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及防暑措施(最新版)
高温作业防暑降温安全措施(通用8篇)
高温作业防暑降温安全措施(通用8篇)高温作业防暑降温安全措施11、防止作业过程发生高温中暑事故,给公司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保障分公司安全生产;2、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以下简称高温中暑事件),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避免和减轻因高温中暑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最大限度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
3、为切实做好夏季高温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提升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急能力,检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
4、本演练方案适用于本公司有从事生产的员工,在工作场所有人员中暑时,承担对他人中暑实施紧急救护的责任。
在其他场所发现有人中暑时,承担对外人中暑实施紧急救护的义务。
高温作业防暑降温安全措施21、目的.:为预防公司员工在高温气候环境下作业出现中暑现象,保证公司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员工出现中暑等紧急情况时,能迅速有效的启动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身体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职责及适用范围: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为预案执行责任部门,本预案适用公司所有部门,重点防范单位是:定型工序、复合工序、检验工段、仓库、锅炉房、设备动力部、食堂等。
3、应急预案启动:以《长江日报》刊登的当日最高气温为依据,连续三天最高温在37℃以上或当日最高气温达38℃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公司所有部门按应急预案执行各项工作措施。
4、应急预案实施(1)设备动力部应加强夏季水电供应的管理,保证车间生产的用电和用水需要。
如遇特殊情况需停电、停水,应事先通知相关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预防方案。
(2)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使员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车间管理干部每天应加强车间生产情况的巡回检查,及时了解车间的高温环境和职工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3)设备动力部负责预先采购一批降温药品,按要求将药品分发给各工序各岗位。
公司在各饮水处设立凉茶桶,保证每天有凉茶供应。
高温作业的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
高温作业的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天气日益频繁,对从事户外及高温环境作业的工作人员来说,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针对高温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一、高温作业安全防护措施1. 合理调整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通常为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进行户外作业,选择早晚温度相对较低的时间段。
2.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选择透气性好的工作服,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防护用品,以减少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
3. 补充水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定时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4. 饮食调整: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多油腻食物,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
5. 定期休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应到阴凉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6. 健康监测:对作业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检查。
二、高温作业应急处理1. 中暑的识别:中暑的症状包括皮肤发热、出汗减少、头晕、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
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
2. 迅速降温: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给予清凉饮料。
3. 紧急就医:如果中暑症状严重,如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困难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送往医院。
4. 现场急救:在等待救援到来之前,可以对中暑者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如用冷水浸湿的布敷在颈部、腋下等部位,帮助散热。
总结:高温天气下的作业安全需要我们从预防和应急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让我们携手共同应对高温挑战,为建设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而努力。
高温作业安全措施
高温作业安全措施概述:高温作业是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进行的工作。
这种工作环境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都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应对高温作业环境。
1. 预防措施:(1) 了解高温工作环境在进入高温作业环境之前,必须要充分了解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工作时间等信息。
这样可以帮助员工对高温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应对。
(2) 选择合适的工作服装员工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应该选择透气性好、吸湿排汗的服装。
这些衣物最好是浅色的,并且尽量穿宽松的衣物以提供舒适度和透气性。
(3) 建立适当的休息制度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员工的体力和精神都受到了较大的消耗。
因此,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应该建立适当的休息制度,让员工能够在适当的时间进行休息。
2. 保湿措施:(1) 饮食保湿高温作业环境中,员工的身体往往容易脱水。
因此,员工应该适当增加饮水量,可以饮用些含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
此外,还应该适当增加蔬果的摄入,以增加身体的水分。
(2) 皮肤保湿高温作业环境下,员工的皮肤也容易过于干燥。
因此,员工在工作前可以使用适当的润肤霜来滋润皮肤,以保持皮肤的湿润。
3. 环境安全措施:(1) 提供充足的防暑设施在高温作业环境下,需要提供充足的防暑设施,如喷雾系统、空调设备等。
这些设施可以帮助员工降温,并且提供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环境。
(2) 建立风道通风系统在高温作业环境中,应该建立风道通风系统,以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
这样可以帮助员工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减少对身体的负荷。
4. 应急措施:(1) 培训员工应急知识在进入高温作业环境之前,应给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教会员工如何应对高温工作环境下的突发情况,如中暑等。
(2) 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在高温作业环境中,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并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区域进行标示。
这样可以提醒员工注意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总结:高温作业环境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夏季室外作业防暑降温措施分享(9篇)
夏季室外作业防暑降温措施分享(9篇)夏季室外作业防暑降温措施篇1夏季防暑降温的方案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高温和潮湿气候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的气候状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根本上温度降低炎热的影响,让身体保持正常工作和运转。
第一、及时通风夏季,室内外温差较大,最好是选择早晚通风。
夜晚、凌晨及早晨4点-6点之间,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气温较低,对人体最为有利,应开窗通气。
活动后还应及时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减少炎热不舒适感。
第二、适当增加房间湿度空气湿度过低,容易引发口干舌燥、喉咙干痒等不适症状。
人在空调房间中容易出现皮肤瘙痒、口干、鼻燥等,而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对人体健康最为有利。
因此,在使用空调的同时,可以加湿器等设备调整房间湿度,减轻空调对人体的刺激。
第三、饮食上要补充水分夏天气温较高,人体出汗较多,机体容易失去过多的水分,从而导致脱水。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地补充水分,如饮用足量的白开水、绿茶、菊花茶等。
同时,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缓解夏季的疲劳和不适。
第四、适当锻炼夏季,运动锻炼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炎热的不适感。
但是要注意,运动的方式和时间要掌握得当,最好选择在早晨、傍晚等气温较低、空气较为清新的时间进行运动,避免在高温环境下过度消耗体力,造成健康的损害。
第五、穿着透气性好的衣服夏季,穿戴要透气性好,轻薄、宽松,防止汗水滞留在皮肤表面,避免热痱和皮肤感染。
应该选用棉纱、麻布等质地的衣服,以便通过衣服散热,缓解高温环境的不适感。
总之,夏季降温应从多方面着手,全面采取多种措施,同步配合,才能有效降低夏季高温的不适感,让身体健康地度过炎热的夏季。
夏季室外作业防暑降温措施篇2夏季已经来临,日渐升高的气温让人不胜其扰。
高温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还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因此夏季防暑降温变得尤为重要。
高温作业防暑降温安全措施内容
高温作业防暑降温安全措施内容高温作业防暑降温安全措施在夏季高温天气中,许多职业存在高温作业的情况,比如建筑工人、采煤工人、冶金工人等。
高温作业环境给工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制定和执行一系列高温作业防暑降温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一、工作环境调整1.调整工作时间:在高温天气中,应尽量避免在白天高温时段进行作业,尤其是在中午11点至下午3点之间,避免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工作。
2.通风设施改进:对于工地、车间等封闭空间,应加强通风设施建设,确保空气流通和新鲜空气的供应,降低空气温度和湿度。
3.加强防护设施:对于有暴露工作的场所,应设置防护设施,如搭建遮阳棚、安装遮阳伞、提供遮阳衣等,保护工人免受阳光曝晒。
二、员工保护1.体检和培训:员工每年进行一次体检,确保身体健康状况适合高温作业;同时,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培训,使员工了解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2.提供防暑物品:给员工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并确保饮用水的质量;准备盐果汁、盐水等补充盐分的产品,以补充员工的电解质,并适时提供冰毛巾、冷却帽等降温物品。
3.定期休息:设置合理的工作休息制度,每隔一段时间让员工休息片刻,避免过度劳累。
三、个人防护1.穿着适合的衣物:员工在高温作业时应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颜色以深浅相间的浅色为宜,以减少热量的吸收。
2.佩戴防护用品:员工应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等,以保护身体及四肢的安全。
3.合理运动:员工可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高温的能力。
四、应急响应1.建立应急机制:对于高温天气中出现的紧急情况,应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制定明确的紧急处理措施,如高温中暑员工的送医和救治程序等。
2.设备维护: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高温作业所需的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高温作业防暑降温安全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工人在高温作业环境中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防护设施,以保障员工的福利和安全。
高温防暑降温措施(精选6篇)
高温防暑降温措施(精选6篇)烈日高照,那火辣辣的温度能够让人感觉到皮肤在跳舞。
夏日的到来,伴随的是高温天气,在高达35度以上的户外工作的人们,很容易就会面临中暑,而我们又将如何去预防中暑呢,这里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高温防暑降温措施”,希望大家多多参考。
篇一:高温防暑降温措施1、时刻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气温的变化,如果是持续高温的天气,一定要提前做好一切准备。
2、合理的开门窗。
很多人认为夏天的时候温度高,就应该把所有的门窗都打开这样才能降温,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比如说白天,室外的温度要比室内的温度本身就要高很多了,而此时如果把家里的门窗打开的话,则会让外面的热气袭来,不利于降温,因此如果可以选择早晚开窗户的话,不仅有助于空气流通,有助于把屋内的热去“赶走”而且还能让外面的凉爽的空气进来,因此日常在白天,由其是太阳太的时候,最好不要打开窗户,拉好窗帘,这样更有助于降温。
3、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4、对于在室外工作的人员来讲,在高达35度以上气温的环境下工作一定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减轻劳动强度,一定要多喝水,最好早晨喝一些淡盐水,这样可以补充因为高温出汗多丢失的盐,适当找阴凉处避暑,在中午时分太阳最强烈的时刻不工作,避开高温。
5、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6、饮食不宜过于清淡。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吃鸡、鸭、瘦肉、鱼类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7、多食用一些防暑降温的水果,可以多吃一些西瓜、哈密瓜等。
8、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
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夏季高温作业防暑指南(5篇)
夏季高温作业防暑指南(5篇)避日晒,多饮水,保睡眠,防中暑,我们又要迎接夏天的到来了。
如果到了户外活动没有做好防暑措施,很容易在高温的影响下出现中暑这种情况。
经过整理,栏目小编为你呈上夏季高温作业防暑指南,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夏季高温作业防暑指南【篇1】进入盛夏季节,日照强度高,高温天气持续,为切实做好夏季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不断地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其他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特制定本方案。
在现场施工中偶尔发生中暑事件,重者可当场死亡,轻者如不及时抢救也危及生命,因此,如发生相应伤害应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处理,以尽可能降低对人体的危害,为后期抢救赢得时间。
成立应急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组员由本项目相关人员组成。
办公室设在现场会议室。
经常开展宣传预防工作。
一、应急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组员:xxx、xxx、xxx、xxxx王瑾。
二、发生高温中暑紧急症状情况时,我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本方案。
在第一时间分别向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120”救护中心求助,并向市安全生产监督局、总工会等相关部门通报情况。
紧急情况发生后,还应不间断的向有关领导、部门反馈后续情况。
三、在施工中紧急情况发生后,项目部即视情况成立救援现场指挥部,由邓康林担任事故现场总指挥,负责现场处理协调。
1、防暑降温保障小组。
夏季施工过程中,露天作业环境较多;人员作业分布区域复杂、多变;劳动强度大等方面的影响,给夏季施工来了诸多不便。
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生命、财产安全,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有保障、舒适的环境,在作业人员发生高温不良反应时,由组长邓康林立即组织该组成员,对事故人员进行转移、与控制,防止周边施工作业现场事故人员的增加。
使应急行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提高行动的效率,以免造成巨大的事故损失。
2、信息联络。
由任志远负责了解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及紧急情况影响范围,每天组织收集天气温度状况,然后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对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及有关部门的联络。
劳动法高温作业规定最新版全文
劳动法高温作业规定最新版全文劳动法高温作业规定最新版全文一、高温作业的定义高温作业是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从事劳动活动。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高温作业环境温度在摄氏35度以上即可被定义为高温作业。
二、高温作业的法定休息时间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享有两个法定休息时间。
劳动者每工作1小时,应有30分钟的休息时间。
如果环境温度达到摄氏37.5度以上,每工作1小时应有45分钟的休息时间。
三、高温作业的劳动保护措施1.提供适当的防暑设施:雇主应为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提供必要的防暑设施,如通风设备、防暑饮料等,以确保劳动者的舒适度和安全。
2.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雇主应定期安排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以确保他们的身体状况良好并能够适应高温环境。
3.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雇主应为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暑帽、遮阳服等,以减少热量的损失和对身体的伤害。
4.培训和教育:雇主应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他们具备必要的防暑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
四、高温作业的违规处理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如果雇主在从事高温作业的环境中违规操作,将会受到相应的违规处理,包括罚款和其他行政处罚。
五、劳动者权益保护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有权要求雇主提供必要的防暑设施和防护用品,并享有法定的休息时间。
劳动者对雇主的违规操作有权要求取消并索要相应的赔偿。
六、法律责任追究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如果雇主不提供必要的防暑设施和防护用品,导致员工在高温环境下发生身体问题或伤害,将会受到法律责任的追究。
七、高温作业的管理与监督各级劳动局和劳动监督部门应加强对高温作业环境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雇主遵守劳动法的规定并为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提供必要的保护。
总结:高温作业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劳动法对高温作业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保护措施。
雇主应承担起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责任,提供必要的防暑设施和防护用品,并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时间。
高温作业防暑降温安全措施方案
高温作业防暑降温安全措施方案高温天气对于一些特定行业而言,如建筑施工、炼钢、采矿、冶金等高温作业行业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高温环境下,工人们容易出现中暑、脱水、疲劳等情况,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温作业防暑降温安全措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饮食调理、工作环境改善、劳动保护与培训等方面探讨高温作业的防暑降温安全措施。
一、饮食调理 1.合理安排饭菜:高温天气下,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食物,避免油腻食物。
同时,要保证定时进食,定量摄入。
2.勤喝水: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脱水。
因此,工人们要勤喝水,补充体内的水分,防止脱水导致中暑。
可以定时设置饮水点,并鼓励工人们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二、工作环境改善 1.设立遮阳篷和遮阳棚:在高温作业现场,设立遮阳篷和遮阳棚是一种有效的降温措施。
可以将篷布、遮阳网等材料搭建起来,为工人提供一定程度的阴凉,减少日晒暴晒的程度。
2.增加空调设备:可以在作业现场增加空调设备,如移动空调或工地集中空调。
这样不仅可以给工人们提供一个凉爽的工作环境,还能有效排除热量。
3.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可以通过设置风扇或者加大通风口,增加空气流通,减少室内外温差,达到降温效果。
三、劳动保护与培训 1.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定期对工人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身体健康问题。
这样可以及时排除患病或体弱的人员,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2.提供防暑药品:在高温作业现场,提供一些防暑药品,如盐水、复合维生素、中暑药等,以应对高温天气对工人的影响。
3.制定工时和休息制度:制定合理的工时和休息制度,避免工人连续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例如,根据高温天气状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增加休息间隔。
4.培训工人相关知识:通过培训,向工人普及高温作业相关知识,例如中暑症状的识别与处理、防暑饮食的选择、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提高工人们对高温作业的认识与应对能力。
高温作业安全措施
高温作业安全措施随着夏季的来临,高温天气成为了很多工作岗位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作业,不仅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作业的安全进行,采取一系列的高温作业安全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在高温作业中应采取的一些重要安全措施。
一、充足的防暑降温设施在高温作业场所,充足的防暑降温设施是确保员工安全的基础。
首先,必须充足供应清凉饮品,如冷开水、绿豆汤等,供员工随时饮用,以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其次,应设置适当的遮阳设施,如遮阳伞、防晒篷等,为员工提供凉爽的休息地点。
还应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设备,如风扇、空调、湿毛巾等,以减轻员工在高温环境中的疲劳感。
二、合理的作业时间安排高温天气下,合理的作业时间安排对于员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避免在高温时段过度劳累,应优先安排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任务,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作业。
同时,在作业时间内,应定期进行适当的休息和喝水,以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并缓解身体疲劳。
三、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培训员工应对高温作业环境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是确保高温作业安全的重要环节。
应组织定期的培训课程,包括高温作业的危害性、热中暑的症状及处理方法、防暑降温的措施等内容,提高员工对高温作业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培训,员工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处理高温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四、个人防护用具的配备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员工必须正确使用和配备个人防护用具,以确保他们的身体免受高温环境的侵害。
这些个人防护用具包括防护帽、遮阳镜、防护服、手套等。
防护帽能够有效保护头部免受阳光直射,遮阳镜则能够防止强光对眼睛的损伤。
此外,防护服和手套可以减少与高温表面的直接接触,降低热量传递。
五、监测和报警系统的建立在高温作业现场,必须建立监测和报警系统,以实时监测作业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及时发出预警。
监测设备可以安装在关键区域,如高温发生的潜在区域或员工密集的区域。
高温工作措施和防护
高温工作措施和防护当前夏季高温炎热,日照强度高,高温天气持续,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极易疲劳、中暑、为了确保施工现场一线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健康,施工现场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为切实做好夏季施工的防暑降温工作,针对天津市近期高温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高温天气,切实保障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努力改善施工作业人员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保证工期的如期完成和达到工程预定质量目标,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和高温中暑等事件发生,根据本工程特点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采取以下措施。
一、制定防暑工作预案,合理安排施工,认真贯彻落实建筑工地防暑降温工作系列的要求,对一线施工人员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制定应急预案,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责任制,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工人中暑和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二、妥善安排高温期间施工生产,合理的调整作业时间,安排工人作息时间,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作息时间为早上05:00时~10:00时下班、下午15:00~18:00时(根据天气气温可在进行合理调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高温时段停止室外露天和高处作业,规避高温施工,减轻劳动强度,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工人疲倦乏力、劳累过度导致伤亡事故发生。
三、严格落实施工现场作业人员防暑降温物品和药品,在施工现场设置合乎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饮料、茶及各种汤类等,施工现场配备医疗箱,定时给施工作业人员发放防暑药品(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口服液),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事件。
四、在炎热季节为保证工人的充分休息,减少疲劳,项目部规定:1、调整集体宿舍,将同一班次的工人调整在一起,避免互相干扰而影响睡眠。
2、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醒工人在高温作业时的作业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合理安排。
3、为保证工人充分休息,尽量在正常时间内进行施工,避免加班加点。
4、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宣传,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夏季高温作业防暑措施
夏季高温作业防暑措施夏季高温作业防暑措施在夏季,气温升高,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带来许多潜在威胁。
对于需要在高温下工作的人员来说,采取防暑措施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夏季高温作业防暑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在高温环境中的安全和健康。
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为避免高温时段的酷热天气,应尽量将工作时间安排在早晨或下午凉爽的时段进行,尽量避免中午时段的高温时段工作。
如果无法避免在高温时段工作,应缩短工作时间,增加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暴露。
2.提供适当的工作休息区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人员应该有足够的休息区域,以便他们在工作期间能够及时休息和降温。
休息区域应有阴凉、通风良好的条件,可以提供清凉饮料和冷却设备,如风扇或空调。
3.提供透气和舒适的工作服: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人员应穿透气和舒适的工作服,以促进汗液的蒸发和身体的散热。
选择透气性好的面料,如棉质面料,避免穿着过于紧身或不透气的衣物。
4.合理安排工作负荷: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工作负荷应适当降低,避免过量劳动和过度劳累。
根据各个工作岗位的特点,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确保他们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5.加强饮水和补充电解质:在高温环境下,人们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
工作人员应每天多饮水,特别是在工作过程中要保持水分的摄入。
同时,可以适量补充含有钠、钾等电解质的饮料,以增加体内的水分储备和维持电解质的平衡。
6.注意个人卫生和清洁:在高温环境下,人们容易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况,容易感染皮肤病。
工作人员应定期清洗身体和更换衣物,保持个人卫生。
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勤于洗澡和更换干爽的衣物。
7.加强宣教和培训:对工作人员进行关于高温作业防暑的宣教和培训,提高他们对高温环境和防暑知识的了解。
让他们了解高温环境对身体的影响,并学会采取相应的防暑措施,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总之,夏季高温作业防暑措施的目标是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通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供适当的休息区域、透气和舒适的工作服、合理安排工作负荷、加强饮水和补充电解质、注意个人卫生和清洁,以及加强宣教和培训,可以有效减少高温环境对工作人员的不利影响,确保他们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安全地工作。
高温作业管理规定最新版
高温作业管理规定最新版高温作业管理规定最新版一、背景介绍高温作业是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作活动。
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容易导致中暑、脱水、热衰竭等不良后果。
因此,为了保护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制定一套高温作业管理规定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确保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作具备安全和健康保障,预防高温相关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需要在高温环境下从事工作的岗位和人员,包括户外作业和室内高温环境作业。
三、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优先采取措施降低高温作业的温度,例如通过通风、降温设备等措施。
2. 监测与控制:建立高温作业监测体系,确保作业环境温度符合相关标准,采取控制措施对人员进行有效保护。
3. 风险评估:对高温作业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预案。
4. 培训和教育:加强对高温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高温作业危害和防护措施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5. 工作时间安排:合理安排高温作业时间,避免在高温炽热时段进行长时间连续作业。
四、安全措施1. 温度控制:在高温作业区域内,采取降温措施,确保作业环境温度不超过规定标准,例如使用空调、通风设备、降温喷雾等。
2. 防暑降温物品:为高温作业人员提供防暑降温物品,如蒸馏水、运动饮料、冰袋、防暑药品等。
3. 衣着要求:高温作业人员应穿着适合高温环境的工作服,避免过于厚重的衣物,同时应配戴防护用品,如帽子、太阳镜、手套等。
4. 作息时间调整:在高温天气下,适当调整高温作业人员的作息时间,避免在天气酷热时段进行高强度工作。
5. 饮水要求:高温作业人员应保持足够的补水,每小时至少喝500毫升水,并定期进行体内水分监测。
6. 人员轮换:长时间高温作业时应进行适当的人员轮换,确保每个人得到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五、应急措施1. 中暑应急处置:对于中暑者,应立即将其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提供蒸馏水或运动饮料,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最新)
县级以上地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 规和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 作,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 的药品。
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工作环境设立休息场所.休息场所应当设有座椅,保持通风良好或者配有空调等防 暑降温设施。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救援的演习,并根据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 业的
第三条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2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 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高温天气作业是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
第十六条工会组织代表劳动者就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劳动保护事项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 者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第十七条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C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C 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 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第十八条承担职业性中暑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 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关于夏季高温防暑的方案(最新6篇)
关于夏季高温防暑的方案(最新6篇)夏季外出要防晒,防暑用品随身带。
骄阳似火的夏天马上到来了,我们要防范中暑情况发生,因为中暑会导致高热、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的可出现休克。
怎么写好一篇夏季防暑降温方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关于夏季高温防暑的方案(最新6篇)”,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关于夏季高温防暑的方案(最新6篇)(篇一)随着天气逐渐转为炎热,持续高温闷热天气对一线生产员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影响,尤其容易使人身心疲劳,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再加上生产一线劳动强度较大,人员流失严重,更对防暑降温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一定要最大限度的缓解炎热高温对一线生产员工的影响,降低暑期事故的发生率。
结合生产一线实际情况,为减少事故发生率,降低员工流失率,特制订以下防暑降温方案:一、日常饮食:(一)建议食堂饭菜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宜,多准备一些清凉爽口食物,例如凉面、凉菜、凉粉等;(二)天气炎热会加大员工的身体能量消耗,因此,建议食堂适量增加姜、醋、苦瓜、大蒜等醒脾健胃之品,减少饭菜中油腻辛辣食物的加入量,以增强员工食欲;(三)每餐尽量提供清凉生津饮品,例如番茄汤、绿豆汤等,推荐海带南瓜汤;(四)在饭菜的准备上,多备一些新鲜多汁的食物,例如黄瓜、西红柿、豆角、苦瓜等等。
二、高温福利:(一)定期为一线生产员工提供西瓜、西红柿等性寒水果,缓解高温压力。
(二)购入葛根、金银花、绿豆等物品,每天定时提供菊花茶、绿豆汤、淡盐开水等降火饮品,务必保证生产一线饮用水供应。
三、预防措施:(一)工作中可根据天气状况安排一线生产员工适度休息;(二)加强员工宿舍管理,做好宿舍通风工作,搞好宿舍环境卫生,定期消毒防蚊,做好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三)严抓食堂卫生,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搞好食堂饭菜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四)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如:人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风油精等,放在仓库由车间主任根据需求领取。
高温作业防中暑应急预案
高温作业防中暑应急预案一、目的为预防高温作业环境下员工出现中暑现象,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提高员工对中暑的认识,明确应急处理程序,以及提供有效的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高温作业环境,包括户外作业、工厂车间、仓库、食堂等。
三、应急预案启动本预案的启动条件为:当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以及连续三天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0℃时。
一旦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应立即执行相关措施。
四、应急预案实施1. 设备动力部应加强夏季水电供应的管理,保证车间生产的用电和用水需求。
如遇特殊情况需停电、停水,应事先通知相关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
2. 人力资源部应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员工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作业。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其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安全管理部门应加强现场安全巡查,确保通风设备正常运行,及时清理现场垃圾,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降温用品。
4. 医疗救护小组应随时待命,一旦发生中暑事件,立即进行救治。
同时,建立绿色通道,确保中暑患者能迅速得到救治。
五、应急处理程序1. 发现员工出现中暑症状时,应立即将患者抬到阴凉通风处,并解开其衣领、腰带,让其呼吸通畅。
2. 给患者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并使用湿毛巾敷在其头部、腋下等部位,帮助其降温。
3. 若患者意识清醒,可让其服用防暑降温药品,如人丹、十滴水等。
4. 若患者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采取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5. 在急救车到来前,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救治。
六、预案的培训和演练1. 各部门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高温作业防中暑应急预案的培训,使员工熟悉应急处理程序和急救措施。
2. 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高温作业防中暑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夏季高温中暑应急措施5篇
夏季高温中暑应急措施5篇夏天的天气通常会让人感受到酷热,此时中暑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平时就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保证身体健康。
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夏季高温中暑应急措施5篇》,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夏季高温中暑应急措施(一)一、目的为了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为切实做好夏季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工作,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不断地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其他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规划本方案。
二、使用范围双福生产厂所有人员及实习生三、名词定义1)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为一般高温天气;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为中度高温天气;3)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为强度高温天气;4)持续高温指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5)高温天气作业是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
四、实施时间20xx年7月~20xx年10月(如室外温度持续36℃以上,实施日期适当顺延)五、相关要求1)法规要求:渝府办发〔20xx〕166号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市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但因抢险救灾、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
(一)一般高温天气,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应当切实做好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制定并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确保防暑降温设备、器材正常运行。
(二)中度高温天气,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应按照安监总安健〔20xx〕89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并暂停12―16时高温时段室外露天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高温作业及防暑措施(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高温作业及防暑措施(最新版)一、高温作业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下,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原定义:工作场所有生产性热源,其散热量大于23w/m3•h或84kJ/m3•h的车间;或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场所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含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井下作业]。
)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是用来评价高温车间气象条件的,它综合考虑空气温度、风速、空气湿度和辐射热四个因素,可以比较正确地反映工作地点的气象条件。
二、常见的高温作业分类按其气象条件的特点分为三种类型(一)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如:1、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等车间2、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车间3、陶瓷、玻璃、建材工业的炉窑车间4、发电厂(热电站)、煤气厂的锅炉间等(二)高温高湿作业,如:1、纺织印染等工厂2、深井煤矿中(三)夏天露天作业,如:建筑工地、环卫工人、大型体育竞赛等。
三、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对生理功能的影响:1、体温的调节: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对体温调节都有影响。
2、水盐代谢:高温作业时,排汗显著增加,可导致机体损失水分、氧化钠、钾、钙、镁、维生素等,如不及时补充,可导致机体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热痉挛等。
3、循环系统:高温作业时,心血管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可导致血压发生变化。
高血压患者随着高温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4、消化系统:可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5、神经内分泌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抑制,注意力、工作能力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
6、泌尿系统:由于大量水分经汗腺排出,如不及时补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等。
(二)中暑性疾病:按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1、热射病:由于体内产热和受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
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典型症状为:急骤高热,肛温常在41℃以上,皮肤干燥,热而无汗,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重症患者可有肝肾功能异常等。
2、热痉挛:是由于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所致。
临床表现特征为:明显的肌痉挛使有收缩痛,痉挛呈对称性,轻者不影响工作,重者痉挛甚剧,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
3、热衰竭:是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颅内供血不足而导致发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先有头昏、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出汗,继而昏厥,血压短暂下降,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体温多不高。
(三)按照《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41—2002)可诊断为:1、中暑先兆2、轻症中暑3、重症中暑:可分为三型: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四、劳动保护措施(一)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
主要是合理设计工艺过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
1、采取隔热措施:(1)水隔热:常用的方法有水箱或循环水炉门,瀑布水幕等;(2)使用隔热材料:常用的材料有石棉、炉渣、草灰、泡沫砖等。
在缺乏水源的工厂及中小型企业,以采取此方法为最佳。
2、通风降温措施:(1)采用自然通风:如天窗、开敞式厂房,还可以在屋顶上装风帽。
(2)机械式通风:如风扇、岗位送风。
(3)安装空调设备。
(二)加强个人防护个人防护用品:应采用结实、耐热,透气性好的织物制作工作服,并根据不同作业的需求,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等。
如高炉作业工种,须佩带隔热面罩和穿着隔热,通风性能良好的防热服。
(三)加强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1、从预防的角度,要做好高温作业人员的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检,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高温禁忌症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作业,应给予适当的防治处理。
2、供给防暑降温清凉饮料、降温品和补充营养:要选用盐汽水、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作为高温饮料,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
可准备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
此外,要制订合理的膳食制度,膳食中要补充蛋白质和热量,维生素A、B1、B2、C和钙。
(四)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
如:实行小换班,增加工间休息次数,延长午休时间,适当提早上午工作时间和推迟下午工作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进行室外高温作业等。
对家远的工人,可安排在厂区临时宿舍休息等。
五、我国法律、法规、标准对高温作业的相关规定(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第四类:物理因素,规定了高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中暑,并列举了存在高温作业的行业64种。
(二)卫生部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中有10大类115种职业病,其中第四类,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第一种即为中暑。
(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具体规定了高温作业上岗前、在岗期间健康检查的项目,职业禁忌症(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从事高温作业健康体检的周期(1年)。
(四)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6.2.1.1应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原材料,工艺流程的设计宜使操作人员远离热源,同时根据其具体条件采取必要的隔热、通风、降温等措施,消除高温职业危害。
6.2.1.2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原材料特性以及自然条件,通过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和必要的组织措施,如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热和水蒸气释放,屏蔽热辐射源,加强通风,减少劳动时间,改善作业方式等,使室内和露天作业地点WBGT指数符合GBZ2.2的要求。
对于劳动者室内和露天作业WBGT指数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6.2.1.3应根据夏季主导风向设计高温作业厂房的朝向,使厂房能形成穿堂风或能增加自然通风的风压。
高温作业厂房平面布置呈“L”型、“Π”型或“Ш”型的,其开口部分宜位于夏季主导风向的迎风面。
6.2.1.4高温作业厂房宜设有避风的天窗,天窗和侧窗宜便于开关和清扫。
6.2.1.5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的下端距地面不宜>1.2m,以便空气直接吹向工作地点;冬季需要自然通风时,应对通风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根据热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热风补偿系统容量,进气窗下端一般不宜<4m;若<4m时,宜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有效措施。
6.2.1.6以自然通风为主的高温作业厂房应有足够的进、排风面积。
产生大量热、湿气、有害气体的单层厂房的附属建筑物占用该厂房外墙的长度不得超过外墙全长的30%,且不宜设在厂房的迎风面。
6.2.1.7产生大量热或逸出有害物质的车间,在平面布置上应以其最长边作为外墙。
若四周均为内墙时,应采取向室内送入清洁空气的措施。
6.2.1.8热源应尽量布置在车间外面;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应尽量布置在天窗的下方;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应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热源布置应便于采用各种有效的隔热及降温措施。
6.2.1.9车间内发热设备设置应按车间气流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宜在操作岗位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车间天窗下方的部位。
6.2.1.10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应根据工艺、供水和室内微小气候等条件采用有效的隔热措施,如水幕、隔热水箱或隔热屏等。
工作人员经常停留或靠近的高温地面或高温壁板,其表面平均温度不应>40℃,瞬间最高温度也不宜>60℃。
6.2.1.11当高温作业时间较长,工作地点的热环境参数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a)采用局部送风降温措施时,气流达到工作地点的风速控制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带有水雾的气流风速为3m/s~5m/s,雾滴直径应<100μm;——不带水雾的气流风速,劳动强度I级的应控制在2m/s~3m/s,II级的控制在3m/s~5m/s,III级的控制在4m/s~6m/s。
b)设置系统式局部送风时,工作地点的温度和平均风速应符合表1的规定。
热辐射强度(W/m2)冬季夏季温度(℃)风速(m/s)温度(℃)风速(m/s)350~70020~251~226~311.5~3701~1400 20~251~326~302~41401~2100 18~222~325~293~52101~2800 18~223~424~284~6注1:轻度强度作业时,温度宜采用表中较高值,风速宜采用较低值;重强度作业时,温度宜采用较低值,风速宜采用较高值;中度强度作业时其数据可按插入法确定。
注2:对于夏热冬冷(或冬暖)地区,表中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可提高2℃。
注3:当局部送风系统的空气需要冷却或加热处理时,其室外计算参数,夏季应采用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相对湿度;冬季应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6.2.1.12工艺上以湿度为主要要求的空气调节车间,除工艺有特殊要求或已有规定者外,不同湿度条件下的空气温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相对湿度(%)<55<65<75<85≥85温度(℃)3029282726表2:空气调节厂房内不同湿度下的温度要求(上限值)6.2.1.13高温作业车间应设有工间休息室。
休息室应远离热源,采取通风、降温、隔热等措施,使温度≤30℃;设有空气调节的休息室室内气温应保持在24℃~28℃。
对于可以脱离高温作业点的,可设观察(休息)室。
6.2.1.14特殊高温作业,如高温车间桥式起重机驾驶室、车间内的监控室、操作室、炼焦车间拦焦车驾驶室等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热辐射强度应<700W/m2,室内气温不应>28℃。
6.2.1.15当作业地点日最高气温≥35℃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高温作业时间。
云博创意设计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