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

合集下载

心脏电生理检查入门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入门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入门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入门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日益完善

已成为研究心律失常发病机制

及对心律失常进行治疗的重要手段

详尽的电生理检查

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快速

或缓慢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客观评价患者的预后

以及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手段

如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等

心脏电生理工作者应掌握丰富的心脏电生理知识

应有电生理检查技术

导管消融和起搏器植入术训练的经历

并已掌握了这些检查技术和治疗方法

对每一个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

均能根据目前心脏电生理学科发展水平做出合理的解释

了解每一项检查可能带来的益处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心脏电生理工作者应不断学习

交流和总结提高使自己成为电生理专家

而不是导管消融匠或起搏匠

临床医生可能对食管调搏较为熟悉

而对于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的知识比较陌生

本文简单介绍了心脏电生理检查入门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孔令秋

来源:孔较瘦

不想错过心脏之声的推送?

戳文章顶部蓝字“哈特瑞姆心脏之声”关注我们

6常用心脏电生理检查及指标评价-惠 杰

6常用心脏电生理检查及指标评价-惠   杰

常用心脏电生理检查及指标评价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工作能力、生活质量,甚至导致生命危险,给患者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害。研究发现,致死原因主要是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占90%以上,多为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扑动(VF)、心室颤动(Vf);心脏停搏、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AVB)等缓慢心律失常不足10%。美国每年猝死者达40万-50万人,我国人口众多,无疑是一更庞大的数字。

早期检出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并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而又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心律失常(心脏)事件的电生理检查方法有:(1)常规心电图(12 导联);(2)心电图监测、动态心电图;(3)心率变异性分析及QT离散度;(4)心室晚电位检测;(4)无/或有创性导管电生理检查等。

心电图是最基本、最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由于常规心电图记录的时间有限、信息量少,对某些心律失常阳性率难以提高;动态心电图监测到非持续性室速与日后心脏性猝死之间关系密切;心室晚电位阳性者的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较心室晚电位阴性者高8倍以上;心率变异性低预示心律失常事件与自主神经调节障碍有关。有创性(腔内导管)电生理检查,诱发出持续性VT者,预示日后将发生心律失常事件的概率明显升高。各种电生理检查方法对筛选严重心律失常的心脏事件患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还存在各自的不足。

一、常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

1842年,C.Matteucci观察并证实每次蛙心收缩伴随着电流,直至1887年,由D.Waller首次实现了从体表测量人的心电图(ECG)。荷兰生理学、医学家 W.Einthoven 将描记得的心电波形命名为P、Q、R、S、T。并首创了标准导联,又提出了爱氏三角形理论,为测定和描述心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1932年,F.N.Wilson他从肢体导联三角形的分析出发,创设了一个所谓“无干电端”,即将三个标准导联的心电势的平均和作为“0”电位参比点处理,从而构成单极肢体导联(以后改为加压肢体导联)。1934年又创设了V1-V6六个胸前单极导联,合称之为常规12导联心电图至今。

临床电生理检查

临床电生理检查

心 内
• 部位 :
HRA LRA CS LA
科 研
RVA RVOT LV
究 生
• 刺激方式 : S1-S1 S1-S2-Sn
与 住
• 药物试验 : Atropine Iso ATP(Adenosine)









6
心 内 科 研 究 生 与 住 院 医 生 教 育 培 训 计 划
心 内 科 研 究 生 与 住 院 医 生 教 育 培 训 计 划
与 住
• 影响因素

刺激部位

生 教
S1S1周期

药物




11
HRA S1S2刺激显示AH跃增
心 内 科 研 究 生 与 住 院 医 生 教 育 培 训 计 划
12
S1S1刺激显示AV跃增并诱发AVNRT 心 内 科 研 究 生 与 住 院 医 生 教 育 培 训 计 划
13
心房偏心激动
心 内
16
左侧AP逆传 : 左偏心
心 内 科 研 究 生 与 住 院 医 生 教 育 培 训 计 划
17
心房预激




究 生
• 鉴别心动过速的室房传导途径
与 住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除VT外的宽QRS心动过速:
① 1、经由房室旁路预激心室的或正路逆传型反复性心 动过速,其前向传导经由旁路而逆向传导通过希氏束 和房室结。 ② 2、起源自希氏束的心动过速发生在原来已有束支阻 滞的患者,或心动过速在室内发生差异性传导。 ③ 3、心动过速其前向传导经由Mahaim纤维。
窄QRS心动过速
100mm/s
P V HRA CS
V
HBE A H
4.
程序刺激
S1S1分级递增刺激:为电生理检查常规采用的刺激方式,以自身R—R间期减 50~200ms为初始起搏S1S1间期。一般每次起搏5~10秒,每次递减10~50ms ,逐步增加到170—200bpm,直至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诱发心动过速时为 止。 程序期前刺激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S1S2刺激:为电生理检查常规刺激检查方式,在连续8~10个S1S1基础刺激 后,发放1个期前的S2早搏刺激。 S1S1周期为自身R—R间期减100~200ms, 初始S1S2联律间期为S1S1周期减10~50ms。 ②S1S2 S3刺激:先由S1S1起搏8~10次,在最后一个S1之后发放S2和S3刺激各 一个,保持S1S1、S1S2不变,递减S2S3,每次10ms,至诱发临床心动过速或 S3不应期。 ③S2刺激:即与R波同步的单个期前刺激,可在窦律基础上进行,也可在心 动过速时进行。感知心脏自身的P波或QRS波,每感知8~10次,发放一个期 前刺激,形成在自身心律的基础上出现一次期前搏动。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诊疗常规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诊疗常规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诊疗常规

心脏电生理检查(EPS)是在心脏各部位记录心电图,并给予各种电刺激观察心脏电位改变,用以明确心律失常的诊断及产生机理的检查手段。临床上电生理检查后常同时进行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动过速进行消融治疗或对缓慢型心律失常安装起搏器。

【适应证】

电生理检查的指征主要有3种类型,即缓慢型心律失常、快速型心律失常以及晕厥的诊断。

1.缓慢型心律失常包括: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电生理检查通过测定窦房结功能及明确阻滞的程度和部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2.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显性及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及房室结双径路等导致的阵发性室上速、室速、房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和机理的鉴别诊断。

3.晕厥尤其是不明原因的晕厥,通过电生理检查用以明确诊断。

【禁忌证】

紧急情况下均可行电生理检查,非紧急病人下述情况应暂缓:

1.左冠主干病变。

2.急性心梗4d内,病情不稳定。

3.严重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4.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5.严重主动脉狭窄。

6.电解质紊乱,如严重低钾血症。

7.严重全身性疾病,凝血机制异常,肝肾不全。

【术前准备】

1.签署知情同意书。

2.常规检查确定有无禁忌证,纠正可能纠正的异常。

3.准备相应的器械及导管。包括造影设备、电极导管、多导生理记录仪、电刺激器等。术中完备的心电血压监测和急救设备非常重要。

【操作过程】

主要是放置右心房、希氏束、右心室以及冠状窦和左心室电极。一般在局麻下自股静脉送人右心房、希氏束、右心室电极,经锁骨下静脉送入冠状窦电极,经股动脉送人左室电极。导管插入后为防止血栓形成,可予抗凝治疗。记录各部位心电图。

心脏电生理检查操作规范

心脏电生理检查操作规范

心脏电生理检查操作规范

心脏电生理检查操作规范

第一节经食管调搏心脏电生理检查

【原理】

经食管调搏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一种无创性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经食管心房调搏( 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和经食管心室调搏(transesopha-geal ventricular pacing)。食管和心脏都位于纵隔内,心血在前,食管在后。食管的前壁和左心房后壁紧密贴靠,利用这种解剖关系经放置食管电极可以间接刺激左心房和左心室,分析同步记录的体表心电图可以对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和心律失常机制做出分析,或可以诱发和终止心律失常。鉴于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技术完善,食管心脏调搏临床应用明显减少,国外许多医院仅用在婴幼儿检查和中止心动过速。

【适应证】

1(窦房结功能评价。

2(房室传导功能评价。

3(预激综合征旁路功能评价。

4(室上性心动过速机制的评价。

5(研究某些特殊电生理现象以解释临床心电图,如隐匿传导、超常传导房室结双径路及裂隙现象。

6(心房快速起搏作心脏负荷试验。

7(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和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用。

8(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

(其他如刺激心室测定室房逆传情况。 9

【禁忌证】

1(严重心功能不全。

2(长QT间期且伴室性心动过速。

3(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而无房室传导阻滞须起搏者。

4(食管病变,如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狭窄、食管灼伤等。

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方法】

1(术前准备

(l)常规心电图、心脏影像学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

(2)审核适应证和禁忌证,签署知情同意书。

(3)停用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

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检查的心导管电极和仪器设备的选择

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检查的心导管电极和仪器设备的选择

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检查的心导管电极和仪器设备的选择

临床电生理检查依赖心导管检查室及多种必要设备,还需要适当的导管电极。而在电生理检查以及手术过程中,介入人体血管的导管,就是我们说的电生理导管。电生理导管对导管的韧度,以及其它方面的规格参数,要求非常严格。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临床电生理检查中需要用到的检测仪器,以及电生理导管的导管电极。

首先要求有性能稳定的记录设备—一多导生理记录仪。多导生理记录仪应可以同步记录多导体表及心内电信号,并能够适时显示(示波)。体表心电图的示波和记录比较简单、一般最好能选择三个相互交叉的不同方向的体表心电图导联,如I导联、aVF导联和V1导联,或Ⅲ导联、aVL 导联和V1导联,等等。但是心脏内电信号的显示和记录则要求放大器必须有增益调节和高(低)频滤过装置以调制相应输入信号.通常采用的信号滤过从30~40Hz至400~500Hz时,希氏束和心腔内电图就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但描记设备的要求也十分重要,超过500Hz以上的信号应该能够在记录纸上记录下来。记录器的纸速应能达到200mm/s,至少能达到100mm/s,理想的记录器纸速是从10mm/s至200mm/s。记录的方式有多种,如碳带式、热敏式、思水喷射式(mingrograf)等。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还有些实验室备有电脑储存和打印、制图设备。能够记录心腔内电信号的通道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当然能同步记录体表12导联心电图又能同步记录12导心腔内电信号的24导联心电生理记录仪更好,但如条件有限,六导及八导心电生理记录仪也是同样可以应用的。但要做详尽的心腔内标测,则通道较多的生理记录仪就显得很便利。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心电生理检查 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主要内容 1.心电生理检查 电生理捡查目的 电生理捡查方法 电生理捡查在心 律失常中应用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2.射频消融基本知识
消融机制
应用器械及导管
所应用的药品
适应症:
旁道,双径路引起的心动过 速(根治率在98%以上)还可 以治疗早搏,室速,房速, 房扑,房颤,频发早搏等。
解剖定位指导的消融方法 慢径电位指导的消融方法 解剖学和心内电图指导的消融方法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A。Koch三角解剖;B:Koch三角前界为三尖瓣环,后界为 Todaro腱,底部为冠状窦开口。房室结位于此三角的顶点,慢径 消融部位心位脏电生于理检冠查和心状律失常窦射频口消融术前上缘与三尖瓣之间。FO卵圆窝,S:三尖 瓣隔瓣
HRA His LV
I
P
R
T
激动顺序
EGM HRA EGM septum EGM CS
P-wave Timing relationship of the activation of different sites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激动顺序
I aVr aVf V1
HRA
AVJ CSp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心脏电生理】四、心脏电生理检查基本原理及应用

【心脏电生理】四、心脏电生理检查基本原理及应用

【⼼脏电⽣理】四、⼼脏电⽣理检查基本原理及应⽤⼼脏电⽣理检查基本原理及应⽤

商丽华刘建国

清华⼤学第⼀附属医院

⼀、电⽣理检查的适应证

⼼脏电⽣理检查技术⽇益完善,已成为研究⼼律失常发病机制及对⼼律失常进⾏治疗的重要⼿

段。详尽的电⽣理检查有助于医⽣准确判断快速或缓慢⼼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客观评价患者的

预后以及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段,如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律失常,永久性⼼脏起搏器植⼊治疗

缓慢⼼律失常等,其具体适应证见下表。

表1. ⼼脏电⽣理检查的适应证

⼆、⼼脏电⽣理检查准备

1.⼈员要求

⼼脏电⽣理⼯作者应掌握丰富的⼼脏电⽣理知识,应有电⽣理检查技术、导管消融和起搏器植

⼊术训练的经历,并已掌握了这些检查技术和治疗⽅法。对每⼀个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均能根

据⽬前⼼脏电⽣理学科发展⽔平做出合理的解释,了解每⼀项检查可能带来的益处和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及处理⽅法。⼼脏电⽣理⼯作者应不断学习、交流和总结提⾼使⾃⼰成为电⽣理专

家,⽽不是导管消融匠或起搏匠。

2.电⽣理检查实验室(导管室)

电⽣理导管室可单独或与冠脉、先天性⼼脏病和其它介⼊学科共⽤。⼀个电⽣理导管室通常需

要以下设备:

①X光影像及X线防护设备;

②电⽣理记录仪、刺激仪和射频仪或三者合⼀;

③穿刺针、各种⾎管穿刺鞘、电⽣理检查导管和射频消融导管及连接线;

④⾼级电⽣理中⼼还需要有三维电⽣理标测系统如Ensite3000/NaVx、和/或CARTO电解剖标测

系统和/或磁导航标测系统;

⑤各种抗⼼律失常药物、诊断和抢救⽤药;

⑥除颤器和⼼肺复苏设备;

⑦⾎压、氧饱和度监护仪和/或ACT检测仪;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

病人的经验与心得分享
治疗后的改善
我接受了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 消融治疗,我的心脏节律得到了 显著改善,感受良好。
重获新生
精心护理
射频消融治疗让我病情得到控制, 重获了健康,重新享受到生活的 乐趣。
医生和护理团队对我非常细心, 使我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感到非常 安心和支持。
准备工作
病人需要空腹并遵循医生给出的特殊指 示。
电极植入
医生会将细小的电极导管插入病人的血 管,将其引入心脏。
射频消融的原理和过程
射频能量
医生使用射频能量烧灼心脏 组织中的异常电路,阻止心 脏过快的传导。
导管引导
医生使用细长的导管将射频 能量传递到需要治疗的位置。
治疗结果
射频消融可以有效地恢复正 常心脏节律,减少心脏病患 者的症状和风险。
射频消融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风险
• 出血和感染 • 心脏穿孔 • 心律失常
注意事项
• 遵循医生的特殊饮食和用药指导 • 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和随访 • 在意并报告任何异常症状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的效果与优势
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减少心脏病症状 迅速恢复和康复
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 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药物的使用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 融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治疗方法。本文将介绍这 两种方法的原理和过程,适合接受射频消融的人群以及效果与优势。此外, 还将分享一些病人的心得体会。

心内电生理检查方法及程序刺激

心内电生理检查方法及程序刺激

第10页/共28页
电生理检查的步骤和方法-心室程序刺激
I AVF V1 HRA HBE CS9-0 CS7-8 CS5-6 CS3-4 CS1-2 RV
经过房室结逆传
临床心律失常学,人卫版,陈新主编
第11页/共28页
电生理检查的步骤和方法-心室程序刺激
I AVF V1
HBE CS9-0 CS7-8 CS5-6 CS3-4 CS1-2 RV
右室
右前斜
第4页/共28页
冠状静脉窦 右室
左前斜
电生理检查的步骤和方法-记录仪及刺激仪设置
➢ 多导电生理记录仪的设置 及顺序排列:
➢ 体表心电图滤波:-30Hz 心内滤波30-500Hz
➢ 刺激脉宽:2 ms ➢ 刺激能量:两倍起搏阈值,
特殊刺激部位的要求不同
I AVF V1
HRA
HBEp HBEd ABL CS7-8 CS5-6 CS3-4 CS1-2 RV
I AVF V1 HRA HBE CS7-8 CS5-6 CS3-4 CS1-2 RV
“跳跃”现象
第20页/共28页
电生理检查的步骤和方法-心房程序刺激
I AVF V1 HRA
HBE
CS5-6 CS3-4 CS1-2 RV
诱发AVNRT
第21页/共28页
电生理检查的步骤和方法-心房程序刺激

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

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
QRS Duration :
time taken for the ventricle to be activated (100-120ms)
五、异常的传导间期及激动顺序: 1、确定传导系统障碍部位及程度; 2、预激综合征; 3、识别检查时存在快速心律失常。
心腔内刺激—程序刺激
程序刺激是为电生理检查预先 设定的刺激方式,包括分级递增 刺激及程序期刺激两种类型。
AH Interval :
earliest atrial electrogram on the HIS bundle catheter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HIS electrogram (55-125ms)
HV Interval :
HIS bundle electrogram and the earliest ventricular activation, ie QRS (3555ms)
刺激电流强度为舒张期阈值的 两倍。
在心腔特定部位行程序刺激,达到:
❖ 电传导方向、顺序; ❖ 诱发快速心律失常,并分析其机制; ❖ 心脏不同部位不应期的测定; ❖ 评价药物电生理作用; ❖ 指导和评价射频消融。
程序刺激部位
一、心房刺激
❖ 观察心房一定传导顺序; ❖ 测定心房房室传导不应期,WPW前传不
❖ Bleeding disorder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心脏电生理检验基 本技术和方法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第1页
电生理检验内容及目标
• 统计本身心律或起搏心律时心内电活 动
• 分析房室传导系统、心房和心室电生 理特征
• 推理判断,对心律失常作出正确诊疗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第2页
电生理检验目标
• 研究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 选择心律失常治疗方法
II型反应:随S1S1逐步缩短,先为A-H逐步延
长,后出现H-V延长,阻滞常发生在房室结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第29页
程序刺激应用(4)
III型反应:先出现A-H延长,当S1S1达
临界联律间期,H-V突然显著延长
文氏点:分级递增刺激心房,产生房室
结II度文氏传导最低起搏频率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 以周长相等刺激作连续刺激(S1-S1)连 续10~60s不等。
– 以比前一次周长较短(频率较快)周期 作连续刺激。 如:500ms-400ms- 350ms-300ms-280ms-260ms
– 至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房心室出现不应期 。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第22页
刺激方法(2)
• 短阵快速刺激(burst刺激) – 刺激频率在300bpm以上 – 用于诱发或终止一些心动过速(如房扑、 房颤)

心脏电生理检查

心脏电生理检查

I
AVF V1
不同部位记录
HRA His LV
I
P R T
激动顺序
EGM HRA EGM septum EGM CS
P-wave Timing relationship of the activation of different sites
激动顺序
I aVr
aVf V1 HRA AVJ CSp CSm CSd
窦房结 心房
房室传导阻滞 1. 体表心电图 2. 希氏束电图 3. 心房程序电刺激
P QRS
ECG
Minimum values 25 A Maximum values 50 P-A: A-H: 50 H 100 35
定位诊断 定量诊断
V
55
H-V:
心室内传导阻滞 1. 体表心电图 2. 希氏束电图 3. 心房程序电刺激
心脏电生理检查
内 容
• 电生理捡查目的
• 电生理捡查方法及原理
• 电生理捡查在心律失常中应用 • 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电生理检查目的
• 明确心律失常诊断 • 了解心律失常机制 • 明确心律失常起源 • 检验药物抗心律失常效果 • 选择射频消融适应证 • 起搏器及ICD适应证 • 晕厥原因捡查
电生理捡查方法及原理 •心电图(ECG)及心内电图(EGM)记录技术 •心脏程序电刺激技术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基本操作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基本操作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基本操作知识

目前,射频消融术(RFCA)已成为心动过速的主要非药物治疗方法,因此相应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实际上是RFCA中的重要部分。在此将心脏电生理检查和RFCA作为一个诊疗整体逐一描述其基本操作步骤。

一、基本操作需知

1、病人选择及术前检查:

2、血管穿刺:股静脉、股动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3、心腔置管:HRA、CS、HBE、RVA、LA、PV、LV

4、体表和心脏内电图:HRA、CSd…CSp、HBEd…HBEp、RVA、PV、Abd、Abp

5、电生理检查:刺激部位:RA、CS、LA、RV、LV

6、刺激方法:S1S1、S1S2、S1S2S3、RS2

7、消融靶点定位:激动顺序、起搏、靶标记录、拖带、特殊标测

8、消融:点消融、线消融

9、能量控制:功率、温度、时间

10、消融终点:电生理基础、心动过速诱发、异常途径阻滞、折返环离断、电隔离、其它

二、血管穿刺术

经皮血管穿刺是心脏介入诊疗手术的基本操作,而RFCA则需要多部血管穿刺。心动过速的类型或消融方式决定血管刺激的部位。

1、静脉穿刺(右例或双侧)常用於右房、希氏束区、右室、左房及肺静脉置管;

2、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则是右房、右室和冠状静脉窦(窦状窦)置管的途径;

3、股动脉穿刺是左室和左房的置管途径。例如房室结折返性心运过速的消融治疗需常规穿刺股静脉(放置HRA、HBE、RVA和消融导管)和颈内或锁骨下静脉(放置CS导管);左侧旁道消融则需穿刺股动脉放置左室消融导管。

三、心腔内置管及同步记录心电信号

根据电生理检查和RFCA需要,选择不同的穿刺途径放置心腔导管。

临床心内电生理检查工作指南

临床心内电生理检查工作指南

临床心内电生理检查工作指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意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

《起搏与心脏》杂志编辑部专题工作组

最近几年心内电生理检查《简称电生理检查》业已在国内普遍开展。但电生理检查毕竟方式复杂、专业性强、耗资昂贵,且有必然并发症,病人和医护人员都要同意X线照射,因此电生理检查应有明确指征。为此,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意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和《起搏与心脏》杂志编辑部组织了一次专题讨论。为使制订的电生理计谋与国际学术界的意见相一致,讨论中参考了美国心脏病学会和心脏协会临床电生理专题委员会的报告。随着熟悉的深切和技术的进展,本指南将不断修改补充,以更臻完善。

电生理检查指征分类

近20年来,心脏电生理检查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并成为评判某些特殊心律失常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由于电生理检查确有必然危险性(纵然很小),而且人员、设备方面耗资甚巨,故要认真考虑其对心律失常诊断、医治的作用。

电生理检查必需在装备正规且完备的实验室中进行,应由训练合格的人员操作,并依照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形及心律失常特点,着手进行完整的检查。一样包括静脉内及/或动脉内放置一至数根导管,电极别离置入心房、心室、冠状静脉窦(有时还要置入肺动脉或主动脉)

数个位置,用不同的速度、程序进行刺激,并记录体表和局部的电图,目的是评判心脏的电生理特性。诸如自律性、传导性和不该性;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标测兴奋顺序;评判各类抗心律失常医治的成效;判定对医治的反映。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形,检查场所能够选择床旁、手术室、电生理实验室。有时在检查进程中,同时进行介入性手术,例如经导管消融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8
第二节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三、运动试验的方法 1.二级梯运动试验 2.踏车运动试验验(bicycle ergometer test) 3.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test)
9
9
第二节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四、运动试验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运动试验适用于鉴别不典型胸痛或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 者; 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效果 以及心脏负荷能力; 进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易患人群流行病 学调查筛选试验。
的心动过速。
12
(3) 经导管消融参与心动过速形成组织, 以根治心动过速。例如, 房室结折返 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 动、部分室性心动过速。
7
7
第二节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二、运动试验的负荷量
目前常用的是以达到按年龄预计可达到的最大心率或亚极量心率(最 大心率的85% ~90% ) 为目标负荷量, 前者称为极量运动试验, 后者称 为亚极量运动试验。最大心率的估计有多种方法, 也可以粗略计算为 220-年龄数。在临床上大多数采用亚极量运动试验。
3.CM5导联(模拟V5) 2
正极置于左腋前线平第5 肋(V5 位置), 负极置于右锁骨下窝中、外1/3 处或胸骨柄右缘。该导联发现缺血性ST 段下移最为敏感, 且记录到的 QRS 波群振幅最高, 在临床上很常用。
2
第一节 动态心电图
二、检查方法 4.MaVF导联(模拟aVF)
正极置于左腋前线第9 ~ 10 肋, 负极置于左锁骨下窝中、外1/3处。 该导联主要用于检测左心室下壁的心肌缺血改变。
正极置于胸骨右缘第4 肋(V1位置), 负极置于左锁骨下窝中、外1/3 处 或胸骨柄左缘。该导联可以清晰地显示P 波, 有利于分析心律失常。
2. CM2或 CM3导联(模拟V2 或V3)
正极置于V2 或V3 位置, 负极置于右锁骨下窝中、外1/3 处或胸骨柄右 缘。该导联对于检测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ST-T 改变较为敏感, 常联合 选用CM3 和MaVF导联。
5. 无关电极
可置于胸部任一部位, 常置于右胸第5 肋腋前线或胸骨下段中部。一 般日常选用CM1 、CM5 导联。
3
3
第一节 动态心电图
三、注意事项
应向患者介绍该项检查一般需要连续佩戴记录器24 小时, 患者的日常 活动及睡眠不受限。指导患者如实填写生活日志, 记录日常活动如工 作、休息、进餐、运动、服药等及时间,出现症状时应详细记录症状起 始、结束时间及感受。动态心电图常受监测过程中患者体位、活动、 情绪、睡眠等因素的影响, 有时在生理与病理之间难以划出明确的分 界线。因此, 对动态心电图检测到的某些结果, 尤其是ST-T 改变, 还应 结合病史、症状及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障。 7.流行病学调查, 如用于特定人群5中研究某些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正常人心率的生理变动范围等。
5
第一节 动态心电图
五、分析报告
1.监测期间基本心律, 24 小时心搏总数, 平均心率, 最高和最低心率以 及发生时间。
2.各种心律失常类型、形态、发生总数、频度、持续时间。 3.监测导联ST 段改变的形态、程度、持续时间、总数、频度以及与心
第一节 动态心电图
一、Holter系统 1.记录系统
由导联线和记录器组成。导联线一端与固定在受检者身上的电极相连, 另一端与记录器连接。
2.回放分析系统
主要由计算机系统和心电分析软件组成。回放分析系统能自动对记录 系统记录的动态心电图数据进行分析。
1wenku.baidu.com
1
第一节 动态心电图
二、检查方法 1.CM1导联(模拟V1)
率变化的关系。 4.根据生活日志, 分析患者症状与心律失常或ST 段异常的关系。 5.其他分析, 如心率变异性分析、心脏起搏器功能评价分析、T 波电交
替分析、心率震荡分析、心脏复律除颤器功能分析等。 6.最后做出此次动态心电图监测的6诊断结论。
6
第二节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一、运动试验的作用机制
4
4
第一节 动态心电图
四、临床适用范围
1.评价心悸、眩晕、晕厥、气短、胸闷、胸痛、抽搐等症状是否与心 律失常相关。
2.通过对ST 段变化的检测诊断和评价心肌缺血。 3.通过观察复杂心律失常等指标, 评价心脏病患者的预后。 4.评定心脏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5.评价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药物疗效。 6.评定起搏器功能, 检测与起搏器有关的心律失常, 及时发现起搏器故
2.禁忌证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或严重的心力衰竭、严重的未 被控制的心律失常、中度以上瓣膜10病, 尤其是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未 有效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急性心包炎或心肌炎、急性肺栓塞、主动脉 夹层以及严重残疾不能运动者禁止做运动试验。
10
第二节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五、运动试验结果的判断 目前国内外较为公认的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阳性
生理状态下, 运动时心率加快, 心排血量增加, 心肌耗氧量相应增加, 这 时依靠冠状动脉强大的储备能力增加血流量以满足机体的需求。当发 生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狭窄、弹性降低或部分分支闭塞时, 冠状 动脉的扩张能力下降, 血流量减少。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 之间发生矛盾, 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时, 心电图可 表现出心肌缺血的ST-T 改变。静息状态下, 心肌的血液供应虽然减少, 但仍能应付正常需要, 因此,心电图可表现为正常。运动试验使心肌负 荷增加, 而心肌血供增加相对不足, 即可在心电图上显示出心肌缺血的 异常表现。
判定主要标准是: 运动中出现典型的心绞痛;运动 中心电图出现ST 段下斜型或水平型下移逸≥1mV, 持续时间>1 分钟。
11
11
第三节 心电生理检查
一、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
(一)检查方法
1.人员与设备
2.心导管操作技术
3.适应证
(1) 明确心律失常及其类型的诊断, 了解心律失常起源部位及发生机制。
(2) 通过程序电刺激终止心动过速, 评价某项治疗措施能否防治电刺激诱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