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对外汉语导师信息

合集下载

北京外国语大学 李一可

北京外国语大学 李一可

北京外国语大学李一可简介北京外国语大学(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FS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所以培养外语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辅路南侧。

李一可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位杰出的学生,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

以下将详细介绍李一可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

学术成就学业优异李一可在大学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和荣誉称号。

他在学术方面表现出色,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

科研经验李一可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并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他与教师合作,在研究中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数据。

他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为学术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交流李一可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项目,与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专家交流经验和见解。

他在国际交流中展示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增进了中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社会贡献志愿者工作李一可经常参与志愿者工作。

他参与了多次社区服务活动,如为老人提供帮助和陪伴,为贫困学生提供教育帮助等。

他的积极参与展现了他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关注和贡献。

文化交流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李一可在文化交流方面非常活跃。

他参与了多项文化活动,如为外国留学生提供汉语教学辅导,组织校园文化节等。

他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了国际间的友谊和理解。

领导才能李一可在大学期间展现了出色的领导才能。

他曾担任学生组织的重要职位,并成功地组织了多个活动和项目。

他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于学生组织的发展和校园文化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望与展望李一可在学术和社会贡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他的优秀表现和多方面才能使得他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我们期待李一可继续取得更多成就,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李一可代表着学校的优秀品质和精神。

他的出色表现是学校教育的鲜活成果,也是学校在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培养上的成功体现。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导师介绍:刘芳芳、刘继红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导师介绍:刘芳芳、刘继红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导师介绍:刘芳芳、刘继红个人简介—刘芳芳刘芳芳,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汉语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

曾为对外汉语专业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等课程;为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开设汉语课堂案例分析课程;为留学生开设汉语以及报刊阅读等课程。

2010年赴德国慕尼黑孔子学院、纽伦堡孔子学院、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进行本土中文教师培训。

2004年和2011年,先后两次以校际交流的客座汉语教师身份赴韩国又松大学和汉阳大学任教。

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个人简介—刘继红刘继红,1970年7月出生于哈尔滨市。

1995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5年7月起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工作。

2006年晋升为中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兴趣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及相关理论、国别化汉语教育史研究。

教学方面:近年来主要承担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1999年、2007年先后赴韩国又松大学、日本名古屋外国语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承担教学和相关研究工作。

主要承担硕士研究生的“中华文化与传播”必修课和进修部留学生汉语课。

2010年荣获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阶段外语教学优秀奖(陈梅洁奖);2011年荣获院级教学优秀奖。

科研方面: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合作编写对外汉语教材两部。

其中,已发表的《谈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等3篇论文分别转载于赵金铭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中(200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参加科研项目包括: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所《语言学年鉴(1999年-2003年)》中《国外汉语教学综述》(2004年)和教育部国际司的《世界部分国家汉语教学发展情况调查》组稿、审稿工作(200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重点科研项目“日本汉语教育史研究”(200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211工程项目“东亚教育史研究”(2010年)及其他院级项目等。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博导是谁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博导是谁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博导是谁外国语言学及应用博导是指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领域具有博士学位并具备指导研究生的资格的教授。

他们在该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专业知识,并能够指导研究生进行独立的研究工作。

以下是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博导。

1. 陈宝琛(Chen Baochen)陈宝琛是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在外语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兴趣,包括教育语言学、教育评估和教师发展等。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并对外语教育政策和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张国良(Zhang Guoliang)张国良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等。

他在语言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引用,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了许多论文。

3. 张宇燕(Zhang Yuyan)张宇燕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的研究领域包括语言学、语言教育和跨文化交际等。

她在语言学习和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育实践,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许多论文。

4. Michael HallidayMichael Halliday是一位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被誉为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功能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论框架被广泛应用于语言教育和翻译研究等领域。

5. Noam ChomskyNoam Chomsky是一位美国语言学家和哲学家,被誉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生成语法理论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研究成果涉及语言结构、语言习得和语言认知等方面。

以上只是一些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博导的例子。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博导在这个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博导们通过指导研究生的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人才,并推动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领域的发展。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长征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长征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长征[个人简历]赵长征,湖南省湘潭市人,生于1973年6月。

199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

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硕士、博士,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

现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中国古代文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外文化。

二、专著和译著1、2001年,费振刚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

2、2007年,叶朗、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中国文化导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任编委。

三、古籍整理及译注1、2000年,费振刚、赵长征、廉萍、檀作文《诗经类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2000年,合著电子图书《唐诗三百首》,北京:北大方正电子出版社。

3、2000年,合著《高中古诗文同步精解》(1),北京:中华书局。

4、2000年,合著《初中古诗文同步精解》(1),北京:中华书局。

5、2001年,赵长征、汪洋《少儿诵读手册?名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6、2005年,赵长征、马奔腾注《唐诗三百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7、2011年,朱熹《诗集传》,赵长征点校。

北京:中华书局。

四、发表论文1、1998年,“牛运震和他的《诗志》”,中国诗经学会编《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与费振刚合著)2、2000年,“20世纪《左传》研究概述”,《文史知识》,2000年第10期。

3、2005年,“论王逸《楚辞章句》的阐释体系”,赵敏俐、佐藤利行主编《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国中古(汉-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14-221.北京:学苑出版社。

4、2008年,“‘风雨’的历程”,《文史知识》,2008年第3期。

5、2008年,“《诗经》与先秦两汉劝谏文化”,《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6、2008年,“对外汉语专业‘外国文化’课程建设刍议”,《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8年第1期。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金舒年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金舒年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金舒年[个人简历]金舒年,江苏无锡人,汉族。

现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

教育背景:1983年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第一分校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6--198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进修一年,获得结业证书。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汉外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二、发表论文1.《唐代边塞诗论析》,《文科季刊》,1990年第1期。

2.《简析曹丕〈燕歌行〉》,《文科季刊》,1991年第4期。

3.《"史笔"还是"文笔"》,《群言》,1991年第11期。

4.《传统文化与涉外教学》,《群言》,1994年第8期。

5.《略论宋代哲理诗》,《文史知识》,1994年第8期。

6.《评〈中庸辩证法〉中对"中庸的诠释及其现实意义》,《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7.《词语的文化诠释》,《语文建设》,1995年第5期。

8.《论传统文化中"气"的内涵和作用》,《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第2期。

9.《对一部"绝作"的研讨》,《书与人》,1996年第5期。

10.《传统文化的解释和古为今用》,《今日中国》,1996年第6期。

11.《漫谈半部〈红楼梦断〉》,《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第6期。

12.《漫谈当前的古籍编修》,《中华读书报》,1997年10月15。

13.《从文史著作看道德与功利》,《群言》,1997年第11期。

14.《漫谈〈老子〉》,《方法》1997年第9期。

15.《对阴阳五行思想的诠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1期。

16.《文艺创作中的善恶之报》,《群言》1998年第4期17.《谈谈孟子的"性善"说》,《群言》1998年第10期18.《为<周易﹒乾卦>作点诠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3期19.《漫谈"言寡尤,行寡悔"》,《群言》1999年第3期20.《话说文风》,《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第7期21.《试论记忆在写作中的作用》,《北大海外教育》第3辑22.《古为今用谈录》,《书与人》2001年第4期23.《两个误区,三种言语》,《语文建设》2001年第1期24.《谈"归纳论证"》,《民主与科学》2001年第1期25.《从古诗的发展想到京剧》,《中国京剧》2003年第1期26.《谈书法艺术之"拙"》,《群言》2003年第3期27.《思维模式与文化传承》,《文献》2004年第2期28.《传统文化现况管见》,《群言》2004年第5期29.《漫谈古为今用》,《群言》2004年第10期30.《试说"国学热"》,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6.931.《闲谈书法艺术》,《中国政协》2007.1232.《说"通"》,《北京大学学报》2008.2(校庆特刊)【出版教材、专著】1.《公共关系应用文写作》,学苑出版社,1988年。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导师介绍:高育花、黎敏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导师介绍:高育花、黎敏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导师介绍:高育花、黎敏个人简介—高育花高育花,女,1971年8月生,陕西省户县人。

1993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1996年7月,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9年6月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1999年7月至今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1999年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进二十篇,如"中古汉语副词'都"'的用法及语义指向初探"、"《论衡》中的人称代词"、"中古汉语副词'颇'探微"、"中古汉语中的单音节副词"、"中古汉语中的双音节副词"、"中古汉语副词'更'初探"、"《论衡》中的数量词"、"中古汉语副词语义指向分析"、"《潜夫论》中联合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论衡》中的数量词"、"副词'正'的历史考察"、 "中古汉语副词'故'探微"、"中古汉语副词'定'探微"、"《全相平话五种》中的人称代词"、 "《全相平话五种》中的处置式"等,出版专著两部:《中古汉语副词研究》、《〈元刊全相平话五种〉语法研究》。

个人简介—黎敏黎敏,女,北京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教授。

中国民俗学会、中国语言现代化学会会员。

1991年获北京师范大学获民间文艺学硕士学位。

2007获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学位。

1991年至1994年在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从事编辑工作。

1994年至今,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从事中国本科生、本科留学生、科学硕士及专业硕士等多层次的教学工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英语口译专业导师介绍(一)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英语口译专业导师介绍(一)
个人简介:赵媛,讲师,二年级教研组主任,BA,MA 研究领域:英汉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同传 九、林薇 个人简介:林薇,讲师,一年级教研组主任,BA,MA,M Phil,Ph.D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交传 十、蒋凤霞 个人简介:蒋凤霞,副教授,BA,MA,Ph.D 研究领域:翻译学 教授课程:视译 十一、姚斌 个人简介:姚斌,副教授,BA,MA,Ph.D 研究领域:口笔译理论与实践 教授课程:视译 十二、梁颖 个人简介:梁颖,副教授,BA,MA,Ph.D 研究领域:翻译学、比较文学 教授课程:英汉笔译 十三、李长栓 个人简介:李长栓,教授,笔译教研组主任,BA,MA,M Phil,Ph.D 研究领域:翻译学 教授课程:汉英笔译 十四、胡晓莉 个人简介:胡晓莉,党总支书记,副院长,BA,MA 研究领域;对外汉语教学、教育管理
五、孙婷婷 个人简介:孙婷婷,讲师,BA,MA,Ph.D 研究领域:英汉口译 教授课程:汉英同传
六、邓小玲 个人简介:邓小玲,讲师,复语翻译课程主任,BA,MA 研究领域:汉英德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交传、德汉译
七、丁宁 个人简介:丁宁,讲师,MTI 课程主任,BA,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1
教授课程:汉英交传 八、赵媛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英语口译专业导师介绍(一)
一、朱悦平 个人简介:朱悦平,讲师,BA,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同传
二、王赟 个人简介:王赟,讲师,BA,MA 研究领域:英汉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同传
三、徐冰 个人简介:徐冰,讲师,BA,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汉英同传
四、陈亦峰 个人简介:陈亦峰,讲师,BA,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同传
(转载自考研网)
2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 杨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 杨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杨[个人简历]赵杨,籍贯河北卢龙。

1978考入卢龙县中学,1981年初中毕业后考入河北玉田师范学校,1984年毕业后分配至卢龙县中学任教。

期间参加自学考试,获英语专科文凭。

1990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1992年获学士学位。

同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1995年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2000年获剑桥大学全额奖学金,赴英攻读第二语言习得专业方向博士学位。

2005年初获博士学位后回国,现任教于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第二语言习得,生成语法,社会语言学。

二、专著和译著1.2011年,《第二语言习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全文译自Gass,S.&Selinker,L.(2008),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IntroductoryCourse(3rdedition).London:Routledge.)2.2006年,《汉语使动及其中介语表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三、发表论文1.2011年,Atreeinthewood:AreviewofresearchonL2Chineseacquisition.SecondLanguageResearch27(4),559-572.2.2011年,“韩国学生汉语词语习得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5(3),412-421。

3.2011年,AsymmetricsyntacticandthematicreconfigurationsinEnglishspeakers’L2Chineseresultativecompoundconstructions.InternationalJournalofBilingualism15(1),38-55.(与袁博平合著)4.2010年,“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基础和理论问题”,《汉语教学学刊》第6辑,13-30。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师资队伍—教师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师资队伍—教师简介

梁颖: 副教授 BA. MA. Ph.D. 研究领域:翻译学、比较文学 教授课程:英汉笔译
蒋凤霞: 副教授
BA. MA., Ph.D.
1
研究领域:翻译学 教授课程:视译
孙婷婷: 讲师
BA. MA. MA. Ph.D.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同传
周明: 讲师 BA. MA. Ph.D. 研究领域:文化研究 教授课程:汉英交传
4
邓小玲: 讲师
复语翻译课程主任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德口译 教授课程:汉英交传、德汉口译
朱玉犇: 讲师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视译
江璐: 助教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汉英交传
刘宇波: 助教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交传
5
丁宁: 讲师,MTI 课程主任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汉英交传
林薇: 讲师,一年级教研组主任
BA. MA. MA. Ph.D.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交传
朱悦平: 讲师
2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同传
陈亦峰; 讲师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同传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师资队伍—教师简介
李长栓: 教授、副院长
BA. MA. 研究领域:翻译学 教授课程:汉英笔译
姚斌: 副教授、副院长 BA. MA. Ph.D. 研究领域:口笔译理论与实践 教授课程:视译
王立弟: 教授、博导 BA. MA. M Phil. Ph.D. 研究领域:语言学、翻译学 教授课程:当代翻译理论
曲强: 讲师 BA. MA. Ph.D Candidate.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汉英同传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师资队伍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师资队伍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师资队伍介绍
一、博士生导师:(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炳钧(文学)、殷桐生(外交、经济)、贾文键(跨文化经济交流)、钱敏汝(语言学、跨文化)、韩瑞祥(文学)、谢莹莹(文学)
二、教授(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建斌、刘立群、任卫东、陈杭柱、苑建华、张崇智、姚晓舟
三、副教授(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丽萍、吴江、姚燕、顾牧、徐丽华、缪雨露、李文红、赵倩
四、讲师、助教(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君君、于芳、王静、王彦会、王钟欣、史笑艳、关海霞、冷惠、李婧、张凯、张宁、张世胜、张晓玲、张为、周海霞、倪军、徐莉丽、徐四季、詹霞、潘颖
德语文学专业:谢莹莹、韩瑞祥、王炳钧、任卫东
语言学专业:钱敏汝、缪雨露、张为、詹霞
翻译学专业:王建斌、张崇智、顾牧、张宁
德国外交专业:殷桐生、刘立群、陈杭柱、吴江
德国经济专业:殷桐生、苑建华、姚晓舟、李文红
跨文化(经济)交流专业:钱敏汝、贾文键、苑建华、姚燕、王钟欣、张为德语教研室:徐丽华、缪雨露、王丽萍、李文红、姚燕、顾牧、王钟欣、张凯、倪军、冷惠、赵倩、潘颖、史笑艳、徐莉丽、王静、周海霞、关海霞、詹霞、张晓玲、丁君君、张世胜、王彦会、于芳、徐四季、李婧、张为
五瑞典语专业
讲师:赵清、徐昕、阿日娜
六系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刘玉华
七系办公室:包葛耿
八系资料室:钟立平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官网)。

北京外国语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 考研 参考书目 复试分数线-叶蜚声《语言学纲要》第四章 语 法

北京外国语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 考研 参考书目 复试分数线-叶蜚声《语言学纲要》第四章  语  法
现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竞争趋于白热化阶段:复试分数线不断上涨, 本专业跨专业考研人数大量增加,复试宁缺毋滥,竞争日益激烈。2015年的汉硕 考生们一定要争取一锤定音,一次成功,不要存在二战的心理,更不要有侥幸通
1
1 / 15
过的心态,咱们只能奋力向前。育明教育将作为最强大的队伍帮助汉语国际教育 考研学子,为同学们保驾护航,助同学们乘风破浪,直挂云帆,2015年金榜题名。 近两年辅导成绩尤为突出,在此,给同学们展示一小部分考入咱们北京 院校的学生: 有考入北京语言大学的吴*(历史跨考) 、于*和孙**(旅游管理跨考) :有考 入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常**(日语跨考) 、丛**(汉语言文学) 、纪**(对外汉语专 业) :有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的龙**(汉语言文学专业) 、孟**(新闻跨考) 、刘*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有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王*(英语跨考) 、何*(汉语言文学 专业) 、李**(对外汉语专业) :有考入北京大学的臧*、张**(日语跨考) 、迟**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有考入首都师范大学的李**、怀*(汉语言文学) 、赵**(英 语跨考) :有考入中国传媒大学的罗**(汉语言文学) 、王**、刘*(对外汉语专 业)等等。 除了北京高校,天津、上海、广州及全国其他省份的高校都有咱们育明教育 学员的足迹。 同学们有汉硕考研的问题, 可以尽量咨询咱们育明汉硕的负责老师小吴老师 (TEL:18311361086, 15311897261) , 老师会非常耐心的给你指导, 帮你答疑解惑。
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2)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划分词类最根本的标准是分布,就是指语法单位所能出现、不能出现的所有组合位置的总和, 具体说指,能够充当什么句法成分,能与什么性质的词组合等。这种“活动能力”就叫做语法 分布。凡是能在同样的组合位置中出现的词,它们的句法功能相同,就可以归为一类。 汉语名词不能从形态上进行归类, 分布上名词都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少数名词如时间名词和方 位名词还可以直接作状语,一般的名词前不能加“不”或者“很” (不人不鬼、不男不女除外) 一般名词都可以接受物量词的修饰,不接受动量词的修饰。给名词分类主要依据的是意义, 可 分类如下: ①人的名称:人 ②处所名称:上海 厂长 故宫 大夫 沈阳 作家 亚洲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晓雨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晓雨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晓雨[个人简历]刘晓雨,女,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和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员。

1986-1991年在北京语言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学习并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8年在北京大学获现代汉语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文学硕士学位。

1996年获得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擅长听、说教学,英语熟练。

[学术研究]以对外汉语听说教学为主要研究领域,在《语言文字应用》、《汉语学习》、《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等期刊上发表有关论文多篇。

与人合作出版过论著《英语、日语、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7)、《汉语口语常用句式例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7)。

参加的项目有:1、“关于21世纪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1998-2000年)2、“FDTL”(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2001年4-7月)3、国家汉办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编写英国中学汉语教材(2002-2003年)4、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汉语口语》系列教材修订(2004年)5、“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专系”“课程教学研究系列?口语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7-2006.7)6、“汉语网络教学暨测试”,(北京大学汉语教学研究中心、香港?汉语测试服务有限公司,2005.10-2007.9)[出版教材]《中级汉语口语》(上)1996.8《中级汉语口语》(下)1997.2《走进中国》(中级本、高级本)1997.7《中国古代名著故事》2001.1《中级汉语口语》修订版(1、2、提高)2004.3《走进中国基础汉语》《走进中国基础汉语口语》2011.6(以上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ChineseforGCSE》2003.10,《快乐汉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看电影学汉语》(1、2)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72011.1《初中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9《中学汉语》(第一册、第二册)华语教学出版社2010.102013.1[教学情况]1991年任教至今,在北大和香港、英国、荷兰教授多种汉语基础课、选修课、特殊项目课、文化讲座,共约80个班,学生1200人次,约6000学时。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添淼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添淼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添淼[个人简历]王添淼,女,祖籍天津。

2000年,获得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并辅修汉语语言学专业;2003年,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获得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和国际比较教育专业博士学位。

2003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任教,副教授。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教师发展、对外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往二、专著和译著1.《成长家书——如何创设大学时代的优质生活》,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三、发表论文1.文化定势与文化传播——国际汉语教师的认知困境,《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第3期;2.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运用,《汉语学习》,2010年第6期;3.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由《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引发的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2期;4.教育行动研究的认识论问题——由“局内人”视角引出的讨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第5期;5.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汉语学习》2009年第2期;6.荷兰莱顿大学汉语教学今昔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期,该论文被收入《教育科学文摘》2009年第3期;7.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网络汉语课程设计研究,《第六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8.场独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与对外汉语教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6期;9.叙事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功能、类型、策略(与李伟言合写),《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1期;10.浅析美国国家汉语教育目标(与钱旭菁合写),《汉语教学学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11.美国K-12教育中国家外语教育目标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12.语言教学中网络协作学习评价研究,《第五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2006年6月;13.教学目标的有效陈述与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学习》2006年第3期;14.网络协作学习评价方法探究,《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3期;15.掌握学习理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科协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专家论坛论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16.“尊重的教育”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吉林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增刊;17.“入世”必将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带来新机遇,《吉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增刊;18.等级文化对基础教育的负面影响散论,《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第11期。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德联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德联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德联[个人简历]刘德联,男,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留系任教,1985年转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后先后更名为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和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任教至今。

其间曾先后被派至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任教或讲学。

现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法及教材编写。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从事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以来,在以下方面做过研究,并发表相关论文:(1)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研究;(2)对外汉语教学教法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评估研究;(4)对外汉语预科教育研究;(5)中日汉字比较研究;(6)对外汉语测试研究。

二、编著:1.1996年,《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与戴桂芙共同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三、发表论文:1.1994年,“浅谈高级口语教材的编写”,《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专刊),93-98。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1994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大事记”,(与戴桂芙、刘超英合作,本人为第二作者),《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专刊),113-126。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1996年,“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48-56。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1996年,“论汉语口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84-9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5.1996年,“汉语中级口语教材评述及编写尝试”,《北大海外教育》第1辑,236-24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1998年,“必要的提示——语言教学的一种手段”,《对外汉语教学探讨集—北京地区首届对外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集》,180-18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1998年,“努力探求中级口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新路”(与刘晓雨合作,本人为第二作者),《北大海外教育》第2辑,193-208。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海燕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海燕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海燕[个人简历]李海燕,女,副教授。

1971年6月出生于安徽省。

199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原汉语中心)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同年进入汉语学院工作至今。

1997年9月赴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亚非学院任教一年。

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曾任口语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2003年10月赴英国牛津大学汉语教学中心任教半年。

2009年起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对外汉语教学口语、词汇及测试二、发表论文1)李海燕:谈初级汉语课文教学中的"听读"训练,《北大海外教育》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 2)李海燕:由留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错误问题谈对外文言教学,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亚非学系系刊,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出版社,1998.12;《北大海外教育》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李海燕:"一下子"与表示短时间的几个副词,《华文教学与研究》(广州华苑学术版),2000年第3期4)李海燕:从教学法看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的语料编写,《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5)李海燕、赵昀晖:留学生看图说话中的词汇量调查,第七届全国汉语教学讨论会,2001年7月,四川成都。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6)李海燕、蔡云凌、刘颂浩:口语分班测试题型研究,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2002年8月,上海。

《世界汉语教学》2003第4期7)刘德联、李海燕:对外汉语教学评估偏差分析及纠偏对策,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北京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2003.10,人民大学。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8)李海燕:"是……的"的语用分析,《汉语教学学刊》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9)李海燕:概化理论在BCT口语测试中的应用研究,《汉语教学学刊》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10)鹿士义、李海燕:BCT与HSK对比研究报告,《汉语教学学刊》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11)李海燕,“商务汉语选修课学生进步情况考察分析——兼谈商务汉语课的教学模式”,《汉语教学学刊》第六辑,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2)李海燕、刘晓雨、刘立新,“研究生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课堂的组织与实施探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第1期三、承担科研项目1)2000年-2002年参加国家汉办项目(共3人:杨德峰、任雪梅、李海燕):"中越合编基础汉语教材及教师手册"。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导师介绍:金满生、李明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导师介绍:金满生、李明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导师介绍:金满生、李明个人简介—金满生金满生,男,1955年8月生,北京市人,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日语副教授。

1977年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日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77年至1979年在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留学,1984年至1986年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任教,1996年至1998年日本冲绳县人才育成财团语学中心任教,1992年至1996年先后任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院长等。

教授过的主要课程:日语精读、泛读、听力、日本战后史、日本报刊阅读、日本概况、口译、笔译、同声传译等。

自1984年起至今曾多次担任国内及日本的大型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有较丰富的中—日、日—中口译、笔译、同声传译的教学及实践经验。

主要著作:《中国语虚词类义语用例辞典》(日本白帝社出版)、《汉日小词典》(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实用汉日词典》(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

个人简介—李明李明,女。

江苏泰州人。

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九三学社成员。

198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现代汉语硕士学位。

在海内外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多年,1990-1997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任教,2007-2008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任教。

近年曾赴德国海涅大学和波恩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斯洛文尼亚科贝尔大学讲学和授课。

多次作为专家为孔子学院院长和国内外汉语教师及出国志愿者进行汉语教材及汉语教学技能培训。

多次担任国家汉办出国教师综合考核面试官,被汉办聘为国际汉语教育全国优秀硕士论文评审专家。

为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和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

专业特长为语音、词汇教学与教材研究。

已出版学术专著《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习得研究》,出版汉语教材《经理人汉语语音篇》、《经理人汉语生活篇》、《观光汉语》等。

参编《西方汉学十六讲》、《世界汉语教育史》等著作。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德峰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德峰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德峰[个人简历]杨德峰,河南罗山人,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并留校任教;1993年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

现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和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现代汉语语法、汉语习得等二、专著和译著1.《汉语与文化交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汉语的结构和句子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副词定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4.《日本人学汉语常见语法错误释疑》,商务印书馆,2008年。

5.《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句法研究》(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6.《对外汉语教学核心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7.《汉语与文化交际》(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2年。

三、发表论文(一)语法及习得研究1.《趋向述补短语的自由和粘着问题》,《语文研究》,1988年4期,收入《语言文字学》1988年第8期。

2.《重音与语义》,《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

3.《动词+趋向动词(双音节)的宾语初探》,《语文建设通讯》(香港),1991年33期。

4.《表示概数的“多”和“来”的全方位考察》,《汉语学习》,1993年3期。

5.《量词前数词“一”的隐现问题》,《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6.《试论“把”字句中状语的位置》,《冈山大学文学部纪要》(日本),1996年26号。

并收入1998年日本国《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38号第二分册《文学·语学》。

7.《汉语表达重点的突出方式》,《冈山大学文学部纪要》(日本),1997年28号。

8.《说“呢”》,《对外汉语教学探讨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导师介绍—姚斌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导师介绍—姚斌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导师介绍—姚斌
姚斌,博士、副教授、副院长,2003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姚斌多年从事口笔译实践、教学和相关研究。

在实践方面,姚斌曾为数百场大型国际会议提供过同传服务,同时也长期为亚洲开发银行、国家汉办、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可口可乐公司等国际组织、国家部委、行业协会和跨国公司提供口笔译服务。

姚斌在口译教学方面擅长创新方法,主张以“口译教育”的理念替代“口译训练”,倡导对口译学习者多种能力的综合提升。

他提出的“反思日志教学法”和“口译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反馈与效果。

姚斌还一直进行口译领域的理论研究,曾发表口译研究论文十余篇,近期发表的论文有:中国文化汉英口译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科技翻译》,2015年第3期)、学生反思日志在口译教学的应用探究(《中国外语教育》,2014年第1期)、问题诱因(《中国科技翻译》,2013年第2期)远程口译(《上海翻译》,2011年第1期)
1。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友名单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友名单

北外部分校友列举:
1. 高行健:华裔法国剧作家、小说家、画家、导演。

荣获2000年诺贝尔文学
奖,并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语作家。

2. 李肇星:前外交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素
有“诗人外交家”之称,出版有诗歌散文集《青春中国》。

3. 傅莹:外交部副部长,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大使,是中
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驻大国女大使。

以善于沟通著称。

4. 杨澜: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媒体人、企业家。

阳光文化影视公司董事局主
席,出任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大使。

5. 何炅:湖南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曾留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师。

6. 韩乔生: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播音员,主持解说多项体育节目,因出错多而
以“大嘴”蜚声海内外,网友编有“韩乔生语录”。

7. 章含之: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方翻译之一,毛泽东钦点英文教师,著名民主
人士章士钊养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前任部长乔冠华之妻,北京大学教授洪君彦前妻,北京媒体业名人洪晃之母。

8. 现任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英语组组长,中国英国文
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新概念英语》的主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丽君,女,1962年5月生,吉林省长春市人,教授。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研究生学历。

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对外汉语系主任、汉语培训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应用。

1992年4月至1993年4月学校派往日本进修日语。

1999年4月至2000年4月学校派往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从事汉语教学工作。

1996年、2000年两度获得北外基础阶段外语教学优秀奖--陈梅洁奖。

1998年获得国家汉办首届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优秀教学三等奖。

主持并完成了国家汉办1998-2000年科研项目《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偏误现象调查分析》。

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日本学生汉语习得偏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对外汉语教材《新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初级本、中级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

对外汉语工具书《汉语水平考试备考词汇手册》(约50万字,即将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学术论文20余篇。

wulijun@
张晓慧,女,1960年生于北京市,现任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副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理事。

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之后一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
究生课程。

在近20年的教学实践中,教授过各种语言技能类课程,1993~1994年曾赴韩国任客座教授,其间指导了《中国语会话》、《中级中国语》等8部教材的修编和再编工作。

在科研方面,先后发表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复述训练”、“高年级留学生语言学习特点探析”、“析可能补语和部分助动词之间的替换关系”等多篇论文。

曾担任中国—欧盟青年经理培训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在从事教学和管理的同时,主持编写了集听说读写为一体的综合商务汉语教材《经贸汉语》,撰写了“试论商务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问题”等论
务汉语教学研究》。

zhangxiaohui@
陈小明,男,1962年出生,广西北海合浦人,副教授。

1988年7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2000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

1995年7月至1997年9月,在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任教;2000年8月至今,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词汇、语法和方言。

项目成果:
先后在《语文建设》、《天津社会科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了《方式宾语初探》、《量词表量的方式及表量大小与肯定否定的关系》、《汉语姓名称呼的类别、功能及其使用情况》、《粤方言"量+名"结构的再考察》、《现代汉语爱称研究》、《广州话詈称初探》、《"一级"高还是"九级"高?--汉语"数+级"表等级的特点和用法》、《粤方言"?唪唥"再探》、《粤语量词的表量方式》、《对粤方言"形+量"组合的一些认识》、《粤方言量词"只"的虚化》等十余篇论文,还参加编写了《汉语普通话教程精读课本》等教材。

丁安琪,女,1972年出生于山东省。

1993年6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外语系,获英美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1996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获现代汉语专业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方向硕士学位。

1996年7月始,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学。

曾在《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并与人合作编写对外汉语教材三部。

dinganqi@
李明,女,1957年11月出生,江苏泰洲人,硕士,通晓英语、瑞典语,现主要从事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2年1月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并获学士学位。

1984年9月—1987年7月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并获硕士学位。

曾任江苏扬州广播电台播音员、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助教、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客座讲师等。

1998年6月调至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先后任讲师、副教授,中外关系交流史学会理事,中外比较语言学会成员,北欧汉学学会成员。

主要出版物:《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新视野初级汉语教程》、《实用汉语语音》公开发表论文有:“‘那个’一词的含义和妙用”、“不同文体的计算机语言风格统计分析”、“论索绪尔的语言对立理论”、“文学作品词语运用的语义学分析”、“词义与语境”、“瑞典汉语教
学概述”、“瑞典中国宫的形成及其风格”、“北欧汉学研究的现代转向”、“汉语词义再认识——二重语义表现形态分析”、“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的汉语教学”等。

另外曾参与国家汉办2003—2005年商务汉语教学研究项目。

liming@
——————————————————————
研究员、教授区别不大,据我所知研究员是指学校里专门成立的研究学院里的老师,比如学校里有个跨文化研究所,那里的老资格老师就是研究员。

你选导师时要注意的:
1 导师研究的领域、研究时间长短、发表过多少相关论文、他如果还教课,就要打听他教的课的重点,能弄到考试题最好,这也是考研时他命题的一部分重点。

2 看他的校外头衔,就是学术界地位,比如教翻译的最起码得是翻译协会的委员。

3 如楼上所说的看看教育背景,不过这个不是很重要,尤其当老师已经45岁以上时。

4 早联系老师和该校学生。

5 看看导师的论文和他指导的学生的论文,知道他研究的重点和喜好,复试时可能会涉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