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心理需要:概念、结构及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规律。着重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

应用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其重要领域。

二者研究目的不同,但在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和运用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是相互交叉的。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基础心理学即普通心理学。

分支:动物~和比较~: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维度;

发展~和儿童~:个体心理的发生、发展维度;

社会~: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生理~: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

应用~:心理学理论运用于人类实践;

应用~分支:

用于人健康:医学~、变态~、心理卫生-咨询-治疗;

服务于教育:教育~

服务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事测量

其他:工程~、环境~、体育~、司法~、航空航天~、文艺~、

心理测验学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一)心理过程——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各阶段

1认知: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2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情感: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观体验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意志: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二)人格——即个性,区别于他人,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学前儿童心理辅导的三种基础理论及方法

学前儿童心理辅导的三种基础理论及方法

学前儿童心理辅导的三种基础理论及方法

1、精神动力学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

2、用精神动力学理论精髓来解释个体的经验和行为。

动力概念、结构概念和发展概念是弗洛伊德精神动力学中的三个基本概念,强调了人格内部的冲突和情绪扰乱是心理疾患的根源,而防御机制是自我为了减轻痛苦的一种自发的、习惯的反应。

(1)动力概念:包括本能、压抑和焦虑,里必多是人得以生存的根源和动力。

(2)结构概念:包括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本我也称伊底,,它包括人类本能的内在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受快乐原则支配;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是中介;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

(3)发展概念:包括心性发展及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是自我用来保护自己抵抗强大压力及焦虑所采取的方法。防御机制是自我为了减轻痛苦的影响力和冲突,将现实扭曲的一种自发的、习惯的反应。防御机制在潜意识中,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可解决冲突并在面对焦虑时使个体放松。学前儿童通常采用以下防御手段(心理防御行为):认同、转移作用、压抑作用、投射作用、反向作用、合理化、否定、幻想、退缩、退化等。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防御行为能降低和解除焦虑,压抑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

3、精神分析疗法的主要特征。

(1)对早期体验的重视:精神分析疗法非常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重视幼儿期的体验,认为个体的性格、人格等强烈地收起幼儿期的体验的影响。神经症形成的根源就是那些未能得到解决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望。这些早期经验包括幼儿期的各种体验、亲子关系和家庭环境的状况、生活的地区情况、幼儿园时所受到的对待等。

(完整版)基础心理学讲义

(完整版)基础心理学讲义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讲义)

目录解读

一、绪论

二、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三、基础心理学内容

1、认知:

感觉、知觉 记忆

思维、言语和想象 意识和注意

2、需要和动机

3、情绪、情感和意志

4、能力和人格

第一节 绪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规律的学科,动物也有心理,猩猩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通、最一般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1、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感觉和知觉、②记忆、③思维、言语和想象、④意识和注意等。

2、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3、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们总要认识它,在认识它的同时,人们又会产生对它的态度,引起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行动,这就是说人的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一体的。

4、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人格由气质和性格组成。) 气质相当于平常说的脾气秉性,它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比如有人暴躁,有人温顺,有人活泼。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本质

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本主义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理论基础


5、有超凡脱俗的本质、静居独处的需要;

6、有自主的、独立于环境和文化的倾向性;

7、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

8、曾有引起心灵震动的高峰体验、浩瀚澎湃的心灵 感受;

9、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的一员;
10、与为数不多的朋友建立深重的个人友谊;

11、有民主风格,尊重他人意见;

12、有高度德行,能区别手段与目的,绝不为达到目 的而不择手段;
在否定了"众数原则"之后,马斯洛提出了一条 与众不同的研究心理健康标准的思路,马斯洛 本人称之为"尖端样本统计学"。马斯洛认为, 自我实现的人是其内在本性发展得最为充分的 人,这样的人才代表着真正的心理健康

因此,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根据自我实现者的 心理品质来确定,即以自我实现者所共同具有 的那些心理特点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由于自 我实现者在全人口中只占极少数,他们在常态 分布中处于一侧的尖端,故称"尖端样本统计 学"。马斯洛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实地研究自 我实现的人。在研究基础上他概括出了自我实 现者的16种心理品质。

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 文化条件本身就是异常的、压抑人性的。在此 条件下大多数人都可能不能顺其本性发展,结 果出现多数人心理不健全的情况,出现大量" 适应良好的奴隶"(马斯洛语)。这样,"众数 "所代表的人格就不是什么健全人格。而再以 众数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是荒唐的。

心理学基础知识(基础心理学)

心理学基础知识(基础心理学)

教育心理的定义与应用
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习理论、 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评估等方面。教育心理学可 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从而制 定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 学习成果。同时,教育心理学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 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环 境,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情绪的分类
根据情绪的性质和强度,可以将其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根据情绪持续的时间,可以将其分为短暂情绪和长期情绪;根 据情绪的表达方式,可以将其分为外显情绪和内隐情绪。
情绪的理论与生理机制
情绪的理论
情绪的理论包括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和沙赫特-辛格理论等。这些 理论试图解释情绪的生理机制和心理过程。
06 心理健康与心理 咨询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 为方面的良好状态,具有正常的智力、 积极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 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智力正常、情绪 稳定、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 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心理问题的分类与应对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射或行为观点);
尚有一种解释以为不可接受旳行为仅仅是潜在旳无意识冲
突旳症状,无意识旳本源是小朋友在幼儿时期旳人际关系(心理动
力学观点)。
心理学家不仅发明了大量旳解释性理论,并且他们还对小朋友
和家庭旳评估和治疗提出截然不同旳办法,有对小朋友旳药物治疗

第5页
预习案例:
思考: 1.究竟哪个理论对旳? 2.多种心理理论旳优势和局限性在哪里?
(三)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以为,人旳发展即是性心理旳发展,精神分析理 论以为人旳心理在性本能驱力和环境旳影响下,经历了五个发 展阶段,不同阶段发展得顺利与否对后来旳人格有重大影响, 特别是童年时代旳欲望满足和挫折与人格形成发展旳关系密切。
1.口欲期(出生至1岁半左右) 2.肛欲期(1~3岁) 3.性器期(3~5岁) 4.潜伏期(5~12岁) 5.生殖期(12~20岁)
❖ 人本主义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和误区。如人本主义心理学过 度强调人性自然因素旳作用,忽视宏观社会环境和社会实 践在形成和发呈现实人性中旳决定性意义,具有个人本位 主义倾向。
第34页
贝克旳认知行为治疗假说
“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错误逻辑推理:
①极端思维:即用全或无、非黑即白旳方式来思考和解释 ②主观臆断:即没有支持性或有关证据就武断做出悲观旳结论; ③选择性概括:即仅凭某一局部细节作出总体旳结论; ④过度引申:由一种偶尔获得旳信念不恰本地应用于其他状况; ⑤夸张和缩小:用一种比事实上大或小旳意义来感知事件或情境; ⑥个性化:即在没有根据旳状况下将某些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旳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动物及人的心理,以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的结构: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开展学生异常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心理学产生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

1.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法国17世纪唯理论(笛卡尔)、英国17-18世纪经验论(洛克、霍布斯)

2.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因此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张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激情状态三

种元素;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强调心理学的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

心理规律。

2. 机能主义心理学——【美】詹姆士、杜威、安吉尔——主张研究意识;认为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

基础心理学思维导图

基础心理学思维导图
基础心理学
心理过程 个性心里
感觉 知觉 注意 记忆 思维 语言 想象 需要 动机 情绪情感 能力 人格
表象 三级记忆系统 特征 过程 种类 概念形成 问题解决 语言和言语 言语的形式 过程 种类 种类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产生 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种类 区别/联系 功能 情绪理论 变化维度 种类 意志 种类 结构理论 个性差异 影响因素 特征 气质 性格 人格理论
大小 形状 方位 距离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广度 稳定性 注意转移 主义分配
迁移 原型 定势
梦 创造
再造 3
幻想
需要
种类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4
动机
产生 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种类
生理性/社会性 有意识/无意识 内在/外在
5
情绪情感
区别/联系 功能 情绪理论 变化维度 种类 意志
迁移 原型 定势 13
语言
语言和言语 言语的形式
外部言语 内部言语
14
想象
过程 种类
加工 改造 形成新形象 无意向想 有意想象
梦 创造 再造 幻想
15
6
能力
种类 结构理论 个性差异 影响因素
一般&特殊
液体智力&晶体智力
认知&操作&社会交往
模仿&再造&创造

基础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

基础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

基础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

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概括了心理学各个分支学科研究成果,构建了心理学最基本的概念和心理学最基础的理论。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内容分为四方面:1认知2情绪、情感和意志3需要和动机4能力和人格

1认知:也叫认识,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是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2需要和动机:需要以欲望、要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反映的是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3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太对和体

验。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

气质:脾气,秉性。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人格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4能力和人格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能力: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但这种表现叫做感应性不是心理现象。

心理发展的过程:

1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时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如蚯蚓。这说明心理现象的产生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

2知觉阶段: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脑神经系统有了很大的发展,即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3思维萌芽阶段: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但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联系,他们心理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

●感知与注意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人脑在客观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五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人脑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行觉和自主运动知觉.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2整体性: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基础心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基础心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基础心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1、心理现象结构

心理过程:知(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情(情绪和情感)——喜怒哀乐等

心理现象意(意志)——克服困难的过程

心理状态: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注意

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价值观

个性心理(人格)——气质

2、研究方法(其它:调查法、临床法、作品分析法)

–观察法自然条件下对行为进行系统观察分析而得出规律

•优点:保持自然性和客观性

•缺点:难以重复验证;难以精确分析

•研究现象没有出现;观察容易各取所需

–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基本要求:信度: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测验的有效性

•优点: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分析多个变量的相关

•缺点:难以推出因果性的结论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种类: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

自然实验:在正常的生活情境中进行

•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优点:设计严密,具有可重复性、研究有主动性,可得出因果结论–个案法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优点:收集资料深入详尽缺点:适合个别情况,难以推广运用

3、心理学的发展的主要主流的达标人物及其观点

–哲学背景(理论基础)

理性主义:笛卡儿:身心交感论、天赋观念;我思故我在

经验主义:洛克:人类心灵如“白板”;一切观念从经验中所得。

–生理学背景(方法基础)神经生理;感官生理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心理学:哲学是父亲,生理学是母亲,生物学是媒人

冯特——心理学之父

亲社会行为对幸福感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和动机的调节作用

亲社会行为对幸福感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和动机的调节作用

亲社会行为对幸福感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

作用和动机的调节作用

一、本文概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际关系的日益复杂,亲社会行为作为个体在社交互动中展现出的积极、友好的行为模式,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亲社会行为不仅关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而且与个体的幸福感息息相关。本文旨在探讨亲社会行为对幸福感的影响,并深入剖析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和动机的调节作用。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

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界定亲社会行为、基本心理需要和动机等核心概念,并阐述它们与幸福感之间的内在联系。接着,我们将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推导,构建亲社会行为对幸福感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明确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和动机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数据、分析统计等方式,验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我们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促进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和提升幸福感。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亲社会行为、基本心理需要、

动机和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理解,而且为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揭示亲社会行为对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并为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二、文献综述

亲社会行为,指的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出于自愿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做出的有益行为,例如帮助他人、分享、合作、捐赠等。这种行为对于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亲社会行为与个体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客观现实的反映。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4.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只有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并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这一学派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5.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6.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提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中,心理学的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6.研究心理学三原则:客观性、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

7、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包括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植物或自主神经分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功能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副交感功能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密切有关。

第二章 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

2、自我概念与心理失调
(1)经验或体验的过程。 (2)自我概念和经验、体验的不一致。 (3)潜识(subception)、防御和焦虑。 (4)崩溃和紊乱状态。 (5)自我概念是了解心理失调的关键。
二、“人为中心”咨询的条件与方法 (一)促进人格成长的条件
1、两个人心理上的接触。 2、来访者处在一种无助、焦虑与混乱状态中, 表现出不一致。 3、治疗者在治疗关系中是一位完整的人,处在 真挚、和谐协调的状态中。 4、治疗者对来访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接纳、 关怀、尊重来访者。 5、治疗者对来访者产生同感,不再从自己的观 念和立场来看待对方。 6、来访者能够体会、感受到治疗者对自己的尊 重与同感。
(三)心理咨询过程的步骤 1、来访者主动求助。 2、咨询员说明情况。 3、鼓励来访者自由表达情感。 4、咨询员要能够接受、认识、澄清来访者 的消极情感。 5、促进来访者成长。

6、接纳来访者的积极情感。 7、来访者开始接纳真实自我。 8、帮助来访者采取决策。 9、疗效的产生。 10、扩大疗效。 11、来访者全面成长。 12、咨询结束。
7、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个体为了表明自 己的思想、行为是符合逻辑的、可接受的,而找 出多种多样的理由来解释自己那些毫无道理的、 他人无法理解的、无法接受的行为和观念的现象。 表现形式: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 8、抵消(undoing):通过从事某种象征性的 活动来抵消、抵制自己的真实情感,以摆脱自己 心理上的不快。 9、隔离(isolation):把部分事实从意识水平 分离出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导致自己精神 上的不愉快。 10、自居作用(identification):力图使自己表 现出别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现象。

普通心理学内容概要

普通心理学内容概要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第一节绪论

一、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普通(基础)心理学定义: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二、人的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心

理由初级不断向高级发展。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

2、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3、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三、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1879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这被看

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二)学派的纷争

1、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纳:用内省的方法,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意识)的基本元素。

2、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抛开意识直接研究行为的科学,通过探索刺激与反

应即S-R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研究,它认为心理行为无外乎是肌肉的收缩或者是

腺体的分泌。

3、机能主义心理学派——杜威、詹姆士: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并强调

心理的适应能力,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4、格式塔心理学派——魏特海墨、科勒、科夫卡: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建立完型心理学。

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本我、

自我、超我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1、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重视人自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节绪论

知识点1 基础心理学研究内容

基础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性。

心理过程: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包括认知、情绪与情感、意志。认知是学习重点。

心理状态:意识和注意。【介于过程和特性之间】

心理特性:心理动力(需要、动机)和能力人格(能力、气质、性格)。

例题

1、心理现象包括(ABCD )。

A.认知过程

B. 需要动机

C. 情感意志

D. 能力人格

2、心理过程包括(AC )

A. 认知过程

B. 需要动机

C. 情感意志

D. 能力人格

知识点2 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

心理现象产生的标志是动物能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做出反应。

动物心理发展三阶段:

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个别认识比如蜘蛛

知觉阶段:脊椎动物整体认识比如青蛙、老鼠

思维萌芽的阶段:灵长类认识外部联系比如黑猩猩人的心理:思维/意识/精神心理发展最高阶段

心理是一种主观映像,主观映像即事物形象、概念、体验。

心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心理支配人的行为,又可以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的。

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边缘学科,即介于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学科性质)

例题

1、心理现象随着(B)产生而出现的。

A.感知学

B. 神经系统

C. 条件反射

D. 人的思维

2、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ABC)三个阶段。

A.感觉

B. 知觉

C. 思维萌芽

D. 思维

知识点3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诸子百家人性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7, 7(11), 1269-1276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7 in Hans. /journal/ap

https:///10.12677/ap.2017.711158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Concept,

Structure and Theoretical Basis

Hui Ku, Huiying Shi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Oct. 26th, 2017; accepted: Nov. 15th, 2017; published: Nov. 21st, 2017

Abstract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have been studied for a long time in China and abroad.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covers different groups and different fields. However, the related research is still insufficient. After systematical exploring and discussion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in the concept definition, the structu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unclear meaning, internal structure confu-sion and single measurement.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puts forward the introspection and pros-pect from the aspects of systematicness, traceability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tructure, Theoretical Basis

基本心理需要:概念、结构及理论基础

库慧,史慧颖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7年10月26日;录用日期:2017年11月15日;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1日

摘要

基本心理需要在国内外的研究由来已久,目前基本心理需要的研究遍及不同人群不同领域。但是需要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在概念界定、需要结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几个方面系统地对国内外基本心理需要的观点和研究进行阐述之后,发现其中存在涵义不清、内部结构混乱以及测量单一等问题。因此从系统性、追踪性以及应用性等方面提出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库慧,史慧颖

关键词

基本心理需要,结构,理论基础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1. 基本心理需要概念及辨析

1.1. 需要概念的界定

需要作为一个日常概念虽然广为人知,但其定义却并不统一。国外学者们各有看法,如Sullivan (1953)在人际理论里将需要定义为个体与有机体内外的物理化学环境之间的生物不平衡引起的张力;Rotter (1975)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中对需要进行了假设,认为需要是被人们认为是驱使自己朝向目标的行为或行为群,需要由需要势能、活动自由和需要值组成;Murray (1981)则认为需要是一种存在于大脑中的生物化学力量,它以将令人不满意的情境转化成令人更加满意的情境的方式来组织知觉、智力和行动,并将需要等同于驱力,认为一种需要或多或少可以被看作是稳定的人格特质或者某些时候是一种状态(叶奕乾,2005)。可见需要是内部产生的,指向一定行为的力量。

1.2. 需要概念的辨析

需要常以意向、愿望、动机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概念以需要为基础,与需要关系紧密,正确理清这些概念和需要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掌握需要的概念。常见的容易与需要发生混淆的有欲望、内部动机和目标等。欲望(desire)是指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必然为人所觉知,可能超出需要的度,欲望象征有机体缺少或者实际需要某些东西,欲望的结果可能是有害的,而需要则与人的成长健康联系在一起(Kasser & Ryan, 1996)。内部动机是人类积极主动寻求成长的本性,是人类学习和发展的基础(White,1959),而胜任(competence)及自主(autonomy)的需要激励内部动机行为的产生,即动机是需要的基础,推动人们去行为或指向某一目标以满足需要,阻碍人的自主需要会降低行为的内部动机(Kowal & Fortier, 2010)。Deci与Vansteenkiste (2004)将基本需要与内在化联系起来分析,认为外在刺激驱力可以通过加强对自主需要的支持度来提升内部动机,实现内部的整合。以及关于人生目标的阐释,目标设定过程的核心依据就是基本需要,且需要满足的程度影响着目标的制定(Deci & Ryan, 2000)。

1.3. 基本心理需要的界定

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根据需要的特征描述列出一个清单来,比如睡眠、性、进食等等的需要,这些生理的驱动彼此间是相对独立存在的,并且毫无疑问是先于其他需要存在的最有力的需要(Maslow, 1943)。在满足这些需要之后,才会考虑到爱、归属、安全等等需要。Len Doyal和Ian Gough (2008)在《人的需要理论》一书中对基本需要进行了论述,认为基本需要是在需要与想要之间存在普遍性和最高的标准判断,这种需要是所有人为了避免严重伤害都必须达到的目标,并且列举了健康和自主作为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对于基本心理需要的概念,却并未见到明确的界定。McClelland (1961)将需要划分为两大类,基本心理需要就是除却生存需要或者物质需要之外在精神上的需求,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金字塔中便是除去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