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细分级标准分级
肌力的分级标准5级
肌力的分级标准5级
1级:肌力丧失无法产生肌肉收缩。
患者无法主动产生任何肌肉运动,完全丧失肌肉力量。
2级:肌肉可以产生肌肉收缩,但仅限于平卧位。
患者只能在平卧位
下进行肌肉运动,当尝试在坐位或站立位下产生肌肉收缩时,肌肉丧失力量。
3级:肌肉可以在坐位下产生肌肉收缩,但无法承受颜重力阻力。
患
者在坐位姿势下可以产生肌肉收缩,但当尝试承受颜重力阻力时,肌肉无
法维持力量。
4级:肌肉可以承受颜重力阻力,但是不能承受额外的阻力。
患者可
以在坐位姿势下承受颜重力阻力,但当加入额外的阻力时,例如握住重物,肌肉无法维持力量。
5级:肌肉可以承受颜重力阻力并且能够承受额外的阻力。
患者可以
在坐位姿势下承受颜重力阻力,并且能够应对额外的阻力,例如握住重物
或进行其他强度较高的肌肉活动。
肌肉力量接近正常。
每个级别的肌力分级标准可以帮助评估肌肉力量的丧失程度,并在理
疗或康复过程中指导治疗师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
在康复过程中,治疗师
会根据患者的肌力分级,结合其他相关的评估指标,制定相应的康复目标
和治疗计划,以提高患者的肌力和功能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肌力的分级标准仅作为参考,具体的分级可能因患者
的病情、年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肌力评估时,专业的治疗师会综
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mmt肌力分级法的评定标准
mmt肌力分级法的评定标准
MMT是指徒手肌力评定分级,其标准为按照肌肉收缩力的大小和关节活动情况,分为0~5级。
1、0级:指被检测的肌肉无任何收缩活动。
2、1级:被检测的肌肉有轻微的收缩活动,但不足以引起关节的活动。
3、2级:在减轻重力的情况下,被检测的肌肉收缩仅能引起关节水平方向的活动。
4、3级: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带动关节做全方位的活动,但不能抵抗阻力运动。
5、4级:能抵抗部分阻力带动关节全方位的运动。
6、5级:能充分抵抗阻力和重力进行运动。
肌力的分级及评定标准
肌力的分级及评定标准
肌力是衡量肌肉力量的一种指标,一般采用以下的分级及评定标准:
1. 分级标准:
(1)0级:无肌力收缩。
(2)1级:肌肉有微弱的收缩,但肌肉无法升级。
(3)2级:肌肉能够升级,肌肉升级的幅度不足90度,即肌
力只能提供关节微小的运动。
(4)3级:肌肉能够升级,肌力能够提供关节完整的运动幅度,但是需要重力协助。
(5)4级:肌肉能够升级,肌力可以抵抗一定的重力,但是
抗重力的程度不足正常。
(6)5级:肌肉能够升级,肌力可以同等或者高于正常范围。
2. 评定标准:
评估肌力的时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判断:
(1)手握力测试:使用手握力计来测试患者的手握力。
(2)关节屈伸力测试:通过胳膊的活动范围来评估患者的肌
力。
(3)肌肉力量评定量表:使用肌肉力量评定量表来评估患者的肌力。
总之,评估肌力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但是最终的评估结果应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判断患者的肌力状况。
肌力细分级标准分级
肌力细分级标准分级
Lovett肌力分级标准表
级别名称标准相当正常肌力的%
0 零(Zero,0)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0
1 微缩(Trace,T)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 10
2 差(Poor,P)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25
3 可(Fair,F)能杭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50
4 良好(Good,G)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 75
5 正常(Norlna1,N)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100 每一级又可用“+"和“-"号进一步细分.如测得的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该级的右上角加“+"号,稍差时则在右上角加“-"号,以补充分级的不足。
其具体标准见表2—2。
表2—2 肌力细分级标准分级
评价标准
O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1 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1+及肌肉有强力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2—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1/2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
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2+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如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 1/2 以下
3-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1/2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
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3+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且在运动终末可抗轻度阻力
4—能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4 能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4+能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5—能抗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5 能抗充分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肌力分级标准10级法
肌力分级标准10级法肌力分级标准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评定患者肌力的方法,它能够客观地反映患者的肌力水平,对于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制定康复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肌力分级标准一般采用10级法,下面将详细介绍肌力分级标准10级法的内容和应用。
1级,无肌肉收缩,即无论多大的刺激都无法引起肌肉收缩。
2级,肌肉有肌肉收缩,但不能对抗重力。
3级,肌肉能对抗重力,但无法抵抗外加阻力。
4级,肌肉能对抗一定的外加阻力,但是不能对抗全阻力。
5级,肌肉能对抗全阻力。
6级,肌肉能对抗全阻力并且具有正常的耐力。
7级,肌肉能对抗全阻力并且具有超过正常的耐力。
8级,肌肉能对抗全阻力并且具有轻微的抵抗性。
9级,肌肉能对抗全阻力并且具有中等抵抗性。
10级,肌肉能对抗全阻力并且具有最大的抵抗性。
在进行肌力分级评定时,通常采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进行评定,通过观察患者的肌肉收缩情况、对抗重力和外加阻力的能力来进行评定。
在评定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动作是否规范、是否有疼痛感以及肌肉的协调性等因素,以确保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肌力分级标准10级法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康复治疗、运动医学和运动训练领域。
通过对患者肌力水平的评定,可以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运动训练,提高肌力水平,恢复运动功能。
此外,肌力分级标准10级法也可以用于评定运动员的肌力水平,为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运动员肌力水平的评定,可以更好地指导训练内容和强度,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成绩。
总之,肌力分级标准10级法是一种简单、客观且有效的评定肌力水平的方法,对于临床康复治疗和运动训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临床医生、康复治疗师和运动训练师能够熟练掌握这一评定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运动员,促进他们的康复和发展。
详细肌力分级
肌力分级标准(A临床医学肌力分级分级描述0级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a肌肉轻微收缩】2级Ⅱ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3级Ⅲ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4级Ⅳ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5级Ⅴ级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运动自如】Lovett肌力分级标准表级别名称标准相当正常肌力的%0 零(Zero,0)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1 微缩(Trace,T)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 102 差(Poor,P) 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253 可(Fair,F) 能杭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4 良好(Good,G) 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755 正常(Norlna1,N) 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100 每一级又可用“+”与“-”号进一步细分。
如测得的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该级的右上角加“+”号,稍差时则在右上角加“-”号,以补充分级的不足。
其具体标准见表2-2。
肌力细分级标准分级评价标准O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1 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1+ 及肌肉有强力收缩,但无关节运动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1/2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如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 1/2 以下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1/2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且在运动终末可抗轻度阻力4- 能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4 能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4+ 能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5- 能抗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5 能抗充分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肌张力如何分级被动活动(PROM)肌张力分级标准:Ⅰ轻度在PROM的后1/4时候,即肌肉处于最长位置时出现阻力Ⅱ中度在PROM的1/2就是出现阻力、Ⅲ重度在PROM的后1/4,即肌肉处于最短位置时出现阻力、改良Rankin Scale(mRS)量表。
临床医学肌力分级
临床医学肌力分级分级描述0级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1级Ⅰ级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可见肌肉轻微收缩】2级Ⅱ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3级Ⅲ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4级Ⅳ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5级Ⅴ级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运动自如】Lovett肌力分级标准表级别名称标准相当正常肌力的%0 零(Zero,0)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01 微缩(Trace,T)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 102 差(Poor,P)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253 可(Fair,F)能杭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504 良好(Good,G)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 755 正常(Norlna1,N)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100每一级又可用“+”和“-”号进一步细分。
如测得的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该级的右上角加“+”号,稍差时则在右上角加“-”号,以补充分级的不足。
其具体标准见表2-2。
肌力细分级标准分级评价标准O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1 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1+ 及肌肉有强力收缩,但无关节运动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1/2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如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 1/2 以下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1/2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且在运动终末可抗轻度阻力4- 能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4 能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4+ 能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5- 能抗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5 能抗充分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肌张力如何分级被动活动(PROM)肌张力分级标准:Ⅰ轻度在PROM的后1/4时候,即肌肉处于最长位置时出现阻力Ⅱ中度在PROM的1/2是出现阻力.Ⅲ重度在PROM的后1/4,即肌肉处于最短位置时出现阻力.改良Rankin Scale(mRS)量表。
详细肌力分级
肌力分级标准(A临床医学肌力分级分级描述0级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a肌肉轻微收缩】2级Ⅱ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3级Ⅲ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4级Ⅳ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5级Ⅴ级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运动自如】Lovett肌力分级标准表级别名称标准相当正常肌力的%0 零(Zero,0)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1 微缩(Trace,T)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 102 差(Poor,P)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253 可(Fair,F)能杭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4 良好(Good,G)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755 正常(Norlna1,N)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100 每一级又可用“+”和“-”号进一步细分。
如测得的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该级的右上角加“+”号,稍差时则在右上角加“-”号,以补充分级的不足。
其具体标准见表2-2。
肌力细分级标准分级评价标准O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1 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1+ 及肌肉有强力收缩,但无关节运动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1/2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如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 1/2 以下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1/2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且在运动终末可抗轻度阻力4- 能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4 能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4+ 能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5- 能抗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5 能抗充分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肌张力如何分级被动活动(PROM)肌张力分级标准:Ⅰ轻度在PROM的后1/4时候,即肌肉处于最长位置时出现阻力Ⅱ中度在PROM的1/2是出现阻力.Ⅲ重度在PROM的后1/4,即肌肉处于最短位置时出现阻力.改良Rankin Scale(mRS)量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肌体肌力分级标准
肌体肌力分级标准0级:无肌肉收缩这个级别表示肌肉完全无能力收缩,即无论有多大的刺激都无法使肌肉收缩。
1级:轻微肌肉收缩这个级别表示肌肉只能进行微弱的收缩,无法产生任何运动,即肌肉的力量非常低。
2级:有限制的运动这个级别表示肌肉可以产生有限的运动,但无法抵抗外部的重力或抵抗力。
3级:可进行正常运动这个级别表示肌肉可以产生正常的力量,抵抗外部的重力或抵抗力,并能够进行正常的运动。
4级:减弱的运动这个级别表示肌肉可以产生正常力量的60%至90%,但在一定的抵抗力下会出现明显的减弱。
5级:正常力量运动这个级别表示肌肉可以产生正常力量的100%,即肌力完全正常。
需要强调的是,肌体肌力分级标准只是一种评估方法,并不代表一个人整体的肌力状况。
此外,个体的肌力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等。
因此,在进行肌力评估时,还需要结合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肌体肌力分级标准在康复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评估肌力水平,可以确定一个人的肌力缺陷,从而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和治疗方案。
对于运动员和体育训练者来说,肌体肌力分级标准可以用来评估他们的运动潜力和竞技水平,为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此外,肌体肌力分级标准也有助于一般人了解自己的肌力水平,从而引导他们合理安排运动和锻炼,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通过不断的锻炼和训练,人们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机能,预防和减少肌肉骨骼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肌体肌力分级标准是评估一个人肌力水平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分级标准,可以了解一个人肌力的强弱,从而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和运动训练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调节锻炼和训练,可以提高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健康。
肌力分级标准10级
肌力分级标准10级
肌力分级标准是评估肌肉力量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和治疗师们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肌肉功能,制定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
肌力分级标准通常采用0-5或0-10的等级划分,其中0代表完全无力,而最高等级则代表正常肌肉力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肌力分级标准的10级划分,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患者有所帮助。
1级,肌肉无法产生任何运动。
2级,肌肉能够产生微弱的收缩,但无法产生关节活动。
3级,肌肉能够产生完全的关节活动,但无法克服重力。
4级,肌肉能够克服一定的重力,但无法对抗抗阻力。
5级,肌肉能够克服重力并对抗轻度抗阻力。
6级,肌肉能够对抗中度抗阻力。
7级,肌肉能够对抗较强抗阻力。
8级,肌肉能够对抗很强的抗阻力。
9级,肌肉能够对抗最强的抗阻力。
10级,肌肉能够产生正常的力量。
肌力分级标准的划分可以帮助医生和治疗师们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肌肉功能。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肌力分级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自己的肌力分级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
此外,肌力分级标准也对科研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人员可以利用肌力分级标准来评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劣,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肌力分级标准是评估肌肉力量的重要工具,它对医生、治疗师、患者和科研人员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肌力分级标准,并在相关领域的工作中加以应用。
肌力评估分级
肌力评估分级
肌力评估分级是用于评估肌肉力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通常根据肌肉能够产生的最大力量来进行分级。
以下是常见的肌力评估分级系统:
1. 0 级:完全瘫痪,肌肉无法收缩。
2. 1 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法产生运动。
3. 2 级:肌肉能够产生运动,但不能克服重力。
4. 3 级:肌肉能够克服重力,但不能抵抗外加阻力。
5. 4 级:肌肉能够抵抗中等程度的外加阻力,但不能达到完全正常的力量。
6. 5 级:肌肉能够抵抗正常的外加阻力,达到完全正常的力量。
这些分级系统通常用于评估肌肉的瘫痪程度、康复进展以及制定康复计划。
肌力评估可以通过手动测试、器械测试或电生理测试等方法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肌力评估分级可能因评估者和评估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肌力评估时,应由专业的医疗人员或康复治疗师进行,并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评估。
以上是肌力评估分级的一般介绍,具体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评估系统和临床情况而有所变化。
如果你对特定的肌力评估有更详细的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或康复专家。
详细肌力分级
肌力分级标准(A临床医学肌力分级分级描述0级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a肌肉轻微收缩】2级Ⅱ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3级Ⅲ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4级Ⅳ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5级Ⅴ级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运动自如】Lovett肌力分级标准表级别名称标准相当正常肌力的%0 零(Zero,0)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1 微缩(Trace,T)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 102 差(Poor,P)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围运动 253 可(Fair,F)能杭重力作关节全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4 良好(Good,G)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755 正常(Norlna1,N)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100 每一级又可用“+”和“-”号进一步细分。
如测得的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该级的右上角加“+”号,稍差时则在右上角加“-”号,以补充分级的不足。
其具体标准见表2-2。
肌力细分级标准分级评价标准O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1 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1+ 及肌肉有强力收缩,但无关节运动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围的1/2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围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围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围,如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围的 1/2 以下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围的1/2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围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围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围,且在运动终末可抗轻度阻力4- 能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围4 能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围4+ 能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围5- 能抗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围5 能抗充分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围肌力如何分级被动活动(PROM)肌力分级标准:Ⅰ轻度在PROM的后1/4时候,即肌肉处于最长位置时出现阻力Ⅱ中度在PROM的1/2是出现阻力.Ⅲ重度在PROM的后1/4,即肌肉处于最短位置时出现阻力.改良Rankin Scale(mRS)量表。
肌力分级标准
肌力分级标准是全球使用的一种评估肌力的标准,它分为6个等级,分别为0级、1级、2级、3级、4级和5级。
0级表示肌力不足,但仍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例如保持稳定的站立和坐姿,以及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动。
1级表示肌力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但不足以承受更大的负荷,例如可以维持一定时间的站立,但不能在不舒服的情况下长时间站立;还可以承受轻微的体力活动,但不能承受过重的任务。
2级表示肌力可以支撑有限的体力活动,但仍然无法支撑更强的负荷,例如可以支撑轻度跑步,但不能支撑短距离长跑;还可以承受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但不能承受重负荷的任务。
3级表示肌力可以支撑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例如可以支撑中等距离的长跑,可以承受大量的体力活动,但仍然无法承受重负荷的任务。
4级表示肌力可以支撑有限的重负荷任务,但仍然无法承受高强度的体力活动,例如可以支撑一定时间的重体力活动,但不能支撑过重的任务。
5级表示肌力可以支撑高强度的体力活动,例如可以支撑长时间的重体力活动,可以承受超重的任务,也可以参加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如游泳、攀岩、越野等。
肌力分级标准可以帮助体育教练、医生和健身爱好者确定自己的肌力水平,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肌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力细分级标准分级
Lovett肌力分级标准表
级别名称标准相当正常肌力的%
0 零(Zero,0)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0
1 微缩(Trace,T)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 10
2 差(Poor,P)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25
3 可(Fair,F)能杭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50
4 良好(Good,G)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 75
5 正常(Norlna1,N)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100 每一级又可用“+”和“-”号进一步细分。
如测得的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该级的右上角加“+”号,稍差时则在右上角加“-”号,以补充分级的不足。
其具体标准见表2-2。
表2-2 肌力细分级标准分级
评价标准
O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1 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1+及肌肉有强力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2-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1/2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
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2+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如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 1/2 以下
3-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1/2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
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3+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且在运动终末可抗轻度阻力
4-能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4 能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4+能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5-能抗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5 能抗充分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