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课程作业(一)

合集下载

运动训练学第一章作业

运动训练学第一章作业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一、名词解释

1.运动员选材:2.体育竞赛:3、运动成绩:4、竞技能力:5、竞技水平:4、训练水平:

5、运动能力:6.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

二、填空

1.运动员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能力,只有通过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3、一个完整的训练目标应该包括:

三个方面。

4、一个完整的起始状态的诊断应该包括:

三个方面。

5、任何一场运动竞赛的结果都必然包括两个方面:即和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

三、问答题

1、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历程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体现?

2、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价值有哪些?

3.简述运动训练与运动员选材的关系?

4.简述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的关系?

5.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并论述之?

6 、什么叫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结合实际说明?

7、为什么要建立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8、状态诊断及目标建立在训练中的作用是什么?

9、一个完整的训练状态和完整的训练目标是怎样构成的?

10、起始状态和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11、教练员如何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特征模型、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运训练学作业

运训练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胜利,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竞技:

4、项群训练理论:田麦久和他的同事将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训练理论”。

5、竞技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称做竞技水平。

6、竞技能力: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7、竞技状态:

8、运动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9、制胜规律:是指在竞赛规则的限定内,教练员、运动员在竞赛中战胜对手争取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遵循的客观概率。包括制胜因素、制胜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

10、系统训练原则:是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与运动训练过程的持续性

和阶段性的基本特征有关,一方面指出运动员只有长时间持续训练才有可能到达竞技运动的高峰,另一方面强调必须循序渐进地,而不是突变地增加负荷,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11、负荷强度:

12、负荷节奏:

13、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14、程式训练法: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运动训练学作业答案

运动训练学作业答案

1.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等效的条件是。(等值;反向;共线)

3.运动技术的构成中动作要素有哪些?

〔1〕身体姿势〔2〕动作轨迹〔3〕动作时间〔4〕动作速度〔5〕动作速率〔6〕动作力量 (7) 动作节奏

4.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的科学基础有哪些?

〔1〕人体机能能力的适应性机制

〔2〕机体在过度负荷影响下的劣变性

〔3〕训练调整时机与恢复时限要求

5.耐力素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运发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2〕有机体活动时能量获取和交换的能力

〔3〕有机体机能的稳定性

〔4〕有机体的机能节省化、协调的完善和力量合理的分配

6.集体战术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严密的组织性

〔2〕高度的一致性

〔3〕高度的协调性

7.竞技体育的构成由哪几部分组成?

运发动选材〔2〕运动训练〔3〕运动竞赛〔4〕竞技体育管理

8.战术训练方法有哪些?

〔1〕分解与完整训练法〔2〕减难与加难训练法〔3〕虚拟现实训练法〔4〕想象训练法〔5〕程序训练法〔6〕模拟训练法〔7〕实战法

9.一般耐力水平的决定因素?

〔1〕有氧供能耐力〔2〕能源物质的储存〔3〕支撑运动器官功能〔4〕心理耐受程度10.提高移动速度常用的训练手段有哪些?

〔1〕竞赛运发动的快速小步跑、原地快速交换踏脚、原地高抬腿等练习〔2〕游泳运发动的快速打腿、快速划臂练习

〔3〕自行车运发动的快速踏蹬练习

〔4〕在外部有利条件下完成的高频率练习,如下坡跑、顺风跑等

〔5〕短距离折返跑练习

11.简述高原现象产生原因与克服方法

14秋福师《运动训练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14秋福师《运动训练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福师《运动训练学》在线作业一

判断题

一、判断题(共50 道试题,共100 分。)

1. 比赛名次和运动成绩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A

2. 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B

3. 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常会出现进展停滞,难以提高的现象,称为速度障碍。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B

4. 一定的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反映着相应的生长发育水平、机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A

5. 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称为变换训练法。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B

6.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B

7. 在竞技活动中,运动员的体能水平集中表现于力量、速度和耐力三中基本运动素质,以及三者之间的各种组合性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人体的形态及机能状态是决定其运动素质水平的基础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B

8. 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A. 错误

运动训练学各章单选题总汇及答案概要

运动训练学各章单选题总汇及答案概要

运动训练学

各章单选题总汇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一竞技体育的构成

4、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

A .运动选材 B. 运动训练 C. 运动竞赛 D. 体育管理

5、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A .运动选材 B. 运动训练 C. 运动竞赛 D. 体育管理

6、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最重要的?

A .运动训练 B. 运动选材 C. 运动训练 D. 运动管理

(二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4、在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中,哪一个是竞技体育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特点?

A. 竞争性

B. 公平性

C. 规范性

D. 公开性

5. 竞技体育主要是由哪些人组成的群体行为?

A. 教练员

B. 运动员

C. 裁判员

D. 球迷和观众

6. 下列四种选项中,有一项不属于竞技体育社会功能的选项。

A. 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生理潜力

B. 振奋民族精神

C. 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

D. 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二、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一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及内容

4、在竞技体育的多种构件中,哪一个是最重要的?

A. 运动选材

B. 运动训练

C. 运动竞赛

D. 运动管理

5. 运动员训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A. 提高运动成绩

B. 提高竞技能力

C. 参加竞赛

D. 增强体制

6、在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源的途径中,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是:

A. 遗传效应

B. 生活效应

C. 训练效应

D. 社会效应

(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4.构成运动员表现于专项竞技之中的综合竞技能力,除了主导竞技能力,还包括:

运动训练学章节总结习题集

运动训练学章节总结习题集

运动训练学章节总结习题集

运动训练学习题集

体育科学学院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搞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第四章

1运动训练原则: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2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根据项目比赛的特点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满意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定向地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3集群训练与区别对待原则:运动员以组、队形式共同训练,同时依运动项目、个体特征、训练任务、训练条件、训练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分别做不同训练安排的训练原则。4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并与运动训练活动实施积极有效的训练原则。

第五章

1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2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3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4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5变换训练法:是指对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实施变换,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运动训练学试题

运动训练学试题

运动训练学

1 1997年(运动训练学专业)之一

一名词解释(2’*4=8’)

1运动训练2运动负荷3竞技能力4训练过程

二填空(0.5’*16=8’)

1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体育项目分类,可分为()和()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和()项目,后者又可分为()和()。

2负荷量可通过()、()、()、()四个因素度量。

3竞技状态的形成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4训练目标构成应包括()、()、()三个部分。三判断(2’*4=8’)

1运动训练学对你从事的专项训练有直接指导作用。()

2间歇训练法是在一次联系后,机体基本恢复后,再进行下次联系的方法。()

3如果能控制好负荷和恢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可以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4力量耐力训练需要35%以下的强度(负荷量)进行多次数和多组数练习。()

四简答题(13’*2=26’)

1简述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

2现代运动训练的负荷安排有哪些特点?

2 1997(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专业)之二

一填空题(0.5’*26=13’)

1训练目标包括()、()、()三个部分。

2训练诊断的基本要求是()、()、()、()。3战术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4影响技能转移的主要因素是()、()、()、()、()、()等。

5动作要素包括:()、()、()、()、()、()、()等。

6)()、()和()是完成动作的方法的三个组成部分。

二简答题(5’*4=20’)

1简述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主要区别。

2简述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之间的关系。

3简述训练适应的作用。

运动训练学各章单选题总汇及答案概要

运动训练学各章单选题总汇及答案概要

运动训练学各章单选题总汇及答案概要

运动训练学

各章单选题总汇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一竞技体育的构成

4、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

A .运动选材 B. 运动训练 C. 运动竞赛 D. 体育管理

5、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A .运动选材 B. 运动训练 C. 运动竞赛 D. 体育管理

6、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最重要的?

A .运动训练 B. 运动选材 C. 运动训练 D. 运动管理

(二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4、在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中,哪一个是竞技体育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特点?

A. 竞争性

B. 公平性

C. 规范性

D. 公开性

5. 竞技体育主要是由哪些人组成的群体行为?

A. 教练员

B. 运动员

C. 裁判员

D. 球迷和观众

6. 下列四种选项中,有一项不属于竞技体育社会功能的选项。

A. 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生理潜力

B. 振奋民族精神

C. 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

D. 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二、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一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及内容

4、在竞技体育的多种构件中,哪一个是最重要的?

A. 运动选材

B. 运动训练

C. 运动竞赛

D. 运动管理

5. 运动员训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A. 提高运动成绩

B. 提高竞技能力

C. 参加竞赛

D. 增强体制

6、在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源的途径中,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是:

A. 遗传效应

B. 生活效应

C. 训练效应

D. 社会效应

(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运动训练学试题

运动训练学试题

运动训练学试题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运动训练学》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

1.耐力素质: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内,保持特定的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是人体基本的运动素质之一。

2.重复训练法:在不改变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的条件下,接照既定的要求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3.力量素质: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4.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也即指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分快速移动,快速完成动作和快速做出

运动反应的能力。

5.持续训练法: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6.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是指根据比赛的特点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满意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

发,定向地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训练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7.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指根据运动训练的结构特点。经济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系统

持续地、周期性的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8.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指运动员以组、队形式共同训练,同时依运动项目、个体特征、训练任务、

训练条件、训练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分别做不同训练安排的训练原则。

9.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10.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

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

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11.分解训练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配套题库-第一章至第四章【圣才出品】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配套题库-第一章至第四章【圣才出品】

第1章运动训练学导言

一、选择题

1.现代竞技体育职业化与()日益明显。[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研]

A.社会化

B.大众化

C.商业化

D.全球化

【答案】C

【解析】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属于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社会诸多行业都是按照这一规律来形成自我独特的专业化道路模式,以便使各自专业能够达到最佳水平,竞技运动商业化与职业化的产生就是按照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规律来实现的。从竞技运动发展的历程来看,竞技运动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规律的运作下,其商业化与职业化呈现出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竞技体育能促进社会大众的()。[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研]

A.身体健康

B.机能水平

C.观赏能力

D.体育参与

【答案】D

【解析】优秀运动员在竞技赛场上表现出力与美的结合,勇与智的对抗,高超的技艺以

及顽强的意志,都会被作为学习的榜样和成功的范例,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围绕奥运会和一些世界级的重大竞技体育比赛,以及全运会的召开,都会出现群众体育活动的高潮。我国自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以来,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已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协调机制,竞技体育的发展推动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反过来群众活动的发展也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大大地促进了现代体育的发展。

3.体育是()的基本组成部分。[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研]

A.社会实践

B.社会活动

C.社会组织

【答案】B

【解析】体育,又称体育运动,是指人们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的活动规律,通过身体锻炼、训练、竞技比赛等方式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等目的的社会活动,所以体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运动训练学》实验一

《运动训练学》实验一

《运动训练学》教学实验<一>

持续法、重复法和间歇法的比较

专业年级_班级

一、【实验目的】通过比较持续法、重复法和间歇法手段的运用特点,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三种训练方法的体能目的、负荷时间和强度、间歇时间和方法、,为今后从事运动队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和应用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根据体能训练理论、训练方法原理以及项目特点,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短时间持续法(5-10分钟,心率170次)、短时间重复法(短于秒,为最大强度)和高强性间歇法(短于40秒,心率190次)的应用要求。

三、【实验对象】

2016级体教专业的学生。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

400米田径跑道,秒表8只,表格3份,30米皮尺1卷,钢笔4支,教材。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

(1)提前一周布置作业,要求每个学生查阅书本或课外资料。在课堂上,分成4个小组,每组8人。说明实验过程和要求。其中,甲组为短时间持续法,乙组为短时间重复法,丙组为高强性间歇法,丁组为测量及记录人员组,分别选出小组长。(15分钟)

(2)甲组分为2小组,每组4人,分别跑1500米(由800米代替),记录成绩和负荷结束瞬间的心率,判断心率是否在170次。讨论它与准备活动的区别?(15分钟)

(3)乙组分为2小组,每组4人,分别跑3次60米,记录成绩和负荷结束瞬间的心率,同时,记录当心率下降到110-120次以下时需要的时间。(20分钟)

(4)丙组分为2小组,每组4人,分别跑3次30米,记录成绩和负荷结束瞬间的心率,同时,记录当心率下降到110-120次以上时需要的时间。(20分钟)

《运动训练学》大部分作业任务

《运动训练学》大部分作业任务

《运动训练学》大部分作业任务

《运动训练学》第一到第五次和1-26单元作业

第1次作业

名词解析

1、竞技体育

答: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

答:运动训练学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成绩

答: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运动训练学》第一次作业选择题

1.对技能主导类难美性项群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参考答案:A

3.运动训练方法其中一大类是( )

参考答案:C

2.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有( )

参考答案:A

4.周训练计划内容安排的最主要特点是( )

参考答案:A

简答题

1.决定运动成绩的因素是什么?

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发挥;

(2)竞赛评定行为

(3)裁判员的业务水平及专业素质

2. 什么是竞技需要原则?

答:是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3. 适宜负荷原则的解释?

答: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4. 运动训练的作用是什么?

答: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实现竞技体育目标的主要途径。

1.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1)竞争性。竞争性:竞技体育中“竞”是指比赛和竞争,“技”是指运动技艺,可以理解为比较运动水平高低的体育活动,激烈的竞争性是竞技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的特点之一。

运动训练学习题

运动训练学习题

运动训练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竞技体育:是以体育竞赛为重要特点,以造就优异的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竞技水平:指运动员所具备的运动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

4、竞技状态:指运动员参赛的准备状态。

5、运动训练方法:指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6、运动训练手段:指在运动训练活动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7、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活动。

8、训练大周期: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的一个完整训练过程。

9、训练规律: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的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经展的必然趋势。

10、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11、竞技能力: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激烈的竞争性成为竞技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能力: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在竞技运动中的运动能力则称为竞技能力。

12、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员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13、补偿效应:在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级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和代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

运动训练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训练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训练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

A. 运动技能

B. 运动训练过程

C. 运动生理学

D. 运动心理学

答案:B

2. 以下哪项不是运动训练的基本组成部分?

A. 技术训练

B. 战术训练

C. 心理训练

D. 娱乐活动

答案:D

3. 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什么能力?

A. 身体素质

B. 运动技能

C. 竞技能力

D. 心理素质

答案:C

4. 运动训练学中的“周期化训练”是指什么?

A. 按照运动项目的特点安排训练内容

B. 按照运动员的年龄和性别安排训练内容

C. 按照年度比赛计划安排训练内容

D. 按照运动员的个人偏好安排训练内容

答案:C

5. 在运动训练中,如何科学地安排训练负荷?

A. 随意安排

B. 根据运动员的个人偏好安排

C. 根据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安排

D. 根据教练员的心情安排

答案:C

6. 运动训练中,对于运动员的恢复训练,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恢复训练是训练过程的一部分

B. 恢复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

C. 恢复训练就是让运动员休息

D. 恢复训练包括营养补充和心理调整

答案:C

7. 运动训练学认为,运动员的训练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A. 个人偏好

B. 教练员指导

C. 系统性和循序渐进

D. 随意性

答案:C

8. 在运动训练中,如何提高运动员的耐力?

A. 增加训练强度

B. 减少训练量

C. 延长训练时间

D. 增加训练频率

答案:D

9. 运动训练中,对于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

B. 力量训练应该多样化

运动训练学练习题1

运动训练学练习题1

1、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2、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地编排成由若干步骤组成的训练程序,

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3、分解训练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4、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5、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6、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

练方法。

7、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8、变换训练法:是指对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实施变换,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

的训练方法。

9 循环训练法: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训练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

的训练方法。

10、运动素质:是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

11、力量素质:指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13、相对力量: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14、力量耐力:是指运动员在静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相应强度的肌紧张,或在动力性工作中多次完成相应的肌收缩能力。

运动训练学题库

运动训练学题库

运动训练学习题集

体育科学学院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第一章

1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搞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第四章

1运动训练原则: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2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根据项目比赛的特点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满意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定向地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3集群训练与区别对待原则:运动员以组、队形式共同训练,同时依运动项目、个体特征、训练任务、训练条件、训练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分别做不同训练安排的训练原则。4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并与运动训练活动实施积极有效的训练原则。

第五章

1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2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3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4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5变换训练法:是指对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实施变换,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训练学》课程作业(一)

问答题:(作业1)

1、试述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答: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这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其中,运动员自身与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都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而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则包含着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三个方面。

(一)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出现的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是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原因。不同项群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有着不同的评定方法,其中,可测量类和评分类项目运动员所表现的竞技水平基本上是个人竞技能力的表现,通常较少受对手竞技表现的影响,而分属得分类和命中类的各种球类项目以及制胜类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则受着对手竞技表现很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二)对手在比赛中出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所取得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竞赛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同时也受着裁判员行为的影响。在对抗性的竞赛项目中,同一名运动员在某一轮淘汰赛中与强劲的对手较量时,如果他的对手比他最好的表现还要强的话,尽管他能够表现出比前几轮更高的竞技水平,也很可能遭到失败而被淘汰。这一事实说明了一个简单而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道理,即作为比赛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赛的胜负或名次不仅仅取决于运动员自己的竞技水平,还取决于对手的竞技水平以及比赛的评定行为。国内外不少学者在分析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时,仍然只单方面地考虑决定运动员个人竞技水平高低的素质、技术、战术、心理等因素。这实际上是将运动成绩和个人竞技能力二者的决定因素混淆在一起。

(三)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竞赛评定行为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里包括裁判员的道德及业务水平成绩的评定手段和竞赛规则这样三个因素。

评定手段对运动成绩起作用的最突出的例子是,近二十几年来电动计时装置的表现,消除了手计时员的视觉反应空间判断等因素的干扰,大大提高了计时成绩的准确性。裁判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关键时刻,裁判员有意无意的一个错判,往往会决定着整个比赛结果。

2、运动训练为什么要坚持长期系统地不间断的进行?

答: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的要求

三、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

3、试论运动训练周期安排的科学基础。

答:(一)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周而复始呈周期性的。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不停地发展,每个往复、每个循环都不会完全相同。每一个新的运动周期,都不应是上一个运动周期简单的重复,而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螺旋式地提高到新的水平。运动训练的周期性特点,就是由物质运动这一普遍规律所决定的。

(二)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

人体竞技能力的提高,明显地表现出周期性的特点。在一次负荷下,机体能量消耗产生疲劳,继而解除负荷,逐渐得到恢复,通过机体的超量补偿机制,使得运动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这一基础上又给予下一次负荷,即开始了一个新的负荷周期。

每一次适宜的负荷都会引起机体的适应性变化;多次适宜负荷的刺激,就会引起多次的适应性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机体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运动竞技状态即不断地培养发展,并逐渐进入良好的竞技状态。这时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能力得到提高,而且相对稳定,各个系统之间保持着高度的协调,进入良好的竞技状态保持阶段。在强烈的参赛动机驱使之下,高度地动员机体潜能,在比赛中常常会创造新的成绩。但是人体不可能始终保持各个系统之间的高度协调,生理和心理能力的表现也不可能始终处于高峰状态。由于人体的保护性机制参与到训练过程中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高度竞技状态之后,即需要休息和恢复,以消除生理和心理的疲劳。就这样,与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相联系构成了一个训练的大周期。当竞技状态消失,运动员通过积极的恢复消除了心理和生理的疲劳之后,继续发展一般及专项的竞技能力,促进竞技状态的再次形成,产生新的适应性机制,从而进入下一个竞技状态形成和保持阶段。相对于这些特点,运动训练过程也是周期性地予以组织实施的。若干个课的训练周期组成了周的训练;若干个周的训练周期(或叫小周期),构成了阶段或月的或一个大周期的训练;若干个阶段或月的或大周期的训练,构成了年度的训练;若干个年度的训练周期,构成了区间性的多年训练;若干个区间性的多年训练周期,则构成了运动员整个运动生涯的训练全过程。

4、结合您的专项,谈谈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你是怎样进行区别对待?

答: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要针对训练对象的年龄,身体情况及技术水平的高低和训练条件制定有针对性度训练计划,同时要正确处理训练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同时教练员要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个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如近期训练技术上出现的问题,思想出现的问题,客观的观察处理每个运动员的问题。

5、儿童少年耐力训练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一)重视运动员呼吸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三)儿少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1.掌握儿少耐力自然发育的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耐力训练。

2.儿少耐力训练必须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

3.儿少进行耐力训练的内容手段应是多种多样的。

4.儿少进行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为持续训练法,此外,还可用法特莱克式的变速跑等。

6、为什么在一周的训练中要交替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

答:在一次训练后,人体有些系统会产生深度的疲劳,而另一些系统则只产生中度的或轻度的疲劳。各个系统的恢复过程也呈现出异时性的特征,因此,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在一周中的交替不同训练日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同的训练内容要求不同的供能系统参与运动,在各种运动中,三个供能系统参与工作的水平也是不同的。

第二,不同的训练内容,对人体各生理系统的要求也不同。

第三,不同的训练内容要求不同的肌群或肌群相同但以不同的工作方式提供运动的主要动力。

第四,不同的训练内容对运动员施予不同的心理负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