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案-第二册3、7新陈代谢
初中植物新陈代谢教案
![初中植物新陈代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42f2b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3.png)
教案:初中植物新陈代谢教学目标:1. 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意义,理解植物新陈代谢的基本过程。
2. 掌握植物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植物新陈代谢的基本过程。
2. 植物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1. 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各种物质的运输和转化。
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准备:1. 教室内的植物植株或图片。
2. 显微镜和相关材料,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结构。
3. 实验材料,用于演示植物吸收水分和光合作用的实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植株或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你们听说过新陈代谢这个词吗?”二、讲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1. 讲解新陈代谢的概念,指出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生命特征,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 解释新陈代谢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讲解植物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15分钟)1. 讲解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过程,包括根的吸收作用和运输作用。
2. 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包括叶绿体的作用、光能的转化和有机物的合成。
四、实验演示(15分钟)1. 演示植物吸收水分的实验,如根的吸水实验。
2. 演示光合作用的实验,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五、小组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植物新陈代谢的过程和重要性。
2. 邀请学生回答问题,总结植物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植物新陈代谢的流程图,加深对植物新陈代谢过程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使学生了解了植物新陈代谢的基本过程,掌握了植物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高二生物教学教案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高二生物教学教案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66fc228ff01dc281e43af001.png)
高二生物教学教案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使学生了解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2、使学生理解化能合成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二、能力方面1、通过学生对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进行科学分类的能力2、通过学生分析、比较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异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
3、通过学生分析某个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培养学生利用概念进行科学判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学生生物体新陈代谢类型的了解,使学生能较全面的、辩证的观察纷繁复杂的生命自界。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可看成对第三章内容的总结,包括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两部分内容。
1、新陈代谢的概念教材先定义了新陈代谢的概念: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然后着重讲述了新陈代谢中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这四个概念这含义,并用表解的形式概括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2、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教材讲述了同化作用的两种类型,即自养型、异养型,并在自养型中讲述了化能合成作用;教材还讲述了异化作用的两种类型,即需氧型、厌氧型。
教法建议本节的知识内容除了化能合成作用以外,其余的都是学生在生物课中学习过的相关内容,可以说本节是是对全章学习的总结,因此教师可在学生自学并讨论相关问题基础上,加以适当概括总结即可。
1、引言由于本节所涉及的大部分知识点都是学生学过的,因此引入本节内容时,可选择的方式就比较自由,凡与新陈代谢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作用为切入点。
比如通过如下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建立联系的关键,其本质是把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其实,自然界有些生物虽然不是绿色植物,也可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那些生物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来源于哪里呢?以此直接引入化能合成作用的学习。
2、化能合成作用在本节中,只有化能合成作用对学生而言是新知识点,学生只有在清楚了这个生理过程之后,教师才能较为顺利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或讨论完成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的总结和归纳。
生物:初一生物新陈代谢教案
![生物:初一生物新陈代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4eeef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b.png)
生物:初一生物新陈代谢教案一、引言生物学是初中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陈代谢作为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于我们了解生命活动和维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设计一份针对初中学生的生物新陈代谢教案是十分必要的。
本教案将从新陈代谢的概念、种类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意义1.什么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所有化学反应的总和。
通过新陈代谢,生物体能够获取能量并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2.新陈代谢的种类(1)有氧呼吸: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进行,将有机物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2)厌氧呼吸:在缺少氧气的环境中进行,将有机物部分氧化并产生酒精或乳酸等废物,释放少量能量。
(3)光合作用:植物利用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产生氧气。
3.新陈代谢的意义新陈代谢使生物体能够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包括呼吸、运动、营养摄取和废物排泄等。
它对维持体内物质平衡、适应环境变化和增强免疫力都起着重要作用。
三、新陈代谢的影响因素1.年龄和性别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个体在新陈代谢速率上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性别越男性,代谢速率越高。
2.遗传因素每个人的基因组成都不同,这决定了其新陈代谢水平的差异。
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会导致更高或更低的代谢速率。
3.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对新陈代谢速率有直接影响。
较高的温度能促进新陈代谢过程,而较低的温度则会减缓其发生速率。
4.饮食习惯和身体活动水平饮食习惯与身体活动水平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
健康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速率。
四、新陈代谢的调节机制1.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对新陈代谢产生重要影响。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激素能够调节能量代谢和体温。
2.神经系统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递物质对新陈代谢进行调控。
例如,交感神经活动增加会促进能量消耗,而副交感神经则有抑制作用。
3.药物干预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陈代谢速率。
教案:新陈代谢
![教案:新陈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2a03762959eef8c75fbfb393.png)
教案:新陈代谢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意义;
2、理解人体内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变化,以及与新陈代谢具有直接关系的四个系统在新陈代谢中所起的作用;
3、知道食物的热价和体温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上理解新陈代谢,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指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用于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认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辨证统一关系,渗透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意识。
高中二年级生物新陈代谢章节教案
![高中二年级生物新陈代谢章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ea8135cc17552707220840.png)
高二生物细胞增殖教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及意义。
2、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
3、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
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4、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和意义。
尤其是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能力目标1、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2、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识图和绘图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2、通过对实验思路的分析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细胞都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础。
在细胞的生命周期中,一个新形成的细胞要经历生长、分化以及衰老和死亡的过程;其中也有些细胞始终保持分裂增生能力,不发生细胞的分化过程。
在细胞增殖这一部分中,有丝分裂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是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方式。
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因此不可能象真核细胞那样进行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中,有丝分裂是最主要、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方式。
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增多就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
无论是单细胞真核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他们各种形式的无性生殖也是通过有丝分裂完成的。
这将在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中再进一步阐述。
有丝分裂还是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而减数分裂知识又是学习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
由此可见有丝分裂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透,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知识。
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认识和分析一个生命现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除了一般的文字描述外,还可以用图形描述特点;用图解和表格突出重点;用曲线描述量的变化规律和趋势;通过实验观察、验证生物学知识等……。
自然教案-第二册 3、运动系统
![自然教案-第二册 3、运动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699267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f.png)
自然教案-第二册3、运动系统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教学难点:运动系统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运动系统模型、人体骨骼模型、肌肉模型等。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操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运动系统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运动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2.知识讲解教师简要介绍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肌肉、关节等。
教师详细讲解运动系统的功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运动和协调等。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一套运动系统模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模型,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学生尝试组装运动系统模型,体验运动系统的功能。
4.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运动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5.课堂小结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6.课后作业学生绘制运动系统结构图,标注各部分名称和功能。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情况。
2.实践操作:评价学生组装运动系统模型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3.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绘制运动系统结构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六、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教学方法:采用分组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教学改进:在讲解运动系统的功能时,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1.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骨骼是运动系统的支架,主要由骨骼和关节组成。
肌肉:肌肉是运动系统的动力源泉,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关节:关节是骨骼之间的连接部分,可以分为活动关节和固定关节。
2.运动系统的功能支撑身体:骨骼和肌肉共同支撑身体,保持身体平衡。
保护内脏:骨骼和肌肉保护内脏器官,防止受到伤害。
初中生物新陈代谢教案
![初中生物新陈代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2ff28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2.png)
初中生物新陈代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新陈代谢的种类和过程;
3. 能够举例说明新陈代谢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新陈代谢的概念和作用;
2. 新陈代谢的种类和过程;
3. 新陈代谢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让学生观察一段运动的视频,并讨论在运动时生物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新
陈代谢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 新知讲解(20分钟)
a. 讲解新陈代谢的概念: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一系列生化反应的总称,包括物质的吸收、
运输、分解和合成等过程。
b. 介绍新陈代谢的种类:新陈代谢可分为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两种,有氧代谢需要氧气参与,无氧代谢不需要氧气。
c. 解释新陈代谢的过程:新陈代谢包括细胞呼吸、物质合成等过程,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
长和生存的重要环节。
3. 练习与讨论(15分钟)
设计一些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新陈代谢的作用,并举例说明新陈代谢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加深理解和印象。
4. 总结提升(5分钟)
总结新陈代谢的概念、种类和过程,强调新陈代谢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进行
思考和探索。
四、作业布置:
布置一道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回答新陈代谢的定义和作用,并在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新陈代谢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通过观察视频、讲解知识、讨论案例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和作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生物教案:人体的新陈代谢
![生物教案:人体的新陈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2d5b724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d.png)
生物教案:人体的新陈代谢一、人体新陈代谢的概述人体的新陈代谢是指机体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
这些反应包括能量的产生与消耗、物质合成与降解等过程。
正常的新陈代谢对于维持体内稳态至关重要,而异常的新陈代谢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二、新陈代谢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体的新陈代谢主要由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组成:基础代谢和活动代谢。
1. 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指在静息状态下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率通常与个体的年龄、性别、体重、体表面积等因素相关。
常见的测量基础代谢的方法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需要使用呼吸氧气与排出二氧化碳的比例来计算,而间接测量则使用体温、心率和呼吸来判断。
2. 活动代谢活动代谢是指在运动和日常活动中所需的能量消耗。
活动代谢受到运动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的影响。
不同的活动类型对活动代谢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有氧运动如慢跑和游泳消耗的能量较多,而静态活动如坐着或站立则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少。
三、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因素人体的新陈代谢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环境温度和荷尔蒙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新陈代谢逐渐减慢。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加,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
2. 性别男性的基础代谢率通常高于女性。
这主要是因为男性在相同的身高和体重下,肌肉组织相对较多,而肌肉是消耗能量的主要组织。
3. 遗传遗传因素也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
有些人天生拥有较高的基础代谢率,他们更容易消耗能量并保持较低的体重。
4. 环境温度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
这是因为身体会增加代谢以产生更多的热量。
5. 荷尔蒙荷尔蒙对新陈代谢起着关键作用。
甲状腺素是一种重要的代谢激素,它调节基础代谢率。
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新陈代谢率会降低,导致易胖和体力下降。
四、调节新陈代谢的方法了解人体新陈代谢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合理调节新陈代谢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控制体重至关重要。
新陈代谢概述高中生物教案
![新陈代谢概述高中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10a4c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9.png)
新陈代谢概述高中生物教案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新陈代谢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3. 能够解释新陈代谢与生物体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 新陈代谢的定义和作用。
2. 新陈代谢的两大过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新陈代谢与生物体的健康关系。
三、教学难点:
1. 区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2. 理解新陈代谢对生物体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1. 概念讲解:介绍新陈代谢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新陈代谢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2. 过程分析:讲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呼吸对生物体产生的影响。
3. 练习与讨论:设计相关案例和问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和讨论加深对新陈代谢的理解。
4.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新陈代谢与生物体健康的关系。
五、教学效果评价:
1. 学生能够准确解释新陈代谢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区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3. 学生能够理解新陈代谢对生物体健康的重要性。
六、拓展延伸:
1. 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题,加深对新陈代谢的理解。
2.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新陈代谢的过程。
3. 组织学生研讨新陈代谢在不同生物体内的作用和影响。
教案编写人: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幼儿园新陈代谢教案
![幼儿园新陈代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c3c0d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f.png)
幼儿园新陈代谢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将会学习到以下内容:•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
•认识人体各个器官,了解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作用。
•掌握新陈代谢的基本知识,如食物的消化、吸收、运输和排泄过程。
•培养幼儿对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重视。
2. 教材与教具准备教材•幼儿科学启蒙读物•绘本《探索人体》•幼儿绘画书《认识身体》教具•人体模型•食物模型•相关图片和图表3. 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手持相关教具,引起幼儿对话题的兴趣,让他们猜测今天要学什么内容。
步骤2:引入新陈代谢概念教师向幼儿简要介绍新陈代谢的概念,强调新陈代谢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过程。
可以通过简单的生活例子,如身体需要能量去跑步、吃饭等,来说明新陈代谢对身体的重要性。
步骤3:介绍人体器官教师带领幼儿认识人体的各个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肝脏、肾脏等,并简要介绍它们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作用。
步骤4:探索食物的消化过程通过使用食物模型,教师生动地演示食物在口腔咀嚼、经过食道到达胃、然后通过肠道进行消化的过程。
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步骤5:讲解食物的吸收和运输教师通过讲解生动的故事或展示相关图表,向幼儿介绍食物被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如何被吸收并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部位。
步骤6:强调新陈代谢和健康饮食教师引领讨论,让幼儿明白健康饮食和新陈代谢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健康食物的例子,并与幼儿一同探讨它们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步骤7:绘画和总结教师分发《认识身体》绘画书,让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如画出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表现等。
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帮助他们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4. 拓展活动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新陈代谢的理解,可以进行以下拓展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在小组内模拟食物消化和新陈代谢的过程。
•进行手工制作,制作类似食物模型的纸质教具,并用来演示不同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
[自然教案-第二册3、7新陈代谢] 直映认字第二册教案
![[自然教案-第二册3、7新陈代谢] 直映认字第二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45b61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1.png)
四、教学过程〔.fwsir 〕
可事先支配好小组(以 6—8 人一组为宜)。课堂中花十五分钟时间在
(一)课前问题设置
小组内进行沟通,然后由组长整理出小组最终意见。
问题的设置是本节课是否胜利的关键,教师应充分重视,做到:
(三)全班沟通
1.精而具体。
可由各小组自己商议 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作沟通,总时间操纵
第1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解
3.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
决问题的能力及其互相合作的精神。
为此可设置以下两个问题进行:
(三) 情感目标
1.我们知道牛肉中富含蛋白质,而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蛋白质,
通过联系生活实例,培育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那么人体内的蛋白质与牛肉中的蛋白质一样吗?人 吃了牛肉后,牛肉中
2.联系实际,使学生有一种探究讨论解决问题的欲望,也就是以培 在十五分钟左右。要求学生分析问题时要抓住要点,为加强沟通时全体同
育兴趣为出发点。
学的参加意识,可要求学生给各个小组进行排名。
第2页共3页
(四)教师点评、小结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因为由前面学问的结累,加上课外的细心预备。因此在课堂上商量以
教法指导 一、 授课思路与方法 新陈代谢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括性很强的概念,学习时应结合日常 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先理解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
题商量法进行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课前设置问题——→课外学生预备——→小组商量——→沟通评论
——→教师点评总结——→实例分析 二、课时支配 本节共支配 2 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 学问目标 理解人体内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过程。 (二) 技能目标 在学问教学过程〔.fwsir 〕中,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
高二生物教案-第二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高二生物教案-第二章生物的新陈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42494806f90f76c660371a97.png)
第二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二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一.水分代谢教学目的:1.掌握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的全过程2.理解成熟的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3.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复习:细胞的组成物质(成分)包括哪些?──包括水、无机盐和各种有机物而植物新陈代谢的内容就是包括这些物质的吸收、利用、合成、分解、排出等具体来说植物的新陈代谢包括:(1)水分代谢──吸收、运输、利用、散失(2)矿质代谢──吸收、运输和利用(3)有机物和能量的代代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必须先吸收无机物才能合成有机物,因此,植物的新陈代谢先讲无机物的代谢一.水分代谢1.吸收水分的器官──根(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细胞即是在成熟区细胞) 结合根尖结构图简要介绍根尖四个部分的结构及其功能根冠──保护; 分生区(生长点)──具分裂能力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成熟区(根毛区)──吸收水和无机盐吸胀作用吸水:未形成液泡前(条件),原因是有亲水性物质2.吸水的主要方式渗透作用吸水:形成大液泡以后,主要是这种方式吸水3.渗透吸水(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利用实验讲清什么叫渗透作用.在上实验可知:在一个渗透系统中就会发生渗透作用,但组成渗透系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半透膜(2)组成渗透系统的条件浓度差(3)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溶液中,亦组成一个渗透系统①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间的原生质组成)相当于一层选择透过性膜②细胞液具有一定浓度因此,成熟植物细胞置于溶液中,会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实验能证明这点如何进行实验……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把已经发生质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原生质层和液泡逐渐恢复原状。
这种现象叫质壁分离恢复。
(4)渗透吸水和渗透失水的条件──决定于浓度差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会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会通过渗透作用吸水;4.水分的运输运输的结构──导管, 水分主要是通过导管进行运输。
新陈代谢 生命活动教案
![新陈代谢 生命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d7e3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7.png)
新陈代谢生命活动教案教案标题:新陈代谢生命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并能够解释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2. 了解新陈代谢的两个主要过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并能够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3. 掌握新陈代谢的调节机制,包括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作用。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与新陈代谢相关的现象,如肥胖、糖尿病等。
教学重点:1. 新陈代谢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差异。
3. 新陈代谢的调节机制。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熟悉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b. 准备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资料,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c. 准备实验材料和实验器材,用于进行相关实验。
2. 学生准备:a. 预习相关教材,了解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b. 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于记录和整理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a.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新陈代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b. 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新陈代谢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性?”鼓励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通过课件和多媒体资料,讲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和重要性。
b. 介绍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c. 解释新陈代谢的调节机制,包括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作用。
Step 3: 实验演示(20分钟)a.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以展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差异。
b. 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新陈代谢的调节机制。
Step 4: 小组讨论(15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新陈代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相关现象,如肥胖、糖尿病等。
b.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Step 5: 总结和评价(5分钟)a.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b.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探索新陈代谢的知识。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新陈代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科学讲解新陈代谢教案
![科学讲解新陈代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fda62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4.png)
科学讲解新陈代谢教案科学讲解新陈代谢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科学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陈代谢的概念和过程。
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新陈代谢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目标:1. 理解新陈代谢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掌握新陈代谢的两个主要过程: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3. 理解新陈代谢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4. 了解新陈代谢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实验材料:玉米粒、酵母、氢氧化钠溶液、酒精灯、试管、试管架等;3. 实验记录表格;4.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引入新陈代谢的概念,向学生解释新陈代谢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新陈代谢是什么?- 为什么新陈代谢对生物体很重要?知识讲解:1. 通过演示文稿详细讲解新陈代谢的两个主要过程: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 解释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
实验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发放实验材料,并向学生解释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3.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记录观察结果。
4.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与新陈代谢的概念进行关联。
讨论与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结果并总结新陈代谢的重要性和作用。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他们的观点。
3.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评价和引导。
练习与评估:1. 分发学生练习册,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
2. 收集学生的练习册并进行评估,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新陈代谢的概念和过程。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阅读,了解新陈代谢与健康、运动等方面的关系。
2. 鼓励学生设计更多的实验来探索新陈代谢的不同方面。
教学延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可以进行以下延伸教学:- 探索不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差异;- 分析不同食物对新陈代谢的影响;- 研究新陈代谢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新陈代谢与健康——高一生物教案
![新陈代谢与健康——高一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6d7ed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2.png)
新陈代谢与健康——高一生物教案高一生物教案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保持着身体内部的稳态。
新陈代谢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和生命活动,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常的新陈代谢可以加速脂肪燃烧、排除生理废物、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等等。
而对于不正常的代谢,就会导致人体的健康出现问题。
因此,研究新陈代谢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陈代谢的基本知识1.新陈代谢的定义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在维护正常生理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包括有机物的合成、分解等过程。
2.新陈代谢的机制新陈代谢一般分为两类: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是指物体利用营养物质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将有机物分解为营养物质的过程。
3.新陈代谢的影响因素新陈代谢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饮食、生活习惯,以及体重、性别、年龄等因素。
新陈代谢与健康的关系1.新陈代谢与体重的关系人体的能量代谢与体重息息相关,体重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过程,进而影响健康。
减肥过程中,如果食量不足导致能量供应不足,新陈代谢会减缓,从而延长减肥的时间。
2.新陈代谢与疾病的关系新陈代谢不正常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出现。
例如,新陈代谢过慢会导致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代谢性骨病等;新陈代谢过快会导致糖尿病等疾病的出现。
3.新陈代谢与心肺功能的关系新陈代谢对于心血管系统和肺部健康有影响。
高新陈代谢率的人心率和呼吸率会升高,从而增加心脏和肺部负担。
4.新陈代谢与免疫力的关系免疫力对新陈代谢也有一定的影响。
新陈代谢正常的人身体内免疫系统对外界的侵袭有更好的反应,增强对于抵御疾病的能力。
新陈代谢与健康的促进1.均衡饮食新陈代谢与营养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我们在饮食上选择均衡、多样化的食物,可以保证身体获得足够的营养,提高新陈代谢的有效性,增强身体健康。
2.做要适量的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当身体运动时需要大量的能量来完成,这样会促进身体的脂肪代谢,让身体的代谢变得更加活跃,从而保持健康。
新陈代谢生物教案
![新陈代谢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5b0e1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1.png)
新陈代谢生物教案新陈代谢生物教案新陈代谢生物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理解ATP的分子简式及其结构特点2、理解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中能量代谢中的意义3、理解ATP的形成途径4、掌握ATP是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并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能力方面学生通过分析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供能的意义,初步训练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分析自己身体内发生的ATP-ADP循环及其重要意义过程中,体验到生物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价值,加强学生对身边的科学(RLS)这一理念的理解。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1、对于ATP的分子结构,教材首先介绍了ATP是腺嘌呤核苷的衍生物,分子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然后从比较高能磷酸化合物释放能量的标准数值和ATP释放能量的数值入手,使学生很信服地认识到ATP的确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对于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教材中首先介绍了ATP水解和重新合成的过程:ATP与ADP的转化中,ATP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磷酸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对于细胞中能量的捕获、贮存和释放都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高能磷酸键的末端,能很快地水解断裂,于是ATP转换为ADP,能量随之释放出来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同样,在提供能量的条件下,也容易加上第三个磷酸,使ADP又转化为ATP。
在ATP与ADP的转化过程中都需要酶的参与,活细胞内这个过程是永无休止地循环进行的。
同时还介绍了ATP与ADP的这种相互转化是十分迅速的,ATP在细胞中的含量是很少的,如肌细胞中的ATP只能维持肌肉收缩2钞钟左右。
从而易于引发学生讨论ADP-ADP循环的意义,同时可使学生加强ATP是生物体维持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的观点。
3、对于ATP的形成途径,教材是在介绍了ADP-ATP循环的基础上,从动物(包括人体)和绿色植物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初中生物新陈代谢图解教案
![初中生物新陈代谢图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ccb51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8.png)
初中生物新陈代谢图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新陈代谢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新陈代谢的主要过程: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
3. 能够解释新陈代谢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1. 新陈代谢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3. 新陈代谢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1. 新陈代谢的概念理解;
2. 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的结合。
四、教学准备
1. PPT或黑板、彩色笔、图片等教学工具;
2. 活动板书:新陈代谢的定义、主要过程、作用等;
3. 实验器材:玉米籽、白糖、酵母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引发学生对新陈代谢的兴趣;
2. 概念讲解:介绍新陈代谢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新陈代谢对生物体的意义;
3. 过程分析:通过实验或示意图等展示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新陈代谢的主要过程;
4. 讨论交流: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新陈代谢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5. 总结提升:帮助学生总结新陈代谢的重要性并对新知识进行提升,巩固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新陈代谢的更多内容;
2. 思考新陈代谢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写一份结合实例的总结。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解教案的方式,结合实验和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和过程,提升了他们对生物新陈代谢的理解和认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今后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践和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新陈代谢的重要性和作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人体的新陈代谢》教案2023版
![初中生物人教版《人体的新陈代谢》教案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d995e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5.png)
初中生物人教版《人体的新陈代谢》教案2023版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新陈代谢的概念和基本过程。
2. 掌握新陈代谢对人体的重要性和影响。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现象和问题。
教学重点:1. 新陈代谢的定义和基本过程。
2. 理解新陈代谢对人体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现象和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材、实验室用具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写字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新陈代谢的兴趣和思考。
二、学习新知(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新陈代谢的定义和基本过程,通过PPT和实例进行讲解。
2. 学生跟随教材的指导进行学习,可以互相讨论和解答疑惑。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以下实验操作,以加深对新陈代谢的理性认识:a. 实验一:呼吸实验b. 实验二:摄取与消耗的关系实验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测等方式得出结论,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
四、拓展应用(1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常见现象和问题,如体温调节、饮食对新陈代谢的影响等。
2. 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加深对新陈代谢的理解。
五、归纳总结(10分钟)1. 教师进行知识点总结,强化学生对新陈代谢的理解。
2. 学生记录重点内容,并进行讨论和提问。
六、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以检验学生对新陈代谢的掌握情况。
七、课堂检测(5分钟)教师进行快速检测,评估学生对新陈代谢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践操作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拓展应用环节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作业布置和课堂检测,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人体的新陈代谢的概念和基本过程,强调了新陈代谢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和影响。
初二生物教案:新陈代谢
![初二生物教案:新陈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22589dfcb14e852458fb57b6.png)
初二生物教案:新陈代谢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意义;2、理解人体内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变化,以及与新陈代谢具有直接关系的四个系统在新陈代谢中所起的作用;3、知道食物的热价和体温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上理解新陈代谢,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指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用于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情感目标通过讨论,认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辨证统一关系,渗透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意识。
教学建议教学重点:新陈代谢的概念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生命特征,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学生学习了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节课中对各项生理活动的综合分析,得知它们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联系,从而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性上理解新陈代谢,初步建立生物学观点,因而新陈代谢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新陈代谢的概念新陈代谢的概念涉及到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人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变,是涉及面非常广的概念。
关于物质的交换,涉及食物与饮水的摄取,气体的吸入;食物残渣与废物的排出,气体的呼出。
这些指的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所进行的物质交换。
关于体内物质的变化,涉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涉及物质在体内的运输 (包括气体的运输),涉及代谢终产物的生成等。
用一节课的时间将众多的知识连成线、织成网是有相当的难度的。
至于能量的交换与能量在体内的变化,更是涉及面宽且非常抽象。
学生对能量的,和理解是本节主要的难点。
本章知识要点教法建议教学开始时总结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
可以让学生先对照图解,按问题顺序思考几分钟或翻看前几章的内容和插图来思考,然后教师采取逐题提问的方式来复习。
可以采取让学生逐题讨论的方式来复习。
复习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以新陈代谢为主线,把各部分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以免知识的简单重复、堆砌。
为了在复习中使学生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个整体上的了解,为讲述新陈代谢概念做好辅垫,可以采用总结边画图解的方式来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教案-第二册3、7新陈代谢本节教学内容是整章内容的归纳总结,但更确切的理解应是本章的深化和提高。
前面所学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孤立的、缺少系统性的。
只有通过本节的学习,才能深刻理解人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消化、呼吸、排泄、循环四个与新陈代谢直接有关的系统,也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新陈代谢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括性很强的概念,学习时应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先理解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新陈代谢的概念及意义。
教法指导一、授课思路与方法新陈代谢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括性很强的概念,学习时应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先理解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新陈代谢的概念及意义。
根据教材特点,既然是归纳总结,说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此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为切入口,深入浅出;但同时又应考虑到更高要求——实现知识的深化和提高。
本节可选择问题讨论法进行教学,具体操作如下:课前设置问题——→课外学生准备——→小组讨论——→交流评论——→教师点评总结——→实例分析二、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理解人体内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过程。
(二) 技能目标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相互合作的精神。
(三) 情感目标通过联系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概念。
2.教学难点: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中能量的转变。
三、教学准备课本61页的挂图或投影片,酒精灯、燃烧匙、肥猪肉一小块、蔗糖少许。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问题设置问题的设置是本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充分重视,做到:1.精而具体。
2.联系实际,使学生有一种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欲望,也就是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
3.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此可设置以下两个问题进行:1.我们知道牛肉中富含蛋白质,而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蛋白质,那么人体内的蛋白质与牛肉中的蛋白质一样吗?人吃了牛肉后,牛肉中的蛋白质是如何转变为你体内蛋白质的呢?2.我们知道运动需要能量,那么你进行各种运动时的能量是什么物质释放出来的呢?以上问题作为课前预习作业,希望全体学生结合以前知识,自学本节教材,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
(二)小组讨论可事先安排好小组(以6—8人一组为宜)。
课堂中花十五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由组长整理出小组最后意见。
(三)全班交流可由各小组自己商量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交流,总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左右。
要求学生分析问题时要抓住要点,为加强交流时全体同学的参与意识,可要求学生给各个小组进行排名。
(四)教师点评、小结因为由前面知识的结累,加上课外的精心准备。
因此在课堂上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学生基本上能把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大致过程分析清楚,只是缺少提升。
因而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把学生的交流进行规范,并总结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人体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具体可作如下分析总结:第一个问题的实质是人体的同化作用1.牛肉中的蛋白质各种氨基酸血液人体内的组织细胞人体内的蛋白质同时教师应讲清楚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光只有蛋白质,还有象淀粉、脂肪等也可经过同样的过程而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
最后总结出同化作用的概念:食物中营养物质经过一番复杂的变化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贮存能量的过程。
为进一步巩固理解,教师可让学生思考概念中的“经过一番加工”主要是指哪些生理过程?(包括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以及组织细胞内物质的合成等)。
第二个问题的实质是人体的异化作用人体细胞内的营养物质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尿素等含氮废物)+能量由于已学过了植物的呼吸作用、排泄等概念,对于以上变化之中的物质转变过程应该不难理解,难点是能量的转变,为什么营养物质氧化分解时能释放能量呢?物质内贮存着能量,这一点学生较难理解。
为解决这一难点,教师可做两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分别取一小块肥猪肉和一些蔗糖让它们放在酒精灯上点燃,结果会发现,它们能燃烧,而且燃烧时能发光发热,这样也就理解了脂肪、蔗糖等物质内部贮存着大量的能量。
当然应当指出人体细胞内的氧化分解不同于物质的燃烧。
同时教师可回顾分析同化作用过程中,当体内有脂肪、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合成时,其实也已经贮存了能量。
(由于能量的类型及转移、转变等知识要在以后讲解,所以教师不要讲得太多,只要能帮助学生理解能量的贮存与释放就行)。
(五)巩固提高为巩固教学重点和难点,可设计两个思考题让学生思考:1、为什么牛和羊都以草为食,但长出来的牛肉和羊肉的味道却是不一样的呢?2、为什么马拉松运动员跑完全程后体重会明显减轻呢?五、板书设计1.牛肉中的蛋白质各种氨基酸血液人体内的组织细胞人体内的蛋白质。
2.同化作用的概念。
3.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尿素等含氮废物)+能量。
4.异化作用的概念。
六、习题与解析1.随堂练习(1)人体的各个系统中与同化作用直接有关的是( )人体的各个系统中与异化作用直接有关的是( )(A)消化系统、呼吸系(B)消化系统、循环系统(C)循环系统、排泄系统(D)消化系统、排泄系统(2)人体同化作用时_______能量,异化作用时________能量。
(填“贮存”或“ 释放”。
)(3)牛和羊都以草为食物,但长出来的牛肉和羊肉却截然不同,你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同化作用中的哪个环节不同引起的?(4)你认为异化作用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有什么重要的意义?2.课后练习讨论题:肥胖是人类许多疾病的根源,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肥胖者是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减肥药、减肥方法不断出现,但效果都不是很好,根据已学的知识,你认为防止肥胖应作好哪几方面的工作?减肥的有效途径是什么?依据分别是什么?3.参考答案(1)(B).(C) (2)贮存;释放 (3)合成(4)为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如运动、消化、呼吸,以及维持体温等。
(5)见分析4.简要分析(1)人体的同化作用包括了消化、吸收、运输、合成等复杂的生理过程,所以涉及了人体的消化、循环等系统。
异化作用是在氧气参与下,氧化分解体内的物质,并把代谢终产物排除体外的过程,氧气的吸入与二氧化碳的排出涉及到呼吸系统,排出代谢终产物当然涉及到排泄系统。
(3)牛和羊以草为食,吸收营养物质后,送到体内的细胞进行合成,由于牛细胞与羊细胞的不同,所以合成的物质也不同。
(4)人体的任何生理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而能量的产生都是通过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出来的,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热能,维持人体的体温。
讨论题:无论是防止肥胖还是减肥都应从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方面考虑。
从同化作用分析应该严格控制食物数量,防止营养过剩。
从异化作用分析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使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减少体内过剩的有机物。
当然肥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还涉及到遗传、疾病等因素。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认识目标1.理解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相互关系2.理解人体新陈代谢的概念及意义(二)技能目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新陈代谢的概念及意义。
2.教学难点: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小组竞争法)怎样理解人体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请同学们以糖类、脂肪、蛋白质为例分析它们在体内消化、吸收、运输、合成、氧化分解的简单过程。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请各小组同学分别代表一种物质进行分析,看哪个小组回答的最好。
这样既理解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同时也为解决本节课的难点——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相互关系作好了铺垫。
(二)讲授新课1.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相互关系(1)区别:同化作用合成自身的物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分解人体自身物质,释放能量。
(2)联系① 在人体内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同时进行。
② 异化作用所分解的物质,正是同化作用所合成的物质。
③ 同化作用过程中所需能量正是异化作用所释放的能量。
对于第三点教师应作解释:人体内物质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运输时都需要消耗能量。
最后得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过程,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新陈代谢。
2.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意义(1)通过对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相互关系的分析,学生们已不难理解为什么说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是不一样的?也很自然地理解了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新旧物质的.交替,至于能量的转变,由于上一节课已做过了实验,在此也可以理解。
至此,得出新陈代谢的概念已是水到渠成。
新陈代谢是指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
教师有必要特别强调一下,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而能量代谢是伴随物质代谢而进行的。
(2)意义: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3.人体内能量的变化能量的获得=能量的消耗+能量的贮存。
公式中能量的贮存表现在物质变化中就是有机物的积累,体现在身体上的变化就是体重增加,人变胖,这个现象对学生来说比较直观,建议在分析时将公式改为:能量的贮存=能量的获得-能量的消耗。
当能量的获得大于能量的消耗时,能量的贮存为正值,当能量的获得小于能量的消耗时,能量的贮存为负值。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加以巩固:(1)为什么久病的人会变瘦?(2)进食过多,人体容易发胖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分析少年儿童、老年人、成年人的新陈代谢特点。
(三)巩固提高本节课为本章的最后一堂课,为了使学生对自身的生理活动的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可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你今天早晨吃的物质最终将变成什么物质?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哪些转化?五、板书设计1.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相互关系(1)区别:(2)联系:2.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意义(1)概念:(2)意义:3.能量的贮存=能量的获得—能量的消耗六、习题与解析1.随堂练习(1)列表比较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区别和相互联系相互关系:①同时进行②异化作用所分解的物质由同化作用合成③同化作用所需能量由异化作用提供。
(2)(A) (3)(D) (4)(A) (5)(C) (6)见分析4.简要分析(1)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是人体内对立统一的两个过程。
一方面人体通过同化作用不断合成物质,贮存能量;另一方面人体又不断地通过异化作用氧化分解自身的组成物质。
(2)新陈代谢在物质变化上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变化,另一方面是人体内部之间物质的转化。
人虽然不吃脂肪,但人体内的糖类、蛋白质也能转化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