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传神生动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 10.进喻
▪ ③道尔济是文化协会派来与我们同行的,他办起 事来阴错阳差,天昏地暗,可是他只要一开腔唱 歌,我们就立刻原谅了他。他使我们了解什么是 “大漠之音”。和西南民族比较,西南民族是 “山之音”,其声仄逼直行,细致凄婉。草原之 音却亮烈宏阔。欢愉处如万马齐鸣,哀婉时则白 杨悲风。(张晓风《戈壁行脚》)
▪ ④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 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
▪ 一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的。例如:
本体
▪ ①他成了一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自言自语,
பைடு நூலகம்
孤苦伶仃的畸形人。长空里,一只孤雁。 (徐迟
《歌德巴赫猜想》)
喻体
▪ ②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是美国历届总统中的佼
佼者,也是“二战”中世界公认的反法西斯英雄。
然而,大山近处不显高,仆人眼里无伟人。罗氏
尤喜在椭圆形的总统办公室里与美人单独幽
3
▪ 【例文】 ▪ ①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 (小学课文《小小的船》) ▪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南唐·李煜《虞美人》) ▪ ③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 ▪ 一时多少豪杰。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
▪ 【例文】 ▪ ④骆驼,你,沙漠中的船,你,有生命的
10
▪ ⑦黛玉坐在床上,一面抬手整理鬓发,一 面笑向宝玉道:“人家睡觉,你进来做什 么?”宝玉见他星眼微钖,香腮带赤,不 觉神魂早荡。 (清·曹雪芹《红楼梦·二 六》)[以限定关系来表示比喻]
▪ (4)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破折号(或冒号)连接 ▪ 想想个人的未来,也为我的朋友——窗台
上的那盆君子兰担一份心。 ▪ 酸雨:从天而降的“软刀子” ▪ 城市垃圾:未开掘的金矿 。
16
▪ (3) 弱喻
▪ 即本体不若喻体的。如:
▪ ⑩她做丫头的时候,主人当她是一件东西,主人 当她是没有灵性的东西,比猫狗还不如。…… (茅盾《残冬》)
▪ (11)他一句,我一句,叮叮当当把老头子说得生 了气,骂我“你还不如昆仑山上的一棵草!……” (王宗元《惠嫂》)
▪ (12)他身材高大,体魄健壮,浑身上下散发出一 种青春勃发的气息。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一头粗 硬的头发,根根竖立起来,好象头顶上栽满了一 片钢针,只是不如钢针那样尖利……”(刘易夫 《暮霭中的叹息》)
文传第
本神二
营生章
主 讲
构动
人 :
模的

式修
明 强

1 1
第一节 比喻
▪ 【定义】 ▪ 比喻又称“比”、“辟”、“譬”、“譬喻”等,
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打比方”。它是用具体形象的 事物来说明抽象深奥的事理,也就是根据甲乙事物 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的修辞格。 ▪ 它是建立在心理学所说的类化作用基础上的,利用 已知经验引起新的经验,通常是以易知描述、说明 难知,以具体描述说明抽象,轻车熟路,从而便于 理解。 ▪ 【要素】 ▪ 一个完整的比喻应该由四个要素组成。(1)本体,就 是被比喻的事物;(2)喻体,就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 (3)喻词,就是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词;(4)相似点, 就是本体和喻体在某个方面相似的地方。
17
▪ 4.反喻 ▪ 反喻又称“非喻”、“否定式比喻”,是一种从
否定角度设喻,指出事物不具备的某种性质。往 往用“并非”、“不像”、“不是”之类喻词组 合本体与喻体的比喻。例如: ▪ ①这个整天同钢铁打交道的技术员,他的心倒 不像钢铁那样。(巴金《怀念萧珊》) ▪ ②打江山不是容易的,并不是别人做好一碗红 烧肉放在桌上,等待你坐下来狼吞虎咽。(姚雪 垠《李自成》) ▪ ③生活可不像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适,扔掉 重做。(蒋子龙《祝你们幸福》) ▪ ④文章的结尾最好能让读者觉得余香满口,余 味无穷,千万不要是一粒发了霉的花生米。(徐 仲华《文章的结构》)
11
▪ 3.借喻
▪ 本体不出现,也不用“像”、“是”等词语,干 脆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当做被比方的事物来说,即 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如:
▪ ①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 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 迅《故乡》)
▪ ②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 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 碎末。(高尔基《海燕》)
▪ ③在看到学术繁荣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其中 充斥着不少垃圾。
▪ ④西宁八名金融蛀虫平均三十二岁(标题,中国 青年报)
12
▪ (二)特殊的比喻方式
▪ 1.引喻
▪ 引喻又称“对喻”、“扩喻”、“类比”。这一 类比喻,有本体,有喻体,但省略喻词。引喻是 从明喻演变而来的。当明喻的被比喻物(本体) 和比喻物(喻体)分别为一个单句时,将比喻词 隐去,就构成了引喻。在语序上可以分为两类。
▪ 第二种情况是先从正面比喻,再从反面比喻。例 如:
▪ ②这样的风气的民众是灰尘,不是泥土,在他这
里长不出好花和乔木来。(鲁迅《未有天才之
前》)
19
▪ 6.回喻 ▪ 回喻又称“迂喻”、“迂回喻”,是“A,
不是A,是B”的一种崭新的比喻类型 。 ▪ 它以“肯定—否定—肯定”相交错的形式
构拟而成,有两种基本类型 ▪ A.“本体+否定中介+喻体” 。例如: ▪ ①那时候,矿洞里发出可怕的响声,像打
喻体
本体
14
▪ 3.较喻 ▪ (1)较喻 ▪ 不仅本体与喻体之间有比喻关系,且有比
较关系。即是强调本体胜过喻体或不及喻 体的比喻。根据两者在强弱、轻重等方面 的差别,它可分为强喻、等喻、弱喻三个 小类。 ▪ ⑤我们的幸福生活比蜜还甜。 ▪ 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⑦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友情,我们怎 能忘记?
7
▪ ③夕阳把草原映得更加光辉灿烂。总司令 那稳健的身躯,有如一株青松,在阳光照 耀下,显得更加巍然高大。 (刘坚《草地 晚餐》)
▪ ④这急湍的顶上是一座突出的危崖,像一 个野兽的头颅,两旁幽邃的松林,像是一 颈的长鬣,一阵阵的瀑雷,像是它的吼声。 在这绝壁的边沿站着一个丈夫,一个不凡 的男子,怪石一般的峥嵘,朝旭一般的美 丽,劲瀑似的桀傲,松林似的忧郁。 (徐 志摩《拜伦》)
15
▪ (2)等喻 ▪ 即本体与喻体相当、相等的。例如: ▪ ⑧毛仁风是位众所周知的文化名人,他与
我的绯闻被揭露出来后,无异于往歌坛上 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 ⑨《条例》的出台,对长期缺乏经营自主 权的广大企业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国有大中型企业许多经理厂长喜上眉梢, 拍案叫好。
24
▪ 9.类喻
▪ 类喻是几个同类的本体与几个同类的喻体 分别配合,通过几个喻体之间的关系来显 示几个本体之间的关系。例如:
▪ ①臣说到,真正的好马,马头就是“王”, 要正要方;眼睛是“丞相”,要神要亮; 脊背骨是“将军”,要硬要强……(曹禺 《王昭君》)
▪ ②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 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 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
8
▪ 2.暗喻 ▪ 暗喻是不明显的比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比喻
词用“是”、“成了”等词或者不用比喻词,比 喻关系隐含在其他结构关系中。 ▪ 暗喻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形式: ▪ (1)主体和喻体之间用“是”连接。这是暗喻的基 本形式,最典型,也最常见。例如: ▪ ①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 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冰心《往事·七》) ▪ ②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雷一样,不,比打雷还可怕。(《煤的对 话》)
20
▪ ②老师用温柔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久久地 没有松开。我知道老师是在期待我的回答, 我的誓言,我的进步。这,是一股暖流注入 了我的心田!不,是一场春雨洒得我昂起了 头。
▪ B.“喻体+否定中介+本体”。例如:
▪ ③站在高山向西看,一条白带绕丛山,不是 带,原是新开公路上岭来。
▪ A.“复喻”,是用几个喻体来说明事物的 一个方面。例如:
▪ ①“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 似的飞沫升落。”(《听潮》)
▪ ②有人打哈欠还带音乐的,其声呜呜然, 如吹号角,如鸣警报,如猿啼,如鹤鸣, 音容并茂……(梁实秋《旁若无人》)
22
▪ B.“联喻”,是用几个喻体来说明事物的几个方 面,例如:
▪ 站在商山往西瞧,朵朵白云山上飘,不是云, 原是钻井工房搭山顶。
▪ 站在高山往下望,井场流水翻黑浪,不是水, 原是原油出闸展翅飞。(青海民歌《站在高 山上》)
21
▪ 7.博喻
▪ 博喻又称“多项喻”、“莎士比亚式比 喻”,是一种以多个喻体对某一事物或某 事物的几个方面进行说明描写的比喻。它 又可分为两小类:
9
▪ (2)用动词“成了”、“成为”等动词连接 ▪ ③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
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 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 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 士山。(鲁迅《藤野先生》) ▪ ④活泼可爱的小女儿成了他的开心果。 ▪ (3)以偏正关系构成 ▪ ⑤感情的激流已在胸中奔腾多日,眼看就要破堤 而出了。 ▪ ⑥随着归期的临近,我的心更紧张了,常在心里 呼喊:祖国母亲,我就要回来了。
23
▪ 8.连喻 ▪ 连喻是用几个喻体分别说明描写几个本体,实际
上是几个比喻连用。如:
▪ ①红姨今天一直在笑,眼睛、嘴巴、鼻子、眉毛 都在笑,连她那件红衬衫抖动着好像也在笑。她 脸上红红的,像两朵云;眉毛弯变的,像月亮; 眼睛亮亮的,像……像夜里的星星!(王周生 《红姨》)
▪ ②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 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 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 气,一点情调。(赵丽宏《我的空中楼阁》)
18
▪ 5.交喻
▪ 交喻是一种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喻体从正反两 个角度说明同一本体的比喻。
▪ 有两种情况,一是先从反面比喻,再从正面比喻。 例如:
▪ ①如今,出身不再是我们之间的鸿沟,然而我 看见了新的裂痕,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工作,离开
了生我养我的土地,我不再是风,不再是水,不
再是港湾,我只是一朵飘在空中的云,无依无 靠……(王周生《陪读夫人》)
▪ (一)三种基本比喻方式
类型
本体 (A)
喻 词
喻体 相似 (B) 点


基本 格式
明喻 + + + + 海燕就像预言家一样。 A像B
暗喻 + - + + 海燕是个预言家。
A是B
借喻 - - + + 胜利的预言家叫叫喊 以B代A
6
▪ 1.明喻 ▪ 明喻是非常明显的比喻,本体、喻体和比
喻词都出现,比喻词一般用“像”、 “如”、“似的”、“仿佛”等来表示明 显的比喻关系。如: ▪ ①月儿呀!你好像把镀金的镰刀。 ▪ 你把这海上的松树斫倒了,哦,我也被你 斫倒了!(郭沫若《新月与白云》) ▪ 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 自清《荷塘月色》)
会。……(李存葆《飘逝的绝唱》)
喻体
13
本体
▪ 2.提喻
▪ 提喻的最大特点是语序与正常的明喻不同, 它的基本格式是“喻词-喻体-本体”。 例如:
▪ ③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
水浇着花,像抚育自己儿女一样 抚育着花
秧……(杨朔《茶花赋》) 喻体
本体
▪ ④赵雅芝像一缕被风吹散的清烟,从我们
的视野中消失了,只留下一股淡淡的清香。
山!在黑暗中,你昂首天外,引导着旅行 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郭沫若《骆驼》) ▪ ⑤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 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 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鲁迅《药》)
5
▪ 【类型】
▪ 以本体、喻词在比喻句式中出现与否为 划分的标准,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和 借喻这三种类型。
2
本体
相似点
喻体
被比喻事物 比喻词 作比喻事物
▪ 比喻是汉语中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修辞手段, 很早就为人们所重视。
▪ 《礼记·学记》说:“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 《墨子·小取》:“辟,举也物而以明之。” ▪ 比喻是人们交际生活中运用得最应得了频繁的修辞
方式之一,有些比喻,由于长期频繁运用,甚至具 有了某种固定的含义,人们已不觉得它是一种比喻 了。如“碰壁”(指“行不通”或“遭拒绝”);“明星”(指 著名的演员,运动员或艺术家);“处女地”(指“没有开垦过的土 地”);“乱弹琴”(指说话、做事没有章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