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复习资料题1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0、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
变化。
1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4、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5、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1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一)
1.我通过()知道食物的“色”
我通过()知道食物的“香”
我通过()知道食物的“味”
2.含有()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留下明显的油迹;含有()的食物遇碘酒通常会变蓝;含有()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烧头发的气味。
3.蔬菜、水果中有丰富的()。牛奶、大豆、虾米、海带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猪肝、瘦肉、菠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海带、紫菜等许多海产品中含有()。
4.按顺序填写消化器官名称:食物()()()()()
5.看图填写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手要拿在温度计的(),眼睛要(),
温度计的液泡不能接触()。
6.观察一杯清水先用()观察();再用()观察();然后用()观察();最后得出:水是()。
7. 把木块、薄铝片、铁勺传热的难易程度填写()()()。
8.水是生命的(),人的生命离不开(),动植物也离不开()
9.磁铁的两个磁极是不一样的,指向南方的一端叫(),用字母()表示,指向北方的一端叫(),用字母()表示。
10.当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近时,同极(),异极()。
11.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发明了一种称为()的磁铁指南仪器,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向仪器。因此,()列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12..当磁铁断成两截后,每截()磁性。
13.像鸡和鸭这样的动物属于()类。像猫、兔这样的动物属于()动物。
14.鸡和鸭身体外表长的是()毛,猫和兔身体外表长的是();鸡和鸭用()繁殖,猫和兔用()繁殖。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三)
1.填写“身体生长记录卡”
我的身高()体重()脚长()我的特征:()
三年级科学一单元同步训练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单元
知识点
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3.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喷水壶、充气城堡、射钉枪等都应用了压缩空气。
4.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到了17世纪,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空气有质量。
5.无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6.空气受热会上升,受冷会下降。
7.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同步训练
一、空气占据空间吗
一、填空题
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
2.空气可以被。
三、选择题。
1.皮球打足了气就能鼓起来,是因为()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能流动
C.空气能被压缩
D.空气看不见,摸不着
2.把注射器的活塞往后拉一段距离,然后堵住注射器管口,再大力向前推动活塞,松手后活塞会向后滑一点距离,说明()
A.空气无色无味
B.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C.空气占据一定空间
D.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三.判断题。
1.将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再把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中,纸团不会湿。()
2.空气占据的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四.简答题
1.你知道压缩空气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吗?请写出你知道的。
五、实验探究题
将一个未充气的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并用该气球的口套住瓶口,然后用力吹气球,气球能被吹大吗?为什么?
六、拓展题
自己设计压缩空气的实验,然后动手做一做。
二空气有质量吗
一、填空题
1.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质量的(填“有”或“没有”)。
2.到了17世纪,用实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题新版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题
姓名: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
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具有。
2.热空气,流动,冷空气,向下。
3.空气总是运动的,空气的形成风。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答:。
5.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相当于
回形针的质量。
6.为什么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
答:
。7.为什么冷藏柜可以不加盖子?
答:
。
二、研究土壤
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它具有一定的,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2.土壤中有大颗粒的、中等颗粒的和细小颗粒的。
3.人们根据三处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叫
作,黏粒含量特别多的叫作,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
4.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越。
5.人们常用、和等方法改良贫瘠的土壤。
6.土壤为植物生长。为动物生存。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
的、等食物息息相关。
7.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年的时间。今天土壤正受到的威胁。
8.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
答:。
三、固体和液体
1.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或,但物体的
没有改变。
2.液体没有固定的,但有确定的。
3.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我们称之为。
4.物质能溶于水的量的限度。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
的。
5.固体有确定的。
6.分离水中的溶解物可以用的方法。
7.分离水中的不溶解物可以用的方法。
8.物体混合前后,质量的大小,占据空间的大小。
三年级科学练习题1
三年级科学练习题1
三年级科学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2、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
3、眼睛、耳朵、鼻子、嘴巴都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的世界获得的信息最多。
4、使用温度计时,要用手拿着温度计的(顶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5、给物体分类,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分类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如给玩具分类,可以按(价格)标准分,分成(便宜的)和(贵重的)。
6、31℃读作(三十一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写作(—12℃)。
7、我们一般从(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等方面来描述一天的天气。
8、量雨器就是用来测量(降水量多少)的仪器。
9、风向就是()。一般按照(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10、(风向仪)是用来观测风向的仪器。当它的箭头指向南方时,表示此时刮的是(南风),红旗向西飘时刮得是(东风)。
11、()下雨当日晴,()下雨到天明。
12、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做(气体)。
13、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
14、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许多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剩下的主要是(氮气),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1
科学三年级下复习提纲
单元一
1.运动和位置
一.填空题
1. 相对于地面来说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科学上就说它是运动的:相对地面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它就是静止的。
2.一辆汽车在水平的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例影是静止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运动的。
3有首词写道。“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自己为参照物,“是船行”是以河岸为参照物,
4.两位同学并肩向前走,以其中一位同学为参照物,另一位同学是静止的。
二、简答题
1.让两位同学并肩在教室里行走,怎样判断他们各自的运动情况?
答: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选择地面为参照物,两位同学都是运动的;选择其中一位同学为参照物,另一位同学是静止的
2.有一句广为流传的歌词是这么描述的“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里的“竹排”是运动的吗?它是以什么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吗?它是以什么为参照物?
答:竹排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是以河岸(青山)为参照物。青山相对于竹排是运动的,是以竹排为参照物。
2.各种各样的运动
一.填空题
1.我们喜欢玩的秋千的运动方式是摆动。
2.玻璃弹珠的运动方式是滚动。
3.把乒乓球垂直扔在地上会跳动。
4.汽车相对于地面是在平动。
5.指尖陀螺的运动方式是转动。
6.尺子是上下振动,溜溜球是快速旋转并上下运动,玩具车是车轮旋转带动车子前后运动,弹簧木马是前后摇动。
二、问答题
1.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见课文第4页)
答:秋千是前后摆动:手表是转动:车轮是滚动:雨刷是左右滑动,跷跷板是上下运动。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1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
刘峻言
每节课知识点
一亲历科学
1. 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
2. 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3. 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你会看到纸片(向中间靠拢)。
4. 闪电和打雷时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二认识自己
1. 我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躯干又分为(胸部)和(腹部);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
2. 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皮肤损伤后,新生的皮肤仍然具有(原来)的纹理。
3. 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将(指纹识别)技术运用到其他领域,计算机中的(指纹识别)系统和(银行储蓄)系统就利用了这一技术。
4. 要知道自己的特征有很多办法,比如,要知道有没有双眼皮,可以利用(镜子)看;要知道有几根肋骨,可以用(手)摸;要知道身高,可以利用(尺子)量;要知道心脏在哪里,可以利用听筒(听)。
三寻找动物和植物
1. 地球上的生物有(150)多万种
2. (眼)(耳)(鼻)(舌)(手)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在观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我们在观察动植物时,不了解的物体不要(直接用手摸),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4. 我们周围有许多(动物)和(植物),只要我们认真去寻找。
5. 各种树木的皮是不一样的,有的树皮(光滑),有的树皮(粗糙)。
6. 我们在寻找周围的动物和植物时,要(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
四蚯蚓
1. 通过实验我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水的三态变化
1.水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分别对应水蒸气、水、冰三种形态,在不同的条件和
环境下水以不同的形态存在着。
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变大。
3.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烧开水时看到的“白汽”不是
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变成的小液滴,这些液滴非常小,能像“气”一样浮在空中。
4.水:液态、看得见、摸得着、有固定体积、较重
水蒸气:气态、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体积、较轻
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无固定形状
5.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液滴,这一过程叫做凝结。
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融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当冰块完全融化后温度才会上升。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冰块融化后体积变小。
7.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结冰时温度保持0℃不变,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形状。水结成冰的过程叫做凝固,这一过程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8.4℃以上,水受热体积变大;4℃以下,水遇冷体积变大,即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9.水结冰实验中,在烧杯中加入食盐目的是为了降低温度。
10.雨、雾、露是液态的水;冰、雪、冰雹是固态的冰。
1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100℃,
也称作水的沸点。
12.水在加热时时,水中会出现很多气泡,气泡升到水面破裂,水面上出现很多白汽,沸腾
后水会翻滚。
13.温度指的是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一般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
科学1-6单元复习资料(三年级)
第一单元空气的研究
1. 像水和石块一样, 空气也(占据)空间。
2. 在“灌水入瓶”的实验中, 水刚开始灌不进去, 这是因为(瓶中的空气占据空间)。
3. 快速移动袋口朝下的塑料袋后扎紧袋口, 塑料袋就会鼓起来, 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4. (质量)是物质的量的量度,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千克)(kg)和(克)(g), 是常用的质量单位
5. 我们常用(天平)来精确地测量物体的质量。
6. 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精密仪器。
7. 通常情况下,1 立方米体积的空气质量约为( 1.205 )千克。
8. (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流过来补充占据这个空间。(选填“冷”或“热”)
9. 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
10. 热气球会往上升, 因为(热)空气往上升。
11. 把一团纸粘在一个杯子内部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 纸会湿吗?为什么? 答:纸不会湿。因为纸在底部,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定的空间。
12. 举几个利用空气占据一定空间来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例子。答:汽车轮胎,篮球、足球、充气床垫等。
13. 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球上各地冷热不同, 热地方的空气向上升, 冷地方的空气流过来补充, 就形成了风。
14. 暖气片为什么要安装在室内墙壁的下方? 答:为了将空气加热, 暖气上升流向室内, 使室内温度升高。
15. 实验课题: 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 水槽、瓶盖上有小孔的无底塑料瓶、乒乓球、水、橡皮泥
实验要求:把塑料瓶对着乒乓球竖直压入水底, 分别用橡皮泥堵住小孔和拿开橡皮泥,观察比较乒乓球在瓶子的不同位置, 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一二单元习题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一二单元习题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
(记录)等学习方法。
3、全面的观察一棵大树或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笔记录,还可以用测量工具来测量。
4、在写观察记录时,要注意写清:
1.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2.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3.最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5、拓印树皮的方法是:
1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
2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
3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颜色。
6、科学家的工作顺序。
(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
大对和小草
1、大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树皮的样子可采用拓印树皮的方法进行记录
4、木质茎:木质部发达,支持力强的茎。像松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5、草质茎:木质部不发达,支持力弱的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6、一年生: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生活周期的,即当年开花、结果后枯死的植
物。
7、多年生:能生活两年以上的植物。
8、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9、大树和小草之间的不同点是:
1植株的高矮不同,大树高、小草矮 2茎的粗细不同,大树粗、小草细;3茎的质地不同,大树是木质茎、小草是草质茎; 4大树是木本植物,小草是草本植物;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1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1
科学三年级下复提纲
单元一
1.运动和位置
一.填空题
1.相对于地面来说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科学上就说它是运动的:相对地面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它就是静止的。
2.一辆汽车在水平的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例影是静止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运动的。
3有首词写道。“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自己为参照物,“是船行”是以河岸为参照物,
4.两位同学并肩向前走,以其中一位同学为参照物,另一位同学是静止的。
二、XXX答题
1.让两位同学并肩在教室里行走,怎样判断他们各自的运动情况?
答: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选择地面为参照物,两位同学都是运动的;选择其中一位同学为参照物,另一位同学是静止的
2.有一句广为流传的歌词是这么描述的“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里的“竹排”是运动的吗?它是以什么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吗?它是以什么为参照物?
答:竹排相对河岸是运动的,是以河岸(青山)为参照物。青山相对竹排是运动的,是以竹排为参照物。
2.各种各样的运动
一.填空题
1.我们喜欢玩的秋千的运动方式是摆动。
2.玻璃弹珠的运动方式是滚动。
3.把乒乓球垂直扔在地上会跳动。
4.汽车相对空中是在平动。
5.指尖陀螺的运动方式是转动。
6.尺子是上下振动,溜溜球是快速扭转并上下运动,玩具车是车轮扭转带动车子前后运动,弹簧木马是前后动摇。
二、问答题
1.糊口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见课文第4页)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第一篇: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填空。
1、小猫是妈妈(生)的,小鸡是从(鸡蛋)里孵出来的。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各有不同。
4、“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5、选种要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6、我们试图从土壤中拔出一棵树是(非常困难)的,就连从草地里拔出一棵草(都很困难),因为它们都有深深的(根)。
7、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
8、经过科学家的多年研究,发现多数植物都能自己制造(“食物”)。
9、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食物、养料)来自绿色的(叶)和(茎)。
10、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养料)。植物的茎是(输送)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
11、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12、果实的形成主要与花的(传粉)和(授精)有关系,所以植物只有开花以后才能结果。
13、解剖花时,用镊子把凤仙花的各个部分,从(外)向(内)一层层地撕下来。
14、观察果实的形成过程,可以知道果实的形成要经过(传粉)和(授精)两个重要过程。
15、拿一颗已经成熟的凤仙花果实,轻轻捏一下,果实会(开裂)。
16、凤仙花的身体可以分6部分,分别为(根)、(芽)、(叶)、(花)、(果实)、(种子)。
17、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主要包括(种子)、(茎)、(花苗)、(开花)、(结果)。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一)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 、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4、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浇透。
5、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7、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8、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9、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植物叶都是平展的,且在植株上是交叉生长的,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0、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生长初期茎的生长速度较快,中期生长速度最快,后期较慢,最后几乎停滞。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五篇]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五篇]
第一篇: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5、选种要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6、播种方法:(选种、松土、下种、浇水)。
①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②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③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在用土盖上。④往花盆里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7、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8、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9、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都是(绿叶)提供的。
10、植物的叶子是(平展)的,这样(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1、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子)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2、光和作用公式: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1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一)
一、填空:
1、凤仙花是用()繁殖的。凤仙花耐()不耐(),喜欢()充足且通风的环境。
2、你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播种后每隔()天左右浇一次水,开花以后每隔()天左右浇一次水。
3、凤仙花的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
4、蚕主要吃()。蚕的一生要经过()次脱皮,从蚕茧里钻出来的虫子叫()。
5、蚕的一生要经过()、()、()、()等几个阶段。
6、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就干了,上因为衣服上的水()
7、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的(),且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
8 、水蒸发的快慢与()、()、()等因素有关。
9、木材、砂、石等自然存在的材料,人们叫它们()材料。砖、瓦、水泥等人工制造的材料,我们叫()材料。
10、装修材料美化了我们的房屋,但使用不当,会()我们的健康。
11、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形成了电流通路,人们这种电流通路为()。
12、人们通常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
13、把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
14、通电后有磁性,断电后没有磁性的装置叫()。
15 、电灯通电后,就把电能转化成了()能和()能。
二、观察与应用
1、要使自己的电磁铁吸更多的大头针,有哪些办法?
2、我们家庭、学校、工厂的电是从哪里来的?是利用哪些能量?
3、调查家用电器,哪些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至少举4种)
4、为了避免或减少装修对人的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做?
5、在生活、生产中有很多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例子。请举2例。
6、在生活中,如果让你把一件厚实的衣服尽快晾干,你有哪些办法?
7、夏天,你从外面买冰棍回家,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冰棍“化”的慢一些?写出你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1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 物 一、我看到了什么
1、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看到过什么?树瘤l i ú
、果实、小动物、鸟巢ch áo
、小草、藤t ãng 蔓m àn
。
2、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3、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4、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二、校园的树木
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树生长在一定的环
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2、观察一棵树的顺序是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方法有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叶的气味、看果实、拓t u î
印树皮、捡拾果实
和树叶等。
3、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木质的树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
4、拓t u î
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t ū
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三、大树和小草
1、我国常见的四种小草:狗尾草、黄花酢c ù
浆草(别名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 2、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3、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4、我知道树是木本植物: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
5、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小麦、向日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并驱使我们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2、科学家工作[或者说科学研究]经历的四个阶段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提出问题。
▲3、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科学家在提出问题后就要想办法把问题解决了。
科学研究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4、爱德华·琴纳是一位英国乡村医生,他是一位发现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
5、牛会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是就牛痘。
▲6、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做了一个“动起来小人”的有趣的活动,并对这一活动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后来这一解释被人们接受,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7、我知道的科学家有: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爱迪生:发明电灯,被称为“发明大王”
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
8、我知道的科学研究有:农业研究、医学研究、航天探索。
▲9、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上轻下重,保持左右平衡。
10、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11、如果一个物体(C)就不容易倒。
A 上重下轻
B 放在矮处
C 下轻下重
D 上下一样重
12、小丑为什么能在细线上表演杂技?这是()
A解决问题 B作出猜测 C提出问题
13、走刚丝的杂技演员手里拿着长长的竿子是为了(B)
A挡风 B 保持平衡
14、观察蚂蚁也是科学研究。(√)
15、科学只是科学家有关。(×)
16、科学是非常高深的问题,我们小学生不需要了解。(×)
17、想办法保持平衡能让各种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
18、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入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成为一名小科学家。(√)
19、只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我们都称他们为科学家。(×)
20、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21、下面不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是(B)
A.同学们一起研究课本中出现的一个问题
B.小明把电视机砸烂了
C.技术员在观察实验田中的玉米生长情况
D.小军在自己制作飞机模型
22、你认为做一名科学家,下列行为中(D)是不对的。
A.细心观察
B.善于思考
C.具有好奇心
D.不要怀疑大人的话
23、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寻找证据
D.得出结论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生物共同的特征有:能长大、会死亡、需要营养、能繁殖后代、要呼吸、对刺激有反应。因此我可以判断:机器人是无生命的,因为它不吃东西。
2、水滴、机器人、电脑、云、瀑布都不属于生物。
3、有生命的物体都必须是能活动的。(×)如:树木不活动
4、在观察活动中,(C)是不正确的。
A.注意安全
B.不惊吓小动物
C.可直接触摸、抓举动物。
D.保持安静
▲5、植物就是依靠阳光进行独立活动,位置一般不移动,它不需要寻找食物。
6、通过观察比较,我认为植物的共同特征有:都要阳光和空气,都有根吸收水分和养料,都能开花结果,都能繁殖后代。
8、有的植物落叶,有的植物不落叶。如:杨树落叶,松树为落叶
▲9、蜗牛的形状:蜗牛有一个螺旋形的硬壳、身体柔软、头部有触角;当蜗牛受到惊吓或被触到会蜷缩到壳里,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蜗牛喜欢在夜间活动。在蜗牛的面前放上酒、醋等刺激物时,它会收缩触角。
蜗牛由头、胸、腹、壳四部分组成。
蜗牛遇到危险和刺激会加速逃跑(×)
10、蜗牛是怎样爬行的?
蜗牛的肚子下的扁平的足实际上是一条条横纹,这些横纹像水波一样向后波动,蜗牛靠着横纹的波动,一伸一缩地向前推进。也就是蜗牛靠腹足爬行。蜗牛的黏液对它的爬行部分起保护作用。
蜗牛靠齿舌吃食物。
要让蜗牛跑得快可以用苹果引诱
11、蚂蚁是群居动物,喜欢和同伴生活在一起,蚂蚁喜欢吃甜食和饼干。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蚂蚁是动物中的大力士。它通过触角和分泌物的气体传递信息。
▲12、把不是“一家”的蚂蚁放在一起,尤其是数目不等时,它们会立刻咬起来,同窝的蚂蚁不但不咬,还会互相喂食。
13、小动物有共同的特征:长大、死亡、呼吸、吃东西、运动、能繁殖、
小动物不同的特征:生活环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不同
14、给植物分类:仙人掌、水葫芦、水草、望天树、椰子树、玉米、水花生、浮萍
陆生植物有:仙人掌、望天树、椰子树、玉米
水生植物有:水葫芦、水草、水花生、浮萍
15、有些小动物不需要呼吸空气就能生存(×)
16、有些动物不需要水,例如蚂蚁从来不到河边喝水。(×)
17、观察是学习科学的有效的手段,那么观察是有目的地看并做好记录。
▲18、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人们把它们统称为生物。
19、观察大树树皮的时候,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把观察树皮的结果记录下来。
▲20、在下面圆圈里的恰当位置填写:人、动物、植物、有生命的物体。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
▲1、水是动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几乎在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水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营养的吸收、废物的排泄都离不开水。我们能保持正常体温也多亏了水。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2、水在动植物体内的比重很大,人体65%是水,蔬菜90%是水。
▲3、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4、我们在研究小草每天“喝水”时,在试管上滴几滴油的目的是防止水份蒸发。
5、水是生命的摇篮,水还是大自然的“空调器”(√)
▲6、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对不了解的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7、液体: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像具有水这样特点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