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分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它的北面有长江的太平、藕池、松滋三口流入,它的西南面有沅、澧、湘、资四水入湖。它平均有3126亿m3的过湖水量,有26.28万km2的流域总面积,是长江流域极为重要的调蓄滞洪区[1]。洞庭湖的湿地内的动物、植物资源相当丰富,特别是拥有白鳍豚、江豚、中华秋沙鸭、白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等10多种。洞庭湖对于当地和附近省、市的调蓄洪水、沉沙净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洞庭湖区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洞庭湖之生态问题如水域面积不断缩减、自然生境破坏、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显著减少等愈来愈严重。

一、洞庭湖湖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污染负荷加重,渔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①在工业污染方面:洞庭湖湖区内现有的工业企业有: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安康造纸有限公司、津市造纸厂、西洞庭湖纸厂、芙蓉纸业有限公司、沅江造纸厂、汉寿县氮肥厂、岳阳康神药业集团和氮肥厂等39家企业[2],它们分别分布在西洞庭湖16家、东洞庭湖18家、南洞庭湖5家。造纸行业是洞庭湖湖区污染的重点行业,其排放的BOD5和COD分别占排放总量的79.13%和81.71%。这些工业企业的大量排放,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渔业资源枯竭。如氮肥厂和岳阳康神药业集团,排人东洞庭端的废水每天多达2万t,造成鱼类和鱼卵的大量死亡,接近1.8亿粒。

②在生活源污染方面:洞庭湖两岸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虽然大都县级城镇都建立了污水处理厂,这些处理厂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生活污水大量注入洞庭湖内,没有经过处理或简单处理,这些加重了洞庭湖污染负荷,特别是居民生活过程中洗涤剂的大量使用,造成部分湖区的富营养化。

在洞庭湖内从事捕鱼、挖沙般、游客船接近6000多艘,他们在作业的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废水,船舶的压舱废水、动力冷却水都没有经过处理或安装收集装置,特别是动力冷却水、压舱废水的石油含量严重超标,更加重了洞庭湖区的污染。

③在农业源污染方面:洞庭湖湖区两岸的耕地都是农业用地,据不完全统计接近70万公顷,这些耕地大量使用氮肥、磷肥、农药和生物激素,农业面源污染十分严重,据文献记载洞庭湖湖区两岸的化肥年均施用量为169.9万t,农药年均施用量为1.8万t,这些没有被作物吸收的化肥、农药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湖泊。特别是磷肥的大量使用,磷肥中含有重金属镉,大大地加重了湖泊水体的污染。

总之,洞庭湖湖区中西洞庭湖、中洞庭湖和三子湖的水质污染最为严重,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次之。其中,西洞庭湖和东洞庭湖为中营养和贫中营养混合型,南洞庭湖为中富营养和中营养与混合型。洞庭湖区水质从水质分类来说:TN和TP水质为IV类,总大肠菌群水质为III类,大多数水质指标在I类和II类之间。特别是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的水污染负荷加重了,原因是冬季进水量减少,延长了水交换的时间。

水质污染使水生生物环境发生了严重恶化,水产资源衰退,鱼类产量大幅度减少,一些国家级保护品种频临灭绝,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的种群数量,现在已不足100头,江豚的种群数量不足2000头。银鱼是洞庭湖的大宗产品,现在列为洞庭湖的珍稀品种。

2.洪涝灾害频发、调蓄功能下降

洞庭湖是我国湖泊中淤泥积居量和泥沙沉积率较多的湖泊之一,泥沙的严重淤积。一方面为湖区农民开发和利用洲滩土地资源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加剧了湖区水情和江湖关系的恶化[3]。近60年来,随着湖泊洲滩围垦面积的增大,湖泊面积相应缩小,湖泊的调蓄渲泄洪水和生态服务功能逐渐减弱,洞庭湖削减入湖洪峰的能力逐年下降。加上长江洲滩围垸和干流变迁、长江中下游建闸控制,引发江湖洪水位不断升高,导致洪灾不断频发。据有关文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96年,,洞庭湖区共发生洪涝灾害160多次左右。以洪水位超警戒水位的历时统计,城陵矶、南咀、沅江三站高洪水位的持续历时,1954年分别为76d、61d和60d,1998年分别为84d、81d和82d。

三峡工程运行以来表明,三峡工程对洞庭湖的洪水具有一定

洞庭湖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甘志春

(湖南省沅江市环境保护局湖南沅江413000)

摘要:洞庭湖区多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给湖区生态系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湖区水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珍稀物种濒危、自然灾害频发、土壤潜育化加重,湿地环境破坏。针对

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保护湖区的对策,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期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并向良性方向

发展。

关键词:洞庭湖湖区;生态环境问题;保护对策

25

(上接第24页)因此,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到底是主要控制水质指标,还是主要以抑制蓝藻水华与恢复滇池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

2.控制目标措施

若要成功控制滇池外海蓝藻水华暴发的频率,单纯的控制TN与TP,并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标准上,这个在短期的规划内经济上难以实现,相反即使通过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让TN与TP符合V类水质附近标准,对水量与水动力的条件进行改善,对滇池水生态系统进行分期、分布的恢复,从基础对外海水质进行有效改善,实现生态恢复,对蓝藻暴发进行有效控制,作为一条有效思路与途径,还需要深入研究与分析。在可行的目标前提下以污染源治理与有条件的湖泊生态修复并重,恢复滇池水生态系统。

滇池治理思路应从主要依靠流域污染负荷削减转向以污染源治理与有条件的湖泊生态修复并重,在流域控源与湖泊生态修复的基础上长期持续达到水质目标;在可行的目标前提下以污染源治理与有条件的湖泊生态修复并重,恢复滇池水生态系统。

作者简介:丁福荣(1973.2-),女,云南沾益人,水质监测工程师,研究方向:自来水监测。

的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毕竟有限,三峡工程是不能代替洞庭湖防洪工程建设的。

3.血吸虫病不断流行、土壤潜育化危害加重

血吸虫病是洞庭湖区一种严重的地方病,它寄生于钉螺内,而洞庭湖区钉螺分布面积广,是全国有名的血吸虫疫区,严重危害洞庭湖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据文献记载1990年调查资料,急性血吸虫病感染人数,每年堤垸内203人,占21%;每年堤垸外753人,感染率占79%。血吸虫病感染季节主要是在夏秋季节,在90年代中后期堤垸溃决、洪灾频繁,钉螺向垸内扩散或通过涵闸向沟渠扩散,疫区面积逐渐扩大,危害十分严重。

泥沙淤积引起洞庭湖的湖床抬高,相应水位也抬高,突出地产生垸老田低现象。湖床高出垸田,造成土壤地下水位抬高和土壤潜育化。汛期时水量加大,水位高导致稻田次生潜育化。全部湖区的农业生态受到了严重威胁。

4.湿地景观遭到了严重破坏

进入新世纪以来,杨树进入洞庭湖的湿地,成为该湿地的外来入侵特种[4]。开挖杨树林的排水系统,使洲滩洲浃的沼泽地和浅水湖沼变得干涸了,以至变成了陆地。湿地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湿地的生态格局遭到了破坏,打破了原来湿地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动物种群衰退,数量缩小,生物灾害加剧如东方田鼠数量成倍增长,为一些珍稀物种的灭绝创造了条件。

二、洞庭湖湖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1.控制化肥、造纸等行业工业污染

造纸、化肥等行业是湖区的主导工业也是污染大户,对于这两个行业企业要分类管理,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建议予以扶持并组建大型化肥、造纸生产企业集团;对于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辅以行政措施坚决予以关闭。对于各企业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限制氮、磷等污染物大量排入湖区内,遵循“谁收益,谁负担”的原则,加大对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力度,提高治污能力。

2.建立长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工程建设

洞庭湖泥沙含量高、积聚快的根本原因是长江上游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长江上游的大量泥沙随着河水注入洞庭湖,泥沙主要两部分,80%以上来自于长江上游“四”,另一部分来自于本省湖南“四水”流域。解决洞庭湖泥沙的积聚问题,关键是建立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体系,加强对该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森林的覆盖率,减少水土地流失对洞庭湖的不利影响。

3.加强湖区的防洪、蓄洪能力建设

在四水上游和长江修建水库,一方面可以调节汛期洪峰,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水沙对游的灾害,三峡水库的建立也是一个良好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沙的危害,但应制定一个综合策略,有利于处理好荆江、洞庭湖的江湖关系。另外洞庭湖区河网复杂,平垸行洪,纵横交错是行洪能力较弱的一个重要原因[5],加大对他们的整治力度,对4水河道进行扩充,扩大行洪能力;对3河系洪道以堵支并流、稳定行洪能力为主。

4.加强对钉螺、东方田鼠的防控,控制外来特种入侵

因为退田还湖后的部分堤垸长时间被水淹没,钉螺容易扩散,人畜易被感染。应采取疏浚河道,开挖拦螺网或隔离沟等血防工程等措施,治理钉螺的生存环境,切断钉螺的传播途径;东方田鼠的发生与前一年的洪水有关,应根据前年有效预测进行提前预防与控制;要控制外来物种的引入,防止泛滥和失控,对湖区内其它物种造成危害。

5.加强对洞庭湖生态系统监测与研究

对生态系统的变化及时给予预报,并利用“3S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一整套的洞庭湖湿地数据库并建立模型,指导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和其它资源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付俊杰洞庭湖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修复对策载于《百度网》2011.9

[2]谢永宏王克林任勃杨刚李峰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演变、问题及保护措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11.28

[3]姜加虎黄群洞庭湖湖区生态环境退化状况及原因分析《生态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李秦晋赵运林庹瑞锐洞庭湖湿地保护现状及对策《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130(1)

[5]王秀英邓金运孙昭华人类活动对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影响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10.36(5)]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