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分离法制备母种
药用菌菌种生产—药用菌菌种制作与培养
(6)操作过程要动作迅速无误。
无菌操作
3
菌种质量鉴定
(1)形态鉴定 (2)长势鉴定 (3)出菇(耳)试验 (4)温度适应性鉴定 (5)干湿性鉴定
《药用菌生产技术》
原种制作与培养
C 目录 ONTENTS
1
培养基制备
2
接种与培养
3
菌种质量鉴定
PDA斜面培养基配制过程
2
接种与培养
(1)无菌操作下接种 (2)培养7~15d母种菌丝即可长好
(1)接种空间一定要彻底的消毒灭菌;
(2)操作人员要戴口罩,换消毒工作服,双手用75%酒精棉球消毒;
(3)菌种所暴露或通过的空间必须是无菌区,菌种管口、瓶口部分、 必须用酒精灯火焰封闭;
(4)各种接种工具和菌种接触前都应该经火焰燃烧灭菌冷却后再接种 ;
(3)灭菌:0.15MPa下高压灭菌2h
2
接种与培养
(1)无菌操作下接种 (2)培养25~30d原种菌丝即可长好
3
பைடு நூலகம்
菌种质量鉴定
(1)外观要求 (2)代数符合要求 (3)菌龄适宜 (4)重量和酸碱度符合要求
《药用菌生产技术》
母种制作与培养
C 目录 ONTENTS
1
培养基制备
2
接种与培养
3
菌种质量鉴定
母种是通过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等方式获得,并经鉴定为种性优良、遗传相 对稳定的纯菌丝体。
1
培养基制备
(1)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5~20g、水1000m1 (2)制法:马铃薯煮沸20min,取定量滤液;滤液沸时加入琼脂,融后 加余料,定容。0.11MPa下灭菌30分钟。 注意:勿污管口,控制装量
食用菌菌种分离的方法和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食用菌菌种分离的方法和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食用菌菌种分离的方法和操作步骤菌种分离即是进行食用菌菌丝纯化的过程,它是制种工作的重要环节,通俗地讲就是把食用菌菌丝从自然中单独分离出来进行纯培养,从而获得纯食用菌菌丝的过程。
菌种分离是一项重要而又细致的工作,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食用菌的分离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组织分离法、孢子分离法和基内菌丝分离法三种。
1.组织分离法组织分离法是将食用菌的部分组织移接到斜面培养基上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其特点:一是属于无性繁殖,能够保持原有菌种的优良特性,是生产中获得纯菌种的常用方法,且简单易行,取材广泛,菌丝萌发快。
二是组织分离操作简便,又不易带入杂菌,容易获得纯菌种。
但对银耳、黑木耳等胶质菌因其子实体种菌丝极少,如用组织分离培养,则往往不易成功。
1.1子实体分离种菇要选择朵大盖厚、柄短、八九分成熟的优良品种。
切去菇体基部,在超净工作台用75%的酒精棉球进行擦拭菌盖与菌柄两次,进行表面消毒。
接种时,只要将种菇撕开,用消毒后的小刀在菌柄与菌盖的交界处切取一小块组织,再用接种针将组织块放入PDA培养基的试管斜面中间。
置于24℃温度下培养3-5天就可以看到组织块上产生白色绒毛状菌丝,转管扩大即得到菌种。
如香菇、平菇等可以使用此方法。
1.2菌核组织分离茯苓、猪苓、雷丸等食用菌的子实体不易采集。
而常见的是它储藏营养的菌核。
用菌核分离,同样可以获得菌种。
方法是将菌核表面洗净,用酒精消毒,切开菌核,取中间组织一小块,约黄豆大小,接种在PDA培养基斜面上,在24℃下培养,产生菌丝后进行分离纯化。
应注意的是,菌核是储藏器官,大部分是多糖类杂质,只有少量的菌丝,因此挑选的组织块要大一些,如果组织块过小,则不易分离出菌种。
1.3菌索分离法菌索分离常用于蜜环菌分离。
方法是选新鲜的活菌索,用75%酒精棉球将菌索表面消毒后,去掉菌鞘,把白色菌髓部分用无菌剪刀切成小段,接入PDA斜面培养基上,在24℃下培养,有白色菌丝长出且无污染,即表明分离成功。
组织培养法制备食用菌母种
组织培养法制备食用菌母种一、实验目的1、学会母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2、掌握组织分离的方法和技术。
3、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内容1、母种培养基(马铃薯综合培养基)的配制。
2、菌种分离和培养。
三、实验材料材料:白玉菇、杏鲍菇、金针菇。
仪器: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电炉、天平、培养皿、解剖刀、漏斗、漏斗架、橡皮管、玻璃管、止水夹、牛角勺、棉花、纱布、酒精灯、镊子。
试剂:75%酒精、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1等。
四、实验步骤1、母种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维生素B1 5mg~10mg、琼脂18~20g、水1000ml,Ph5.5~6。
培养基配制:(1)首先给马铃薯去皮、洗净、挖去芽眼、切成薄片,称取200g,放入铝锅中用1000ml 清水加热煮沸,维持20min左右,煮到软而不烂为止,用双层湿纱布过滤,然后取滤液并补足蒸发损失的水分。
再加入琼脂继续加热,待琼脂熔化后,添加葡萄糖及其他成分,搅拌均匀后装入三角瓶中,塞上棉塞,棉塞上方用牛皮纸包好,用高压灭菌锅进行灭菌。
用牛皮纸包好9个培养皿,一起进行灭菌。
0.1MPa,121℃,30min.(2)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已灭菌的三角瓶中的培养基趁热倒入9个已灭菌的培养皿中,等待凝固之后就可以进行接种了。
2、菌种的分离与培养(1)种菇的选择与消毒:选择出菇早,菇形正,菇盖肥厚,具有该品种特征,无病虫害,无杂菌污染,子实体八九分成熟的作为种菇。
种菇选定后,用75%酒精进行表面消毒。
(2)组织块的切取:将平板培养基放进超净工作台内,用紫外灯(或化学药品)消毒0.5小时以上,关闭紫外灯20min后,再开始进入接种室内进行接种。
用无菌刀在菇柄或菇盖中部纵切一刀,然后用手将菇体掰成两半,在菌柄和菌盖交界处用刀切取0.3—0.5cm3的小方块组织,将其移接到平板培养基上,移植3—4块组织块,要分布均匀。
香菇母种制种方法
关键环节。
干燥温度越高,豇豆接收的热量越高,水分蒸发的越快,干燥速度越快。
但高温会导致豇豆干制品色泽呈现黄褐色,影响成品的质量。
此工序操作要点:将烘房的温度升高至50℃,将预处理好的豇豆推进烘房,每2小时增加5℃直至60℃保持恒温。
当豇豆水分降到8%以下即可停止干燥。
9.包装干燥后的豇豆进一步挑选,剔除不符合外观要求的豇豆干,按重量要求称重,装入复合食品包装袋并封口,或使用聚乙烯复合包装袋真空包装。
二、产品标准1.感官指标产品色泽正常、清洁;均匀一致、无黏结;具有原豇豆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无病虫害、机械伤,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95℃热水浸泡2分钟基本恢复脱水前状态。
2.理化指标水分≤8%,总灰分(以干基计)≤6%,酸不溶性灰分(以干基计)≤1.5%,砷≤0.5毫克/千克,铅≤0.2毫克/千克,镉≤0.05毫克/千克,汞≤0.01毫克/千克,亚硝酸盐≤4毫克/千克,亚硫酸盐≤30毫克/千克。
3.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100000CFU/克,大肠菌群≤300MPN/100克,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及致病性球菌)不得检出。
4.净含量允差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
(收稿日期:2014-11-26)香菇母种制种方法宋燕(拜城县赛里木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拜城842300)香菇又叫冬菇,它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内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在拜城县栽培,使用麦秆、稻壳等农作物秸秆作原料,生产出的产品为绿色、无公害产品,不仅营养丰富、口感鲜嫩,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基质内菌丝分离等方法繁殖母种。
一、材料准备菌种灭菌仪、酒精灯、卫生棉、试管斜面PDA培养基、香菇较成熟的子实体、75%酒精、接种针、超净工作台、解剖刀、玻璃漏斗、纱布、搪瓷盘等。
二、组织分离法制作母种利用香菇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无性繁殖而获得母种的简便方法,即组织分离法。
母种分离技术
母种分离技术在自然界里,食用菌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和许多细菌、放射菌、霉菌等生活在一起的。
所谓菌种分离,就是把这些和食用菌一起生活的杂菌分离出来,通过培养,获得纯的优良菌种。
菌种分母种、原种、栽培种。
制种程序可参考图13。
(一)母种的分离培养食用菌母种的分离,可分为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以及基内菌丝分离等。
1.孢子分离法孢子分离法,是用食用菌的有性孢子或无性孢子萌发成菌丝,培养成菌种的方法。
这种菌种生活力较强,但孢子个体之间有差异,且自然分化现象较严重,变异大,需经出菇试验才能在生产上应用。
(l)单孢分离法:是每次或每支试管只取一个担孢子,让它萌发成菌丝体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
蘑菇和草菇用单孢分离得到的菌丝,有结实能力,可采用此法分离生产纯菌种。
单孢分离生产上较少采用,而且技术复杂,一般采用多孢分离法。
(2)多孢分离法:就是把许多孢子接种在同一培养基上,让它们萌发、自由交配来获得食用菌纯菌种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种菇孢子弹射法:选择个体健壮、朵形圆正,无病虫害、出菇均匀、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八九分成熟的种菇,切去大部分,菌柄用无菌水冲洗数遍后再用已灭菌的纱布或脱脂棉、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在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把种菇的菌褶朝下用铁丝倒挂在玻璃漏斗下面,漏斗倒盖在培养皿上面;上端小孔用棉花塞住。
培养皿放在一个铺有纱布的搪瓷盘上,静置12~20小时,菌褶上的孢子就会散落在培养皿内。
形成一层粉末状孢子印(平菇极淡紫色,蘑菇、草菇为褐色,香菇、金针菇孢子印白色)。
用接种针沾取少量孢子在试管中的琼脂外面或培养皿上划线接种。
待孢子萌发,生成菌落时,选孢子萌发早、长势好的菌落进行试管培养。
还可用孢子采集器收集孢子。
方法是选好种菇后,按上述程序,轻轻掀开玻璃钟罩,将种菇柄朝下插在孢子采收器的钢丝架上,放在培养皿正中央。
随即盖好玻璃罩,用纱布将钟掌周围塞好。
并在纱布上倒少许升汞或无菌水。
移入20℃左右恒温箱培养。
食用菌母种制作-实验一讲解
实验一食用菌母种制作一、目的要求:1、了解母种培养基制作过程,理解灭菌原理;2、掌握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3、了解无菌操作基本原理,掌握母种的无菌接种培养方法。
4、了解和掌握食用菌组织分离法的方法步骤;5、熟练分离出栽培用菌种。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药品材料:灭菌锅、超净工作台、酒精灯、电炉、铝锅、漏斗、纱布、菜刀、砧板、烧杯、捆扎绳、硅胶试管塞、试管(18x180mm)、手术刀、镊子、75%酒精、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菇子实体。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①培养基的制作1 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2. 母种培养基的配制(1)熬制。
马铃薯洗净,挖芽去皮。
称取200克,切成玉米大小颗粒或薄片。
量筒量取1000毫升水,铝锅中煮沸后记时30分钟。
四层纱布过滤于量杯中。
滤液倒入锅中文火加热,加入葡萄糖和琼脂,不断搅拌,直到琼脂溶化。
补足水量至1000毫升。
(2)分装试管。
将熬制的培养基用小漏斗趁热分装。
培养基高度为试管长度的1/5左右,注意避免培养基沾于试管口外。
分装完成后,盖紧硅胶塞。
(3)捆把。
7支试管为一捆,用牛皮纸包裹试管口,用捆扎绳扎紧。
贴上标签,准备灭菌。
(4)灭菌。
注意加足水量和排气,灭菌完成后降压不能太快。
(5)摆斜面,培养基长度约为试管长度的1/2。
斜面试管上覆盖洁净的厚毛巾或几层纱布,防止试管内产生过多的冷凝水。
①菌种分离与培养(1)种菇选择。
选取无杂菌感染,无病虫害,出菇均匀,适应性强的子实体,要求个体健壮,朵大肉厚,外形规整,出菇早,约七八成熟的新鲜子实体。
子实体采收后切去大部分菌柄,放入干净器皿内备用。
(2)母种分离(组织分离法)。
在分离前用75%的酒精棉球擦菇体进行表面消毒,在超净工作台内将子实体撕开,用消毒刀片在菌盖与菌柄交接处的组织上取一小块(绿豆大小)移至试管斜面培养基的适当位置,迅速塞上硅胶塞。
将分离的试管放在室内避光培养7-8天,检查菌丝生长情况。
菌种分离与培养
菌种分离与培养(1)人们采取无菌操作的方法,把某种食用菌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单独地分离开来,这个过程叫做菌种分离。
从分离过程中得到的菌丝体纯化后,就是纯菌种。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人工使纯菌种大量生长和繁殖的方法,叫做培养。
一、母种培养(一)菌种分离菌种分离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寄主分离三种方法,三种方法各有特点,可根据不同的菌类和生产条件选择使用。
1.孢子分离法孢子分离法,是利用成熟子实体的有性孢子能自动从子实体层中弹射出来的特性,在无菌条件下和适宜的培养基上,使孢子萌发成菌丝,而获得纯种的一种方法。
(1)孢子的采集①种菇的选择用作分离菌种的种菇,应选择出菇早、朵型好、个体肥大、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八成熟的菇体。
一进入出菇期,就要注意观察选择,并作好标记。
不同的食用菌选择的具体要求是:香菇菇型圆整,菇体肥大,柄细而短,菌盖呈深褐色,出菇早,无病虫害,一般为八成熟的子实体。
双孢蘑菇菇型圆整,光滑直立,颜色洁白,柄粗盖厚,无病虫害,生长快而健壮的单生菇。
草菇菇型端正,肥大健壮,包被未破,无病虫害的单生菇。
平菇出菇早,菌盖厚实,重叠丛生,菌柄粗短,色泽鲜亮,尚未散发孢子,八成熟而无病虫害的子实体。
木耳选朵大、耳片厚、色黑、生长健壮、褶皱多、无病虫害的春耳。
银耳朵大肉肥、色泽洁白、展片良好、朵型美观、八成熟、无病虫害的子实体。
猴头形状正常、颜色洁白、出菇早、生长健壮、菌刺丰满、无病虫害的子实体。
金针菇出菇早而均匀、生长健壮、朵型正常、菌柄长短适中、无病虫害的子实体。
②种菇的消毒子实体采回后要及时切除基部,并进行表面消毒。
对子实体层未外露的种菇(如蘑菇等),可浸入0.1%升汞溶液中消毒约1分钟,用镊子捏出后经无菌水冲洗数次,再用无菌纱布将表面水吸干;对于子实层裸露的种菇(如香菇等),只能用75%酒精揩擦菌盖及菌柄表面;而对于银耳、木耳类子实体,却千万不能接触消毒剂,只能置于烧杯中用无菌水洗涤,然后捏起再经无菌水冲洗数次,同样用无菌纱布吸干表面水。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制作食用菌母种;2.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3.通过平菇、秀珍菇、金针菇、鸡腿菇、香菇、榆黄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二、实验原理(一)食用菌母种的制作食用菌的母种一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
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二)平菇、秀珍菇、金针菇、鸡腿菇、香菇、榆黄菇的栽培实验1.食用菌的营养物质食用菌在生活时需要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除水和氧气外,还要碳、氮、钾、磷、硫、镁、铁等大量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
各种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各不相同,有的要求不严格,有的要求严格。
[1]碳源:能利用自单糖到纤维素等各种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糊精、淀粉、半纤维素、木质素、有机酸、某些醇类等。
[2]氮素:是食用菌合成蛋白质和核酸必不可少的主要原料。
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尿素、氨、铵盐和硝酸盐等。
蛋白质必须经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其他小分子氮素化合物菌丝体可直接吸收。
[3]碳氮比:一般认为食用菌在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C/N)以20 : 1为好,而在生殖生长阶段碳氮比以30 : 1~40 : 1为好。
[4]无机盐类,如: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钠、硫酸锌、氯化锰等。
这些无机盐中的金属元素磷、钾、镁为最重要,适宜浓度是每升培养基加100—500毫克,而铁、钴、锰、锌、钼等微量元素,每升培养基只需1/4毫克。
这些金属元素在普通水(河水、自来水)中都有,一般培养料不再添加。
[5]各种维生素和生长素,量很微,但必不可少。
[6]栽培原料:广泛采用棉籽壳。
棉籽壳含粗蛋白73%,粗脂肪3.45%,粗纤维36.99%,无氮浸出物73.99%。
其物理性能良好,能使水分和空气的矛盾得到解决,以满足菌丝生长的要求,棉籽壳的表面密布的一层棉纤维,在合适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的条件下首先分解,加之壳内残存的棉籽碎屑,也易分解利用;经过试验,1斤干棉籽壳能产1斤左右的鲜平菇,最高达4斤左右。
种菇分离母种的几种常用方法
种菇分离母种的几种常用方法种菇分离母种常用的几种方法?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菌种的来源,即指菌种最初的分离与获得。
在自然界中,食用菌始终和许多细菌、放线菌、霉菌等生活在一起。
因此,要获得高纯度的优良菌种,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把食用菌从这些杂菌的包围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科学分离方法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基内菌丝分离法三种,可根据不同的菌类和生产条件分别选用。
(1)孢子分离法?孢子分离法是利用菇体成熟的有性孢子(担孢子)或无性孢子(厚垣孢子、节孢子、粉孢子等)萌发成菌丝,来获得纯菌种的一种方法。
孢子分离法又分为单孢分离和多孢分离两种方法。
单孢分离法是取单个担孢子,接种在培养基上让它萌发成菌丝体,而获得纯菌种的方法;多孢分离法是把许多孢子接种在同一培养基上,让其萌发,自由交配来获得纯菌种的一种方法。
(2)组织分离法?组织分离法是采用子实体组织,进行分离获得纯菌丝的一种方法。
子实体是由菌丝体扭结成具组织化的菌丝,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组织分离犹如高等植物的组织培养和农作物的扦插繁殖。
它们均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和保持本种性的能力,属无性繁殖范畴。
组织分离取材广泛、操作简便、易于成功,经组织分离所得到的后代不易发生变异,一般继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种性。
它不仅适用于那些孢子不易萌发或单孢分离难度大的食用菌所采用,而且即使得到的纯菌丝后代和杂交育种获得的新菌株,也需用组织分离方法将其遗传性稳定下来。
因此,组织分离是一种获得食用菌纯菌种的简便分离方法。
(3)基内菌丝分离法?基内菌丝分离法利用菇体生育的基质,作为分离材料而获得纯菌丝的一种方法。
其分离材料可从人工栽培出菇的木段或从栽培袋群体中,选择长有子实体的菌袋作为分离材料。
在木材或菌袋上割去子实体,从木质部或培养基等部位,分离出菌丝,接入试管内培育而成母种。
羊肚菌母种的组织分离技术
羊肚菌母种的组织分离技术组织分离是一种用子实体的某一部分来分离菌种的方法。
因为组织分离法操作简便,不易带入杂菌,容易获得纯菌种。
后代不易发生遗传重组等变异,能保持原菌株的优良特性。
因此组织分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离手段。
组织分离的方法1.选择无污染并菇形健壮的蘑菇幼菇(6分成熟),采摘后及时放入灭过菌的纸袋中带回接种室,连同母种用试管培养基等用品一起放入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内消毒。
2.先用75%的酒精消毒双手,将镊子、接种铲、小刀等接种用用具用酒精消毒,用酒精棉擦一下,拿到酒精灯上烧一下。
3.用略干的酒精棉球将子囊果菌柄特别是基部与土壤交界处的灰尘或泥土擦拭干净,擦拭过程中及时更换酒精棉球。
4.切开羊肚菌,切取菌柄与菌盖交接处组织较厚的部位,什么地方肉厚用什么地方,切取菌柄2~5mm组织块2~3块,用镊子夹住,将组织块在无菌水中涮一下,并在酒精灯上快速过几下。
(过程中少用升汞或酒精消毒,避免将羊肚菌菌丝全部杀死。
)5.将组织块放入培养皿培养,在22~25℃避光培养,2~3d萌发出新菌丝,新菌丝长到培养基上,48小时后,此时菌丝长约0.2~0.4cm,菌丝粗壮;56~72小时后,成功萌发的菌丝将长至0.5~1.5cm长,菌丝纤细,无色,不浓密,前端近似整体,根根分明,此时可挑取菌落尖端进行挑出纯化。
6.纯化后的试管要贴上标签,注明接种日期和品种的名称。
7.纯化的羊肚菌12h左右,可见到从接种块萌发到培养基上的新生菌丝,7天左右长满试管,并出现白色菌核,10天左右,小菌核由初始的白色,逐渐变浅黄、变大;培养15天左右后可放4度冰箱保存。
得到纯菌种后进行转管操作,15~18天菌丝即可长满试管,挑选菌丝健旺、无污染的菌管再进行转接扩繁,须经出菇试验合格后用于生产。
羊肚菌皮薄,遇水,酒精不会萌发。
根据以上方法,可进行多次试验。
(从业者需根据实验操作来调整相关细节,以上操作仅供参考。
)注:羊肚菌作为一种子囊菌,与其他食用菌相比最大缺点是容易退化,变异和生霉。
实验7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与转管技术
实验注意事项
(1)组织块分离法对于胶质的耳类及菇体较小较薄的菇类,如金 针菇等不太适宜。 (2) 此法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3)纯化菌丝长至斜面1/2时,挑尖丝转管,培养成再生母种。 (4)控制菌龄菌丝即将长满斜面(一般7~10天)终止培养。分 别用于菌种保藏或繁衍原种。 (5)出菇试验将再生母种扩成原种、栽培种,使其出菇。看产量、 质量、形态、长势、抗性如何,鉴定为优质菌种后,才可供生产 使用。
应用:此法适宜多数食用菌,是野外工作者和种菇专 业户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
实验原理
2.钩悬法 是一种特别适用于耳类,也适用于伞菌类的多孢分离
法。
实验原理
3.孢子印分离法 取成熟子实体经表面消毒
后,切去菌柄,在20~ 24℃静置一天,大量孢子 落下形成孢子印。 接种环沾少量孢子在试管 培养基上划线培养。
(0.3~0.4立方厘米)大组织,放入斜面培养基上。迅速 塞上棉塞。
如已开伞的种菇、则选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菌肉。 如种菇已受雨淋,吸水较多,应取菌褶作为接种材料。
母种分离视频
实 验 步骤
5. 培养 取接组织的斜面试管放置于
25℃的培养箱中培养。 6. 转管
在菌丝长满斜面之前,菌丝生 长最旺盛时,挑取菌丝进行转管扩 繁。
结果与思考题
1.如何避免因污染而造成的组织分离的失败? 2.判断你所分离的母钟是否标准? 3.孢子分离的母种为何一定要做出菇试验?
实验材料
材料:平菇、香菇、杏鲍菇较成熟的子实体 用具:培养皿;试管斜面培养基;酒精灯,接种刀,
75%酒精,消毒液;冰箱;培养箱等。 培养基:PDA斜面培养基
实 验 步骤
1. PDA培养基的配置 配方: 马铃薯浸粉; 5.0g /L;葡萄糖20.0g /L;琼脂 20.0g /L ;
食用菌组织分离法实验报告
食用菌组织分离法实验报告食用菌母种的制作——组织分离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一、实验原理:食用菌的母种一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
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1. 食用菌:香菇、平菇。
2. 培养基:PDA培养基斜面。
3. 仪器或其他用具:75%酒精棉球、接种针记号笔等。
三、实验方法:1. 选择种菇:选择肥壮菇体作种菇;2. 种菇消毒:取1张菇片,用 70%的酒精轻擦表面进行消毒;3. 菇肉接种:将菇片纵向撕开,在每个裂面靠近菇柄与菌盖的交界处取一米粒大小的菇肉组织接于PDA试管斜面上;4. 培养:将试管斜面置于15~30℃下培养;五、注意事项1.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要注意无菌操作,一切用具都要消毒。
2. 要等刀片冷却后再切取组织块。
六、实验结果与记录第一次实验:10月16日上午进行接种,两试管都以肥壮的双孢菇为种菇,10月13日观察培养基结果分析:本次实验全班只有一人成功,大部分都被杂菌污染,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制作的PDA培养杂菌没有菌落产生基本身受到污染,但是又有培养基根本没有菌落产生,那么一方面可以看做是空白对照,得到培养基本身没有问题而是我们操作都有问题,没有做到避免污染,规范的无菌操作,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在接种过程,接种针,试验刀酒精灯上灼烧后未冷却直接接触种菇,使待接种的菌块高温致死。
第二次实验:10月30日上午进行接种,记号笔标记的两支试管为双孢菇,标签纸标记的两只试管为香菇进行实验,10月9日观察实验基本成功,试管下端有少部分红棕色杂菌无杂菌,也无目的菌落实验成功,无杂菌,斜面上均为雪白的菌丝结果分析:培养基本身无污染,接种香菇菌块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接种针和实验刀未完全冷却导致目的菌块高温致死,培养基上无菌落产生。
接种双孢菇菌块过程中基本做到了无菌操作,实验较为成功。
实验感想:本实验原理目的简单,操作过程方法在微生物学中也有接触,但是容易杂菌污染,第一次实验结果几乎全军覆没,几乎所有培养基都受到了污染,第二次实验在总结前一次的基础上,大部分做到了无菌操作,看到了培养基中雪白的菌落。
如何用组织分离法制备灵芝母种
母种2023-11-05contents •组织分离法介绍•准备工具和材料•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总结目录01组织分离法介绍•组织分离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分离方法,它通过从灵芝子实体或菌褶中切取一小块组织,然后将其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以获得纯培养的灵芝母种。
组织分离法的定义•组织分离法适用于从自然界中分离和纯化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从子实体或菌褶中获得纯培养的真菌,如灵芝等。
组织分离法的应用范围组织分离法的优缺点优点1. 操作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仪器。
2. 可以获得纯培养的微生物,避免了其他杂菌的污染。
•对于一些难以通过其他方法分离的微生物,组织分离法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组织分离法的优缺点组织分离法的优缺点缺点1. 有些微生物在组织分离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损伤,影响其生长和繁殖。
2. 有些微生物在组织分离过程中可能需要特定的培养条件才能生长,否则会影响其分离效果。
3. 组织分离法获得的母种可能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筛选和鉴定才能获得理想的菌株。
02准备工具和材料酒精灯电子天平用于消毒器械,需准备镊子、解剖刀、接种针等。
用于称量药品和材料。
培养皿恒温箱用于接种和培养灵芝组织块。
用于控制培养温度和湿度。
三角瓶超净工作台用于培养灵芝菌丝体。
提供无菌环境,用于接种和培养操作。
工具准备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灵芝作为分离材料。
材料准备新鲜灵芝用于诱导灵芝组织块萌发菌丝体。
PDA培养基提供营养,促进菌丝体生长。
葡萄糖提供营养,促进灵芝生长。
麦麸使培养基凝固,便于接种和培养。
琼脂制备培养基和培养灵芝所需的水源。
水03具体操作步骤总结词选择遗传性状优良、产量高、质量好的灵芝菌种。
详细描述从具有优良性状的灵芝中选取组织块,遗传性状优良的菌种可以确保后代遗传优势,提高产量和质量。
选择优良菌种总结词对选取的菌种进行表面消毒,以减少杂菌污染。
详细描述将选取的菌种表面用70%酒精棉球擦拭消毒,以减少杂菌污染,提高组织分离成功率。
香菇组织分离方法
香菇组织分离方法
随着东北地区香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香菇品种也在逐年更新。
组织分离方法是一种香菇无性繁殖方法,这种分离母种方法,操作简便,其繁殖的后代变异小,能保持原菌株的优良特性,因此大多数科研院校及制种单位,在品种审定后,都采用这种方法来保持菌株的优良种性,并用其原始母种扩繁原种及栽培种,并应用于生产。
一般3~4年后,菌株才开始逐渐表现出衰老退化现象。
1.分离用种菇的选择在优良品种出菇选择单菇重量大、菌盖圆整、菌柄细短、菌肉厚实、颜色鲜、有鳞片且无病虫害的单菇,要求开伞度在7~8分正处在正常生长中的种菇。
2.种菇的消毒处理选好的种菇带入接种室内,剪去菇根,用消毒镊子夹住菌柄,并用1%的升汞水或用75%的医用酒精擦拭消毒2~3遍,然后将分离用工具用常规法消毒后移入无菌分离区。
3.分离种菇的组织块在无菌条件下,用酒精擦手消毒后,用手纵向将种菇掰开,迅速用接种刀将掰开菇的菌盖和菌柄的交界处菌肉上横划两刀,并在划口中间每隔2毫米竖划一刀,及时用镊子夹取组织块,迅速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中间部位,并用镊子稍压一下,以保证组织块与培养基充分接触。
4.母种的培养接种后将试管放在温度23~25℃的培养箱中,经2~3天,可见组织块周围有灰白色放射状的菌丝,再过1~2天菌丝开始蔓延到试管斜面上。
大约12~15天
菌丝可长满整个试管,选择菌丝洁白粗壮、整齐一致平铺于斜面上的试管留作母种,其余淘汰。
母种经低温复壮后就可以扩繁原种、栽培种及进行出菇试验。
平菇菌种制种的关键技术
平菇菌种制种的关键技术1、母种的生产平菇是用孢子分离和组织分离法获得菌丝体后扩大转试管制作母种。
1.1培养基:平菇母种分离和菌种保存宜用普通培养基。
平菇菌丝在此培养基上生长速度较慢。
扩大转管适宜用高粱粉培养基,配方和制作方法是:高粱粉30克,加1000毫升蒸馏水,加1%琼脂,置于铝锅中加热,待琼脂充分溶化后搅匀,分装于试管,灭菌接种。
平菇在高粱培养基上生长最快,长势均匀,菌丝旺盛。
高粱培养基适合于生产平菇母种。
菌种培养:分离后的平菇菌丝应放在最适宜的温度(25℃±2℃)培养并经过提纯、转管,一般培养7-10天菌丝可长满试管。
如果没有出现杂菌,分离培养就算成功。
但该菌株是否优良,生产价值如何,还需出菇栽培试验。
1.2母种扩繁:可以用碎玉米粒、稻子碎粒、高粱及其他一些谷物碎粒,在水中浸 12 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装入试管,一般装试管总长的 1/3,在料面上稍压一些,以防止料散开。
然后,擦净试管,塞上棉塞,用报纸包好棉塞,以7支试管为一捆,扎好后放入高压锅中,上汽至0.5Kg/cm2,放汽至 0,加热至1.5Kg/cm2时,保持压力1小时。
取出放凉后按常规方法在接种箱中转接,一般一支 1代母种扩繁 30管母种。
将接种后的母种放入室内,避光,尽量保持恒温 25℃,菌丝发满后 3天,即可使用。
2、原种的生产2.1母种菌丝数量太少,在实际生产中必须把一级种扩大繁殖成二级种(即原种)才能满足生产种的需要。
平菇原种培养基的配制和生产参照《制种技术》中的木腐菌制种的内容。
平菇菌丝在木屑培养基上一般原种20—25天可以满瓶。
在麦粒培养基上15—20天可以长满使用。
好的原种菌丝密集、洁白、长势均匀、粗壮、呈棉毛状,有爬壁现象。
原种长满瓶之后,应立即扩大为栽培种,否则一旦营养耗尽,菌丝就会衰老甚至死亡。
麦粒种更要及时使用。
2.2 原种制作:用玉米、稻子、高粱都可以,先将原料放入水中浸12小时,冬季用温水浸24小时,然后放入锅中加热煮30分钟,至谷物表皮胀开小缝而未开花烂开时捞出,凉干表面水分后,拌入2%, 的石膏或滑石粉或钙镁磷肥都可以。
组织分离培养母种、母种的转管
光照:根据组织类型确定是 否需要光照以及光照强度和
时间
湿度:保持培养环境相对湿 度,以避免组织干燥和污染
接种与培养
接种:选择健康的菌落,用接种针挑取少量菌体,放入培养基中。 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培养。 观察:定期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速度、颜色等特征。 纯化:在培养过程中,如发现有杂菌污染,需进行纯化,去除杂菌。
YOUR LOGO
20XX.XX.XX
组织分离培养母种及母种的转 管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组 织 分 离 培 养 母 种 03 母 种 的 转 管 04 注 意 事 项
01
添加章节标题
观察与记录
观察母种生长情况,包括菌丝颜色、生长速度、菌落形态等 记录母种培养过程中的温度、湿度、pH值等环境参数 定期拍照或录像,以便后续分析和比较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菌丝萎缩、杂菌污染等,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03
母种的转管
准备转管材料
母种:选择生长良好的母种 培养基:制备适合母种生长的培养基 接种工具:消毒并准备好接种工具 转管记录:准备记录转管过程的表格
进行转管操作
转管前的准备: 检查培养基是否 适合,确保无菌 操作环境
接种:将母种接 入新的培养基中, 确保接种量适宜
培养:将接种后 的培养基放置在 适宜的温度和湿 度条件下培养
观察:定期观察 母种的生长情况, 记录生长数据
转管后的培养管理
定期检查:确保母种健康生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温度控制:保持恒定的培养温度,以促进母种生长 湿度调节:保持适宜的湿度,以防止母种干燥或过度湿润 光照控制:提供适当的光照强度和时间,以满足母种的光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