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动仪在可用性测试中的应用
眼动技术:个性化评测的新“武器”
![眼动技术:个性化评测的新“武器”](https://img.taocdn.com/s3/m/ff1a30fb9b89680203d8259a.png)
眼动技术:个性化评测的新“武器”作者:靳来鹏禹东川来源:《中小学管理》2017年第02期评测作为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效果检测的手段,对有效教学的开展具有反馈、指导的作用。
然而现有的评测手段,如纸笔测试、“自我报告”或“访谈”、“出声思维”、在线评测等,在反馈的全面性、及时性或客观性等方面具有局限性。
近年来,眼动技术的发展为评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眼动技术能够提供学生的视觉注意线索,少干扰、实时性地获取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心理状态,展示其思维策略,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如将其与在线评测技术相结合,更可以实现大规模、及时、客观的评测活动。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如何利用眼动技术开展评测活动给予关注。
“眼-心智”假说认为,眼睛的注视状态与人对信息处理的心理过程是相关联的。
人眼只能在大约200-300mS的时间内保持短暂的稳定状态,这个状态叫注视,在此期间,信息才能被认知系统编码、处理。
而在两个注视点之间,眼球短暂快速的运动被我们称之为眼跳。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眼睛注视的位置反映了其注意力所在,注视时间的长短则反映信息的处理难度及分配的注意量。
信息被注视的时间越长,说明其越复杂、被处理的越深。
眼跳的路径则反映了一个人的认知策略。
因此,利用眼动技术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测,除了能知道简单的答案正误之外,还可以挖掘到成绩背后更深层的信息。
眼动技术是借助眼动仪来实现应用的。
人的注视、眼跳等信息都可以被眼动仪精确、自动地捕捉和记录。
从眼动仪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被眼睛反射后,会被眼动仪的探测器接收,从而判断出眼球的运动情况。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眼动仪,只需要参与者在执行任务之前校正一次眼动,完成该任务之前一般就不需要再进行校正:而借助头动补偿技术,也不需要参与者固定头部:即使参与者佩戴眼镜也不影响使用。
因此,眼动仪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测量工具,可以让人们在更为自然、真实的情境中使用。
眼动技术对于挖掘学生成绩背后的深层信息,对其进行个性化指导具有重要作用。
2 可用性测试方法-眼动测试
![2 可用性测试方法-眼动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4b19756549649b6649d74757.png)
as which area is viewed first, what the trajectory looks like, how long the sight stays are, and whether the sight is smooth. ➢ 注视轨迹:纪录被试者在整个体验过程中的注视轨迹,从而可知被试者首先注视的区域,注视的先后顺序,注视 停留时间的长短以及视觉是否流畅等。 ➢ Area analysis: research regarding average time and points of attention in each area of interest as well as the view sequence among these areas. ➢ 兴趣区分析:考察被试者在每个兴趣区里的平均注视时间和注视点的个数,以及在各兴趣区之间的注视顺序。
可用性测试
Usability Testing
2014.05
2.可用性测试方法
Usability Testing Methods
Usability Testing
2
2.可用性测试方法 Usability Testing Methods
2.8 Eye tracking
眼动测试
• Eye tracking allows testers to identify what participants look at during the course of a usability test. • 确认参与者在测试过程中注意力的变化路径及注意力的焦点(眼球追踪使用几种不同的技术,包括皮肤
人机交互设计中的可用性测试方法
![人机交互设计中的可用性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e8a5b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e.png)
人机交互设计中的可用性测试方法在人机交互设计中,为了确保用户能够方便、高效地使用软件、网站或其他交互式产品,可用性测试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用性测试是通过模拟真实使用场景来评估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以及产品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的表现。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人机交互设计中的可用性测试方法。
一、用户调查和访谈用户调查和访谈是获取用户反馈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问卷或面对面的访谈,了解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困惑点和改进建议等。
在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可以提供多种选择题或开放式问题,以便用户能够详细描述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二、任务完成测试任务完成测试是测试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能否成功完成特定任务的方法。
测试者可以设计一系列常见的任务,要求用户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
通过观察用户的行为和表现,可以评估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是否能够轻松地达成目标。
三、眼动追踪测试眼动追踪测试是一种通过追踪用户眼球移动轨迹来评估产品可用性的方法。
测试者通过专业的眼动仪记录用户的眼球运动,以了解用户在浏览页面或使用应用时关注的重点和注意力分配。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优化页面布局和功能排列,提高用户的注意力和效率。
四、可靠度测试可靠度测试是评估产品系统稳定性和反应速度的方法。
测试者在不同的网络条件下,进行大量用户同时使用的模拟测试,以确定产品在高压力和不同网络环境下的表现。
通过可靠度测试,可以发现系统崩溃、卡顿和数据丢失等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五、用户情感测试用户情感测试是评估用户对产品情感体验的方法。
通过测量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情绪、满意度和愉悦感等指标,来评估产品能否产生积极的用户情感。
测试者可以采用访谈、问卷或生理指标监测等方法,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情感反应,以便进行情感设计和情感化优化。
六、可访问性测试可访问性测试是为了确保产品对残障人士和特殊用户群体的可用性而进行的测试。
测试者通过模拟盲人、聋人或肢体障碍用户等使用产品的场景,评估产品对于这些用户群体是否具有可访问性和可操作性。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_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网页可用性测试_葛岩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_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网页可用性测试_葛岩](https://img.taocdn.com/s3/m/2d91839ba0116c175f0e4864.png)
手机报 信息查询
问卷
被试体验 反馈问卷
填写
三 、测试发现 发现一: 在移 动 、 联 通 网 页 上 搜 索 指 定 套 餐 信 息,效率无显著差别 第一个测试任务是在移动和联通两网站搜索给定 套餐信息 。在最优状态下,在两个网站上这一任务均 可通过两次链接,三次鼠标点击完成 。 二者的信息搜 索过程具备可比性 。 测试发现,被试在移动网站上完成本任务的时间 均值低于联通网站 。但检验显示,二者差别并不显著
一 、背景和问题 20 世纪中叶,研究者开始尝试使用眼动追踪的 方法,通过捕捉视觉信息搜索过程来推测处理信息的 心理活动 。20 世纪后半期到 21 世纪初,得益于计算 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技术被逐步应用于人机互 动 、工业设计和传播效果等多个研究领域 。
①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欲回答本研究的问题,首先有必要厘清效率和满意 两个基本概念及其测量方法。效率有其客观标准。在本 研究中,效率定义为完成给定信息搜索任务的时间长度, 可通过仪器记录、测量。相对于效率,满意指对信息搜 索过程体验的主观评价,可通过使用者自我报告获得。 二者间是有联系的。例如,当被试登入网站并有着明确 的任务 ( 如获得特定服务的价格) ,效率便很可能与满
葛 岩 郑雪梅: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中男性 10 人,女性 13 人,年龄分布在 20 岁至 40 岁之 间,均为手机和网络频繁使用者。2010 年 12 月和 2011
新媒体研究
年 10 月,测试在上海交大一实验室室内实施,使用 Tobii 1750 眼动追踪仪和网速测量专用软件。
图1 表1
任务 套餐信息 查询 操作网站 移动网站 联通网站 移动网站 查询手机报服务信息 联通网站
② 意评价有某种因果关系。 但当任务不明确时,这种因果
眼动仪的原理与应用
![眼动仪的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8af94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6.png)
眼动仪的原理与应用1. 眼动仪基本原理眼动仪是一种可以测量和记录人眼运动的仪器。
它通过使用红外光源和红外摄像机来跟踪眼球的运动,并将其转换为坐标数据以进行分析。
眼动仪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红外光源和红外摄像机–红外光源发出红外光,照射到眼睛上的角膜和眼球表面。
–红外摄像机通过拍摄红外光在眼睛上的反射图像,获取眼球的位置信息。
• 1.2 瞳孔辨认和跟踪–眼动仪使用计算机视觉算法对红外图像中的瞳孔进行识别和跟踪。
–瞳孔的位置和大小可以提供眼球运动的信息。
• 1.3 坐标转换与数据分析–眼动仪将获取到的眼球位置数据通过坐标转换算法转换为屏幕坐标。
–分析软件可以进一步对眼球运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生成热图、计算注视点等。
2. 眼动仪的应用领域眼动仪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的应用方向:• 2.1 心理学研究–眼动仪可以被用于心理学研究中,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个体的注意力和认知过程。
–通过记录被试者在不同任务下的眼球运动,可以揭示出他们的信息处理方式和注意偏向。
• 2.2 人机交互研究–在用户界面设计和人机交互研究中,眼动仪可以用来评估用户对界面的注意力和兴趣。
–通过分析用户的注视点和扫视路径,可以提供界面设计的改进和优化建议。
• 2.3 广告和市场调研–眼动仪可以被应用于广告和市场调研领域,帮助广告商和市场研究人员了解受众对广告的反应。
–通过监测受试者对广告中不同元素的注意程度,可以评估广告的效果和优化方案。
• 2.4 疾病诊断与康复–眼动仪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一些眼动障碍相关的疾病。
–通过分析眼球运动模式的异常,可以及早发现眼动障碍并进行适当的干预和康复训练。
3. 眼动仪的优缺点眼动仪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眼球运动测量工具,具有以下几个优点和缺点:• 3.1 优点–眼动仪可以提供非常精细的眼球运动数据,反映了人的注意力和认知过程。
–使用眼动仪可以减少被试者的负担,因为不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表达眼球运动信息。
眼动仪的应用场景
![眼动仪的应用场景](https://img.taocdn.com/s3/m/5a3bb081bd64783e08122b44.png)
在全球范围内,不少厂家都能够独立生产出多种型号多种品牌的眼动仪。
但就厂家的研发历史与产品的知名程度而言,作为从1966年开始研发生产眼动仪的公司,日本NAC图像技术有限公司拥有着50多年的眼动仪研发经验,其生产的产眼动仪品牌产品也早已遍布全球,获得了各大高校与科研单位的高度认可。
那么眼动仪是用于什么场景,我们一起来看看眼动仪的应用。
1、用户体验与交互研究(网页可用性、移动端可用性、软件可用性、视线交互、游戏可用性研究)眼动追踪可提供能够揭示可用性问题的用户行为数据,这是一种非常客观和直接的研究方法。
用户体验与人机交互研究人员可使用眼动追踪对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进行考察和优化。
机场可穿戴式眼动追踪与导向标识系统研究:可穿戴眼动追踪与游戏测试:2、市场研究与消费者调研(包装设计、购物行为、广告研究)眼动追踪是一种能够客观衡量消费者对营销信息的注意和自发反馈的唯一工具。
这些洞察力可帮助营销人员有效地设计传达要素来抓住消费者的眼球。
可穿戴式眼动仪在真实商店环境中的应用:3、婴幼儿研究(发展心理学研究)婴幼儿研究人员使用眼动追踪来研究从出生到成年早期阶段的学习感知,认知和社会情感发展。
4、心理学与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视觉感知、灵长类动物研究)眼动追踪可用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各个不同研究领域,研究眼动行为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以及我们用眼睛采集信息的方式。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使用眼动追踪验证不同文化群体间的情绪性倾向观点:日本京都大学眼动追踪对黑猩猩面孔浏览的研究:5、人的效能研究(体育运动、新手-专家范式、操作员效率评估)在人的效能研究领域中,眼动追踪经常被用来进行成功率研究,新手专家对比研究,高效培训方式的开发以及认知策略的评估等。
眼动追踪帮助改善冰球运动击球技巧:6、教育研究(眼动实验室/教室、教学环境研究)眼动追踪可用于教育和学习过程的研究。
此外,教室和实验室可配备该技术用于教学,为未来使用眼动追踪从事相关领域研究提供相应的人才做准备。
人机交互测试中的眼动追踪技术应用(一)
![人机交互测试中的眼动追踪技术应用(一)](https://img.taocdn.com/s3/m/26a4ec0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6.png)
人机交互测试中的眼动追踪技术应用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机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眼动追踪技术逐渐应用于人机交互测试中,以评估用户对界面的理解和反应。
眼动追踪技术能够实时捕捉被测试者的视线轨迹,为评估用户体验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二、眼动追踪技术的原理眼动追踪技术通过眼动仪实时记录用户的视线轨迹,并将其转化为数据,以便分析用户在特定任务中的注意力分配。
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探测眼球的运动轨迹来捕捉用户的注视点和注视时间。
眼动仪通常由红外摄像头和光学系统组成,可以高精度地追踪眼球运动。
三、眼动追踪技术在用户界面评估中的应用1. 了解用户注意力分配眼动追踪技术能够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用户在特定任务中的注意力分配情况。
通过分析眼动数据,可以获得用户的注视点、注视时间、扫视路径等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研究人员可以确定用户在使用界面时的注意力集中点,从而优化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
2. 评估界面布局和信息组织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评估界面的布局和信息组织方式。
通过分析用户的注视点和扫视路径,可以确定用户对界面不同部分的关注程度。
如果用户的注意力分散或者存在盲区,那么研究人员可以对界面进行适当调整,以提升用户体验。
3. 检测用户认知负荷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实时检测用户的认知负荷,即用户在执行任务时所面临的认知需求和压力水平。
通过分析眼动数据中的扫视路径和注视时间,可以了解用户在处理任务时的认知负荷变化,从而判断任务的复杂程度和用户的认知疲劳程度。
四、眼动追踪技术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案例1. 移动设备界面设计在移动设备界面设计中,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确定用户对不同功能区域的关注程度,以及用户执行任务时的注意力分配情况。
通过分析眼动数据,设计师可以优化界面的布局和交互方式,提升用户的操作效率和体验。
2. 虚拟现实交互界面设计在虚拟现实交互界面设计中,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用户视线在虚拟场景中的移动轨迹和注意力区域。
生理传感、眼动追踪技术在用户体验评测当中的应用
![生理传感、眼动追踪技术在用户体验评测当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ff98f2ccc22bcd126ff0cb3.png)
Inno v ation创新生理传感、眼动追踪技术 在用户体验评测当中的应用项目贞责人:梁晶联系人:梁晶 liangj@项目组成员:梁晶、任林冲、葛丰亮、吴海涛、宋力强、尹雪静、李旭强、姚坤形、田靖明 单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用户佩戴眼动仪测试体验智能冰箱的触控面板生理传感、眼动追踪技术主要应用到的设备包括 生理传感多导生理信号记录仪和眼动仪,并将其应用于用户体验评测流程当中,通过客观的生理数据采集 和分析来探究家电领域各产品的用户体验问题,引领了 行业新型评测方式。
在使用了生理传感多导生理信号记录仪和眼动仪之后,我们结合了家电产品的特点,根据不同品类的产 品分别设计了一套可用性评测的方案,眼动仪负责显性数据,多导生理信号记录仪负责隐性数据。
用户佩戴皮电测试仪来 体验电饭煲的控制面板首先,在设备交互界面的操作过程中让用户佩戴眼动追踪仪,捕捉眼球的移动,可以得到用户在注视该界面中的眼动轨 迹图、热图、兴趣图、焦点图等,通过这些客观数据来分析出用 户在操作流程中所关注的点及出现的问题。
其次,在用户体验产品过程中使用多导生理信号记录仪,如 通过使用心电、肌电、皮电等测试仪,采集用户心跳波动、情绪波动以及肌肉收缩等相应生理数据,客观分析出用户在人机交互 不同触点的体验是否舒适,情感体验是否良好,以及用力大小是否合理等。
在用户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以上的客观测试数据,结合用户主观的看法,更有效地分析出用户出现问题的原因。
生理传感和眼动追踪技术曾经是非常专业的领域,操作者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足够的耐心,现在这个领域已经完全成熟,用户体验专家和市场营销专家可以轻松地将注视分析整合到他们的研究中。
所以生理传感和眼动追踪技术未来一定会在用户体验乃至设计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33。
眼动追踪技术可行性分析
![眼动追踪技术可行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8499a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3.png)
眼动追踪技术可行性分析引言眼动追踪技术是一项用于研究人们的视觉注意力和眼球运动的技术。
通过记录和分析眼球在观察过程中的位置和运动模式,可以揭示人们对于不同信息源的关注程度和注意力分布。
这项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心理学研究、用户体验设计、广告效果评估等领域。
本文将对眼动追踪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1. 技术可行性1.1 硬件设备现代眼动追踪技术所使用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眼动仪和计算机。
眼动仪通过采集眼球运动的数据,包括眼球在空间中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计算机通过连接眼动仪和处理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成熟的眼动仪产品,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从而为技术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备支持。
1.2 软件支持眼动追踪技术的实施还需要相应的软件支持。
通过软件可以实时采集、记录和分析眼球运动的数据,同时进行统计和可视化显示。
市面上有许多专业的眼动追踪软件,如Tobii Pro Lab、EyeLink等,它们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研究需求。
2. 应用可行性2.1 用户体验设计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深入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浏览页面时的注意力分布和行为路径,从而优化用户界面和交互设计。
通过分析用户的眼球运动数据,可以了解到用户对于特定元素的注视时间和顺序,从而更好地指导设计决策。
这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改善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的价值。
2.2 心理学研究眼动追踪技术在心理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通过研究参与者在观看图片、文字或视频时的眼球运动模式,可以揭示不同信息因素对于注意力的影响,进而为认知心理学、情绪研究等提供有力的实证基础。
眼动追踪技术的实时性和高精度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2.3 广告效果评估眼动追踪技术可以用于评估广告的效果和吸引力。
通过记录观众观看广告时的眼动数据,可以分析广告中不同元素(如品牌Logo、商品图片等)的注意力捕获效果和持续时间,从而评估广告的吸引力和传达效果。
人机交互界面可用性测试
![人机交互界面可用性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694a58b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a.png)
人机交互界面可用性测试人机交互界面可用性测试是一项重要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软件或者设备的用户界面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通过这种测试,可以发现界面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以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有效地使用软件或设备。
一、测试目的人机交互界面可用性测试的目的是通过模拟用户的真实操作,评估界面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措施。
二、测试内容1. 效率测试:测试用户在完成特定任务时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完成任务所需的点击次数或步骤数。
通过比较不同设计方案的效果,找出最优的界面设计方案。
2. 易学性测试:测试用户在没有任何指导下,第一次接触界面时的学习难度。
通过观察用户的操作过程和记录用户的反馈,评估界面的易学性。
3. 易记性测试:测试用户在短期内没有使用界面后,再次使用界面时的记忆能力。
通过观察用户的操作过程和记录用户的反馈,评估界面的易记性。
4. 错误率测试:测试用户在使用界面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数量和频率。
通过比较不同设计方案的错误率,找出最优的界面设计方案。
5. 用户满意度调查:通过让用户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或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界面的整体满意程度和改进意见。
三、测试步骤1. 确定测试目标和测试内容:根据软件或设备的需求和设计文档,确定测试的目标和内容,制定测试计划。
2. 参与测试的用户:选择一组具有代表性的用户,代表目标用户群体,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 编制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目标和测试内容,编写详细的测试用例,包括测试步骤、预期结果和评估标准。
4. 进行测试:让用户按照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同时记录他们的操作过程和反馈意见。
可以使用专业的测试工具来记录用户的操作路径和点击次数。
5.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记录和用户反馈,分析测试结果,发现界面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6. 编写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编写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的目的、内容、步骤、结果和改进建议等。
四、测试工具1. 眼动仪:用于记录用户在使用界面时的眼球运动轨迹,帮助评估界面的注意力引导效果。
谈谈眼动研究的一些作用
![谈谈眼动研究的一些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390060bb52acfc789ebc966.png)
谈谈眼动研究的一些作用在与国内互联网用户研究同行交流时,常常会被问到“腾讯很早就拥有眼动仪了,那是不是经常用到它?”、“眼动研究的结果有什么特别的作用?”等之类的一些问题。
他们询问这些问题时基本都是出于好奇、感兴趣而发问的,毕竟相对来说,眼动研究方法在国内互联网用户研究领域还不像可用性测试等方法那样普及。
今天在这里想谈谈眼动研究方法在腾讯用户研究工作中的一些作用,各位读者有兴趣都可以多多讨论交流。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许多品牌的眼动仪和相应的软件配置系统,都可以精准地跟踪到被测试者的眼动数据,然后使用注视时间、注视顺序和回视次数等眼动指标来分析问题,最后还能使用直观的图形(如注视密度图)或者视频(如回放注视轨迹)等方式来展示结果。
这种在眼动模式维度上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员的关注。
虽然与可用性测试、定量问卷调研和焦点小组等用户研究方法相比,它还算是比较新颖,不过它的应用领域却是非常广泛的,包括人机交互研究、阅读研究、广告心理学和交通心理学等领域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
下面主要讨论一下它在网站设计用户研究里的一些作用。
许多大型网站的设计都会考虑数据上报的功能,比如某一个页面里各个链接的点击事件具有数据上报功能等,分析这些后台点击量数据可以得出用户在网站页面各个链接的点击分布和热点等结果,从而为网站内容和设计的优化提供客观的参考数据。
不过有时候,网站产品经理或设计师会想了解用户在网站页面的浏览轨迹、对各区域内容的关注度等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需求,如果仅从后台数据分析做点击量统计和路径分析,结论还不够全面。
例如,后台数据很难真实地还原呈现用户的历史浏览轨迹、也记录不到用户注视到链接但没有产生点击的情况等。
令人欣慰的是,眼动研究方法是解决上述需求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通过眼动研究,不但可以完整地还原被试者在各个页面的注视轨迹,还可以通过划分兴趣区分析来被试者在各区域内容的关注度。
除此以外,还可以细入分析所有被试者的眼动注视轨迹是否流畅、注视点分布是否合理以及有无明显的兴趣区或疑惑区等。
基于眼动仪的用户体验评价研究
![基于眼动仪的用户体验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e3d8fb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9.png)
基于眼动仪的用户体验评价研究1. 前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的体验需求不断提高,如何评价用户的体验,成为了一个热门问题。
眼动仪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评价工具,越来越得到了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眼动仪的用户体验评价研究。
2. 简介眼动仪是一种测量眼动行为的设备。
它可以通过记录人的眼球运动轨迹、注视点和注视时间等信息,对人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和感知机制等进行研究。
在用户体验评价中,眼动仪的应用可以用于评价用户的注意力分配、感知处理、信息获取和决策过程等方面,为优化用户体验提供依据。
3. 眼动仪的应用在用户体验评价中,眼动仪可以应用于以下方面:3.1 视觉设计评价视觉设计是指产品或网站的外观设计,主要用于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和提高产品或网站的美观度。
在视觉设计评价中,眼动仪可以记录用户对不同设计元素的注意力分配、注意时间和注意次数,以此评价视觉设计的效果。
例如,在评价一个网站的首页设计时,可以记录用户在页面上停留的时间、点击的区域和注视的元素等信息,评估用户对不同设计元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2 信息架构评价信息架构是指网站或产品中信息的分类、组织和呈现方式。
在信息架构评价中,眼动仪可以记录用户在浏览网站或使用产品时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过程,评估信息架构的合理性和易用性。
例如,在评价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的产品分类时,可以记录用户在查看产品时的路径、停留时间和注视点,了解用户对不同分类方式的认知和使用效果。
3.3 功能和操作评价功能和操作评价是指评价产品或网站功能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在功能和操作评价中,眼动仪可以记录用户使用产品或浏览网站时的操作路径、点击动作和注视点等信息,评估功能和操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在评价一款电商APP的商品搜索功能时,可以记录用户搜索时的路径、点击调整的区域和注视商品描述的时间,了解用户对搜索功能的使用状况和体验。
4. 研究案例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使用眼动仪评价了网站设计的影响力。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可用性测试方法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可用性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1bada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6.png)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可用性测试方法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可用性测试是评估和改进用户体验的重要步骤。
通过测试,可以发现用户界面中的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可用性测试方法。
一、用户观察测试(User Observation Testing)用户观察测试是最常用的可用性测试方法之一。
测试过程中,研究人员观察用户在使用界面时的行为和反应,记录下用户的操作过程和问题点。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发现用户在使用界面时遇到的困难和不理解之处。
在用户观察测试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选择合适的测试场景和任务,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2. 邀请一些代表性的用户参与测试,例如经验水平不同的用户。
3. 让用户根据指定的任务来测试界面,同时记录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表现和意见。
4. 分析测试结果,找出界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二、问卷调查方法(Questionnaire Method)问卷调查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收集用户对界面可用性的主观评价。
通过设计合适的问卷调查,可以了解用户对不同方面的满意度和意见反馈。
这种方法适用于批量测试和用户群体较多的情况。
1. 设计合适的问卷内容,包括用户对界面易用性、界面布局等方面的评价问题。
2. 选择合适的测试对象,例如用户群体的代表性用户。
3. 分发问卷,并设置合理的截止日期。
4. 收集和整理问卷结果,分析用户的反馈和意见。
三、眼动追踪方法(Eye Tracking Method)眼动追踪方法可以记录用户在使用界面时的眼睛运动轨迹,以及停留时间和注意点。
通过分析眼动数据,可以了解用户在界面中的注意力焦点和操作习惯,为界面设计提供指导意见。
在眼动追踪方法中,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准备合适的眼动追踪设备,例如眼动仪。
2. 邀请用户参与测试,并佩戴眼动仪。
3. 设计合适的测试任务,观察用户在使用界面时的眼动情况。
4. 分析眼动数据,找出用户在界面中的关注点和问题所在。
眼动研究实验方法
![眼动研究实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8be40c0740be1e650e9a9c.png)
眼动技术在网站可用性研究中的实验设计方法调研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眼动追踪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研究方法,逐步在各个领域发挥了作用。
应用在互联网即为描述和诠释用户的行为,从而借此来研究该网站的可用性。
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较而言,眼动追踪技术能够更加细致、直观的观察和记录用户的浏览方式和浏览习惯,捉到用户真实的第一潜意识行为,获取传统的研究方法所无法得到的数据。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的眼动技术领域中,伊霍珀公司是最早将眼动追踪技术应用到市场研究领域的专业机构,因而有着最权威也最先进的技术,同时也主导着国内的眼动追踪技术的发展。
伊霍珀目前的研究项目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的基础,采用线上眼动追踪的技术开展相关的研究。
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技术,在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评价。
眼动追踪技术对网站可用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网页浏览习惯的研究和网站页面布局的研究两个方面。
其中,对网页浏览习惯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观察分析网民的网页浏览数据,来获取相关资料,从而对网页的结构、设计、内容等对网民的影响力做出判断,并且进一步推断出网站如何实现最优布局才能对网站受众产生最大的视觉和心理影响。
那么,眼动追踪技术对网页浏览习惯的研究是如何具体实现的呢?通过阅读大量与眼动实验有关的文献,实验方法和过程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类:A)首先填写主观调查问卷,然后进行眼动实验,最后将主观问卷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B)首先填写主观调查问卷,然后进行眼动实验,最后再进行访谈,了解被实验者的感受、记录下访谈结果。
C)预测实验结果,然后进行眼动实验验证以上假设是否成立,得出结论。
D)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相应实验,对试验数据进行记录。
E)利用java 等技术记录用户的浏览行为,其优点在于整个过程不需要用户的主动参与,不需要中断用户的浏览操作,也不会给用户带来不良的浏览情绪,在服务器端获取实验数据。
1.被试眼动实验通常随机选取若干实验者(实验者根据需求不同,所选择的群体不同)且裸眼或矫正视力均在5.0以上,色觉正常;母语为汉语,且曾使用过社交网站;此前没有做过此类实验。
眼动,实验报告
![眼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d77a26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4.png)
眼动,实验报告眼动仪实验报告眼动仪与平面设计实验报告一、Tobii眼动仪简介Tobii眼动仪提供了一个自然的使用环境, 并同时收集多通道数据, 如语音、动作等。
其自带ClearView数据分析软件将眼动数据和实际界面、声音、用户动作录像综合进行分析。
它提供的典型分析方案有: (1)热点图(Hotspot), 形象地分析注视点的集中趋势、停留时间等;(2)视线扫描路径( Scanpath), 呈现注视点的路径与直径变化, 用于分析单个用户操作行为规律;(3)兴趣区域(Area of In teres,t AOI), 分析平均注视时间、回溯性眼跳、区域间转移等指标, 获得特定区域上的具体数据。
二、眼动仪的应用眼动仪应用领域包括心理学,人机交互,神经生理学,工业设计、眼科学、可用性研究、广告评估、市场调查等诸多领域。
本次实验我们主要将Tobii眼动仪应用在广告评估方面,研究被试观看平面海报时的路径、时间和着重点。
三、实验步骤1、打开Tobii眼动仪相关软件,输入姓名;2、将广告3和广告4拖入界面内,并运行软件;3、调整坐姿直至水平条块呈绿色,竖直条块值在50~60范围内;4、检测眼动水平,双眼追踪屏幕上的小球运动轨迹;5、查看眼动水平,当双眼个点轨迹均在规定范围内,正式开始测验;6、再次调整坐姿直至水平条块呈绿色,竖直条块值在50~60范围内;7、正式开始对于平面广告的眼动实验,观看屏幕上的平面广告;8、实验结束,查看眼动结果。
四、数据分析(一)热点图从热点图中可以看出被试在某一区域停留时间的长短和集中程度,红色代表注视时间长,绿色代表注视时间较短。
广告3为雀巢咖啡的平面广告,该广告包括三大部分:(1)雀巢的标志;(2)雀巢广告语;(3)拿着雀巢咖啡的女模特。
通过观察十名被试的眼动仪实验结果得出:被试的热点红色区较多的集中在女模特的脸部和雀巢的标志,而只有少部分关注了女模特手中的咖啡。
由此可见,该广告的大部分注意力被女模特所吸引,而忽略了广告本身所要传达的产品。
眼动技术在科学素养评测中的应用研究
![眼动技术在科学素养评测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3bc5de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d.png)
眼动技术在科学素养评测中的应用研究眼动技术是一种通过追踪和记录眼球运动来研究人的视觉处理过程的技术。
它可以提供关于个体对视觉刺激的注意力分配、信息处理和认知控制的有价值信息。
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对科学和科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科学素养评测中,眼动技术可以为研究者提供客观、定量的数据,了解被试者的视觉注意力、信息处理和认知策略,从而更好地评估科学素养水平。
本文将探讨眼动技术在科学素养评测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眼动技术可以用于评估被试者在科学实验中的视觉注意力分配。
通过记录被试者在阅读科学材料、观看科学实验视频或解答科学问题时的眼动轨迹,研究者可以了解被试者在特定任务上的注意力分配情况。
例如,研究者可以了解被试者在阅读科学材料时是否集中注意力在关键概念上,或者是否被无关信息干扰。
其次,眼动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被试者在科学实验中的信息处理过程。
通过记录被试者在观看科学实验视频或解答科学问题时的视线运动,研究者可以了解被试者注视不同信息区域的时间和顺序。
这可以揭示被试者对科学实验过程的注意力分配和信息处理策略。
例如,研究者可以分析被试者在观看科学实验视频时是否注视重要实验步骤或关键变量。
此外,眼动技术还可以揭示被试者在科学问题解答中的认知策略。
通过记录被试者在解答科学问题时的眼动轨迹,研究者可以了解被试者在和选择答案时的思维过程。
例如,研究者可以分析被试者是否通过扫视答案选项来进行筛选,或者是否通过注视问题中的关键词来确定答案。
在眼动技术的应用研究中,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眼动技术在实验条件和设备方面要求较高,需要保证实验环境的光线充足、合理摆放设备等。
此外,被试者的个体差异和习惯也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者需要进行严格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以准确获取和解释眼动数据。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眼动技术在科学素养评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揭示被试者在科学实验中的视觉注意力、信息处理和认知策略,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被试者的科学素养水平,并为科学教育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动仪在可用性测试中的应用
在可用性测试中为何要使用眼动仪?
由于传统的可用性评估在实际应用中,尤其在进行用户界面评估时,存在很多局限性,如很多测试方法都是建立在主试与被试的交互上,主试的言语、行为、表情甚至期望都会对被试及其活动产生影响。
当存在多位主试时,就更难排除主试的影响。
测试结果的客观性不高。
因此,多年以来,在进行可用性评估时,眼动仪是常用的辅助工具之一。
眼动仪在可用测试过程中常用的参数
当前的眼动仪多是运用红外线捕捉角膜和视网膜的反射原理,来记录用户的眼动轨迹、注视次数、注视时间等数据。
从近年来发表的研究报告和资料种可分析出,利用眼动仪进行可用性测试常用的资料或参数包括:
(1)总注视次数(频率):数被认为是与搜索绩效相联系的指标。
注视次数越多,表明低绩效的搜索,可能源于显示元素的糟糕的布局。
但也应该考虑注视次数和任务时间的关系(如:任务时间越长需要的注视次数也越多)。
(2)平均注视驻留时间:反映的是提取信息的难易程度。
持续时间越长往往意味着被测试人员从显示区域获取信息越困难。
(3)注视点序列:注视点在兴趣区之间的转换,能够度量用户界面布局的合理性。
(4)第一次到达目标兴趣区的时间:在显示区域搜索特定的目标时,第一次到达目标区域的时间。
也是用户界面布局合理性度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5)每个感兴趣区域的凝视比率(时间比):被试眼睛注视特定显示元素(设计者感兴趣区域) 的时间比例。
在此应该分清被试在显示元素上的凝视频次和凝视的时间,驻留时间反映信息提取的难度,频次反映显示区域的重要性。
(6)每个感兴趣区域注视点数:此指标与凝视比率密切相联系,可以用来研究不同任务驻留时间下注视点数量。
特定显示元素(感兴趣区域)的注视点数量反映元素的重要性,越重要的元素则有更多频次的注视。
眼动仪在可用性测试中的实际应用
讲完了理论知识,我列举三个我参与过或实验室同学主导的实验,让大家对眼动仪有个具象的认识。
实验一:客户管理软件的导航可用性评估
测试目的:通过眼动仪对两个不同版本的客户管理软件的导航可用性进行评估。
测试任务:在旧版设定页面上找到“产品组排序”功能;在新版找到“管理产品序列”功能。
测试方法:在视觉评价的实验室研究中,要求被试分别观看两张不同的版本的同一页面,图片呈现10s,眼动仪(ASL EYE TRACKER 6000眼动仪,采样频率120 Hz)记录他们观看图片时眼睛的注视点、注视频率、注视时间,完成时间等指标,以考察观看者对哪一版本的导航更符合用户的习惯和时间短,,并在看完图片之后再填一份对两个版本的喜好度评价问卷(被试按5点量表对它们进行喜好度评价,1表示最喜欢,5表示最不喜欢,2、3、4介于中间)。
参与测试的人数为10人。
(1)眼动注视点轨迹分析
经过对测试用户眼动轨迹的分析,可以明显发现测试用户在使用两个版本在眼动注视轨迹区别:用户在使用旧版系统时,眼动的轨迹比较杂乱,测试用户的眼动轨迹区别明显;用户在使用新版系统时,眼动轨迹比较有规律的,测试用户的眼动轨迹呈现相似性。
(2)眼动注视时间分
10名测试用户的注视时间统计见表1,可以明显发现两个版本在眼动注视时间区别:用户在使用旧版的系统时,注视的时间比较长,两个版本在瞳孔直径的变化比较大(主要测试时间较长,眼睛疲劳造成瞳孔变小)。
通过注视时间和方案评价等级的对比分析(图5),可以得
出评估等级越低(数值越低表示满意度越高),用户眼动注视时间越短,用户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找到想要的功能,页面影响用户的干扰越小。
表1 注视时间参数表
(3)眼动注视频率分析
10名测试用户的注视频率统计见表2,两个版本在眼动注视频率有明显区别:用户在使用旧版系统时,注视次数频率比较高,无规律性。
将注视频率和方案评价等级的对比分析(图6),可以看出评估等级越低,用户在页面搜寻的频率相对越少,用户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完成制定的任务,用户注视轨迹相对越有相似性。
表2 注视频率参数表
综合测试评估的几个纬度分析结论,改版后的系统相对旧版的系统在导航的信息流设计和工作流等设计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符合现在用户的使用习惯,减少无效的信息对用户操作的干扰。
实验二:网站首页的可用性对比测试
这是对某网站改版前(图7)和改版后的主页(图8)进行可用性对比测试,通过让用户浏览首页(不做任何点击)判定网站的主旨和类型,来捕捉用户注视点的轨迹图和记录用户在不同位置注视时间,对比网站主页改版前和改版后信息传达的有效性。
经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发现用户在浏览改版前的页面时,眼动轨迹混乱,扫描路径长且很多相互交叉,注视点序列分散排布,用户注视点变换快,无明显的兴趣点,如图这些数据表明改版前的网站首页布局不够合理,没有重点。
实验三:索爱W958c手机界面的可用性测试
此实验是通过让用户完成具体的任务(表3),来测试用户对索爱W958c手机界面的信息结构的洞察程度,界面布局,界面元素表征含义对于用户的搜索策略的影响,从而全面的衡量手机界面的可用性水平。
该实验的评价指标包括注视时间、注视点数、任务完成率、多余翻页偏差度。
限于篇幅,在此对这些指标不做具体的分析,仅推出热点图的概念。
热点图反映了注视点和视线活动在屏幕上的总体情况。
它是通过统计多名被试的视线活动情况的数据而绘制出来的,颜色越深,则表示关注度越高。
表3 基于眼动追踪的手机界面可用性测试的典型任务
总结
眼动仪作为一个高科技产品,可以让可用性测试更直接和高效,但仍需注意,眼动研究本身都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当采用非头盔式系统时,会有10 %到20 %眼动数据丢失,且对被试的运动有一定限制,所以在使用眼动仪进行可用性测试的时候,通常要加以其它测试方法来收集更多的实验数据,并通过结合分析来得出更多、更有效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