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

合集下载

日本深度潜伏中国七大产业 国人震惊

日本深度潜伏中国七大产业 国人震惊

伊藤忠成为中国最大日用品批发商
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10日报道,伊藤忠商事收购了中国大型日用品批发商宁波市宝敏瑞贸易等两家公司。借助此次收购,伊藤忠在中国的日用品营业额将达到21亿元,比现在增长70%,在该领域成为中国最大企业。以日资企业为中心,将加强与超市等零售企业的合作。
此外,丸红还计划扩大经营品种。在物流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日本商社的业务扩大也有可能提高中国流通业的效率。事实上,伊藤忠对中国经济领域的渗透远超想象。(据环球网)
日本图谋中国碳权
日本为使日元成为国际碳交易的结算货币,从而使日本在未来以碳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早已在积极布局全球碳交易市场,意图进行全局掌控。为了促进日本节能减排技术的提升与输出,日本政府为企业提供减排津贴,形成一种“政府掏钱,企业减排”的模式。2010年8月,日本向三菱商事、东京电力等15家日本公司提供5亿日元(约585万元)的政府补贴,支持这些日本公司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9个发展中国家推广清洁能源技术以及开展碳减排可行性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在中国推广CDM项目建设,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甚至无偿提供100万美元资金用于在中国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管理中心与地方政府官员CDM管理能力建设项目”,对政府层面进行公关。(据白益民博客)
丸红布局流通筹划中国粮食未来
丸红布局流通筹划中国粮食未来2012年5月29日,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富士财团的综合商社)宣布以36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三大粮商Gav-ilon。对于此次收购,丸红农产品部门主管冈田大介称:“我们认为,北美将成为中国谷物需求的供应地,因此这就是Gavilon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在此前的2009年4月13日,丸红刚刚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属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双方达成协议将在粮食流通的各个领域建立合作关系,包括丸红帮助中储粮在海外采购大豆等粮食产品,以及双方在海内外构建物流网络。彼时的丸红,正在执行“SG2009”中期经营计划,流通和贸易是其粮油食品战略领域中的重点。在中国,丸红深耕粮食流通已久。2006年3月,丸红与广东省肇庆市福加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协议,决定在粮食、饲料、金属制品和可再生资源等产品的物流配送上进行合作。日本丸红株式会社也在中国东北重要港口丹东港设立粮食流通据点。丸红与日林集团下属丹东港集团、美国美农集团合作,开建200万吨大豆深加工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1.2亿元人民币。 2012年11月底,央视曝光“速成鸡”引起轩然大波,山东饲料畜禽巨头六和集团被牵扯其中,六和集团的上级企业四川新希望集团也未能幸免。事实上,六和集团与新希望集团一直在与日本综合商社紧密合作,致力于打造安全的饲料物流供应链体系,此次事件的暴发,也将进一步催促新希望集团完善供应链的步伐。日本富士财团的丸红株式会社便是助力新希望的综合商社之一。2011年8月16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丸红株式会社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山东六和集团合作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到2015年在山东、河北等地建造十多家大型饲料工厂,年产量40万~100万吨。次年7月18日,3家公司首个合作项目新郑饲料项目在青岛签约。(据白益民博客)

白益民 日本财团的中国谋略

白益民 日本财团的中国谋略

白益民日本财团的中国谋略2009年10月26日 14:13凤凰网专稿凤凰卫视2009年10月25日《世纪大讲堂》节目:以下为文字实录: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

今年9月21日,日本新首相鸠山由纪夫在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晤时,提出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构想,一时引来了广泛的关注。

那么东亚需要什么样的共同体,热闹的政治术语的背后是否暗藏着新一轮的日本财团的战略新布局。

那么日本的财团为何具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关于这些问题,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青年学者白益民先生。

有请。

欢迎白先生做客《世纪大讲堂》,我们先看一下大屏幕,一个介绍白先生的短片。

白益民在2004年以前,在日本三井物产有过12年的白领生活,1996年赴日本总部培训时,培训教师一句"日本企业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改变了白益民此后近十年的思考重心,工作之余,他仔细研究日本财团的攻城略地策略,当国内学界、企业界欧风美雨盛行之时,他第一个站出来说,日本财团是更可怕的竞争对手。

2007年,不满四十岁的白益民当选中国社科院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

主持人:最近关于谍战的这个影视非常盛行,其中有一个比较有影响的叫《潜伏》,那么白先生在日本三井财团潜伏了多少年?白益民:要如果算潜伏的话,12年了。

主持人:潜伏12年。

多大年纪被潜伏到那去的?白益民:我是大学毕业以后两年,两年以后,两年以后进入三井物产,它实际上是财团的一个综合商社,那么我们会看到它是一个核心的组织。

那么这种独特的组织在其它的国家我们看不到。

主持人:看不到。

类似于三井的这种集团,在日本有几个?白益民:总共有六大财团。

主持人:六大财团。

白益民:六大财团,实际上我们熟知的,三井可能大家并不太熟悉,但是三菱大家很熟悉,对吧?主持人:三菱熟悉,对。

白益民:那么我们还知道,三和财团,第一劝银财团,富士财团,那么还有住友财团。

主持人:住友?白益民:对。

日本企业财团的组织形态及运作机制之启示

日本企业财团的组织形态及运作机制之启示

一、为什么学习日本?国内学界对于日本企业的大量研究集中于二十世纪90年代。

当时的日本,在战后贫弱不堪的状态下,只经过20多年里的发展,就迅速地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让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美国人都惊呼“日本第一”,把日本列入经济上最有威胁的国家。

这种论调也使得中国的学者们掀起了研究日本企业的热潮,90年代中期对于日本企业的研究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但后来日本不断发表各种经济数据和文章,宣称本国经济危机和衰退,称90年代后的时期为“失去的二十年”,且日本也试着引入西方的经济运行机制来试图振兴经济,自此我国国内学界研究日本企业的热潮也烟消云散,转而将目光投向了西方。

而实际上,很多日本企业家经过实践认为学习西方的弊端是多方面的,欧美模式对于日本并不适合。

甚至有观点认为,当美国将目光聚焦到日本并阻碍日本扩张时,日本十分警觉并害怕再次成为欧美打击的对象,所以用一些掩盖自身实力的经济数据,宣称日本已进入衰退时代,成功地隐藏了自己。

日本企业家私底下对于这些统计数据十分不屑,认为日本经济已经是世界第一。

2009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企业有71家,营业额达到29416亿美元,占12.7%,企业数量和营业额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500强企业第二位。

2009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居全球第二,2010年位居第三(中国当年排名第二,但日本人均GDP 为中国的十倍),2015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仍位居第三(中国位居第二,中国人均GDP 为日本四分之一)。

实际上,这些可见的GDP 统计数据中,不包含日本的海外资产。

有观点认为,如果海外资产计入统计数据,日本整体经济实力不可估量,无人能敌。

在人们以为日本企业在各种打击中已走向衰落的认识误区中,它却以低调和隐秘的姿态迅速在全球进行产业链的扩张和调整以及优质资源的整合、聚敛。

从日本FDI [英文全称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意指对外直接投资。

是一国的投资者跨越国境将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他国,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从而获得利润或其他利益的投资活动。

《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札记

《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札记

《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读书记录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书籍目的与研究方法 (3)二、三井帝国概述 (4)2.1 三井财团的简介 (5)2.2 三井帝国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6)三、三井帝国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8)3.1 贸易与投资策略 (10)3.2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体系 (11)3.3 市场营销与品牌战略 (12)四、三井帝国与中国政府的关系 (13)4.1 政策合作与利益交换 (15)4.2 行业协会与标准制定 (15)4.3 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 (17)五、三井帝国在中国的人才战略 (18)5.1 人才培养与引进 (19)5.2 职业发展规划与激励机制 (20)5.3 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福利 (21)六、三井帝国在中国的技术创新 (23)6.1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 (24)6.2 产学研合作与知识产权保护 (26)6.3 创新体系建设与企业孵化器 (27)七、三井帝国在中国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28)7.1 市场竞争与应对策略 (29)7.2 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 (31)7.3 新兴技术与市场趋势 (32)八、结论 (33)8.1 三井帝国在中国布局的成效与影响 (35)8.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36)一、内容综述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日本财团在全球范围内的活跃表现,特别是在中国的布局策略。

通过引入背景资料,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宏观的国际经济竞争背景。

三井财团的历史与现状:概述了三井财团的发展历程,从起源到如今的跨国企业集团,强调其在全球经济的地位。

详细介绍了三井财团在中国市场的起步与发展历程。

三井财团在中国市场的产业布局:分析三井财团在中国市场的产业布局,包括投资领域、合作项目等。

涉及行业包括金融、制造业、能源、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

三井财团在中国的影响力分析:探讨三井财团如何通过战略布局影响中国市场,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分析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产业链整合以及与其他国际企业的竞争态势。

浮沉四十年:日本财阀在中国

浮沉四十年:日本财阀在中国

浮沉四十年:日本财阀在中国作者:高宇来源:《世界博览》2012年第17期改革开放之初曾影响过中国的日本企业家和厂商,他们的后来,是浮还是沉呢?美国《财富》杂志的名字,如果用日语念起来,会让人联想到“浮沉”——有财富必有浮沉。

中日建交以来,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命运,大抵也可以如此归纳——这是浮沉的四十年。

建交的前20年:先驱者中国人开始对日本品牌的了解,肇于改革开放之初。

作为近邻,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的日本首先将自己的产品输入大有可为的中国市场。

1979年,民间称为“半截砖”的收录机成为了首个被中国人认知的进口商品。

当时的收录机,有索尼、三洋等日本品牌,还有一些台湾、香港的组装货。

那时的潮流青年往往扛着一台巨大的收录机招摇过市,收录机的个头越大、喇叭越多,看上去越显气派。

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开始找外汇券或者购物券,父辈们开始将半生积蓄拿出来购买电器。

电冰箱、洗衣机、黑白电视等家用电器领着中国家庭步入现代生活。

那时候人们几乎无法分辨松下、夏普、东芝、日立这些牌子的区别——总之,日本原装就肯定是高级货。

街上开始出现丰田、本田、尼桑的面包车。

然后就轮到了柯尼卡和其他牌子的日本照相机。

80年代中后期,彩电代替了黑白,尺寸也越来越大,人们肯付的钱从几百元人民币增加到上千甚至几千元。

这是商品经济开始萌芽的时代,中国的市场对外来产品充满了渴求。

80年代中期,小商小贩增加了,“个体户”一词成为了先富者的代名词,其中的佼佼者更是被称作“万元户”。

当时我是个刚就业的大学生,凭当时的工资,要积攒1万元,不吃不喝都要20年,实在有点遥不可及。

就在这时,中央台播放了《阿信的故事》,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

在中国人眼里,个体户阿信持家、发家的故事被解读为中央释放的信号,发财成了合理合法的人生目标。

当时,中国人对日本战后经济增长的逻辑归纳极为简单。

日本是在战败废墟中,靠发展出口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经过近20年高速增长实现了发展目标——这么简单,中国也能做得到,需要的就是创造市场机制,让每一个经济单位都为增大自己利益动起来。

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

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

二、携手“电装”,保障零部件供应
株式会社电装(简称:电装,英文名称:Denso)是日本最大、世界顶级的汽车 系统零部件供应商,成立于1949年,隶属丰田集团,为丰田汽车及其他汽车厂生产制 造汽车电子零部件。在丰田14家集团成员中,电装公司的规模及营业额排在仅次于丰 田汽车的第二位,目前在中国有8家汽车零部件合资工厂。截至2005年3月末,电装在 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71家子公司。电装在中国已拥有23家独资、合资公司。 三、与“爱信精机”多方位协作
第七章
商场如战场
中国燃料油垄断企业“中航油”,曾经被《求是》杂志盛赞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棋盘上的过河尖兵”,却浑然不知地掉进了三井财团的大网中,在石油期权交易中亏损 5.5亿美元。随后,三井财团的期货公司和战略研究所在中国境内展开行动,对中国能源 市场和政策施加影响。
第八章
“商人幕府”的真经
为争夺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日本财团组建了“中国高速铁路日本企业联合”,基本上 是“台湾新干线日本企业联合”中的原班人马。有所不同的是,在台湾出面领头的是“三 井”,而在大陆换成了“三菱”。 以台湾的“市场换政治”和大陆的“市场换技术”为 背景,日本财团两岸通吃,满载而归
丰田在中国的产业配套体系
丰田汽车一方面加大开拓中国市场的力度,扩大投产规模; 另一方面,丰田通商这家综合商社承担起构筑生产和配送体系、完善产业配套结 构的重任。 一、构筑天津的物流中心 1996年7月 ,现代化综合性物流企业“天津丰田物流有限公司”成立,注 册资本为864.56万美元,并在上海、广州、大连、成都建立了分公司,年 营业收入人民币3亿多元。该合资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有: (1)承办海运、空运进出口货物的国际运输代理业务;(2)揽货、订舱、 仓储、包装、中转、集装箱拼装拆箱、结算运杂费;(3)集装箱及普通货 物的道路运输业务。 从2000年丰田汽车合资项目在天津落户后,丰田通商(天津)有限公司 一直为丰田汽车和其供应商提供零部件的物流配送服务。2003年9月9日, 丰田通商与天津港保税区举行购买土地合同签字仪式,出资购买了1.8万平 方米土地,用于建设“丰田通商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于2004年4月建成 投入运营。第二期工程则以整车物流为中心,建成以丰田进口车为主的PDI (递送前检查)基地,2005年投机牌照发放的时间,也低估了中国政府对国产标准的支持,造成 了早期的市场战略被打乱。NEC、松下、东芝、三洋这些三井财团的企业在试水中国2G手机市场之 后,采取“以退为进”战略,隐身中国3G市场。其中,NEC摆开了“3G,以中国为核心”的棋局。

《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摘录

《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摘录

《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摘录三井Mitsui日本(最好的商学院1)三井物产(美国《财富》在1994年评选上一年度的世界500强企业第一)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商社(作为日本财团的后勤和服务单位)丰田汽车、东芝电气、松下电器、索尼、三井住友银行、商船三井、三井造船、三越百货新型的家族企业。

三井集团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稳定、从事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相互紧密依赖、有共同文化理念的人群的集合体。

国民企业三井物产是三井财团的核心公司,它有两个关键职能:第一是通过各种各样精心设计的服务促进客户共同努力,从而创建新的业务、新的公司,并进入新的产业。

同时,他本身又在日本的国内外拥有上千家的关联企业群。

这一千家企业编组的8万人体制,生龙活虎地开展着全球性营销活动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三井物产的综合力量。

保障能源、资源供给。

从三井物产的股份构成可以看出,三井物产的主要的主要股东都是金融机构,包括三井住友银行、中央三井信托银行、三井生命保险等等。

跨境的供需组织者日本的技术创新实行的是“逆向工程”,即根据市场需求发现新功能、新产品的过程。

知识是政策和战略之源三井情报开发株式会社综合研究所确立把“情报产业”作为发展宗旨以来,建立了一套适应公司特点的组织机构。

它的研究领域有:(1)经济·产业领域方面(2)社会·地区研究领域(3)科学技术研究领域(4)情报系统研究领域。

该所得所有业务都是以受委托方式进行的,并经常从大学中聘请研究者共同研究,还与地方以及海外的调查研究机关协同研究。

由此,三井物产将市场、技术、政策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指导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几个问题中国宝钢与三井1引自内田龙太郎总经理经验:没有中国人自己的综合商社作为产业的组织者,没有中国企业自己的财团体制,中国钢铁只能沦落到产业分工的最下层,成为贡献资源和劳动的打工者。

三井如是说:作为一个中介三井既知道供应方的条件,又知道需求方的需要。

三井的目标就是成为全球资源发展的贸易中介。

日本财团的中国谋略

日本财团的中国谋略

决策与信息2010年第1期总第302期准军事化管理,全方位布控,从基础制造到高科技产业到能源矿产,日本财团正在一步步布局中国。

谁是他们的幕后推手?谁是他们下一步的争夺目标?最近提到的一个关键的词就是东亚共同体。

这个东亚共同体,并不是一个现代的很时髦的一个词,在很早以前,日本就有这样的想法。

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其实日本一直在悄悄地布局。

前三井物产战略研究所的市川周在1997年的时候推出了这样一本书,在我们国内买不到,估计也不会有人去印这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战胜中国》,他说日本对中国要有竞争的意识,并要求充当战斗的东亚家长,亚洲可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是包括韩国和台湾在内的东亚海洋国家和地区,第二个区域是大陆中国,第三个区域是南亚、中亚、蒙古等中国周边国家,日本要采取确保第一个区域,影响第三个区域,以包围第二个区域。

市川周还提出,要利用非华人对华人感到的压力,广泛团结非华人国家对抗中国大陆,它最终的目的是要建立这个东亚共同体,而这个东亚共同体是要以日本为主导,所以它必须在与中国崛起的过程中赢得主导权。

从靖国神社到钓鱼岛,从东海油气田到钢铁矿争夺,在日本财团的中国谋略中,什么是资源包围?哪些是他们隐形的翅膀?首先我们来看靖国神社这个事件。

小泉上台以后,我们会发现,他最主要的跟中国之间的矛盾就是他去参拜靖国神社,我们提出抗议后,他还是坚持参拜这个靖国神社,从财团的这个角度我们看看这件事情的背后有谁,也就是说在小泉当初竞争首相的过程中,到最后出面,有一个人出来表态支持小泉,这个人就是奥田硕。

奥田硕是当时的丰田集团的会长,同时又是经团联的会长,经团联相当于美国的格林斯潘的这个地位,因为在日本它是产业立国,它不像美国是搞金融,那么格林斯潘那块说话算数,但是在日本,这个经团联是把这些产业,就是这些财团的大企业,按照产业统和在一起,几乎在上市公司的一千家最大的公司里头,都在经团联的这个组织体系里,经团联的会长又称作财界总理,所以他出面来支持小泉上台,小泉下台以后,他又成立了一个研究所,这个研究所背后的支持者就是丰田集团,这样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在政商之间的这种关系非常密切。

8148385_中国第一高楼背后的日本投资商

8148385_中国第一高楼背后的日本投资商

47世界博览 WORLD VISION2011年第1期堪忧的经营现状让人再次想起这家日本公司中国第一高楼背后的日本投资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曾经风光无限,其投资者日本森大厦公司却没多少人注意过。

森大厦是个什么公司?说起来可能全中国也没几个人知道。

但是提到上海第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那可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这个中国第一高楼就是由森大厦株式会社——日本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和运营商投资修建的。

这座高楼说起来也是命途多舛。

计划早在1994年就拍了板,但是修建期间遭遇亚洲金融危机、“9·11”恐怖袭击、SARS 蔓延、中日关系恶化等种种影响,两度停工,历时14年才告完成。

不但费用达81.7亿元人民币,超出预算1/3,森大厦会社自身投资比例也因其他方面纷纷撤资而比当初预定的3成大大超出,最高时达到8成。

该大楼2008年10月开业,管理公司最初颇为硬气,开出每平米每天20元的高价租金,并声言入住率一年内会达到90%。

但两年下来,入住率却颇不理想,引起人们广泛不看好。

如今,大楼的管理公司突然宣称要散卖部分楼层,又引起了市场上不小的骚动,不少人猜测:是不是背后大佬森大厦要撤资?森大厦在日本也是个传说传说中的森大厦不但对于中国人是个谜,对日本人也是。

森大厦公司实体不小,子公司众多,母体却只是个普通的股份公司,并没有上市。

有人说它的经营还是家族式的,采取家族式经营的理由比较好理解,投资决策上既减少了股东们的掣肘,也减少了公开信息的麻烦,更不受短期指向的股票市场牵制。

但这样一来,社会上对其真实状况的了解就只能依靠其自身公布的资料和道听途说了。

于是,其真实的创业发展过程、其筹资方式、其经营状况和决策内容也就包裹上了一层神秘的 色彩。

森大厦的创业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日本的经济史学家妙笔生花、套用“算盘和论语”模式写成了一段神话。

森大厦创业者是森泰吉郎,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后来辞去大学教授职位下海经商,其父亲在东京的平民区经营米店,同时也经营出租房。

日本六大财团家庭式运营思考

日本六大财团家庭式运营思考

xx的六大财团及家庭式运营模式的思考【摘要】日本的六大财团不仅是主导日本经济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构筑日本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是日本国民生活方式、组织方式以及儒家文化的集中体现。

日本财团通常是以横向联合的方式并由主力银行,综合商社,大型制造企业这三个核心部分组成。

中国民营企业在文化层面上与日本财团存在很多共性,笔者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必须以资本为纽带建立以企业法人持股的机制,引入和培养职业经理人才能真正的崛起并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日本财团所代表的家庭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在普通消费者看来,丰田汽车,东芝电器等耳熟能详的产品及其企业才是日本竞争力的象征。

其实不然,真正主导日本经济的力量来自于日本的六大财团。

事实上,丰田和东芝公司就归属于六大财团其中之一的三井财团。

六大财团同时也是构筑日本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是日本国民生活方式、组织方式以及儒家文化的集中体现。

有西方学者称日本的经济是儒家资本主义。

日本财团通常是以横向联合的方式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主力银行,综合商社,大型制造企业。

其中大型制造企业大都最终发展为以产业和行业分类的纵向垂直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围绕其周围的是一些为其服务和提供配件的中小企业。

以三井财团为例,樱花银行是其主办银行,三井物产是综合商社,而丰田汽车和东芝电器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纵向发展的制造企业集团,通常称为企业系列。

另外,一些现代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也通常被划归某一财团,但它们的独立性更强,很难说它们是财团的核心成员。

综合商社是日本财团中活动范围最广泛和视野最开阔的经济体。

由于笔者专业的关系,实习期间有机会以综合商社为立足点,深入日本财团的内部观察和研究它的运行机制。

实际上,日本社会一直保持着古代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儒家思想和文化渗透在企业的组织和行为方式中。

企业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中介体,也就是说社会、企业和家庭是以同样的理念融为一体的。

可以这样说,企业就是社会,企业就是家庭。

低调的经济帝国——解读日本财团

低调的经济帝国——解读日本财团
低调的经济帝国 ——解读日本财团
2012年02月21日
马克思和凯恩斯在天国相遇,展开了 激烈的争论,两人因为见解不同,意 见怎么也不能统一。只有在谈到一个 话题时达到了一致。‘真正体现了我们 理想的国家是哪个?两人异口同声答 道——日本’。”
——早坂隆所著《世界的日本人笑话集》
2
日本财团 基本情况介绍
7
日本财团的历史演进
但这种情形并没有持续多久,财阀很快就重新回到了日本经济的中 心。
一是因朝鲜战争的爆发导使美国改变其全球策略的考量,欲期重新定位 日本为远东的军需工厂与反共堡垒,故使日本的财阀获得重整旗鼓的机 会。 二是日本产融分离后,出现了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政府也变的不稳 定。 三是日本政府出台了强有力的商社培植措施。
战前财阀系的企业因而急速地展开企业集团化。旧财阀的金融机构 重新聚集了原来的下属企业,以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高 度融合为基础,形成新的战后财团。
8
日本财团的历史演进
“原来的家族成员被赶走之后,经营企业的都是职业经理人。” ——白益民
二战前的财阀体制是以家族为中心,金字塔式的垂直管理。 二战后的财团实际上是以交叉持股,是相互关联的球状结构。不再是依 靠自然人的血缘关系界定家族成员,而是以企业法人之间的资本关系形 成新型的命运共同体,依靠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内工会在维 系整个财团体制的稳定。 财团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稳定、从事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相互紧密依赖, 有共同文化理念的人群的集合体。它围绕全套完整的产业链而构造,使 整个产业协调统一发展。经过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它已经成为了真正 的社会企业,被日本人称为“国民企业”。
19
富士财团(芙蓉财团)
该财团在日本制造业、商业和金融业等各重要领域有较 大的影响力。 其核心企业有富士银行、日产汽车、日本钢管、札幌啤 酒、日立、丸红、佳能、以及日本生产轴承最大企业 “日本精工” 及农业机械最大厂家“久保田”等。 经理会称“芙蓉会”。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竞争案例研究与分析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竞争案例研究与分析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竞争案例研究与分析胡武婕 吕廷杰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 要】文章通过选取2G 、3G 标准竞争典型案例,剖析G S M 、C D M A 、W C D M A 、C D M A 2000和T D -S C D M A 等中外发起标准的不同进程、商用效果,企业战略和政府作用,提炼出我国政府和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竞争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标准竞争 2G 3G收稿日期:2010-03-311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演进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贝尔实验室建立了基于频分复用(FDMA)的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标准(1G)——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首次实现了随时随地通信的能力。

尽管AMPS看似未受到政府的过多干预,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AMPS被部署时,并没有任何一个标准能真正替代它,从而简化了技术的兼容性问题。

与之相反,欧洲国家的1G网络共使用了六种不同的技术标准,网络互不兼容导致用户出国漫游时无法通话,引起了用户的极大不满。

制定并采用单一标准、推动欧洲成为全球通信霸主的愿望成为欧洲国家制定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标准(2G)的主要目标。

20世纪80年代,欧洲邮电和电话委员会(CEPT)一直致力于开发移动通信全球系统(GSM)。

此外,欧盟将标准设定上升到了国家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层面,通过制定频谱、漫游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激励政策,有效阻止其他可选标准的发展。

高通公司大力推动CDMA技术之时,正是欧洲GSM标准逐步成型的中期。

与欧盟有所不同,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和业内人士始终坚持标准的多元化,倾向于自由的市场选择适当的标准,并坚信先进的技术将使美国产品更具有出口优势。

凭借自身的技术先进性和美国政府的支持,经过艰苦的努力,在落后于G S M 等T D M A 系统的情况下,C D M A 被获准成为正式标准,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商用推广。

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当2G系统广泛投入商用时,全球研发组织和标准化机构已经开始讨论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3G)的内容和功能。

财团:日式产融结合的实践者

财团:日式产融结合的实践者

日本财团:日式产融结合的实践者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破坏性极强的9级地震之后,公众普遍认为日本的经济在一定时间内难以恢复。

但在专家的眼中,在日本的产融结合的模式下,日本国内的损失不足以影响日本整个经济体,因为日本在海外投资所带来的经济体量远大于国内。

“日本的产业链条已经遍布世界范围。

”中国社科院日本经济理事会理事白益民说,“很少有人知道,丰田、东芝以及‘7-11’、Versase等耳熟能详的品牌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三井物产。

”三井物产热衷于通过各种程度的参控持股形式,参与和渗透到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中,在保证对资源的充分占有的同时(时间与物权),又通过控制贸易端而获取利润的最大化。

它将财团关联企业推到台前,不断地扩大着市场、资源和疆土,而自己则隐藏起来,像极了‘影子帝国’里的王者(天皇,统而不治——内庭御前会议一套人马,实施问责制,万世一系的家族企业的恒定所有权与继承权),不动声色地观看着一幕幕自己的将帅对外开疆拓土,拓殖。

”白益民在《瞄准日本财团》一书中如是描述。

日系产融进化历程早期日本的财团并非现有模式,日本现代财团进化的催化剂源于二战。

二战以前,日本的企业都是以财阀(金融资本集团)的形式存在。

财阀原本是日本战前的金融资本集团的通称,主是指日本19至20世纪的三井商社、住友商社、三菱商社及安田商社4大企业集团。

由于金融资本集团是和浓厚的封建家族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人们习惯于把日本的金融资本集团称为财阀。

在二战期间,鲇川、浅野、古河等6家新财阀崛起,总称为日本十大财阀。

日本战败之后,财阀模式也被打破。

战胜国意识到,大型财阀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背后支撑力量,工业化体系背后也是大型财阀。

这一时期,日本出现了短暂的产、融分离的格局。

很快,日本出现了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政府也不稳定。

但几年后,这一局面就被打破。

朝鲜战争的爆发,适时地缓解了日本国内的经济衰退。

参与了朝鲜战争的美国此时已无暇顾及改造日本经济了。

是中国制造还是日本制造

是中国制造还是日本制造

是中国制造还是日本制造?[作者系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中国社科院主办)理事,曾在三井物产工作12年,专注于日本经济模式的研究,著有《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 中国作为一个全球新兴的制造业大国,为世界所公认,其未来的趋势与地位,被认为可直追19世纪的英国制造业及20世纪的日本及美国制造业,但必须指出:制造业大国不等于经济大国,甚至中国目前是否已经是一个十足的制造业大国,也有商榷的余地。

今天中国之所以获得世界工厂的称誉,是建立在大量耗用原材料、大量耗用能源、大量耗用初级劳动力、大量进口发达国家的知识技术产权以及大量牺牲环保及生态资源的成本之上的。

世界经济论坛(WEF)2006年9月26日公布的2006—2007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全球竞争力排名在第54位,去年是第49位。

自2002年以来,中国大陆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全球竞争力却在急剧下滑,先是2002年的第33位,2003年掉到了第44位,再到2004年的第46位,2005年的第49位。

这种竞争力下降主要是长期以来我国对外来技术和设备重引进、轻消化,重引进硬件、轻引进软件,以致造成了引进—落后—再引进的局面。

中国在技术和设备引进的热潮中,日本逐渐成为最大的技术和设备的输出国。

“中国今后要继续保持持续的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强倾注在技术研究开发的投资。

但是,中国既没有那技术力量,又没有这个意识。

当然,只有从日本购买技术专利、继续引进新的技术,以外没有别的方法。

”日本国际经济学家长谷川庆太郎说。

中国制造日本专利中国经济发展与日本密不可分,主要因为三点:一是日本拥有优秀的技术实力和为确保技术优势而对研究开发的巨大投资;二是日本企业能向中国提供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高质量产品;三是日本向中国提供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大型生产设备。

截至今年4月5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检索结果显示,在中国境内申请的发明专利中,专利申请地址来自于日本的有183196条,而地址为中国的发明专利仅有12632条,美国为122502条。

商战中的阴谋与阳谋

商战中的阴谋与阳谋

中信集团:中国财团的雏形商战中的阴谋与阳谋【原创发表总汇】 2009-11-17 21:17 阅读1111 评论5字号:大中小中国的老百姓喜欢看“阴谋”,但是由于对阴谋关注过多,所以往往看不到阴谋之外的阳谋。

举国关注的力拓“间谍门”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间谍门”让铁矿石谈判这个经济领域的事件,变成了公共话题。

事实上,在媒体过度聚焦“间谍门”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放在“间谍门”的背后。

《铁规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而生动的视角。

谈到铁矿石谈判,日本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由于以前在三井物产(株)北京事务所工作12年的关系,我一直对关于日本的经济新闻有一种职业“敏感”。

在近几年中国钢铁企业与国际铁矿石供应商的谈判中,日本钢铁企业在其中扮演了一种特殊角色。

200 9年5月26日,力拓发布公告称,与日本最大钢铁企业新日铁公司已达成新财年铁矿石合同价格降价33%的协议,而此时中国企业正谈判要求降价40%。

日本企业为何愿意接受高价格,而不和中国一起联手争取一个低价格呢?这里边有什么“深意”吗?我在《三井帝国在行动》一书中讲过,当日本财团30年前就开始在全球布局上游资源时,国人还陶醉在“地大物博”的自我宣传中。

30年前日本的确资源匮乏,然而日本大型财团中的综合商社与钢铁公司互相持股,结成利益联盟,早早着手海外资源布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抓住良机,低价大举投资海外矿山。

30年后的日本,已在全球拥有了大量资源,在上游产业链建立了稳固基础,而中国钢铁企业海外资源开发力度已大大落后于人,“中国反而成为了缺资源的国家”。

中国劳动力成本明显低于日本,可在铁矿石谈判中,为何中方要一再压低价格,但日本却总是率先同意将价格上涨呢?在资源领域要获得竞争优势,不是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主要是靠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在这两点上,中国没有多少竞争优势。

另外,日本企业情愿高价买入的更关键原因,是日本企业与三大矿山巨头存在千丝万缕的“裙带关系”。

中国三个重要科技领域受制于日本等国

中国三个重要科技领域受制于日本等国

此外,报告还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家用电器、电气零件、通用机械设备的生产规模大了许多,然而,在技术含量较高的专用机械设备上,中国的贸易逆差有132亿美元,除了对日本有80亿美元逆差,对韩国也有16亿美元的逆差。
在任冲昊看来,纺织、服装等领域的规模扩大值得欣喜,但必须要认识的是,如果在机械设备、电子技术等领域拿不到核心技术,那么在家用电器等领域的优势也将很快化为泡影,因为,中国的家用电器中就有他国的核心技术如影相伴。
这位曾参与我国第一架完全自主设计研制的支线飞机的专家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一市场处于高度垄断状态,特别是运用于大型客机和运输机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市场几乎全由罗尔斯罗伊斯、普惠、通用等欧美巨头集团所掌握,而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赖进口。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位高铁工程师就亲历过一次“差距”:一次动车启动前的例行检查中,他发现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只亮灯不走秒,向总部报告后,反馈的解决办法是“待命”,换句话说,“什么也不能做”。后来,他了解到,控制器被系统提供商西门子卸下来,自行拿回国内去修,“我们连看的机会都没有”。
本版从今天起,刊出一组报道“投身工科·一种可以选择的爱国方式”,试图揭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技差距到底在哪里?作为胸怀一腔爱国热血的年轻人又该具体做些什么?
最近,一篇标题为《难道我们连iPhone也要抵制?》的帖子略显另类——
发帖人是北京一家科研院所的研究员,他附上自己iPhone4S的图,写道:从液晶面板、闪存、蓝牙到相机模块,背后贴的都是东芝、夏普、索尼、TDK、精工爱普生等日本供应商的logo,还不能说是日本货吗?
已逝的“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曾经这样公开表述:能不能创造高水平的新式科学仪器和设备,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

日本已完成对中国部分重要产业的战略布局

日本已完成对中国部分重要产业的战略布局

日本已完成对中国部分重要产业的战略布局——《三井帝国在行动》读后感近期读书,思绪颇不宁静,《黄金保卫中国》一书揭示了中美之间的金融博弈,中国的真实财富被美国人肆意掠夺;《三井帝国在行动》这本书,则向我们展示了日本对中国经济重要产业的战略布局。

60多年前,无数铁血男儿浴血奋战,把日本军事侵略者赶回他们的老家,今天,我们的政府把日本那些“穿西装的军队”奉为上宾,帮助他们在中国经济重要产业上实现了经济占领。

这不是我危言耸听,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在付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民众健康等巨大代价获得GDP增长的同时,经济主权和金融主权却在逐步丧失,外国资本已成功地控制了中国的众多产业,许多中国企业沦为跨国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却仅仅是居于跨国公司利益链的最底层,即使是耳熟能详的行业龙头企业,在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上,也不得不处处仰人鼻息。

且看《三井帝国在行动》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日本三井财团对中国重要产业的精妙战略布局:——在钢铁行业,国内的龙头老大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壮大一直离不开三井财团关联企业的帮助,三井财团的利益点恰恰就在于“帮助”中国钢铁企业发展的同时,获得了对中国钢铁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其关联企业一起向中国钢铁产业链各环节一步步渗透,发挥着产业组织者的核心作用,逐步将越来越多的企业纳入整个三井财团的大经营体系中。

按书中所述,宝钢企业已成了日本财团在中国利益链的一份子,其主要生产设备和核心技术均来自三井财团所属企业新日铁,甚至部分钢板母材也一度从日本进口。

对日方高度依赖的宝钢,在核心技术上没有掌握多少话语权,在前进的道路上与日方财团的步调始终保持着一致。

注意近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的新闻,媒体屡有“中国钢企遭日本暗算”之语,本书告诉我们,中国钢企屡遭日本企业实属必然,而宝钢的身份在其中很微妙,有意或无意地做了日本财团的帮凶。

2005年和2006年,中国参加国际铁矿石谈判都是由宝钢出面谈判,平时16家国内大钢厂组成智囊团与宝钢进行商议,共同组成谈判队伍,实际上中国谈判方的底牌无意中通过宝钢全部交给了日本三井财团。

不要盲从全产业链战略

不要盲从全产业链战略

不要盲从“全产业链”战略(2013-08)企业管理杂志发布时间:13-08-30■ 文/李韬关键词:全产业链产业链整合纵向一体化资金风险产业链控制三井物业苹果公司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大企业集团不约而同地追逐起“全产业链”经营模式,通过涉足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扩大企业规模,增强自身对产业链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中粮集团。

2009年初,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提出“打造全产业链”构想,以消费者为导向,控制“从田间到餐桌”的种植采购、贸易物流、食品原料、饲料原料、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并通过系统管理和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最终在行业中获得关键话语权、定价权和主导权。

围绕这个战略定位和经营模式,中粮集团对经营策略、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等各方面进行了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改造,同时挥斥资本,攻城略地,进行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兼并收购。

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模式被树立成中央企业转型发展的典型。

除了粮油食品领域外,国内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等诸多行业领域的大型企业也都对“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情有独钟。

“全产业链”实质上就是企业纵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将原料供应、生产和产品销售等各环节纳入同一企业组织内部的经济行为。

综观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很长时期里,纵向一体化都是企业推崇的扩大规模、积累财富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纵向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西方企业倾向于纵向分离,剥离产业链上竞争力不强、盈利水平不高的环节,专注于核心业务和产业链的高端环节。

而与此同时,“全产业链”模式却在中国大受追捧,成为现阶段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主流发展模式。

中国企业采取“全产业链”模式的动因首先,“全产业链”模式是企业迅速扩大规模的途径之一。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但在短期内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非常困难,而扩大规模却可以通过兼并收购迅速实现。

白益民:说出日本财团的“阳谋”

白益民:说出日本财团的“阳谋”

白益民:说出日本财团的“阳谋”白益民:说出日本财团的“阳谋”采访——陈伟/《东方企业家》谁也不会想到,在看似刀光剑影的商战背后,实际上是共同利益的协调和存续。

2008年2月,日本制造业巨擘东芝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田厚聪高调宣布退出与索尼持续数年的DVD标准之争。

有媒体说,西田厚聪这个传统的日本企业家变得不再低调,即使失败也敢于微笑承认。

可谁知道,他微笑的背后是一场利益博弈与协作的最终胜利。

同时胜利的当然还有索尼公司。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索尼公司的版图就在悄然扩张,在一个幕后推手的大力协助下,索尼逐步将美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纳入旗下,20年后的2005年,以索尼为首的国际财团出资48亿美元收购美国好莱坞老牌公司米高梅。

聪明的人会发现,这次收购打破了美国电影领域以往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形成了一个由索尼垄断全美30%左右市场份额的“托拉斯”。

而东芝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曾在同一个推手的支持下给予索尼巨大的财富支援,这两个公司非但没有世仇,反而是在这个强大的推手之下平分天下。

在漫长的发展之后,东芝成为世界级的“基础电子+综合电机”企业,而索尼则成为“综合电子+娱乐产业”的领袖。

这似乎是一场阴谋,西田厚聪那副失败者的笑容背后其实是胜利者的踌躇满志。

而白益民说,“这是一场‘阳谋’”。

这场‘阳谋’的总导演就是索尼、东芝的背后推手,以三井为代表的日本财团。

财团——“阳谋”的总导演日本有六个著名的财团,即三菱、三井、住友、富士、三和、第一劝银。

这些财团与银行、制造企业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各大成员企业间形成松散的联合体。

这六大财团的前身是日本著名的四大财阀——安田、三井、住友、三菱,二战之后,这些财阀表面上分崩离析,实际上解散之后的各个企业之间以“经理会”的形式长期保持合作关系。

白益民在三井物产公司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看到了日本模式的强大力量。

他回忆道“当我于1993年底进入三井物产(株)北京事务所工作时,正是日本陷入所谓的失去的十年之际,然而我经历的却是繁忙的工作、奢侈的花销和大量推进中的投资项目,并未体会到衰退的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谁在觊觎“核按钮”
根植中国电力市场多年后,三井财团的东芝公司以54亿美元收购了有“核电鼻祖”之 称的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从而顺利地从中国政府手上获得了80亿美元的核电设备合同。与 此同时,三井财团还借助中科院和韩国企业的力量切入中国电力装备市场,并且在中亚地 区与中国展开“核原料”的争夺。
第十章
丰田进入中பைடு நூலகம்-无敌的商人道
1987.11丰田通商与札幌啤酒合资成立华乐种苗 1989.2同小系制作所合资成立上海小系车灯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汽车灯具 1993.6丰田通商与丰田汽车合资丰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并被丰田 汽车指定为中国市场正式授权代理商。
1993-1998,丰田通商共同投资建成24家为汽车生产服务的企业和4家主营进口贸 易及销售的公司。
答案只有一个: 三井
目 录
什么是财团,财团的特点 书籍主要章节提要 以丰田为例,介绍日本财团在华布局 日本和美国培育新产业的不同 给我们的启示和借鉴
目 录
什么是财团,财团的特点 书籍主要章节提要 以丰田为例,介绍日本财团在华布局 日本和美国培育新产业的不同 给我们的启示和借鉴
中国著名的“新浪网”是由四通集团创立的,而四通的发展历程以及它辉煌一时的产品“四通打字 机”却与三井财团密不可分。因为四通最初的贡献,富士通、松下电工、瑞萨、ALPS公司、 Ferrotec公司等一批三井财团的关联企业如今已经在中国市场茁壮成长,枝繁叶茂了。
第三章
种下一棵“摇钱树”
三井财团目标是将曾经制造出中国第一台彩电的“上广电”(SVA)打造成“中国的索尼”。在此 过程中,索尼、东芝、松下、NEC等三井财团的重量级企业借助上广电这棵“摇钱树”,都参与到 了对中国电视产业链的战略统合之中。时至收获季节,曾经种下的摇钱树开始哗哗作响了。
二、携手“电装”,保障零部件供应
株式会社电装(简称:电装,英文名称:Denso)是日本最大、世界顶级的汽车 系统零部件供应商,成立于1949年,隶属丰田集团,为丰田汽车及其他汽车厂生产制 造汽车电子零部件。在丰田14家集团成员中,电装公司的规模及营业额排在仅次于丰 田汽车的第二位,目前在中国有8家汽车零部件合资工厂。截至2005年3月末,电装在 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71家子公司。电装在中国已拥有23家独资、合资公司。 三、与“爱信精机”多方位协作
丰田背后的三井/三井物产
1994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上一年度的世界500强企业, 三井物产名列第一,紧随其后排在第二至第五位的是另外几家日 本综合商社,分别是三菱商事、住友商事,伊藤忠商事和丸红商 事。 随后三井物产已经将很多重要部门独立出来形成新的产业公 司,世界500强排名在2005年降到了148位,似乎是有意识地隐藏 起来。 人们的视点都集中在日本GDP(国内生产总值)的缓慢增长上, 却对日本GNP(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两位数的增长视而不见。
第一劝银
(三金会) 第一银行 朝日生命 富国生命 日产海上 伊藤忠 兼松 富士通 五十铃 旭化成 川崎重工 古河电气
商社
著名制 造业
NEC 松下 马自达 住友化学 住友金属
三菱重工 三菱汽车 三菱电机 旭硝子 立邦漆
日产汽车 佳能 日立 日清 日本油脂
(注:以上金融企业很多已经合并、更名,如:樱花银行与住友银行合并为三井住友银行。)
丰田通商充分体现了日本企业海外扩张前期准备的特征,所做的调 研是世界上最全面,最细致的。作为日本企业的经营领导班子,董事长 和总经理每天的工作并不是本企业的运营、而是收集情报、资讯、参加 各种经济研讨会、讨论会、报告会,所在的经济团体、行业协会的协调 会及各种涉外活动。 经过27年的漫长准备,1998年11月,丰田在成都成立第一家合资公 司,四川丰田,开始正式生产“柯斯达”客车,投产一年内销售2000辆, 且几乎没有库存。 2000年7月丰田汽车与天汽下属的天津夏利合资成立天津丰田 丰田通商就相当于丰田集团这个大家庭的后勤部长,负责贸易、投 资及物流业务。早期,丰田通商丰田汽车进入中国市场的纽带。丰田集 团转入在华生产战略后,丰田汽车前台活跃,丰田通商后台支持,参股 四川丰田,投资成立配套厂
阅 读 提 示
——中国著名的国有企业 “上海宝钢”怎么被日本财团称为他们的成员企业了 呢? ——创建了“新浪网”的四通集团曾经“与巨人同行”,却被业界称为“引狼入 室”, 这个巨人和狼到底是谁呢? ——你知道谁曾经打造了索尼公司,又宣称将上海广电集团再打造成一个“中国 的索尼”吗? ——东芝与索尼在蓝光DVD标准上的竞争不过是演给外人的一场戏,其实他俩是 一家人,谁又是这个家的家长呢? ——日系手机真的全都败走中国了吗,还是另有图谋?这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你清楚这盘棋的对手是谁吗? ——什么日本媒体把中国的“和谐号”列车称为“异乡的新干线”,这又与“台 湾新干 线”有什么联系呢? ——在中国航油集团输掉5.5亿美元的一盘赌局中,谁是那个麻将桌上“3对1”的 幕后庄家? ——“丰田汽车”真的是丰田家族创建和经营起来的公司吗,还是另有其人?暗 中 布局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又是谁?
第四章
隐藏的垄断与共谋
以三井财团的东芝和索尼为首组成的6C联盟和3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擎起了“知识产权保护” 的利剑。此后,针对中国民间企业主导的EVD联盟的反抗,三井财团又通过“东芝HD-DVD阵营”和 “索尼BD阵营”分别整合清华大学和中国华录集团的力量,实施“以华制华”的战略。
第五章
大产业链上的棋局
第七章
商场如战场
中国燃料油垄断企业“中航油”,曾经被《求是》杂志盛赞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棋盘上的过河尖兵”,却浑然不知地掉进了三井财团的大网中,在石油期权交易中亏损 5.5亿美元。随后,三井财团的期货公司和战略研究所在中国境内展开行动,对中国能源 市场和政策施加影响。
第八章
“商人幕府”的真经
为争夺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日本财团组建了“中国高速铁路日本企业联合”,基本上 是“台湾新干线日本企业联合”中的原班人马。有所不同的是,在台湾出面领头的是“三 井”,而在大陆换成了“三菱”。 以台湾的“市场换政治”和大陆的“市场换技术”为 背景,日本财团两岸通吃,满载而归
三菱东京金融集团 (BOTM) 三菱财团
(金曜会) 三菱银行 三菱信托 明治生命 东京海上 三菱商事
瑞穗金融集团 (MFG) 富士财团
(芙蓉会) 富士银行 富士信托 富士生命 安田海上 丸红商事
住友财团
(白水会) 住友银行 住友信托 住友生命 住友海上 住友商事
三和财团
(三水会) 三和银行 东洋信托 日本生命 日商岩井 日棉 夏普 NTT 京瓷 三得利 神户制钢
第一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井财团成功地将上海宝钢纳入到自己的“利益共同体”中,并将其打造成一部 “超级提款 机”,从而在铁矿石涨价、海运费上升和钢材物流布局中享用着一道道美味大餐。在分享中国钢铁 红利的同时,一个更庞大的战略正在酝酿,三井财团推进的“大东亚钢铁共荣圈”开始逐步形成。
第二章
踏上四通八达的跳板
财团就是力量
以三井为代表的日本财团,围绕“全套完整产业链”而构造组织结构,以主办银行、 综合商社和制造企业“三位一体”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原料、技术和市场。这种财团 体制充满着家族文化和商帮文化的浓厚色彩,而日本大学经济专业的参考书则直接称之为 “日本型社会主义”。
目 录
什么是财团,财团的特点 书籍主要章节提要 以丰田为例,介绍日本财团在华布局 日本和美国培育新产业的不同 给我们的启示和借鉴
读《三井帝国在行动——
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
国内市场部
任隽
白益民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白益民,男,1968年出生于 北京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 1993-2005年,就职于三井物产 (中国)有限公司;2006年,他 创建了“超级主义者”网站率先 提出东方经济学的理念,并推出 了介绍日本经济模式的《三井帝 国启示录——探寻微观经济的王 者》一书; 2007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 学院主办的“全国日本经济学会” 的理事,并组建了“财团经济研 究室”,还同时担当多家财经类 杂志媒体的特约撰稿人
丰田在中国的产业配套体系
丰田汽车一方面加大开拓中国市场的力度,扩大投产规模; 另一方面,丰田通商这家综合商社承担起构筑生产和配送体系、完善产业配套结 构的重任。 一、构筑天津的物流中心 1996年7月 ,现代化综合性物流企业“天津丰田物流有限公司”成立,注 册资本为864.56万美元,并在上海、广州、大连、成都建立了分公司,年 营业收入人民币3亿多元。该合资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有: (1)承办海运、空运进出口货物的国际运输代理业务;(2)揽货、订舱、 仓储、包装、中转、集装箱拼装拆箱、结算运杂费;(3)集装箱及普通货 物的道路运输业务。 从2000年丰田汽车合资项目在天津落户后,丰田通商(天津)有限公司 一直为丰田汽车和其供应商提供零部件的物流配送服务。2003年9月9日, 丰田通商与天津港保税区举行购买土地合同签字仪式,出资购买了1.8万平 方米土地,用于建设“丰田通商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于2004年4月建成 投入运营。第二期工程则以整车物流为中心,建成以丰田进口车为主的PDI (递送前检查)基地,2005年投入运营。
丰田背后的三井/三井物产
三井物产是三井财团的核心公司:关键职能有二: 1、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服务促进客户的国际贸易活动 2、全球性的调动信息、人力、财力等资源和客户共同努力,从而创建新 的业务、新的公司,并进入新的产业。 同时,他本身又在日本的国内外拥有上千家的关联企业群。这一千家企 业编组的8万人体制,生龙活虎的开展着全球性营销活动,淋漓尽致的发 挥了三井物产的综合力量。 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经济起飞的阶段,三井财团的丰田汽车开始把 工厂建到国外去。当时,三井物产这样的综合商社在国外早已建立了自 己的分公司、事务所、代表处,已经在世界各地建成了国际商业网络。 所以,当厂家需要走出去,到国外做事情时,三井物产就开始带着它们 出去。之后,丰田有了自己的商社“丰田通商”,在主流市场已经不依 赖三井物产了。今天,丰田汽车在国外的业务,丰田通商(丰田集团内 的三井物产)在发挥着主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