新耳目以行进步之实也。而其所以达此目的之方法有二:一曰无血之破坏,二曰有血之破坏。无血之破坏者,如日本之类是也;有血之破坏者,如法国之类是也。中国如能为无血之破坏乎?吾馨香而祝之。中国如不得不为有血之破
④梁启超:《爱国论》。
坏乎?吾衰绖而哀之。虽然,哀则哀矣,然欲使吾于此二者之外,而别求一可以救国之途,吾苦无以为对也。呜呼!吾中国而果能行第一义也,则今日其行之矣,而竟不能,则吾所谓第二义者遂终不可免。呜呼!吾又安忍言哉!呜呼!吾又安忍不言哉!”⑥
大家都不想流血革命,但实在不行时,通过流血革命推翻腐败的政权,恰恰是爱国人士义无反顾的责任,而不是大逆不道。对比之下,有人动辄以“颠覆政权”、“危害国家安全”为由拘捕关押政治异见人士,是不符合爱国之要求的。
三、爱国必须先兴民权
梁启超说:“三代以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
⑦所以,他说:“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国;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⑧这就是说,兴民权亦即政治民主化,乃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关键一环。离开政治民主化,中国就无从近代化。
梁启超的民权何所指?很明显是指自由、民主、人权。他说:
“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民主斯固然矣。君主者何?私而已矣;民主者何?公而已矣。”
“自由者,天下之公理,人生之要具,无往而不适用者也。”
“于戏,璀璨者,自由之花!于戏,庄严哉,自由之神!”
“‘不自由,毋宁死’,斯语也,实十八九两世纪中欧美诸国民所以立国之本源也。”
“自由、民主者,世界上最神圣荣贵之政体也。”
梁启超认为,民主自由人权的价值有其普世性。他说:“民权、自由之义,放诸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
梁启超强调,民主自由这些普世价值,既非西方的专利,中国亦无从逃避,他说:“民权不必待数千年之起点明矣。盖地球之运,将入太平,固非泰西之所专,亦非震旦之所得避。吾知不及百年,将五洲而悉唯之从,而吾中国亦未必能独立而不变。”
⑥梁启超:《论进步(一名论中国群治不进之原因)》。
⑦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